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必修三的說課稿

文思社 人氣:2.89W

高二地理必修三的說課稿

高二地理必修三的說課稿(一)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三框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已是全球性的問題,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熱點。學生通過前面學習,瞭解到我國的人口、環境的相關知識,認識到我國社會面臨嚴峻的人口和環境形勢。這為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通過對本框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掌握我國資源的現狀及特點,能正確認識到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堅持科學發展觀、幫助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戰略,明確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性,推動整個社會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和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意識並付諸行動。是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融入社會教育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框題在九年級思想品德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九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認為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學生認識並掌握我國的資源特點及其形勢嚴峻性;學生初步懂得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含義及其要求;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2、能力目標: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含義,提高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之間關係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會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並落實到實際行動;使學生具有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情感。

三、說教學的重點、難點:

依據人教版課程標準,我確定了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含義及其要求。

重點的依據:當前,人類正面臨著全球性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這不但給當前的人類社會發展造成困難,而且對子孫後代的生存構成威脅。尋求怎樣的發展道路才能擺脫這種困境,是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我國面臨嚴峻的人口、資源和環境形勢,這直接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加強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人口、資源、環境國情教育,增強公民的環境意識、生態意識,提高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自覺性。這是課程標準所要求的。只有掌握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內涵及要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

2、教學難點: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要性

難點的依據:由於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以及社會閱歷等方面的原因,對於這一問題關注不夠,因而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教與學都有一定的難度。

四、說教法:

我主要採取以下五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1、直觀演示法

從一次性筷子切入,。我利用課本上的材料,讓學生了解一次性筷子製作所消耗的木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調查法

調查本班每天有多少學生使用一次性餐具以及讓學生看一看學校垃圾場中一次性餐具的情況,增強學生的感性認知,正如“百聞不如一見”,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3、活動探究法

結合教學資源請同學設計一條以環保、可持續發展為題的公益廣告,並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通過活動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教師引導學生將看到羅田街上所雕刻的一些環保用語,如“小草悠悠,踏之何忍”、“小草與我們共同成長”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觀察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

4、閱讀法

讓學生閱讀課本P55——56相關連結的內容,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明確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所形成的共識,這達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5、討論法

由於本框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P56中“牧民的選擇”並思考,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框題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六、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匯入新課:(3分鐘)

匯入(調查本班每天有多少學生使用一次性餐具情況,讓學生計算每月、每年需要用多少?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切入正文。)

導語設計的依據:思想品德課強調理論聯絡實際,並且我們學習的目的都是學以至用。通過身邊的事匯入,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使學生明確本節課要講述的內容,以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講授新課:(30分鐘左右)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注重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分層化解。

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的特點、學生的感知能力。教師的特長,我選擇了多媒體的教學手段。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乏味的知識興趣化。

本框題分為二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說明“我們共同的家園”;通過活動了解我國的資源現狀,使學生認識到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點及我國面臨的嚴峻的自然資源形勢,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在講述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補充大量的有關我國的資源方面的材料,讓學生在感性上認識到我國的資源的特點和嚴峻性。然後,再講清人一刻也離不開大自然而得以生存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講完後,讓學生齊讀課本中恩格斯的名言,加深學生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認識。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首先,用多媒體來演示課本中的三個觀點,讓學生分組討論,得出結論並交流所得,學生明確社會的發展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然後,從人口、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來說明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要性及人們所取得的共識,幫助學生理解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含義及其要求;接著,從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這一國情出發,講述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道路。在講解這部分知識時,我主要通過材料分析,問題啟發、學生調查材料的方法來完成。通過利用相關材料,如有關人口、資源和環境方面的圖片、標語並作必要講解;結合複習舊知識——嚴峻的人口形勢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影響?;案例、材料分析:如一個牧場,牧民的兩種做法的案例、毀林不法分子受嚴懲的案例、有關迴圈經濟,垃圾變廢為寶方面的材料;問題啟發:如在講一個牧場,牧民的兩種做法的案例時,通過①這兩種做法,你贊成哪一種,為什麼? ②我們在發展經濟時應怎麼做?的問題設計,啟發學生理解發展經濟要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結合起來等;通過學生調查羅田或報刊發表的有關材料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意識,確立科學的發展觀。從而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整個教學過程立足本校學生的學情,注重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體現新課改中要求師生互動的要求。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結合板書小結)。

4、板書設計

板書: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1我們共同的家園 :A、我國資源的特點B、資源形勢的嚴峻性C、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2、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A、必要性B、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含義、要求

C、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5、課堂反饋

1、下列觀點中與可持續發展要求相符合的是( )

① 圍湖造田,毀林開荒 ② 經濟要上,人口要下 ③ 我國地大物博,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④ 但留方寸土,傳與子孫耕 ⑤ 先汙染,後治理 ⑥)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②③⑥

2、多年來,海南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堅持生態立省,堅決按照不汙染環境、破壞環境,不搞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原則,保護綠水青山。今日海南,在保護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全省環境大氣、水體質量總體保持全國一流水平,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麼?

根據學生實際設計簡答題,選擇題。這樣既鞏固了所學基本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試能力。

6、佈置作業

由於課堂時間有限,既要使課程有完整結構又要聯絡青少年自身實際,給學生必要的知識拓寬,加強應試能力訓練,我設計了這樣的作業: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體現了課本中哪些觀點?這道題既鞏固了本課的知識點,有符合思想品德課結合時代特徵,對學生進行時事進行分析。

高二地理必修三的說課稿(二)

一、說課標

不言而喻,新教材是基於新課標編寫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地理學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及課程目標。特別是基本理念突顯時代性。課程目標分成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螢幕上是我對地理必修3課程目標的理解,不再重複。

二、說教材

1.編寫特點和體例

(1)以典型案例構成教材的主體。教材選用了5箇中國案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山西省的能源開發、東北地區的農業開發、珠三角地區的工業化和城市化、西氣東輸)、2個外國案例(亞馬孫雨林開發與保護、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1個地區案例(東亞地區),案例具真實性、典型性,中外兼顧的特點。

採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式組織教材,努力打造知識和能力遷移的平臺。教材既有主案例,又有拓展案例。這樣“收”“放”有致的設計,一方面減少單一案例的侷限性,另一方面又提供了知識和能力遷移的平臺。

(2)內容提要 課文:文字和影象 讀圖思考 思考案例 問題研究

2.教材的地位

高中地理可分必修和選修兩大模組,必修3冊,選修6冊。必修1(自然地理)以組成地理環境各要素的運動為核心,揭示基本的自然過程和規律,體現尊地之規,建設美好家園的思想;必修2(人文地理)以人類活動為核心,分析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體現以地為主,調人地關係的思想;必修3(區域地理),立足於必修1必修2的基礎,以區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為核心,探究問題發生的原因、過程、結果和對策,體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3.新編實驗教材必修3與原人教版地理選修2的對比

4.內容結構 課標展示(略)

在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必修 3的課標有13個,基本與節數相當。這是能容標準,這是教材內容與課標的對應關係。本書共五章10節,本著由自然至經濟、由區域內至區域間的學習思路設計知識結構,對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依次分為“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區域經濟發展”“區際聯絡與區域協調發展”等。(圖略)

三、說教學建議

(一)高中地理必修3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1.教材內容編排與學生現實的基礎知識儲備間存在的矛盾

教材的編寫者認為經過國中的學習,學生應該對區域的基礎知識有了較完整的認識和掌握,所以教材並沒有重述相關區域地理的基本知識。而實際情況卻是大相徑庭:地理學科在國中屬於弱勢學科,每週兩節課,會考30分,學生往往並不重視,全憑考前死記硬背得分。他們不可能把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牢固。再加上國中和高中地理學習的銜接存在明顯的斷層,這就必然嚴重影響到“必修3”教學的順利開展。

2.不同版本教材對案例的編選與教師的教學選擇存在矛盾

目前高中地理就出現了人教版、湘教版、山東版、中圖版等四個版本的教材,他們在編排和選擇案例等方面有比較大的差異,例如編排人教版是從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的角度來闡述的;湘教版是從區域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入手,以區域可持續發展總的命題來概述的。在案例選取上人教版在生態環境建設中選擇我國西北地區的荒漠化的防治作為案例,而山東版是以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為例;因此我們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捨上則更顯困難。

3.教材教學與開展學生評價之間達成協調存在挑戰

人教版地理“必修3”是以案例為主線,貫穿了整本教材。教師對教材的教學,自然離不開對具體案例的分析。但在具體案例教學中,學生需要達到何種程度的能力,掌握哪些分析問題的規律和方法,並且如何用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來反饋教學的效果,在新課程中始終還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難題。

(二)對高中地理必修3教學策略的探究

基於學以上問題和挑戰,再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嘗試:

1.作好案例教學的知識鋪墊

教材選用了5箇中國案例,第一章第一節就是把長江三角洲和鬆嫩平原進行對比來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為了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們可以在學習這一章之前,首先對中國三大自然區進行對比,對中國的各個區域的自然地理基本特徵進行知識的鋪墊,並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中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這樣就能使學生對中國地理的基本概況有大概的瞭解。在後面的中國案例分析時,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補充與拓展,做到“點”“面”結合,以保證教學的順利開展。

2. 注重對學生地理分析方法和抽取地理原理的能力的培養

只有在具體的案例分析中學會地理原理和規律的抽取,學生才能夠進行知識遷移。例如,在 “產業轉移”一節,要分析影響東亞產業轉移的因素,在教學中就應該抓住影響工業佈局的因素在發生“變化”這一關鍵點。影響產業發生轉移的因素如:勞動力,內部交易成本、市場等,只要他們在遷出地和遷入地發生“變化”,都可能導致產業的轉移。這樣在分析珠江三角洲企業大量遷往粵北和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份的原因,學生就應該能夠分析出珠江三角洲的哪些因素髮生了變化,使企業變得不利,而粵北和江西、湖南、廣西等省份有哪些有利的因素吸引了企業的遷入。

3.在教學中進行學生評價的嘗試

對學生學習地理“必修3”情況進行評價,應與傳統的評價方式有所不同。評價的重點不在於對教材案例的重現,而在於考查學生能否運用地理基本原理來解決新的問題。因此,我們在進行學生評價的時候,一般需要引入新的案例來進行。如在學習“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一節後,我們可以引用新疆農業這一案例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略)

這道題的考查並沒有涉及教材中“東北地區”的任何內容,要想較好地解決相關問題,關鍵是要在提取影象資訊的基礎上,運用必修1必修2的基本原理,並以在學習“東北地區農業”中所掌握的分析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考查,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是否能夠真正達到課標的要求,是必修3教學中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好的主要形式。

高二地理必修三的說課稿(三)

一、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在第一章(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生態環境與區域發展的關係。通過本節的學習,掌握區域環境問題出現的一般規律,更重要的是學會分析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般方法。為後面各章節的學習打下基礎(提供借鑑或服務)。

本節教材包括荒漠化的概念,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荒漠化的人為因素,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等五部分。

二、課標要求:

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存在的環境與發展問題,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發展的原因(森林,溼地等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瞭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保護)措施。

(一)知識與技能:

1.分析區域存在的環境問題(荒漠化)與發展問題,及問題(荒漠化)產生的願因。

2.瞭解區域環境問題(荒漠化)與發展問題的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

3.學會分析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般方法。

(二) 過程與方法:

以西北地區為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原因,瞭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增強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環境觀與發展觀。

三、教學重點

理解西北地區荒漠化產生的原因。瞭解荒漠化的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

四、教學難點

舉一反三,培養和學會分析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般方法。

五、教法設計

1.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結合材料,採用圖文結合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歸納荒漠化的概念及基本過程和危害。採用數字記憶法,強調記憶荒漠化的概念(三區、三退、三化、二因)

2.充分利用課本的圖示2.1,2.2及材料,引導學生讀圖分析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乾旱,氣候異常)。

3.採用圖表結合理解分析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人為因素,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產生原因。

4.“對症下藥”法,引導學生針對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提出防治的對策與措施。

5.通過以上分析,幫助學生建立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危害描述,成因分析,治理說明和綜合觀念與能力,學會分析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般方法。

六、學法設計

由於本人授課物件雙差生居多,基礎差,接受能力差,所以採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有利於學生理解,加上啟發,引導學生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再利用圖表材料等相結合來分析荒漠化的原因,瞭解其危害和綜合治理措施,注意通過這種“發現問題——分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訓練達到學會分析區域環境與發展問題的一般方法。

七.教學安排 2課時

八.教具準備:1。充分利用課本的圖示及材料。2。利用多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