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多篇

文思社 人氣:2.1W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多篇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一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各位老師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第一次抱母親》。我採用“五說法”,即一說教材,二說教法,三說學法,四說教學過程,五說板書的方法來說這一課。

一、說教材

《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裡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裡,哄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裡流出了淚水。文章字裡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地感恩之情。

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圍繞“奉獻愛”這一主題,就本課而言,能通過閱讀感受到課文中母親一生無私奉獻的高大形象、體會兒子得知母親“竟然這麼輕”後的愧疚心情,也不忘護士“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這個細節動作裡所傳遞的關愛與敬意就是學生通過學習全文後應收穫的知識點。本單元另三篇課文是《永遠的白衣戰士》《“番茄太陽”》《我不是最弱小的》,分別闡述了對社會的關愛、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弱小的疼愛,本文則從回報母愛的角度記錄了“烏鴉反哺”的感人體驗。歌頌了人間真情,教育學生要關愛母親,懂得回報。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單元編排意圖及本課特點,我擬從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來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並積累重點詞語;

過程方法目標: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並學會向母親表達愛 。

重點: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重點句子,體會母親的艱辛、感悟母愛的偉大;

難點: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聯絡學生實際,激發學生報答母愛的渴望。

二、說教法

由於如今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聚光燈似的溺愛,已使大部分孩子們對父愛、母愛的認識不知不覺變得淡化,因而把握文字的情感有一定的難度,而本篇課文恰恰是幫助孩子反思母愛、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的好素材。《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的閱讀教學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我採用了以讀悟體驗為主的教學方法,即①讀悟教學法: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在本文的朗讀方式上,採用個別讀,分角色讀和全班齊讀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快地進入情境,讀中悟情。

此外,為了更好地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更有利於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我還要採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法:②情境教學法:使用圖畫來展示情境、用音樂來渲染情境、用語言來描述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語文。③聯想感悟法:在文中幾處較難理解的地方,讓學生通過想象來理解母親的艱辛。如理解“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句話,引導學生聯想到自己的母親。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讓學生在腦海中呈現出豐富的視像,將文字語言紮根在學生的內心世界中。

三、說學法

《課標》提出:學生當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天天面對母親,卻不一定感受到母愛,也不一定體會到母親的辛苦,這就是我班學生的現狀,更讓人失望的是,根據平日觀察及家訪瞭解,有一位同學甚至對母親懷有排斥反感的態度。“語文以情作譜,以愛作詞。”作為語文教師不能只栽樹不育林;只教書,不育人。因此,我選用“朗讀—體驗—感悟—實踐”這種學法,即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加深對課文重難點的理解和體驗,並從中得到思考和感悟,最後能引申到用點滴行動回報自己的母親,學活課本。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匯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讀悟理解課文、昇華總結課文

1.匯入新課

出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讓學生說說大意並談談母親對自己的愛。為學習本文鋪設感情基礎,引入新課。

2.初步感知課文

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關注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知。

3.讀悟理解課文

《課標》中關於第二學段閱讀教學有以下明確要求:能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因此,讀悟理解課文環節主要的任務就是在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本課重點句——“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舉例。 在反覆閱讀教材時我發現文中出現了三次“沒想到”,這三個“沒想到”正對應著重點句中的“竟然”。它們對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是有幫助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回答“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怎樣的?”,學生能夠很快找到“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

出示這個句子,再問:“竟然”是什麼意思?學生可以理解為“居然,沒想到”。教師再引導:“作者沒想到什麼呢?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說明。”

於是會找到這樣三個句子:

a、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b、護士在後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麼大勁幹什麼?”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麼輕。”

c、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讓學生反覆讀這三個句子,通過朗讀把作者的當時心情表達出來,既訓練了朗讀,又促進了理解。接下來,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外延,自然學生對此重點句的理解會深一個層次,感悟會上一個臺階。

4.昇華總結課文

在音樂聲中,用朗讀帶領學生走進“作者抱母親入睡”這一情景,啟發學生理解這淚水背後的含義,學生體會到這是幸福的淚水,感動的淚水,高興的淚水……通過“無數次”和“第一次”的比較,讓學生認識到母親給予我們的太多,而我們給予母親的太少,學生自然想到孟郊的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最後通過朗讀,讓那種濃濃母子之情充溢在學生心中。

師生雙邊活動——

學習“在我記憶中”這段話時,引導學生體會兩個“總是”,比較兩個“擔子”,體會“年復一年”“翻山越嶺”的不易。

對兩個“總是”的理解,出示情境圖片,引導學生開啟思路:無論春秋和冬夏……無論酷暑和嚴寒……無論是什麼重擔……母親總是……從中感受母親“總是”那麼力大無窮。

比較兩個“擔子”時: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表面去讀懂文字背後的意思。設計這樣一個情景:我們四年級同學平均體重是40斤,如果請你背一個同學從校門口上三樓到教室,你感覺會是怎樣?課文中母親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相當於兩個半同學的重量啊,再讀讀這句話,你體會到什麼?緊接著丟擲這樣一個問題:“母親肩上挑的僅僅是那100多斤重的東西嗎?母親的肩頭還承受著什麼?”

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中加深理解,瘦弱的母親能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並不是母親的力大無窮,而是母親對我們的關心,對我們的愛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

母親平淡地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這番話什麼意思?出示幾幅情境,如:清晨、晚上、生病、傷心等時候,引導學生聯想自己的母親,這樣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自然縮短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重難點處理——

重點: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和重點句子,體會母親的艱辛、感悟母愛的偉大。

教授重點:

我預備刪減瑣碎的分析理解,去除思維度不高的提問,緊緊抓住課後思考題:“母親竟然這麼輕”,“我”的心裡為什麼很難過?這一核心問題展開閱讀理解,以求達到“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第一課時,請學生交流初讀課題時產生的想法,提煉出“作者為什麼抱母親?”和“作者第一次抱母親是什麼感受?”這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接下來的自讀自悟活動中理清課文條理,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到“母愛的無私和博大”。

難點: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聯絡學生實際,激發學生報答母愛的渴望。

突破難點:

第二課時,著重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體會母親說的話“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以及思考“母親流下的是怎樣的淚水?”從而達到整體感悟,情感昇華。

輔助手段——

拓展兩篇課外閱讀,一篇是《牽著母親過馬路》,另一篇是《“沒有媽,哪有我?”》幫助學生活學語文。

牽著母親過馬路週末下午偕妻兒回家,年近花甲的母親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買點好菜招待我們。母親說:“你們回來,媽給你們煮飯,不是受累,是高興呀!”我便說:“我陪你去吧!”母親樂呵呵地說:“好,好,你去,你說買啥,媽就買啥。”到菜場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橫穿一條馬路。正是下班時間,大街上車來車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齡大了,母親的雙腿顯得很不靈便。她提著菜籃,挨著我邊走邊談些家長裡短,我寬容地耐心地聽她訴說。兒女們還能不聽?穿過馬路,就是菜場了。母親突然停了下來,她把菜籃挎在臂彎,騰出右手,向我伸來……一剎那間,我的心靈震顫起來: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動作呀!上國小時,我每天都要穿過一條馬路才能到學校。母親那時在包裝廠上班。學校在城東,廠在城西,母親擔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過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橫穿馬路時,她總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牽著走到公路對面。然後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囑:“有車來就別過馬路”,“過馬路要跟著別人一起過”……20多年過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長成一雙男子漢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進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輕的母親已經皺紋滿面,手指枯瘦,但她牽手的動作依然如此嫻熟。她一生吃了許多苦,受了許多罪,這些都被她掠頭髮一樣一一掠散,但永遠也抹不去愛子的情腸。我沒有把手遞過去,而是伸出一隻手從她臂彎上取下籃子,提在手上,另一隻手輕輕握住她的手,對她說:“小時候,每逢過馬路都是你牽我,今天過馬路,讓我牽你吧!”母親的眼裡閃過驚喜,笑容盪漾開來,像一個老農面對豐收的農田,像一個漁民提著沉甸甸的魚網……

帥帥是一個徐州單親家庭的孩子,在國小六年級時,他遠在北京打工的媽媽患上 了白血病,於是他在國小畢業後毅然休學一年前往北京照顧媽媽。由於媽媽的病情不斷惡化,急需骨髓移植,帥帥又做出了為媽媽捐獻骨髓的決定。曾經怕血怕打針的他現在即使是做骨穿檢查也一聲不吭,並且默默承受著噁心頭暈等不良反應。一頓頓的做飯,來回奔波,對母親全天的悉心照顧,還有為了省錢給媽媽治療而偷偷不吃飯帶來的營養不良讓這個孩子顯出與年齡不相稱的蒼白和疲憊。在記者採訪時,他淡淡地說:“沒有媽,哪有我?遇到這種情況,哪個孩子不救媽?”

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裡,親情在很多人眼裡變得淡漠,被很多人所忽視,這世界上幾乎是最珍貴的感情被不少人不知不覺中遺忘到了角落。的確,事業,愛情,友情等等,世界上有很多東西都值得我們去追尋,但在這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與我們有著天然血緣紐帶的親人,生養我們的父母。這個12歲孩子的感人舉動,是否喚醒了你我的內心呢?

五、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種直觀的教學方法,是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活動的縮影,能直觀形象地反映課堂教學的全過程。

本節課的板書按照教學思路,通過“輕、重”這兩個字,即母親身體之輕和肩上擔負的責任之重形成鮮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勞母親的形象,感悟母愛;通過孟郊的一句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學生懂得回報母親,感恩母親。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一些初步設想,在真正地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學生的生成情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力求達到更好的效果。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二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選數:20

於永正老師談《第一次抱母親》於永正老師談《第一次抱母親》 今天下午,在我們學校開展了“解讀名師,感悟成功”的名師研修班的活動。作為主持人,我特意請於老師談一談在西安上的《第一次抱母親》。 一、“讀書至少十來遍!” 於老師沒有馬上解讀文字,而是聲情並茂地讀了一遍課文,聽著聽著,眼淚就從我的臉頰滑落下來。就像於老師自己說的“我的普通話不好,但是大家都為我鼓掌。”的確,常常聽於老師讀課文,常常會感動。也許源於他對於生活獨到的理解,也許是他對文字獨特的感受力吧! 談到鑽研教材,於老師說他從來不先看教學參考書。而是一遍一遍地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讀到文章就像自己寫的,就像寫自己的事。 二、讀透字面,瞭解內涵。         1、抓住 “重擔”進行教學。 師:母親肩上挑的重擔僅僅是那一百多斤的東西嗎?你對這個重擔是怎麼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親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擔子,還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養大。 師:辛辛苦苦養大,不僅是養育兒女啊,還有什麼? 生:還有各種各樣複雜的家務勞動。 師:是啊,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們長大以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 師: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生:就是我們長大了,已經可以幹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務勞動,或者是背重的東西,母親還是叫我們放下,她自己來幹。 師:(轉向另一名同學)你呢?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 生:母親很關心我們,雖然我們可以幹活了,但是母親還是要自己幹一些重活。 師:說得多好啊!這就是重擔的含意。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說的是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母親在兒女生病的時候的焦慮和對兒女的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的是母親對遠行的兒女的體貼和牽掛。同學們,母親的重擔裡面裝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母親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擔,她挑的實際上是大半個天!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前面這句話,翻山越嶺,母親僅僅是翻過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這個翻山越嶺你現在是怎麼體會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養育自己的兒女。 師: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所走過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親付出多少啊,當我們這樣理解翻山越嶺的時候,當我們這樣理解重擔的時候,我相信你們能把第二段讀得更好,讀得更有情。把書立起來,一起輕聲地把第二段讀一讀。母親竟然這麼輕……開始。 生:(小聲讀第二段)2、“無數次”和“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 師:想一想,母親眼角上流出來的淚水,是什麼樣的淚水?你是怎麼理解的?母親眼角流出來的淚水是幸福的?是激動的?還是別的?你是怎麼想的?說說看。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欣慰的。 師:欣慰的淚水。僅僅是欣慰嗎?還有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出來的淚水是高興的,幸福的。 師:幸福的,高興的,欣慰的。還有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感動的。 師:感動的。還有嗎?是苦的嗎? 生:我覺得母親流下來的淚水是激動的。 師:激動的。於老師還有一點兒體會補充一下,(此時還有學生舉手)哦,你說。 生:我覺得母親流下來的淚水是安祥的。 師:換一個詞兒--欣慰的。 生:我覺得母親流的淚水是甜的。 師:是甜的。但是,我給你加一點兒我的體會,我覺得是又苦又甜的,走過的路是多麼不容易呀,現在是甜的了。同意嗎?(生齊答:同意。)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是又苦又甜的淚水。但是,同學們看黑板,(邊說邊板書:無數次)當我們回憶一下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們,當我們把這兩個詞(師邊講邊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無數次圈起來並用線連起來)放在一起的時候,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麼欣慰,那麼激動,那麼幸福,那麼甜,可是,小時候母親對我們抱過無數次,當我們把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麼?你想說些什麼?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麼欣慰,那麼激動,可是我們小時候母親是無數次抱我們,這兩個詞放在一起,難道你就不想對作者、對自己說句話嗎?說說你最想說的一句話。 生:母親的愛是無私的,她不需要什麼回報。 師:母親的愛是無私的,不需要回報。還有什麼要說的? 生:作者應該多奉獻少索取。 師:不光是作者,我們每一個人對父母都要多奉獻少索取。 生:母愛是最偉大的。 師:最偉大的,最無私的。還有什麼要說的?請講。 生:母親的胸懷是最寬闊的。 師:最寬廣的。你想知道於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什麼話嗎?你們學過孟郊的一首詩嗎?《遊子吟》學過沒有?(生齊答:學過。)你知道於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的是詩中的哪一句話? 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掌聲。(全班同學鼓掌)是的,此時此刻我最想說的話就是她說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同學們,我們對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難以報達父母對我們的恩澤,記住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拿出筆,把這句詩寫在書上,咱們一起寫。(生在書上寫,師在黑板上寫。寫完以後,師又將末尾的句號改為歎號。)同學們坐好。此時此刻我第一句話要說的是這一句詩,我第二段話要說的,想不想知道?(師拿出一個筆記本)想不想聽於老師讀第二段話?(生齊答:想。)謝謝大家。(師讀自己寫的讀後感。)《第一次抱母親》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動別人。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雖然去世了,但是別人的年邁的父母還健在,我要像愛我的父母那樣去愛我周圍的老人,我要像關愛我的孩子那樣去關愛我的每一位學生。 三、不放過文章中閃光的地方。 文章中有這樣一句話: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後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於老師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從護士的動作,從護士的話當中,她把床邊的邊邊角角都拉平,然後告訴我,把母親放上去,輕一點兒。從護士的動作,從護士的話語當中,你們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 於老師說:“這些閃光的地方不要放過,但是一句話就夠了!” 搞完活動,我細細品味於老師的話,感到受益匪淺。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三

一、研究教材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裡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裡,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裡流出了淚水。文章字裡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二、尋求教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影響是深廣的,要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因此,“張揚個性,讓課堂噴湧真情”是教學追求的目標。

在教學中,我首先創設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自由且充分地閱讀,積極主動地感知文字,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調。

閱讀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產生優化的效果。接下來,我通過抓重點語段,反覆品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如抓住母親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這段描寫,讓學生展開想象,通過語言文字呈現豐富的內心視像,將文字語言伴隨著感性的形象紮根到學生的心靈世界之中,在此基礎上多次朗讀,揭開文字深藏的內涵。

文章其實最感動的是最後一段,那是一顆對母親感恩的心在震撼著我們。所以在處理最後一段時,我讓學生深情地朗讀,將自己和文字融為一體,用朗讀,用思考,用言語抒發著感受。在學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礎上,通過語言實踐——情愫,讓學生表白內心,使他們的情感得到宣洩。

三、明確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讀準多音字“背”在文中的音。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六個生字,注意把“仰、翻、疚、瘦”寫規範、寫端正。

3.用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理解“仰面、愧疚、瘦小、責怪、翻山越嶺”的意思。

4.初步瞭解作者於何時何地“第一次”抱母親?

第二課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能夠聯絡上下文,談談對“母親竟然這麼輕”,“我”的心裡為什麼很難過。

3.聯絡生活,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四、確定教學難點 感悟母親的偉大、無私,懂得要回報母愛!

五、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課前閉上眼睛欣賞歌曲《媽媽懷裡的歌》,抒發心中感受,用充滿“愛”的眼睛尋找母親“愛我”的生活點滴。

(一)移情匯入,直奔重點

1.談話匯入:總以為抱母親是很平常的事,可是“我”第一次抱母親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你還記得文中的“我”是怎樣地抱母親的嗎?

2.請把書開啟,快速地讀一讀,找出相關的語句。

(二)品讀“我”第一次怎樣抱母親的,感悟作者心靈

1.鏡頭一: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1)指名讀。

(2)通過他的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作者的小心、周到。

(3)通過這句話,你還看到了什麼?(感受我抱母親的唐突)

(4)是啊,第一次抱母親就差點仰面摔倒,為什麼呢?此時此刻,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課件出示: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

我為什麼感到難過、愧疚呢?

(5)走進文字,讀懂母親

過渡:作者筆下所描繪的是怎樣的一位母親呢?

★默讀全文,畫出對於“母親”感受最深的語句,思考:這是一位______________的母親。

★學生默讀圈畫。

★交流。

學生口頭完成填空,要求學生聯絡上下文說出理由。

重點品讀§2: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背上揹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了,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點撥: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母親的“艱辛”?讀了這段話,你的眼前彷彿浮現出了什麼畫面?能將心中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嗎?

2.鏡頭二:母親、護士和我的對話

指名練讀對話,思考:你從這段對話中瞭解到了什麼?

指導讀好對話,要像平時說話那麼自然。

3.鏡頭三: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就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

過渡:我知道,傾盡所有華美的辭藻讚美母親,都顯得是那樣的蒼白,我只能夠怎麼做?

引讀§5

思考:你能感受到此刻“我”抱母親的心情嗎?從“無數次”你體會到了什麼?當我們將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最想說什麼?

(三)情感昇華,聆聽母親心曲

過渡:第一次抱母親,“我”難過、愧疚,“母親”又是什麼感受呢?

1.課件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從母親這一“笑”中,你能體會到母親的心嗎?

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做的,母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有人說:世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靈。我要說比天空更大的是母親的胸懷!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

2.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眼角流下來……

想像填空:這是________的眼淚,因為                             。

3.拓展寫話,情感昇華。

(音樂起)師描述:這淚,是欣慰的、激動的、高興的、又苦又甜的!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們,如今,作者僅僅“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麼欣慰、那麼高興、那麼甜。這不再平凡的省略號該濃縮了何等深厚、濃烈的母子情呀!請拿起手中的筆,男生圍繞話題“媽媽,您受苦了!”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女生圍繞“孩子,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寫下母親的心裡話。 (1)學生練寫,師巡視。

(2)反饋。

看到母親悄然而落的兩行淚水,兒子心疼地說……母親欣慰地說……

看到母親潸然淚下,兒子鼻子一酸,說……母親感動地答道……

(四)激情小結、課外延伸

1.課後作業:母愛如康乃馨——熱情而真誠,那至真至純的馨香伴我們一生一世!走出今天的課堂,我們的感恩行動才剛剛開始,你準備給自己留下什麼特別的家庭作業呢?

2.讓我們再次感受第一次抱著母親入睡的經歷,將“感恩”二字銘記心間吧!

師生齊讀§5: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眼角流下來……

教學後記:

把準“語言訓練”與“人文薰陶”的律動脈

建構“紮實”、“高效”與“靈動”的語文課堂

講課之前,我在內心用虔誠的目光將年少時一直認為嚴厲有加、溫柔少許的母親深情地凝望,竟發現母親對我的愛是如大海般深沉、似大山般高遠,有了這深沉的愛才造就瞭如今善良、寬容、明理的我,有了這高遠的愛才造就瞭如今坦蕩、堅強、智慧的我,深沉、高遠的“愛”怎會輕易寫在臉上、掛在嘴邊?我用心祈禱:媽媽,願您健康長壽!!!

執教《第一次抱母親》這一課時,我以為這樣的一篇情感型課文一定會“觸及學生心靈”,我的心靈作好了“感動”的準備,誰料課堂上出現了這樣的一番景象:我情真意切,學生卻神色木然,全然一副“局外人”的樣子……講完課,我不禁沉思:是現在的孩子不知“感動”嗎?不是!單純是因學生的年齡背景、知識經驗積累無法領會作者成年人豐富的心理感受嗎?也不是!課堂上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呢?需要的是一座理解的橋樑,教者要在學生和作者之間搭建一座過渡的橋,找準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精神薰陶的結合點,課堂就不會因沒有情感而顯得平淡乏味了。

專家指出:理想的語文課堂應顯現著生命的靈動,教研室沙主任在《談國小語文教學存在問題和對策》之中提出: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關鍵的是要“把語文課上到孩子的心裡去”,因為只有語文課觸動著學生的心靈,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沉浸於學習語文的氛圍之中,這樣的課堂才會將工具性和人文性完美的統一起來。

怎樣把準“工具”與“人文”的律動脈,使兩者相得益彰呢?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就能巧妙地把握“說”或“寫”的切入點,將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船長》也是一篇情感型課文,這篇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去甚遠,學生很難領悟到其中的情感內涵,很難激起學習的內驅力,很難與文章的情感內涵產生共鳴,然而教者卻在最末十分鐘設計了這樣一個寫話訓練:從“船長,你為什麼不和我們一起回家?”“我不是不想回家!”兩個話題中選擇一個寫一段話,想象輪船沉沒時,海水漸漸吞沒可敬的船長的時刻,已經得救的人們可能會呼喚些什麼,一個手勢沒有做、一句話也沒有說的哈爾威船長內心或許在想些什麼?孩子們說:“船長,您為什麼不和我們一起回家?你為了這一次事故就放棄自己的生命,值得嗎?您的妻兒、您的老母親正等著你回家呢!”“我不是不想回家,朋友!我多麼想見他們呀!可是,我怎麼能夠離開‘諾曼底’呢?‘諾曼底’也是我的家!船長是我的職責,‘船在人在,船毀人亡’,我怎能棄之不顧呢!所以,再見了朋友!”……圍繞一個“家”字,深深觸及學生心靈,圍繞一個“家”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學生自然“情動而辭發”,圍繞所選擇的話題動情地訴說著,情至深處竟為之動容,怎不令聽者感覺蕩氣迴腸、回味無窮?其獨具匠心怎不叫人拍案叫絕?毫無疑問,這個忠於職守的英雄形象定能有血有肉地刻在學生心上!

《船長》一課教者把準本文語言文字訓練與人文精神薰陶的律動脈——家,使得學生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了言語智慧,得到了人文精神滋養,整個訓練過程展示得自然妥帖,極富藝術性,這樣的訓練才紮實有效,這樣的課才富有“語文味”,才能上到孩子們的心裡去。竊以為《第一次抱母親》的魅力就在於那一份濃濃的赤子情懷,重點應該就“難過”、“愧疚”,讓學生聯絡上下文談感受,教師應用自身真切的情感去激發學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經歷去激發學生回憶經歷,這才是可取方法,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談體會,從而內化課文的語言,並用流暢真情的語言表白自己的心聲,與作者的情感成為零距離的親密接觸,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作者的難過之情及愧疚之意。因為只有學生身邊鮮活的人與事,才能夠調動他們的情感儲備,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讓傾訴成為他們課堂的需要,只有架好這座橋樑,學生才能順理成章地體會作者的感恩一“抱”為何使得母親悄然落“淚”。緊緊抓住這一情感的主線進行讀說寫訓練,目標是否更為明瞭,語言訓練與人文薰陶是否更為自然、實在?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要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構建高效、靈動的語文課堂,需要教師的大智慧,讓我們“三思”而“進課堂”吧!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四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選數:73

聽課隨筆《第一次抱母親》

今天和雪柳、念海一起去聽了夢迴三國的《第一次抱母親》,主要的目的是看看教者對文字的把握,從課堂教學來看,教者比較準確的把握了文字,但同時也引起了思考,就是如何去整合,流暢的實施自己的教學的問題。

下面是聽課的時候想到的一些問題,思路不太清晰,隨便寫寫:

1,形式和文字。

我們要把握文字,現在大家在上課的時候都注意到了要讓學生“讀”,多種形式的朗讀。朗讀的形式很多,在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採用什麼樣的形式才最符合這一段的文字呢?我想,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2、你和您。

那天wjh老師在執教《月光啟蒙》的時候,強調學生要用“您”來稱呼母親,而不要用“你”,我持保留意見。 是否對母親尊重,倒不在於用“你”還是“您”,而且 ,如果按照習慣的話,我想如果稱為“您”的時候,大概反而之間的關係出了問題,而要強調“尊敬”。個人覺得還是在書面語的時候說“您”,口語的時候沒有必要來出來說,遵照習慣吧。

3、談談自己的感受,你打算怎樣做?

這樣的說話練習容易造成語錄式的語言,如何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如何讓他們有話說?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需要動動腦子。

4、關於課文。

我想,課文的脈絡似乎是這樣的“愧疚”——“感動”(心動)——“行動”。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感受母愛,付出甚多,求之甚少。 要引導學生去回報母愛,不一定是金錢、房產, 只要用心去做就是了,也不一定要“常回家看看。”怎麼做都行,只要心裡有就可以了。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尋!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尋!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尋!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五

《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內容真切感人,語言樸實明快,毫不雕飾,但字裡行間卻飽含著一股濃濃的親情,是一篇引導感悟母愛、學會孝敬的好文章。對於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而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是否能真切地體會到母愛的無私、博大,對我來說真是一個挑戰。

語文教學不僅是教語言文字,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本文的教學首先要讓學生通過故事的朗讀,感受母愛的偉大,從而產生對母親的孝敬之情。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後的精靈,要觸控到它,想象和朗讀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通過朗讀和想象引領學生透過紙面,看到文字的背後?

教學中,我主要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先讓學生圍繞“作者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怎樣的?”這一問題讀課文,並找出相關的句子,學生很快找到了“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我出示這個句子後引導“竟然”是什麼意思?學生理解為“出乎意料,沒想到”,我再引導:“作者沒想到什麼呢?從哪些地方看出我認為母親很重?”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抓住關鍵詞語“使勁一抱、用力過猛”體會我原以為母親很重。然而母親“這一生最重的時候才89斤”,抓住“最重的時候”“我這一生”體會到母親辛勞了一輩子,這一生中,母親的體重就沒有超過89斤。為什麼母親這麼瘦弱,幾十年來做兒子的卻沒有發現呢?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背上揹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段文字,這是本節課花時較多的一個環節,我引導學生反覆的誦讀,想象母親肩上所承受的分量“拉著我——揹著妹妹——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年復一年——”,我又引導學生透過字面展開想象,理解“重擔”一詞包含的意蘊,使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層,體會“母親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擔子”,因此,“母親在孩子心中才會那麼重。”還有“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這些重點詞語的感悟,充分感受母親一直以來無私的付出。為了讓學生對89斤有感性認識,我拿自己的體型體重進行比較,來認識母親實在太瘦弱了。母親以她瘦弱的身軀挑起生活的重擔,真的是力大無窮嗎?不,是母愛創造了奇蹟。

母愛從不要求回報,在舒緩悠揚的音樂聲中,“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多麼溫馨的一幕,“第一次”?“無數次”?兩個數字的反差對比,我們對母親的關心太少了,而母親對我們卻無私地奉獻著……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當我們一次次被這種愛所震撼,一次次享受母愛所創造的奇蹟時,不要忘了感恩母愛。

教學完畢,我回想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學生的感受並沒有我預想的深刻。也許是由於我的教學手段,也許由於學生的閱歷,他們並不能深刻地悟到文章所蘊含的深情,如“在我記憶中,……。年復一年……。”一段,僅僅引導學生反覆的誦讀,想象母親肩上所承受的分量,實踐下來學生感悟並不深,我想如果通過語言創設場景:“清晨……深夜……寒風中……烈日下……風雨中……”引導學生想象表達,或許會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和體驗,使得這段平面的文字變成了立體的畫面。另外,當出示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背景畫面時,如果配以恰當的解說,使立體的畫面變成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或許更能激發學生聯絡自身生活,觸景生情,想到母親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所付出的關心和愛護,這樣最後的拓展環節——在心意卡上寫上自己最想對媽媽說的話語,送給媽媽。相信學生肯定會有許多感人的話語躍然於紙上!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六

閱讀《第一次抱母親》片段,回答問題。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將她輕輕的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母親終於閉上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將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1、填上合適的詞語:( )地搖動 (   )地看著

2、在這一段中將你最感動的句子用“         ”畫出來。

3、母親的兩行淚水是為什麼而流的,聯絡課文內容想一想,再回答。

4、倘若你是站在邊上的那個護士,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會怎麼想?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七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並在正確把握文章情感基調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激發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3.通過練筆歌頌母親。

教學重難點 :

重點:藉助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體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喚起學生對母親的崇敬與關愛 。

難點:國小生的認知與文字之間存在差距,因而,努力將文章中的母親與自己的母親產生關聯,從而使學生真正走進文字,產生共鳴,喚起他們的真情實感 。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感受,觸發情感

1..談話匯入,齊讀課題。

母親,一個偉大的名字;母愛,一個永恆的話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13課,來了解母親。(齊讀課題)

2..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談談你讀了課文後的感受嗎?

3..過渡:相信學了課文後,你的感動會感染大家,給每個人帶來心靈的震撼。

二、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循題入文,初感母子情

1..課題是“第一次抱母親”,文中有兩處直接描寫了“我”抱母親的情景,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把他們畫出來,讀一讀。

課件出示:a “我左手托住的脖子……差點仰面摔倒。”b“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裡……我將她輕輕搖動。”

2..過渡:短短几十字,字字含情,句句有愛,這其中又包含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來仔細品讀。

(二)體重比較,體會“我”的難過

1.默讀課文第一節,思考兩個問題:a、一開始“我”為什麼要抱母親?b、透過“我”抱母親的動作,你能看出“我”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2.是啊,在這種情況下,母親確實需要有人抱她下床,“我”這個做兒子的當然義不容辭了。我們來交流第二個問題。

3.“我”以為母親有多重?可實際呢?

這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母親連89斤也沒有了。咱們同學體重超過80斤的請舉手。

4.母親的體重竟然跟十歲的國小生差不多!這使我心裡很難過,“我”為什麼難過?

(三)回憶生活,感受母愛無畏

1.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我”為什麼連母親的體重也看不準呢?

2.出示:“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背上……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一個字,一句話,往往就是一幅鮮活的畫面。學習語文,要善於把文字想象成畫面,自由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象,你能看到什麼?你能聽到什麼?

(1)你看到山了嗎,什麼樣的山?山路呢?你看到擔子裡面是什麼嗎?

(2)這擔子有多重?母親肩上的擔子只有100多斤嗎?

(3)你看到妹妹了嗎?(深情描述)她哭著喊著:“媽媽,我餓!”母親會怎麼說?

(4)此時母親多想“飛”回家為女兒做頓雖不豐盛,卻很可口的飯菜呀!可是,“我”拉著媽媽的手,使勁往後拖,邊哭邊說:“媽媽。我累了,走不動了!”母親怎麼說?

(5)剛才,我們看到了堅強的母親,慈愛的母親。再來讀這段話,告訴大家,哪些地方最能打動你的心?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母親承受那麼重的擔子呢?(母愛)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還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這又是為什麼呢?(還是母愛)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事作為兒子為什麼一直都不知道呢?

3.現在,當你瞭解了母親肩上的重擔,當你知道承受這麼重的擔子的母親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讀懂了作者此時心中的難過和愧疚。來,捧起書, 把這份感動讀出來 。

4.母親身上的擔子太重了,請問:文中那麼重的擔子僅僅是指母親肩上的扁擔嗎?

(四)抓住問句,體悟母愛無私

1.這擔子太重太重了!可“我”卻認為母親身強力壯,力大無窮。這讓我愧疚萬分!連護士也動情地說——引讀

2.可母親怎麼說? 母親這話什麼意思?為什麼?

(五)聯絡生活,產生情感體驗

1.母親的偉大不僅僅在於慈愛與堅強,更重要的是,她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連提都不讓提,更別說什麼彙報了。這就是母愛的偉大,這就是偉大的母親!

2.你,想到你母親了嗎?開啟記憶的閘門,回憶自己的生活。說說吧,你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六)“抱母入睡”,體驗母子情

1.仔細看圖,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

2.默讀課文,體會我是怎樣抱母親的?

3.兒子抱母親,這一幕多感人呀,能把它讀好嗎?指名讀第五節。

4.我們都看到了母親眼中的淚水,母親為什麼流淚呢,母親流的是什麼樣的淚?此時,我的心中是怎樣的感受?

5.圈畫“第一次”、“無數次”比較體會;兒子第一次抱母親就讓她這麼激動,欣慰,我們把這個無數次和第一次擺在一起,就會發現我們的第一次是那麼的微不足道,讓我們再來讀讀文章的最後一節,讀出母親的欣慰,讀出母親的激動。

三、真情告白,深化情感

1.“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現在,我也是一位母親,“養兒才知報母恩”哪!我想起了我的母親,我要把一首詩送給她,送給全天下的母親!(配樂朗誦《母愛》)

2.此刻,你有哪些事要為母親做?你有什麼話要對母親說呢?拿起筆,把它寫下來,別忘了在開頭深情地喊一聲::“媽媽!”(歌曲《燭光裡的媽媽》響起,學生動筆抒寫心中的情懷)

3.回家後,把你寫的話讀給你的媽媽聽。

板書設計:         第一次 抱母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 無數次 抱我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八

一、匯入

1.有一個人,無論走到那裡都放不下你,這個人就是你的母親。歌頌母親是永恆的話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2.通過上午的學習,我第一次抱母親的原因是什麼?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什麼?

(1)學生快速瀏覽回顧文章

(2)學生說:我是突發奇想地抱母親。(這是你的感受,還有其他的嗎?)

學生說:那天母親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親。

(3)我第一次抱母親有什麼感受嗎?

學生說:在我的記憶中,母親……(這是你的記憶中的,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學生說: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

電腦出示:這句話,指名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學生說:我們沒有想到這麼輕,我對母親的關愛不夠,母親對我卻很好。

學生說:我以為母親很重。

3.還有哪些地方能夠看出我以為母親很重?

(1)學生說:左手……差點仰面摔倒。

學生說:母親天天都要挑這樣的擔子。

學生說:我以為我媽有一百多斤。

學生說;沒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擔子。

4.為什麼作者會認為自己的母親很重嗎?

(1)學生說;手裡拉著我,還要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

(2)通過這句話,你們能看出什麼?

課件出示:在我的記憶中……

(3)師生交流

(4)同學們想像一下,一個八十多斤的人,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你們能感受到什麼?

(5)師生交流。還能體會到什麼?(她有堅強的意志、十分關愛我們。)

5.我們長大以後呢?

(1)指名讀:課件出示:我們長大後,可以幹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2)大家讀讀這句話,你們體會到什麼?

學生說:母親非常愛我們,心疼我們。

學生繼續說。

同學們在這句話中,有兩個擔子,這兩個擔子的意思一樣嗎?

(第一個擔子就是指挑的擔子,第二個擔子指的是養育我們的擔子,保護我們,天天燒飯、洗碗……)

同學們這些都是母親的擔子,母親的擔子多重啊!

6.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遊子……”出示相關的文字和圖片,教師講解,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母親的時候,這樣感受母親的時候,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自己先讀一讀。

(1)學生自讀

(2)指名讀――再這名讀

(3)同學們仔細看看這麼輕,我心裡為什麼要這樣難過呢?

(4)學生說;因為從小到大,都沒有關心過母親。學生說理由。

(5)母親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擔子,一直在我們操勞。

(6)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那麼多,我們卻沒有為母親做些什麼?

7.同學們當我們和母親要錢交學費的時候,母親是這樣勞累。

(1)還有一個詞語能夠看出來,是哪個詞語?

(2)“愧疚”

(3)是啊,從這個詞語能看出作者很難過。

8.而母親是怎樣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說;提那些事情幹什麼?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

(2)課件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幹什麼?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同學們看看這位母親的語言和表情,她是個什麼樣的母親?

(3)大家看看這個詞語“哪個”?想想你們的母親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行為呢?

(4)師生交流

學生說;我的母親不睡覺,陪著我學習。

學生說:母親下了晚班,沒有休息還幫著我們燒明天的飯。

學生說: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她還為我忙著,忙那。

學生說:“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學生說:有一次,下火車……

9.同學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做的……多少個清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母親已經開始忙碌了,多少箇中午我們的母親急急忙忙地趕到學校接我們,多少個傍晚,媽媽工作了一天,她還要趕到菜場去為我們的食物忙碌著,多少個夜晚,媽媽勞累了一天,為我們檢查作業,甚至晚上蓋被子。

同學們這就是愛啊,這就是母愛啊!作者也想到了這樣一幕。

(1)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次抱我一樣,為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離去,就在邊上看著。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2)母親的淚水是母親因為病痛而流下的嗎?

學生說;這是興奮的淚水、幸福的淚水、這時高興的淚水,這是感動淚水。這是愛的淚水……

(3)教師板書:無數次抱我

(4)小時母親無數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親,她就如此感動。現在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

(5)學生說;母親為我付出的很多,我為母親做得很少。

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長大報答母親,我們不應該無理取鬧了。

(6)我想說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拓展訓練

1. 吳老師此時還想說這樣一段話:電腦出示

最愛是你(獻給我的母親)

有一個人,她永遠佔據在你的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願意用自己的醫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如果說因為忙碌和粗心,我們忽略了平時對母親的問候和關心,無論如何,別忘了在3月8日那天買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話語……

2.同學們,你們此時願意拿出筆來寫上一句你們對媽媽感恩的話語嗎?請動筆寫寫吧。(《燭光裡的媽媽》)

3.學生練筆

學生說:親愛的媽媽,我一定會在長大的時候好好報答你。

學生說:媽媽對我的愛就像“萬丈深淵”……(這是多麼“恰當”的一個說法啊?)

4.請大家把這份心意卡,輕輕地放在她的床頭,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願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吳老師我是母親,下面聽課的老師中也還有好多母親。讓我們為她們祝福吧。下課

板書設計第一次抱母親

無數次抱過我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設計及點評 篇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國小     學科:語文

2、課時:1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上網查詢並閱讀歌頌母親的文章。

(一)、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二)、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的讀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自學課文,思考課後的問題。

(四)、搜一搜:歌頌母親的文章有哪些。

二、教學課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學習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語句。

2、通過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3、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思想教育:藉助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文中的母子之間濃濃親情,懂得母愛的偉大,並回報母愛。

(三)、知識拓展: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展開想象,寫出對媽媽想說的話。

三、教材分析

1、《第一次抱母親》是蘇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一篇情感型課文。文章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裡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裡,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裡流出了淚水。文章字裡行間洋溢著母親對子女的愛,更表達了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

2、教學重點、難點:

(1)、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感受母子情深。

(2)、藉助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文中的母子之間濃濃親情,懂得母愛的偉大,並回報母愛。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教學方法

1、揣摩細節描寫的方法,理解課文的內容,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感受母子情深。

2、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3、使用多媒體、錄音機等教學。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激情匯入,引入課文

1、課前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歌曲:

2、同學們,聽著熟悉的歌曲,我們知道歌頌母親是永恆的話題。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課文《第一次抱母親》,去感受一位孝子的情懷,齊讀課題。是第幾次抱母親?用朗讀告訴老師,再讀課題。

二、對話文字,入情入境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來我第一次抱母親的原因是什麼?感受又是怎樣的?

指名說

2、投影出示: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

(1)指名讀,思考: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2)從“竟然”這個詞語中你讀出了什麼意思?

(3)我想到過母親這麼輕嗎?

為什麼會這樣以為呢?

那在我記憶中,母親是什麼樣的?指名說

3、投影出示: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1)個別讀

(2)瘦弱的母親一手拉著年幼的我,背上還揹著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那是怎樣的情景?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

那麼,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瘦弱母親承受那麼重的擔子呢?(母愛)

(3)我們長大了,已經可以幹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務勞動,或者是背重的東西,母親還是叫我們放下,她自己來幹,這是為什麼啊?(母愛)

我想,當母親這樣要求的時候,孩子們肯定會心安理得地把擔子交給母親去挑,因為他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而其實?

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這事他為什麼一直都不知道呢?(粗心;母親從不抱怨、訴苦,從不叫苦叫累)

師:現在,當你瞭解了母親肩上的重擔,當你知道承受這麼重的擔子的母親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讀懂了作者此時心中的難過和愧疚。出示: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裡很難過。

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4)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

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同學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幹就溼臥娘身。”說的是母親養育兒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理湯藥不離身。”說的是母親在兒女生病的時候的焦慮和對兒女的照料。“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母親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說的是母親對遠行的兒女的體貼和牽掛。同學們,會讀書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後的意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母親就是用她那80多斤重的身體,去承受了那麼重的擔子。母親承受的重擔僅僅是肩上100多斤的東西嗎?她擔子裡面挑起的還是什麼?

(家庭的重擔、對子女的牽掛、生活的壓力、子女學業的負擔……)

這就是重擔的含義! 就是這位母親,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挑起了照料兒女

的重擔,挑起了養家餬口的重擔,走過了許多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親肩上承

受的不僅僅是100多斤重的東西,實際上母親她撐起了整個家啊!

(5)同學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後,再回過頭來看

“翻山越嶺”這個詞,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母親用那瘦弱的肩頭,帶著我們全家度過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關,在許許多多的風雨之中給我們帶來一片晴朗的天空。)

翻山越嶺,母親是怎樣翻山越嶺的?

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背上——,肩上——

師引讀:是呀,在電閃雷鳴、狂風暴雨中,母親總是手裡——,背上——,肩上——

在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中,母親總是手裡——,背上——,肩上——

在大雪紛飛、冰天雪地中,母親總是手裡——,背上——,肩上——

(6)這就是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走過了一次次坎坎坷坷、度過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關,無論嚴寒或是酷暑,無論風雨或是冰雪,母親就這樣走過春秋冬夏。當我們這樣理解“翻山越嶺”的時候,當我們這樣理解“重擔”的時候,相信我們能把這段話讀得更好。指導朗讀“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裡拉著我……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麼重的擔子。”

4、面對此情此景,連一旁的護士也被感動了,護士也動情地說:——

5、這時候,我突發奇想,想抱母親入睡,在護士的勸說下,母親終於同意。看,如小時候母親抱我一般,我抱著母親入睡——(放flash)

6、這時,我突然發現母親的眼角留下了淚水,你覺得這是怎樣的淚水?(激動的、喜悅的、高興的、欣慰的……)

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淚水,是激動的淚水,是幸福的淚水。我抱母親僅僅一次,母親就那麼欣慰,那麼激動,那麼幸福;而母親曾多少次地抱我呢?(板書:母親無數次抱我。)當我們把這兩個詞語放在一起時(用紅筆劃出“第一次”和“無數次”),會想起孟郊寫的哪個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讓我們提起筆,把這句詩寫在書上,記在心裡。師板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齊讀,體會含義。這就是母愛,人世間最偉大最崇高的愛,她無私地付出一切,卻從未想過回報。子女給予她的一點點關愛都足以令她幸福滿懷。我雖然能抱母親一時,卻報答不了母親對我們一世的情啊!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的字裡行間,感受到了濃濃的母子情。母愛偉大,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媽媽,一定有很多話想對自己的媽媽說吧,曾經,我們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媽媽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認為媽媽為我們付出是理所應當的,而他們也沒有一句怨言。而今天,我們還是那麼心安理得、覺得他們是理所應當的嗎?請把你對媽媽最想說的話寫在題目的旁邊。

《燭光裡的媽媽》音樂聲中學生寫話。《燭光裡的媽媽》歌曲:

2、指名學生讀寫的話,及時評議。

(提示: 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生病時,母親____________;當我傷心時,母親____________;當我____時,母親___________ ……)

(從你們動情的述說中我傾聽到愛的流淌,從你們真摯的言語中我觸控到愛的迴應。願天下母親健康、快樂!)

3、同學們,母愛是真誠的,母愛是偉大的,為了我們的成長,母親總是默默地無私地奉獻著自己,今天我們寫出了對媽媽想說的話,課後更希望同學們用實際行動回報母親。孩子們,現在的你們,不可能,也不必去抱自己的媽媽;但老師希望,《第一次抱母親》這篇課文能永遠留在你的心裡,讓我們永懷一顆感恩之心,當我們的親人老去時,他們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時,別忘了伸出你擁抱的雙手,就像小時候,他們抱你那樣……

板書設計: 第一次抱母親

母親無數次抱我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TAG標籤:母親 多篇 點評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