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各地的習俗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1.42W

端午節的各地的習俗精品多篇

端午各地習俗文化 篇一

河北省

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葚,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古時,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海南省

每逢端午,海南各處都會如中原一般舉辦龍舟競渡等活動。在如今儲存最為完好的古縣治城垣定安,五百年曆史的明成化古城門洞內,仍有兩個石階疊架著兩條鮮豔、修長、昂揚的龍舟。海島先人,端午時節,扛起龍舟,奔向大河,揮汗於南渡江中競渡……歷史就從一個個古色端午,時光交錯著流淌到了今朝。

素有“椰鄉”之稱的文昌,是宋慶齡的`祖居地,臨海傍河。自古以來,當地沿海沿河居民每逢端午,都會舉辦賽龍舟的活動,祈福求安。

海南除了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和艾草,還有一個海島百姓都熟知的內容,就是洗龍水和洗草藥澡。燒一大鍋的艾草水,就著艾草,洗洗身子,說是這樣,可以驅魔避邪,強身健體。百姓們認為,屈原先生早已當了龍神,洗洗“龍水”,龍神會保佑孩童健康成長。自幼,海島內的百姓,都相信,海浴——用海水擦眼,可以去眼疾;用海水洗身,可以去除面板疾病。

滂海的澄邁縣,為紀念這一特色民俗,每逢端午,都會在盈濱半島舉辦“龍水節”。海島各地的人們老老少少,都紛紛來此一起“洗龍水”。端午,也是清明之後,海南人一家團聚的日子。據說,只要能夠回家,島上的人們都會在這一天回祖宅。祭祖、向父母請安、與兄弟姐妹戲耍。女人們,則早在半個月前就張羅著裹粽,到正日子,家家戶戶,送粽傳平安,熱鬧非凡。海島上的一年,就在粽子飄香、龍舟競渡、龍水嬉戲中,進入了漫漫長夏。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端午節的習俗 篇二

端午節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裡,人們會舉行各種活動。如划龍舟、包粽子……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講講包粽子的步驟吧!

包粽子首先要準備的就是材料。我們買回了粽葉、黃豆、瘦肉、蔥……先把蔥放到鍋裡炒熱,半熟就可以拿上來了。再把綠色、棕色的粽葉放入水中泡上幾個小時,然後再把粽葉放進鍋中煮。記住,一定要滴幾滴油才不會太黏。

材料準備完畢,接下來就是包了。我和外婆各拿起一片粽葉包了起來。我們先找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凸出來的一面是粗糙的,是用來綁粽繩的。凹進去的一面是光滑的,是用來包料的。包完料以後,就是最難的一步了。只見外婆把粽葉剩下的部分壓下去,再把兩邊摁進去,再往內折,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啦!每次我都會在這步驟上用上近五分鐘時間。外婆鼓勵我:“加油,別灰心,你一定能成功的!”在外婆的鼓勵下,我終於學會了,真是太高興了!

粽子包完了,接下來就是綁了。我把粽繩纏在粽子上,在上面繞了兩圈,又綁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個完整的粽子包好了!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飄進我的鼻子裡了。

等到粽子一拿上來,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吃了起來。哇,好香啊!自己做的東西太好吃了!有了這次經歷,我終於體會到了蘇聯高爾基說的“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這句話的真意了。

煙臺端午節習俗 篇三

煙臺人過端午節以家家戶戶早上食粽子、雞蛋為主。煙臺粽子用粽葉將糯米包成三角型,也有糯米中參小黃米或以將糯米換成小黃米,包成黃米粽,米中夾紅棗,花生等,沾糖食用。品種,品味沒有南方粽子豐富。但現在市場上也有不少南方的肉粽,口味很不錯。我的奶奶以前就包過南方肉粽,味道真的是好極了。

煙臺在端午這天沒有賽龍舟這一風俗,也許是因為河流太少,而在海上賽龍舟又太危險吧。不過賽龍舟這一習俗的確是為了紀念屈原,傳說是鄉親們泛舟)本站●(尋屈原。

端午這天煙臺人會在門口插艾子,艾子又稱艾蒿,好像是一種可以入藥的植物,據說可以驅蚊子。也有的地方插桃枝,有避邪祛病之意。

端午這天老人會給小孩帶上“五毒兜”,兜上繡有蛇、蠍、蜈蚣、壁虎、蟾蜍“五毒”;身上還要帶桃木棒槌、小掃帚、荷包,以掃除五毒,驅瘟避邪;手腳脖上拴五色線,叫做長命縷,拴命線。我小時候就帶過小掃帚,荷包,也拴過五色線,記得小荷包裡還有香味呢。

端午節的習俗 篇四

幾千年前,見逐而作《離騷》的屈原先生,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懷抱對祖國沉淪的悲痛,跳進了滾滾江水之中。人們為紀念這位為人敬仰的愛國志士,每年的農曆5月初5(屈原跳江的日子)都會向江中投擲粽子(葉包飯,飯夾棗)。久而久之,這便成為一個習俗,而這天也被命名為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僅是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激發人們愛國熱情的契機,每每開啟粽子,眼前就會情不自禁地浮現一份流傳千古的愛國忠魂……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端午節已不再屬於中國,在不久前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頒佈的新一批文化遺產中,端午節堂而皇之地成為韓國的文化遺產,不禁讓眾多華夏子孫大跌眼鏡。咱們在得知這條訊息之後該做些什麼呢?抱怨聯合國相關機構處事的。不嚴謹?批判韓國對歷史的歪曲?或是為“粽子”的專利移交而感到惋惜?我想都不是,應該反思……

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泱泱大國,在這期間,有許多值得沿襲的傳統和文化。當然,咱們的思維不能一成不變,要進行適當的篩選,適當的改進。但將它們統統淡忘是萬萬不可的,有人會說:咱們每年也都在過端午節,不能算淡忘。這話聽起來不錯,可是仔細想想,咱們除了在“過”端午節之外咱們還做了些什麼,還由於節日有過什麼樣的心靈觸動嗎?節日總歸是要過去:庸庸碌碌,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樣消磨一天的時間,只是食譜變換,增加了一道“粽子”,還要被挑三揀四。這就是中國的端午節,也許人人都會在那天想起屈原的投江,但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為他投入江水時飛濺的愛國情緒所震動?咱們正在腐化歷史的精髓,壓縮古人的情操,折斷傳統的翅膀。

反觀韓國,不論端午節的起源是非,先看看他們對傳統的尊敬:孔子所宣揚的禮儀在很久之前傳入韓國之後再也沒有中斷過,韓國人對禮儀的遵循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他們對孔子的崇敬也超過了中國人,咱們只會死記硬背那論語,而韓國人早就將論語付諸於行動。在10年**期間,中國人批判孔子精神的年代,他們卻對者這為禮儀之父頂禮膜拜,也真正將孔子的精髓拜入信仰之中。咱們辨證多年之後,才發現孔子精神需要取捨地保留,而黃海彼岸的國度卻將其日益完善。近年來韓流之風颳得國產電視劇站不住腳,從他們的電視劇中,很多中國人驚歎那裡的禮儀,要去學習,效仿,但那其實是咱們的祖先創設的傳統啊!那咱們還有什麼理由批判端午節的歸屬呢?自己不珍惜傳統,把傳統的歸宿交給尊重崇敬它的民族真是理所應當。

引用一句論語:“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我在題目中寫下“我家鄉的…”就是想讓大家明白,傳統不能丟,不能全盤否定。由於,端午節永遠是咱們家鄉的節日,是每個中國人懂得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篇五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是我國曆代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最初為全民健身、祛病防疫、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後又因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總是伴著炙熱毒辣的烈日悄然而至。清早醒來,家家戶戶都熱火朝天地忙著包粽子。我也總是躍躍欲試,跟著媽媽依葫蘆畫瓢。我拿起粽葉,把它編成一個漏斗狀的樣式,然後把我最愛吃的鹹肉、鹹蛋黃等凡能作餡的美味一起塞進去,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主料——糯米。緊接著,我把粽葉對摺包好之後,一個矮小但肥胖的三角粽子就呈現在我眼前,和同伴相比,它的體重嚴重超標。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蒸籠,生怕它爆裂開來。正午,粽子已經蒸得熟透了,值得慶幸的是,我的那個粽子並沒有爆裂,但由於餡放得過多,導致其它粽子成熟時它的餡還沒有完全熟透。哎!看來包粽子也不能太過於“貪”啊!吃著鮮美可口的粽子,聞著粽葉的陣陣清香,心中不覺多了幾分對端午的留戀,又深深被端午的韻味給迷住了。望著擺在桌上的粽子,不禁遙想兩千多年前屈原投江的那一幕,百姓們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陸續趕往屈原沉江的那一塊江面扔粽子。慢慢的,端午包粽子、吃粽子已然成為廣大民眾的一種風俗。

而午飯後的賽龍舟更為精彩。你看,信江河岸邊人頭攢動,大家翹首東望,只見一艘艘龍舟飛一般地衝過來,頓時,江面上鑼鼓喧天。划槳的運動員們使出全身力氣拼命地劃。的幾條龍船上,隊員們配合默契,就連龍舟也特別聽從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後留下了一條條歡樂的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霎時佈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後面的龍舟,吃力地跟著,我看著都替它們著急,真想衝上去幫那些龍舟上的隊員們一把。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使勁地敲鼓,這鼓聲一下一下,鏗鏘有力,也敲在了一旁觀看的人們的心坎上。彷彿每多敲一下,運動員們就多一份力氣,隊員們也不甘示弱,一邊划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那口令裡充滿了運動員們對勝利的渴望,也表明了運動員有使不完的勁兒。江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敲鑼聲、打鼓聲,包括划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裡有著濃重的端午節日氣氛。

看著這激烈的划龍舟比賽,我心裡暗想:端午節要搞這麼隆重的活動還是源於戰國時一些朝中大臣不忍心失去屈原這樣一位國家棟梁,才架舟你追我趕地向屈原投江的地方四處巡看,希望能救回屈原。屈原本是貴族出生,後來被奸臣陷害,被放逐到邊疆,看到自己的國家快要被別的國家佔領,屈原悲憤交加,跳江自殺了。想到這裡,我深深被屈原這種愛國情深所打動。是啊,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時代裡,怎麼能忘記這些愛國之士為我們做出的貢獻?我們不僅要在心裡埋下愛國的種子,更應該努力學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把這種流傳了幾千年的愛國情懷發揚光大。

端午節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我覺得這樣的民俗必將播撒到每一位中國人心田!

端午節的習俗 篇六

平湖端午節的習俗

食粽子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汩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續齊諧記》“……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江祭之。”因此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賽龍舟、搖快船

賽龍舟是人們對端午節印象較深的習俗之一。在平湖,這個民間活動一直在延續,形式多種多樣。

做蚊煙

用蒼朮、白芷在正午午時,房屋室內,農村裡有還到豬棚頭薰煙,俗稱“做蚊煙”、驅五毒,即“蛇、蠍、蜈蚣、壁虎、蟾蜍”,因五月裡天氣炎熱,是各種蟲繁殖之時,故在床下牆角里還要撒上白石灰以示消除蚊子和螞蟻。不過現在要提倡五水共治,保護環境,不能再任性的做蚊煙啦~~

食五黃

食五黃即“黃鱔、黃魚、黃泥蛋、黃瓜、黃酒”。另用一瓶黃酒加入少量“雄黃”是中草藥中的一種藥品,大人在飯前要喝少量雄黃酒,要給小孩子抹雄黃,一般抹在鼻樑筋或額骨上點一點,也有寫上一個“王”字,俗稱解讀辟邪。

掛艾草、菖蒲、大蒜

除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很多流傳下來的習俗。一般端午節期間,很多人家都會將艾草插在門窗上,再掛上兩把菖蒲。

端午時節盛夏來臨,蚊蟲也增多,掛艾草一方面是民俗習慣,另外艾草本身氣味強烈,能起到一定的驅蟲作用。“菖蒲的外形比較像寶劍,掛在外面可以辟邪。”

散發著強烈味道的大蒜在民間也被認為有驅邪的作用,有句老話說“小鬼摸著大蒜頭”很是倒黴,所以掛大蒜也成為端午的習俗之一。

端午節的習俗

1:賽龍舟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4: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的習俗 篇七

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五毒餅

北方端午節吃什麼 北方端午節的習俗食物盤點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端者,初也,五為陽數,故又稱“端陽節”。粽香總會如期飄蕩在五月端午這一天。無論風雨,不管磨難,祖祖輩輩懷念祭奠,吃不完的粽子,道不完的情。端午節除了人們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還有豐富的食俗。

1、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五毒餅

端午節前後,不少食鋪會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實際上,五毒餅就是玫瑰餅,只不過其最外一層的酥皮兒上印有蠍子、蛤蟆、蜘蛛、蜈蚣、蛇這“五毒”的形象罷了。五毒餅是北方端午節特有的節令食品,初夏時節正是毒物滋生活躍的時候,因此古人會食用“五毒餅”祝願消病強身,祈求健康。

2、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麵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麵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黃鱔

3、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黃鱔

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蔘”之說。

4、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大蒜蛋

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茶蛋

5、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6、北方端午節吃什麼——吃打糕

吃打糕端午節是南方端午節吃什麼 南方端午節的習俗食物盤點

端午節的習俗 篇八

我們中國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是其中重要的一個節日。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人士、文學家屈原的,傳說屈原投江後,人們很著急,划著龍舟去救他,可到他身邊時發現屈原已經死了,為了不讓魚蝦吃了他的屍體,人們把粽子扔下江餵魚蝦。這些行為經過演變成了今天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

此外端午節還有其他已些習俗,比如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等。

今天國家為了讓國民不忘我們的傳統,恢復了端午節的假期。人們在這一天家人團聚,共同緬懷愛國詩人屈原,分享祖國日益強大的喜悅,展望充滿希望的未來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 黃魚 鹹鴨蛋黃 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 賽龍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