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調查報告嚮導

文思社 人氣:1.13W

學生調查報告由本站的會員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7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學生調查報告嚮導

第1篇:學生調查報告

給大家帶來學生調查報告範文,供大家參考!

通過問卷調查,南陽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的網路購物意識很強,能充分利用當代科技和資源,積極融入當今經濟全球化的潮流,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大家的網路購物安全意識也不斷提高,但也存在著很多網購安全隱患等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這些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 網路購物 安全意識 調查報告 思想道德修養 法律基礎

為了瞭解我校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意識,促進我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工作的完善,我們做了一份關於“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意識”的調查報告。本次調查面向南陽理工學院外語系,計科系,商學系,文法學院,軟體學院,國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的學生,共發放問卷1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一、調查基本內容:

(一) 大學生對網上購物的基本認識。

是否有過網購經歷 A.有 B.沒有 ——

81% 19% ——

對網上購物安全性認識 A.安全 B.不安全 C.不清楚

51% 22% 27%

以上資料反映:大學生對過網購經歷的佔81%,沒有參與過網購的佔19%,大學生認為網購安全的佔51%,不安全的佔22%,對網購安全性認識不清楚的佔27%。這些資料不但揭示了網購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而且他們對網購還是比較信任的;而且還說明了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網購的安全性有一定的疑慮。

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網購經歷,對網購的安全性還比較信任。這說明網購在大學生中很受歡迎,但網購的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部分大學生的網購經歷。

(二) 大學生網購的主要途徑和物品(含多選)。

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 A淘寶 B拍拍 C.易趣 D其他

80% 2% 10% 8%

主要購買的物品 A.服裝 B.數碼產品 C文化書刊 D其他

58% 11% 15% 16%

調查顯示:在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中,淘寶佔80%,拍拍和易趣各佔2%,10%,其他網站佔8%。在大學生主要購買的物品中服裝佔58%,數碼產品佔11%,文化書刊和其他各佔15%,16%。這表明,大學生經常使用的網購網站總體上趨於一致但又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所購商品雖然也多種多樣但更傾向於服裝產品。

以上資料表明:大部分大學生的網購主要集中於當前深受大家歡迎的淘寶網站,這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對淘寶網比較信任。同時也說明了大家的安全意識有所強,以主要參與信譽較好的網站網購。

(三)大學生在網購過程中的舉措

購物前是否與賣家聯絡 A每次都聯絡 B.不經常聯絡 C根本不聯絡

49% 35% 16%

網購前是否注意賣家的信譽與評價 A注意 B.不曾注意 ——

88% 12% ——

購物時是否購買退運保險 A每次都購買 B偶爾購買 C從不購買

12% 36% 49%

以上資料反映:大學生在網購時每次都與賣家聯絡的佔49%,不經常聯絡的佔35%,不過根本不聯絡的還佔16%,在網購前注意賣家信譽與評價的佔88%,不曾注意的佔12%。部分大學生在網購時很注意賣家的信譽與評價,這其實是依靠一種道德上的約束,這種舉措在網購時是值得肯定的 。但大學生在網購時每次都購買退運保險的只佔12%,偶爾購買和從不購買退運保險的卻分別佔36%,49%。這組資料反映出很大的問題。可能大家認為在信譽較好的網站購物再買退運保險是沒必要的,這種僥倖心理往往是非法商家價鑽取的空子,是不可取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學生的網購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

(四)

網購之前是否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A是 B否. ——

70% 30% ——

網購時是否索要發票 A.是 B.否 ——

26% 74% ——

網購後如何收貨 A當面檢查後簽收 B不檢查直接簽收 ——

55% 45% ——

以上資料反映:在網購之前有70%的大學生會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有30%沒有做必要的安全措施,這表示大部分大學生還是注意網購的安全性。在收貨時只有55%的大學生是當面檢查後簽收,不檢查直接簽收的佔45%,而網購時索要發票的只佔26%,有74%的大學生不索要發票。發票是我們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的重要證據,大部分同學卻不重視。很顯然,這也與大部分人在網購前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相沖突。從這兩個相沖突的資料來看,我們大學生應該把該做的安全措施切實落實到位,這樣才不至於在我們的權利受到損害時束手無策。

(五)經濟條件與購物安全

月生活費是多少時你更傾向於網購 A.200—400元 B.400—600元 C.600元以上 ——

9% 37% 54% ——

網購時的最大消費金額 A.50元 B.50—200元 C.200—500元 D.500元以上

8% 44% 35% 13%

以上資料反映:月生活費在200—400元時只有9%的學生才選擇網購,在400—600元時有37%的學生選擇網購,在600元以上時有54%的學生會選擇網購。以我們在校大學生目前的大眾消費水平在400—600元,在這個範圍內網購群體還是比較小的,從網購的安全性來說,即使沒有安全保障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存在網購安全隱患。另外,每次網購只消費50元的佔8%,50—200元的佔44%,200—500元的佔35%,500元以上的佔13%。從這裡來看,網購的的消費金額主要集中在50—500元的範圍,這個範圍的每次交易金額相對較小,這對於我們防範意識較差的大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潛在的安全保護。

你是在那個階段開始網購的 A.國小 B國中 C高中 D大學

1% 27% 20% 52%

你是怎樣學會網購的 A自學 B向其他同學請教 C老師的督促 ——

31% 68% 1% ——

(六)

調查顯示:在國小就開始網購的佔1%,這個比例雖很小,從網購安全的角度來說,一名國小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是很低的,隱患很大。在國中和高中網購的分佔27%、20%,在這個階段大家的防範意識相對較強,且能較早的融入當代經濟的潮流,還很不錯。在大學裡網購的就明顯較多,佔52%,這也是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之一,這一階段大學生的人生經歷較為豐富,切有相對的維權意識,使網購的安全性相對提高。大學生自學網購的佔31%,向其他同學請教的佔68%,在老師督促下學會網購的只佔1%。在這個過程中,自學的風險可能會大一點,很可能會上當,還是更應該以向其他同學學習為主,能更多的瞭解網購的弊端,以免上當受騙。 (七)

網上購物時是否有退換貨的情況 A.有 B.沒有 ——

28% 72% ——

商家發錯貨是你是接受還是換貨 A.換貨 B.接受 ——

80% 22% ——

網購時是否有投訴維權經歷 A.有 B.沒有 ——

15% 85% ——

調查顯示:在網購過程中有30%的大學生有退換貨的經歷,沒有退換貨的佔70%,當商家發錯貨時78%的大學生願意退換貨,只有22%的人接受,與此同時只有15%的大學生有過投訴維權經歷,沒有投訴維權經歷的佔85%。從這三組資料來看,當網購商品有問題時,大部分大學生退換貨或投訴維權,但調查資料顯示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投訴維權的經歷,這不但說明了大部分商家還是遵循市場秩序、維護社會公德的,還說明了當代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較高。

二、當前大學生網路購物安全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部分大學生的網購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資料反映,有大部分大學生的網購消費水平在50—200元,消費水平相對較低,部分不法商家會抓住我們大學生這一特點,通常會通過釣魚式網站使大家落入圈套。這主要基於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農村大學生所佔比例較大,經濟條件相對落後,加之對網購安全防範意識不高,對廉價的商品(如超低價、超低折扣)或中獎很感興趣,喜歡貪佔小便宜,這些大學生往往因為經不住這些誘惑才被商家釣到。其次,部分不法商家缺乏職業道德,為攫取利益不惜走在道德底線的邊緣,甚至鋌而走險,挑戰法律的威嚴,進而侵害我們的權利。第三,這還是受當代網購現狀的影響。“網上購物”,這個逐漸流行於二十世紀的購物方式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大部分人可能都有過網上購物的經歷。這其中有的也許僅僅想擁有這種體驗的感覺,有的可能將此作為一種“知識人士”的標誌,有的則可能已將網上購物作為自己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取代了傳統上街購物的方式。但是,我們在看到網上購物優點的同時更要認清它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以便儘早地找到解決方案以促進網上購物的良性發展。可以說,現階段我國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狀況的評價是“痛並快樂著”,而這其中痛的指數要高於快樂指數。“網路法”的課上老師曾放過一個《經濟與法》欄目中報道的有關網上購物的案子,講述了某男幾次網上購物的經歷,結果是多數時候都不滿意,比如一次他買到的光碟與宣傳不符,而且還是質量很差的盜版碟。又有一次他花了一元錢淘到的書居然沒有標價,而且書上清楚地印著“贈品”兩字,他深感受騙,我想大多數參加過網購的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從“一粒沙裡看世界”可以看出網購還是不太安全,大多數人對網購存有顧慮,這也就導致網購的消費水平相對較低。

(二)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相對較低。

調查結果顯示,每次網上購物都買退運保險的大學生只佔12%,其餘的則是偶爾買、甚至就不買。而大學生在網上購物前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的佔70%,從這兩個資料對比來看,我們大學生並沒有真正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退運保險是針對所購買的物品由於質量問題或發錯貨時將貨物退回商家,這其實也是對網上購物的安保措施之一。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第一,大學生的僥倖心理較重。也許很多學生在網上購物並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就感覺到每次網購時都購買退運保險是一種浪費,以至於在網購時少買、甚至就不買退運保險。這樣就給一些不法商家留有漏洞可鑽,給自己的網購經歷帶來麻煩,甚至是自己的權利受到不法侵害而不能得到及時的保護,所以大學生不應該存在這種僥倖心理。第二,從現在網購的模式和流程來看,真正的的網上購物應該說是一種“虛擬市場”,就是大家買了退運保險,其實也已經在受損失了,更何況大家買了退運保險的有時也擺脫不了那些不法商家的算計,真正的權利有時並沒有真正的維護,所以就不再買退運保險。其實大多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退運保險的費用與退貨相比還是比較小的,從安全與經濟的角度來說還是應該買退運保險。第三,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說。在經濟發展較快、社會深刻變革的時代,當代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的趨向趨於多元化,思想比較活躍,又加上沒有經歷過社會上的歷練,對社會的瞭解不是太多,在思想上還不是太成熟,對問題的思考過於感性,因此會有一種對網購中出現的“小事”不在乎的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大家的網購態度,也就是安全防範意識的問題。

據資料反映,在網上購物時只有26%的大學生索要發票,74%的大學生不去索要發票。發票應該說是我們大學生維權的最重要的證據,但為什麼那麼多的大學生不去索要發票呢?這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一些商家不願意向顧客開發票,以此來逃稅,而且當他們侵害顧客的權利時,顧客沒有證據,他們會有一種“安全感”,所以就不願意、甚至直接拒絕向顧客開發票。其次,這有很深刻的社會原因。中國人太安於現狀,逆來順受,法律意識淡薄,即使有發票也不願意給自己添“麻煩”,有時候不要發票還能得到商家的一些“優惠”,這樣一來,索要發票的人就更少了。這時如果我們的權益真的受到侵害時,我們該怎麼辦?沒辦法。所以我們應該提高我們的防範意識,這不是為別人,而是為我們自己。

(三)對網購的信任度(誠信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1%的大學生認為網上購物是安全的, 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網購的安全性不瞭解、甚至就認為網購不安全。以我看來,大家對網購的信任度才真正決定著今後網購的發展。之所以那麼多的大學生多網購的安全性懷疑,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首先,在我國網際網路雖然高速發展,但是與網際網路相配套的法律法規幾乎還是空白,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和時代的要求。目前,網上消費者權益的保障在我國還是一個“盲點”。 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網上購物中消費者權益進行保障顯得簡單、散亂、缺陷很多、可操作性不強等特點。遠不能適應網上購物迅速發展所要求的對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強對網上購物中消費者權益保障的法律研究和立法、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力度,給廣大的大學生提供一個安定和諧的網購環境已經迫在眉睫了。其次,現在大學生的資訊比較暢通,瞭解到關於網購受騙的例項比較多,耳染目濡,就漸漸對網購產生一種不信任。誠信問題成為制約我國網上交易發展的瓶頸之一。網路購物由於採取非實物、非現場的購物形式,因此很容易出現物品的實際效果與廣告宣傳不符的現象。其次,網路上的各種購物網站也是良莠不齊,有些網站專門採取低價誘惑的手段來推銷二手貨或殘次品。同時還有不少人利用網路進行詐騙,不少消費者遭遇匯款後商家不發貨的狀況。網上購物的售後服務較差,“三包”責任難落實。有時商品出了問題經營者能推則推,就算有售後服務也只是表面應付一下,許多問題根本得不到實質解決。線上投訴渠道也不暢,不能找到投訴處理部門或人員,不能聯絡到網站,投訴電話或郵件沒有人理睬的問題,對網購的信任度自然就低了。

三、對大學生網購安全意識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從調查結果來看,南陽理工學院大學生大部分都有網購經歷,能夠充分利用當代經濟、科技發展成果,積極融入當代經濟全球化的潮流,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在看到可喜的一面時,還應看到我們大學生的網購還存在不少的安全問題,下面我們主要從學校、大學生個人和社會(國家、商家)這三個方面來說一下我們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學校教育應在培養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上發揮更大作用。

據調查反映,當代大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比較低,不能保證網上購物的安全。學校教育對大學生安全防範意識有一個總的指導方向。大學是我們從學校向社會過渡的一個紐帶,這一時期的大學生思想比較活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不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學校應開展好法律講座,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提高學生的法律素養。同時組織“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普法活動,培養大學生的法律自我保護意識。

(二) 大學生個人也應注意培養自己的安全意識。

據調查結果反映,大部分大學生的安全意識不是很高。在學校的努力下學好自己的法律課程,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積極融入當代法治社會,敢於在當代的法治社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我們自身還要有一定的警惕意識,在網上購物前,應注意識別網站的合法備案標誌,仔細閱讀購物條款,購買時應注意檢查商家出示的銷售條款中是否包括商品質量保證、責任和有關退換貨等售後服務的規定並對購物憑證應妥善保留等。在進行網下支付的,也最好採用貨到付款、預付部分貨款等方式付款,注意資金的使用安全。銀行卡進行網路支付時,應注意:

(1)不要在網咖等公共裝置上使用網上支付;

(2)每次支付自己備一份記錄,詳細記下支付時間、地點、所購物品、是否成功交易等,這樣有助於事後的查對;

(3)最好有專用的一個賬戶或一張卡作網上支付用,並且卡內不要放太多的現金。如發現問題,及時與銀行聯絡。此外,不要輕信網上熱銷商品、打折商品資訊,安裝使用正版防毒軟體查殺和攔截病毒或惡意程式碼,不輕易點選不明網頁或郵件中提供的可疑連結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三) 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網上商家的信任度不是很高,大多大學生的網購問題不能得到解決,這主要還是在於國家和一些商家。

首先從國家的角度來說。縱觀我國現有法律規定,對網上購物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保護散見於《民法通則》、《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中,但大多內容散亂,可操作性不強,進立法經驗的基礎上於時機成熟時制定一部適合於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法典。因此,應建立良性網上購物環境的對策,做好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遠不能達到保護消費者的目的。這一切都需要加快立法速度,在參考國外先和巨集觀指導,加快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重視企業網路經濟安全,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構建網上交易誠信體系。誠信問題是公眾或商家最為擔心的問題,而信用評價就是對賣方誠信的評估,因此公眾和商家在網上交易前,特別關注賣方的信用評價。各地政府相關部門也要關注商家資質信譽,通過傳統媒體幫助消費者選擇合法網站購買商品,商家應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努力提高自己的誠信指數。目前在網上很多商家並無營業執照,使得消費者難以確認身份,商品質量也沒有保障,應該加快步伐通過立法,嚴格商家的准入機制。網上誠信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要基於健全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同時建立網上交易的誠信機制。

網上購物的發展必須加強網路安全保障。在開展網上購物的活動中,應該切實抓緊有關隱私權保護的立法工作,消除消費者對洩露個人隱私及重要個人資訊的擔憂。選擇網上信用卡線上支付方式的,最好通過安全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交易,並及時儲存支付資訊,為消費者維權提供可靠的保障。

在網上消費者權益的保障方面。應通過立法解決諸如交易手段等問題,要對參與交易的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細緻的規定,使得網路購物有法可依。應及時受理所在地的消費者的投訴、舉報。政府則還可以借鑑傳統消費市場對消費

權益的保護經驗,設立“網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中心”,對網上購物實行統一監管,解決消費者的諸多投訴,來營造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以促進網上購物活動的繁榮發展。

其次從商家的角度來說。 20xx年中共中央印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第一次系統的'提出“明禮誠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之一。誠實守信,是良好市場秩序的支柱和經濟繁榮的基石,對於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商家的信譽是靠這個商家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來贏得的,各企業經營者應樹立“誠實守信為榮、見利忘義為恥”觀,誠實經營、合法經營,共同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水平,具體要求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確保顧客的知情權。為確保消費者知情權最大限度的實現,除現有法律中的規定外,應當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對資訊披露的具體形式,比如對有關商品或服務的重要資訊 應該放在介紹該商品或服務的主頁上,對於其他一般資訊則可以放在經連結才能顯示的頁面上。對於商品的正常使用方法如果在網上不能明確表達的,應當在貨物實際交付給消費者時明確告知。同時,對於網頁上顯示的有關產品的圖片資訊必須真實,必要時應當包括多角度多方位拍攝的圖片。此外,顏色也是很重要的資訊,因此圖片中所反映的色彩應當儘量真實,如不能完全做到一致的應有明確說明。

第二,尊重消費者的隱私權。對此問題,商家必須做到:a.制定詳盡、到位的消費者隱私保護政策;b.於網站上明確向消費者提示關於消費者個人資料的收集方式以及使用目的,並且承諾只在所申明的使用目的範圍內及消費者本人同意的情形下使用消費者個人資料;未經消費者授權,不得將資訊提供給第三人;c.不得為營利目的隨意向消費者寄送電子郵件,但消費者同意者除外。

第三,要完善售後服務。嚴格執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23條的規定: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按照國家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的約定,承擔包修、包換、包退或者其他責任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或者約定履行,不得無故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為顧客提供優質的售後服務。

第2篇:學生調查報告

猜你正在找學生調查報告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調查目的:

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通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物件:

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名,其中廣州大學名,中山大學1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1名,華南理工大學5名,廣東工業大學5名。年級分別為大一學生5名,大二學生3名,大三學生15名。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份,收回有效問卷5份。(調查問卷及資料統計詳見附錄)

調查結果:

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有5%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通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

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通過“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礎。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

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物件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

第3篇:學生調查報告

本文是本站網友推薦,並由本站編輯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精選,僅供參考。

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雖是和平與發展,但充滿著更為激烈的新一輪的競爭。我國在挑戰中尋求發展的機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敵對勢力的阻撓。加強黨的建設,尤其是培養年輕一代具有堅定政治信仰和現代知識的綜合型複合人才人,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石。

在中國的大學裡,學生往往是隻學習專業知識,並沒有更多地與社會接觸。而在國外,如美國,它們的學生同樣是採取休學分的制度,可是學校的政策放地更寬,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踏入社會,尋求工作。那樣學生可以及時到了解自己的不足,瞭解現在社會上所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對比之下,國外的大學生總體的競爭實力,就強於我國的大學生。

所以,我國大學生應該走出過去那種單一的成才道路,要走多元化的道路,成為綜合型複合人才,從而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新世紀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國際國內形勢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在諸多因素、諸多矛盾交織發展的情況下,對人們產生較大沖擊影響的國內或國際性、地區性的事件會不斷髮生。這些可預見或難以預見的重大事件,無一不牽涉著民族與國家的利益,大多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國際主義教育素材。大學生是不斷成長的一代知識新人,對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關注度。

我國過去幾年的高等教育發展,其焦點是外延規模的擴大,很多事例十分刺激人們的視神經,當外觀視覺上的吸引力降低時,所有問題的焦點,現在轉移到了內部。中國高等教育將從數量時期全面進入一個質量時期,將從注重外延發展到打造內涵實質。育人的意義既廣大又深遠。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是高教改革的中心工作,而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必須站在歷史的高度,以戰略的眼光來認識加強高校德育工作。教育出了問題,會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中產生惡果。事實上,我們的教育制度的確發生了一些帶有全域性性的負面影響,我們的優秀人才,正在為他們的優秀付出代價;我們的社會,我們每個人,也將為此付出代價。解決教育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力量,需要每一個人都來關注。但近幾年的大學生表現出低素質。低能力……這種種的現象已使大學生在公眾心中的形象有所動搖。

那麼,大學四年,五年的生活到底給了我們這些當代大學生什麼?是知識?品質?能力?還是一無所得?

調查目的

“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們最先觸碰到時代的前沿;也是我們,心跳和著民族的脈搏;更是我們該去擔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大學生是社會的新鮮血液,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影響著社會的發展,而學校是培養大學生的主要基地,所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了更好的瞭解當代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情況,我調查小組特作此調查!

調查問卷的分析

1、調查的物件及範圍

本次調查的物件為邯鄲市內四所大學的在校生,即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學院、邯鄲大學、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的學生,調查總計發放問卷1000份,收回有效問卷946份(來自城鎮大學生:512人;來自農村的大學生:434人),回收率:94.6%。調查結果值得我們深思。

2、調查的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主要以調查問卷為主,實地訪問、網上調查為輔,對邯鄲市內四所高校(河北工程大學、邯鄲大學、邯鄲學院、河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等)在校大學生進行了調查。

3、調查的結果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裡,有的是一年級新生,也有的高年級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都有著各自的夢想,對未來的期待來到了大學!他們在沒上大學的時候,在高中甚至更早就設想著自己的大學是什麼樣的,大學的學活是怎樣的!但,他們一旦在大學裡生活上一個月、一年、幾年,他們有的人就會失望的說:“現在的大學生活和我當初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我們所調查的人群中有90.5%的大學生說他們的現在的生活和高中時所期待的不一樣。有的抱怨說學校環境不好,有的抱怨說學校設施不全,有的抱怨說學校師資水平不夠等等,表現出一系列的不滿,卻他們很少考慮自身的問題。

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遇到問題或困難的話,很少去查閱資料,自己解決它們,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但還是有52.3%學生會向講師或同學們諮詢,來解決。()大學應該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不能一遇到事就要尋求別人的幫助,應該學會獨立的生活、獨立的思考,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

大學的校園生活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各式各樣的活動,讓他們從中汲取著不同的營養,大學的生活已經很接近社會了,被人們稱為“小社會”。在這小社會裡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發揮,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同時,也可以鍛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處理突發事物的能力等等。58%的學生都積極的參加學校裡的活動,都認為在活動中,不僅能鍛鍊自己的勇氣,還增加了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交際圈也擴大了!但有近21%的學生卻對於這些活動不予理會,認為這些都是些沒有意義的事,不如將這些時間用在其他的事情上,如上網、談物件等。

戀愛,在大學裡是很常見的事,這時的青年不再像兒童那樣滿足於血緣帶來的親近,而有意識地結交一些個人密友。大學生正處在這個發展迅速的關口,有許多煩惱不能也不願向長輩傾訴。於是大多數人發現,如果沒有一個可互相吐露心聲的親密知己,日子將很難過。到了青年中、晚期,親密關係的需要進一步發展,此時的朋友已不僅僅是傾訴物件。人格的交流,背景的融會,這些對青年的交友影響都很大。進入大學校園,對大多數人來說意味著脫離以前的群體進入新環境。青年必須重新建立各種關係。煩惱、寂寞、通過交流完善自我等等多重目的使青年對親密關係的需求空前強烈。親密關係發展的頂點就是愛情。除了父母,青年恐怕不會承認有比戀人更親密的人,而且戀人間的親密在某些方面是父母子女間關係所比不上的。因此,對親密關係的追求把孤獨的大學生引向戀愛是極其自然的事。調查中有81.2%的學生認為戀愛在大學的校園生活裡佔有重要的地位,讓不少大學生走進戀愛的大河。但也有部分人反映說,是“隨風”走的,看見別人搞物件,自己也想搞一個,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調查時發現,有近40%的學生會因為多彩的生活,而忘記自己父母的生日,還有21.25%人說他們也不知會不會忘記,可能吧!父母給了我們生命,他們為我們嘔心瀝血,操勞大半輩子,希望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前程,我們應懷以感恩的心來對待他們,讓他們知道我們也時刻在想著他們。

不同於緊張的高中生活,大學的生活是十分寬鬆的、自由的,很多時間成了學生的課餘時間,他們對於這些時間,有不同利用方式。16.39%的學生選擇去做家教或兼職,這樣不僅可以減小家庭的負擔,還可以增加自己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閱歷;34.32%的學生選擇上網(玩遊戲、聊天等),他們一旦閒下來,就覺得生活很空虛沒意思;還有20.15%的學生選擇學習,他們解釋說:“一切都是虛的,只有自己學到了真本事,那才是真的!”當然還部分人會選擇做些其他的事情來打發這些課餘時間。總之,不管怎麼利用這些時間,只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過的充實,那麼你就做的就很成功。

專家建議

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應該在入學時開始,大學生從大一起就應該思考個人所學專業未來的發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掌握這門知識,能到哪些行業和企業去,自己是否喜歡未來的這個職業,而不是簡單地根據教學安排和教材開始自己的大學學習和生活。在所調查的人群中14.7%有明確的規劃,但有61.76%的人想過規劃,但都沒有做出來,還部分人根本就沒規劃過。在大學期間,大學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不明確,不能運用職業設計理論,規劃未來的工作與人生髮展方向,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就業的提前準備和準確定位,甚至影響對工作的適應性。另一方面,大學生也應該自覺到去做,不應產生依賴的心理,什麼事都地別人幫忙,要學會自立!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一生工作經歷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動和行為。職業生涯規劃分為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和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在對個人和內部環境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個人興趣、能力和個人發展目標的有效規劃,以實現個人發展的成就最大化為目的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職業生涯規劃雖受社會發展的需求的制約,但更多的是受大學生個人自身素質影響,因為職業生涯規劃不是社會或學校強加個人身上的實施方案,而是當事人在內心動力的驅使下,結合社會職業的要求和社會發展利益,依據現實條件和機會所制定的個人化的實施方案。但由於我國長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響,高校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手段落後,更談不上對大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設計。隨著社會形式、生活方式、就業方式、利益主體等方面的多樣化,高校應建立相應的職業生涯規劃諮詢機構,按照職業生涯規劃理論,從多方面對大學生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科學的指導。我相信如果中國每所都能這樣作的話,中國的大學生的未來會更加美好,中國的未來將不可限量,中華民族將會走的更遠!

第4篇:學生調查報告

希望本站()能夠成為你學習與工作的好幫手!

一 研究課題 中學生的消費情況調查

二 課題組長 符xx

成員

三 調查時間 20xx年03月15日至20xx年06月30號

四 調查目的

1.瞭解中學生的消費情況

2.提高實踐能力

五 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閱 2.問卷調查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高中生尤為突出。現在的中學生生活在資訊通訊,科學技術發達的新世紀,加上寧波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學生的消費市場成為商家的必爭之地。有的中學生能正確利用好手上的錢,但是有的人卻出現亂消費的現象。為了更深入的瞭解中學生消費狀況,揭露這一現象,警示有這種行為的人,並建議正確的消費途徑,我展開了對本校及兄弟學校高中生消費情況的調查活動,在對本次調查所獲資料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以下研究結果和建議:

研究結果:

一、消費狀況

(一) 高中生消費水平太高

據統計,海口市中學生20xx年的平均壓歲錢為1549元,其中少於500元的佔20.6%,500-1000元的佔33.2%,1000-20xx元的佔29.5%,20xx元200以下的學生佔8.8%,200-300元的佔20.0%,300-400元的佔50.1%,500元以上的佔21.1%。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寧波市目前擁有手機的高中生較多,佔62.6%,而且他們的手機費用都不低,平均話費為每月67元。且根據所調查物件反饋的資訊:認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配備手機的高中生佔調查總人數的36.4%,認為沒有必要和很沒必要的學生只佔23.4%。在擁有手機的學生中,手機由父母親戚給的佔83.8%,自己買的佔13.9%,朋友送的佔2.3%。

在目前掌握的資訊來看,寧波市高中生的消費持快速增長趨勢,即使是有的學生因家庭條件所限,消費檔次稍低一些,但其消費總額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也普遍偏高。有調查顯示,在家庭消費支出中,未成年消費者的消費量幾乎佔家庭收入的二分之一。

(二) 消費日趨多元化,但消費結構不合理

在學生的消費結構中,物質消費佔絕對優勢,精神投資少得可憐。據調查,寧波市高中生零用錢用途中排在首位的是“買零食”,其次是迫於學習壓力而購買學習資料,購買課外書報的比重較低。此外,5.3%的男生和2.9%的女生選擇了“請客送禮”。

在社會各種不良風氣的影響下,部分高中生也染上了不少不良習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的消費取向。根據調查,寧波市目前有10.8%的男生和2.3%的女生吸菸,29.5%的男生和17.8%的女生飲酒,甚至6.5%的男生和1.1%的女生參與賭博。

二、形成因素

(一) 主觀因素

1.中學生消費意識差,容易出現攀比心理。主要表現在主要表現在:過於注重外表,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吃、穿、用都講究名牌,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更顯高檔,這樣就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目的是想別人都尊重自己,這樣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之風,這樣,亂消費的現象更加嚴重。

2.從眾心理在作怪。在中學生中普遍存在一種心理,就是“別人有,我也要有”。在這種心理作用下,別人有手機,我也要有;別人有MP3我也要有;別人有電腦我也要有;別人有……,形成了一種畸形消費狀態。

(二) 客觀因素

1.社會大環境的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隨之出現一些出手闊綽的貴族,於是為了所謂的“面子”,人們便不惜付出更高的代價。而且,社會中流行產品更新換代頻繁,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中學生也馬不停蹄的追趕潮流。

2.父母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把他們當成家裡的太陽,很容易使他們養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錢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給,便發脾氣……如此下去,助長了他們亂消費的風氣,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性格。

3.學校教育還存在弊端。一些學校過於注重對學生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良好習慣養成的教育。

4.還有一些其它因素,在此不一一列舉。

建議:

1.加強對學生學會理財、勤儉節約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會合理消費、適度消費。不要把錢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更加要多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來之不易的。

2.作為父母對孩子的愛還也要科學合理,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能聽之認之,要給予孩子適當的批評和教育,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第5篇:學生調查報告

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希望能幫助到你。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班級裡出現了一陣不良的“攀比之風”。今天他買了新型的玩具,明天她又買了漂亮的掛件。那麼,同學們的零花錢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零花錢的數量又有多少,是怎樣使用的?我們幾位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了調查。

二、調查方法。

1.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調查問卷,進行全班性調查。

2.採訪個別同學,請他們談談零花錢的使用方法。

3.在網上查詢有關同齡人使用零花錢的資料。

4.詢問家人,瞭解他們對孩子消費的建議。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父母每月收入。據統計,父母每月收入在20xx—4000元的佔了35%,4000元以上的佔65%。

零花錢的來源。 (調查報告 http://) 據統計,同學們的零花錢是父母給的佔了80%,從早餐節省的零花錢佔了10%,自己賺的佔了10%。

零花錢的用處據統計,零花錢主要用來購買零食的佔了45%左右,買書的也佔了40%左右,用來買玩具和遊戲卡的約佔15%。

壓歲錢的處理。據統計,同學中把壓歲錢交給父母保管的佔35%,存入銀行的約為40%,用於買學習用品的約佔25%。

零花錢使用是否合理。據統計,認為自己零花錢用得合理的佔了92.5%。認為用得不合理的用了7.5%。

是否想過合理使用零花錢。據統計,想過合理使用的佔了92.5%,沒有想過合理使用的佔了7.5%。

四、結論。

1.班級中的同學父母收入屬於中等偏上,生活條件也很不錯。因此,父母給孩子的零花錢較多。

2.同學們的零花錢數量有些偏多,大部分同學的零花錢每週在15元左右。

3.同學們手中的零花錢大多是父母給的,在家裡,我們是純消費者。也有部分同學通過勞動來“賺取”零花錢,這一點很好。

五、建議。

1.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零花錢很有面子。但是,由於家庭收入不同,父母也應該根據孩子的消費量及用途適當增加或減少零花錢的數量,或讓孩子通過家務勞動獲得零花錢。

2.調查報告還顯示.同學們的零花錢大部分是父母給的,所以,同學們應該珍惜父母辛苦賺來的每一分錢,不應該胡亂花錢。

3.也有同學會從早餐中節省零花錢,這是不正確的。早餐的營養在一天中佔了重要的位置,早飯一定要吃好。所以零花錢不可以從早餐中節省。

4.雖然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的零花錢花得合理,但是,據統計,有部分同學會在學校禁止消費的小店中買零食。這樣做,不僅會浪費零花錢,而且有可能損害健康。零花錢應該多用在購買學習用品上。如果還有剩餘,可以適當選擇一些公益捐款。

第6篇:學生調查報告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精選系列,如果你喜歡可以下載全文。

據統計,中國在校生人數3559萬,其中有過戀愛經歷的比例高達80%。

戀愛,已經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

因為“無聊”所以戀愛?

資料中心顯示,40%的大學生談戀愛是因為生活無聊。

告別了緊張的高中時期,來到學習、生活、情感都非常開放自由的大學,許多學生感到無可適從。

沒有了課業的壓力和升學的困擾,宅宿舍、玩遊戲、看動漫、追小說成了大學生的普遍生活方式。

為了擺脫無聊的生活狀態,許多學生將希望寄託於談戀愛,希望能夠有一個人陪伴自己,共同度過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談戀愛更看重“人品”與“性格”

60%的大學生戀愛更加註重對方的“人品”和“性格”。網上總說現在學生對待感情很隨便,那都是個例,多數大學生對待情感問題相當理性。

在對異性的要求方面,“品行”佔比33%,位居第一,“性格”佔比27%,位居第二,“外貌”佔比16%,位居第三。

大學生談戀愛,更加希望能夠找到人品端正和性格Nice的另一半。

經濟越發達戀愛比例越高

北京、南京、廣州、武漢大學生戀愛比例最高。

經濟發達地區,學生觀念普遍較為開放,對戀愛的包容度也會更高。在抽樣調查中,北京高校學生戀愛比例高達20%,居第一;

南京高校學生戀愛比例為19%,居第二;廣州高校學生戀愛比例為16%,居第三。

經濟的發達程度與當地高校學生戀愛的比例呈正相關關係。

“身高”和“體重”直接影響戀愛次數

“身高”和“體重”與大學期間的戀愛次數有密切的關係。

身高在170CM-180CM的男生,戀愛次數最多,平均為5.8次;

身高在160CM-170CM的女生,戀愛次數最多,平均為4.3次。

體重為60KG-70KG的男生,戀愛次數最多,平均為5.2次;

體重為40KG-50KG的女生,戀愛次數最多,平均為3.6次。

校園戀愛過半情侶發生性關係

大學生情侶發生性關係的比例達57%。由於大學生處於生理和心理的發育期,雙方感情昇華到一定程度,發生性關係被認為是正常事情。

並且隨著思想觀念的進步,情侶發生婚前性行為也逐步為社會所接受。在發生性關係時,65%的情侶會採用避孕措施。

這一方面說明大學生對於性抱著包容的心態,但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學生十分嚴肅認真地對待性行為。

畢業即分手,大步向前走

61%的情侶畢業後選擇分手。

畢業之後,面臨著工作地點不一致、前途規劃的不契合,情侶雙方普遍會將分手作為解決辦法。

但依舊有39%的情侶,在畢業後依舊堅持忠貞的愛情。

畢業生普遍支援在校生談戀愛

83%的畢業生對在校生的戀愛表示支援。

從學校走向社會,戀愛時會考慮許多現實因素,交往異性的範圍會隨之縮減,戀愛的成功率極低。

“在美麗的校園,談一場青春的戀愛,無關物質,無論家庭,只享受兩個人的美好時光”是大多數畢業生對在校生情侶的美好祝願。

“四難”困擾大學生戀愛

91%的大學生戀愛受“四難”困擾。

“相遇難”,33%的大學生受限於自己狹小的社交圈子,難以遇見合適的另一半;

“脫單難”,28%的大學生難以有機會在心儀的物件面前表露心聲;

“戀愛難”,19%的大學生不知道如何升級自己的戀愛關係;

“維持難”,9%的大學生不懂得處理雙方的關係,而導致雙方矛盾激化或分手。

當今,校園戀愛已經十分常見,能否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是大家都應該深思的問題。

這樣的身高搭配更容易成為CP

女生----男生

150cm~152cm----163cm~167cm

153cm~155cm----165cm~168cm

156cm~158cm----168cm~172cm

159cm~160cm----170cm~174cm

161cm~164cm----172cm~178cm

165cm~166cm----175cm~180cm

167cm~168cm----178cm~182cm

169cm~170cm----180cm~184cm

171cm~173cm----182cm~186cm

174cm~175cm----184cm~188cm

176cm~180cm----186cm~190cm

第7篇:學生調查報告

你也可以參考更多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為生力軍的大學生在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上起著關鍵作用,通過對於衡水市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需要有積極的態度,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影響,其中學校對於大學生傳統文化的教育非常重要。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傳承 大學生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xx)10(a)-0221-02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時代傳承下來的民族文化,影響著中國幾千年的發展,對於大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社會改革,隨著外來文化的不斷進入,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少,傳統文化趨於弱化。作為青少年主體的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興趣,認知度不高,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受到一定的挑戰。作為文化傳承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們必須改變態度,將我國的傳統文化繼承併發揚光大。

1 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大學生的積極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還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包含了諸子百家思想、琴棋書畫、傳統文學、傳統節日、中國戲劇、建築、傳統中醫、民間工藝、民風民俗、古玩器物等等。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強其民族意識。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形成的,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大學生從各方面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可以加深大學生對於中華民族發展的認識,同時能更深刻地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和偉大,從而增強大學生的民族意識,使得大學生真正以中華民族為榮,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許多的優秀思想和美好品德。中國傳統文化推崇“修身齊家平天下”,非常注重自我修養的提高;中國傳統文化推崇“以和為貴”的思想,注重與他人關係的平衡和協調;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不恥下問”,對於學習的態度非常積極向上…傳統文化所提倡的種種思想,都督促著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注重與他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有利於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不斷提升。

2 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及分析

本課題對衡水市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認知水平進行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現狀存在著一些問題。

第一,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興趣不高,不能正確對待傳統文化。關於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一題,61.5%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27.8%的學生對於傳統文化只是有點興趣,還有幾乎10%的學生不感興趣。在如何看待傳統文化這個問題上,只有52.1%的學生認為對於傳統文化應該選擇性繼承,其中大部分是精華,也有糟粕;22.1%的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不應該繼承;8.5%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中利大於弊,應該放棄繼承。以上的資料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學生對於傳統文化興趣不是很高,同時仍有一部分學生對於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認識不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51.6%的學生持不樂觀的態度,可以看出大學生認為傳統文化的未來很迷茫。

第二,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度不高,瞭解程度差,傳承傳統文化的情況差。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著很多方面,問卷中只選取了一般情況下人們應該有所瞭解的某些方面。關於中國傳統節日,只有39.8%的學生能全部記住,58.2%的學生只能記住一部分。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釋道的三大思想,只有13.8%的學生知道並能夠區分三者觀點,59.1%的學生只是大致瞭解,不能完整描述。中國四大名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只有12.5%的學生都看過,並讀過多次,27.5%的學生多次看過其中一兩部,48.8%的學生只看過其中一兩部,還有同學基本沒看過。關於中國三大國粹,只有24.6%的學生知道,61.1%的學生知道一部分,還有14.3%的學生完全不知道。關於古代詩詞曲賦,17.2%的學生能背下很多,31.8%的學生表示能背下一些,還有39.5%的學生能背的很少。關於某一門傳統藝術,只有9.6%的學生選擇了精通,64.3%的學生選擇掌握過一點點,26.1%的學生表示沒接觸過。所有資料顯示,大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瞭解不全面,且瞭解不深刻,僅限於表面的一點點,還有很多的大學生對傳統文化根本不瞭解。

大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情況不盡如人意,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第一,長期以來社會政府對於傳統文化重視度不夠。雖然近年來,國家開始對儒家文化、對傳統節日慢慢重視起來,但是重視程度仍舊不夠。在此之前,政府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不高,造成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關注度低。同時,社會上對於大學生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的努力不夠,開展的活動較少,宣傳影響力度小,社會沒有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大方向上為大學生樹立風向標,對於大學生在傳承傳統文化中的作用較為忽視。

第二,學校對於大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不夠。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在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揚方面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較少的學校單獨設定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去進行傳統文化的教學。除了課程設定外,學校開展的傳統文化相關的活動也較少。文科以及藝術類專業的學生對於傳統文化或許瞭解的相對多些,理科類的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很少。學校在教學組織、課外活動等方面對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揚做的不夠。

第三,外來文化對於中國的衝擊。隨著世界全球化的加劇,各國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多,外來文化在不斷地傳入中國。在這個大環境下,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一定衝擊。人們越發接受外來的新鮮事物,從而忽視本民族的文化精髓。尤其大學生這個群體,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近年來,美劇、日劇、韓劇、泰劇等電視劇對我國文化的影響很大。這在問卷中也有所體現,38.7%的學生認為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很大影響,45.1%的學生認為有一些影響,大多數大學生對於外來文化的影響持肯定態度的。 第四,學生自身及家庭的因素。學生自身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不高,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今中國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慢慢消退,所起的影響在逐漸減弱。在中國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的影響如何這一題上,25.2%的學生認為傳統文化對於當今中國的各個方面有著絕對影響;53.8%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大,但較以往有所減弱;12.9%的學生認為影響較小,基本褪色。所以大學生沒有在傳統文化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很多學生所在的家庭在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上也沒有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重視傳統文化的家庭相對來說較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專業成績。問卷中也顯示只有23.9%的學生通過家庭影響來了解傳統文化,所以家庭在孩子學習傳統文化上沒有起到充分的作用。

3 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策略以及途徑

要想提高大學生傳統文化素養,改變大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現狀,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

第一,社會及政府營造傳統文化傳播的良好環境。政府應出臺更多鼓勵傳統文化發展的政策。在問卷中,可以看出49.6%的大學生通過電視電影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40.2%的學生通過書籍資料來了解傳統文化。社會上多鼓勵有關於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或是電影的發行,同時要保證高質量的節目使得學生接受更多更準確的傳統知識和傳統文化。同時書籍方面,正規整個出版市場,抵制盜版低質量的書籍,確保學生能讀到正版的相關書籍,在書香中學習和領悟傳統文化。政府可以利用多個契機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多走進大學校園進行相關的活動。

第二,學校從各方面進行有效的傳統文化教育。問卷顯示46.1%的學生通過學校教育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可見學校教育在大學生傳承傳統文化中起著重要作用。

(1)教師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日常教學相結合,進行教學的創新。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學活動,如果將傳統文化與教學活動緊密結合,不僅可以使學生學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能在潛移默化中瞭解和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著哲學、文學、藝術、建築等方方面面,與教學內容有著眾多顯性或者隱性的聯絡。每個專業的教師應仔細思考自己的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聯,尋找兩者的結合點,儘量將所教內容相關聯的中國傳統文化一起傳授給學生。同時這種將教學內容與傳統文化結合,將專業知識與傳統文化結合的新方式,可能會容易激發學生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促使其對傳統文化進行更多主動的瞭解和學習。

(2)學校可以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或者選修課。隨著社會以及政府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中國傳統文化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將傳統文化作為一門單獨的課程,可以系統地向學生講述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發展以及各種表現,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不再是星星點點,不再是各種片段,而是完整的知識體系。學校根據各專業的需要和培養目標,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課程作為必修課或者選修課。尤其對於理科類的學生可以作為必修課,來彌補其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不管在專業課教學中,還是在單獨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要科學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理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與其他外來文化的關係。

(3)學校可以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和實踐活動來宣傳中國傳統文化。除了課堂上傳授傳統文化,學校可以多組織各種相關的課外活動。除學校組織的活動外,各學院可以根據自己學院的特點組織更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學校還可以經常邀請專家來校進行相關的講座,滿足學生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知識需求。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文化,將教室、宿舍、宣傳欄、電子螢幕等充分利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

第三,學生自身要加強民族意識,樹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決心。

(1)學生要培養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興趣,努力學習傳統文化的知識,主動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學生要對傳統文化形成正確的認識,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中國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凝聚著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的智慧,也是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的重要紐帶。學生要糾正自己對於傳統文化的錯誤認識,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去主動發揚,主動承擔傳承的重任。

(2)學生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在各種外國文化不斷進入中國後,很多大學生盲目地崇尚外國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文化。尤其,近年來韓劇、美劇、泰劇、日劇大量引進了中國市場,對於大學生的影響很大,在缺乏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認為中國傳統文化早已過時,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將外來文化作為自己最愛的文化。大學生要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去看待外來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以理智的心態去對待外來文化,真正將中國傳統文化作為自己的民族文化區發揚光大,而不是以外來文化為榮。

第四,社會、家庭、學校應該互相協調,共同致力於大學生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事業。家庭因素在學生了解傳統文化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和熱愛,鼓勵孩子學習傳統文化的行為。社會及政府要重視對家庭、社群進行傳統文化的宣傳,增強家庭學習傳統文化的意識,幫助父母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素養,從而在生活中再次影響孩子。同樣,學校也可以利用與家長的交流機會,加強家長對於孩子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在社會、家庭、學校的共同影響下,學生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需要大學生去繼承和發揚,在社會、家庭、學校的支援下,大學生要主動擔負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同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自身的完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曉樸.加強高校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的探索[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xx,9(2):20-22.

[2] 王冠,司雁龍.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大學生[J].文學界(理論版),20xx(11):241-242.

[3] 陳曉芸.當代大學生傳統文化現狀綜述及原因分析[J].漳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54(1):113-116.

[4] 何家義.論傳統文化自覺與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xx(3):18-20.

[5] 覃萍.走出傳統文化教育的困境[J].梧州學院學報,20xx(4):74-77.

[6] 魏媛媛,杜瑞平.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彙總的現狀及價值實現[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xx(5):75-77.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7篇學生調查報告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選這裡檢視更多學生調查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