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

文思社 人氣:2.39W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

悲壯的歷史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之情,激發學生愛國之志,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範文5篇”,歡迎閱讀與借鑑!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1

歷史會永遠記住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在這一天,抗日戰爭以中國人民的勝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敗而告結束。

歲月的腳步匆匆走過_年。黃河邊上的硝煙已隨風而散,歷史彷彿已經遠去。但是,從盧溝橋頭捲起的那場戰爭留下的教訓卻是刻骨銘心的。對於中華民族來說,那是永遠的國恥,永遠的奮爭,也是永遠的追思。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將那段歷史僅僅理解為災難與憤怒,而不從中尋找其內在邏輯,理解其複雜性,則同樣辜負了那些身經災難的一代人的流血付出。”

那段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悲痛欲絕的哀傷、洗刷不盡的血淚、永志追思的英烈和偉岸壯闊的史詩,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戰的期盼、強國富民的決心、和睦鄰友邦的祝願。

落後就要捱打

血色黃昏:偶然背後的必然。

_年前,一箇中國人民刻骨銘心的日子――1937年7月7日,槍炮聲震驚了盧溝橋。日軍以士兵失蹤為藉口,要強行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即槍炮相加,全面發動侵華戰爭。英勇不屈的中華民族也開始了長達8年的全民抗戰。

“七七事變”僅僅是近代日本侵華野心的總爆發。在此之前,日本已經對中國這塊富饒的土地相視已久。早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就制定了以鯨吞中國為核心的所謂“大陸政策”,在之後的70多年裡,日本曾發動了14次侵略戰爭,其中多次是對華戰爭。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戰爭,迫使戰敗的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臺灣與澎湖列島;10年後又在我國東北土地上發動日俄戰爭,強迫清政府承認日本在東北的勢力範圍。“進入大陸”的迷夢、畸形膨脹的野心,使得這個受中國傳統文化恩惠最重的國家成為近代以來禍害中國最深的國家。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義一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丟擲了對華侵略總戰略: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趾高氣揚的日本,已掩飾不住要徹底征服中國的野心。

“9.18”這個國恥的`日子也同時提醒我們,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對於國家和民族振興是何等的重要。我們以前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一個巨集偉的計劃,中華民族在經歷了自1840年以來的屢次屈辱之後,無數仁人志士,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這一目標。但是,每當外敵入侵之時,也是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最脆弱之時,各自稱王,各霸一方,內部矛盾重重,這也給別人入侵創造了條件。由此觀之,實現民族復興,如果國家不統一,民族不團結,實現這一目標肯定是一句空話。“9.18”是一個歷史的教訓,如果你是一箇中國人,這個日子你記住了嗎但是,記住了又能怎樣樣筆者以為,不僅僅僅是記住,每一箇中國人要的是從自己做起,你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了些什麼還打算怎樣做你最起碼是一個愛國者,然後,你是一個建設者。愛你的國家,愛你的民族,為她添磚加瓦。國家統一強大,民族團結興旺,看天下誰能敵

國恥象大山一樣壓在中華民族的頭上,壓得幾億人民透但是氣來,也在我們這些少年人心靈裡灌注了鉛一樣沉重的憂愁和哀傷,中國,我們古老的中國,生我養我的中國,地大物博卻遭人欺凌宰割的中國,什麼時候才能掙斷身上的屈辱鎖鏈,鐵骨錚錚地站起來啊!

整個八年抗戰期間,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蹂躪祖國的胸脯,其中有幾年在上海這個“國中之國”中,也看到英國,美國士兵耀武揚威地走在馬路上,外國軍艦在黃浦江上任意來去……只有嚐盡失去自由和被壓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國恥”這四個字的含義。此刻,每當唱起“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時就會聯想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句古訓。

多少年風雨滄桑,河山鉅變,我們的祖國早已擺脫了屈辱和苦難。然而,我們中國仍然是開發中國家,許多發麵還處在落後地位,落後是現實,安於落後就是可恥了神州大地的一些角落裡,權欲觀念,愚昧思想,腐敗墮落作風,惟利是圖,崇洋媚外……種種可鄙的現象,更使正直的人感到可恥。也許這些能夠算作新的“國恥”吧,這些有損國格,有損中華民族形象的“國恥”,我們一天也不能容忍!

回顧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歷史,我們除了對血肉拼搏的感動,更有對實力不濟的無奈。在強大的物質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貴,但總呈現出一種蒼白無力的悲壯。周總理曾對那場戰爭感慨:我們反對帝國主義的實力政策,對付帝國主義卻不能不講實力。只有在國家總體實力包括軍事實力方面能追趕上世界水平,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落後就要捱打,自尊必先自強,發展需要安定。這,就是那段屈辱與悲壯同行的歷史留給我們的最為深刻的啟示。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2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每當聽見這首氣壯山河的歌,我就熱血沸騰

_年前,一位巨人宣佈:“中華民主共和國成立了!一句話,讓人們激動異常,歡呼和吶喊聲中一雙雙哭紅了的眼睛彷彿在告訴我們:這一切來之不易!歷史的風啊,吹到百年前的那一頁吧!

一八六零年十月十五日,是個讓中國人痛心的日子,因為,那雄偉壯觀的雄偉壯觀的,金碧輝煌的圓明園就毀在了八國聯軍的手中,他們燒,他們搶,無數珠寶被他們奪去,帶不走的就意義銷燬。血紅的雙眼閃著餓狼般貪婪的目光,瘋狂的獰笑著。佔地三百四十七玩平方米的圓明園,這座金碧輝煌的神殿,一個濃縮的中國,就這樣……好可惡,大火燒了幾天幾夜。圓明園幾乎為平地,中國的噩夢開始了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南京成為了人間地獄,可惡的日本人如扛著鐮刀的死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連剛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如果去掉那張人的面孔,他們不就像那一隻只兩腿野獸了嗎?六週時間,足足殺死了30多萬中國同胞,一時間南京哀鴻遍野,血流成河……

可是中華兒女沒有就此屈服,為了能夠站上世界的頂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洪亮的聲音響徹整個中國。對!中華要崛起,要趕走說有侵略者!

時過境遷,沉睡的雄獅早已覺醒,我們大步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們昂首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少年強,中國強。少年富,中國富。少年智,中國智。忘國恥,何家為;忘國恥,妄為中國人!未來的世界,無人知曉;未來的中國,必定美好。而這條漫長艱辛的路,是我們唯一的路。戰士們用鮮血染紅了中國大地!!勿忘國恥,不是為了仇恨和報復,而是吸取慘痛的教訓,不要讓今天重蹈覆轍;圓夢中華,反省歷史,總結經驗,撐起今天重任,使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繁榮富強!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3

國家公祭日來了,該讓我們的後人深深的記住我們屈辱的歷史,血腥的歷史,咯後的歷史,讓我們不忘歷史,吸取教訓,奮發圖強,振興中華。國家公祭日舉行規格之高,體現了強烈的國家意志。

但總感覺這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而不是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30萬人,我們要牢記;可他們只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而為了自由拿起武器與侵略者武裝鬥爭,甚至犧牲生命的烈士們,要不要公祭;在共和國成立和建設中犧牲的烈士們,要不要公祭。

國家公祭日,要公祭每一個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的烈士。國家要永遠榮耀他們和他們未照顧的家人。

家仇國恨,即使是83年後的今天仍然無法淡忘。即便是有些崇日之人,也不幹堂而皇之崇拜,否則口水都會給淹死。總體而言,我個人心情很複雜,三種感受糾纏期間。

茫然。對,如果不是開了電視,上了網,或者說來加班,我真不知道今天是國家公祭日。當然,我知道南京大屠殺,知道那段不可磨滅的亡國恥辱,我都知道,我讀過書,大學正兒八經畢了業的,算是個知識分子。但是,我真的是不知道今天是國家公祭日。所以,這個紀念日沒有深入人心,感覺突然就來了,我個人擔心的是這樣的很多的紀念日,如志願者日,如公民道德日,如獻血日等等,不是從事那一行當的完全有可能不知情。我希望國家公祭日不要風風火火一陣風,然後又沒影了,歷史要從孩童抓起,不要培養出那些數典忘祖的敗類就好。

沉痛。對,我算是個有良知愛國的人,我仇恨毀我家園滅我親人的侵略者,況且,今天這個日子對於我和我的家族來說更是滅頂之災的深刻記憶,我的曾祖父當年作為國民革命軍的普通士兵值守南京,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應該也是殉職在南京了,我的曾祖母從不到三十的年華帶著我祖父和叔祖父生活,還把他們培養成高中生,一個後來是普通的黨員幹部,一個是人民教師,真是不容易。所以,我的沉痛不僅悲國也悲家,悲痛溢於言表。

接著茫然。對,沉痛完,然後呢?個人層面是接著加班生活,該幹嘛幹嘛,反正日系產品能不用盡量不用,雖然我覺得用人家先進的東西並沒有妨礙國家利益,但是於心不忍。可是國家呢,我們的國家呢,不能也該幹嘛幹嘛,那你設立這個節日作甚?!我們在追求國家的昌盛很民族的復興,從此可以不再讓別國別族欺凌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的國家走向昌盛,國家層面,期待決策者不要其興也忽,其廢也忽,從制度上來完善,從教育中去引導,從生活上去帶動,從思想去點燈。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4

在世界的東方有隻雄雞,那裡歷史悠久,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那裡地大物博,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富饒美麗,有著豐富的“寶藏”;那裡文化燦爛,有蘊涵著豐富文化的漢字;那裡的四大發明惠澤世界。那隻雄雞就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如今當我們看見這美麗的祖國時,有誰能想到,70年前的中國,是那樣無能:

外國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犯下了不可磨滅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殺,拖著沉重的步伐經過了70年。我們又怎能忘卻,那一天,可惡的日本人,在中國燒殺搶掠。三十五萬無辜的南京老百姓們,在短短一週內,成為了瘋狂的刺刀下的犧牲品,甚至他們的生命竟還被當做遊戲,被外國人用來進行殺人比賽。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只能任憑侵略者在他們身上殘暴地發洩著。圓明園,一個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又被一把大火燒燬,付之一炬。那其中凝聚著我們中華兒女多少的心血與智慧啊。那些猙獰的表情,猖狂的笑容……將永遠刻在我們的腦海。1931年9月18日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使3000多萬東北三省的父老成了亡國奴;我們永遠不能忘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使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抗戰。八國聯軍,日本侵略者,這些代詞讓人咬牙切齒。還有慈禧太后,他規定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這些條約令人痛苦不堪,無一不揭示著他們那沒有人性的軀殼!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偉大的祖國曆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我們不甘心落後於前人,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的不怕困難的精神。

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我們不能忘記以前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我們青少年只有將國恥銘記在心中,以此為動力,奮發圖強,學習更加精益求精,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報著“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的信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業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後世,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

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我們會經受一次又一次的鍛鍊,邁開沉著而堅定的步伐,向光輝的未來繼續前進。最後,讓我們高呼“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中學生作文5

也許大家會認為:愛國就需要轟轟烈烈地幹一場,愛國是那些偉大的人所做的事。但是,這樣的理解是錯的:像認真讀書,長大後報效祖國,這就是愛國;節約水電、愛惜糧食這也是愛國;植樹造林、保護環境更是愛國;關心群眾、團結互助同樣也是愛國的表現……其實,愛國不分先後,不分大小,更不在於你做多大驚天動地的壯舉,而在於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中!

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吧——

魯班曾向一名資質深厚的老工匠師傅學藝。他每一天早出晚歸,按師傅的旨意,從練習砍木頭開始。剛開始,他有點不耐煩了,天天都在砍木頭,都要膩死了!但經過師傅的再三勸說下,他還是堅持了下來。經苦練到熟練以後,又開始進行砍木塊、木條的基礎訓練。之後再製作各種小模型。日積月累,有一天他最後自己發明創造並製出了第一架活動小亭。之後又成為了著名的工匠、土木建築發明家。

我想問大家:魯班為什麼會有昔日的輝煌呢

答案很簡單——是因為他有恆心地從小事做起,技術、經驗與日俱增,才能有此成就。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從小事做起!

就拿簡單的環保問題來說吧。在快餐店裡,人們吃快餐盒飯,都用一次性木筷子。每一天到快餐店的人,且每人都用一雙木筷,木筷用完就扔,十分方便,但並不環保。照這樣計算,每一天就會耗費一、兩千雙木筷,一週耗費一萬多雙。如此,日積月累,會有多少棵以前亭亭玉立的樹倒下“犧牲”呢若每人都改用非一次性餐具,一週下來至少能節省若干棵能夠綠化環境的樹。做到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如此小事,我想大家也都潛力所能及。只要做好了眼前的小事,就做到了名副其實的環保,就做到了名副其實的愛國!

愛國是一種志向,更是一種行動。有很多人都覺得,只要在大事上做到愛國,對於一些微小的事情,無所謂計較那麼多。也是,在大事情上,我們必須要時時刻刻謹慎,時時刻刻持續自己的愛國精神。但是古語曾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正是有做小事情的點點滴滴的積累,我們才會在大事情上臨危不亂,坦然應對。

所以我們要重視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情,“滴水能成大海”,而千里之堤也可能潰於蟻穴!正是因為重視身邊的小事情,海爾的總裁張瑞敏才在當時堅定地砸了冰箱,正是這種至上的精神,才鑄就了海爾此刻世界500強的輝煌與燦爛!當我們的民族在繼承與發揚古老文化時,當我們的國家在探尋富國強民的道路時,如果每一個公民,每一家企業,每一個機關能夠把愛國作為自己的標牌,把點滴小事也當成是驗證自己愛國的標準。那麼,我們的世界將永遠地充滿著真、善、美!

“俱往矣,數愛國人物還看今朝。”也許我們的愛國熱情無法在殘血如火的戰場上表現,但我們能夠用知識的武器來衛祖國,建設祖國!

“愛國不在年高”當我們睜開雙眼遙望遠處點點露珠點綴下的山花時,可曾想過被掩蓋在五彩斑斕的的鮮花下的幼苗那些躍躍欲試,時刻準備為這片花海作出絲絲貢獻的幼苗

我們也是如此,儘管我們弱小,但我們能夠把這份弱小的微薄之力轉為學習的動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儘管我們國家此刻還不發達,但我們要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正因為我們不發達,所以更要用這雙勤勞的雙手創造奇蹟!

愛國是成才的動力,生命的航標,前進的風帆。也許途中驚濤駭浪持續不斷,但你不能退卻,只有頑強進取,才能摘取頂峰金燦燦的果實!你瞧,信念的桅杆已經樹起,期望的風帆已經揚起,讓我們想著理想的霞光啟航吧!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