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指標

文思社 人氣:2.84W

第1篇:家庭教育的指標

家庭教育的指標

家庭教育的指標

家庭教育的功能是學校所不能代替的。在已開發國家,學生的在校時間受到嚴格控制。尤其是國小生,下午一點半要把孩子接回家,因為學校必須為家庭教育讓出必要的時間。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的指標,希望有所幫助!

1、家庭教育的重點

家長對於兒童教育的概念:

第一是要寬容、善待。保護他們正常的生活,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這是一種最重要的教育。也就是說,把兒童當作兒童來對待,兒童不是馬戲團的小狗,必須學十八般武藝,走鋼絲,鑽火圈。

第二是等待。韓國有一本書叫《好媽媽慢慢來》。現在家長太著急,容不得孩子自然成長,找各種速成的門道,拼命施化肥,能接什麼好果子嗎?早期教育不是提前教育,3歲不會的事5歲做得很好,5歲不會背的東西6歲不成問題,三年級不會做的題四年級做起來輕輕鬆鬆,著什麼急呢?各種速成的東西滿足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是家長的虛榮心!

第三是解放。陶行知提出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耳朵,解放兒童的嘴,解放兒童的時間,解放兒童的空間。不能越俎代庖、包辦代替,不能過多地限制管控,也不宜過早定向。花盆裡是長不出參天大樹的。現在的做法是,層層施壓,拔苗助長,大量施“化肥、農藥”,把孩子的時間、空間全部佔據了,那就把人教傻了,不可能培養出真正的人才。

第四是發現。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孩子發現他的自我,發現他的個性。更為具體的呢,第一,身心健康比上名校更重要。對於孩童來說,身心健康無疑是最重要的。“健康第一”並不是一句空話,體現在培養孩子的體育興趣、體育能力和體育習慣,熱愛戶外活動。

只要具備條件,應當讓國小生學會騎自行車、游泳,兩者是孩子能夠終生享用的生存技能,意義非同尋常。喜愛戶外活動、身體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較健康,這同樣意義非凡。我們知道有這樣一類孩子,他們身體健康,性格開朗,人緣好,活動和動手能力強,“除了學習不好,什麼都好”。他們這種開朗、樂觀的性格是戰勝應試教育挫折、自我療傷的“祕密武器”,並將帶給他們一生的好運,這就是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

2、人格養成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情商,而不是片面強調智商,使他成為一個大氣、包容、有愛心的人。所謂的“3歲看小,7歲看老”,看的並不是會背幾首唐詩,而是遵守遊戲規則,有感恩之心,樂於助人,有寬容心,為人正直,學會尊重,樂於分享,善以待人,等等。是開朗、大氣、親和力、合作性、講規矩,這些決定了一個孩子未來的發展,決定了他能不能成“大器”。一個小心眼、不合群、病懨懨的孩子,肯定是走不遠的。

人格養成還包括生活能力的培養,其價值是培養一個人自強自立的能力,這是中國家庭非常缺乏的。美國孩子很早就開始做家務了:2—3歲,自己扔垃圾,整理玩具;3—4歲,刷牙、澆花,喂寵物;4—5歲,鋪床,擺餐具;5—6歲擦桌子,收拾房間;6—7歲洗碗盤,獨立打掃房間;7—12歲:做簡單的飯,清理洗手間,使用洗衣機;13歲以上:換燈泡,擦玻璃,清理冰箱,做飯,修草地,等等。

有一個日本國小生吃早飯的視訊,食品的分配、餐後的餐具收拾、地面清潔都是國小生自己做的。

3、與書為友

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對兒童而言,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個性和興趣、好奇心、想象力、熱愛閱讀,等等,是全世界通行的、能使孩子終身受益的早期教育,比那些考試排名、競賽證書重要得多。過去有一句電子琴的廣告語“學琴的`孩子不會學壞”,閱讀同樣如此。

我們看到太多被考試壓倒的孩子,他們經常抱怨負擔太重,沒有閒暇時間做自己喜愛的事;但是如果你真的給他三天時間讓他自主安排,就會發現他其實沒有自己想看的書、想做的事,不知道做什麼,精神上一片空白,如同崔健所唱的“我的病就是沒有感覺”。

所謂“閱讀奠基人生”,就是關注孩子的“精神成長”,培養他們閱讀的興趣。孩子在幼年與書結緣是一件大事。當一個孩子喜歡閱讀、與書為友時,教育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好的兒童讀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會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響孩子的終生成長。

通過閱讀和探究,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特定的趣味和愛好,例如,喜歡科幻、喜歡歷史、喜歡張愛玲或龍應臺,通過熱愛,形成一種生活方式,逐漸具備主動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營養的能力。而且,閱讀可以抵禦電子遊戲、過多看電視等對兒童有害的娛樂。

4、促進兒童的個性發展

作為家長,你知道自己身上肩負的重要使命嗎?很可惜,現在很多家長只知道分數和名次。其實今後的競爭,將越來越不是“爭第一”,而是“找唯一”——找到不同於別人的、真正屬於你的獨特的優勢。因為教育的真諦,就是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沒有個性就沒有真正的成長。

家長不要光盯著考分,而要觀察和發現孩子獨特的稟賦、潛質、愛好,點燃兒童內心的火焰,找到兒童成長的方向,這也許需要很長時間。因此,有這麼一句話:“讓每一個孩子的天賦展現,是家長的終極使命!”

巴菲特說,父母唯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就是找到孩子的熱情所在,鼓勵他全力以赴地去追求,併發揮得淋漓盡致。找到熱情是一個辛苦而又玄妙的過程,需要很大的自由空間,父母如果施加壓力,只會適得其反,父母只要告訴孩子做選擇時不要考慮地位、回報或收入,要問心中的真誠和共鳴。

旅美學者薛湧的教子經驗是這樣的。他說,早教有兩個基本面向:

一是“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焰”,即培養孩子的信心、對世界的好奇心,刺激他對學習的興趣,這就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啟發式教育。

二是“給內心的火焰加柴”。孩子畢竟是孩子,面對困難、挫折時容易灰心,甚至放棄,而人類所有偉大的成就,都是以一系列挫折和堅韌不拔的意志為基本條件的。只有不斷地加柴,火焰才能持續地燃燒,一塊粗糙的礦石才能百鍊成金。

孩子的精神發展、人格成長,包括如何幫助他形成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令家長苦惱的事。究竟該不該讓孩子上特長班學琴、學畫、學英語、學奧數?如果不學,是否會“輸在起跑線上”?這裡並沒有普遍適用的方法,關鍵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和條件出發,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強加於人。逼一個愛畫的孩子去學琴,不可能有好的結果。

但是孩子無常性,愛好會變化,該不該逼孩子堅持下去?這需要對每一個孩子的情況做具體分析,不宜籠統地下結論。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家長能為孩子所做的,是提供儘可能寬鬆的成長環境,在這一過程中鑑別和認識孩子真正的愛好和習性,加以引導和培養。俞平伯有一個教子理念,叫作大水養魚,就是給孩子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長成大魚。

另一個問題是,什麼是符合兒童特點的學習。關於兒童究竟幾歲學英語才合適,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陳琳教授說得好:幾歲都可以,關鍵是要符合兒童的特點,如在遊戲中以兒歌、口語為主的學習。兒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和滋養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們很多的早期教育恰恰是急功近利地以培養“小大人”為目標,以磨滅、摧毀孩子的童心和創造力為能事的。

孩子的人格發展和健康成長還有許多途徑,在閱讀和藝術教育之外,還需要靠與同齡兒童的遊戲和交往,靠走進和熱愛大自然,等等。

5、家庭教育的成功指標

1、孩子在幼年與書籍為友,與書結伴,從而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促進孩子的精神成長。

2、合作性。預測一個孩子未來的發展,能走多遠,能不能成大器,不是看乖不乖、聽不聽話、學習好不好,而是看他的情商、悟性、綜合素質。

3、在高中前後能夠形成比較明確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找到和形成“自我”,今後能夠去自主地強化和發展。

第2篇:家庭教育的指標

這是一個互助平臺,為您提供大量家庭教育的指標範文,送一篇給你。

家庭教育的心理撫育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 李玫瑾

心理撫育1:子不教,父母過

我遇到許多無助、甚至絕望的父母,他們面臨自己養大的孩子卻突然地發現孩子的陌生與可怕,曾經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猙獰,讓父母發現突然失控,愛已過,恨不行,說不聽,罵無用??當他(她)們無奈地向我訴說孩子的問題時,當他們把孩子領到我面前時,我只有一個感受:“為時已晚”,他們錯過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時間??

我還經常從新聞渠道聽到或看到種種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報道:僅因母親對兒子上網的責罵,年僅12歲的兒子喝農藥自殺;僅因為老師批評幾句,學習出色的女孩居然跳樓自殺。為此痛不欲生的父母狀告網路經營者、狀告學校??每當此時,我都想對可憐的父母說:知道嗎,這種結局是你們自己造成的,你們是主要的責任人??真相,多數時候很殘忍。

如同醫生看著痛苦的病人,許多病人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生病,他們只能訴說生病的痛苦??。事實上,多數疾病都與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儘管有遺傳問題,儘管有環境問題,但生活方式是最主動的因素。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同樣。

一般而言,孩子出現行為問題或心理問題如:逃學、撒謊、網癮、頂撞父母、離家出走、動輒自殺、還有打架傷害、參與搶劫等“發病期”多在12歲前後至18歲前後。但是,這一年齡段的行為問題和相關的心理問題都源於12歲之前。而且源於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方式。

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孕期就開始了撫養的物質準備,如衣服、床和車等,但是,撫育的心理準備呢?該準備些什麼?——有幾位準父母能回答這一問題?

欲知結果,且聽下回分解

心理撫育2:心理撫育非常麻煩

撫育的心理準備是: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過下列問題:

1、你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

——如果你亟需掙錢,如果你事業太重要,如果你沒有時間親自哺育,那你一定不要生孩子,否則,極有可能錢掙來時孩子已成敗家子;事業做大時孩子已經成陌路人??;

2、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來陪伴孩子?

——如果你是一個只需要別人關心你、而不願意關心一個吃喝拉撒都要你幫忙的主兒;如果你對生活瑣事沒有耐心也極不情願做這類事時,你最好不要當父親或母親!

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髮展的幾個基本的階段,每階段你需要做什麼來完成對他的“心理撫育”?心理撫育的內容哪些在先,哪些隨後?哪些是基礎性的心理撫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撫育?

——如果你以為你的孩子生出來後會自然長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因為,現代社會你不教育、電視、網路會教育他(她),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種種“毛病”時,你再行動已晚——心理髮展有關鍵期。尤其獨生子女時代,父母沒有實驗期,當你終於明白撫育道理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教育期;

4、再具體些:

孩子獨立行走之前: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孩子可以張嘴說話時: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孩子主觀意向出現後: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孩子面臨小朋友時: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孩子開始上桌吃飯時,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孩子走向學校時,心理撫育的要點是什麼?

總之:

在人能出現的諸種心理現象中有:感知、情緒、情感、注意、觀察、結伴、表達、操作、觀念形成,這都需要撫育;還有興趣、性格、意志,當然家長最關心的是智力,相關的還有記憶、概括、判斷、推理、想象等能力,這都需要培養;最終讓孩子形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格為上品?哈,這一切複雜嗎?哼!說來嚇人:肯定複雜!養個孩子要比買進一套房、買一套電器等複雜得多!

很多年青的夫妻可為一套房,一套電器,一套傢俱反覆斟酌,尋找種種相關知識並不斷地考察??,但極少有夫婦為生個孩子反覆斟酌、數次考察、不斷尋求相關知識的。是啊,孩子大多是我們愛情的結晶,可教育孩子絕不像“有愛就結晶”那麼簡單!那是幾分鐘至十個月可完成的事,可教育孩子至少要18年的事,二者能簡單相比嗎?

所以,生孩子和養孩子——真是兩個差別很大的事!沒有心理準備,沒有知識導向,啊?好生不好養!(後續)

心理撫養3:始於初生年的親自撫養

許多父母常常在孩子出現對自己的仇視目光時(多為青春期),開始恐懼,開始尋找解釋:“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怎麼變成了這樣?”似乎孩子不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長大的。其實,人在青少年時期、甚至在成年時期出現的情感問題,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從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釋: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將一個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個大房間,房間內有兩個鐵架子,一個是光禿禿、沒有任何裝飾物;另一個鐵架上纏滿了絨布,形似一隻母猩猩,地上還有吃的、玩的物品。然後,觀察小猩猩是吃?是玩?還是要母猩猩?結果發現,小猩猩面對陌生的房間恐懼地叫幾聲,然後就爬上模擬的母猩猩架上,緊緊地抱住。只有在餓的時候,它才下來,吃點東西后又會迅速爬上去、爬到緊緊抱住那隻毛絨絨的母猩猩。

這一實驗證明:幼小的動物第一需要是食物,緊接的需要就是對熟悉的撫養人的依戀。每當熟悉的面孔出現,再受到熟悉的撫養人的擁抱、愛撫,煩躁的嬰兒可以立即安靜下來;這種依戀和安全感經常得到滿足,嬰兒就會出現愉快、輕鬆的感受,相反,嬰兒就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現象。心理學研究發現,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長期沒有得到這種依戀的滿足,就容易產生不滿足感、從而產生煩躁、敏感、神經質等性格障礙。所以,專家建議,對於3歲以內的嬰幼兒(尤其是1歲以內),應該保證1-2個固定的撫養人,而不應該總在變換照看者。

這種“依戀人”(一般是孩子在飢餓和睏乏時急於見到的人)為何對兒童心理髮展有著如此重要的影響?因為,只有建立了幼兒對撫養人的依戀,才能發生幼兒與撫養人一種“心理上的依賴關係”,這種含有感情成份的心理依賴關係會使兒童自覺自願地接受撫養人在管教和觀念方面的影響。如果,這一“依戀人”在孩子十歲左右離開兒童(如去世),那麼,兒童就會出現心理依戀的喪失。這時,即使新的撫養人出現,也難以建立同前類依戀相同的心理關係。另外,如果人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沒有形成過這種心理依戀關係,那麼,人的心理異常發展的可能性就會更大。這種兒童容易出現冷漠、拒之他人、無情殘酷等表現。這種人,智力發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社會性發展,如:與他人交往,關心他人等性格方面容易出現異常的現象。犯罪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許多殺人惡魔,其冷酷無情的心態往往源於他們在幼年時就沒有過形成“心理上的依戀物件”,或者是因為他在10歲前後曾失去“心理依戀物件”。??

鑑此,想告訴所有年青的母親:

在準備懷孕、準備養育孩子時,一定要做好思想準備,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帶孩子!不要讓孩子離開你,尤其是初生的第一年!

當然,在孩子12歲之前,依戀現象一直存在,依戀現象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小越重要。

父母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與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掙錢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識,更不在父母的事業有多成功,只在你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為他依戀時期(指12歲以內)的相伴時間有多少!

心理撫育4:孩子言語發育需要愛的嘮叨

言語表達是人在社會活動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不善言語表達的人,往往在人際關係上、在社會活動中都表現得較為消極,甚至出現口訥,語遲、自卑等。這種人在需要與人交流或溝通時往往具有障礙。

這種障礙出現在幼年,當人進入青春後期至婚戀期(一般20至29歲)時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尤其是男性,若有這種困難,他會在與異性交流時因無話而僵持、因不知說什麼而顯得為人無味,因不知怎樣讓人開心而自身緊張,尤其當他遇到自己喜歡的異性時,他會更加焦慮??這種障礙如果再伴隨他其

他方面的失敗,如貧困、長相差、身材差、能力弱時??他會自怨自賤,進而出現退縮性的心理障礙,出現更加內向、出現幻想、以至出現性取向等方面的問題,嚴重者還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心理變態問題。

黃勇(河南平與縣殺17名少年的主犯)、馬加爵(雲南大學殺4人的主犯)、趙承熙(美國校園槍擊案殺32人主犯)等殺手都存在這類的心理問題。因此,我們不要輕視人早年的言語能力的培養,不可忽視人在言語表達方面的障礙和人際交流的障礙。問題在於,這種障礙是如何出現的?——這也需要我們瞭解人在早年的言語發育背景:有無“愛的嘮叨與陪伴”。

在人初生的前三年,在人最無助的前三年,人需要別人為他完成所有生存的事情:除了吃喝拉撒、翻身以外,孩子還需要經常看到“人臉”,聽到“人聲”,尤其耳邊要有不斷地愛的嘮叨。

事實上,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只有真心愛孩子的人才會邊陪伴孩子邊嘮叨,即使寶貝拉了很臭的屎,撫養人也是愛意濃濃、嘮叨之中換尿布和清洗。這種嘮叨,儘管寶寶聽了當時沒有什麼反應??,但不可小看這種嘮叨,可讓孩子早早地冒出話語,因為所有的“說”都是在“聽”之後,聽得多才能說得多?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說話早,小嘴伶俐,往往是因為他或她在一歲半至三歲前主要生活在家庭內(與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相比),並且身邊總有愛他(她)的親人嘮叨。相反,當我們發現孩子到了

4、5歲見陌生人時,不愛張嘴,不愛叫人的孩子往往是他在3歲前缺乏這種“嘮叨背景”。

如果我們遇見一個青年人或成年人,他能在短時間內很自然地與人說話、愛說、善說的人,這種人往往沒有社會交往(即與人交流)的困難或障礙。我們可以由此判斷他有早年即三歲前,應該是在愛意濃濃的背景下被撫養;相反,當我們遇見一個青年人或成年人,他不太愛說話,也不太擅長表達或表現自己,那麼,此孩子早年一定有父母上班時將他交給家庭之外人照看、或自己忙於勞碌而將孩子置於獨處的背景。這種孩子可能會影響他之後的社會性發展,唯一的優點是有利於孩子注意力的發展,因為沒有豐富的他人聲音刺激,孩子會注意眼前的事物。注意力穩定且內向是這類孩子的特點。

總結:孩子幼小的時候(尤其1歲半之內)只有物質撫養是不夠的,不管他是否反應,也不管他能否聽懂,撫養人在用照顧表達愛的時候還一定要多嘮叨些??讓他(她)耳邊留下媽媽的細語,父親低沉的音質,因為這時所有的嘮叨聲音都和你們照顧他(她)並讓他(她)產生滿足而形成的快樂記憶相聯絡。那是他(她)今後不需要理由而愛你們、戀你們的基礎之一:熟悉的聲音??。

心理撫育5:在孩子六歲前對他說“不”!

心理撫養的第一步是情感撫養,可是令許多家長困惑的是:當他們用情感和全部的心血培養起來的孩子卻有一天突然讓父母覺得那麼陌生,那麼敵對,那麼可怕??。有的孩子在父母看來一直挺老實的,怎麼有一天就讓警察找到家裡說“他參與搶劫了”?有的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那麼好,可是有一天他怎麼就因為說他幾句居然自殺了?有的稍不滿足他就離家出走?記得一位出走孩子的母親就發出這樣的疑問:“前兩天我和他出門過馬路時他還拉著我的手,怎麼到學校後(是寄宿學校)就出走了呢?我真搞不清??”。為什麼那麼愛他們,他們還會這樣呢?

原因在於:孩子的成長需要“愛”,但愛的本質、愛的藝術、愛的表達可不僅僅是給予,不僅僅是滿足,更不是百般的遷就,不是讓孩子永遠地感受“快樂”!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從來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成長中的孩子也必須經歷“成對”的教育,必須讓他經歷心理上的“強化”與“負強化”。所謂“負強化”就是在孩子成長中對他說“不”!是讓孩子痛哭一番的經歷??

問題在於,這種“說不”的時間要早,一定要在孩子6歲之前。

我常講:父母若在6歲之前(最晚別超過10歲)對孩子說“不”!,他儘管會因為你的拒絕感受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嚴重些就是哭的氣噎、哭得地上滾來滾去??;可是你若等他12-14歲之後的青春期,你再開始對他(她)“說不!”他不會再簡單地哭、不再氣噎,也不再打滾??,他(她)會離家出走,會服毒自殺、會跳樓威脅??,因為那時候他(她)已經有對付你的各種能力和選擇。曾有記者問我:“為什麼那麼小年紀的孩子會自殺”?我回答:那是因為孩子只知道你愛他,他在利用你的愛威脅你,他並不知道死的真正含義。

所以,父母之愛要有藝術性,不要給孩子一種誤讀的可能!那麼,如何對年幼的孩子“說不”呢?方法是:

第一,選擇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間,一般應該在3-5歲。在3歲之前,孩子的哭聲一般是他身體痛苦的感受表達,所以哭聲是一種訊號,我們要幫助他解除痛苦感受,要去關愛他??但是,孩子到3歲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哭聲有時不再是身體痛苦,而是一種意向表達,譬如:你帶他去朋友家,看到別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帶回家;你帶他去商場,看見好玩的東西非要得到,父母不買就大鬧??,當父母發現他的這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心態一出現,就要有意地對他進行“說不”的教育。

第二,“說不”的環境要講究,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你,而不要讓他在眾人面前、或在其他親屬而前面對你。所以,無論他在哪裡與你對峙,與你大鬧,你都不要心急,要把孩子帶回家,最好選擇在臥室內,因為房間裡沒有危險物品。你將他置於臥室中,將門關上,讓他單獨面對你,他會感受一種情境壓力,然後,告訴他(她)“你今天這樣是不對的!下次不許如此!??”

第三,初次這樣做,孩子可能會繼續哭??,這時父母一不要打他,二不要罵他,三不要在這時給他講道理,因為他還小,很多言語還不太明白;四不要走開,因為要讓他一直感受你不讓步的態度。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著他哭。他開始時會很傷心,還很氣憤,這沒有關係。因為他現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鬧時將頭撞在床腳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再撞??,而你這一時間的“堅持”就向他展示了你的態度,不要曖昧要堅決!這對你、對他都有好處。

——這種“說不”的方式就是以一次事件的處理行為告訴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也不會心疼,我對你的愛是有限度的,取決於你自己的表現!

所有的孩子都會從中感知你的反應。只要你堅決,他就明白了。從此之後,他不會再如此辛苦地與你鬧!然後你再進行疏導性教育,恩威並施,讓他知道,父母愛他,但父母不遷就他——這種“較量”最早越好。

TAG標籤:家庭教育 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