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閱讀題新版多篇

文思社 人氣:8.63K

古詩詞閱讀題新版多篇

古詩文閱讀 篇一

8、本詩中三、四句表達了這種意思。(2分) 海棠最美最動人之處就在於含苞待放之時。海棠花蕾“新著雨”而又在“欲開時”,色澤分外鮮紅豔麗,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時的紅暈,嬌嬈而嫵媚。海棠顯得別具一番風韻,顯得異常之美。(3分)(意思對即可)

9、第三聯詩人從側面對海棠進行襯托。(2分)那美麗勤勞能歌善舞的莫愁女為欣賞海棠的嬌豔竟懶於梳妝,善畫海棠的畫家樑廣也為海棠的嬌美所吸引而遲遲不動筆,不肯輕易點染,唯恐描畫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韻。海棠的美麗和風韻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了。(4分)(意思對即可)

古詩文閱讀 篇二

從長遠角度考慮,語文學習的提高非一日一時之功。它需要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多關注最新資訊。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巴丘書事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巴丘書事

陳與義

三分書裡識巴丘,臨老避胡七年級遊。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

四年風露侵遊子,十月江湖吐亂洲。

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

注①陳與義,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傑出的詩人。

②巴丘:今湖南嶽陽,歷代兵家戰略要地。

③《三國志·魯肅傳》寫周瑜至巴丘病重,上書孫權舉薦魯肅以自代。

巴丘書事閱讀題:

(1) 首句中提到的“三分書”具體指哪部作品?首聯在詩中起什麼作用?

(2) 頷聯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簡要分析。

(3) 結合全詩的內容,說說詩歌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

巴丘書事參考答案:

(1) 《三國志》。點題;交代寫作緣起;暗示河山分裂(或“中原淪陷”的局面);為尾聯埋下伏筆。

(2) 頷聯運用擬人手法,(寫“對偶”不給分)並且視聽結合,形象地寫出了秋天的肅殺之景。(或暗示了戰雲紛亂、動盪不安的時局)

(3) 表達了作者坎坷漂泊的感慨,報國無門(或年老無成)的哀嘆,憂國傷時的情懷。

作者

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他生於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

賞析:

《巴丘書事》這首詩是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陳與義的一首典型詩借物詠事七律代表作。

這首詩寫於建炎二年(公元1120xx年),作者避難在巴丘。

經歷了北宋南宋之交,詩人的作品風格變得沉鬱悲壯,有點杜甫詩作的味道。

首句交待寫作緣起。從三國志中知道巴丘這一地名,年老為避胡人之亂來巴丘做首次遊覽。為書事打下基礎。(因為末句說到魯肅事)

頷聯寫眼前景。寫得氣象開闊,秋冬的樹木在急風中嘯叫,洞庭湖四野茫茫,晴天下日影緊隨岳陽樓,使這一帶知名的中心景物格外突出。“酣” “抱”二字以動態寫靜物,上句寫秋冬風急天高的聲勢,下句把景物收 結於岳陽樓之景,聽覺與視覺相結合,讓人從**中感受到一絲安定的希望

頸聯感慨詩人自己政治上坎坷漂泊的際遇,侵字有深義,下句中寫初冬洞庭湖上露出幾個大大小小的沙洲,風生水起,潮起潮落之間,沙洲時露時隱,用一吐字,氣象非常。著一亂字,使人聯想時局。

尾聯詩人借三國典故,以魯肅自負,反用“未必” 、“空白”之意,委婉含蓄地表 達了作者的憂國之情。

古詩文閱讀 篇三

第一章 文言文考點系統化複習

第1節 文言實詞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2題。

世主有先生①者,有後生者,有不生者。昔者楚莊王謀事而當,居有憂色。申公巫臣問曰:“王何為有憂也?”莊王曰:“吾聞諸侯之德,能自取師者王,能自取友者霸,而與居不若其身者亡。以寡人之不肖也,諸大夫之論,莫有及於寡人,是以憂也。”申公巫臣曰:“古之知道者曰先生,其楚王之謂也!”莊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諸侯,日猶恐懼,思索賢佐。此其先生者也。

昔者宋昭公出亡,謂其御曰:“吾知其所以亡矣。”御者曰:“何哉?”昭公曰:“吾被服而立,侍御者數十人,無不曰:吾君,麗者也。吾發言動事,朝臣數百人,無不曰:吾君,聖者也。吾外內不見吾過失,是以亡也。”於是改操易行,安義行道,不出二年,而美聞於宋,宋人迎而復之,諡為昭。此其後生者也。

昔郭君出郭②,謂其御者曰:“吾渴,欲飲。”御者進清酒。曰:“吾飢,欲食。”御者進幹脯粱糗。曰:“何備也?”御者曰:“臣儲之。”曰:“奚儲之?”御者曰:“為君之出亡而道飢渴也。”曰:“子知吾且亡乎?”御者曰:“然。”曰:“何以不諫也?”御者曰:“君喜道諛而惡至言。臣欲進諫,恐先郭亡,是以不諫也。”郭君作色而怒曰:“吾所以亡者誠何哉?”御轉其辭曰:“君之所以亡者太賢。”曰:“夫賢者所以不為存而亡者,何也?”御曰:“天下無賢而君獨賢,是以亡也。”伏軾而嘆曰:“嗟乎!夫賢人如此苦乎?”於是身倦力解,枕御膝而臥,御自易以塊③,疏行而去。身死中野,為虎狼所食。此其不生者也。

(節選自《韓詩外傳•卷六》)

注 ①先生:猶言“先覺”“先醒”也。②郭:古代小國。③塊:土塊。

1、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

a.昔者楚莊王謀事而當 當:恰當,適合

b.宋人迎而復之  復:使……復位

c.曰:“何備也?”  備:準備

d.御自易以塊  易:替換

解析 備:完備,周全。

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莊王之德宜君人,威服諸侯。

譯文:莊王的德行配得上做人們的君主,他的聲威使諸侯順服。

(2)於是改操易行,安義行道,不出二年,而美聞於宋。

譯文:從此以後昭公改變了自己的心志和作為,安守正義實行正道,不到兩年,他的美好聲譽就傳遍宋國。

(3)為君之出亡而道飢渴也。

譯文:是為了您出逃的時候路上飢渴而儲備的。

參考譯文

歷代君主有事先覺醒的,有事後才覺醒的,有(至死也)不覺醒的。過去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卻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問道:“您為什麼臉上有憂愁的神色呢?”楚莊王回答說:“我聽說諸侯的品德,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和他在一起的人都比不上他自己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各位大夫的見解,就沒有比得上我的了,我因此憂愁啊。”申公巫臣說:“古人所說的事先覺醒的人,就是楚王您啊!”莊王的德行配得上做人們的君主,他的聲威使諸侯順服,還每天擔驚受怕的,想要尋求賢能的人來輔佐他。這就是那種事先覺醒的人。

過去宋昭公逃亡到國外,對他的車伕說:“我現在才知道我逃亡的原因。”車伕問他:“什麼原因呢?”昭公說:“我穿好衣服站在那裡,在我身旁侍候的幾十個人,沒有一個不這樣說:我們的君主是個美男子。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朝廷中幾百個臣子,沒有一個不這樣說:我們的君主,是一個聖人。我在朝廷或在內宮,都不能看到自己的過失,我因此才會逃亡於外。”從此以後昭公改變了自己的心志和作為,安守正義實行正道,不到兩年,他的美好聲譽就傳遍宋國,宋國人迎接他回國,再次擁立他做君主。(他死了以後,)諡號為昭。這是那種事後醒悟的人。

過去郭國的國君逃出郭國,對他的車伕說:“我渴了,想喝水。”車伕進獻清酒給他。他又說:“我餓了,想吃東西。”車伕給他進獻乾肉和乾糧。他問車伕:“你車上的東西怎麼這麼齊全?”車伕說:“這是我平時儲備的。”他又問:“那你為什麼要事先儲備呢?”車伕說:“是為了您出逃的時候路上飢渴而儲備的。”郭君說:“你知道我將要逃亡嗎?”車伕說:“是的。”郭君說:“那你為什麼不事先勸告我呢?”車伕回答說:“您喜歡聽諂媚逢迎的話,不喜歡聽真實的話。我要是勸告您的話,恐怕在郭國滅亡以前就死了,所以我沒有勸告您。”郭君變了臉色很生氣地說:“我失去國家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車伕就改變了自己剛才的話說:“您失去國家的原因是您太有才能了。”郭君又問:“有才能的君主不能保全自己的國家,反而失去自己的國家,是什麼緣故呢?”車伕回答說:“天下沒有有才能的人,只有您一個有才能,因此您失去了自己的國家。” (郭君聽了,高興起來,)伏在車前橫木上嘆息道:“唉!做一個有才能的人這麼痛苦嗎?”這時他感到身體疲倦,沒有力氣,頭枕著車伕的膝蓋睡著了。車伕抽出自己的腿,換上土塊,遠遠地離開了郭君。最後,郭君死在荒野,被虎狼吃掉了。這就是那種至死不醒悟的人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3~5題。

陶潛傳

陶潛,字元亮,大司馬侃之曾孫也。祖茂,武昌太守。潛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不詳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閒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貧不能恆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飲必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①。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②也。常

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其自述如此,時人謂之實錄。

以親老家貧,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復為鎮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事者聞之,以為彭澤令。素簡貴,不私上官。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義熙二年,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③》。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④上人。性不解音,而蓄琴一張,弦徽⑤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琴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以宋元嘉中卒,時年六十二,所有文集並行於世。(《晉書•陶潛傳》)

注 ①不吝情:真率自然。②晏如:安然。③來:語氣助詞。④羲皇:古帝伏羲。⑤徽:系琴絃的繩子。

3、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d )

a.夏日虛閒 虛閒:空閒無事

b.親舊知其如此   舊:老朋友

c.為鄉鄰之所貴    貴:敬重

d.弦徽不具     具:詳細

解析 全:具備。

4、對下面三句話中加點的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b )

(1)好讀書,不求甚解 (2)性不解音 (3)解印去縣

a.三個“解”字的意思完全相同。

b.三個“解”字的意思各不相同。

c.前兩個“解”字的意思相同。

d.後兩個“解”字的意思相同。

解析 (1)解釋。(2)通曉。(3)解下。

5、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

譯文: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地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關鍵詞:甚解、會意)

(2)素簡貴,不私上官。

譯文:向來簡樸自愛,不在暗中巴結上司。(關鍵詞:素、貴、私)

(3)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耶!

譯文:我不能為了區區俸祿而向他彎腰行禮,小心謹慎地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關鍵詞:折腰、拳拳、事)

參考譯文

陶潛,字元亮,是大司馬陶侃的曾孫。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時心懷高尚,知識淵博善於做文章,灑脫大方不拘謹,自得於真性情,為鄉里鄰居所看重。曾經作《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說:“先生不知道是什麼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邊有五棵柳樹,所以以此為號。清閒安靜少說話,不愛慕虛榮實利。喜歡讀書,卻不去窮根究底地解釋,一旦對書的內容有所感悟,就高興得忘了吃飯。本性愛喝酒,可是家裡窮不能一直得到。親朋故舊知道這樣,有時就置辦酒招他過來,他去飲酒一定會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後回去,一點也不收斂情緒。家裡四壁空空,不能遮陽擋雨,舊衣衫十分破爛,盛飯的容器經常空著,也不在意。經常寫文章來自娛自樂,很能顯示自己的志向,不計較得失,用這來結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這樣,當世人說這是實錄。

因為他親人年邁家裡貧窮,任用他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這個職務,沒幾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為主簿,不去,自己種田來養活自己,於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鎮軍、建威參軍,對親朋說:“想做個文官,來掙些補貼家用的錢可以嗎?”管這些事的人聽說了,任用他為彭澤令。向來簡樸自愛,不在私下巴結長官。郡裡派遣督郵到他的縣,他的下屬說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見督郵,陶潛嘆息說:“我不能為五斗米(這些俸祿)彎腰(喪失尊嚴),小心謹慎地為鄉下的小人做事啊!”義熙二年,將印綬交還離開了彭澤縣,於是作了《歸去來》。夏月空閒的時候,就高臥在北窗之下,清風涼爽吹來,自稱為伏羲一樣的人。本性不通曉音樂,而準備了一張琴,琴絃和琴繩都不具備,每當朋友聚會,就撫琴和唱,說:“只圖懂得彈琴的樂趣,何必去管琴聲的好壞呢!”在宋元嘉中死,當時六十二歲,他所有文集在當時很流傳。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7題。

孔子困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太公任往吊之,曰:“子幾死乎?”曰:“然。”“子惡死乎?”曰:“然。”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嚐,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昔吾聞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孰能去功與名而還與眾人!道流而不明居,得行而不名處;純純常常,乃比於狂;削跡捐勢,不為功名。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

孔子曰:“善哉!”辭其交遊,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食杼慄,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鳥獸不惡,而況人乎!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

a.大公任往吊之   吊:慰問

b.直木先伐     伐:砍伐

c.辭其交遊     交遊:交往

d.鳥獸不惡     惡:厭惡

解析 交遊:動詞作名詞,朋友故交。

7、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

譯文: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是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關鍵詞:飾、知、驚、愚、明、揭)

(2)自伐者無功,功成者墮,名成者虧。

譯文:自吹自擂的人不會成就功業;功業成功了而不知退隱的人必定會毀敗,名聲彰顯而不知韜光養晦的人必定會遭到損傷。

(3)是故無責於人,人亦無責焉。至人不聞,子何喜哉!

譯文:因此不會去要求他人,別人也不會要求自己。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你為什麼偏偏喜好名聲呢!

參考譯文

孔子被圍困在陳國、蔡國之間,七天七夜不能生火煮飯。太公任前去看望他,說:“你快要餓死了吧?”孔子說:“是的。”太公任又問:“你討厭死嗎?”孔子回答:“是的。”太公任說:“我來談談不死的方法。東海里生活著一種鳥,它的名字叫意怠。意怠作為一種鳥啊,飛得很慢,好像不能飛行似的;它們總是要有其他鳥引領而飛,棲息時又都跟別的鳥擠在一起;前進時不敢飛在最前面,後退時不敢落在最後面;吃食時不敢先動嘴,總是吃別的鳥所剩下的。所以它們在鳥群中從不受排斥,人們也終究不會去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除禍患。長得很直的樹木總是先被砍伐,甘甜的井水總是先遭枯竭。你的用心是裝扮得很有才幹以便驚嚇普通的人,注重修養以便彰明別人的濁穢,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就像是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所以總不能免除(災禍)。從前我聽聖德巨集博的老子說過:‘自吹自擂的人不會成就功業;功業成功了而不知退隱的人必定會毀敗,名聲彰顯而不知韜光養晦的人必定會遭到損傷。’誰能夠擯棄功名而還原跟普通人一樣!大道廣為流傳而個人則韜光養晦,道德盛行於世而個人則藏譽匿耀不處其名;純樸而又平常,竟跟愚狂的人一樣;削除形跡捐棄權勢,不求取功名。因此不會去要求他人,別人也不會要求自己。道德修養極高的人不求聞名於世,你為什麼偏偏喜好名聲呢!”

孔子說:“說得實在好啊!”於是辭別朋友故交,離開眾多弟子,逃到山澤曠野,穿獸皮麻布做成的衣服, 吃柞樹和慄樹的果實,進入獸群,獸不亂群,進入鳥群,鳥不亂行。鳥獸都不討厭他,何況是人呢!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

馮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上既聞廉頗、李牧為人,良說,而搏髀曰:“嗟乎!吾獨不得廉頗、李牧為吾將,吾豈憂匈奴哉!”唐曰:“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

當是之時,匈奴新大入朝那,殺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為意,乃復問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頗、李牧也?”唐對曰:“臣聞上古王者之遣將也,跪而推轂,曰‘閫以內者,寡人制之;閫以外者,將軍制之。軍功爵賞皆決於外,歸而奏之’。此非虛言也。臣大父言,李牧為趙將居邊,軍市之租皆自用饗士,賞賜決於外,不從中擾也。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慧,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強秦,南支韓魏。當是之時,趙幾霸。其後會趙王遷立,其母倡也。王遷立,乃用郭開讒,卒誅李牧,令顏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今臣竊聞魏尚為雲中守,其軍市租盡以饗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椎牛,饗賓客軍吏舍人,是以匈奴遠避,不近雲中之塞。虜曾一入,尚率車騎擊之,所殺甚眾。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終日力戰,斬首捕虜,上功莫府,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其賞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為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且雲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罰作之。由此言之,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臣誠愚,觸忌諱,死罪死罪!”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而拜唐為車騎都尉,主中尉及郡國車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復為官,乃以唐子馮遂為郎。遂字王孫,亦奇士,與餘善。(選自《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d )

a.良久,召唐讓曰 讓:責備

b.當是之時,趙幾霸      霸:稱霸

c.且雲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虜差六級   坐:獲罪,犯罪

d.文吏以法繩之       繩:捆綁

解析  繩:糾正,制裁。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c )

a.①馮唐以孝著②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b.①乃復問唐曰②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

c.①陛下雖得廉頗、李牧②雖累百世,垢彌甚也

d.①委任而責成功②蟹六跪而二螯

解析  a項①介詞,因為;②介詞,憑……身份。b項①副詞,表兩事順承,於是,才;②副詞,僅僅,只。c項假設連詞,即使。d項①連詞,表遞進,並且,而且;②連詞,表並列,又。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反映馮唐“有識見,性耿直”的一項是( b )

①馮唐以孝著,為中郎署長,事文帝 ②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 ③委任而責成功,故李牧乃得盡其智慧 ④上怒,起入禁中 ⑤一言不相應,文吏以法繩之 ⑥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⑥

解析  ①介紹馮唐的至孝、官職,④是文帝的情況。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馮唐不僅有真知灼見,而且敢於堅持正確的意見,批評最高統治者,是難得的令人折服的傑出之士。

b.此文一筆兩涉,馮唐之所以能顯示自己品格的卓異,是因為遇到了“從善如流”的漢文帝。文章通過對話描寫,再現了敢於直諫的良臣和勇於納諫的賢君形象。

c.馮唐雖然傑出,但仕途卻大起大落,坎坷不平,最後連一個官職都保不住。唐代王勃也有“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之嘆。

d.這段文字型現了司馬遷一貫的風格:全文樸實的敘寫,蘊藏著強烈的愛憎之情。許多生動的細節描寫,顯示著強烈的文學性。

解析  這篇傳文主要採用對話描寫,因而“許多細節描寫”這一說法不準確。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公奈何眾辱我,獨無間處乎?

譯文:您為何當眾羞辱我呢?難道沒有僻靜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關鍵詞:奈何、辱、間處)

(2)夫士卒盡家人子,起田中從軍,安知尺籍伍符?

譯文: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間出來從軍,(他們)哪裡瞭解軍中的規章條令呢?(關鍵詞:家人、安,狀語後置句)

(3)文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為雲中守。

譯文:文帝很高興,當天就令馮唐拿著符節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為雲中郡守。(關鍵詞:赦、以為)

參考譯文

馮唐以至孝著名,為中郎署長,侍奉文帝。文帝聽說了廉頗、李牧的事蹟以後,高興得拍著大腿說:“唉!我(怎麼)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那樣的人才來做我的將軍,(如果得到了,)我又怎會擔憂匈奴為患呢!”馮唐說:“陛下即使得到像廉頗、李牧

那樣的將才,也不懂得任用啊。”文帝很生氣,站起來返入宮中,過了好一會兒,才召見馮唐,責備他說:“您為何當眾羞辱我呢?難道沒有僻靜的地方(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說:“臣是個鄉鄙之人,不懂得避忌。”

那個時候,正當匈奴剛剛大舉入侵朝那縣,殺死了北地郡的都尉孫昂。文帝正以匈奴入侵為憂,於是才再問馮唐說:“您怎麼知道我不懂得任用廉頗、李牧那樣的人才呢?”馮唐回答說:“臣聽說古代君王派遣將軍的時候,跪下來推著車,說‘朝廷內的事,由寡人做主,朝廷外的事,則任由將軍裁斷。一切論功行賞及爵封之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回來再報告一聲就是了’。這並非無稽之談。我的祖父說,李牧為趙將,屯駐在邊境,軍市的租稅都自行用來犒饗士卒,賞賜在外決定,不受朝廷的牽制。君主把一切委託他,並且要求他成功,因此李牧可以竭盡他的智慧,派遣精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能射的騎兵一萬三千人,價值百金之良士十萬人,所以他能夠在北方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殲滅澹林,在西方抵制強秦,在南方抵抗韓、魏,那個時候,趙國幾乎稱霸。後來剛好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個倡家女。他即位後,竟然聽信郭開的讒言,終於殺了李牧,而派顏聚代替他。因此軍隊被擊敗,士兵潰散奔逃,為秦兵所虜殺。現在我聽說魏尚做雲中郡的郡守。他軍市的租稅全用來犒饗士卒,更拿出私有的錢財,每幾天就殺一次牛,以饗賓客、軍吏及舍人,所以匈奴躲得遠遠的,不敢接近雲中郡的關塞。有一次匈奴曾經入侵,魏尚率領車騎出擊,殺敵甚多。那些士卒都是平民百姓的子弟,由田野間出來從軍,(他們)哪裡瞭解軍中的規章條令呢?終日只拼命作戰,斬敵首,虜敵人,到幕府記錄戰功,可是稍有不合,文吏就以法律來制裁他。該賞的不賞,可犯了法,文吏卻絕對按律處分,我愚蠢地認為陛下的法令太嚴明,獎賞太輕,懲罰太重。況且雲中郡郡守魏尚只犯了錯報多殺敵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給法官,削奪他的爵位,判處一年的刑期。由此說來,陛下縱然得到像廉頗、李牧那樣的將才,也是不懂得任用的。我實在很愚昧,觸犯了禁忌,該當死罪,該當死罪!”文帝很高興,當天就令馮唐拿著符節去赦免了魏尚的罪,再度任命他為雲中郡守,又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統領中尉和郡國的車戰之士。

過了七年,景帝即位,任命馮唐為楚相,後又免官。武帝即位,訪求賢良之士,鄉里推舉馮唐。當時馮唐已九十多歲,不能再做官了,於是任用他的兒子馮遂為郎。馮遂字王孫,也是一個不凡的人,跟我很要好。

準確推斷文言實詞的祕笈

1、教材遷移推斷

大學聯考時碰到一些難理解的文言實詞,應首先聯想學過的教材中的典型句子。

2、上下文義推斷

依據上下文意貫通的原則可以推斷詞義。例如第3題中的d項,“具”雖有“詳細”之意,如“私見張良,具告以事”,但“弦徽不具”理解為“琴絃和琴繩都不詳細”就講不通了,所以d項錯誤。

3、語法結構推斷

文言文非常注重句子的形式的錘鍊,某些篇目甚至為駢體文或辭賦類文章,更是結構整齊,講究對仗。同一位置上的詞語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據此可以推知詞義。

4、辨析詞性推斷

不同的詞性具有不同的語法功能,據此可以推斷詞義。如第6題中的c項,“交遊”,應譯為“朋友故交”。作“辭”的賓語,屬於動詞作名詞。

5、句子成分推斷

主語、賓語大多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由動詞、形容詞充當,狀語多由副詞充當。據此可以推知詞義。如杜甫《兵車行》中“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中的“信”處在動詞“知”之前,作狀語,可以推斷它解釋為副詞“確實”。

6、代入檢驗推斷

對於選擇判斷類的詞語解釋,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將所給的義項代入具體語境中貫通文意。

古詩詞閱讀題 篇四

月圓

【唐】杜甫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

【註釋】: 這首詩是唐代宗大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閱讀訓練】:

8、這首詩籤六句描寫了月圓之夜的那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詩最後兩句情感真摯,請從虛實結合的角度進行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8、這首詩的前六句描繪了:(1)天空中,孤月朗照,清輝滿樓;江面上,波光粼粼,金光閃爍。(2)月光從視窗投射進來,華麗的席面,顯得更加柔美。(3)山谷更加空蕩、寧靜,群星更加稀少、疏遠的寧靜、柔美的畫面。

9、詩的最後兩句使用的虛實結合的抒情手法。詩人由眼前的月亮聯想到千里之外的家鄉和親人,那裡松樹當茂,桂花已發;親人們也和自己一樣,共同沐浴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中,這是虛寫。虛實結合的手法,更加強烈的表達了詩人長期滯留異鄉,久久難歸的告慰之情和美好祝願。

古詩詞閱讀題 篇五

山花子春恨

陳子龍①

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②。寂寞景陽宮外月,照殘紅。

蝶化綵衣③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唯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注:①陳子龍:明末清初愛國名士,史家稱譽生而文章名世,沒而忠義傳世。②五更鐘:亡國喪音。③蝶化綵衣:《羅浮山志》載有葛洪成仙,遺衣化彩蝶的故事,此處形容明皇族貴胄死後的蕭瑟悲涼。

⑴詞的前兩句描寫了哪些意象?有什麼作用?(4分)

⑵唯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用了什麼藝術手法?有什麼深層寓意?(4分)

參考答案

(1)前兩句描寫了四種意象:瀰漫的曉霧、迷離的楊柳、零落的杏花、淒涼的鐘聲。(2分)這些意象形成了一種殘敗清冷的氛圍,令人悽惶惆悵。(2分)

(2)這兩句運用了以樂景襯哀情(或反襯)的手法,以燕舞東風的樂景反襯皇室衰落慘敗的淒涼和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之感。(手法1分,寓意3分;若寫擬人或襯托的手法亦可得分)

閱讀練習二

1、詞的上闕描繪了怎樣的景象?這些景物描寫對全詞的感情抒發起了哪些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2、本詞題為春恨,恨的內容是什麼?請結合作品簡要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上闞描繪了一幅悲悽的殘春月夜圖。暮春時節,楊柳迷離,小霧籠罩,杏花飄零,人未成腡,宮殿冷寂,月光殘照。(3分)營造了悲涼衰敗、冷清孤寂的藝術氛圍,為下闞的抒情做鋪墊。(2分)

2、本詞借春色已逝的遺憾抒發了國破家亡的怨恨。(2分)蝶化綵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兩句,形象地描繪了亡國的慘痛現實;(2分)無情雙燕子,舞東風兩句,以雙燕依然在東風中翩翩飛舞,諷刺投奔新貴門下的原明室官員。(2分)

賞析

【《白雨齋詞話》卷三】陳廷焯曰:悽麗近南唐二主,詞意亦哀以思矣。

陳子龍,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生有異才,工舉子業,兼治詩賦古文,取法魏、晉,駢體尤精妙。這首山花子春恨是首借景表情的懷古詞,詞意動人,所陳之景冷豔,所表之情悽清,短短四十八字的小令把對惜春春去,恨春不住,的情懷錶露的一覽無餘。但和其他的春詞不同,由怨春不留,到怨己憑多閒愁。所有由賦到比興的過程都是在題內盡述了。就象劉禹錫答白居易的詩,劉、白二人都在格式以內。未出題外之意。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數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劉)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欄杆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白)

陳子龍的恨春有何不同呢?不同在用字達意上。楊柳(迷離)曉霧中,杏花(零落)五更鐘。(寂寂)景陽宮外月,照(殘)紅。我畫在擴號內的字請提問人注意。本來是盎然春意,奈何作者卻如此用字?更有下半句的盡、空、無情、等字。(蝶化綵衣金縷盡,蟲銜畫粉玉樓空。唯有無情雙燕子,舞東風。)

燕子居然在作者眼中落得無情二字的評語,更甚者還是雙燕子。燕好是中國人對有情男女愛情的美化詞,這裡居然被作者灌上無情兩字。這裡卻是作者大有深意呀。不可脫離歷史的看人物,作者是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要寫這樣的詞?

這裡給提問的朋友介紹下陳子龍這個人,他是生在明末死在清初的人,是歷史上很有名氣的文人,更是個抗清義士,明亡以後多年轉戰南北追隨南明武裝反清復明,最後被捕投水而死,死後還被分屍。

瞭解這樣的背景在看這首春恨想必提問的朋友多少讀出了作者的題外之意了吧。落花春去,楊柳迷離,故國宮院(景陽宮明永樂年修的)月照殘紅,人去樓空,物是人非,多情燕子哪知我國破神憂,(一點愛國意思沒有,所以被作者說成無情雙燕。)只知在東風中呢喃。一首寫惜春詞表訴的是作者情傷故國的憂思。神交南唐的亡國後主,此處想來亦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