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3.21W

七年級生物教案精品多篇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知道種子萌發的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

2、知道植物種子萌發的過程,並能指出種子結構與幼苗各結構的對應關係。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和分析實驗現象,分析種子萌發的原因,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分析種子萌發的條件,初步樹立內、外因辯證統一的觀點。

2、通過了解種子的休眠特性、種子的壽命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建議

一、知識結構圖解

二、教材分析

本課的重點內容為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至於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胚軸、胚芽以及子葉將成為幼苗的哪個器官前邊已講過。這裡更重要的是種子能否萌發,在此要強調:(1)一粒種子的萌發需要內因和外因條件,其內因有:胚的完好;胚乳或子葉內的營養貯存充足;種皮的完整以及是否處於休眠和壽命之內。外因有適宜的溫度、水分和空氣等。(2)種子的萌發條件是農業生產上極為重視的問題,科學種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種子的萌發率,而這恰恰是受種子萌發條件所控制的,所以,講清楚種子萌發所需的各種條件是本課的重點所在。

種子萌發的條件和種子萌發的過程都可以通過實驗探究和觀察進行了解,關鍵是弄清種子萌發所需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過程中內部物質的轉化。但七年級的學生知識有限,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淺顯、直觀的例子加以說明。

種子的休眠和壽命雖然不是重點,但這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絡密切,尤其是種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環境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性,暫時的休眠正是為了日後能夠更好地萌發。這種特性對於保證植物種類的繁衍是有巨大意義的。關於種子休眠的意義,必須向學生講清楚,不然他們會感到這是不可思議的。

三、教法建議

1、"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實驗是不可能在課堂上當堂完成的,所以在上課前,可以發給學生一些種子,佈置學生在家裡進行有關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同時觀察種子萌發的過程。上課時可以先讓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實驗進行討論,配合教師事先完成的實驗,完成有關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探究。

2、在本節的內容中,要想說清種子萌發的條件不難,難的是讓學生明白種子萌發為什麼需要這些條件,如果其中的某些條件達不到種子萌發的要求時會出現什麼情況,解決這些問題僅利用課本中的實驗是不夠的,所以可以在課上或課下安排學生進行一些有關種子萌發的實驗,以加深種子萌發條件的理解。

在種子萌發的三個外界條件中,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這兩項的原因,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至於種子萌發需要空氣的原因,則比較抽象,要涉及到呼吸作用的概念,由於呼吸作用的概念要通過今後的不斷學習才能逐步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教師在講解時不易把這個概念講的過於透徹,可以結合種子萌發的實驗,分析一下在室溫下完全浸沒在水中的種子為什麼沒有萌發,時間一長,種子還會腐爛。這說明種子在萌發過程中所進行的一系列複雜的生命活動,如有機物的轉變和運輸,胚細胞對有機物的吸收、利用以及長成幼苗等生命活動,都需要有氧,只有種子不斷地進行呼吸,才能保證這些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由於水中缺乏氧,種子就不能進行呼吸,一系列的生命活動就不能進行,種子也就不會萌發,甚至死亡。並且可以利用上課前2~3天,在培養皿裡培養一批剛剛萌發的小麥種子,課前把這些種子和幹小麥種子沖洗乾淨,以便上課時供學生咀嚼並領略萌發種子的甜味,讓學生對種子萌發時有機物的轉變具有感性的認識。

3、種子萌發的過程可以通過實物觀察瞭解到,但教師要聯絡實際,引導學生分析出萌發條件(外界)促使種子內部有機物(內因)的轉化並被細胞吸收,確保胚根、胚軸、胚芽細胞的分裂、生長和分化,最後使胚發育成幼苗,幫助學生樹立起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的辯證觀點。

4、關於種子壽命的知識,要儘量聯絡實際,如當地農民在貯藏種子時的經驗。如果課時允許,還可以佈置學生做測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按組做發芽率的實驗,並加以比較、分析。從實驗中可以看出,陳舊的種子發芽率低。通過實驗還可以看出種子是有一定壽命的。農業生產上為了保證出苗整齊,必須要做種子發芽率的實驗,根據發芽率可以計算出每公頃應該播種的數量,做到節約播種。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種子的萌發條件

難點:種子萌發需要外界條件的原因,以及種子萌發時內部物質的轉化。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分析得出結論為主

設計思想:

採取觀察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提前在課下進行實驗,讓學生從實驗的現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分析,適當給以提示,最後由學生觀察由教師完成課本上的有關實驗,歸納出種子萌發所需要的條件。關於種子萌發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實驗進行觀察,並通過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及掛圖來描述,最後教師可以提出一個關鍵的問題:一粒飽滿的且胚完好的種子在得到充分的外界條件下是否一定能夠萌發成幼苗?從而將話題引入種子的休眠和壽命的問題中。

教學過程:

(課前可提前一至兩週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種子萌發的條件是什麼?並隨機的發給學生一些種子,讓其根據自己的經驗,讓種子萌發。觀察其萌發過程中的變化,並對實驗的過程進行記錄。)

一、匯入:

提出問題:

1、說明種子的各部分結構及其作用是什麼?

2、種子中含有哪些物質?

3、如果你是農民,你會選擇什麼樣的種子種在田裡?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

總結,並引入課題:

種子裡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這是種子能夠發育成幼苗的內部條件。那麼,是否種子具備了這些自身的內部條件就能萌發成幼苗呢?種子的萌發還需要什麼條件,種子又是怎樣萌發成幼苗的,這些內容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講授新課:

(一)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組織學生彙報課前的實驗設計及結果分析。

2、分析學生的實驗,指出其中不科學或不準確的內容,如"學生很容易認為陽光也是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之一"。

3、引導學生分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有哪些,並設計對比實驗。

4、組織學生觀察教師提前完成的實驗結果,並對其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5、總結:

根據對實驗的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種子萌發時還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響,如:光照條件、酸鹼性等。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1、組織學生彙報課前實驗時對種子萌發過程的觀察記錄。

2、出示種子萌發過程的錄影或課件,組織學生觀看。

3、教師結合種子萌發的實物進行總結:

菜豆種子的萌發過程:

(1)種子吸水後,體積脹大,種皮脹破。

(2)胚根首先伸長,突破種皮,發育成幼根。

(3)子葉以下的胚軸伸長,帶著兩片子葉伸出土面。

(4)子葉分開,黃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漸變綠,發育成莖和葉。

玉米種子萌發的過程:

(1)種子吸水後,胚根先從種子裡伸出,發育成幼根。

(2)胚芽由胚芽鞘保護伸出土面,子葉留在種子裡。

(3)胚芽鞘裡的胚芽長出新葉。

4、提出問題:"以上介紹的種子萌發的過程只描述了種子外部形態的改變,那麼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其內部又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實驗:請幾位學生分別嚐嚐萌發的小麥種子和乾燥的小麥種子,有什麼不同感覺。

請參與實驗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感受。

教師總結:

萌發的種子有甜味,乾燥的種子沒有甜味。

啟發學生分析討論出現這種實驗現象的原因。

組織學生髮言。

總結:

幹種子裡的澱粉沒有發生轉化,不含糖分;萌發的種子裡的澱粉已轉化為糖,所以有甜味。由於澱粉不溶於水,所以必須轉變成能溶於水的糖後,胚才能吸收利用。菜豆種子中子葉裡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後運送給胚芽、胚根和胚軸;玉米種子中胚乳裡的營養物質經轉化後由子葉吸收轉運給胚芽、胚軸和胚根。

(三)種子的休眠和壽命:

1、提出問題:"我們家中貯存的種子,並不都能萌發。這是什麼原因呢?"

2、組織學生分析原因(提示:(1)種子是由細胞構成的,有生命的。(2)種子形成多數是在秋季。)

3、總結:

種子是具有一定壽命的,所以存放時間過長的種子有可能已經死亡。而剛成熟的種子也不能萌發,是因為它們正處在休眠時期,這是種子在形成後,對寒冷的冬季適應的結果。

4、出示實物投影,介紹種子發芽率測定的方法。

三、鞏固:(如時間不夠,可做為課下練習)

1、我們吃的綠豆芽,主要是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成?

2、子葉出土與不出土的種子,在播種時深度上有什麼不同?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種子的萌發

一、種子萌發的條件:

1、自身的條件:胚是完整的,並且是活的。

2、外界的條件: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水分

3、影響種子萌發的其他因素:

二、種子萌發的過程:

胚根發育成根

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子葉或胚乳提供各部分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七年級生物教學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水綿及其它藻類植物,瞭解水綿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瞭解常見藻類植物;瞭解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經濟價值。

2、通過實驗,使學生學會觀察水綿和其它藻類植物的方法,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通過比較它們與綠色開花植物的不同,繼續培養分析、比較、歸納的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藻類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其經濟價值,繼續進行生物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分析:

本節的重點是水綿的生活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方式;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教材選擇了水綿作為藻類植物的代表植物,所以瞭解它的習性、形態結構和營養是我們瞭解藻類的知識基礎。而瞭解藻類植物的特徵,就能理解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低等位置,為今後學習生物進化知識奠定基礎,故這兩部分知識是重點內容。

2、難點分析:

觀察水綿並不難,但對它細胞結構的認識卻不容易。這是因為在現有學校條件下,對水綿細胞結構中的細胞質、細胞核、液泡和螺旋帶狀葉綠體彼此之間的位置關係往往不易辨別,誤認為細胞核、葉綠體都存在液泡中,而細胞質更不易看清楚,加上以前從未見過如此之大的帶形葉綠體,難免形成錯誤的認識,不易掌握其立體結構,故對細胞結構的理解是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的參考課時為二課時。

二、第一課時:

引言:

這部分教學可在學生原有掌握的綠色開花植物的知識基礎上,先演示一組投影片或盆栽植物或標本,包括有綠色開花植物和非綠色植物(如海帶、紫菜、小牆蘚、鐵線蕨、油松、蠶蟲、白菜等)讓學生觀察後討論:你認識哪幾種植物?哪些是綠色開花植物。

在學生回答後,教師可以指出,蠶豆、白菜以及我們身邊常見的楊樹、柳樹、菊花等都是綠色開花植物。其餘的如海帶等均為非綠色開花植物,它們構成絢麗多彩的植物世界。

教師接著指出,根據植物的形態結構的不同,人們將它們分成四個主要類群,即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由此引出本章課題。

在此基礎上可以再讓學生思考回答,你知道以上所列舉的植物各屬哪一類群嗎?(可能有的能說出來,有的說不出來)教師可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指出:海帶、紫菜是藻類植物;小牆蘚屬苔蘚植物;鐵線蕨屬蕨類植物;油松、蠶豆、白菜屬種子植物。我們今天先研究藻類植物。

學生已經瞭解了海帶、紫菜等屬於藻類植物,可以讓學生再舉出一些其它的藻類植物,並討論:這些藻類植物都生活在什麼環境裡?學生會舉出海白菜、石花菜、鹿角菜等。比較多的學生會認為藻類植物都生活在海洋中,這時,可給學生演示一張生活在池塘中的藻類植物的投影片,使學生了解還有一些藻類植物是生活在池塘、河流、湖泊這樣的淡水環境裡,由此歸納出藻類植物分為淡水藻和海藻。然後引出本課學習的重點:

一種淡水藻——水綿

(一)水綿的生活習性和形態結構特點

1、生活習性:

可在課前組織幾個同學參加採集水綿活動,留意觀察水綿的生活環境。課上先提出思考題:“水綿生活在什麼環境裡?”然後演示水綿生活環境的錄影或投影片。並請參加過採集水綿活動的同學回答:水綿生活在池塘裡,在陽光充足的時候,它們常常成團存在,並放出很多的氣泡。

2、形態結構:

在組織學生觀察水綿時,可提出以下思考題:

(1)水綿的顏色及形態如何?

(2)水綿有無根、莖、葉等器官?

(3)水綿是由一個細胞還是由多個細胞構成?

(4)水綿的細胞結構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細胞結構相比較有何異同?

可事先把採集來的水綿分裝在培養皿中,請學生先觀察水綿的顏色及形狀並用手摸一下水綿,看看有什麼感覺。他們很容易觀察到水綿身體的顏色是綠色的、形狀是絲狀的,用手摸水綿會感覺比較粘滑。

接下去要求學生製作水綿的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水綿的內部結構(觀察時可以對照教科書上P94圖1-61或投影片上的水綿結構圖),並認真思考(2)、(3)、(4)道思考題。為保證觀察效果,在製作臨時裝片時,要求學生用解剖針挑取水綿的量要儘量得少,只要裝片質量好,觀察方法正確,並能積極思維,就能瞭解到水綿結構是相當簡單的,它沒有根、莖、葉等器官。每一個水綿的絲狀體都是由多個細胞構成的,水綿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細胞相比較,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不同之處是水綿細胞中葉綠體的形態比較大,呈帶狀,螺旋狀排列在細胞內。在組織學生觀察討論了這四個問題之後,教師可以簡要地小結一下:水綿是由多細胞構成的,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細胞結構同綠色開花植物細胞的結構基本是相同的,但細胞內葉綠體的形態與我們前邊瞭解的`細胞內的葉綠體比較有較大差別。對於葉綠體在細胞中的位置,特別是它與細胞核、液泡、細胞質的位置關係,很易產生誤解。這時,教師可提出這個問題,讓學生繼續觀察,並讓他們調節一下顯微鏡,理解細胞是立體的,那麼,葉綠體到底存在哪裡呢?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這時,有的學生認為,葉綠體存在於細胞質中,但還有些學生認為它存在於液泡中,這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水綿細胞的立體模型,再給予適當的提示,使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能清楚地瞭解水綿細胞的葉綠體存在於細胞質中(有些同學還會錯誤地認為細胞核也是存在液泡中)。這時,教師可演示水綿細胞結構的立體模型,邊讓學生觀察,邊講解。這樣,學生的誤解便可得到糾正。

3、營養方式:

在學生了解了水綿細胞結構之後,對水綿的營養方式就不難理解。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葉綠體有什麼作用?”“什麼是光合作用?”等問題,再聯絡水綿細胞也有葉綠體,自然它的營養方式與綠色開花植物相同。它們都能通過光合作用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活。這樣,“自養”的概念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最後教師強調指出:像綠色植物那樣,利用自己製造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的營養方式,叫做自養,它是各類綠色植物共有的一個重要特徵。

在鞏固本課時,可聯絡上面學習過的水綿生活習性,請同學們思考,在陽光充足時,為什麼水綿往往形成絲團漂浮在水面上?

三、第二課時:

(二)其他的藻類植物

1、先複習水綿的形態結構特徵,然後再讓學生思考,聯絡一下生活實際,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屬於藻類植物,由此引入本課題。

2、學生會提到海帶、紫菜或其他藻類植物。此時,教師出示海帶、紫菜的標本(或投影片,如有海帶、紫菜的生活環境錄影更佳),供學生觀察、分析、比較。讓學生對照課本有關內容及圖解(圖I-63、I-64),討論以下各題:

(1)海帶、紫菜植物體分幾部分?

(2)它們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個體?

(3)植物體有無根、莖、葉等器官?

(4)海帶、紫菜呈現什麼顏色?體內還含有葉綠素嗎?

(5)它們的營養方式是怎樣的?與水綿相同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並回答以上問題後,教師可歸納總結,突出以下幾點:

(1)海帶、紫菜是多細胞的植物體,結構也很簡單,都沒有根、莖、葉等器官。海帶植物體分三部分,下面是根狀物、往上是帶柄和葉狀體;紫菜的植物體是薄而柔軟的葉狀體,基部是根狀物。根狀物不具有根的結構,也不起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作用,它只起著固著作用,所以不是根;葉狀體無葉片的結構,所以也不是葉。

(2)海帶、紫菜的葉綠體裡,除含葉綠素外,還分別含有大量的藻黃素和大量的藻紅素,所以分別呈褐色和紫紅色。由於它們都含葉綠素,所以與水綿一樣,營養方式也是自養。

學生已經瞭解了多細胞的藻類植物,如水綿、海帶、紫菜後,還要讓學生了解藻類植物中的單細胞種類。

先給學生展示一滴池水中的藻類植物(可以用錄影或投影片),使學生對衣藻的生活環境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然後再專門演示衣藻的投影片,提出討論題:①衣藻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構成的植物體?②細胞內有無葉綠體?組織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後回答:衣藻是由單細胞構成的,細胞內有葉綠體,可以請學生具體指出衣藻內的杯狀葉綠體。

(三)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

這部分教學可採用比較、歸納的方法進行,讓學生思考討論:水綿、海帶、紫菜、衣藻在生活環境、植物體結構、營養方式上有哪些共同的地方,這樣就可歸納出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徵:1.結構簡單,是單細胞或多細胞個體,無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2.細胞裡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3.大都生活在水中。

(四)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和在經濟上的意義

本部分可組織學生自學和討論進行教學。

1、展示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放出氧氣的投影片,組織學生討論:藻類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學生可以答出:藻類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可以作為魚的餌料,放出的氧氣除供魚類呼吸外,而且是大氣中氧氣的重要來源。

2、展示藻類植物經濟意義的投影片或者錄影片。提出藻類植物在經濟上有什麼意義的討論題,學生觀察討論後回答:①海帶、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從藻類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膠、瓊脂等可供工業、醫藥上使用。

小結:藻類植物對自然界及對人類在經濟上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會從藻類植物中提取出更多的對人類有用的成分。

複習鞏固題:

①綠色植物的植物體一定都是綠色嗎?為什麼?

②藻類植物比綠色開花植物低等,為什麼?

③赤潮現象常引起魚體大量死亡,為什麼?

閱讀:P97一滴池水中的藻類植物。

我國的海帶養殖。

【板書設計】

第九章植物的主要類群

第一節藻類植物

一、水綿

1、生活習性:池塘、小溪

2、形態結構:

①綠色絲狀體

②多細胞個體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學習瞭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瞭解細菌的生殖方式和營養方式;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

2.通過觀察細菌形態和對問題的分析、比較,繼續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3.通過了解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繼續樹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現象是相互聯絡、互相影響的辯證觀點;通過了解細菌與人類的關係,學會用一分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並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重點、難點分析

1.細菌結構特點及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是本章的重點知識,因為:

(1)通過學習細菌細胞結構特點,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細胞結構上的相同點及顯著區別,明白為什麼把細菌從植物中劃分出來。

(2)細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為重點之二。腐生細菌等微生物對自然界中物質迴圈起著重要作用,維持著生態系統中物質轉化的動態平衡和自淨作用。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細菌在自然界的物質迴圈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為學習高中生物學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礎。

(3)細菌與人類的關係為重點之三。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客觀事物。瞭解細菌與人類的密切關係表現在有利與有害兩個方面,從而糾正許多人誤以為細菌都是有害的錯誤觀念。

2.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及瞭解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迴圈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學難點。

(1)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學生了解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是本章的難點之一。細菌在自然界中分佈廣泛,數量極大,與人類關係密切,但因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觀察到,特別是有些地區的學校缺少相應的教學裝置,如顯微鏡、顯微投影儀、錄影裝置和微機等,所以教師難以進行直觀教學。

(2)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迴圈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學的難點之二。因為七年級學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識很少,也沒有接觸生態系統的概念以及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方面的知識,因而講透細菌在促進自然界中物質迴圈的作用有一定難度。

教學過程設計

一、本課題參考課時為一課時。

二、教學過程:

1.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時,教師可以先提出一些問題如:你們見過細菌嗎?聽說過細菌嗎?能否描述出細菌的樣子?在學生議論後請學生回答問題。

由此引入新課,教師接著指出:細菌分佈廣泛,無論是空氣、水、土壤還是每個人身上都有細菌生活。但它是單細胞生物,個體十分微小,所以我們用眼睛看不到,下面我們就要了解一下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點。

(2)關於細菌形態的教學,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進行直觀教學。①用高倍顯微鏡演示細菌的三種形態;如果有教學裝置的學校最好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用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②可以用顯微投影儀投影放大細菌的三種形態。③播放細菌顯微結構和亞顯微結構的錄影片段。④以上裝置都沒有,教師可讓學生參看書中的顯微照片及插圖,同時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邊講邊畫出細菌三種形態的示意圖。接著教師總結出細菌的形態:單細胞個體,從形態上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三類。

(3)細菌的結構特點,該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沒有學過有關知識,可用講述法。首先課前要準備好細菌結構的模式圖。如果沒有,教師可參照書上有莢膜的細菌結構示意圖畫一個。對照圖來講述細菌結構特點時,注意讓學生與前面所學過的植物細胞結構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注意強調:細菌細胞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是細菌細胞與植物細胞在結構上的重要區別,所以細菌不屬於植物範圍。另外,有些細菌具有特殊結構如:①有的細菌具有鞭毛可在水中游動。②有的細菌在細胞壁外有莢膜、具有保護作用。

關於芽孢,教師應該指出:能否形成芽孢是細菌總的特徵,不是所有細菌都能形成芽孢。芽孢是該菌種的休眠狀態,稱休眠體。注意說明芽孢的形成不是細菌的繁殖方式,一個細菌只能生成一個芽孢,在適宜條件下,一個芽孢萌發形成一個菌體。芽孢對惡劣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壁很厚滲透性差,含水量極少。殺滅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壓蒸氣滅菌法。一般情況下芽孢可以生存十多年。教師可以補充講述芽孢在生物防治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價值,例如:有些芽孢桿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時,產生晶體內含物,稱副芽孢體。蘇雲金桿菌和日本甲蟲桿菌等產生的副芽孢體對某些昆蟲有強烈毒性,因此有些國家用蘇雲金桿菌等細菌作為殺蟲劑又稱生物農藥,既能消滅害蟲又不汙染環境。

2.細菌生命活動特點:

(1)在講述細菌的生殖過程中要強調分裂生殖是單細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特點是簡單、快速,屬於無性生殖。在講述生殖過程中,教師可參考教參中的示意圖邊講邊畫。

(2)細菌的營養方式的講述可用談話法。教師首先提出問題供學生討論:①植物是怎樣製造有機物獲得營養物質的?②植物製造有機物的條件是什麼?③細菌不含葉綠素,它怎樣獲得營養?經討論後,教師做必要的總結。這樣學生就可以推論出細菌與植物的營養方式有本質的不同。接著引出異養的概念以及腐生細菌與寄生細菌的概念。強調腐生和寄生細菌的區別:腐生是從已死的或腐爛的動植物組織中獲得有機物;寄生是從活的動植物體內或體表來吸取有機物來生活。

3.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和與人類的關係:

(1)細菌對自然界的意義:本內容教師可運用講述與談話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自然界中任何一種生物都有著誕生、生長髮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過程,這是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物體死亡後是否永遠保留在地球上?為什麼沒有出現這種情況?讓學生回答,誰起了重要作用。腐生細菌的具體作用需要教師來講述。下面教師可畫簡圖讓學生連線填充說明三者之間的關係。

為加深學生了解腐生細菌對自然界中物質迴圈的作用,可佈置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完成:

用一個廣口瓶裡面放些土,把小昆蟲的屍體埋在土中。再把玻璃瓶埋入土中,瓶子不要加蓋。上面做好標記,過一段時間挖出來觀察,看看有何變化。

(2)在講述細菌與人類的關係之前,先讓學生討論,①細菌對人類是否都有害?②有益表現在哪些方面?有害表現在何處?而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加以補充,要強調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有害的只是少數種類。糾正細菌都是有害的片面認識,培養學生學會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分析客觀事物的能力。由於病原菌能引起疾病要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講完課後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檢測,及時反饋。並請學生回答“動動腦”上的問題。佈置學生看課外讀物的內容。

4.本課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細菌的應用價值越來越高,範圍很廣,特別是近些年來在環境保護、分子遺傳學、基因工程、製藥業等等在講課時可以滲透這方面的資訊。

七年級生物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使學生認識顯微鏡的結構,瞭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的計算方法,瞭解顯微鏡的基本原理和正確的使用方法。

2、瞭解玻片標本的種類。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正確使用顯微鏡,訓練學生規範操作的技能。

情感目標:

1、通過顯微鏡的使用訓練,對學生進行遵守實驗室紀律的教育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使學生養成科學實驗的良好習慣。

2、在實驗中,體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敢於探索、質疑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知識體系圖解

課文分析

《觀察細胞的用具》這部分內容,通過對顯微鏡的介紹,使學生了解顯微鏡在生物實驗中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為今後實驗教學打下基。'

“練習使用顯微鏡”是學生步入中學後的第一節實驗課,課本從取鏡、安放、對光、觀察到收鏡,每一個步驟都詳細敘述了具體的操作方法。認真組織並上好起始實驗課,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實驗紀律,對於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本節的重點是顯微鏡的結構和作用,在學習過程中,不必對顯微鏡的原理進行深入的瞭解,而應讓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達到熟練使用顯微鏡的目的。為下一節動、植物細胞的觀察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法建議

這節實驗課是學生進入中學學習生物學的第一節實驗課,因此,開始實驗操作前,應進行實驗室規則、愛護實驗設施的教育,注意將實驗過程組織好。

這一節課的重點要放在學習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上。這一節課不要求觀察載有實驗材料的玻片標本(只要求觀察諸如貼有“上”字薄紙的代用玻片標本)。目的也在於讓學生弄清楚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關於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的教學,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達到教學目標:

(1)讓學生參看課本上的插圖,對照顯微鏡實物,自己來認識顯微鏡的結構並進行顯微鏡的使用操作訓練,然後經過學生的歸納、概括,課後通過填寫《實驗報告冊》及時進行反饋,來檢查教學效果。這樣可以留出較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師應強調的是在顯微鏡使用過程中,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有關的注意事項,最後總結操作步驟的順序、重點內容,並及時表揚在操作和紀律上表現好的學生。通過這種“綱要化”處理,提高學生記憶的選擇性,有利於記住最關鍵的東西;

(2)儘量的讓學生利用課上時間反覆多次練習,以提高學生記憶的牢固性;並把學與用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記憶的形象性。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觀察細胞的用具

重點:顯微鏡的正確使用方法

難點:第一次實驗課的組織

教學手段:以學生個人及小組活動為主

教學設計思路: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在教材中用圖表示得很清楚,教師不需要講的過多或過細,完全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的學習方法,利用教材進行學習,教師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顯微鏡的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

教學過程:本節內容為1課時。

匯入:顯微鏡是一種可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的物體放大的儀器。

活動一:學習顯微鏡的各部分的結構及用途

要求:1、學生對照課本P8-9的圖片和相關文字,利用實物觀察並記憶顯微鏡的結構名稱及用途。

(觀察前,教師需先講解顯微鏡的提取、安放。即:一手握鏡臂,一手託鏡座,把顯微鏡靠在胸前,平穩的置於桌面。)

2、同組同學相互考查記憶結果。

3、請幾位同學上講臺利用掛圖或實物講解。

教師總結(重點介紹反光鏡、物鏡、目鏡、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

活動二: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要求:1、學生對照課本P8—10的圖片和相關文字,按要求用顯微鏡觀察“上”字裝片。

2、由於對顯微鏡使用還不夠熟練,要求學生練習時動作要輕,以免損壞顯微鏡。

教師對學生活動進行巡視,並急時糾正學生的錯誤。

教師總結:顯微鏡的操作過程提問: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有什麼不同?2、放大倍數的計算。

組織學生進行觀察,得出結論:1、物像與實像相反。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X目鏡倍數

活動3:學習玻片標本的型別

組織學生用顯微鏡觀察一片樹葉,感受在顯微鏡中的視野狀況。

提問:為什麼視野中看不到影象?如何才能在顯微鏡下到樹葉的微觀結構?

組織學生討論、設計方案、彙報

教師總結:顯然,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的種類

(1)永久性玻片標本:可長期儲存。

(2)臨時性玻片標本:不用長期儲存。

組織學生閱讀P10玻片標本的型別,並在給出的永久玻片中找出相對應的切片、塗片、裝片。

三、作業:完成實驗報告冊

板書設計:

第一節觀察細胞的用具

一、顯微鏡的使用

使用方法:

1、取鏡和安放

2、對光

3、觀察

4、整理

二、玻片標本:

切片

塗片

裝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