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社會報告多篇

文思社 人氣:2.8W

法律社會報告多篇

【第1篇】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階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

a、農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

a、有 18% b、沒有 82%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並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黴”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 32%

b、缺乏法律知識 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並解決現實問題 28%

⑸、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12% b、偶爾 74% c、從不 14%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物件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⑹、你知道《勞動法》裡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22% b、六個月 48% c、一年 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瞭解並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32%

b、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42%

c、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 26%

d、不重要 0%

【第2篇】法律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今年暑假,應學院要求,我去了xx市公安局法制科進行了為期三個星期的實習,收穫頗多,不僅鞏固了我學到的法律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還汲取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暑假前一個月,我就聯絡好了兩個實習單位,xx市公安局和xx市中級人民法院,後來考慮到公安局離我家比較近,而且還有免費的早餐和午餐提供,所以就選擇了去公安局。放假後休息了幾天,我就拿著學院簽發的介紹信去公安局的組教科報到,科長看了我的介紹信想了一下問我有沒有簡歷,我這才恍然大悟,竟然忘了求職時這麼重要的東西。不過科長還是很爽快的把我安排到法制科去實習,我也不含糊,第二天我就補了一份簡歷給組教科的領導。這件事啟發我做事要積極主動,特別是求職或者工作的時候,領導當然不會在乎一個大二實習生的簡歷,但小小的一份簡歷代表著實習生對這份工作的重視和對領導的尊重,或者這是求職時必不可少的程式,畢竟僅僅拿著一份介紹信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哪怕是實習,會顯得過於簡單和草率。

實習期間,我謹遵實習承諾書上的規定,做到了: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

二、服從安排,努力完成學校和實習單位交給的各項任務;

三、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勤;

四、虛心想實習單位的同志學習,尊敬師長、誠懇待人、團結友愛。

我實習的單位是xx市公安局法制科,公安局法制科的職責包括:

l、對局發規範性檔案文稿進行法律稽核,對上級和其他部門徵求意見的規範性檔案文稿提出修改意見。

2、稽核呈報勞動教養案件。

3、稽核呈報犯罪少年收容教養案件。

4、稽核本局在辦理刑事案件中作出的解除刑事拘留決定,稽核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的使用,沒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的決定。

5、辦理本局管轄的複議、訴訟、國家賠償案件,組織本局有關行政案件的聽證工作。

6、對局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公民對執法違法行為的控告、申訴案件組織複查,依法提出處理意見報局領導批准後執行。

7、組織開展對科(股)、所、隊執法質量的季度考核,負責對執法民警執法質量的考核工作,指導、監督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

8、負責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工作。

9、組織執法檢查、法制調研工作。

10、承辦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可見,公安局法制科的主要職責是對案件的稽核,指導和監督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所以,公安局法制科是一個法律性質很強的部門,[蓮山 課 件 ]需要從業者具備良好的法律專業知識和法律素養。一開始我以為憑我大二下學期剛學完的三大訴訟法的知識,應該會很容易就進入角色,像其他前輩一樣工作。可是當我第一次看完一份厚厚的案卷,才發現我學到的法律知識遠遠不夠用,光是看懂一份案卷都難,更不用說要找出案卷中存在的錯誤了。而且面對一份份案卷,我幾乎完全聯絡不到我曾經學過的法律知識,感覺腦袋空空的,就算偶爾聯想到一個知識點,也會懷疑自己有沒有記錯或者是理解錯,最終還是要翻書和諮詢別人才能下結論。

我逐漸發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抽象單一的理論框架永遠滿足不了具體的、複雜多變現實應用,只有通過不斷地理論聯絡實質,然後再回到實踐當中,才能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我深刻地體會到此次實習的目的並不是去工作,而是去學習,[蓮 山 課件]學習課堂上的法律知識如何被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中去,學習怎樣去處理職場上同事之間、領導和下級之間的關係,學習社會上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

我很幸運,我的實習時間正好趕上法制科對各單位執法質量的考評時間,所以,這三個星期以來,每天我都可以看到各種刑事和行政案卷。開展對科、所、隊執法質量的季度考核,需要我們認真審查各類案卷來發現裡面存在的錯誤,然後對執法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和評分。 雖然我是實習生,沒有這方面的執法資格,但我每看完一份案卷,我把可能出現錯誤的地方標記出來,然後用一張紙寫出我的修改意見,最後請法制科的前輩們給我把關。當我看到我的修改意見被前輩們所認可和採納,心理就會湧現出一種非常強烈的成就感。

對比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我發現:行政案件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是作出行政處罰前沒有告知相對人享有的權利,刑事案件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對扣押的物品處理不適當、現場勘驗沒有見證人簽名和按手印、取保候審的保證人條件不合格等。在看案卷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或者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我都會虛心地向大家請教,他們都很耐心地替我解答。我每天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半到12點,下午是2點半到5點半,我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看案卷和修改案卷。也許是暑假的緣故,雙槍的案子特別多,作案分子大多是青少年,誰會想到一個年僅21歲的正值青春年華的人身上已揹負了十幾綜搶劫和搶奪的案件。細看犯罪嫌疑人的資料,都是一些不學無術或者是遊手好閒的人,有的雖然還是在校學生,但是由於抵抗不了金錢和吃喝玩樂的誘惑,於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存在於自身和家庭教育當中。就拿藥家鑫的案子來說,藥家鑫之所以會撞人之後再去殺人,一方面是他的法律意識淡薄和不敢承擔責任的怯弱心理,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問題,苛刻嚴厲的家庭教育使藥家鑫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他害怕犯錯誤,所以就想通過殺人滅口來逃避一切。在看案卷的過程中我發現,民警辦案的效率比較低,一個像砍傷了一顆果樹的侵權的行政案子折騰了好久都還沒結案,受害人也曾提到過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案子竟然拖了這麼久,給雙方當事人都造成了很多不便和煩惱。試想,如果類似於此類的案件在發生,還有誰願意走法律途徑來解決糾紛?所以,提高公安民警辦案的效率是司法進步的重要指標。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xx一直的照顧和指導,無論為人還是處世,xx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剛來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向飯堂那邊打報告,xx就帶著我去飯堂吃午飯,後來xx每天都會帶著我去吃午飯。有一次xx有事不能去飯堂吃飯,他就囑咐其他的同事帶我去,生怕我自己一個人去吃不到飯。吃飯的時候,xx會向我介紹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還說有一些位子是不能隨便坐的,比如說領導經常坐的位子就不能隨便坐,要禮貌性的空出來。有一次我坐到了一個位子上,xx提醒我最好移位,他說這個位子是某個二十幾歲就當了大隊長的人常坐的位置,說那時候他很牛,想抓誰就抓誰。因此,光是吃飯這件小事都教會了我不少道理。xx不僅幫我解答了工作上的難題,還經常跟我談到與人交往、就業、職場等方面的話題。他說考公務員最好是考紀委或者組織部,這些單位晉升的機會比較大,這為我今後我就業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xx是官二代,卻一點也沒有擺出官二代的架子。在我看來xx是整個科室工作最認真負責的那位,僅舉一例就可以說明,xx是科室中唯一做到上班不遲到不早退的人。此外,xx無論是對朋友、同事還是領導都十分的真誠和熱心,有一次科長來我們辦公室找我們聊天看報,xx很主動去科長辦公室幫科長拿來了香菸、眼睛和水杯,不知道科長有沒有被這一幕所感動,反正我是被感染到了。我問xx如何能做到這樣,他說就是因為他爸以前是公安局副局長,所以他更要努力工作,不能讓別人覺得他是靠關係混飯吃的;因為剛開始工作就有了房子和車子,這是別人打拼了很久都難以得到的物質生活,所以xx很樂意去幫助其他從外地來的同事們,[蓮山 課件]為他們排憂解難。可以說,我從xx的身上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還學到了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道理是我這一輩子都可以受用的,這也是我這個暑假實習最大的收穫之一。

三個星期的實習生活很快就過去了,但那種初入職場的心得和體會將永遠留在我心中。感謝xx市公安局法制科提供給我這個難能可貴實習的機會,感謝法制科各位領導、前輩們一直的關照和指導。這次的實習經驗使我對接下來法律知識的學習充滿著興趣,對未來的工作充滿著期待,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再回來的。

農民工法律援助社會實踐報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年少輕狂的我們,有著意氣風發的激情,有著指點江山的銳氣。年少就要經得住暴風雨的洗禮,輕狂就能忍得住大社會的磨練。春華秋實,歲月瀟湘。轉眼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就過去了,通過實習,我在專業領域獲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兩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見過大量勞動爭議與勞動糾紛的案件,一些案件還是我去立案的,甚至有些從立案到結案的過程中,我還承擔著具體案卷整理工作,仔細研讀卷宗,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專業的律師討論,並向其請教,這使我不僅對現實生活中的勞動關係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對勞動法律知識的加深,更重要的是還擴充套件了知識面,瞭解了許多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辦案程式,另外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生活哲理,那是從書本上難以學不到的。勞動關係是一門社會性的學科,對它的把握卻離不開社會經驗的積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豐富專業知識,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畢業後能真正融入社會,在暑假期間,我去到了北京市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開始了我的暑假社會實踐之旅。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由於我的專業知識還很不完善,主要工作是幫忙接待和登記前來諮詢、尋求法律援助的人;去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法院立案;整理檔案、訂卷;寫各種法律文書、報告;跟隨時福茂律師學習處理勞動關係的技巧、旁聽各種案件的庭審;處理一些簡單的案件等等,從7月19日到8月26日,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幾天的時間,但是收穫確實不可估量的,就像我剛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時,時福茂律師跟我說的:“在我們這裡你每天都能看到各種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確實是這樣,這裡每天都能接到勞動領域各種案由的案件,比如說:拖欠工資,社會保險問題,勞動合同問題,工傷賠償問題等等。曾今呆在象牙塔裡的我們,彷彿不食人間煙火,對社會了解得過於膚淺,對什麼問題都是“想當然”的想法,令我更驚訝的是,在祖國的首都,天子腳下,也會有那麼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那些辛勤勞作的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屢受損害,農民工問題仍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一大瓶頸。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是在這段時間內,有太多的記憶刻骨銘心,從中我學到了許多在書本里不可能學到的東西,我對勞動領域的瞭解不再停留在書本上,而是深入到了現實中,我不再是呆在象牙塔裡的孩子,嘆似水流年,感紅顏白髮,我學會了生活在現實中,關心身邊的事,關心弱勢群體,更深層次的瞭解了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的疾苦;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的農民工的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不在委曲求全,默默承忍受,而是採取走法律程式來維權。一個月對於我們的實習來說的確太短,但是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我們卻收穫了很多很多。

一、大部分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顯著增強。

在還未到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實習時,猜想在首都這樣的大城市,所謂天子腳下,應該不會有很多勞動糾紛案件需要處理。在致誠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的工作也僅僅只是在辦公室翻翻報紙,看看法條而已。等真正到了辦公室的那天,才發現原來在辦公室的律師每天都會有忙不完的工作,有很多的案件需要辦理,每個人手裡可能同時辦理著一二十個案子,很多案件都有著錯綜複雜的勞動關係。

每天從早上到下午的實習,前來諮詢的人絡繹不絕,這些農民工同志或諮詢自己親人朋友發生的事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識並尋求法律援助,或詢問自己案件的辦案程序,提供案件線索、證據等。有些甚至是群體案件,關乎一百多個人的案件,在這一個多月裡,有關工傷、勞動爭議、勞動糾紛、意外事故的賠償案件不計其數,而建築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一直在持續,在世人的眼中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是不高的,這些農民工中也不乏年過半百的老年人,他們能找到這個法律援助單位,能採用走法律程式來維權,至少說明他們已經認可了法律是一種強有力的維權手段。每天接待這些案件的當事人,雖然自己不能給他們提供很多的法律上或者現實中的幫助,但是在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能夠深切的感受到他們已經能勇於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不是憑著一股子蠻勁去企業,去有關機構,單位去鬧,採用各種暴力手段拼個你死我活。不管是從辦理的案件的數量,還是從群眾的思想變化來說,農民工的法律意識都在不斷提高。當然,從與他們的交流中,也體會到了他們生活和工作上的無奈,無助,無可奈何,雖然改變中國農民工這種現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絕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但是我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當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勞動領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企業追求利潤本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企業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犧牲勞動者最基本的權益,這種行為是應痛加斥責的,也是一種違法,侵權行為。在實習中,我從各種案件中發現,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危機四伏,問題重重。

1、勞動合同等勞動爭議與糾紛問題。

勞動力供大於求,使勞動者處於弱勢地位。有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法制觀念淡薄,不遵守《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把自主用工變為'自由用工',想用誰就用誰,想怎麼用就怎麼用,自訂'土政策',濫用'試用期',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視勞動合同為一紙空文,強迫工人長期加班加點,拖欠、剋扣工人工資,拖欠或拒繳社會保險費等,很多企業要麼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要麼簽了也只是出於對法律的考慮,做做樣子,勞動合同文字在企業手中,而勞動者沒有,一旦事發,等到勞動者真正跟單位追究時,也是空口無憑,難以證明勞動關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字上籤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字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雖然法律有相關規定,但是在現實的勞動關係中亦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企業都是為了商業利潤對勞動者敷衍了事,弄虛造假,因為他們認定現在競爭壓力那麼大,就業困難,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勞動者不會為了一顆樹而放棄整片森林,的確,很多勞動者,特別是很多農民工他們遠離家鄉,生活艱難,為生計四處奔波,能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所以即使明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犯,更多的也是選擇忍氣吞聲,息事寧人,不想丟了工作,賠了夫人又折兵。另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無權無勢,而那些企業有錢又有關係,即使自己反抗,成功的機率也不大,正是因為這樣才助長了那些不法人士的氣焰,要徹底解決這一現狀不是光靠政府的政策、立法就可以的,更重要的還是要將法律法規落到實處,一方面要加強勞動者的普法教育,雖然現在他們的法律意識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有待加強,讓他們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損時,要用法律武器給對方應有的法律上

的懲罰與教訓,而不是姑息養奸,任意放縱,更要讓其他的企業引以為鑑;要將法律法規真正落到實處,用人單位當然責無旁貸,對他們更有必要加強法制教育,讓他們學法懂法,追求效率,但也應注重公平,在與勞動者雙贏中追求利潤才是長久之道,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必要條件。

2、工傷問題

一個多月的實習,見過了太多的工傷案件,感觸頗深。一些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裝置陳舊,無安全措施,也未給職工上保險,工傷事故頻繁,職業病有增無減,使勞動者的身心受到傷害,很多的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受到傷害後,企業就會想方設法拖延,不承認工傷,經過調解,起訴、上訴,一審二審亦無結果,直到拖至超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最後不了了之,損失最大的還是付出辛勤勞動的勞動者。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鑑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根據上述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用人單位有責任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以及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事故報告並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及時申請和報告,《條例》賦予受傷職工自行申請的權利,這是對工傷職工的保護。但是,由於《條例》沒有規定1年的申請時效是否可以中斷或延長,在各地的實施細則中,有些就明確規定,超過1年實效後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保障部門可以不予受理。但這種做法對於有些勞動者尤其是農民工來說,可能並不公平。如有些農民工不清楚申請工傷的時效規定,或者雖然知道卻因為病情嚴重、親屬不在身邊而無法及時申請,或者單位虛意承諾賠償實際上拖延時間、及至超過1年時效後又拒不承擔責任等等,在這些情況下,如果不允許受傷職工在超過1年申請時效後繼續申請工傷認定,他們所受的傷害只能由自己和家人承擔,這不僅對受傷職工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其根本沒有能力來治療疾病和延續生活,實際上就將本應由單位承擔的責任轉移給了社會,甚至會成為不安定因素。所以在工傷方面,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當允許延長,這將大大有利於和諧勞動關係的構建。每年,煤礦事件都是頻發不止,死傷的勞動者又何止上百個,那些都是鮮活的生命,如果政府加強監督和查處力度,企業加強管理,注重更新裝置,安全生產措施到位,遵守法律法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悲劇發生,但是至少是能減少類似的事故發生的。

3、小企業用工不規範,家政業勞動者無保障。

小企業濫用工的行為在當今的中國普遍存在,沒有勞動合同,工資低廉,加班加點不給加班費,甚至還拖欠勞動者工資,五險一金更是無從談起,另外家政行業的職工目前沒有納入勞動法管轄範圍,所以他們的權益更是沒有保障。他們的工資一般都未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工作時間也沒有固定,延長也沒有限制。其實,勞動領域的問題又何止於此呢?現實中的勞動關係又豈是隻言片語能夠詮釋清楚的。

三,針對問題,對症下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勞動領域之所以問題重重,不僅僅是企業與勞動者的問題,工會和政府也難以置身事外。政府角色存在錯位。作為政府,既要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發展地方的經濟,增加稅收和就業崗位;又要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社會公平,以獲得多數民眾的支援。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係的處理,將主要由勞動關係雙方運用市場機制來自行調整,而政府則通過勞動標準的制定和勞動爭議的處理來對這種執行加以巨集觀調控,實行'主體自行協商、政府適時調整'。目前,有些地方政府為了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較多地考慮對資本的吸引力,'低勞動力成本'成為一些地方招商引資的'法寶'。有的為了所謂的投資環境,對一些企業違反勞動法規往往是睜隻眼閉隻眼,甚至為廠商侵犯職工權益'開脫'。一些地區把'執政能力'簡化為gdp的增長能力,在各種經濟資料的背後存在著不和諧的一面,有些'明星企業'存在著明顯侵犯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個別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在權益遭到傷害時採取過激甚至非法手段,這固然是法律意識不足的表現,但也反映了這部分群體對公共權力的不信任。這幾年來,中央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改善工作,但在一些地方貫徹落實還有較大差距。從這段時期的實習中,我看過很多以前的卷,近年來立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有上升的趨勢,在勞動爭議案件中,工傷待遇、社會保險、勞動合同簽定等已成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爭議的焦點,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任務日顯緊迫。

此外,工會組織未發揮其應有職能。目前,多數工會工作也往往受制於經營者,工會活動缺少必要獨立性。在一些嚴重侵害職工權益的事件中,如工傷事故、隨意解除工人、超時加班、拖欠和剋扣工資等,很少看到工會在維權方面的作為。只以分散狀態存在的工人無力抗拒掌握較多資源的管理者,工人們缺少訴求的渠道,勞資關係無人協調,結果往往會導致矛盾激化。工會在協調勞動關係和維權中,又難免會與企業發生矛盾,因此造成工會幹部自身權益受侵犯的現象日益增多。相對於勞動關係的巨大變化,現有工會組織體制和傳統的工作方式顯得不適應,工會原本是勞動者權益的維護者,應該是站在勞動者的立場上的,而在我國工會更多的是變成了中立者,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需要的不是一箇中立的工會,而是一個強有力的維權使者。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認為,為進一步減少勞動爭議,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要全力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各項工作,營造良好的勞動用工環境,努力開創勞動保障工作的新局面。

強化溝通渠道,賦予員工充分自主權,實現雙贏管理。溝通是和構建諧勞動關係的重要基礎和有效方式,勞動者和企業之間是一種博弈,博弈論研究的重點就是人們的互動行為,而溝通就是互動行為。對於企業領導而言,溝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問題。應該充分賦予員工的自主權,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領導事必躬親,而是由管理者把一部分權力授予有能力的人,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工作。這樣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就會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並能夠形成有效的授權和責任機制,從而實現和諧管理,進而才會有和諧的勞動關係。

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就要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加大就業再就業工作力度,就業是民生之本,致富之源。加強教育事業的建設,增強普法知識;加強監督管理,落實法律法規及政策;強化公共就業服務,大力宣傳貫徹《勞動力市場管理規定》,為廣大求職者和用工單位進入勞動力市場公平競爭、自主擇業、自主用人創造良好的環境。實行免費就業指導、政策諮詢、用工申報、求職登記、就業准入、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社會保險接續等'一條龍'、'一站式'等服務;多多鼓勵創業,放寬門檻,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統籌城鄉就業,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規範勞動關係,切實保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採取多種形式開展勞動監察執法活動,及時查處和糾正侵權行為;加大勞動爭議預防和處理工作,及時化解勞動保障領域矛盾糾紛和爭議;依法規範勞動關係,提高非公有制企業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簽訂率;加大勞動保障政策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法律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政務資訊平臺和舉辦'勞動爭議處理及勞動關係調整'、'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培訓班等形式大力宣傳;大力推進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實行勞動者、工會和企業三方聯動,切實維護勞動雙方的合法權益。

提高勞動者的勞動技能,增強培訓。紮實開展創業培訓,而且要重視新技師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技工學校主陣地的優勢,重點開展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新材料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的複合技能和創新能力。

全國各個地區,都應該建立有免費的法律援助中心(如:北京市致誠農民工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不僅能給當地勞動者解決各種勞動爭議與糾紛,維護地區乃至社會的穩定,而且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免費的法律教育,培訓課,增強當地勞動者的法律意識,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也有利於規範用人單位的用工行為,使當地的勞動關係更加和諧。

一個多月的實習,稍縱即逝,在期間,見多太多的勞動爭議與糾紛的案件,深感現實勞動領域之複雜,勞動關係,劍拔弩張,要構建和諧勞動關係還任重道遠,但是,我作為勞動關係專業的學生,在今後的日子裡,一定努力學好專業知識,廣泛涉獵其他相關知識,鍛鍊自己,以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實踐經驗,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法律法學社會實踐報告

在理論學習結束之後,我進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此次實踐,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踐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踐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瞭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範圍。跟隨幹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瞭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訴人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係”: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於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一些案例表明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踐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鬆,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絡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法律暑假社會實踐報告書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社會實踐報告,僅供參考!

xxxx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xx大學法學院組織的“法律鄉村行”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以期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群眾,為他們答疑解惑,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此次社會實踐的實踐地是xx崇左市xx綏縣。在具體的活進行當中,小組成員選擇了在xx綏縣城以及岜盆鄉和渠離鎮等幾個有代表的鄉鎮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調查。

在這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對法律在農村的宣傳狀況及其現實的實用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法律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農村遇到不少關於法律的問題,其中很多正是我國普法特別是農村普法盲區。為此組員之間交換過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這就是農村普法調查的意義所在。在我國,人口占大多數的農民群眾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少數精通某一類法律知識的農民,卻是因為長期訴訟而不得不加以學習用以維護切身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和進步。在如今中國法制建設的大潮中,依法治國在農村彷彿還是空蕩蕩的口號。在此,我想有必要談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所思所想,希望能為法制建設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一)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首先,就法律的實用性這一點來說,我所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在xx綏縣城發普法傳單時,我們分發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群眾大多樂意接受新的知識併為親戚朋友傳遞法律知識。但我們同樣面臨著不解和拒絕,深層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們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實用性。例如,就婚姻法來說,有的群眾認為自己已經結婚惑離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離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們牴觸我們的普法宣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宣傳對農民群眾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實用性的,以至他們不能真正瞭解法律的精神實質。就如上所說的婚姻法問題,很多農民群眾或許就不瞭解家庭暴力,不贍養父母,不撫養子女等行為是違法行為,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威脅社會和諧的細胞。這種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宣傳的缺失惑缺乏,無疑是農村普法過程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其次,是關於法律宣傳方面的問題。黃賭毒一直是我國打擊的重點,但我們在渠離鎮的集市上卻很容易的發現很多農民群眾顯然沉迷於xx的現象,而且沒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締。這不由得讓我們產生疑慮和憂患,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精神文明的滯後和法律意識的淡薄,無疑將衍生一系列農村問題,進而影響農村地區的穩定。同樣的情況我們在xx綏縣城也曾遇到過,一對夫婦向我們諮詢離婚的財產分割方面的問題。言語中透露,夫婦倆本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可惜卻因賭博導致感情破裂,最終走向婚姻的失敗。試想如果農村法律宣傳及時、到位,這種情況又如何會屢屢出現。

第三,是農民群眾在看待法律的態度方面的問題。農村作為一個特定的區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潛規則。淳樸熱情卻又相對缺乏知識的農民群眾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對他們有利或值得去幹,他們便會給以衷心的支援和擁戴。相反他們便會產生牴觸的情緒,並且在農民群眾中擴散開來。這也許就是農村地區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的癥結所在吧!在岜盆鄉,我們遇到一位前來諮詢的老大爺,向我們諮詢土地糾紛問題。看得出老大爺很無奈也很無助。老大爺似乎並不滿意我們給他解釋的法理知識,搖著頭說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弊病所在,認為這應該就是官官相互的結果。在他看來自己翻閱了各種法律條文之後,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純屬無稽之談。看著老人家無助的眼神,聽著他對時效的問題的不解和追問,我們隱隱意識到老大爺對法律的信心幾乎已經喪失。交流的互動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們能幫他聯絡媒體曝光,或者幫他聯絡一下去高院上訪的事宜。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農民群眾最初都是很願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後放棄使用法律或是另闢蹊徑,是因為缺乏對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常識和法律途徑應有的瞭解和掌握。最終導致了維權的積極性受挫,進而產生對法律的偏見。在農村潛規則催化下擴散開來,又往往是百害而無一利,積重難返。

xxxx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xx大學法學院組織的“法律鄉村行”社會實踐活動。目的是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以期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群眾,為他們答疑解惑,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此次社會實踐的實踐地是xx崇左市xx綏縣。在具體的活進行當中,小組成員選擇了在xx綏縣城以及岜盆鄉和渠離鎮等幾個有代表的鄉鎮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調查。

在這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我對法律在農村的宣傳狀況及其現實的實用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法律日益普及的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在農村遇到不少關於法律的問題,其中很多正是我國普法特別是農村普法盲區。為此組員之間交換過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這就是農村普法調查的意義所在。在我國,人口占大多數的農民群眾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少數精通某一類法律知識的農民,卻是因為長期訴訟而不得不加以學習用以維護切身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和進步。在如今中國法制建設的大潮中,依法治國在農村彷彿還是空蕩蕩的口號。在此,我想有必要談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所思所想,希望能為法制建設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一)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首先,就法律的實用性這一點來說,我所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在xx綏縣城發普法傳單時,我們分發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群眾大多樂意接受新的知識併為親戚朋友傳遞法律知識。但我們同樣面臨著不解和拒絕,深層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們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實用性。例如,就婚姻法來說,有的群眾認為自己已經結婚惑離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離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們牴觸我們的普法宣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宣傳對農民群眾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實用性的,以至他們不能真正瞭解法律的精神實質。就如上所說的婚姻法問題,很多農民群眾或許就不瞭解家庭暴力,不贍養父母,不撫養子女等行為是違法行為,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威脅社會和諧的細胞。這種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宣傳的缺失惑缺乏,無疑是農村普法過程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其次,是關於法律宣傳方面的問題。黃賭毒一直是我國打擊的重點,但我們在渠離鎮的集市上卻很容易的發現很多農民群眾顯然沉迷於xx的現象,而且沒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締。這不由得讓我們產生疑慮和憂患,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精神文明的滯後和法律意識的淡薄,無疑將衍生一系列農村問題,進而影響農村地區的穩定。同樣的情況我們在xx綏縣城也曾遇到過,一對夫婦向我們諮詢離婚的財產分割方面的問題。言語中透露,夫婦倆本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可惜卻因賭博導致感情破裂,最終走向婚姻的失敗。試想如果農村法律宣傳及時、到位,這種情況又如何會屢屢出現。

第三,是農民群眾在看待法律的態度方面的問題。農村作為一個特定的區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潛規則。淳樸熱情卻又相對缺乏知識的農民群眾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對他們有利或值得去幹,他們便會給以衷心的支援和擁戴。相反他們便會產生牴觸的情緒,並且在農民群眾中擴散開來。這也許就是農村地區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的癥結所在吧!在岜盆鄉,我們遇到一位前來諮詢的老大爺,向我們諮詢土地糾紛問題。看得出老大爺很無奈也很無助。老大爺似乎並不滿意我們給他解釋的法理知識,搖著頭說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弊病所在,認為這應該就是官官相互的結果。在他看來自己翻閱了各種法律條文之後,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純屬無稽之談。看著老人家無助的眼神,聽著他對時效的問題的不解和追問,我們隱隱意識到老大爺對法律的信心幾乎已經喪失。交流的互動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們能幫他聯絡媒體曝光,或者幫他聯絡一下去高院上訪的事宜。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農民群眾最初都是很願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後放棄使用法律或是另闢蹊徑,是因為缺乏對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常識和法律途徑應有的瞭解和掌握。最終導致了維權的積極性受挫,進而產生對法律的偏見。在農村潛規則催化下擴散開來,又往往是百害而無一利,積重難返。

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要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改善他們的法制觀念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內因在起作用。在這樣一個環節上,我們可以尋求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合理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即靠農村地區的企業就地轉移勞動力或是向發達的城市地區輸送。二是提高農民群眾的勞動技能,為農民群眾勤勞致富尋找新的出路。這就要求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夯實農村行政或自治組織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有了這麼兩個手段,提高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再配合前三點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那麼我國農村地區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水平將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未來的展望

在社會實踐的日子裡,我發現農村地區法制宣傳面對著許多的困難,必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面對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有改變現狀的決心,同樣要有把工作做好做長久的恆心。只有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走下去農民群眾才會心悅誠服的接受法律,相信法律;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才能舊貌換新顏;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

同時我也在思索,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能為這些農民群眾做些什麼有益的事,以發揮我們所知所學。實際上,我們當中有很多是來自農村地區,對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群眾並不陌生。只不過我們對這塊土地上出現的問題缺乏瞭解和理性的分析,更不用說是能找出其根本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方法。所以我們應當發揮自身的優勢,將經常性的“法律下鄉”活動繼續發展下去,為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變“法律下鄉”為“法律常駐鄉”。另外,在鼓勵法學專業學生紮根基層,參與農村地區法制宣傳教育方面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援和政策優惠。這樣才能建立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人才資源體系,並不斷延續下去,開創良好的法制宣傳教育局面。

農村地區物質上是普遍落後的,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對落後,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我們堅信在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只要我們能切實轉變思維多真抓實幹,那麼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將不在是夢。而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也將蒸蒸日上邁上一個新臺階,農民群眾的民主法制精神也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第3篇】2022年6月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調查目的: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和塑造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於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中國依法治國的道路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貫徹的效果。當代大學生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急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素養培養。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課的學習,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極端的方法,而不是用合法的法律手段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為了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更好的把我國建設成為法治國家.

此次調查物件為當代大學的本科在校大學生。

採用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為了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應調查者的思想,我們對法律各個方面問題都進行了認真篩選,對相關法律專業術語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是採用封閉式的回答方式,即預先設計好四種可能答案,將這些答案全部列於問題下面,由被調查者從中選擇一種答案作為自己的答案,均為單選題。本次調查不記名,調查內容除了對法律問題的回答外,還包括性別、年級、專業等基本情況,以便我們做比較研究,調查問卷共發放 220份,收回有效的調查問卷共203份。

(1).性別:男54% 女46%

(2).年級:大一26% 大二27% 大三21% 大四20%

(3).專業:文科31% 理科69%

您從何時開始接觸法律的?

a 國小16% b 國中29% c高中16% d大學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普遍偏高,很晚才開始瞭解法律知識。只有少數人是從小接受法律的薰陶。

您認為法律與你的學習和生活有關係嗎 ?

a 關係密切51% b 關係不大37% c 沒關係9% d 不知道,說不清3%

分析:大多是都認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比較重視法律的。還有一點同學認為不知道,說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不良現象,作為一個大學生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這是很可怕的事,這一體現出了我國教育應試的失敗。

對我國的法律體系認識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說出我國的幾部大法嗎?

a 高;能23% b 中;勉強能61% c還可以,一般的能14% d低;不能

分析:對我國比較重要的法律大學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您的法律知識主要從何而來?

a 學校上課和宣傳42% b 家庭教育15% c 社會宣傳(廣播、電視、報紙)42% d 其他1%

分析: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大多於學校,家庭教育很有幫助,總之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較多。社會宣傳也有很好的效果。 5.您知道自己有哪些具體的權利義務嗎?

a 全部知道9% b主要的知道40% c小部分知道40% d 不太清楚11%

分析:對於自生的權利和義務知道的佔大多是說明大家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相當強。

您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 4% b 11月1日4% c 12月4日67% d 不知道25%

分析:大多是大學生都知道法制宣傳日,也有少數人根本不瞭解。說明一些大學生不夠誠實,明明對法律專業方面的知識不太瞭解還是要裝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識,不過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不知道法制宣傳日,這說明大家對法律不夠重視。

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權益的事情時,您會如何處理?

a向親人,朋友,老師求助40% b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自認倒黴了。20% c 犯我者,雖遠必誅,用武力解。34% d向有關部門尋求法律保護6%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權益的事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向親友和老師尋求

幫助,而很少的人選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了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用法維權意識較差,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易衝動。

您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國無法不行40% b、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46% c、一般,可有可無的東西10% d、基本沒用,法律不如關係有用4%

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認為法律不重要。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逐年上升。

對於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執法機關,您的態度是

a、充分信任10% b、比較信任61% c、除非不得已,不跟他們打交道26% d、不信任3%

您認為對法律的執行哪些監督是最有效的

a、報刊、電視、廣播等新聞輿論監督42% b、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領導機關的監督22% c、群眾監督26% d、執法機關自我監督10%

分析: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援社會輿論的人佔大多是。說明政府自己監督自己是不被當代大學生認可的,我們更加相信群眾的眼睛和媒體輿論的力量。

你認為法律意識與教育程度有關嗎

a 有密切的關係57% b有一點關係27% c毫無關係13% d不太清楚3%

分析: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

a 社會還不夠發展24% b 家長、老師等人的影響16% c 高等考試教育制度不合理40% d 自身要求過低20%

分析:本題說明約有2/5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之所以欠缺是因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也有1/5的大學生認為自身要求過低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

如果有法律意識方面的社團,你是否會參加

a 積極參加30% b 參加42% c 消極參加15% d不參加13%

分析:有超過70%的學生都很願意參加法律活動。說明大家比較喜歡參加實踐活動不喜歡只是純理論的教育。當代大學生每天都在教室裡面接受理論知識現在早就想出來實踐活動了,所以這一點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心聲。

綜合本次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偏高,對法律知識的瞭解較為缺乏,法律意識總體來說比較薄弱,遇到問題並不習慣於使用法律的武器來解決。但對於我國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持比較信任的態度,也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在逐年上升。問卷也同時反映出了,他們認為自己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於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於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瞭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於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

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侷限,大多數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於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這種被動的法律意識更多的是一種守法教育下的結果。例如,現在一些高校內的法制宣傳欄中的內容都以描述違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懲罰居多,往往使得大學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鐵面無私和無情,甚至有個別大學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違法,就無需學法的錯誤結論。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如果將守法教育代替整個法制教育,以守法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歸宿,則不僅不利於培養出具有現代民主意識和現代法律意識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價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徹底轉變法觀念,以培養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權利的積極行使為出發點,才能在更深層面上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建設法治國家做出迴應。

針對此次關於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我們能看出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應該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 等活動,以及旁聽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效果會更好。儘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4篇】法律專業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今年暑假,應學院要求,我去了xx市公安局法制科進行了為期三個星期的實習生涯,收穫頗多,不僅鞏固了我學到的法律知識,做到學以致用,還汲取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

暑假前一個月,我就聯絡好了兩個實習單位,xx市公安局和xx市中級人民法院,後來考慮到公安局離我家比較近,而且還有免費的早餐和午餐提供,所以就選擇了去公安局。放假後休息了幾天,我就拿著學院簽發的介紹信去公安局的組教科報到,科長看了我的介紹信想了一下問我有沒有簡歷,我這才恍然大悟,竟然忘了求職時這麼重要的東西。不過科長還是很爽快的把我安排到法制科去實習,我也不含糊,第二天我就補了一份簡歷給組教科的領導。這件事啟發我做事要積極主動,特別是求職或者工作的時候,領導當然不會在乎一個大二實習生的簡歷,但小小的一份簡歷代表著實習生對這份工作的重視和對領導的尊重,或者這是求職時必不可少的程式,畢竟僅僅拿著一份介紹信就可以得到一份工作,哪怕是實習,會顯得過於簡單和草率。

實習期間,我謹遵實習承諾書上的規定,做到了: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學校、實習單位的規章制度;

二、服從安排,努力完成學校和實習單位交給的各項任務;

三、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無故缺勤;

四、虛心想實習單位的同志學習,尊敬師長、誠懇待人、團結友愛。

我實習的單位是xx市公安局法制科,公安局法制科的職責包括:

l、對局發規範性檔案文稿進行法律稽核,對上級和其他部門徵求意見的規範性檔案文稿提出修改意見。

2、稽核呈報勞動教養案件。

3、稽核呈報犯罪少年收容教養案件。

4、稽核本局在辦理刑事案件中作出的解除刑事拘留決定,稽核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措施的使用,沒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的決定。

5、辦理本局管轄的複議、訴訟、國家賠償案件,組織本局有關行政案件的聽證工作。

6、對局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公民對執法違法行為的控告、申訴案件組織複查,依法提出處理意見報局領導批准後執行。

7、組織開展對科(股)、所、隊執法質量的季度考核,負責對執法民警執法質量的考核工作,指導、監督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

8、負責執法責任制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工作。

9、組織執法檢查、法制調研工作。

10、承辦領導和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可見,公安局法制科的主要職責是對案件的稽核,指導和監督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所以,公安局法制科是一個法律性質很強的部門,需要從業者具備良好的法律專業知識和法律素養。一開始我以為憑我大二下學期剛學完的三大訴訟法的知識,應該會很容易就進入角色,像其他前輩一樣工作。可是當我第一次看完一份厚厚的案卷,才發現我學到的法律知識遠遠不夠用,光是看懂一份案卷都難,更不用說要找出案卷中存在的錯誤了。而且面對一份份案卷,我幾乎完全聯絡不到我曾經學過的法律知識,感覺腦袋空空的,就算偶爾聯想到一個知識點,也會懷疑自己有沒有記錯或者是理解錯,最終還是要翻書和諮詢別人才能下結論。

我逐漸發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抽象單一的理論框架永遠滿足不了具體的、複雜多變現實應用,只有通過不斷地理論聯絡實質,然後再回到實踐當中,才能縮小兩者之間的差距。我深刻地體會到此次實習的目的並不是去工作,而是去學習,學習課堂上的法律知識如何被運用到具體的案件中去,學習怎樣去處理職場上同事之間、領導和下級之間的關係,學習社會上各種為人處世的道理。

我很幸運,我的實習時間正好趕上法制科對各單位執法質量的考評時間,所以,這三個星期以來,每天我都可以看到各種刑事和行政案卷。開展對科、所、隊執法質量的季度考核,需要我們認真審查各類案卷來發現裡面存在的錯誤,然後對執法單位提出整改意見和評分。 雖然我是實習生,沒有這方面的執法資格,但我每看完一份案卷,我把可能出現錯誤的地方標記出來,然後用一張紙寫出我的修改意見,最後請法制科的前輩們給我把關。當我看到我的修改意見被前輩們所認可和採納,心理就會湧現出一種非常強烈的成就感。

對比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我發現:行政案件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是作出行政處罰前沒有告知相對人享有的權利,刑事案件比較容易出錯的地方是對扣押的物品處理不適當、現場勘驗沒有見證人簽名和按手印、取保候審的保證人條件不合格等。在看案卷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或者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我都會虛心地向大家請教,他們都很耐心地替我解答。我每天的上班時間是上午8點半到12點,下午是2點半到5點半,我大多數的時間是在看案卷和修改案卷。也許是暑假的緣故,雙槍的案子特別多,作案分子大多是青少年,誰會想到一個年僅21歲的正值青春年華的人身上已揹負了十幾綜搶劫和搶奪的案件。細看犯罪嫌疑人的資料,都是一些不學無術或者是遊手好閒的人,有的雖然還是在校學生,但是由於抵抗不了金錢和吃喝玩樂的誘惑,於是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存在於自身和家庭教育當中。就拿藥家鑫的案子來說,藥家鑫之所以會撞人之後再去殺人,一方面是他的法律意識淡薄和不敢承擔責任的怯弱心理,另一方面是家庭教育方式上存在問題,苛刻嚴厲的家庭教育使藥家鑫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他害怕犯錯誤,所以就想通過殺人滅口來逃避一切。在看案卷的過程中我發現,民警辦案的效率比較低,一個像砍傷了一顆果樹的侵權的行政案子折騰了好久都還沒結案,受害人也曾提到過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案子竟然拖了這麼久,給雙方當事人都造成了很多不便和煩惱。試想,如果類似於此類的案件在發生,還有誰願意走法律途徑來解決糾紛?所以,提高公安民警辦案的效率是司法進步的重要指標。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xx一直的照顧和指導,無論為人還是處世,xx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剛來的第一天,還沒來得及向飯堂那邊打報告,xx就帶著我去飯堂吃午飯,後來xx每天都會帶著我去吃午飯。有一次xx有事不能去飯堂吃飯,他就囑咐其他的同事帶我去,生怕我自己一個人去吃不到飯。吃飯的時候,xx會向我介紹同桌吃飯的其他人,還說有一些位子是不能隨便坐的,比如說領導經常坐的位子就不能隨便坐,要禮貌性的空出來。有一次我坐到了一個位子上,xx提醒我最好移位,他說這個位子是某個二十幾歲就當了大隊長的人常坐的位置,說那時候他很牛,想抓誰就抓誰。因此,光是吃飯這件小事都教會了我不少道理。xx不僅幫我解答了工作上的難題,還經常跟我談到與人交往、就業、職場等方面的話題。他說考公務員最好是考紀委或者組織部,這些單位晉升的機會比較大,這為我今後我就業提供了很重要的參考。xx是官二代,卻一點也沒有擺出官二代的架子。在我看來xx是整個科室工作最認真負責的那位,僅舉一例就可以說明,xx是科室中唯一做到上班不遲到不早退的人。此外,xx無論是對朋友、同事還是領導都十分的真誠和熱心,有一次科長來我們辦公室找我們聊天看報,xx很主動去科長辦公室幫科長拿來了香菸、眼睛和水杯,不知道科長有沒有被這一幕所感動,反正我是被感染到了。我問xx如何能做到這樣,他說就是因為他爸以前是公安局副局長,所以他更要努力工作,不能讓別人覺得他是靠關係混飯吃的;因為剛開始工作就有了房子和車子,這是別人打拼了很久都難以得到的物質生活,所以xx很樂意去幫助其他從外地來的同事們,為他們排憂解難。可以說,我從xx的身上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還學到了許許多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些道理是我這一輩子都可以受用的,這也是我這個暑假實習最大的收穫之一。

時光飛逝,三個星期的實習生活很快就過去了,但那種初入職場的心得和體會將永遠留在我心中。感謝xx市公安局法制科提供給我這個難能可貴實習的機會,感謝法制科各位領導、前輩們一直的關照和指導。這次的實習經驗使我對接下來法律知識的學習充滿著興趣,對未來的工作充滿著期待,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再回來的。

【第5篇】大學生寒假社會調查報告:法律意識

本次調查是受學院兩課教師委託通過實驗室全體人員齊心協力,艱苦奮鬥,歷時三週才圓滿完成,本次調查採用多階隨機抽樣,抽取的樣本單位專業結構齊全,融經濟、管理、人文藝術、外語等專業學生,因此避免了調查物件過於集中的弊端,發出問卷共300份,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6份,問卷如附錄所示:1、2、3、4、10、16、17為非固定答案的題目,5、6、7、9、11、12、13、14、15為考察題(考察同學對法律知識的瞭解程度)九道考察題的總分設為100分,其中最高分是100分,最低分是11.1分。

a、非常有用45.11% b、一般35.71% c、基本沒用6.02% 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11.65%

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a、電視上48.12% b、報紙上16.54% c、學校的課本上35.34% d、家庭的影響4.51% e、其他 13.91%

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 5.26% b、20次?10次 6.39% c、10次?5次 21.8% d、5次以下 50.75% e、0次 16.17%

4、當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50% b、用武力解決 6.02% c、通過關係解決. 15.79% d、感覺很委屈但是認為也是沒辦法的事 16.17% e、根本沒有在意過9.40%

8、當今雖然是法制社會,也存在著家庭暴力、婚姻財產糾紛等很多問題,你認為:a、清官難斷家務事 74.05% b、清官易斷家務事 25.95%

(1)、如果你選擇了a,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不健全 30.70% b、群眾的法制意識不強 29.57% c、法官的職業素質不夠高 4.01% d、法律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35.21%

(2)、如果你選擇了b,那麼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a、法律法規健全 52.6% b、多年的普法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9.40% c、法官能夠正確地把握“一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15.41% d、一切問題在法律面前都能夠得到解決 3.38%

10、假如你在公交車上遇到騷擾時,你會如何去做?

a、出聲制止,維護自己的權益 49.25% b、用適當的方法讓他得到懲罰 28.95% c、瞪他一眼,然後換個地方或下車 20.31% d、默默的離開,不敢出聲,3.38%

16、你希望多瞭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 92.11% b、不希望 7.89%

17、你希望法律基礎課要如何上?

a、儘可能介紹能解決社會生活的法律法規 33.08% b、從案例中說明相關法律理論,類似於《今日說法》61.65% c、按照教材的內容和順序進行教學 5.26% d、最好取消這門課,與日常學習生活無關4.14% e、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其中固定答案的答對率為:

5、對於學校不允許到達法定年齡的同學結婚的做法,你的觀點是?27.443%

6、某學生因為考試舞弊而被開除,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51.879%

7、因為沒有過四級而不發放學位證,你認為這種做法是否合法?67.293%

9、某某商場公示:某某手機實行三包,七天包退,假一罰十,一女士買了一部回家後發現手機的電板有問題,於是拿手機去檢驗,該公司說手機不是本公司的產品,這部手機是假的。如你是該女士你該向誰要求賠償? 56.015%

11、某地有兩名同姓考生,其中甲考取而乙落榜,乙方家長為了自己兒子能上大學,和某高校商量,將甲的檔案改成乙的檔案並仍以乙的名義投給錄取學校。

【第6篇】2022年5月法律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本站精心整理了《2022年5月法律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通過社會實踐,我在我的法學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兩年專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踐期間,我瞭解並參與了民事訴訟的庭審過程,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做到將自己所學的理論與社會實踐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民法及民事訴訟法,對程式問題有了更深的理解,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一個月間,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律師事務所工作人員求教,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政策,學習法律、法規,利用空餘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落落大方,始終以學習的態度做人做事,我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實踐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好的評價。

在社會實踐中,我參加了一次案件的開庭審理,到中山市人民法院觀摩庭審,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地瞭解了行政訴訟活動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了庭審的舉證、質證、認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適用問題,真正瞭解和熟悉了我國行政訴訟的程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律師做好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社會實踐期間,珠海市東部蚊尾洲測繪有限公司王律師的指導下,我能夠虛心向他人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這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王律師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難得的寶貴財富。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在短暫而充實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得不錯,一旦接觸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同時,我感覺到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有一段距離。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安、檢察院、法院、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地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儘量避免畢業後出現眼高手低的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發現法律普及非常重要。我國為推進法治建設所進行的多年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治觀念、法律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存在一些不足。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地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的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

社會實踐期間,我參加了很多實務性活動,接觸到許多公司經濟案件,學到許多活知識,而從庭審觀摩和典型案例中獲益最多,是對法學專業知識的再學習和再認識。

xxxx有限公司,經常會就疑難案件進行討論,有時候是很正式的全事務所討論形成結論,但更多的時候是平時很隨意的探討。我從中獲益匪淺,很多的法學專業知識拿到實踐操作領域來討論,又可以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一個多月來的鍛鍊,無論從程式上還是從法律實體問題上,我的收穫是可以和兩年的專業學習所得相媲美的,這也是我在畢業社會實踐中最大的財富。在一個月的社會實踐期間,我基本上學會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在實踐中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一些具體的司法程式知識。另有一點很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在學校學習時,說中國的司法系統只重實體,不重程式,以至於對犯罪嫌疑人的權利保護不夠。通過社會實踐我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也不可迴避。但讓人欣慰的是,程式問題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重視,這僅從我們要完成的大量程式性文書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遠沒有像以前在學校裡想象的那般嚴重。

這次社會實踐是我第一次真正面對案例,還沒有來得及大展拳腳的時候就這樣結束了,難免有一些不捨和遺憾。都說大學生對社會的認識不夠,所學到的知識實踐性不強,這回的畢業社會實踐讓我對這些說法有了足夠的認識。在社會實踐的日子裡,我逐漸認識到紮實的專業基本功的重要性,認識只有學好專業知識才能不斷的進步。

【第7篇】關於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社會調查報告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報告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20xx年的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階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20xx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

a、農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

a、有 18% b、沒有 82%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並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黴”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 32%

b、缺乏法律知識 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並解決現實問題 28%

⑸、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12% b、偶爾 74% c、從不 14%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物件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⑹、你知道《勞動法》裡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22% b、六個月 48% c、一年 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瞭解並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32%

b、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42%

c、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 26%

d、不重要 0%

⑻、超市的工作人員要求搜身,你會怎麼樣做?( )

a、拒絕 84%

b、如果對方態度強硬就接受 10%

c、完全接受 0%

⑼、假如你的親人欠某基金會的錢無力償還,基金會連同民政局把你的親人抓去關起來,放話拿錢才放人,你會怎麼做?( )

a、忍氣吞聲,湊錢領回親人 8%

b、到民政局理論,要求放人 16%

c、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親人的人身自由權 76%

⑽、當你參加勤工儉學或是工作時,你會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定合同嗎?( )

a、有 72% b、沒有28%

從⑻、⑼、⑽的資料可以發現,依然有少部分大學生不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動性。根據調查瞭解到,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形式,大學生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專業科目的學習上,他們普遍認為只要學好專業知識,鍛鍊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費在學法律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的知識上,而且,多數大學生認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學生會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設的相關課程,也只求考試過關,大多數學生重學分輕實效,也是大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遠見性。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即使當自己的正當權益受侵犯時,也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調查表明,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目前並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時,才覺得為時已晚。

(3)缺乏實踐性。在調查中,很多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應用,而長時間後,知識便逐漸淡忘,每個非法學專業的專業都開設有《法律基礎》這門課,詳細講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理論知識沒有結合實踐,而最終流於形式。

(二)、教師、學校方面的因素。

(1)重視程度不夠。除了法律專業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關法律的課程,老師都不會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歡的專業課書或是課外讀物。只要保持課堂安靜就可以了,也沒有向學生講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學大綱授課,老師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自然也不夠用心。由此,學生得到的法律知識更加縮水了。

(2)課堂氣氛沉悶。法律知識相對於其他學科,比較枯燥,老師一般按大學教學大綱死板授課,極少聯絡實際,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課的興趣。

對於大學生而言,學習法律知識有重要的意義,對於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形成正確的信仰起到關鍵的作用。所謂學以致用,只有將學到的東西用實踐檢驗其是否正確,只要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才能增加對法律的認識,提高法律意識。

【第8篇】2022年大學生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 大學生法律意識如何直接關係到未來國家法制建設的程序。為此我們對在校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狀況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法律知識的及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主動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守法與護法意識、法制觀及對法律的信任度、基本法律知識的瞭解與掌握。計25道題。該次調查共發放問卷30份,回收 30份。

(一) 法律知識及法律知識重要性的認識。42.1%的學生的法律知識主要於課堂,47.3%的學生法律知識於電視、電臺和報紙,受家庭影響及其他的佔10.6%。說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廣泛,但課堂與其他傳播媒介佔據主要部分。當問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時,只有20%的同學認為法律“非常重要,我有麻煩首先想到法律途徑解決,沒有法律我就沒有辦法生活”,63.3%的同學認為“法律比較重要,我有時會嘗試使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另外16.6%的同學認為法律不太重要或者根本沒作用。約1/2的學生認為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強弱受學校的影響最大,約1/3的學生認為社會是影響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最大因素,家庭及個人因素只佔 20%。從中可以看出,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大部分同學對法律的認識僅限於理論層面,還沒有滲透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校組織的一些宣傳活動或講座只有 43.3%的同學覺得能學到一些東西,剩餘56.7%的同學覺得太形式化,不願去浪費時間,或者沒有參加過。

(二) 主動應用法律知識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有意識的應用法律知識的學生比例仍然不高,問卷中,試過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同學只有10%,90%的同學選擇暫時沒試過。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有意向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只佔70%,仍有30%的學生完全沒有這個意識。買了某種價值不菲的商品但後來現被騙後只有46.7%的同學會利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40%的同學選擇直接到商店找負責人賠償,6.7%的同學選擇把商品扔了,當買個教訓,6.6%的同學選擇“到處跟別人說這個商品是假的,叫人不要買。”這說明學生的維權意識普遍不強。但可喜的是,當問到“當你真正處於一件法律案件中” 有83.3%的同學認為自身法律意識不夠,但懂得諮詢專業人士,16.7%的同學則認為自身的法律知識足夠,而且懂得諮詢專業人士。法律本身是一門學理性極強的學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礎理論,就難以用理論解決現實存在的法律問題。

(三) 守法、護法意識。由於傳統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侷限,大多數學生的法律意識處於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雖然有較高的守法意識,但自覺性仍有待提高。對於一些輕微的違法違規行為,有40%的同學堅決不做,56.7%的同學選擇會視情況而定,還有3.3%的同學則不介意,跟大眾一起做。對於一些來路不明的自行車63.3%的同學認為自己不會去買,36.7%的同學則會買,因為很喜歡。

(四) 法制觀及對法律的信任度。當問及“一次你的一個親密無間的朋友,向你借600元生活費,答應三個月之後還,你會要求他(她)寫借條給你嗎?” 時,46.7%的同學認為不用寫,30%的同學認為寫不寫都無所謂,只有23.3%的同學認為應當寫。大多數同學的法律意識還停留在法律心理階段,只是基於自身日常生活對法律現象的一種表面的、直觀的感性認識,遠沒有形成高水平的法律思想體系。“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對國家有貢獻的人與普通人一樣犯了罪,應當公平對待。該選項得到了96.7%的支援率,說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觀念已經深入民心。守法是公民的基本義務,任何人犯了罪都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另外,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同學都希望能不斷提高自身法律意識。這說明同學對法律意識在現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清醒的認識,希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

(五) 基本法律知識的瞭解與掌握。在調查問卷中,我們設計了10道具有固定答案的題目考查同學對法律知識的瞭解程度。各題答對率如下:

9、你知道《勞動法》裡面規定試用期最長是多久嗎?30%

11、父債子還,是否正確?76.7%

14、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嗎?67.7%

16、王某有三個兒子,王某在病死之前當某個兒子的面做了口頭遺囑,這種遺囑是否有效?43.3%

17、劉某現在17週歲,父母雙亡,主要靠自己打工維持生計,則劉某屬於?26.7%

18、10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別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按照民法規定稱為?66.7%

19、刑法規定應負刑事責任最低法定年齡是10%

20、甲某和其12歲兒子共同搶劫,其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40%

21、投毒殺人,當被害人服毒後尚未死亡之前,犯罪悔悟,並積極採取措施進行搶救,但搶救措施未生效,被害人死亡,這種行為屬於。60%

22.明知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仍放任這種結果發生是。33.3%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是明顯欠缺的。在嚴峻的就業形勢的壓力下,大多數同學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專業科目的學習上,從而忽略了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有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明顯增多,佔社會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續上升。其原因之一就是不懂法,不知法。沒有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沒有法律意識,那麼,即使是當自己的正當權益被侵害時,也不懂如何通過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問卷調查的基本結論是: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仍亟待增強。

提高大學生法律素質修養,提升法律思維水平,不僅是我們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需要。我們不僅要學習法律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參與法律實踐,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而且要樹立法律信仰,宣傳法律知識,敢於同違法犯罪行為做鬥爭,自覺維護社會主義的法律權威。

另外,在學習法律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培養:

①法律至上意識。美國法學家伯爾曼說過“在法治社會中,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他形同虛設。“信仰法律,崇尚法律是人們對法律的一種尊重。法律的權威不僅於其強制性,更源於人們對法律的尊重、信賴和崇尚。

②公民意識。培養公民意識就是培養樹立人人平等的法治觀念,權利與義務辯證統一的觀念,民主與法制辯證統一的觀念。從而正確認識自己與國家的關係,與人民的關係,以主人翁的態度正確對待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

【第9篇】法律專業社會實踐報告

這一次的暑期社會實踐確實讓我增長了不少見識,讓我認識到了社會的一面,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短短的兩個星期對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啊。

我所實習的單位是我家鄉的一個xx區人民法院所屬的一個基層法院——xx人民法庭。在實踐老師的教導下,讓我深深感到作為一民法官是多麼的令人驕傲,在這裡我不僅找到學術理論體現和驗證,更能找到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通過實習,我在我的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2年來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瞭解了大量庭審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立案的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習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習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實習期間我主要對以下案件進行了深入研究,參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審判的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買賣合同起用簡易程式審理案件: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個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xx人民法庭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只有一名審判員,我們趁之為法官,原告和被告的當事人都沒有到場,雙方都由各方的代理律師出席,法庭還有一名書記員,負責記錄法庭審理整個案件過程。我便出席了這一場法庭審理。先讓我敘述一下案件的梗概。

原告:製造機動車公司(公司名稱不是記得很清楚,下面只好用原告被告來代替了)

被告:代理銷售機動車公司

原告與被告系合作伙伴關係,在去年就將原告公司製造的機動車運輸給被告,被告訴稱資金週轉不靈,希望原告能晚些要求付清貨物的全部貨款,可是直至今年,被告還未將貨款付清,幾經原告的追討,被告仍然沒有全部償還,還有

1萬6千元的貨款,原告認為被告沒有合作誠意,便提起訴訟。

雙方爭論的焦點是,被告曾還了xx元給原告,原告稱沒有收到。被告還提出原告的貨物不符合雙方訂立合同的質量標準,所以才遲遲未將貨款付清。

經過法庭的審理:被告所稱曾匯款給原告xx元,事實上,收款人的姓名不是原告並且是一個與原告素不相識的人,可見被告提供的證據並不符實。第二個焦點是產品的質量問題,在這件事情上,被告拿出了許多信件稱是客戶反映質量出現問題,要求退貨,被告還稱曾致函給原告要求退換有質量問題的產品,原告對被告的這些證據提出質疑,因原告當事人沒有出席法庭不能確認事實真偽,要求與當事人求證後給予答覆。

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早有結論。

通過這起適用簡易程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式卻很完備的,法院在這方面控制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認為法院在庭審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就拿這起案件來說,被告拿出的證據並不充分,法官亦認為如此,這樣的民事經濟案件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雙方調解的,並不必弄得要上法庭,在場的兩為律師也希望雙方當事人能夠各退一步。儘管這次法官沒有作出判決,但是後來的一些場面上的事情還要繼續下去,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走下過場。不過從案件的側面來說,我發現現在的人都懂得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說明現代社會的文明程度高了啊。

【第10篇】2022年法律專業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這是我邁入大學校園的第一個暑假,一年的法律專業的學習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向法律殿堂之門,但法院對我們這些還生活在象牙塔裡的大學生來說還是既神祕又好 奇。而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家鄉南昌市西湖區人民法院民一庭實踐,在近一個月的實踐過程中,讓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法官是多麼令人驕傲。在這裡我不僅找到學術理論體現和驗證,更找到了一種神聖的使命感。

進大學校門,就接受了這份新鮮而有挑戰性的社會實踐­;活動,感覺到很能鍛鍊自己的能力和增強自己的勇氣,畢竟己經­;開始嘗試著用天真的思想去觸控這個社會。儘管有些思想和觀點­;還比較稚嫩和單純,但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進法院實踐後,我虛心地向法官們學習,並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積累了一些社會經驗,這是在學校和課本上學不到­;的,讓我終生受益。與此同時,我也看了許多實際案例和一些專­;業書籍與雜誌,讓我初步地進入了角色。

一開始實踐的時候,我就旁聽了庭審,瞭解到法庭審判的­;大致流程;通過整理卷宗、翻閱案例、合議庭筆錄­;等都讓我逐漸熟悉了法院的實務操作。通過實踐,讓我瞭解了本­;專業在實際中的應用,將理論用於實踐中,這樣才能使我今後更­;好地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加深對本行業的瞭解,為以後的學習和­;工作 打下較好的基礎。不久我還很幸運的有機會同法官去豫章監獄處理一起離婚案的調解,第一次走進高牆之內,僅僅一道鐵欄之隔,卻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看著他們眺望遠方的眼神,那是一群嚮往自由的靈魂。

而實踐中整理卷宗是我們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這個是我在以前的學習中沒有接觸過的,­;鑑於卷宗將成為永久性的檔案,在整理前我都問得很仔細,然後­;做得 很認真,整理完後覺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儘管做的事情都­;比較微小、繁雜,而且第一次上手,但每一件看似平凡瑣碎的小­;事都蘊藏著豐富而深刻的學問,特別對於法律這門彰顯公平與正­;義的學科,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事關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處理每個細節時都抱著“處處小心,時時留意”的態度,虛 心­;地向法官們請教,他們也不厭其煩地對我進行傳幫帶,使我從中­;受益匪淺,同時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為一名法律人身上所肩負的­;崇高使命與社會責任,我為將來能成為其中的一員而感到無比地­;驕傲和自豪,但更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遠……

旁聽庭審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方法,莊嚴的國徽下,現實中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嚴肅,因為民一庭處理的很多案件是婚姻家庭案,而當事人也基本上是第一次參與庭審,有時雙方會激烈的爭吵,這時總要法官一遍遍講訴法庭紀律。甚至有當事人因為不肯離婚差點在庭上服敵敵畏自殺。而法官就必須馬上控制局面,安撫當事人。

我深刻地體會到: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僅有基本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實務操作、辦案經驗和社會閱歷,作一名法官不僅需要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養。作為剛跨入法律門freshman,我們有激情、有幹勁,但是我們在擁有這些年輕財­;富的同時,缺乏 經驗與理性是我們的致命弱點,我們有時對於案­;件的庭審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有時過於感性和頭腦發熱,甚至­;會因為當事人情緒的波動而產生惻隱之心, 這些都是我們在法律­;職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克服與避免的我們還需要一個冷靜的頭腦和一顆正直的心,我們的心中­;必須時時都有一杆天平,公平與正義是我們 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永遠的精神目標和價值追求!

有人說民一庭處理的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每天都是家長裡短的。而且人少案子多,可我看到的是民一庭的法官們任勞任怨

的敬業和實幹精神,他們常說關乎百姓的事就無小事。法律追求正義,有些人一輩子也就進這麼一次法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儘量的感受到法律是公平的,是他們權益的捍衛者。只有這樣這種法制的觀念才會不斷地傳播下去。

在實踐期間,我能主動配合實踐部門開展有關法律業務的­;工作,認真收集和整理有關資料,作好實踐日記。在這兩個星期­;的實踐過程中,我對法院的業務有了初步的瞭解,對促進今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了一個很大的作用。然而,由於我們的專業課程­;才剛剛開始,許多專業知識還沒有學到,但我相信,在今後的 學­;習過程中,在老師的指導下,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實踐結束了,但我感覺並不是那麼輕鬆似的,我覺得自己­;面臨著更多的壓力與挑戰。一切都得從頭開始,一切還得靠自己。­;實踐時曾不斷告訴自己:在今後的大學生涯中必須要更加努力讀­;書,學好一些實實在在的本領,塑造好自己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修­;養,這樣才有資格立足於法律事業中。

我一直很喜歡這樣一句話:人生因為經歷而美麗。我想在­;法院實踐的這段工作經歷將永遠成為我記憶中一抹靚麗的色彩,­;因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獨立地生活,如何憑藉法律人的智慧和真­;誠贏得他人的尊敬和信賴,如何盡己所能關心需要幫助的人……­;我成長了,也成熟了,這裡包含了我的努力與付出,但我更 要感­;謝我們西湖法院,因為她給了我這次機會;還要感謝民一庭的所­;有前輩們,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很大的信任、幫助與肯定;感謝我­;所遇到的所有好心人,因為他們的鼓勵與幫助。

【第11篇】法律法學社會實踐報告

在理論學習結束之後,我進入社會進行社會實踐。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此次實踐,主要崗位是審查起訴科,因此主要實踐科目是刑法和刑事訴訟法,也涉及一些其他私法科目。在實踐中,我參加了幾起案件的開庭審理,認真學習了正當而標準的司法程式,真正從課本中走到了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細緻的瞭解了公訴起訴的全過程及法庭庭審的各環節,認真觀摩一些律師的整個舉證、辯論過程,並掌握了一些法律的適用及適用範圍。跟隨幹警提審,核實犯罪事實,探詢犯罪的心理、動機。真正瞭解和熟悉了我國的公訴程式及法庭的作用和職能,同時還配合公訴人員做好案件的調查筆錄和庭審筆錄,做好案卷的裝訂歸檔工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踐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這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確是有一段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法學需要理論的指導,但是法學的發展是在實踐中來完成的。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當與實踐結合起來,採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具體說就是要處理好“三個關係”:即課堂教育與社會實踐的關係,以課堂為主題,通過實踐將理論深化;暑期實踐與平時實踐的關係,以暑期實踐為主要時間段;社會實踐廣度與深度的關係,力求實踐內容與實踐規模同步調進展。在實踐過程中,也發現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國政府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與廣度上還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有些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如何適用它,以至於觸犯法律;有時候人們對兩個以上不同法律對同一問題的規定不明白,不知道該適用哪一部法律。一些案例表明我們的普法活動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實際,真真正正的讓人們瞭解法律、法規的含義。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確立法律神聖地位,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有希望。再有一個問題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實踐中所接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甚至有兩個犯有搶劫罪的被告人是八七年的。不考慮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從社會大環境來說,我覺得社會也有一些責任的。從八十年代初改革開始到八十年代末,這是一個重大變革的時期。這一段時間對精神文明建設有些放鬆,也就是說,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時期就有可能已經沾染上了一些不良習氣。所以說,教育從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個口號,要真正落到實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近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踐,我認為對我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的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也是一個重要步驟,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著很大幫助。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規章制度,與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次實踐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這樣一個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知識、道理。

學習法律的最終目的是要面向群眾,服務大眾,為健全社會法治,為我們的依法治國服務的。高等法學教育在推進法治建設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其培養的具備一定基本理論知識,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將在社會上起到重要作用。現代的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規則的社會,我們的國家要與世界接軌,高素質法律人才的培養必不可少。因此,對人才的培養,應當面向實際,面向社會,面向國際。法學教育本身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採用理論聯絡實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比較可行的,大學的法學院應當與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部門建立良好的關係,定期安排學生見習,讓學生更好的消化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對法學的興趣,避免畢業後的眼高手低現象,向社會輸送全面、合格、優秀的高素質法學人才。

【第12篇】2022年8月法律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

旁聽庭審也是一個學習的好方法,莊嚴的國徽下,現實中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嚴肅,因為民一庭處理的很多案件是婚姻家庭案,而當事人也基本上是第一次參與庭審,有時雙方會激烈的爭吵,這時總要法官一遍遍講訴法庭紀律。甚至有當事人因為不肯離婚差點在庭上服敵敵畏自殺。而法官就必須馬上控制局面,安撫當事人。

我深刻地體會到: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僅有基本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實務操作、辦案經驗和社會閱歷,作一名法官不僅需要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養。作為剛跨入法律門freshman,我們有激情、有幹勁,但是我們在擁有這些年輕財-富的同時,缺乏經驗與理性是我們的致命弱點,我們有時對於案-件的庭審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有時過於感性和頭腦發熱,甚至-會因為當事人情緒的波動而產生惻隱之心,這些都是我們在法律-職業化的過程中需要克服與避免的我們還需要一個冷靜的頭腦和一顆正直的心,我們的心中-必須時時都有一杆天平,公平與正義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我們永遠的精神目標和價值追求!

【第13篇】法律意識社會調查報告

秉承學院團委“實踐真知,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共建和諧”的宗旨,今年寒假我選擇了社會調研活動作為我的實踐內容。眾所周知,法律是我們維護正當權益的武器,只有充分運用法律,才能很好地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大學生作為具有專業知識的21世紀高階人才,其法律意識是否健全呢?於是我對汕頭大學留校過年的50名外地大學(非本科法學專業)進行了調查。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為xx年年2月10日,在我的高中同學的幫助下,對汕大未返鄉過年的50名非法學本科專業的外地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方式是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二、調查結果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了基本瞭解,調查情況如下:

⑴、你生長在( )

a、農村 74% b、城市 26%

⑵、在你所有的經歷中,曾經運用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嗎?( )

a、有 18% b、沒有 82%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大多數的大學生並不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當其政黨權益受到侵犯時,都沒有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是存在“算了”、“算自己倒黴”等等之類的想法。而在生長在農村的大學生中這一現象較為明顯。

⑶、你能區分違法和犯罪嗎?( )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⑷、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 32%

b、缺乏法律知識 40%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並解決現實問題 28%

⑸、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

a、經常 12% b、偶爾 74% c、從不 14%

從以上的資料可以看出,只有12%,即6個人(調查物件為50人)會經常關注國家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還有14%,即7個人表示自己從不去關注,這表明了大學生對法律的重視程度是非常不夠的,其認為自己只要守法不違法,法律是離自己很遙遠的。

⑹、你知道《勞動法》裡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

a、三個月 22% b、六個月 48% c、一年 30%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試用期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而在調查中發現,有52%的大學生不知道,這一問題與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問題相關,可見大學生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瞭解並不多。

⑺、你認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很重要,是維護權益的有效手段 32%

b、比較重要,有時試圖用法律解決問題 42%

c、一般重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運用法律 26%

d、不重要 0%

【第14篇】法律專業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這個寒假,我走進了xxxx刑庭,進行了為期不長的兩週的實習。

雖然以前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也參加過刑審,但這一次,卻是如此真實地深入到庭審的背後,

期間,我的實習主要有以下內容:旁聽;填寫公安卷;傳送達回證及判決書;裝訂檔案;打執行通知書及結案審結表;幫助書記員整理卷宗;查閱及複核卷宗。

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實習收穫及感悟:

一、無論所做的事情輕重緩急,到要做到謹慎細微

我到刑庭的第一天,是跟書記員。由於她所負責的法官的執行通知書及結案審結表比較急用,讓我也加入了其行列中。其實打這些文書,模版已經擬好了,關鍵是運用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將犯罪嫌疑人的檔案資料填入其中。書記員把需要注意的問題講述了一遍,如刑號、出生地、戶籍所在地、學歷、是否有前科、犯罪事實等等,最關鍵的是刑期了,若稍有鬆懈,正義和公平就會在這不經意的一剎那間被抹煞。這關乎當事人的切身的人身權利也將因自己的疏忽遭受了損害。本以為這是簡單的手腳功夫,但真正做起來時,才發現,必須逐一校對,細緻入微,方可保證無錯。而且,要真正地做到快、準、狠,還需些時日來訓練啊。

同時,我還發現,刑庭的電腦裡面存有很多法律條文以及對應案件的資料,這在法庭是很方便的,真的大大提高了法庭工作的效率。並且在以後的工作中這個“作戰武器”是大有裨益的。

二、法院工作者人員應該樹立的中立地位

法院的每一項工作都牽動著雙方當事人及其利害關係人的心,他們每一雙注視焦急的眼睛都注視著事態的進展。作為一名法院的工作人員,包括我這樣的實習生,都深深地感到身上肩負起的責任。面對一件案情簡單的案件要作出一個判決或者裁定也許並不難,在電腦上修改的時間可能只消十來分鐘,但我們保證的是判斷的正確,符合“內心的確信”、法律的規定。法院的責任在於重新分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它的角色是中立的,不可偏袒,一方當事人不管是被害者還是加害人,應該承擔的需要承擔,不需要的不能強加。主觀臆斷或者有感情傾向都不是一位裁判者應該具有的。

還記得第一次庭審的旁聽,是七位犯罪嫌疑人涉嫌綁架罪。其中年紀最小的國中未畢業,而父親,作為他的辯護人,在法庭上,竟難過得激動地流下了淚,或許是痛苦又心疼的淚吧。看著淚痕印在他那滄桑的臉上,同情之情立馬燃起。他兒子年紀如此的小,肯定是被騙過去的了。然而,當看到法官那義正嚴辭的方臉時,心中警鐘即時敲響,作為法學人員,扶弱之心需有,但追求正義公平更需有一顆中立之心!

三、關於簡易程式審理刑事案運用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基本與課本的條件要求符合。並且花都區法院也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也早有結論。

然而,通過這幾起適用簡易程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式卻很完備的,準備工作也是不容疏忽的,而且法院在這方面控制得很好。幾件的案件在同時審理宣判,也大大地節省了法院資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關於綁架罪的認定

在書上學習時,只是抽象地認為,綁架罪就是以勒索財物為目的綁架他人,或者綁架他人作為人質的行為。當然必須考慮的是構成要件。而在實踐中,需做到實際的運用。如以勒索財物為目的,以強制手段違背被害人意志威脅及其他暴力手段來所取財物就是勒索財物了嗎?當然不是。如果只是甲騙取了乙的手機,乙不平,以暴力手段實際控制甲,威脅其返還。這並不構成綁架罪,而為拘禁罪。只有當乙索取超過手機價值以外更多的財物才有可能構成綁架罪。

理論的知識真的需要通過實踐的運用,才可以說是屬於自己的。

五、關於社會人員的法律意識問題的認識

在實習過程中,從接觸到的案件中,發現有較多的犯罪嫌疑人都是因缺乏正確的法律意識才導致了犯罪。看來依法治國的方針,法律意識入人心的措施還未貫徹得好,公民的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特別是教育水平對法律意識的影響最大。有很多的犯罪嫌疑人的學歷都是中國小的,還有就是未成年犯罪也越來越成熟,這些問題都不容忽視,需要深入思考。就目前而言,普法宣傳還需進一步地擴大深入。

實習的時間或許不長,但是卻讓我接觸並初步瞭解到實際的刑事審判工作及其程式,也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鞏固了理論知識。同時也由此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希望能夠抓緊每一次的社會實踐機會,使得學習到的理論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全面提升專業能力。

【第15篇】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終於結束枯燥乏味的期末考試,迎來輕鬆開心的寒假生活,放假的心情猶如冬日裡的陽光放出幸福溫暖的光芒,帶著高漲的熱情,我來到肇慶市端州區司法局開始我的社會實踐之旅。

放假伊始,我和同學一起開始為我們的實踐做了準備工作,由於此次是去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實踐,於是我們的前期工作是找了資料瞭解法律援助中心的相關資訊,查看了《中國法律援助》、《廣東法律援助》書籍,同時結合網際網路算是初步瞭解到法援的一些內涵:“以便民利民為宗旨,以服務維護權為己任。”法律援助制度,伴隨著律師制度改革的大潮,走上我國法治發展的舞臺,填補了我國法律制度的空白,它是在艱難中起步,創新中發展。從事法律援助工作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矢志不渝為窮人謀福利的奉獻和創業精神,當然也瞭解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文書的格式和寫法。

前期準備工作已告一段落,讓人期待已舊的社會實踐正式開始,第一天,是法律援助中心的主任劉律師接待我們,劉律師先是給我們介紹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常規工作包括:接見法律諮詢的來訪人員、電話諮詢、還有要寫一些法律文書如幫忙寫代理詞,起訴書等、還有整理案例卷宗等工作。

第一天上班的時候,剛開始是讓我先熟悉一些相關的法律援助制度,這一天有很多人來訪諮詢法律問題,大多數是農民或是沒錢打官司的平民百姓,當中還有一老婦人訴說其遇到的事情時流著眼淚,、看著她在不停地擦拭著淚水,只是感慨淚光背後那一段艱辛的人生歷程。劉律師耐心地為她解答其所遇到的問題,並向她說明在法律上必須要有依據才能去打官司。從劉律師在為人民解憂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一些法律知識,第二天開始,劉律師讓我們看以前的案例卷宗從中我瞭解到目前端州區的只要犯法事件是搶奪案,而違法犯法的人居多是外省來肇打工的未成年人,由於這些未成年人缺乏法律知識,於是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作為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在這些案件中,我們總是要非常細緻,耐心地去了解此類案件的來龍去脈,儘可能地爭取給這些失足的未成年人一次該過自新的機會,正是由於法援的負責與努力,在過去的一年裡,肇慶市端州區處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力挽未成年人,為社會提供一個典型的模範作用。在這裡我除了看到對社會負責的形象更是看到山量可愛的人性。

在法援的這段實踐期間,我瞭解到從目前廣東省來看,在法律實施的過程中,特別是法律援助制度落實之後,更多的人可以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為法律援助就是為有理無錢的的人群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幫助。當前,農民工成為法援關注的焦點,他們當中多數是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是以體力勞動為主,勞動強度大,勞動時間長、工作環境差、工資福利待遇偏低,在這一點上法律援助中心則是儘可能地為農民工提供援助。

在這段實踐的過程中,每天都有很多人來諮詢與法有關的事件,看著律師在為他們解決問題時,自己也獲得相應的法律知識,感到欣喜的是發現現在人們的法律意識逐步增強,而且來諮詢的人員多數是農民,老人等等,這表明我們在法律宣傳方面特別是法援這一版塊上做的非常好,是法制實施過程中可以借鑑的榜樣。

同時,我除了在法援這邊幫忙之外,還過去財務室那邊幫忙整理檔案,主要是把平時司法局的紅標頭檔案整理在檔案袋裡,再進行分類,分類的過程中要注意日期、編號、檔名稱、頁次,全宗號等目錄的填寫,接下來是要把這些檔案相關內容輸入電腦,這時要學會操作darmsXX檔案檔案管理系統軟體,先是開啟該軟體輸入user,password之後開始檢索——檔案管理——錄入——輸入相關內容——目錄連續錄入——儲存就這樣操作呢,同時也要把整理好的檔案打印出來,這時的挑戰是要處理印表機有時暫停的問題,於是儘量地利用所學的電腦知識幫忙解決,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長輩,上級的指導,幫助。

以下我將對自己在該次實踐過程中獲益或是說領悟的一些道理,建議寫出來:

一、在法援的工作過程中,讓我明白在這項工作上要負責,要有耐心,愛心當然還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大一時所讀的法律基礎要多研究。

二、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要問清楚,特別上法律的問題,他們都是有根據的東西,千萬不能模糊地說過去,要嚴肅,認真,細緻地對待。

三、在來訪諮詢和電話諮詢的過程中,讓我看到了是在學校裡看不到的人間冷暖,由於交通事故造成家庭分離,由於遺產分配不均導致母子反目成仇,由於信任老鄉誰知卻被騙了全部家當等等的情況頻頻發生,而對於身在校園裡的莘莘學子卻是很少聽聞,對此我們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更應該學會關注民生,瞭解世情,多關心社會,多學點知識。

四、要學會多與長輩們溝通,因為他們畢竟是從事工作多年,在交談的過程中可以讓我們更深刻了解工作的內涵和其操作過程中應該怎樣靈活地去處理遇到的問題。

五、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擺好心態,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工作中你還是一個小孩子,必須學會吃苦耐勞,虛心向有經驗的長輩學習。

六、工作中要有迫切的時間觀念,上班要準時,下班要把工作處理完善,可別影響第二天的工作,一有時間要看與工作相關的資料。

七、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要學會禮貌待人。

八、要多參加下鄉的普法工作。

這是我對自己在肇慶市端州區司法局進行社會實踐所得出的總結。

TAG標籤:多篇 法律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