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引導青年大學生增強信念

文思社 人氣:1.37W

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引導青年大學生增強信念

利用紅色文化資源 引導青年大學生增強信念

——以“湘江戰役”為例

【摘要】1934的桂林全州發生了一場異常慘烈的戰役——湘江戰役。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明確指出,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中壯烈的一戰,同時也是決定中國革命的一戰。廣西擁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應當利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做到學史增信。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本文以黨史學習團的角度闡述如何利用紅色資源來引導、增強大學生信念。

關鍵詞:紅色資源湘江戰役黨史學習

1934年的湘江戰役。那時的江面上漂滿了紅軍戰士的遺體,鮮血染紅了湘江水。至今在桂北仍然流傳著一首民謠: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盡埋英烈骨;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價值性和實踐性。青年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應自覺融入紅色文化,利用紅色資源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要求,是傳承和弘揚地區紅色文化的要求。

一、立足區位優勢發掘紅色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一片孕育紅色的土地。百色起義、湘江戰役、龍州起義等等這些耳熟能詳的革命事蹟,均是孕育在這片土地之中。八桂大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煥發著勃勃生機,這片紅色土地上,有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百色起義紀念館、廣西黨工委舊址、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舊址等一批重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馬克思主義與廣西文化的融合、創新,形成了獨特的廣西紅色文化。這與當代青年的思想成長有著內在聯絡。因此,大力弘揚廣西紅色文化,立足於自身的區位優勢,以增進新時代大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理想信念。

二、正確理解紅色文化資源對青年大學生的作用

“實踐出真知”,只有腳踏實地的來到紅色教育基地才能感受到文化對於一個人精神狀態的影響。湘江戰役紀念園有這樣一句話:一山一石一豐碑,一草一木皆忠魂。這就是文化育人的價值。紅色文化對於青年大學生的教育蘊含著獨特的以文化人、育人的價值,這便是紅色文化、紅色資源的核心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廣西的紅色資源包括物質形態、精神形態等豐富的教育資源。湘江戰役孕育的革命戰鬥精神,都是革命先輩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紅色資源的精神形態的具體詮釋。湘江戰役彰顯了紅軍將士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會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湘江戰役中,紅軍將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正是這種強大精神力量。在新圩阻擊戰中,紅三軍團5 師接到“不惜一切代價,全力堅持三天到四天”的指令,以兩個團對付敵軍的兩個師,兵力懸殊、困難巨大,但紅三軍團5 師的回覆電報乾脆果斷“保證完成任務!”。在20 歲的師長李天佑帶領下,紅軍將士頑強打退敵人的一次又一次進攻,全師在師參謀長以下團營連幹部幾乎全部傷亡的情況下,仍堅持“只要有一個人,就不讓敵人到新圩”的使命,直至中央縱隊全部渡過湘江。

廣西紅色文化資源體現在多樣性與數量性並存、這就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成長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厚的學習的平臺,構建了青年大學生理解和利用紅色文化的重要通道,也為鼓舞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了有效途徑。

把湘江戰役等紅色資源融入青年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這會使得青年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越堅定,革命年代留下來的理想信念蘊含著黨的初心、使命、性質宗旨。通過湘江戰役這樣的紅色資源融入進青年大學生的生活中,就像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

三、高校學生紅色教育現狀

(一)高校組織紅色教育實踐較少。

當代的大學生與紅色文化的歷史時期相隔較遠,對於紅色文化沒有實感,因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實感,缺乏相應的學習背景和感受背景。許多高校在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時,經常使用的教育形式就是和思想政治課程進行結合,利用授課或講座的方式進行專題教育,學生對這種形式的教育獲取的知識和印象比較淺顯,一些高校會組織紅色文化類比賽活動,創新能力較差,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在高校內部沒有形成整體效應。對於一些紅色文化形成地域,以及距離紅色文化生成點距離較近的學校,經常會組織學生進行紅色文化地點的參觀,學生在此過程當中關注的內容不一,往往都流於形式,沒有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

對於一些已經成為景區的革命老區或紀念館,組織全校學生參與的成本較高,不易管理,沒有足夠的精力和經濟成本來組織實地教育,更何況大多數高校都沒有相應的地區便利,組織這類活動較為困難,實踐起來機率較低。

由於學生人數較多,高校經費有限,多數的紅色教育實踐活動的學生參與數較少,不能做到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紅色教育實踐活動中來,缺乏普及性。

(二)高校紅色教育時代性不強

高校紅色教育大多是以革命戰爭年代的中國共產黨的優良作風和優秀革命精神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時代精神為內容,能夠促進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推動了社會和平有序地發展,極大地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

然而,很多高校在對紅色教育的認識上不夠充分,把紅色教育歸結於只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黨在反抗外國侵略者以及國民黨反動派的特定歷史時期所形成的紅色文化與精神,而不具備時代特色,不適應於當代社會的主流發展趨勢。

(三)高校紅色教育缺乏創新性

紅色教育依賴學校的強制性,課堂上的紅色教育手段比較單一,給年輕人展現的紅色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時過多地強調記憶與理論化知識,而扼殺年輕人深入瞭解紅色文化的積極性。

四、高校開展紅色教育的對策與途徑

紅色主題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學校從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學習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著眼,積極佔領思想教育的陣地,要開展好紅色教育,使之不流於形式,高校要努力營造紅色文化的育人氛圍,探索紅色文化的育人機制,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教育價值,不斷拓展紅色教育的外延,深化紅色教育的內涵,探索一種常規教育日常化、特色教育品牌化、校地互動雙向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模式。

(一)紅色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課堂是主陣地,高校應大力抓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找準紅色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結合點,將紅色教育列入教學計劃,將紅色文化中的典型案例滲入課堂教學,將紅色實踐融入教學實踐環節,發揮紅色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育人功能,提升紅色文化的育人效果。要改善和創新教學方法,將啟發式、互動式、案例式、討論式、體驗式和研究式教學等教學方法有機結合、有效應用於教學過程,將現代化手段教學,網路教學資源運用於紅色教育課堂,提升紅色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效果。要制定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試和考核辦法,將參與紅色教育狀況作為成績的考核指標,並與學生綜合測評、評獎評優有效結合,引導大學生積極投身紅色教育的學習和實踐。要加大思想政治教師團隊的建設力度,通過教師培訓、專題研討、教師說課比賽、以老帶新等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紅色教育的思想意識,提高傳授紅色文化的能力。

(二)加強高校紅色實踐

實踐是主觀認識與客觀事物聯絡的橋樑。紅色文化源於實踐,同樣,紅色文化的學習、吸收和傳承同樣需要實踐。高校應因地制宜開展諸如紅色旅遊、紅色資源調查、紅色精神宣講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思想認識、充實精神生命歷史紀念館、紅色專家講座等活動,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參與熱情。高校中有一部分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也可與紅色教育結合起來。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和了解,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同時,對我國的紅色資源的利用、保護與開發有較大作用。開展紅色教育還要重視實踐基地的建設,著力建設一批集歷史性、科普性、教育性於一體的紅色教育基地。

(三)營造良好紅色環境

在紅色文化的教育中,應充分發揮黨團支部、學生會、紅色社團中的學生骨幹作用。特別是學生黨員,在紅色社會實踐中應該取到帶頭作業。高校通過組織籌劃多種形式的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傳統的教育、紀念、娛樂活動,使廣大學生在更加廣闊的平臺上,以較為自然、真切的方式,參觀、接觸、解讀和體味紅色文化,加快紅色文化建設的步伐。

五、結語

整合教育功能,發揮紅色文化育人合力。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整合紅色文化的各項教育功能,一要通過民族地區紅色文化所產生的品牌效應,挖掘其各項功能的文化內涵、精神意蘊和教育實效,並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高校實際,不斷豐富教育手段,強化教育功能。二要在強調紅色文化德育功能之外,也注重其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美育等現實功能,幫助大學生全面發展。三要傳承紅色文化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同根同源、同向同質的特點,特別是吸收優秀文化中有利於民族地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和自身發展的養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紅色文化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