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社>論文>論文精選>

社會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7.92K

社會心理學論文精品多篇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一

第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大學各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引導達成社會價值共識,從而引導、優化社會心理。當前社會心理的複雜多變,大量消極社會心理的形成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社會轉型階段價值觀多元化所引起的價值迷失的必然後果。因此,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理關鍵是要解決價值標準問題。而價值觀是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即觀念形態的社會意識形式)核心內容之一,是意識形態各要素的綜合反映形式,它集中體現了意識形態的導向功能。所以,從這層意義上說,優化社會心理實質上就是要堅持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因為核心價值體系是一個國家全體人民或大多數社會成員共同認可、普遍遵循、自覺踐行的主導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當前,我國的社會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是我黨領導人民經過長期實踐煅造而成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精華,是與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相聯絡的、特定的、在意識形態中處於中心地位的思想形式的總和,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其核心就是十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24字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提供了一個共同思想基礎,作為社會上最高層次的文化教育結構,大學更應嚴格貫徹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

第二,充分利用人才優勢加強社會意識理論研究從而引導、優化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包括水平不同的兩個層次: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社會心理是低水平的社會意識,具有樸素自發性、日常經驗性和大眾普遍性的典型特徵。意識形態是意識水平較高的社會意識,是在社會心理中沉澱提煉出來的思想體系。在一定社會關係基礎形成的社會心理經過系統化、抽象化,就上升成為社會意識形態;而社會意識形態一旦形成,反過來又會影響社會心理,使其按照意識形態的理念發生變化,即通過教育、傳播等方式可以使意識形態轉化為社會心理。也就是說,在社會意識內部,社會心理和意識形態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且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所以,在建設和諧社會心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加強對社會心理本身的理性研究,另一方面加強對社會意識形態的理性研究也是必要措施之一。此外,大學可以充分發揮學科薈萃的優勢,充分調動各學科的優勢人才來研究相關內容,從而豐富、完善社會意識形態,使社會意識形態發揮出強大的理論力量來引導社會心理的變化。對於當前我國社會來講,大學主要是調動廣大教師特別是人文社會學科的教師積極參與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中來,從不同學科不同角度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第三,塑造大學生健康人格是大學引導、優化社會心理的根本途徑。社會心理的優化從根本上看是要實現社會轉型的關鍵和核心——人格的轉型,即現代健康人格的塑造。人格是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精神品格,包括認知品質、意志品質、情感品質等感性和理性的構成要素。只有人格健康,個體內部心理成分和諧,社會心理和諧才有望達成。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專門機構,負有思想教育、塑造品質、培育人才的重大任務,培養具有現代健康人格的大學生,向社會輸送各類合格高階專門人才本就是其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由於大學生接受的是本時代最高程度的文化、知識教育,他們的思想、意識、觀點等往往也是本時代先進精神的代表,在由個體心理向社會心理轉化過程中,這種合規律度越高、可信度越高的個體意識、觀點等越容易被社會化,從而成為社會心理。所以說,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不僅關係到他們自身心理的和諧,也對社會其他成員的心理髮展起著示範和引導作用。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大學生人口數量日益增大,其本身就在社會總人口中佔有了相當大的比重,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這個群體的心理和諧程度本身就是社會心理和諧的一個重要內容。由此可見,培育和塑造當代大學生積極健康人格對當代社會和諧社會心理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二

[關鍵詞]微文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

[DOI]10.13939/.2016.38.135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對當代大學生的成人成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旺發達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海量資訊隨手可得、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充斥其中的微文化時代,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大學生人生價值觀的建設更顯重要。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必須對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有全面的把握。

自2013年以來,國內高校有相當多的學位論文以“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為研究主題,這些論文大部分對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培育現狀有專門的調查,獲得了許多很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形成了十分有說服力的結論。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文化從2012年起獲得快速發展,因而前述調查資料和結論也可以充分反映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培育狀況。本文以相關論文的調查資料為依據來對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進行分析。

1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

1.1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狀況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提,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成為個人價值觀的核心內容。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其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培育讓大學生真正確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仰。而要實現這一任務,讓每一位大學生做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認知是前提。

吳歡在完成2014年的學位論文《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效性研究》過程中,在重慶地區的四所高校――重慶師範大學、重慶交通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和重慶大學進行了主題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現狀”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49.5%的大學生表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知道一點”,38.3%的大學生表示“比較清楚”。[1]

董園園在2015年的學位論文《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中,對華東師範大學的學生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情況的問卷調查。根據其文中提供的資料,這項調查的樣本選擇符合社會調查規則,其調查資料具有比較強的代表性。通過對調查問卷的整理,她得出以下資料: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被問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時,表示“完全理解”的只有8%,“理解一般”的佔81.11%,表示“無所謂”的佔7.56%,還有3.33%的同學“不理解”;在具體回答“您瞭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有哪些”問題,全部選對的大學生佔48%,選對兩項的36%,只選對一項的15%,還有1%全部選錯。

以上兩篇論文雖然所選取的調查物件存在地域的差別,但調查所獲取的資料卻比較接近,這兩項調查資料可以相互印證,說明調查的結果是有代表性和說服力的。通過對上述調查資料的分析,對當前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狀況,我們可以持一種謹慎樂觀的態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狀況還是很不錯的,吳歡的調查資料顯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較清楚和知道一些的接近80%,董園園的調查顯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全不理解和無所謂的不到10%。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我們關於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另一方面,經過這幾年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力宣傳,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表示不理解和不關心,又提醒我們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做。

1.2 大學生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義的認識

董園園的調查顯示,51.33%的大學生認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十分有必要”,40.67%的大學生表示“有必要,但是必要性不大”,8%的大學生表示“完全沒必要”和“說不清楚”;45.33%的大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於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十分有用”,認為“有作用,但作用不大”的佔44%,認為“沒用”和“說不清楚”的佔10.66%;70.89%的大學生表示“十分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1.33%的大學生表示“不太願意”,3.11%的表示“不願意”,另外還有14.67%的大學生表示要“看情況”。[2]

鄭曉旭在其與董園園前述論文同名的學位論文中,也就大學生對“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的認識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4.2%的受訪大學生表示“意義重大”,18.4%的認為“意義一般”,還有7.4%的受訪大學生持“無意義、說不清”態度。[3]

這兩項調查我們同樣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解讀:好的一面是,大部分大學生都已經意識到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有了這種認識,大部分大學生都會自覺投身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不好的一面是仍有部分大學生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無所謂態度,可以想見,在這部分大學生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會受到排斥的。

1.3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情況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認知是基礎,在大學生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不是最終目的和工作終點。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既要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認知和認同來實現,更要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來展現和進一步強化。當前,大部分大學生在社會生活中能夠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特別是在道德方面。

在金向華的調查中,82.58%的大學生贊同“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自己的道德評價標準”; 90.20%的大學生贊同“把誠信做人作為自己待人接物的標準”。[4]張藝兵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應該將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光大的大學生達到 94.9%;89.6%的大學生堅決反對考試作弊。兩項調查結果都說明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水平是比較高的。

但是另外我們還應注意到,部分大學生實際生活中存在著道德知行不統一的問題。張藝兵的調查結果顯示:關於考試作弊問題,一方面,95.7%的大學生認為考試作弊是不誠信、不道德的;但是另一方面,當被問到為了考試不掛科是否會作弊時,有13.1%的大學生選擇會為了通過考試而作弊。[5]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知行不統一的表現。

很明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關於公民層面的“誠信”在部分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中是被忽視的,反映出這部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並未取得成效。

1.4 大學生對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情況的認識與評價

梅睿關於當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路徑的調查顯示,當前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方式主要有。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92.9%的大學生表示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對於這一培育方式,72.4%的大學生表示認可,19.1%的大學生評價一般。

(2)黨團組織建設。84.9%的受訪大學生表示,其所在高校通過黨團組織活動組織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學習。63.2%的大學生認為通過黨團組織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理論知識對自我理解和認知影響較大。

(3)校園主題文化建設。80.1%的大學生表示他們通過參加學校組織開展的校園主題文化活動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49.2%的大學生認為校園主題文化活動對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較大。

(4)網路新媒體。在參與調查的高校大學生中,通過參加學校開展的網路等新媒體平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佔到80.8%,其中52.9%的大學生認為通過網路等新媒體平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貼近學生生活,實效性較強。

2 對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現狀的分析

2.1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的成效

前述關於當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狀況的四個方面的調查,充分表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2.1.1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瞭解、認知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自十以來,黨中央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採用多種方式做到“落細、落小、落實”,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多次高潮。高校作為意識形態教育重地,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更是被提到重之又重的地位。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與濃郁氛圍之下,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瞭解與認知處於全社會領先的地位。

2.1.2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更加自覺主動地投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宣傳與踐行之中

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的學習,廣大學生真正深刻領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以其強大的邏輯力量征服了大學生。從而實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由認知到認同與信仰的轉化。

2.1.3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培育、踐行的理論研究達到新水平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就必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徹底”,這就必須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相關問題的理論研究。正是基於這一思考,近年來國內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研究成果佳作迭出,相關理論研究達到新水平,特別是關於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論文、專著既有數量更有質量。

2.1.4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途徑不斷地創新和拓展

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講解,既依靠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還藉助於黨團組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同時,結合時代特點,採用網路和新媒體、微文化方式來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途徑不斷創新和拓展,大大增強了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實效性。

2.2 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之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特別是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我們也應該注意到當前這項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實效與理想目標還存在相當差距。

2.2.1 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知情況還不盡如人意

儘管現在隨處可見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的宣傳標語,特別是高校校園內更是如此,但是根據筆者的經驗,結合前面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出,當前未能真正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的大學生還不在少數。

2.2.2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途徑的開發滯後

當前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主要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黨團組織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和網路新媒體等四種途〔〕徑。相關調查顯示,四種途徑中佔主要地位的還是前三種。儘管現在不少學者和領導都在呼籲要重視利用網路新媒體這一深受大學生喜愛的方式來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工作,而且確有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開展了相應的活動,但是這些關注與實踐跟在微文化時代大學生的需求相差甚遠。很明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途徑與渠道的開發工作與微文化時代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滯後性。

2.2.3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價值觀培育主要渠道,在不少高校,理論灌輸依然還是培育的主要形式。而這深為學生反感。問卷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在一次相關調查中,28.6%的受訪大學生表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填鴨式’、‘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佔主導”。可以看出,部分高校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只存留於表面形式,在學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獲取各種鮮活資訊的今天,仍然依靠“填鴨式”的“灌輸”,基本上就是一種走過場、搞形式。

參考文獻:

[1]吳歡。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實效性研究[D].成都:西南大學,2014.

[2]董園園。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5.

[3]鄭曉旭。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三

【關鍵詞】社會心理學 課程內容體系 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03C-0035-02

社會心理學是現代心理科學的基礎性分支學科之一,它在心理學知識體系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社會心理學課程關注人與社會的關係,其核心議題是個體如何受到他們現實的、想象的與隱含的存在所影響,內容涉及自我、人際關係、群體與社會等層面,思考人作為社會存在的行動與思維規律,其不但對於素質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培養合格公民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已經將社會心理學列為通識課程。然而,我國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在內容體系上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對此,應以理論本土化、適應社會需要、實驗獨立設課為主要方向而展開改革,最終實現提高學生人文素質和實踐能力的目標。

一、當前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的不足

(一)教學內容較為陳舊、落後,未能及時反映國際主流研究的新內容

僅就美國而言,專業社會心理學期刊就有20多種,此外能夠發表相關研究成果的期刊數以百計。以美國的《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報》(JPSP)為例,從1965年至2000年期間就有7277篇。而我國高校的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依然以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美國經典研究成果為主要教學內容,嚴重落後於國際主流社會心理學研究水平,能夠反映的20年80年代以來的新內容很少,更遑論最新研究進展。如“微觀理論”是二戰後社會心理學理論發展的新趨勢,目前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理論成果,但是,能夠在現有教材中所反映出來的依然只有“挫折―侵犯理論”、“期望理論”、“激勵雙因素理論”等較少內容。

(二)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較少

自1978年學科恢復以來,中國人已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理論研究成果。但是,由於學術自信等方面的原因,敢於把這些研究成果編入教科書的極少。目前除“自我價值定向理論”等極少數理論外,幾乎都未進入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之中,這種情況並不利於學生樹立學習自信與熱情。

(三)課程內容體系教學重心失當

當前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於理論建構過程的探討,也沒有分析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對於描述、解釋中國人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適用性問題。西方社會心理學自形成期以來,積累了日益繁蕪的知識成果,單單描述這些成果就已經需要大量篇章才能完成。因此,現有的教學內容體系往往沒有辦法細緻探討理論的建構過程。而且更大問題是,當西方的社會心理學理論知識在被引述的時候,通常是作為全人類(自然包括中國人)行為的共性而得以尊崇,而文化心理學指出:文化與情境對於人類的心理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即使在美國,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外在效度也經常受到質疑,它甚至被稱為“美國白人大學二年級學生的心理學”,而在遙遠的中國課堂上,很多結論卻作為關於人類行為的“真理”來傳輸給學習者。

(四)由於課程內容體系過於繁雜,經常無法按時完成教學計劃

目前最為暢銷的國內教科書通常包括16至18個章節,而且隨著版次的增加教材也越來越厚,動輒四五十萬字甚至70多萬字,而社會心理學的授課時數通常為54課時,即使教師對某些教材內容點到為止,也很有可能無法完成全部章節的講授。

(五)缺乏統一的學科範式與貫穿整個學科的學科主線

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鬆散,與普通心理學課程相比,其知識成果遠不成系統,社會學取向與心理學取向之爭使得有些章節具體而微觀,有的章節抽象而又巨集觀。學生們經常反映缺乏學習主線、對內容記憶的難度較高等問題。國外教材通過劃分研究層次並在每一層次內以問題為主導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而國內尚未廣泛接受這種方法,對於課堂內容體系的編排仍處於緩慢的探索階段。

二、改革目標與預期效果

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要服務於高校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課堂教學是大學生接受科學教育的最普遍形式,是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社會心理學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隨著授課經驗的豐富與積累,可以有針對性地思考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問題,其改革目標與預期效果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一是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往往“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其對自身、對生活、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往往有一定侷限,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改革應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整體認識能力。

二是提高大學生的研究能力。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尚有許多空白點,有許多領域可供學生加以探索,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不能以全面包容已有知識為目標,而是要引導、鼓勵學生去探索,並在不斷的探索與發現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三是提高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大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是當前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也應面對這一重要課題,從自己的專業特色出發,讓學生更加了解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獨特屬性、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人應該如何適應與改造社會等問題。

三、改革思路

(一)以適應社會實踐需要為導向改革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

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改革應服務於素質教育的總體目標,而素質教育最終要培養出適應社會實踐需要的專業人才。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往往是“寬口徑”的,所謂的“適應社會實踐需要”往往有著多重內涵。

首先,要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研究能力。要使學生通過學習社會心理學課程更加了解自身、瞭解他人、瞭解社會,能夠妥善處理自身與他人、社會的關係,並在需要的時候能夠設計出既有科學價值又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方案。

其次,要有助於學生社會能力的形成。社會能力是個體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進行交往和協調的能力,調整、控制和改變社會成員之間關係的能力,以及從事各種社會活動的能力的總和,包括社會適應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社會組織能力等方面。社會心理學課程體系改革應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能力為導向,以培養能夠適應社會實踐需要的人才為最終目標。

(二)走本土化之路

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必須要根植於對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實踐的詳細考查基礎上。人類具有相同的生物學屬性,這是其社會心理與行為存在共性的自然基礎,但是,由於受到不同歷史文化與社會情境的影響,中國人必然有不同於歐美人獨特的思維方式與行為模式。如果不加鑑別地將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知識作為解釋中國人行為的普

遍真理的話,那麼,必然會導致濫用與誤用的情況發生。

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應當以西方學者所提出的普遍性問題作為授課框架,在具體內容上重視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研究思路,但對其研究成果的適用範圍必須保持足夠的警惕。即使它可能很好地解釋中國人某些日常生活現象(如“基本歸因錯誤”),存疑的態度和提出驗證的設計方案還是必不可少的。

走本土化道路不是要求學者另外提出一套完全本土的概念,然後據此設計出不同於國際主流的“純中國化的社會心理學”。而是在國際主流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命題下,探討與發現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與外國人相比具有哪些共性特徵和獨特之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髮現、積累、提煉日常生活中各種相關的規律現象,最好是在未講解相關理論之前就讓他們首先提出自己的解釋理論或假設,然後通過課程內容學習來對比自己的解釋與經典解釋之間的異同,鼓勵學生在課後進一步探索、驗證課堂學習內容,讓學生去觀察其有效性和適用範圍。這一過程有助於學習者進一步發現已有理論的空白點,發現有價值的社會心理學議題。

(三)進行社會心理學實驗獨立設課的嘗試

為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可以探索社會心理學實驗獨立設課的可行性。當前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中對實驗過程有所忽視,而實驗法等實證方法的引入卻是奠定本學科科學地位、促進其高速發展的基礎。社會心理學理論具有反身性,它不獨立於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之外,它們的傳播會導致相關心理與行為發生變化,因此,理論知識不是永遠有效與全世界通用的,理論知識的獲得思路與方法才更加重要。社會心理學課程內容體系應由知識的介紹轉向知識的獲得。

實驗獨立設課的益處在於:一是實驗課的安排更加靈活。需要時可以在相關課程之後,隨即讓學生們進行驗證性實驗;也可以安排在相關課程講授之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後再對比經典實驗過程來提高自己的實驗設計能力。二是社會心理學實驗獨立設課不需要太多的學時,關鍵在於啟發性。只要讓學生掌握社會心理學實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即可,如此可以有效地補充基礎心理學實驗。在獨立的實驗課時中,驗證性實驗與自主設計實驗可各佔一半。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四

1關於社會實踐體系的建立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計劃。只有制定並建立了完整的實踐體系,才能開展具體的實踐活動。結合學科培養目標,研究者提出建立“兩應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實踐體系。具體框架如圖1所示。“兩應用”是針對應用心理學的專業特點“應用性”而提出,體現應用心理學“應用性”特點的兩大學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資源方向。結合社會崗位需求建立以下實踐體系:中國小實踐體系、高校實踐體系、特殊教育實踐體系、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和企業實踐體系。其中中國小、高校及特殊教育實踐體系是針對學生畢業之後在這些部門從事相應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實踐工作所建設的。災區心理援助實踐體系,屬於社會心理服務。眾所周知,當前世界人類心態的不穩定、人與自然的不和諧還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導致現時“天災人禍”頻頻發生,面對這些危機及突發事件,民眾的心理需要及時調適。企業實踐體系針對學生將來在企業人事部門從事相應的實踐工作所開設,同時這些基地可以為兩大方向的教學科研提供平臺。“三功能”是針對實踐體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實踐體系的功能分為教學型、科研型、就業型。據瞭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掛牌實踐體系主要是畢業實習基地[5],對應於我們提出的就業型功能,即主要為學生畢業參加工作走向社會所服務。為使原先的實踐體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實踐體系的利用率,使實踐體系更好的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而服務。我們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學、科研型主要服務於日常教學中的實踐活動,就業型主要是畢業實習,是四年基本知識的綜合應用。需要說明的是,三功能、兩應用的劃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體現了一個事物的多角度、兩面性,即實踐體系所針對的學科方向及功能。實踐體系的確立也不是隨意而為的,是同時結合多種因素而考慮的,總的原則是以學生為本,結合專業特點社會需求所制定。“四能力”針對實踐活動所培養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自我調適能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基本知識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指從事某一領域的工作所需具備的能力,如從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診斷技能、心理諮詢與治療技能。從事中國小心理健康工作者,則需把專業課《人格心理學》《心理諮詢》和《發展心理學》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於實際來解決中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事企業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則需把《管理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和《心理測評》等理論知識技能應用於企業來解決問題。自我調適能力指學生在教學、科研及就業實踐活動中,在把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同時,也要把心理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身,使自己具備良好的自我調適能力。如果本身從事心理學工作的人都沒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心理學問題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為創造性解決問題的生產力;創新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指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四年學校生活中沒聽過的問題與難題,需要學生自己創造性地去解決。如科研實踐的訓練: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等科研方法無疑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把握問題本質所在,為更好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奠定基礎,同時科研實踐過程中訓練的獨特視角能夠促進自己突破書本知識、個人經驗的侷限,極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及綜合應用能力。該實踐模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自身心理素質、創新能力,也能提高學生實際應用理論知識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表現在心理學“應用型”的兩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資源管理。該體系繼承了傳統的實踐模式中對兩大應用方向的重視,又把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創新能力的培養放在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位置。

2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

當學生按照實踐模式進入實踐基地開展工作時,詳細而具體的實踐大綱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綱之前必須搞清楚兩個問題:即實踐的目的及實踐的內容。

2.1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的最高體現是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那麼實踐體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那麼實踐活動該如何進行就可達到這個目標呢?研究者認為這裡的一個宗旨就是“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交給學生”。據瞭解,大部分當前應用心理學本科學生在畢業實習或者專業實踐體系的主要工作是協助和配合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做一些日常簡要的勞務工作,並非頂崗實習[6]。誠然,對基地一些基礎性的工作的瞭解固然必要,但若實踐工作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話,定然是達不到培養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認為在基地,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對於基地是一股新鮮的血液,實踐單位應該是把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難題交給學生,而非勞務。這些難題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學生創造性地解決,那麼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發展。

2.2實踐的內容實際上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是一致的,或者說是上個問題的後續問題。前已述及,實踐單位應把“難題或者問題”交給學生。即實踐的內容實際上是針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或者難題展開的,那麼概括來說,學生就是要以“問題為中心”開展實踐活動或者實踐工作。具體在實踐活動中如何體現呢?這需要基地和學校(學生)雙方的努力和合作。學校應把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作為課程資源來開發,並寫入實踐大綱。使學生在實踐單位的工作任務問題化,即發現工作中的問題、難題並創造性地解決。方能凸顯應用心理學學科的“應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校或學生成為實踐體系建設的主體;需要實踐單位工作人員對於學生實踐的目標進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教學展開的,那麼其實踐的目的就是與課程有關,旨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如果實踐的功能是針對科研展開的,那麼實踐的目的就是與研究專案有關;如果是畢業實習,則為就業準備。這三種功能對應三種目的,研究者認為教學、科研功能主要是為“培養堅實的專業知識技能”服務,故它是基礎性的工作,創新思維的成分較少,其實踐大綱的制定與課程設定有關。而就業功能的實踐即畢業實習,其為“能夠在科研、政府、學校、企業、事業機構等廣闊領域裡從事研究或實踐”而服務,因此畢業實習是更加實際的,是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單位和學生必須都瞭解目的,以便針對性地展開工作。建議在實踐活動進行之前尤其是畢業實習之前應設定一個見習期,通過見習期,學生與實踐單位雙方都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常規性的瞭解。如學生對實踐單位的日常工作事務、程式有個大致的瞭解;再進一步發現或瞭解實踐單位中可能或者已經存在的“問題和難題”,從而有利於在接下來的實習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3結束語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五

1.名譽感的驅使名譽感對群體成員思維的影響其實是一種社會比較心理。作為群體中的一員,人們總是希望得到群體中其他成員的好感,個人在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展示自我,一旦發現自己的觀點受到了批評或質疑,在名譽感的驅使下,一些人就會稍稍朝著占主導地位的立場調整自己的觀點,對於自己存有異議的觀點保持克制,對於多數派的意見,表示更多的支援。對名譽感的過度追求勢必會造成極端主義,因為這樣使得群體內的分歧和異議被變相的壓制,表達不同意見將被視為是不忠誠的表現,人們受到對自己名譽的某種擔憂的驅使,也許就不會由於資訊和有說服力的論點而改變立場,更不可能有機會認識到自己身處的群體的偏見和偏見的嚴重程度。

2.辯論中的“舌戰優勢”桑斯坦研究發現:在許多領域中,持某個觀點的人會比持對立觀點的人具有天然的“舌戰優勢”。比如,在涉及到罰款的情況下,主張做出較高金額罰款的人們比主張做出較低金額罰款的人們具有天然的“舌戰優勢”,雙方的討論結果也往往趨向於更高的罰金。擁有“舌戰優勢”的一方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佔據了道德上的有利位置。在懲罰性措施中,對於錯誤行為的懲罰被認為是正當的,而與此相對立的免於處罰甚至從輕處罰都可能會觸犯眾怒,使自己處於道德上被動的位置。在很多情況下,處於“舌戰優勢”的一方經常在不經意間可能將問題的性質嚴重誇大,導致在論戰中的雙方向處於“舌戰優勢”的一方迅速偏移,群體最終走向極端。

3.社會流瀑效應桑斯坦認為,群體極化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社會流瀑效應的刺激,“當流瀑效應發生時,信念和觀點從一些人那裡傳播到另一些人,不是依靠傳播者的實際所知而是依靠他人所持有的想法而決定自己的觀點。而這種信念很可能是錯誤的,因為人們都不是依靠自己私人的資訊而是依靠自己所信任的別人做出的判斷。”社會流瀑效應的產生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與群體成員間資訊的傳播方式有關,而另一種形式則與名譽感相關聯。資訊型流瀑:假定群體中的成員依次發言,A認為某種惡劣的行為實際上已經發生,B現在知道了A的判斷,假設他根據自己所掌握資訊的判斷與A的不同,但同時又不足以明確辨別誰的觀點更加可信,這時B就有可能會採用隨機方式決定,其結果很可能是同意A的觀點;現在輪到C來判斷,在A和B都已經表示惡劣的行為已經發生的情況下,那麼即使C所持有的資訊表明前兩個人錯了,他也很可能會忽略自己所瞭解的情況,轉而同意A和B的說法,因為在C看來,A和B所得出的結論很可能都是有理由的,而自己的資訊並沒有百分百的把握,這樣C實際上就處於一個資訊流瀑之中。名譽型流瀑:在名譽流瀑中,人們以為自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或者什麼可能是正確的,但他們仍然採取從眾行為,以保持別人對自己的好感。比如A認為某一社會現象是不合理的,而B表示同意A的看法,不是因為他真的認為A是對的,而是他不想得罪A,或者顯得對公共利益毫不關心,如果A和B都表示這一現象不合理,那麼C即使不覺得這一現象有什麼問題,也不會公開反對A和B的觀點,甚至還可能會附和他們的判斷,原因就在於C不想受到A和B的敵視,失去群體對他的好感,這樣一個名譽流瀑就在事實上產生了。可見,社會流瀑效應就是使群體成員在新的觀點和意見面前發現了現有結論的不合理之處,也不會輕易採取和他人不同的行動,結果往往是促使群體討論走向極端。

4.“群體思維”的特徵“群體思維”這一概念是由社會心理學家歐文•賈尼斯提出的,用於解釋那些可能會導致社會的失誤、災難,甚至某些形式的極端主義的決策過程。賈尼斯認為,某些群體在決策時會窒息不同的意見,注重達成共識而非正確性,對於替代性選擇和後果的研究未能予以足夠的重視,結果往往釀成慘敗。群體通常強調團結一致和志趣相投,而這一觀念將使得群體成員面臨的資訊和名譽壓力加強,群體成員會沿著處於優勢地位的觀點不斷傾斜,直至走向某一意見的極端。群體思維還會貶低對某一決策或觀點的重新審查與思考,對對立面的看法也始終抱有成見,要麼視之為十分邪惡而不願與之交談,要麼視之為十分愚蠢的意見而不願對其進行審慎的思考。一個受群體性思維影響的組織,總是會施加各種壓力,迫使人們採取單一與組織中占主導地位相一致的思維方式。

二、大學生群體更容易走極端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青年群體,他們朝氣蓬勃、富於激情,看重個人名譽,充滿正義感,具備較強的集體觀念,組織性紀律性強。這些特徵使得這一群體更加容易走向極端化。

1.大學生更加重視自己的名譽誠如前文所述,名譽感經常扮演著極化推手的角色。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四年中都要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校園內,宿舍、班級、年級成為他們最容易找到歸屬感的集體,因此他們也非常看重宿舍、班級甚至年級同學對他們的看法和評價。一旦瞭解到別的同學的想法,他們就會朝著佔據主導地位的立場調整自己的觀點,剋制自己所持有的相反意見,而對目前集體中多數派的觀點表現出更多的熱情與支援,以使自己顯得更加的“合群”。在討論的過程中,意見處於弱勢地位的大學生會越來越不願意表達自己私下持有的資訊,使得自己所處的集體的立場逐漸走向某個極端。

2.大學生更容易受“舌戰優勢”的影響大學生群體通常更加富有正義感,在對一些違反規則或是道德行為的批判上,也往往更加富有激情和不遺餘力。“舌戰優勢”經常發生在討論實施懲罰性措施的情況下,主張予以較重處罰的人在與主張予以較輕處罰的人進行辯論時,往往會處於一個有利的位置,道德上的優越感會使主張較重處罰的人底氣十足,氣勢上足以壓倒主張較輕處罰的人,最終的辯論結果也往往偏向形成較重的處罰。對於富於社會正義感的大學生而言,這種“舌戰優勢”發生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在對一些不公正現象進行批判性討論的時候,大學生群體的正義感有時會讓他們衝昏頭腦,盲信自己對某一惡劣行為的嚴厲聲討是正當的,在多數大學生都自信的選擇對某一行為進行嚴厲處罰時,那些對處罰結果的合理性存在懷疑的群體成員,這時也因為在討論時的劣勢地位,而難以對討論的方向發生實質性的影響,群體討論的結果更加容易向著主張嚴厲處罰的一方走向極端。

3.大學生管理模式容易滋生流瀑效應國內高校對大學生特殊的管理方式,決定了這一群體更容易受到社會流瀑效應的影響。在寄宿制條件下,所有學生被以宿舍、班級、年級等為單位分成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群體,群體成員生活和學習在一起,彼此之間比較容易形成情感聯絡,這樣一些具有情感聯絡且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群體,正是社會流瀑效應產生的絕佳溫床。例如,某個宿舍的同學在討論學校食堂飯菜價格是否合理的問題時,A同學根據自己對其他高校食堂飯菜價格所掌握的片面資訊,認為本校食堂飯菜價格很不合理;同宿舍的B同學在聽到A的判斷時,由於對自身掌握資訊的不自信或者出於不願得罪A同學的考慮,也做出了學校食堂價格不合理的判斷;現在輪到同宿舍C同學,此時即便他掌握一些能夠證明A和B同學判斷錯誤的資訊,但是出於不願受到A同學和B同學敵視的目的,最終也會做出學校食堂價格不合理的表態,一個簡單的社會流瀑效應就這樣發生了,當這一效應的範圍擴大到班級、年級時,一場針對學校食堂飯菜價格的群體極化事件就有可能發生。

4.大學生更容易受到“群體思維”影響大學生是一個組織性紀律性非常強的群體,在學校日常的素質教育中,也會不斷強化大學生作為集體中的一員團結一致和凝聚力的重要性。這些品質對於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這些品質在某些情況下,卻有可能會加劇群體極化出現的可能性。桑斯坦的研究表明:如果群體成員高度的團結一致和志趣相投,由於資訊和名譽兩方面面臨的社會壓力都得到加強,群體中發生流瀑效應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隨之而來的是群體討論的方向可能會由於損失了那些持有不同資訊和觀點人們的意見而出現偏差。團結一致的潛臺詞其實就包含了需要抹殺不同意見,鼓勵群體成員意見和觀點的同質性;凝聚力的形成同樣也是需要群體中的某些成員犧牲個人的觀念和看法,服從在群體中處於多數派地位的觀點,在這兩種品質的共同作用下,大學生群體的集體討論往往更容易走向極端。

三、預防大學生群體極化的對策

對於如何防止群體極化現象的發生,桑斯坦提出了幾個方面的對策:傳統主義、後果主義、協商民主的理念以及多樣性與平衡。這些對策在預防大學生群體極化方面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傳統主義強調經驗和約定俗成的傳統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學生由於激情與衝動引發的極化;後果主義通過對某一極端化事件所可能產生的惡劣後果的預判與呈現,能夠有效地警醒群體討論的極化傾向;協商民主重視各種不同意見的充分表達與辯論,有助於增加觀點的多元性;而多樣性和平衡則鼓勵新的觀念與聲音,避免群體成員的同質性,通過相互交鋒的觀點讓討論更加理性。

1.重視傳統的作用英國政治家埃德蒙德•伯克通過對法國大革命的研究發現,民眾的激情容易導致人們受到某種思想的煽動而走向極端,相對應的,他提出要注重世代相傳的經驗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具有理性的公民會意識到自身的侷限性,而把大量的權力授予社會傳統。傳統主義肯定能夠作為對走極端的一種制約機制發揮作用,如果群體成員尊重過去的做法,他們就不大可能會將其拋棄,轉而選擇內部討論所產生的結果,因此尊重傳統的人們發生極化的可能性極小。大學生群體富於創新精神,喜歡挑戰和冒險,但有時候也很容易被自己的激情衝昏頭腦而做出極端的選擇。大學生要正視自身認識的侷限性,將激情先放置於傳統和經驗中冷卻一下,充分尊重過去的傳統和積累下來的經驗的重要性。在許多情況下,“動搖不定和反覆無常比固執和最盲目的偏見還要糟糕一萬倍”。

2.加強對極端化後果的預判和警示受邊沁功利主義的影響,桑斯坦提出了應對群體極化風險的另外一種對策,即後果主義。後果主義主張認真調查某種行動所可能產生的後果,通過必要的調查能夠要求人們與事實接觸,減輕社會爭端以及與群體極化相關的風險。桑斯坦研究發現:通過較好的認識一種或者另一種對策的後果,可以有效地降低群體極化的可能性,許多嚴重的分歧也是可以縮小的。對於大學校園中發生的許多群體極化事件而言,如果一開始就對即將產生的後果做出準確的預判,那麼參與這一群體行為的成員會更加傾向於主動避免極化結果的發生。這是因為,對群體向某一個極端發展所可能產生的後果的預判,可能會約束人們對現狀所抱有的激情,進而遏制群體的極端主義傾向。高校的管理者們應當在預測各種可能的極端化事件的後果上多做文章,針對存在極化傾向的大學生群體積極開展教育工作,通過分析其群體行為的可能後果有效警示大學生群體的極端化行為傾向。

3.注重觀點的多樣性與平衡觀點的不同可能會成為一種起保護作用的力量,制度如果允許各派之間發出不同的意見,常常能夠促進討論與周密的考慮,起到制約多數人的過度行為的作用。在校園討論中,通過培育多樣性的觀點可以有效實現某些衝突之間的平衡,而在缺乏一些不同聲音質疑的環境下,年少輕狂的大學生們很容易淪為某種狂熱情緒的受害者,沉湎於同質資訊所構成的迴音室之中,任由自己的錯誤傾向毫無節制的向極端化發展。因此,高校管理者應當注重培育校園中各種意見和觀點的多樣性,努力形成這樣一種局面:針對校園討論中每一種似乎佔據絕對優勢的觀點,總能夠找到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和分歧的意見,以防止這種觀點變得偏激。

4.融入協商民主理念協商民主的結果雖然最終也指向共識,但這一共識的達成是建立在更加註重協商過程的廣泛參與以及協商品質的審慎明智的基礎之上的。“協商民主致力於同時解決民主的包容性與深思熟慮性”,在大學生管理中充分借鑑協商民主的理念和技術,能夠有效降低大學生群體在錯誤的方向上走向極端的概率。這是因為,協商過程所要求的廣泛參與,能夠有效地提高討論過程中觀點和意見的多元性,避免群體成員觀念的過分單一和同質性;協商品質所要求的審慎明智,在提高討論群體中每位成員做出正確選擇的概率上作用明顯。在一些校園公共事件的討論過程中,堅持協商民主的理念就意味著要廣開言路,允許最大範圍的接受志在參與討論的大學生以及各種不同的觀點,意味著對每一項議題的討論都是經過審慎的思考和充分的論證,在討論的過程中,每一個人,每一種不同的意見都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和重視,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大學生群體在一個錯誤的方向上走向極端。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六

一、社會文化理論融入醫護英語教學的可行性探討

二語習得的研究屬於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研究。以斯金納(Skin-ner)為代表的行為主義理論過分強調死記硬背,忽略了有意義的學習。20世紀60年代認知心理學興起,該理論將學習者視為個體的資訊處理者,將人的個體學習孤立化、簡單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社會因素對語言學習和發展的制約作用。前蘇聯維果茨基(Vygotsky)於1978年提出了社會文化理論。該理論強調社會文化因素在人類獨特的認知功能發展中的核心作用。社會文化理論的核心概念是中介論(Mediation)。“中介”是指人調節物質世界或個人世界與彼此的社會和心智活動的過程,[3]語言和任務本身就是中介活動。活動理論(ActivityTheory)強調以“活動”為核心描述人的認知發展,明確社會活動是主體學習和發展的最重要的形式。中介和活動不僅明確了學習的社會活動的本質,也建立了社會文化理論與二語習得活動之間的認識論關聯。社會文化理論的最近發展區(The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論指個體可以在有幫助的促進下,可以使成人在指導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跨越已有水平和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最近幾年在國內,我國的研究者已經開始關注社會文化理論,並嘗試在社會文化理論的視角下,研究我國的英語教學。不少學者從社會文化理論的不同角度介紹了調節理論、活動理論、最近發展區和支架理論。在教學實踐方面,卞少輝將社會文化理論教學觀和課堂互動話語策略有機結合起來,[4]有力地佐證社會文化理論對二語課堂的互動話語研究的積極推動作用。段玲琍基於社會文化理論在二語習得和英語閱讀教學領域的研究狀況,[5]嘗試建立一個社會文化理論融入英語專業閱讀教學的模式。這些研究關注了社會文化理論,並嘗試將社會文化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但對社會文化理論在醫護英語教學中的研究還是空白。醫護類院校開展醫護英語教學的時間不長,已經有不少學者關注醫護英語的研究,有的從職業和學習需求、課程建設、教材選編和教學評價等角度進行研究,有的從醫護英語的詞彙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教學等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也有從語料庫輔助醫護英語教學的角度進行研究的。

二、基於社會文化理論的醫護英語教學創新模式

(一)教學目標

根據教育部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檔案《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醫護英語教學的總體目標是培養既有醫學專業技能又通曉外語和外語文化的複合型人才,分級目標包括英語在日常醫學工作的情景對話,英語記錄和填寫病人病例,用英語完成醫學交流任務,醫學工作英語文獻資料閱讀,英語溝通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等等。

(二)教學環境

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寬鬆教學環境,積極發揮教師的支架性作用,確保提供高質量的、有意義的“可理解性的輸入”,發揮同伴的合作學習機制,學習者能在老師或者同伴的幫助下,積極參與活動,最終發展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同時有效降低學習者的學習焦慮情感。

(三)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組織應該將語言和內容有機融合,圍繞學生所學的專業情景展開教學,包括問詢,科室及醫生介紹,掛號,化驗,檢查,出入院,藥房,臨床會話,電話巡診,病例書寫,等等。教師圍繞這些主題來開展系列教學活動,例如:小組討論、角色扮演、演講、病例分析和實地醫院情景扮演等,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的參與與討論不僅掌握了一個完整的醫護過程,還從中學到了專業詞彙、常用句型和人文背景知識。這個教學活動過程呈現為一個藉助語言活動的問題解決過程,體現了與任務、語言為中介工具的互動活動重要性。

(四)教學評價

醫護英語教學採用形成性評估,加入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和過程監控等機制,注重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結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切實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用武之地。

三、結語

社會心理學論文範文 篇七

大學生的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現代社會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流行時尚的影響下,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往往產生彼此間的相互影響,並形成特有的群體消費心理特徵。本文試圖通過對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分析,提出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以使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消費心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他們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與以前相比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他們已成為引導消費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情感與符號之間——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

據美國市場行銷學會(AMA)的定義:消費者行為是“感情、認知、行為以及環境因素之間的動態互動過程,是人類履行生活中交換職能的行為基礎”。[1]在大學校園裡情感豐富的學子們的消費行為必然有其諸多的表現: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費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階層,其消費行為體現出追求新潮、時尚、情趣的特點,相對其他群體而言則帶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為他們不僅希望商品能夠在實用性方面滿足人的需要,還希望商品能讓人在使用和觀賞中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理的滿足。一般來說,大學生更願意購買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滿足的商品,他們的消費行為更注重感官的滿足。他們憑著自己敏銳的感官來感知、認識世界,而人的感覺包括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同樣一件商品,只因為顏色稍有差異或包裝稍有不同,大學生消費者可能一眼看中,進而購買,也可能一瞥過後,再不理會。換言之,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多的是感性認識,當外面的某個事物被他們感知並激發起他們的情感時,他們會如醉如痴地緊緊追隨。因此,他們的消費行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著感覺走。其次,大學生的自主獨立性逐漸增強,依附和從眾心理不斷減低。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大學生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情感和直覺因素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當情感和理智相撞擊時,一般偏重於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時,大學生在消費中的情感“兩極性”心理也非常明顯,肯定與否定都比較明確,強度也比較大。某種商品只要符合個人需要和興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會形成對商品的偏愛和追求之心;反之,就會產生一種否定和牴觸的情感,對商品厭惡、拒絕。

(二)無法抗拒的符號消費

法國的社會學家讓·波德里亞認為,商品除了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以外,還具有另外一種價值屬性,那就是符號價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顯社會等級和進行社會區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號價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夠體現消費者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聲望,越是能夠將消費者與其他人區別開來,它的符號價值也就越高。這種“重視商品所傳達的社會和個人資訊的消費行為,就叫做符號消費”。[2]於是,人們選擇和消費的產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現、體現個性的工具,成為社會群體文化的符號象徵,成了人與人之間相互認同獲取分的標記。因此,符號消費又可以劃分為兩種符號表現形式:一是“趨同”,二是“示異”。所謂“趨同”,就是藉助消費來表現與自己所認同的某個社會層或小團體的相同、一致和統一。表現為消費者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這一物品自己並不需要,但也隨大流去購買。“購買”的目的,只是為了讓自己保持與社會群體的所謂一致性。同學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別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趨同性的時尚消費讓大學生獲得了一種“群體成員感”,就如同獲得了邁入“時髦社會圈”的入場券,從而擺脫了“落伍”的詬病。所謂“示異”,就是借消費顯示自己與別人的差異和不同。你用傳呼機的時候,我已用上了手機;你剛用上3000元的手機,我卻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萬元的,以此來顯示我的與眾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費

“消費者在現代社會中代表著什麼?什麼都不代表。他能成為什麼?一切,或者幾乎是一切。因為他孤獨地處在上百萬孤獨者身邊,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擺佈。”[3]

今天的莘莘學子們已不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儒生,他們追求新穎,需求多樣,引領消費時尚;他們活潑感性,率性而為,消費卻不免衝動。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裡,在表現自我,彰顯個性的今天,他們比任何一個群體,比過去的任何一個時候更重視、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併為此不惜代價。護膚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潔牙、豐乳用品、美體保健用品、減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費,在她們眼中已是司空見慣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貴代價來實現“人造美女”“人造帥哥”夢。正如吉登斯所說的:“我們的身體越來越成為自我審視、反思、規劃和改造的物件”。此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人力資源的過剩和就業壓力的加大,也是大學生們重視形象消費的原因之一。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一些用人企業和單位採取“年齡歧視”和“相貌歧視”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許多公司和單位的招聘廣告中,公開宣佈不招35歲以上的應聘者,有的連身高和長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於是,為了延緩衰老、掩蓋形象缺點、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將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不得不重視形象消費。

二、躁動的需求——消費行為的心理成因

現在的大學生年齡大都在20歲左右,不少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生活在較舒適的環境、條件下,心理應變及承受能力都較差,外界的變化會對其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大學生消費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進行的。

(一)消費心理、消費行為與大學生

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心理活動是指消費者在購買行為全過程中發生的系列心理活動,它是消費者對客觀消費物件與其自身主觀消費需求的綜合反應,[4]是消費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複雜的,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的因素。這些因素是影響或決定消費者行為的關鍵因素,但這些因素並不是孤立地發揮作用,它們之間實際上存在一種互動作用的關係,其中任何一種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變化,任何一個因素也同時被其他因素影響或決定。消費行為就是這些因素之間互動作用的過程。在某一時點上,又可以看作是這些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比如消費者的某種感情反應狀態(如生氣或驚喜),某種認知反應狀態(如對某個品牌的認知度或評價),某種行為反應(如對某種品牌的消費),都是上述因素之間互動作用的結果。而且這些因素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其中任何一個關鍵因素的變化都可能導致整個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也就是說,不同的消費者個體或群體,不同的時期,不同的產品或服務,都可能產生不同的消費行為。雖然消費者消費心理(消費的決策過程)是未知的,但消費者外現的消費行為不僅反映了外部環境對其消費行為的影響,而且反映了對購買決策起決定作用的自身特點,如文化教養、心理素質等。大學生所受教育的經歷和所處的特殊的校園環境,使得他們成為社會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產生了與其他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外現為不同的消費行為。

(二)心理特徵指引下的獨特消費心理

大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青年時期,這一階段的消費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髮展特徵和發展規律。在青年期,隨著身體的發育,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感知能力、對環境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均獲得了較大發展,個性基本形成。與這些心理髮展狀況相適應,青年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也獨具特點:由於自身廣博的知識面,因而在消費時追求知識性;由於對新鮮事物的熱衷,在消費時會追求時尚性、潮流化,強調美觀大方;由於個性強烈,在消費時會情緒行動,即興即買,衝動性購買往往多於計劃性購買;由於富有創造性,也會在消費時注重個性,追求與眾不同。

雖然大學生經濟尚未獨立,但他們已具有獨立的購買能力,在購物時自身意志力較差,只要兜裡有錢就會迫不及待地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些特點反映在消費心理和購買行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學生雖身在校園,卻有很多的社會接觸、社會實踐時間,有了一定的社會能力,也能自主的對一些事情進行決策,同時又沒有中學生大學聯考的壓力,沒有成年人較重的工作、社會、家庭壓力,真正可以放開束縛隨心所欲的進行一些消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新奇的產品最能引起他們的注意,有些學生達到了不奇不要,無奇不買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異商品的階段。2、強調“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學價值能與自己的審美觀點相一致。但大學生所講的美感與傳統美學所講的美感並不完全一致。在他們的眼中,也許殘缺是美的,不對稱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覺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選“它”沒有理由。3、追逐時尚。生理與心理的漸趨成熟使得大學生開始追逐成年人的社會遊戲,而時尚活動莫過於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時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廣泛關注,又正好契合大學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徵。因而追逐時尚,不僅是各種不同型別社會成員的消費特徵,也同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個性與文明——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念

在大學生消費問題上,我們已不能再像從前一樣,用簡單的對或錯來作為評價標準,更無法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達到抑制大學生的個性消費。我們應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實行與之相適應的消費教育,這樣才能使大學生自覺自願地做到科學適度消費。

第一,發展個性消費

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個性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為個性的不同,所以不同的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消費行為也迥然不同。更何況是處於彰顯個性時期的大學生們。美國社會學家戴慧思認為:“高速的商業化程序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餘地,提高了物質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國家對社會生活的壟斷。”[5]在倡導以人為本的今天,對大學生的消費,也應以學生為本,遵循大學生的個性心理髮展特徵,尊重大學生的個性選擇,因此,我們不宜壓抑大學生的正常消費,相反,在購買力允許的前提下,我們應該發展其個性消費。

第二,消除不良消費

消費所追求的內心滿足是永無止境的。正如叔本華所說的:“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6]一種慾望滿足了,又會生出新的慾望,如此層出不窮,永無終止。可有些大學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顧目前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承擔能力去趕時髦、追新潮,這不僅會助長講名牌、好攀比、愛虛榮等不健康的消費觀念,而且還會出現過度消費的情況,帶來不必要的浪費。在消費過程中,大學生們往往從感情、心情出發,喜怒哀樂都能成為他們消費的理由。他們往往有消費的衝動卻缺乏消費的理性,他們有著消費的隨意卻缺乏消費的算計。因此,應該在大學生中倡導一種文明行為,加強自身修養,抵制畸形消費,消除不良消費。

第三,提倡適度消費

適度消費是指在保證大學生的自然生理需要的基礎上,在不超出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消費。現在的大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從小把孩子視為家庭生活重要的照顧物件,對自己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滿足供應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而對於遠離家長過獨立生活的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理財的經驗。這就造成有些學生追求高消費,盲目追求檔次、品牌,存在攀比心理,形成了一種不健康的消費方式,甚至個別學生不能體諒家庭的困難,以各樣的藉口欺騙家人寄錢用於自己不必要的消費。這些不健康的現象,與學生家長對子女的嬌慣與縱容,使學生養成了亂花錢的毛病關係重大。因而,倡導適度消費,必須對大學生進行國情、校情、家情教育。學校與家長都要對學生的消費加以科學的指導,以使大學生的消費步入健康的軌道。

第四,倡導消費文明

消費文明即強調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反對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費;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強調智力性、發展性消費,反對只重視娛樂性、消費性消費,提高消費結構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實現最大的消費效益等等。通過倡導消費文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增加知識與技能。因而,通過倡導消費文明,使大學生建立科學的消費價值觀,弄清什麼是正常的、適度的、健康的消費;什麼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費,從而正確地評價和選擇自己的消費行為。

從表面上看,消費是個人行為,但從更深的意義上說,消費心理、消費意向、消費意識、消費嗜好、消費行為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體現。所以,應該在大學校園裡形成良好的消費輿論,幫助大學生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科學正確的消費觀。

參考文獻:

[1]甘碧群。消費者行為學[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第5頁。

[2]王寧。消費的慾望[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頁。

[3][法]讓·波德里亞。消費社會[M].引合作者日報[N].1965年。

[4]施應玲。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調查及分析[N].華東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