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文思社 人氣:8.5K

第一篇: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精選多篇)

現在的家庭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孩子少,父母都特別關愛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父母、現在的家庭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於孩子少,父母都特別關愛子女,尤其是隔了一代的祖外公外婆,更是寵愛有加,可謂“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導致現在的孩子大部都是非常任性,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比如,嬰兒肚子餓了便哭,尿布溼了也會哭,絲毫不懂得顧及父母。但父母忙的時候,無論孩子怎麼哭,也無濟於事,因為父母實在無法去照顧他,一來二去,他就會漸漸明白:"並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滿足。"這樣,孩子的任性就會一點一點地被磨滅,而形成自己的"社會性"。可是現在,絕大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有了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能滿足孩子的很多要求,在家中,父母在子女的學業上有較高的要求,而至於待人接物,為人處事等方面卻往往會忽視,這樣就使得脾氣任性的孩子日漸增加。隨著這一趨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為孩子的任性而感到頭痛。有時在於家長的交流中,家長常會流露出一些無奈,常會抱怨"這孩子都上中學了,還這麼任性,怎樣才能改掉這個懷毛病?"其實,家長應該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及時發現這一問題,並積極加以糾正。但父母們似乎並沒有意識到,孩子的任性正是由於父母過分包辦、溺愛而導致的。要改正孩子任性的毛病,就必須重新調整親子之間相處的方法,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讓孩子覺得:"有的時候,有的地方,任性是行不通的。"這是糾正任性的根本所在。

要想讓孩子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任性,一個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去接觸比自己更任性的小孩,這種方法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讓他接觸比他更任性的孩子,他就會嚐到別人跟自己耍小性子的苦頭,也才能明白自己原來給周圍的人添了多少麻煩,給周圍的人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因此,在管理班級的時候,比如、自習課,我就讓一些調皮鬼對班級進行管理。剛開學,學生相互之間不是很熟,所以班級各方面都比較太平。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乖巧的學生也開始露出狐狸尾巴,早自習、二分鐘預備鈴、自習、午休課等,都開始不太平。於是,我“以毒攻毒”,每天我讓那些搗蛋鬼來擔任此項“重任”。班級裡,如,曲昇弘、高遠、朱宇昊等一批男孩,都榜上有名。事後,我再找那些孩子們瞭解他們管理班級之後的感受,他們都非常有感觸,都為自己以前的一些錯誤行為感到後悔莫及,而且決定首先從自己做起,然後願意在管理班級時起積極有益的幫助作用。

在學生中間,也有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譬如,我班的鄧兆昕,家庭條件特別優越,每天父母都忙於打理公司的業務,回家總已深夜,對他的各方面都很少有時間照顧,所以養成了他自傲的性格,極度以自我為中心。而且,他往往會鑽家校之間的空子,把老師與家長的聯絡掐斷,導致學習以及行規都後退;平時在與同學的交往中總會有不少的矛盾產生,針對他的這一情況,我就讓他擔任班委一職――值日班長,讓他對班級進行管理。這樣一來,他也慢慢的改掉了許多不好的言語行為,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也逐漸好了,也得到了許多課任老師的好評,自己的組織與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與鍛鍊。

其實,這裡面運用了一種心理戰術,即試著扮演了別人的角色之後,方才懂得他人的立場和情感。讓任性的孩子品嚐"被任性"的滋味,才能讓他切身體會到什麼是任性,任性有什麼危害?這樣他才能自然而然地領悟到"不應該在任性下去了"。年齡較大的孩子在照看比自己更小的孩子時,不僅使自己的任性無用武之地,而且還會得到客觀反省自己日常行為的機會。所以不妨偶爾讓自己的孩子去照看一下鄰居的小孩,讓他自己也體驗一下任性的厲害。

瞿蓓

第二篇: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不願意上幼兒園的孩子毫不客氣地把眼淚鼻涕當見面禮擦在了我精心挑選的衣服上,走了家長的孩子哭的吐了一地,又有上廁所拉大便的,於是我手毛腳亂地給他洗清乾淨、、、原本以為輕鬆快樂的一天就這樣過去了,而存在胸中的那份豪情壯志,已被打磨得所剩無己了,難道這就是我所向往的生活。難道這就是我要追求的事業。我困惑了、、、、、

當我在困惑中感到度日如年時,卻發現周圍的老師們總能面帶微笑。愉快從容地面對著發生的一切,孩子哭了不急不躁,摟道懷裡輕聲細語一番 就使孩子破涕為笑,孩子哭鬧時吐了一地,從容地打掃乾淨,就像對待自己孩子那樣自然親切,無私無求、後來以為幹事業就要乾的響噹噹才有理想、有抱負,此刻我頓悟了‘水落石穿,鐵棒成針’正是千千萬萬個老師點滴小事做起,默默無聞的奉獻才換來了這太陽下最神聖的職業,於是我的心情豁然開朗,今後的人生又有了努力的方向。

以後的日子裡我學著老教師蹲下來與孩子們說話,用耐心教導每一個孩子,生活中做孩子的母親,學習中做孩子的導師,遊戲中做孩子的夥伴。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 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說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間教室 放飛 的是希望 守巢 的 總是你,長大後我 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 的是功利,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祕,讓所有的難題成了樂趣。小時候我以為你很有力,你總喜歡把我們高高舉起。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我就成了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2):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通過學習《教師教育實踐與思考》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啟用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和培養不憲政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真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點和幫助,團結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每一位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物件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裡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銳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第三篇: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教師教育心得體會(2):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樑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通過學習《教師教育實踐與思考》讓我更深刻體會到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資訊、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資訊科技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說,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啟用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著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說:教師只有始懷著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教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德、師鳳建設的重點,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教師。

首先,作為教師應該熱愛學生。如果教師和藹可親,師生關係則比較融洽。師愛最受公眾期待。

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子女一樣來愛護,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學生一視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這都是教師為學生著想,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是應該受到學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師也應該理解和尊重學生。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轉載自

第一範文網http://,請保留此標記。)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為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薰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過學習我決心以“開縣優秀教師群體”為榜樣,時時處處為之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積極進取,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以飽滿的熱情和和藹的工作態度對待每一個學生,時刻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讓每一位學生適應時代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貢獻!

您可以訪問第一範文網()檢視更多與本文《教師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心得體會》相關的文章。

第四篇:教師教育心得體會範文

心得體會就是一種經過自己心理思考或經歷之後產生的某種感覺,必須是自己的親生感覺。以下是由

在學生的成長髮展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時易陷入“誤區”,心理上會產生不少的矛盾和鬥爭,引起心理不適應、情緒不協調和精神障礙。這時候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案例:xx,15歲,國中二年級學生開學初還認真上課,但是從開學來就經常上課開小差,後來漸漸不說話,逃避別人,有自閉傾向。

一、原因分析

經過家訪瞭解到,她的父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母親離家出走了,經常受到父親的打罵,但是,當父親心情好的時候,又會滿足女兒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她既膽小怕事又固執任性。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她,不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長此下去,其認識就逾片面,心理的閉鎖就逾強,最終將導致對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藥。

二、 心理輔導和教育的過程

第一步: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絡,使她擺脫心理困境。

我認識到造成她心理不堪重負的原因主要在於家庭,因此,我加強與其家庭聯絡,讓其父親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不要只顧著下地幹活,教育孩子簡單粗暴。我一次一次地用課餘時間進行電話家訪,做她父親的思想工作,經過多次推心腹的交談,終於使他接受了我的建議。由於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髮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逃避,也願意跟同學們交往。

第二步: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樑,使她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本站範文網】

開始,我和她交談,她不說話,其實其內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她極需要被愛的感覺。我不急也不燥,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給她講道理,我主動與之接近,縮短心理距離,想用集體的溫暖來消除她內心的焦慮和冷漠。我還每天安排兩名同學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陪她聊天,慢慢地,她的表情沒有那麼呆板,也沒那麼自閉了。此後,她逐漸逐漸地出現在學生群中。

一天上課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會答,竟意外地發現這孩子眼裡露出一點笑意,就抓住這個機會提問她。開始,她漲紅了臉,講得結結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著她,親切地對她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結果她講得很流利,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她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後,我還多次為她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使她擺脫自閉心理,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著她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使她融入到班集體中。

第三步:組織各種活動激發起她對生活的熱愛,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為了使這孩子學會自強,也教育其他學生,我組織了各種活動。比如,雷鋒故事會,張海迪事蹟,洪戰輝的二三事,“十六歲決不輕言放棄”主題班會,以及她最擅長的英語知識競賽等。我還適時給她寫了一封信在信中我這樣寫到“成功把握在自己手中,如果自己不去追求夢想,不會有人幫你。只要你有強烈的願望,你有永不放棄的信念,你有不懈的努力,不管你的夢想多麼遙不可及,都一定能實現。當我們面對遙不可及的夢想搖頭嘆息時,其實夢想成真就近在咫尺,只要我們繼續努力,誠懇、冷靜、塌實地做好積累,說不定,只需再向前跨一小步,你的‘神話’就會變成現實。夢想是成功的起跑線,決心則是起跑時的槍聲,行動猶如跑者全力的賓士,惟有堅持到最後一秒,才能奪取成功的桂冠。”後來她主動找到我鄭重地告訴我她要從現在做起,面對現實,做一個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的人……通過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創設一個寬鬆有益的心理環境,引導這孩子煥發起對美好生活的熱情,增強其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三、從心理輔導和教育過程引發的幾點思考:

1.我們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

生存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題,而生存和發展有賴於優良的素質。人的素質結構由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文化素質等構成,沒有健康的心理,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往往注視著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品德的優劣,而忽略了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尤其很少注意到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這樣做,將使班主任工作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也培養不出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健康和積極的態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時是取決於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強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傳統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必須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鮮內容。

2.我們要以對孩子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來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在社會發展日趨多元化的今天,人們也受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擾。青少年正處於由幼稚向成熟發展的階段,處於半獨立半依賴的矛盾時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難以理解的困惑與苦惱。孩子們的許多心理衝突,或被自我掩蓋,或被成人忽視,視而不見,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難以獲得理解,覺得孤立無助,只好隱抑於心靈深處,備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誘發各種心理障礙乃至心理疾病。現實的嚴重性,我們不能等閒視之。我們要以對孩子們終身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來重視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應該明確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顧問及心理保健醫生這一特殊角色,應及時發現他們的心理問題,利用班集體的優勢和特點,向學生們進行心理教育,滿足其心理需求,使他們有理想、有抱負,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強承受各種心理壓力和處理各種心理危機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質,以迎接明天社會的嚴峻挑戰。

第五篇:教師教育心得體會

教育與最好的教育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一棵很小的番茄,安靜而快樂地生長著。但是人們都告訴它,只要它努力,就可以長得大,結的果實會像西瓜一樣大,像香瓜一樣香,像蘋果一樣營養豐富。於是,小番茄很努力地吸取營養,很賣力地做著體操,運動強身。結果,它的果實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而且,現在的小番茄以為自己不再是番茄了,

到處誇耀,說自己是一棵蘋果樹。

教育潛藏著巨大的可能性,所以,教育工作者總是對這種可能性充滿了憧憬,孜孜追求。可是,番茄終究不可能成為西瓜、蘋果。遺憾的是,這樣的常識往往被人們忽視甚至遺忘。

什麼是教育?

盧梭認為,“教育即生長”,這揭示了教育的本義。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在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今天的教育一直在給生長設定一個目標,比如適應社會、求職謀生、做出成就之類。我們往往以為自然生長沒有價值,面用功利的目標規範著生長,結果往往是壓制和扭曲了生長。其實,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使人能夠感受幸福,獲得幸福。一個天性得到健康發展的人,才是幸福的,這就是教育的價值。

小番茄最終不能認識自我,這樣的生命個體是健康而幸福的嗎?

如過說教育即生長,那麼,教育的使命就是為生長提供最好的環境。什麼是最好的環境?讓孩子始終覺得自己行,自己能行,周圍都是期待、相信、寬容,是生長最需要的溫暖和養分。

我曾經是一名奮鬥在一線的教師,教過的學生不少,也幹過很多吃力不討好的事。

接手新班,知道胡杰很頑劣,常常惹是生非。是家長和老師眼裡的問題孩子。

為了千方百計地提高他對學習的興趣,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我急切地尋找機會。經常有意識地為他創造展示的機會,給他樹立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欣慰地看到,他安靜多了,對學習投人多了。

不久後的一天,他又偷懶了——作業沒有完成.第三次說放在家裡。一番軟硬兼施之後,我還是強勢地從他書包裡掏出了那本空著的家庭作業本。一時間,付出的很多心血、恨鐵不成鋼,匯成一股惱怒。我提出要告訴他的父親或者退學——他父親管教他比較嚴厲,他很怕父親。退學,他更加無法面(請你收藏好 範 文,請便下次訪問)對。他哭著請我原諒,我以他屢教不改、故伎重演為理由,堅決不同意。

相持了一會兒,我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孩子竟然在我身後跪下了:“老師,求求你……”我驚往了,一把扶起他,告訴他,遇到手機麼樣的事情.都不允許這樣“求饒”。

那一幕,很長時問一直在我眼前揮之不去,內心還有一份自責和挫敗感。我不得不反思: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完成作業?因為他需要玩耍的時間。我作為教師為什麼不能體諒孩子的偷懶和撒謊?我們所謂的盡心盡職——迫使做沒有止境的作業,究竟是不是過於功利?教師權力、“強勢”教育對於孩子,多麼可怕!這件事情,失去尊嚴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我。

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閒暇。一個有閒暇的孩子才能放鬆,覺得自由。盧梭強調: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今天的孩子最缺少的是閒暇的光陰,缺少的是在閒暇中的“自然生長”。所以,老師,請寬容那些用各種方式爭取閒暇的孩子吧!

前些日子,和我十幾年前的幾個學生相聚,他們都已經工作,有了家庭。

席間不免憶及國小生活。大家又一次興致勃勃地談論畢業班的數學老師——很嚴厲、很負責任的一位老師。他們模仿當年這位老師的動作——只要學生的數學題有了他認為不該出現的錯誤,就“笑”著揮手,連說:“來!來!來!’'學生都知道他的意思,以至於有的學生一旦被招手過去“訓話”,臉色就立刻驚變。

當年老師的“過激”行為,經過時間的沉澱,這些長大的孩子在笑談之餘,能夠輕鬆看待——老師嚴厲,都是為他們好。經過那段時間的強化,幫助他們養成了細緻、認真地對待學習的習慣,也讓他們的數學思維、解題能力提升很多。

學生的話,當然也有顧忌,況且也不代表“受傷”孩子的全部感受。作為教師的我聽著,心裡自然有著另一番滋味。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的形態有很多種.一種時時刻刻端著教育的面孔,嚴肅沉重、喧囂華麗;還有一種.就是靜悄悄地“生長”——沒有強勢,沒有灌輸,更沒有逼迫,好奇心在發展,思考力在提高.靈魂在逐漸豐富……

其實,教師很多時候也很無奈——現實社會環境的限制,今天的教育評價還不夠健全,評價結果關乎著教師的利益。很多時候,教師自己沒有自由,沒有閒暇。沒有能力給“教育即生長”以施展的空間。但是,作為教師,還是要努力做一名“明師”——明白教育的真正本意,明白每個生命個體在教師陪護下的這個階段什麼最重要,明白什麼是健康生長的生命最需要的……不要以“為了學生好”來漠視兒童生命成長的權利,儘可能給學生能夠舒展生命的空間。

也許我還不能描述出最好的教育的樣子,只期望,教育的面孔即使嚴肅,也應該透出足夠的恬靜、溫馨、從容,呈現出田園牧歌般的生命氣息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