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調查研究報告【多篇】

文思社 人氣:4.05K

社會學調查研究報告【多篇】

社會學研究方法論文 篇一

論文摘要:近年來,體育社會學研究日趨活躍,其研究物件與其他社會學科研究物件的交叉與重疊之處越來越多,這些學科各自獨特的研究視角是使它們獨立開來的標誌。從體育社會學的方法論、原理體系等方面著手,運用文獻資料調研及比較、歸納等邏輯分析方法,對該學科的研究視角進行了闡釋,認為此學科是運用社會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原理來解釋體育領域中的社會現象,體育社會學所形成的一套比較系統的概念、命題、假設及理論框架對其學科研究視角具有規範作用。

隨著體育社會實踐活動內容的不斷豐富,體育社會學的應用研究越來越廣泛,該學科成為體育社會科學領域中常用的學科名稱,它的性質和作用得到了較充分的討論和界定。但是,何為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卻很少有人問津。從學科方法論上探討體育社會學與其相近學科之間的關係,遠沒有引起學術界足夠的重視。似乎只要對體育領域的社會現象進行研究就可以冠之為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其實,研究視角不同於一般的分析角度。“研究視角是科學共同體普遍認同的思維框架,是一種研究的正規化,也是對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研究內容等的更高層次的概括和抽象,具有較長時期的穩定性;分析角度則是研究者個體對研究物件具體屬性的選擇性研究,或者是對研究過程的不同方面的選擇性研究等,可以隨意轉換”。體育社會學是體育社會科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體育社會科學體系中的諸多基礎學科視角為我們認識體育現象的本質與規律,及促進現代體育的發展與繁榮都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的認識深刻地影響著體育社會學的學術規範。本文主要通過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的探析,藉以明瞭體育社會學的學術空間,同時也試圖揭示體育社會學在體育科學體系中的價值。

1、社會科學一些學科研究體育現象的視角

社會科學是科學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科學研究肩負著兩個使命:一是,提供理解具體問題的新知識並提供解決意見;二是,為社會成員提供考察社會現象的主要形式。這兩個使命的有機結合將有效地推動社會科學向著專業化與獨立化的方向發展。社會科學的研究物件不僅受其研究使命的制約,而且還受到社會分工方式與水平、大學設定學科的需要等的影響。近代以來,社會科學的發展呈現出學科獨立和專業化分工的格局,從本質上說,是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過程。但是,社會科學在自身建制化的過程中,由於過度強調職業標準的獨特性、專業語言和理論體系的統一性以及研究調查的客觀性和定量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確造成了與公眾的隔膜。美國學者羅伯特·n·貝拉認為:“關心整體並不意味著把來自各個專業學科的事實加在一起。這類事實只有依據一種能包括各專業學科、又能形成一種整體概念的參考系統來加以闡述才會變得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概念不一定能簡單地從尋常所謂的跨學科研究中形成。因為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它所涉及的知識不只是來自鄰近學科的有用見識,而是完全超越學科界限的”。由於社會問題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與複雜性的特徵,所以,任何一種社會問題的解決僅僅依靠單個學科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必須建立在多學科、多視角的整合與分析的基礎之上。

體育社會問題的複雜性與綜合性同樣要求體育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它的學科邊界存在的張力,並在多學科或跨學科的領域對其做出一種積極的迴應,因此,運用多種社會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分析體育現象,並揭示體育社會現象的發生發展規律,是我們認識體育社會屬性的必需手段。體育社會科學是研究體育與人、體育與社會相互關係基本規律的學科群,主要相關學科有哲學、史學、文化學、倫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用社會科學對體育這一社會現象進行研究,旨在從理論上做出闡釋,為體育社會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方向做出評判,為在實踐中進行體育決策、建立和完善我國體育方針、政策、法規和制度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學者們運用眾多社會學科在體育領域的大量研究形成了諸多社會科學的分支應用學科,如體育社會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法學、體育史學等。這些學科由於理論原理與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體育社會現象時,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學術視角。如體育社會學與體育史學就是研究內容相近,研究視角卻存在本質差異的學科。體育社會學是運用社會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來解釋體育領域中的社會現象,分析其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如體育群體的特徵與互動形式、體育組織的結構與功能等。體育史學是根據體育發展的時序性,研究體育文化的產生和發展、進化與退化、分化與組合等現象,通過對體育發展與演進的過程研究,對體育的歷史進行系統的認識。體育史學以時間的概念為基礎,是對體育現象發展過程的歷時性縱向研究。體育社會學雖然也進行歷時性研究,但體育社會學研究的目的是在紛繁複雜的體育現象中尋找具有本質的、相對穩定的、重複性的聯絡或關係,從而對體育現象進行解釋與預測。

2、體育社會學研究的方法論

方法論是關於方法的基本性質、結構、型別以及合理性標準等內容的理論系統。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是關於體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理論,是其學科研究視角形成的理論基礎,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起著規範與指導作用。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涉及相互聯絡的3個層次,即哲學方法論、一般社會學方法論和體育社會學方法論。

在知識領域,理論既是關於研究物件的描述和解釋,又是關於研究物件的研究工具。也就是說,理論不僅是關於認識客體和客觀屬性及其運動規律的反映和表述,而且還是在已有的、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知識基礎上向新的知識領域滲透的工具。從這個意義上說,理論就是方法。哲學作為理論的最高形式,無論是對於自然現象的研究,還是對社會現象的研究都具有指導作用。哲學理論既是表述社會現象的最高理論,也是認識社會現象的最一般方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是唯物辯證法,唯物辯證法是關於社會發展和社會認識的理論,它準確地反映了“在現實的歷史過程中繼承和否定的統一”和主客觀因素“在社會認識中的相互關係”。因此,唯物辯證法在體育社會學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具體地說,唯物辯證法是幫助社會學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提綱,編制研究程式和選擇研究方法的最高原則系統。哲學方法論是體育社會學方法論的基礎,對體育社會學方法論具有指導作用。體育社會學與哲學的關係,是具體的社會科學與哲學科學的關係,是特殊與一般的關係。體育社會學的最基本的任務是研究體育活動中的各種社會現象,揭示存在於體育活動中的社會現象的本質、相互聯絡及其發展規律。在對體育社會現象的研究過程中,無論在理論前提預設上和在基本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導向上,都受到一定哲學世界觀的影響。

對於體育社會學研究者來說,僅僅具備正確的思維方式是不夠的,他還需要具有一般取向的社會學理論作為自己研究的出發點,一般社會學理論是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方法論基礎。一般社會學理論給出了社會學基本概念和概念間的關係,提供了社會學理論的結構框架及結構變數的相關分析。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架構是在進一步分析一般社會學理論給出的基本概念及其聯絡基礎上得到的,體育社會學理論要給出研究者的是“具體變數”。體育社會學方法論包括作為研究的基本原理的理論假設和價值觀念,還包括研究者用來解釋資料、引出結論的標準或準則。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指導著體育社會學研究者怎樣提出假說,怎樣選擇必要的證據來說明自己的理論觀點。具體地說,體育社會學的學科方法論必須涉及以下幾個方面:1)體育社會學研究中的理論與經驗的關係問題。在這方面,既要研究社會學理論向體育現實經驗的滲透,用社會學理論解釋體育現實經驗,又要說明體育現實經驗對社會學理論的支援。2)體育社會學理論的發現或形成問題。研究和論述體育社會學理論探索活動範圍內的合理性標準和準則,分析和確定評價與接受理論的準則。3)體育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和功能問題。對體育社會學理論做出靜態和動態的結構分析,揭示體育社會學理論的解釋、預見等功能。4)體育社會學的發展問題。研究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演變與更替過程的合理性標準和準則。

綜上所述,體育社會學研究者經過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一般社會學理論的提示和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概念分析,最終得到了關於體育社會現象的具體變數和理論框架。只有經過這樣一個理論思維過程,才有可能全面、完整、準確地把握體育社會現象中各要素的本質特徵和要素間的本質聯絡,才有可能提出各種具體的理論假設,從而保證體育社會學經驗研究的質量。

3、體育社會學研究體育現象的視角

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運用多維視角進行研究是必要的,但並未說明任何可能性,在說明一種研究視角時,人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物件體系和理論體系相混淆。“研究視角並不是依據物件體系來劃分的,而是根據理論體系來劃分的,物件體系只是說明了某種研究視角的必要性,理論體系才能說明某種研究視角的可能性”。體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只是為我們提供了物件世界,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是否形成,主要得看體育社會學是否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概念、命題、假設及理論原理以及一個比較完整的相關分析框架。從體育社會學的學科演進而言,早期的體育社會學研究多為社會學家的零散研究,如美國社會學者朱步林於1898年在《美國社會學雜誌》上發表的“芝加哥的市立運動場”及1918年美國社會學者羅斯發表的“作為社會問題的成人娛樂”等。直到20世紀60年代以前,體育社會學的研究只限於體育與閒暇及體育與文化的關係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後,不論是競技體育還是大眾體育在國際社會都得到迅猛發展,體育這一社會現象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體育社會學的研究領域逐漸擴充套件到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領地,如體育與政治、經濟等的關係、體育群體、體育組織、體育社會問題、體育社會化等諸多領域。原波蘭科學院體育科學委員會主席畢格紐·克拉夫契科與巴巴拉·克拉夫契科在“波蘭體育社會學”一文中對西方體育社會學的總結指出,20世紀60年代後,體育社會學才真正獨立起來,並在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上都獲得了全面進展,西方體育社會學在6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轉型與農村體育、城市體育、精英體育的社會學問題等領域;70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育職業化問題、政府管理體育的職能、體育組織的社會學問題及體育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等領域。伴隨著體育社會學研究成果的不斷湧現,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地位漸漸得以確立。體育社會學的發展與體育運動面臨的越來越多巫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密不可分。因此,體育社會學領域的研究通常更重視應用性研究,探討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x 綜上所述,體育社會學是從社會學研究中分化出來的,是社會學理論在體育領域的大量應用研究後,形成的一門社會學分支學科。在理論上則是運用社會學的思維方式和基本原理來解釋體育領域中的社會現象,分析其原因,給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在研究體育群體時,社會學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體育情境中社會互動的基本概念與理論方法;在解釋體育遊戲與運動競技對參與者的社會影響時,社會學為我們提供了角色規範理論,使我們對體育社會化的研究成為可能;在研究體育組織時,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為我們提供了功能分析框架。例如,職業體育組織的經濟行動、政治行動和社會行動是分別執行職業體育組織的生存與發展、達到特定目標、行動整合與模式維持的功能,相對於職業體育組織的結構功能框架來說,職業體育組織行動的合理性,主要看它是否能維持職業體育組織的系統均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職業體育組織舉辦販災義演活動、到社群與球迷搞聯歡活動,如果從經濟學的投人產出角度看,可能是不經濟的因而是不合理的活動,而從功能分析的角度看,卻有它的功能合理性。此外,在研究方法上,體育社會學也是直接援用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如社會調查中的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並對某些具體的體育社會問題,採取定量的分析。

4、當代杜會科學研究物件趨同與融合趨勢擴大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視角

目前,“在社會科學中流行的分類方式是按照學科來分,並且認為特定學科的獨立性是與特定的研究物件相聯絡的,研究物件決定特定學科的屬性和研究方式”。但是,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往往許多學科共同研究某一研究物件,或者說,研究某個物件是單一的學科無法勝任的,這樣,傳統的社會科學分類和組織方式發生了危機。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中,經常需要考慮和解決的,不只是學科內的問題,還有學科之間的關係,而且,這種學科之間的關係也不只發生在社會科學內部,還要處理與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的關係,或者說,把在自然科學長期發展中所醞釀的科學精神以及人文主義傳統或人文科學在歷史中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引人自己的研究中,藉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形成新的研究方法。這不僅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組織和管理問題,也是一個創造學的問題,侷限於單一的學科和角度,往往會妨礙社會科學的創新和發展。

從學科分化史來看,研究物件、方法、範疇、領域、內容、路線、主題等,在不同時期都曾單獨或組合成為學科分界的標誌。經驗告訴我們,這些標誌性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髮生變化。近半個世紀以來,社會科學各學科不斷交叉、滲透,以往以研究物件、研究方法為分科模式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其研究物件逐漸趨同,研究領域逐漸重疊,研究方法互相借鑑。社會科學出現了不可忽視的融合趨向,學科分化與交叉已成為一種重要趨勢。費孝通先生曾對社會科學之間的關係做過精闢總結,“多科並存、緊密交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物件趨同與融合的趨勢表明,任何研究物件都不可能成為某些學科的世襲領地,體育社會學作為一種極具應用性的新興學科,在當代社會科學研究物件趨同與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視角變得更加廣闊,研究領域也不斷拓展。自1898年起美國學者朱布林和阿米里肯就開始從社會學視角研究體育現象。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體育社會學的研究物件大多集中在大眾體育領域,20世紀70年代後期以來,體育社會學的研究物件與體育教育學、體育經濟學、體育管理學、體育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物件相互重合之處越來越多,體育社會學的視角涉及到體育教育、職業體育、運動訓練等諸多領域。如體育消費既是當前體育經濟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體育社會學關注的熱點,從體育社會學視角分析體育消費,並不僅僅是因為體育消費具有一些獨特的非經濟特徵,更重要的,是因為體育社會學研究體育消費有自己的理論框架和分析工具—社會學中的互動理論、交換理論、衝突理論等,它們較之體育經濟學所運用的供給需求分析、消費積累分析、投人產出分析等理論是一些不同的理論模式。儘管它們分析的物件可能是同一社會現實,但體育經濟學側重的是供給與需求關係對體育消費的影響,體育社會學側重的則是家庭及社會群體等對人們體育消費的影響。以體育與暴力為例,心理學從本能論的角度認為,暴力攻擊性是與生俱來的、獨立的、本能的心理傾向;體育社會學則將體育運動看作消除社會暴力的安全閥,認為打擊對方的運動就是一種被壓抑的攻擊驅力的釋放或宣洩的替代過程。在這些領域形成的諸多體育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不但促進了體育社會科學的繁榮,也顯示了體育社會學的學科價值,體育社會學所獨具的綜合性研究視角,為人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體育社會現象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5、結論

1.體育社會問題的複雜性與綜合性要求體育領域的社會科學研究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削減它的學科邊界存在的張力,並在多學科或跨學科的領域對其做出一種積極的迴應,體育社會學、體育經濟學等諸多社會學科由於理論原理與分析框架的不同,在分析體育社會現象時,給我們提供了不同的學術視角。

2.體育社會學方法論是關於體育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理論,是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形成的理論基礎,對體育社會學研究視角起著規範與指導作用。體育社會學研究者經過哲學方法論的指導、一般社會學理論的提示和體育社會學理論的概念分析,最終得到了關於體育社會現象的具體變數和理論框架。

社會學調查研究報告 篇二

學生消費情景社會調查方案

(一)調查背景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髮展,一種新型經濟——學生經濟逐漸發展起來。此刻學生異常是大學生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的特殊群體。他們對餐飲,服務,教育,文化等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是大學生沒有自我獨立的經濟來源,卻進行著一些不相稱的行為。他們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現象頻頻出此刻大學生的生活中。

(二)調查目的

要求詳細瞭解大學生消費各方面的情景,為大學生合理消費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供給依據。

1。 全面摸清大學生的消費結構與現狀。

2。全面瞭解大學生的消費觀念與價值觀。

(三)調查物件

普遍調查物件為一個班的全體學生。

抽樣調查物件:因為大學生的消費不一樣於中學階段,也不一樣於家庭消費,每個大學生都具有普遍性,全體在校學生都是調查物件,但因為家庭經濟背景的差異,全校學生月生活支出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導致消費購買習慣與結構的差異性。為了準確、快速的得出調查結果,此次調查決定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法:先按其住宿條件的不一樣分為兩層(住宿條件基本上能反映各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公寓學生與普通宿舍學生,然後再進行隨機抽樣。消費者(學生):300名 其中住公寓的學生佔50%。

重點調查物件(學生):30名 選取消費高中低典型各10名

訪談調查物件(學生):12名 選取消費高中低典型各4名

(四)調查資料與工具:

社會學調查研究報告 篇三

經過兩年的學習,我越來越意識到到大學是一個特殊的人生階段,需要掌握更多、更專業的知識,但同時也要逐步學習校園向社會的過渡,也要了解生活,學會生活。

社會實踐是我們邁向社會的第一堂課。校園與社會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也不大相同,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從社會實踐中學到許多在校園裡學不到的知識。這就形成了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的良性迴圈。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當時刻銘記前輩們的教誨: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但是要服務社會、服務人民,首先要了解和認識社會。20幾歲的年紀,正是朝氣蓬勃、充滿好奇、樂於探索的時候,我應將自己的一腔熱情揮灑在社會實踐中,用自己的眼睛發現、瞭解生活,並努力為他人的幸福,整個社會的繁榮安定而奮鬥,我想這就是我參加社會實踐的動力。

當今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內外經濟不斷變化,在機會越來越多的同時,也出現了更多的問題,有了更多更艱鉅的挑戰,這也就對人才各個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我們不僅要學好課本里的知識,還要主動走進社會,積極在實踐中學會發現問題,學習如何解決問題,學會運用自己的知識為我國的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最近,有關食品安全的問題不斷湧現,雙匯瘦肉精事件、染色饅頭、墨汁粉條、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故相繼發生。這些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似乎都已經不再安全。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湧現對社會到底產生了多大的負面影響,需要我們去探究;食品的安全問題也必須給以充分的保障。為此,我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時間做了一次相關的調研活動,主動調查民眾意見,以增加人們對於食品安全的瞭解,向社會提供食品安全的建議,不斷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減輕居民買菜負擔,切實使食品的安全水平得以提高。

俗話說,病從口入。食品的安全問題,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食品的生產、銷售等環節都會影響到食品的質量。從廣義上來說食品生產者應包括食品原料的生產者和食品的製造或加工者。例如,作為農產品的生產者農民由於缺少環保知識,施用農藥的技術不過關或出於經濟利益考慮,有些菜農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氧化樂果、甲胺磷等高毒、高殘留類農藥,造成農藥事故屢有發生。經銷商也對食品問題負有很重要的責任。食品是一類易腐性商品,只有極少數食品的保質期在一年以上,大多數食品的保質期只有3~6個月,不少食品保質期只有幾天。因此,由於營銷管理不善、不瞭解各類食品保鮮貯藏的知識,常出現產品過期的現象,使很多人成為食品危險性因素的受害者。近年來注水豬肉、礦物油、地溝油、拋光糧食、生豬飼料新增瘦肉精、石蠟制火鍋調料、敵敵畏浸泡金華火腿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看上去食品安全問題離我們很遠,實際上食品安全問題離我們很近。我通過調查我家鄉的各個大小菜市場及超市,對家鄉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調查,瞭解了菜市場及超市對食品安全的管理方式及重視程度,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詬病。通過這次實踐活動,讓我明白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判別食品,蔬菜是否優質的一些小技巧,讓我感悟到生活無小事,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也有可能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我對家鄉的大小菜市場進行調查,發現很多菜市場都沒有進行安全檢測,只要菜商支付相應的攤位費,就可以在該菜市場進行銷售。這樣的營業模式必然是存在著極大的風險,百姓的食品安全只能僅僅賣家的道德建設的高低來決定了;如果賣家將已經腐爛或者以及過期的食品混在在優質的食品中,魚龍混雜的賣給賣家,輕者只是是買家感到常委不舒服,重者可能對買家的身體造成不可磨滅的危害。

在7月4號到7月13號這10天時間,我先後走訪了溫馨花園小區旁的菜市場,火車站旁的菜市場,六隊旁的菜市場,水晶路上的農貿批發市場,七隊居民區的菜市場,金橋超市,民家超市,樂多超市等近十幾個菜市場和超市。通過對詢問交流的方式隨即採訪市場裡的菜農與消費者,向他們瞭解食品安全的相關問題。

剛開始的時候,我走在菜市場的人群中,屢次想攔下一個阿姨想問一下她關於在買菜是所遇到的一些不良現象。可是,卻發現自己似乎有些張不開口,不知道是因為自己從來沒有這樣子過,還是因為和陌生人交談有些膽怯。想著想著我不由得一愣,突然間明白了這次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從小到大,我們幾乎所有的時間不是在學校裡學習,就是在家裡些作業,我們身邊都是同齡人,我們基本上擁有著同樣的愛好,同樣的夢想,我們之間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是,我們不曾或者很少接觸過那些比我們大幾十歲,可以當我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人,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相同點極少極少,在他們眼中我們是單純的,幼稚的,應該被保護的。再過兩年我們就要畢業了,我們必需去面對那些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人和事,我們會面對許許多多我們不曾面對的事情,面對許許多多和我們不一樣的人。而這次社會實踐恰恰是給我們提供一次機會,讓我慢慢的去學習和不同的人交流,從他人身上學習他人的優點,不斷的糾正自己身上所存在的不足。這樣想著想著,我也不再膽怯,或許會拒絕,或許會被忽略;但是成功的開始總是失敗了,有了失敗,從中吸取教訓,才能成功。

為了不妨礙在他人,我儘量去問一些不在購買的人,只是問一些在隨便看看的行人,這些人有阿姨,有叔叔,有爺爺奶奶,甚至還有小孩。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得人群進行分析,我發現:爸爸媽媽這個年齡段人對買菜一般都是在家或者下班回家的路上去買些菜,對買菜這種事情也不是很精通,只是覺得看著還不錯就買一些,價格方面也不是太計較;其中有一位阿姨說她其實也想買些新鮮,價格適宜的菜,可是自己也不會挑,價格方面每次想砍些價,菜農總是說這已經是批發價了,不能再低了,她也不好再說些什麼。爺爺奶奶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會去一些比較的市場去買,他們買的菜普遍都比較新鮮,價格相對比較低;但他們都表示由於老人家吃的比較少,因此每次買的菜經常會壞掉,覺得怪浪費的。小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大都是幫父母去買菜,不大怎麼關係價格,只要覺得看著好看一般都會買。通過對這些消費者得分析,我發現大部分不知道怎麼買到安全,新鮮的蔬菜,只要看著可以就行了。

在本次社會實踐中,我採訪了形形色色的人。但其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好在大多數人都很熱心,願意抽出一定時間和交談,分享他們對食品安全的觀點與看法。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在溫馨花園菜市場時遇到的一位失去右手的殘疾人,他向我們分析了菜市場的一些最基本的規律,以及規律背後蘊藏的道理。他還說,關係到大家直接生命安全的這些問題,都是大問題,對於那些損害大家利益掙黑心錢的人,大家一定要共同監督,並且要促進法律的進步,跟上時代的步伐,增加對這些熱能的打擊力度,保護大家。聽了他的話,也讓增強了我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也略微體會到這個社會並不是總是會像我們想的那樣好,我們不僅要學著保護自己,更要努力保護他人、保護弱勢群體,還要打擊社會的一些惡勢力。我們肩上的負擔真的很重。這次實踐活動也讓我瞭解到自己的義務所在,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個體,我們與這個社會是分不開的,自己的幸福與生命安全也是建立在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和諧上的,食品問題不解決,又何談社會安定呢。

這次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給我帶來的是欣喜,是得到成果的喜悅。在實踐活動中,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學習,充實了自我,增強了口頭表述能力,與人交流,真正地走出課堂,有時會很累,但更多的感覺是我在成長,我在有意義地成長,雖然我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改變一些東西,但如果整個社會共同努力,這才是動力之根本,動力之源泉,使國家繁榮富強的途徑,提高國民素質的實踐活動。另一方面,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沒有經驗,沒有與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有些東西以前沒有嘗試過,難免會出差錯,如果我還這樣的話,以後很有可能在社會上沒有立足之地,現在的社會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擁有一些應辨能力等綜合素質,只靠在學校汲取知識,遠遠不夠,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自己的能力。

然這次活動時間很短,但是社會實踐活動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引導了我們接觸、瞭解社會,增強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而學校組織的活動,更讓我們明白了學會適應社會的重要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對於我們這些出生牛犢的大學生們,獨立的培養和社會的洗禮是多麼的重要。真理來源於實踐,實踐出真知我們只有在不斷參加社會實踐中才能將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