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

文思社 人氣:3.12W

關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

關於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調研報告

縣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單元。近年來,我市圍繞全省區域發展佈局,堅定“州域龍頭、首善之區、發展極核”目標定位,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力以赴抓產業、優環境、強主體、促轉型。截至2023年,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3家,總數達到228家,工業產業增長值8.5%,實施億元以上重點專案92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5.74億元。本文通過對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狀況的深入調研,分析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制約因素,為加快推進縣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益思考。

―、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現狀

(一)狠抓招商引資提效,發展活力持續釋放。我市堅定不移抓好“一把手工程”“一號工程”,優化招商方式,完善配套政策,提高招商實效。實施“*商迴歸”工程,聘請各地商會會長、副會長25名擔任‘招商局名譽副局長”,建立長期合作交流機制,引進20餘個洽談專案。大力實施產業招商,2023年,億元以上籤約專案達85個,總簽約金額389.4億元,其中工業專案65個,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專案29個,新簽約已認定的億元以上產業專案中成功備案的有73個,專案落地轉化率85.88%。

(二)狠抓工業專案建設,發展動力顯著增強。堅持把專案建設作為促進工業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以專案立全域性,以專案促發展。2023年,儲備工業專案24個,引進工業專案22個,建設重點專案30個,市沃新隆機電製造、304不鏽鋼產品廚衛製造等20個專案投產達效。特別是通過做實“四個一”包保服務機制,巴夫人衛浴實現“於包人住”,智慧紙盒包裝專案和大北農專案實現“標準地”用地及“拿地即開工”。

(三)狠抓園區擴容提質,發展合力有效集聚。主動融入全州產業規劃和“2+8”園區佈局,全力服務州高新區建設,著力打造現代工業園區。新建標準廠房22萬方,園區標準廠房達65萬方。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建設,七裡坪、白楊坪園區建成650套公租房,新鋪設供排水管道28.62公里,硬化進出通道7.85公里,園區綠化率達28%。截至2023年,全市園區入駐招商引資企業59家,2023年實現產值28.56億元,稅收2887.08萬元,實現近3000人就業。

(四)狠抓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穩步提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實施重點工業技改專案25個,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22.2%。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2家,新增“兩化”融合國家認證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人國家庫42家,25家企業進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後備庫。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4家,新增“兩化”融合省級示範企業2家、上雲標杆企業2家。技術合同交易達2.66億元,成果轉化專案6個。

(五)狠抓營商環境優化,發展內力深度啟用。大力實施“清、減、降、放”專項行動,完成州市“2+3”模式綜窗改革,與85個地區達成“跨域通辦”協議,平均承諾辦理時間壓減至2.06天,上線“高效辦成一件事”22項,87.34%的事項承諾零跑腿。深化面向企業的“2305”(2個環節、3小時辦結、0費用、免費贈送一套5枚印章及“惠企服務大禮包)模式,推行“重監管、輕審批”模式,專案審批提速至“543”(政府投資專案審批時限50個工作日,社會一般投資專案40個工作日,帶方案出讓土地專案30個工作日)以內。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2023年以來累計出讓“標準地”4宗250餘畝,並實現“五證一書”同發。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全市貸存比達205.65%,位居全州第一。

二、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短板

(一)區域發展不平衡。從產值上看,我市園區過億元企業僅6家,園區“規上”企業總產值22.06億元,僅佔全市“規上”企業總產值的25.7%,調節區域經濟能力相對較弱,輻射帶動作用不足。城區五辦“規上”企業佔據全市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在全市的佔比達68.9%,其他鄉鎮佔比僅為32.2%;全市鄉鎮“規上”企業產值過20億元的有2個、2到20億元的7個、億元以下6個,產值最髙的六角亭比最低的新塘鄉高26.48億元,企業產值低的鄉鎮佔比較大,鄉鎮之間差距較大。從數量上看,城區五辦“規上”企業達78家,其他鄉鎮僅50家,地區之間差距較大。

(二)產業結構不優。從產業結構來看,硒食品加工、建材等傳統產業比重較髙,電子資訊等新興產業發展較慢,截至2023年底全市食品加工、建材行業有“規上”企業66家,總產值37.85億元,超過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0%。電子資訊產品加工、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僅有“規上”企業20家,總產值23.29億元,企業數和產值分別僅佔全市的20.64%、28.92%。從生產貢獻來看,全市有“規上”企業228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含高新區)有30餘家,其產值佔全市“規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58.29%,其餘80多家“規上”企業產值貢獻則不到42%。

(三)園區建設管理滯後。從建設上看,受地形等因素影響,場平難度大,成熟工業用地不足,七裡坪和白楊坪園區可用工業用地存量僅420餘畝,影響園區建設。標準廠房存量不足,面臨招商引資企業無標準廠房人駐的困境。從管理上看,標準廠房規範管理不夠,部分企業佔用廠房面積與實際生產面積不匹配,存在廠房閒置、資源利用率較低現象,單位工業產值“畝產”效益較低。產業集中度較低,企業發展協同不夠,如五金閥門生產企業,5家人駐七裡坪產業園,3家人駐白楊坪產業園。從功能上看,我市工業園區普遍存在功能單一、產城分離問題,部分產業園區距離城區較遠,醫療、教育資源不足,缺乏生活、商務、休閒娛樂等配套設施,這制約了園區的集聚能力,影響專案落地。

(四)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從融資上看,我市大部分企業屬中小微企業,且部分企業是利用租賃土地、廠房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缺乏貸款抵押前置條件,銀行忌憚於企業可能面臨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對成長型中小企業採取信貸收縮政策,導致企業融資相對困難。從生產上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國際國內形勢影響,市場需求萎縮,加之部分企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導致停產、減產問題較為嚴重。全市“規上”企業中,減停產企業有22家,減停產率達20.77%;產業配套不夠完善、產業鏈較短,企業上游材料、下游市場大多需要州外解決,導致生產經營成本較高。

(五)科研創新差距較大。從研發投人來看,2023年全市科研經費投人總計8500萬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0.2%,低於全省平均值2.43個百分點。從技改投資來看,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不穩定因素加劇,專案投資風險變大,2023年以來,原計劃投資(技改)的5個專案或撤銷或減少投資。從科技人才保有量來看,全市規上企業共有研發人員220人,佔從業人員總數的3%,低於全省平均值3.2個百分點,低於全州平均值2個百分點。

三、精準施策推動縣域工業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聚焦“三個精準”,招引工業專案。一是精準策劃。聚焦重點產業、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專案,精細制定招商地圖和專業化招商方案,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切實提高招商策劃能力,做到專業精準招商。構建商會協會、行業組織、知名人士招商網路,支援鼓勵全市企業發揮“企業家”招商作用,實現招商資訊和資源共享,引進本行業本領域上下游合作企業以及有資金、有專案、想發展的企業到我市投資興業。二是精準招商。大力推行全員招商,依託自然資源優勢招引茶葉、砸土豆、新型建材等十大產業鏈上下游關聯產業和配套企業。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成渝經濟圈、武漢城市圈等重點區域,緊盯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頭部企業”、行業200強和行業隱形冠軍及其他國內外知名企業,抓住中小企業,找準企業投資發展方向與我市產業發展的契合點,主動對接、精準招商,做到抓大不放小。三是精準落地。牢固樹立“專案核心”理念,從嚴落實“四個一”服務工作機制,全力做好標準地、標準廠房、用水、用電、用氣等要素保障和基礎配套工作,嚴格按照清單管理,壓實專案專班服務和包保責任制,為專案落地創造便利條件,力爭企業拿地即開工、專案簽約即入駐。

(二)做強“三個抓手”,做大工業體量。一是緊抓產業鏈條。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主動融入全省“52020”現代產業叢集,圍繞“十大產業鏈”深入實施鏈長制,大力開展建鏈、穩鏈、延鏈、補鏈、強鏈專項行動,推動全產業鏈發展。搶抓“央企、民企省域行”機遇,靶向施策,承接產業轉移,做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質量,實現叢集發展。二是常抓園區建設。合理建設標準廠房,突出定製廠房,重點推進七裡坪產業園配套設施和二期“量身訂製”廠房建設,推進白楊坪產業園二期標準廠房資建設“一體化”模式的應用。盤活閒置和低效工業用地、廠房,對閒置土地、廠房建立資訊庫,一地一策,分類處置,解決園區重建輕管問題,提高園區“畝產”效益。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租售型人才公寓、公共租賃住房、生產性服務及生活性服務綜合體,保障園區企業能“安居樂業”。優化管理運營體制,面向全國引進優秀人才,組建專業管理團隊,逐步實現“專家治園”。三是實抓優化佈局。主動融入全州產業規劃,圍繞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化工、新型建材、硒產業、康養、旅遊等,搶抓機場遷建和高鐵建設契機,做大七裡坪產業園,做強五個鄉鎮市級產業園。加快產城融合發展,適度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探索“8+2”稅收分成機制(鄉鎮園區稅收分成鄉鎮佔80%、市級佔20%),鼓勵鄉鎮獨立或聯合建設特色產業園,發展“飛地經濟”,建設“飛地園區”,實現“規上”企業鄉鎮全覆蓋。

(三)強化“三個支撐”,夯實發展基礎。一是做大土地利用支撐。以七裡坪產業園、白楊坪產業園為重點,全力推進擴園工作。持續推行“標準地”出讓模式,實現“投資即拿地”。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人市路徑,通過以地招商、以“供”促“消”增存掛鉤等方式,擴大工業用地規模,保障土地供應,力爭實現“223”目標(“2+5”產業園每年新增芏業用地2000畝、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規上企業30家)。二是做活財政金融支撐。抓好分類處置、債券發行、土地增減掛鉤等重點工作的落實,對產投公司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分領域成立農、商、旅、建等子公司,增加財源,拓寬融資渠道。進一步加大財政資金對工業建設專案的支援力度,市財政對工業經濟發展的扶持資金增幅不低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幅。進一步完善“政銀擔”合作機制,做大信泰擔保公司,增加“稅源貸”擔保額度,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緩解企業資金壓力。三是做實重大專案支撐。重點挖掘以精深加工為主、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稅收貢獻大的專案,建立專案儲備制度,對專案庫進行動態化管理,積極爭取中央、省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債券資金支援。完善專案“一對一”選單式服務,及時解決專案土地、環評、審批等前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力清除專案建設中的障礙,推動專案早日開工建設。形成挖掘、儲備、建設、投產、擴建並存、滾動發展格局。

(四)實施“三名工程”,提升產業質量。一是合力打造名企。聚焦“四倍增一突破”目標,堅持“招商引資擴增量、技改擴規提質量、聯合重組活存量、企業上市增變數”,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企業“小進規”成長工程、千萬元稅收企業培育工程、產值過億元企業壯大工程,努力把玉露集團、德源科技等打造成有實力、有影響力的知名企業。二是著力打造名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支援企業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業層次,著力開發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結合產業鏈鏈長制,鼓勵本地各產業鏈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特別是關鍵配套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提高工業名優創新產品配套率。將名優創新產品納入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支援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的產品供應合作機制。三是全力打造名牌。實施自主品牌開發工程,完善品牌建立和培育體系,做大做強品牌。擦亮“世界硒都”金字招牌,持續鞏固“玉露”“硒珍”等區域公用品牌的影響力,發揮“硒茶”“黃牛”“板橋黨蔘”“土豆”等地理標誌商標的引領作用,支援堇葉碎米薺、青錢柳等申報國家地理標誌商標,打響道地藥材等特色品牌的名氣。積極支援企業參加國內外產品展銷活動,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五)突出“三個重點”,推動創新發展。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實施工業智造工程,建立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領軍型科技企業梯次培育支援機制,實施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準)獨角獸企業培育工程。加大技改力度,搶抓碳達峰、碳中和機遇,鼓勵企業通過技改擴規,實現綠色轉型升級。搶佔硒領域研究制髙點,以硒蛋白產業化為重點,加大中高階產品研發力度,推動砸食品向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方向發展。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深化與武漢大學、民族大學、省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支援龍頭企業聯合組建研發中心,打造“千企聯百校”活動升級版,深入推進校企合作開展“精準對接”,鼓勵企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開展跨區域創新合作,借力省直單位定點幫扶和省內區域協作,深化校地、校企、政企合作,主動承接武漢、重慶等周邊地區科教資源溢位和創新成果轉化。三是加強人才培育工作。加強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建立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多部門聯動舉行線下招聘會和線上直播招聘會,與職業學校的招生就業部門對接,建立與職業學校頂崗實習合作模式,探索“訂單式”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砸都菁英匯”“硒都育才”行動,用活用好“博士服務團”“院士工作站”“科技特派員”等智力資源,破解髙層次人才難引難留難題。

(六)優化“三個環境”,強化工作保障。一是優化工作環境。嚴格落實《市促進工業和商貿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強財稅、金融、投資、土地、環保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堅持“日清周結月算”工作機制,完善績效考評體系,提高招商引資、工業經濟工作考核權重,嚴格獎懲措施。加強監測評估,建立規劃調整制度,根據市場、政策等的變化,按程式及時對規劃進行適當調整。二是優化營商環境。緊盯“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目標,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開展“清、減、降、放”專項行動。深化城鄉一窗通辦“綜窗”改革,拓寬“高效辦成一件事”覆蓋領域。定期分行業領域舉行企業家“懇談會”,進行“面對面”“零距離”交流,建立與企業家常態化溝通機制。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持續為企業減負鬆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三是優化建設環境。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落實“執法事項提示、輕微問題告誡、共性問題約見”制度,按照“疑罪從無”原則,依法穩妥處理涉企案件。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製假侵權等破壞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維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快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完善市級信用共享平臺,設立重點領域“黑名單”,嚴格落實失信聯合懲戒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