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長代表發言稿

文思社 人氣:2.36W

尊敬的各位家長朋友們:

家校共育家長代表發言稿

大家好!今天能代表學校和各位家長朋友們一起來探討家校共育的工作,我感到非常榮幸。我是一名教師,更是一名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也是經常遇到各種問題。這樣特殊的身份使我更加地體會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古語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學校和家庭從中國古代起就是一體的,在現代教育體制下,家庭教育仍然很重要。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合作。”家庭是學生成長的溫馨港灣,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的重要教育途徑,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重複,更不是簡單繼續。因此需要加強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聯絡,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終促成孩子的健康發展。

我認為“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可以分為三點來說: 1、家校共育關係的建立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主要渠道,家庭是學生接受教育最早,時間最長的場所。因此,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2、和諧的家校共育關係可以促進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資訊交流,建立家校聯絡後,能使這一渠道更暢通,學校與家庭教育更有時效性、針對性、目標要求更一致。3、家校共育關係可以使學校充分利用家長這一有力的教育資源去優化、促進學校內外的教育環境,使學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為了家校聯絡工作能做得更好,我校在開展家校共育活動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要對家長的基本情況有所瞭解,因此,我校要求各班建立家長檔案,把每位學生家的家長情況一一記錄在案,特殊情況,特殊關注,如:班中的單親群體、守老群體、無人照顧群體等,有針對性的關注學生,開展家校溝通工作。

二、定期搞“家長開放日”活動,突出對家庭教育的引導工作。

學校每學期都定有“家長開放日”。家長會的召開,是我校的家校協同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的召開家長會的方針是:重在溝通,充分引導,明確教育方向,加強合作,共同培養學生成才。主要做法有:

1、介紹階段性學校總體教學情況、教學安排、近期工作重點、目前的主要問題等。讓家長對這一階段的學校工作有所瞭解,明確學校近期工作安排,方便家長配合學校工作,也可提出合理化建議。

2、分班級組織家長交流、討論。

(1) 彙報學生在校情況。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優秀表現。原則上,不給學生打“小報告”,找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進行表揚,為學生和家長樹立信心。

(2)問卷調查。由家長填寫我校製作的家長會《意見反饋表》,主要內容有:對本次家長會召開的意見和建議;對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及學科教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會後集中彙總。

3、家長與教師自由溝通時間。家長可以和班主任或其他任課教師交流溝通,全方面的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

三、家訪制度,以及電話聯絡制度。

除了“家長開放日”與家長溝通外,我校班主任老師針對本班學生情況還進行家訪或是電話家訪詢問學生在家的的學習生活情況,以便更好的制定“一人一案”的教育方法。

在家校協同工作開展過程中,我校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們能夠提寶貴的建議,我們一起去努力,把學生培養成才!

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十幾年了,在與各位家長的聊天中,聽到最多的話是“孩子最聽老師的話,我也管不了,說了也不聽,他愛啥樣就啥樣吧,老師你多費心吧”或者是“我們家長天天上班,也沒時間管,爺爺奶奶也管不了,老師你多費心吧”。聽到這樣的話,我首先感到欣慰,從這些話中,我感受到了來自家長對我們老師的信任;但還有一絲擔憂,就是您不能就這樣放手。即使您的孩子很淘氣,經常惹您生氣,作為老師我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作為家長您更加不能放棄您的孩子。儘管孩子身上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您應該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給予鼓勵,加以引導。

下面我們一起來談一談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來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一、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在大多數家庭中都是嚴父慈母,或是虎貓貓爸式的教育模式。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但在這裡我想提醒各位家長。不管唱紅臉還是白臉,教育行為要保持一致。舉個例子:兒子因為外出沒有給父母留信,又回家太晚了。媽媽愛子心切,沒有摟住火,對著孩子就是一頓吼。而這時如果父親去唱紅臉說“這麼點兒小事,不至於發這麼大火,下回讓他注意就行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孩子會對母親產生敵意。作為父親,身為男性情感更趨於是理性,你可以過段時間找個合適的機會,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你回來這麼晚,你的媽媽是比較擔心你才會發這麼大的火。然後再指出他的錯誤,一是外出,沒有告知父母。二是沒有注意時間,回家太晚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時父親的角色也是慈父,和母親的教育行為也是一致的。我想這樣的教育效果要好於第一種。

家庭教育是很複雜,很微妙的。教育是生動、活潑的。由於每個家庭結構、特徵不同,每一對父母所受到的教育理念和自身的個人素質不同,因此每個家庭親子教育過程中“角色扮演”不必生搬硬套“嚴父慈母”還是“虎媽貓爸”的某種模式。

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尤其是需要了解孩子的個性特點,遵循孩子身心成長的規律,運用適合孩子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相信每位家長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二、應加強與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溝通和聯絡。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與老師是平等的。兩者只不過是不同場合的教育者而已。因此,作為家長要經常和老師溝通,瞭解學生在校的發展狀況,老師也可以掌握孩子在家的情況,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施教。堅持每天看一看孩子作業本,定期瞭解孩子在校聽課、發言、勞動等各方面的情況。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家校結合的力量。

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注重與孩子交流。

只有與孩子交流,家長老師才能發現孩子的內心世界,培養孩子誠實、自信、開朗、有愛心的品格,有針對性進行教育。

孩子的教育不能重來。孩子每一天都在成長,但家長不能在將來才去彌補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空白片段。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這不是其他物質能夠取代的,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和孩子之間才能更融洽的相處,孩子才能更快樂的成長。

很多爸爸媽媽都是感覺自己太忙,想多掙點錢,沒時間陪伴孩子,說到底,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可是家長們問過自己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自己掙錢是為了什麼?不還是為了孩子嗎?

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教育專家指出,孩子12歲之前,父母主動進行的親子活動至關重要,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個階段如果缺乏對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的世界裡就會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於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家長再忙也應該多抽時間陪陪孩子,多關愛孩子,彌補平時工作忙與孩子溝通少的遺憾。

其實,對於家長來說,你未必需要去做孩子學習上的家庭教師,也未必要給孩子多少物質上的豐足。你所需要的,就是拿出一點點時間,儘可能給孩子一些陪伴:他學習的時候,你安靜地讀一些書、寫一些文字;他看電視的時候,你和他聊一聊電視裡的故事和社會上的新聞;他痛苦的時候,你給他一些安慰和指導;他高興的時候,你學會分享他的快樂,又或者只是閒聊,隨便說些什麼都行……甚至,你可以什麼都不做,就那麼安靜地坐在他的身邊,看著他,陪著他,聆聽他,欣賞他。

也有一部分家長雖然每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孩子並未感覺到來自父母的關愛,因為父母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而對孩子感興趣的事不理不睬。還有不少父母下班回到家,和孩子同居一屋,各玩各的手機,各做各的事,孩子還是孤獨地自己玩。不是你和孩子在一起就是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在一起,共同做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或者遊戲,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和溫暖。

所以也請家長朋友們能放一放你手中的手機,多一些陪伴,多一些和孩子的交流,你會在這些陪伴和交流中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四、注意從小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抗挫折性。

因為,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我們要學會在可控的範圍下儘量放手。

比如,做一件事,孩子去做,可能只能打30分,你代替他做了,當時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請家長注意,這90分,永遠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如果,你讓他做,這一次可能只是30分,下一次就有可能是60分,再下一次,可能就是95分,甚至比你做得更好。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當孩子嚷著要自己穿衣服時,大人怕孩子做不好,硬是代替孩子做了;孩子嚷著要自己端著碗吃飯時,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又代替孩子做了。”所以,不是孩子沒這個能力,而往往是做家長的扼殺了孩子成長的能力。

所以,我們要學習聰明地示弱,把機會讓給孩子,並及時鼓勵肯定孩子。父母終將老去,要學會把舞臺適時地讓給孩子。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實踐、跌倒,思考中,才能不斷長大,獨立,然後超越父母。

五、賞識孩子,扶持自信,呵護自尊。

前面說到過,咱們家長要善於其發現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只盯著自己孩子的缺點。

我認為,看到孩子的一點點進步,肯定他,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平和看待他,並以實際行動支援他。當孩子出現錯誤的時候,就事論事地分析,不噦嗦,不翻舊賬。正確面對事情,改正就好。不要把負面情緒過分強調和延伸。只有這樣,事情才會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國中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思維在這個階段成長,性格在這個階段初步確立。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逐步進入青春期,我們要了解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才能引導孩子,與他們良好的溝通。

他們有極強的自尊心和強烈的獨立意識。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國小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會弓|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聽到你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後怎麼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裡。

另一方面,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勢必要好好努力,通過學習成績說話。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好好引導,將孩子對自尊心的維護轉化為上進心,自信心。

到了國中以後,很多孩子不再願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單獨來做。這時候,父母要自願充當孩子的參謀,爭當綠葉。雖然,孩子年齡還小,缺乏處理問題的經驗。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是要儘可能的提供給孩子自我展現的平臺。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親,總是怕孩子做不好,處處代勞。這樣,一方面會使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對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長也是極為不利的。其實這裡也是說到了一個要經常和孩子交流,而且要有技巧的和孩子交流。

六、正確看待分數。

我們不能總拿分數的高低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優秀。我認為只要孩子學習態度端正,考試考多少分都不要怪孩子,孩子已經努力了,考得不好,他本身已經很難過,很自責了,你再去訓斥他,打罵他,長此以往,孩子往往就破罐子破摔,真的與你的期望背道而馳了。所以,在分數問題上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包袱,讓他像考試一樣認真做作業,像做作業一樣地輕鬆考試。這樣即使考試發揮失常的時候,成績也差不到哪去。

還有,一定要教會孩子“愛”。學習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家庭教育要以愛為基礎,多一些激勵。家庭教育的特點之一是以情感為基礎,其核心是一個“愛”字,愛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和付諸的行動往往起著關鍵性作用,孩子的積極性往往反映出家長的積極性,成才的孩子常常是在家長的激勵下成長起來的。我們在平日生活中要言傳身教,教會孩子愛生活,愛自己,愛他人,愛大自然。總之,家長要不斷地完善自己,力爭成為孩子的楷模。這樣不僅家長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而且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更能產生實效。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教育工作,如同燒火做飯一樣,要一把火一把火地燒下去,直到把飯煮熟;如果燒一把火歇一陣,那飯永遠也煮不熟。如果燒到大半就停火,煮成夾生飯,再燒火也就沒有用了。”

教育孩子是一個長期反覆的過程,光靠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我們家校攜手,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讓我們一起為這共同的目標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