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

文思社 人氣:1.24W

【導語】

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故事 優選30篇 由本站會員“花花”整理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目錄】

篇1:范仲淹的故事篇2:范仲淹的故事篇3:范仲淹的故事篇4:范仲淹的故事篇5:范仲淹的故事篇6:范仲淹的故事篇7:范仲淹的故事篇8:范仲淹的故事篇9:范仲淹的故事篇10:范仲淹的故事篇11:范仲淹的故事篇12:范仲淹的故事篇13:范仲淹的故事篇14:范仲淹的故事篇15:范仲淹的故事篇17:范仲淹的故事篇18:范仲淹的故事篇19:范仲淹的故事篇20:范仲淹的故事篇21:范仲淹的故事篇22:范仲淹的故事篇23:范仲淹的故事篇24:范仲淹的故事篇25:范仲淹的故事篇26:范仲淹的故事篇27:范仲淹的故事篇28:范仲淹的故事篇29:范仲淹的故事篇30:范仲淹的故事

【正文】

篇1:范仲淹的故事

窖金苦讀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讀書時,兩隻老鼠跳進粥鍋吱吱亂叫,他抬頭一看,是一白一黃兩隻小老鼠。范仲淹忙將老鼠驅趕出去。兩鼠慌忙逃出洞外,鑽到荊樹兩側。范仲淹追到樹下,見一側鼠洞閃著黃光,一側鼠洞閃著白光,他很驚奇,取來鐵鍬挖開一側鼠洞,下頭竟然是一個大地窖,扒開土石,卻是滿滿一窖黃金,他隨手埋好。又挖開另一側鼠洞,見是一窖白銀,仍不動分文,埋好如初,復回洞中挑燈夜讀。

離開寺中三十年後,醴泉寺遭受火災,慧通大師不忍寺廟毀在自我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邊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詢問了寺廟的情景,熱情款待來人,但隻字不提援修寺廟的事情,臨走時修書一封並贈送了兩包上好的茶葉,讓來人回覆慧通大師。廟中和尚聽說范仲淹閉口不提修廟一事,心中憤然。

一天,慧通大師展信見是一首五言詩:“荊東一池金,荊西一池銀,一半修寺院,一半濟僧人。”慧通等人對范仲淹不貪財貨、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無限敬意,用所掘金銀修繕寺廟,醴泉寺得以復興。這便是鄒平婦孺皆知的“窖金苦讀”、“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讀三年,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義。

篇2:范仲淹的故事

自幼孤貧勤學苦讀

范仲淹的曾祖父範夢齡,曾任吳琥國中吳節度判官(蘇州錢糧判官),祖父範贊時,曾任吳越國祕書監。父親範墉,任職於吳越王幕府,後隨吳越王錢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徐州軍事長官的祕書)。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於徐州,次年(990年)父親不幸逝世,範家失去了生活來源,范仲淹之母謝氏貧而無依,只好帶著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家山東淄州長山縣一戶姓朱的人家。從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說(音yue),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為了勵志,21歲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讀書,經常一個人伴燈苦讀,每到東方欲曉,僧人們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臥。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一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上一點兒韭菜末,再加點鹽,就算是一頓飯。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我的樂趣。范仲淹看不慣朱家兄弟奢侈浪費,無所事事,便多次規勸,不料,朱家兄弟聽得不耐煩,有次便脫口說道:“我們花的是朱家的錢,關你什麼事”范仲淹聽了一怔,覺得話中有話,便追問為什麼,有人告訴他:你乃姑蘇範氏之子,是你母親帶你嫁到朱家,聽罷方知。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動,下決心脫離朱家獨立生活,於是他匆匆收拾了幾樣簡單的衣物,佩上琴劍,不顧朱家和母親的阻攔,流著眼淚,毅然辭別母親,離開長山,獨自前往南京求學去了。

范仲淹為什麼要投南京呢因為此地是人煙稠密的大都會,教育事業發達,這兒的應天府書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聚集了許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師生。到這樣的學院讀書,既有名師能夠請教,又有許多同學互相切磋,還有很多的書籍可供閱覽,況且學院免費就學,更是經濟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

范仲淹入學後,皇帝來了也不出去觀看,晝夜不停地苦讀,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極點,就用涼水澆臉,來驅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甚至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粥不充,一天只能喝上一頓,對於一般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卻從不叫苦。這種情景被他的一個同學、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長官)的兒子看到了,回家告訴了父親,於是留守就叫人給范仲淹送來許多飯菜。可是,幾天過去了,食物都放壞了,仍不見范仲淹嘗一口。那同學問他為什麼不吃范仲淹說:“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習慣於粗茶淡飯了,如果此刻就享受這種豐盛的飯菜,以後還能吃得下粥嗎”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讀,范仲淹最終成為一個精通儒家經典,博學多才,又擅長詩文的人。他經過科舉考試,在1015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廣德軍的司理參軍(廣德軍位置在今安徽廣德縣一帶,司理參軍是掌管訟獄、審理案件的官員,從九品)。這時,他把母親接來,贍養事奉。1017年,他調任集慶軍節度推官(集慶軍轄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帶,節度推官是幕職官,從八品),方恢復了原先的範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篇3:范仲淹的故事

後面還有多篇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和包拯同朝,為北宋名臣,吳縣(今屬江蘇)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xx家、軍事家、文學家。

范仲淹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

他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xx資料,文辭秀美,氣度豁達。

他的《岳陽樓記》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兩句,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愛國的寫照。

篇4:范仲淹的故事

幾起幾落百折不撓

范仲淹入仕後,最初十餘年,一向擔任地方上的小官員。他每到一地總是踏踏實實地做一些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事,並且乾得很有成縛。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到泰州(今江蘇泰州市)任西溪鎮鹽倉監官,掌管鹽稅。他看到泰州及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連雲港西南)各州,因唐時所建捍海堤年久失修,早巳頹壞,每年秋季海潮氾濫,往往阡陌洗盪,廬舍漂流,人畜喪亡,鹽灶也多被沖毀,災情十分嚴重。退潮以後,過去的良田都變成了不宜耕種的鹽鹼地,老百姓無以為生,只好攜家外逃。這件事本來不屬范仲淹的職權範圍之內,但他進取向上反映,提議修復捍海堤。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朝廷任命范仲淹主持整個修堤。經過將近四年的努力,天聖六年(1028年)春,長達150裡的捍海堤最終修好,解除了這一帶的潮水災害,保護了農田和鹽埸。2600戶外逃居民也紛紛回到家園恢復生產,原先葭葦蒼茫的荒地,又長滿了綠油油的莊稼,當地人民為了紀念范仲淹的功績,為他修建了祠堂,並將捍海堤取名為范公堤,災區中心興化縣的人民往往以範為姓。

由於范仲淹有此政績,便調到中央擔任祕閣校理(祕閣是皇家藏書樓之一,校理是負責藏書的整理和校勘),到了中央,范仲淹更關心朝政得失和民間利病,又與朝廷中的腐朽勢力展開鬥爭,犯顏直諫。他看到劉太后獨攬大權,把宋仁宗當成傀儡,便批評這種不合理現象,奏請太后還政,有人勸他別這樣鋒芒畢露,他說:“我的官職很小,俸祿不算多,但每年也有三百貫銅錢,相當於兩千畝地一年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祿米,不去為國為民立功,那和專門糟蹋糧食的螟蟲又有什麼兩樣人都說犯顏直諫會給自我惹禍,不是明哲保身之計,其實說這種話的人才是最沒眼光的,他們不懂得:僅有朝廷內外的官員都敢於直言,君主才會不犯錯誤,百姓才能沒有怨言。xx上清明,才能禍患不生,天下無憂。這不正是遠離禍亂、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計嗎”但不久,范仲淹因由此觸怒太后,被貶往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有人認為,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句話是爭取言論自由的宣言書,它比亨利,柏得烈的“不自由,毋寧死”要早740年。

劉太后死後,范仲淹才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諫(諫官)。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書言事更無所畏懼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東和江淮一帶大旱,又鬧蝗災,為了安定民心,范仲淹奏請仁宗立刻派人前去救災,仁宗不予理會,在宮中仍然過著奢華的生活,范仲淹對此十分氣憤,他冒著觸犯虎威的危險質問道:“如果宮中半天不吃會怎樣樣此刻許多地方老百姓沒有飯吃,豈能置之不理”說得仁宗無話可答,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帶安撫災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開倉賑濟,並且免除了災區的部分賦稅。為了勸戒揮霍人民血汗的皇室,他還把饑民吃的野草帶回來獻給仁宗,並請他轉給嬪貴戚們看看,讓他們明白老百姓過的是什麼日子,不要過分奢侈。范仲淹經常大膽上諫,皇帝不快,又將他貶出朝廷。

范仲淹貶到地方後,任所常動,但每到一地,他都興利除弊,注重發展教育。景佑元年(1034年),范仲淹調到故鄉,擔任蘇州知州(一州的行政長官),他看到蘇州暴雨成災,伏天的大水,過了秋天仍未退下,農田被淹,秋收無望,數萬家農戶,面臨飢餓死亡的威脅。這樣,走立刻任伊始,他就瞭解水情,提出了疏浚五河,導太湖之水海的計劃。他又親臨現場,督修這項工程。在他的領導下,經過蘇州人民一致努力,最終疏通了淤塞的河道,把積水匯入了江海。這次太湖水道的疏通,對保障太湖周圍的蘇、常、湖、秀四州的農業生產起了重要作用。范仲淹在蘇州南園買了一塊地,準備蓋一所住宅。一天,他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這位先生巡視一遭後,向范仲淹賀喜道:“這是塊貴地,今後您家中定有公卿相繼出世。”范仲淹聽了笑道:“我家獨佔貴地,倒不如讓出建學,使士人都在此受教育,公卿將相不是更多嗎”不久,范仲淹就在那裡建起郡學,親自聘請學識淵博的人任教,使學堂越辦越好,名冠東南。由於范仲淹政績斐然,又被召回京師,授天章閣待制,任吏部員外郎,權知開封府事(即宋都,今河南開封)。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頓官僚機構,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僅僅幾個月,號稱繁劇的開封府就“肅然稱治”。范仲淹看到宰相呂夷簡等大官僚,互相勾結,朋比為奸,將自我的親信、黨羽安插在要職上,使官僚機構中充滿了陳腐汙濁的空氣。他和朝中一批正直的士大夫對這種行徑十分痛恨,故經常向皇帝進言。故而城中流傳著一首歌謠道:“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景佑三年(1036)年,范仲淹把京官晉升情景繪製成一份《百官圖》,指著上頭開列的眾官晉升順序說:像這樣的晉升,是循序升遷;像那樣的遽然晉升,是不合次序的提拔。如果說這些循序升遷是出於公道,那麼,那些不合次序的遽然提拔,便是出於宰相的私意了。況且,大凡屬於天子近臣的破格提拔和撤職貶降職至饒州知州(今江西鄱陽)。

范仲淹雖然三次被貶,名望卻越來越高。第一次外貶時,親朋們一向把他送到都門外,稱讚他說:“此行極光(十分光榮)。”第三次被貶時仍有人不顧呂夷簡的威脅恫嚇去送別,並安慰他說:“此行尤光(尤其光榮)。”幾起幾落的范仲淹聽罷大笑道:“仲淹前後巳是三光了。”他正道直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以滿腔熱忱報效國家。

篇5:范仲淹的故事

劃粥斷齏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並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我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我既定的主意,每一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裡點燃自我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裡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頭,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麼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由本站網友投稿]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的韭菜、蔥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的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臺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篇6:范仲淹的故事

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冬天,宋朝西北邊境局勢突然緊張起來,原本臣屬大宋居住在甘州和涼州(今甘肅張掖、武威一帶)的党項族首領元昊自稱皇帝,建國號大夏,並且把國內15歲以上的男子都徵發為兵,沿宋朝邊境部署了十萬人馬。應對西夏的突然挑釁,宋朝措手不及,朝廷內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宋仁宗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邊境上就更狼狽了,由於三十多年無戰事,宋朝邊防不修,士卒未經戰陣,平常又缺乏訓練。步兵攜帶武器和口糧,走幾十裡地就氣喘吁吁,騎兵中有的不會披甲上馬,射出的箭在馬前一、二十步就落了地。帶兵的將帥也多是皇帝的親戚故舊,根本不懂軍事,再加上將領更換頻繁,軍紀鬆弛,宋軍以如此弱的戰鬥力如何對付咄咄逼人的西夏軍隊

1039年,西夏軍隊進犯宋之邊境,次年正月,元昊大軍進逼延州(今陝北延安)。延州一帶地闊寨疏,兵力薄弱,又是夏軍出入的必經之地,元昊早就想拔掉這顆釘子。當時延州的知州範雍是一個志短才疏的膽小鬼。他一聽說夏軍來犯,嚇得緊閉城門不敢出戰,忙遣人去調援軍。不料元昊早巳在延州附近的三川口設下埋伏,援軍剛到就陷入重圍,死傷甚眾,緊之後一面包圍延州,一面將延州以北的36個寨堡全部蕩平,最終延州指日可破,範雍束手無策,只會躲在城中禱告神佛保佑,幸虧這時紛紛揚揚下起鵝毛大雪,元昊怕被風雪困住,匆忙撤兵而去,延州孤堡才未陷落。

在這樣嚴重的局勢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將他召入朝,恢復了天章閣待制之職,讓他出任陝西路永興軍的知軍州事(今陝西西安一帶),之後,宋仁宗任命夏竦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全面統籌邊防,任命范仲淹和韓琦併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分別負責延路(西北軍事區劃之一,治所在今延安)和涇原路(西北軍事區劃之一,治所在今甘肅平涼)。這時的範仲俺已經52歲了,仕途上的艱辛蹉跎使他早已霜染鬢髮,可是忠心報國的熱忱卻不減當年。範仲俺風塵僕僕來到處境最險惡的延州時,呈此刻眼前的是戰爭給宋朝和邊民帶來的沉重災難,到處是斷壁殘垣,茅廬草舍被焚燒成了廢墟,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少數留下的也是無衣無食,無家可歸,有家難回,範仲俺的心境十分沉重,當即寫下一首《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他發誓要像當年東漢的竇憲擊破匈奴登燕然山勒石紀功而還那樣,保衛邊疆,讓百姓安居樂業。一連數日,範仲俺不停蹄地視察延一帶地形和邊防守備,聽取守邊將士的意見,視察歸來,便廢寢忘食地謀慮對付西夏的戰略方針。範仲俺認為,宋軍人數雖多,但缺乏強將精兵,戰鬥力差;西夏軍人數較少,但兵精馬勁,戰鬥力強,加上西夏境內山川險惡,沙漠廣袤,其都城又遠在黃河以北的興慶府(住院要夏銀川市)。所以,宋若興兵深入,糧草輜重的運輸,綿延百里,很容易遭到敵騎截擊,一旦糧餉接濟不上,就有被殲的危險,不宜採取深入敵境大舉進攻的方針。可是,夏國經濟力量薄弱,糧食不足,絹帛、瓷器、茶葉等都需從宋朝輸入,這又是它的致命弱點。只要宋軍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努力修固邊城,進行經濟封鎖,同時精練士卒,在夏軍大舉進攻時,扼險堅守,這樣西夏軍無隙可乘,鋒芒受挫,西夏軍屢屢窮兵黷武,無功而返,本國的經濟就會十分貧乏,軍隊的鬥志也會逐漸消失,到那時就可迫其講和了。範仲俺根據以上分析,向朝廷提出了一整套以防守為主的御夏方針。這是一個貼合客觀情景的戰略決策,可是當時卻被不少人認為是怯懦的表現,就連與範仲俺交情很深的韓琦也不能理解。韓琦主張堅決進攻。他向朝廷提出:“宋軍擁二

十萬重兵,只守界濠,這麼怯弱,自古未有,長此以往,士氣都要喪失光了。況且興師以來耗資太大,再拖延下去,國家經費更加困難,故應當集中各路兵力攻打西夏,速戰速記。”兩種主張報到中央後,急於求成的宋仁宗採用了韓琦的主張,命令韓琦和範仲俺同時出兵。範仲俺感到這樣做太危險,連上三表反對,但都無效。他只好請求留下延一路作為將來招納西夏之用,宋仁宗勉強答應了。

慶曆元年(1041年)正月,陝西主帥夏竦又派尹洙去延州說服範仲俺出兵,範仲俺仍然執意不肯。尹洙見他堅持已見,不禁嘆息道:“範公這就不如韓公了,韓公曾說過:‘大凡用兵,當置勝敗於度處’。”範仲俺一聽,立即反駁道:“大軍一動,關係萬人性命,竟可置勝負於度外嗎金不敢苟同。”韓琦得知勸不動範仲俺,便貿然決定涇原一路自行出討。他調集了鎮戎軍的全部人馬,又臨時召募了1800名壯士,全交給副將福率領,出兵後,任福及諸將輕敵貪功,被一小股佯裝敗退的夏軍引誘,脫離了原定的行軍路線,深入追擊,當人困馬乏的大軍行至六盤山南麓的好水川口時,突然鼓角聲大作,伏兵四起,宋軍陷入了元昊的埋伏圈內,經過一場血戰,任福等諸將戰死,死傷萬餘人,僅千餘人力戰逃脫。之後,元昊兵指渭州(即今某肅平涼),但不迅速前進,以免孤軍深入,被對方切斷後路,夏辣見西夏示弱,就命駐渭州的宋軍主動進攻西夏軍,結果元昊看準地勢,將宋軍圍困在定川砦,斷水放火,宋軍全軍覆沒。定川砦戰後,元昊大軍便無所阻攔地直抵渭州,焚掠後還軍。

好水川和定川砦的慘敗,證明進攻方針難以收效,迫使宋仁宗放棄了進攻方針,改而採取範仲俺的守策。戰略確定以後,還必須有相應的措施來保證它的實行。於是範仲俺推行修固邊城、精練士卒、招撫屬等相應的措施。修固邊城就是在宋夏交界的前沿陣地修築寨堡,建立軍事據點。範仲俺的部下種世衡提議,在延州東北二百里古寬州的故壘上築城。那裡地處要衝,右可屏障延州,左可得到山西的糧食,北能夠進圖銀、夏二州。範仲俺採納了這個意見,派種世衡率兵前去修築,夏兵來爭,種世衡就一邊作戰一邊搶修。城內缺乏水源,他出重金獎勵鑿井,最終從地下150尺處冒出了清泉,於是取名為清澗城。種世衡又大興營田,一年收穫糧食近萬石,補充了軍糧;又募商賈通貿易,經濟上逐漸充實起來。同時,鼓勵軍隊練武習射,把銀錢當靶心,誰射中就賞誰,自此人人能射,最終使清澗城成為延州北面一個堅固的軍事要塞。在範仲俺及其後任的努力下,不僅僅修築了新的軍事據點,並且還先後修復了永平、承平等舊寨12處;召回附近逃亡的蕃漢人戶,開闢營田數千頃,恢復了農業生產。研究到當地百姓遠路輸納賦課,過於勞苦,範仲俺還奏請將城縣升建為軍一級的行政單位,讓河中府、同州、華州的中下等戶,就近送繳課稅。在春夏季節,則調延

兵馬來城那裡,就近購食軍糧,能夠節省310的買糧開支,還不算別的減省。經濟的恢復和軍事力量的加強,使延州及周圍附近的寨堡十分鞏固。夏軍私相告誡說:“別想打延州的主意了,此刻的小范老了(指範仲俺)胸中有數萬甲兵,不像大範老子(指範雍)好欺負。”

範仲俺的主張又推行到陝西沿邊各路,沒過幾年,宋在延州與慶州間修築了大順城,在環州和鎮戎軍間修築了細腰城和葫蘆泉諸寨,打通了各州之間的道路,擺脫了孤立無援的境地,一方有警,各方應援,宋軍的防守本事大大地加強了。

精練士卒,就是採取各種辦法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宋朝皇帝的詔旨中曾規定了各級將領統率軍隊的數目,若遇敵侵犯,地位低的軍官就帶軍隊先行出陣抵禦。範仲俺說:“戰將不選擇適當的人,只以官階高低作為出陣先後的標準,這是自取失敗的辦法。”於是,他認真檢閱了延州的軍隊,淘汰了一批怯懦無能的將校,選拔了一批經過戰火考驗的有才幹的人代替他們,他又淘汰老弱,選擇18000名合格士兵,把他們分成6部,讓每個將領統率3千人,分別予以訓練,改變了過去兵將不相識的狀況,臨戰時根據敵軍多寡,調遣他們輪流出陣抗敵。範仲俺又進取召募士兵,因為原先守邊的大都是從內地調來的已經腐化的禁軍,這批人既不耐勞苦,又因久戌思鄉,鬥志不高,而從本地人民中召募士兵,熟悉山川道路,強悍敢戰,又因保衛家鄉,鬥志較強。精練士卒,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此外,範仲俺能以身作則,將士沒喝上水他從不說渴,將士沒吃上飯他從不叫餓,朝廷賞賜給他的金帛都分發給將士。範仲俺賞罰分明,獎勵勇猛殺敵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將領,對剋扣軍餉的貪汙分子則當眾斬首,毫不留情。這樣,在範仲俺的率領下,西北軍中湧現出許多像狄青、種世衡那樣有勇有謀的將領,又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軍隊仍

是宋朝的一支勁旅。

招撫屬就是大力爭取宋夏交界的少數民族——羌族。在沿邊橫山一帶散居著不少族部落,由於力量單薄,他們在宋、夏間持觀望態度,有的曾投靠西夏,為元昊作過嚮導。範仲俺一方面築堡立寨,切斷他們與西夏的聯絡,並用兵保護他們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招撫他們,羌族酋長來見,範仲俺屏退衛兵,親自接入內室,推心置腹相談。羌族人親熱地喚他“龍圖老子”(當時範仲俺的職銜是龍圖閣直學士)。對受戰爭損害的羌族人民則撥給空地,發放糧食、農具等幫忙他們恢復生產。這一政策更受到羌族人民的擁護。這樣,羌族部落紛紛歸附宋朝,擔任宋軍的嚮導,並出兵助戰,有力地支援了宋軍。

經過實施以上的措施,扭轉了宋朝被動挨打的局面,使已經破壞的邊防重新又鞏固起來。邊境上流傳著一首歌謠說:“軍中有一韓(琦),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仲俺),西‘賊’聞之驚破膽。”而西夏境內由於長期用兵,物資奇缺,物價飛漲,百姓怨聲載道,無力戰爭。這樣,雙方從慶曆三年(1043年)開始議和,到慶曆四年正式達成和議。宋夏重新恢復了和平,西北局勢得以轉危為安。

篇7:范仲淹的故事

主持慶曆新政推行xx改革

慶曆三年四月,宋夏局勢剛剛和緩,宋仁宗便將范仲淹調回東京,升任為參知政事(副宰相),與樞密副使富弼、韓琦等人一道主持朝政。當時,北宋的官僚機構越來越臃腫,而行政效率越來越低,軍隊數量不斷增加,但內憂外患不時爆發,百姓負擔十分沉重,國家財政卻入不敷出。不少有遠見的人擔心封建國家的命運,連連上疏要求宋仁宗進行改革,在嚴重的危機面前,宋仁宗三番五次召見范仲淹等人,賜給他親筆寫的詔書催促說:“你們為國盡心,不必有什麼顧慮,凡是急需改革的事,趕快提出來。”並且叫人開啟宮中的天章閣,在條案擺好紙筆,督促他們立即寫出改革方案。范仲淹一貫主張改革,以治理天下為己任。早在天聖五年(1027年),范仲淹就曾洋洋萬言上書朝廷,提出一系列提議:選擇賢明的人作州郡長官,舉薦有成績的人當縣令,排除社會上的遊散懶惰勢力,裁汰冗員並取締過度侈費,嚴密選舉制度,培育將帥以加強邊防等。之後他又經常上書,分析民間利病和朝政得失。此刻他更覺得責無旁貸,但他又深知積重難返,他對人說:“皇上對待我,真夠信任的了。可是,事情總有個先後緩急;以往長期安定局面中積累的弊病,決非一朝一夕所能革除呵!”然而國家的危機如此嚴重,皇上求治如此心切,時間是耽擱不起的,於是范仲淹

認真總結從政28年來醞釀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了著名的新政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了十項改革主張,它的主要資料是:

(一)明黜陟,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時,升降官員不問勞逸如何,不看政績好壞,只以資歷為準。故官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因循苟且,無所作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績,破格提拔有大功勞和明顯政績的,撤換有罪和不稱職的官員。

(二)抑僥倖,即限制僥倖作官和升官的途徑。當時,大官每年都要自薦其子弟充京官,一個學士以上的官員,經過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孫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這樣一個接一個地進入朝廷,不僅僅增加了國家開支,並且這些紈絝子弟又不幹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結黨營私。為了國家xx的清明和減少財政開支研究,應當限制大官的恩蔭特權,防止他們的子弟充任館閣要職。

(三)精貢舉,即嚴密貢舉制度。為了培養有真才實學的人,首先應當改革科舉考試資料,把原先進士科只注重詩賦改為重策論,把明經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經書的詞句改為要求闡述經書的意義和道理。這樣,學生有真才實學,進士之法,便能夠依其名而求其實了。

(四)擇長官。針對當時分佈在州縣兩級官不稱職者十居八九的狀況,范仲淹提議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級監察和財政區劃)檢查地方政績,獎勵能員,罷免不才;選派地方官要經過認真地推薦和審查,以防止冗濫。

(五)均公田。公田,即職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額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認為,供給不均,怎能要求官員盡職辦事呢他提議朝廷均衡一下他們的職田收入;沒有發給職田的,按等級發給他們,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養活自我。然後,便能夠督責他們廉節為政;對那些違法的人,也可予以懲辦或撤職了。

(六)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產事業。范仲淹提議朝廷降下詔令,要求各級政府和人民,講窮農田利害,興修水利,大興農利,並制定一套獎勵人民、考核官員的制度長期實行。

(七)修武備,即整治軍備。范仲淹提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這些衛士,每年大約用三個季度的時光務農,一個季度的時光教練戰鬥,寓兵於農,實施這一制度,能夠節省給養之費。京師的這種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執行。

(八)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主管部門若有人拖延或違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從重處置。另外,還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應當施行的各種惠政是否施行。這樣,便處處都沒有阻隔皇恩的現象了。

(九)重命令,即要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范仲淹認為,法度是要示信於民,如今卻頒行不久便隨即更改,為此朝廷必須討論哪些能夠長久推行的條令,刪去繁雜冗贅的條款,裁定為皇帝制命和國家法令,頒佈下去。這樣,朝廷的命令便不至於經常變更了。

(十)減徭役。范仲淹認為如今戶口已然減少,而民間對官府的供給,卻更加繁重。應將戶口少的縣裁減為鎮,將各州軍的使院和州院塥署,併為一院;職官廳差人乾的雜役,可派級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擔,將那些本不該承擔公役的人,全部放回農村。這樣,民間便不再為繁重的困擾而憂愁了。

《條陳十事》寫成後,立即呈送給宋仁宗。宋仁宗和朝廷其他官員商量,表示贊同,便逐漸以詔令形式頒發全國。於是,北宋歷史上轟動一時的慶曆新政就在范仲淹的領導下開始了,范仲淹的改革思想得以付諸實施。

慶曆三年(1043年)底,范仲淹選派了一批精明幹練的按察使去各路檢查官吏善惡。他坐鎮中央,每當得到按察使的報告,就翻開各路官員的花名冊把不稱職者的名字勾掉。樞密副使富弼平時對范仲淹十分尊敬,這時見他毫不留情地罷免了一個又一個官員,不免有點擔心,從旁勸止說:“您一筆勾掉很容易,可是這一筆之下可要使他一家人痛器呀!”范仲淹聽了,用筆點著貪官的名字憤慨地說:“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要好吧!”

在范仲淹的嚴格考核下,一大批屍位素餐的寄生蟲被除了名,一批幹才能員被提拔到重要崗位,官府辦事效能提高了,財政、漕運等有所改善,暮氣沉沉的北宋政權開始有了起色。朝廷上許多正直的官員紛紛賦詩,讚揚新政,人們圍觀著改革詔令,交口稱讚。可是,這場改革直接觸犯了封建腐朽勢力,限制了大官僚的特權,他們對此恨之入骨,隨著新政推行逐漸損害他們的利益,便集結在一齊攻擊新政。他們誣衊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結交朋黨,他們並串通宦官不斷到宋仁宗面前散佈范仲淹私樹黨羽的讒言。曾作過西北統帥的夏辣,是個詭計多端的傢伙,宰相呂夷簡告病退休時,他滿心以為憑自我的資歷能夠接替宰相職位,沒料想在石介、歐陽修的評擊下,非但沒有當上宰相,連樞密使的官職也丟了。他惱羞成怒,蓄意報復。於是他讓家裡的一個使女天天臨摹石介的手跡,等到寫得到石介親筆字一模一樣了,便偽造出一封石介寫給富弼的密信,信裡說要廢掉仁宗。夏辣到處張揚,誣陷改革派陰謀另立皇帝。於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宋仁宗雖然對這件事未必全信,但看到反對革新的勢力這麼強大,他開始動搖了,失去了改革的信心。到慶曆五年初,一年前慷慨激昂,想勵精圖治的宋仁宗最終完全退縮,他下詔廢棄一切改革措施,解除了范仲淹

參知政事的職務,將他貶至鄧州(今河南鄧縣),富弼、歐陽修等革新派人士都相繼被逐出朝廷。堅持了一年零4個月的訂歷新政最終失敗。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貶到鄧州,之後又輾轉於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他調往潁州(今安徽阜陽),走到出生地徐州,不幸病逝,終年64歲。遺著有《文集》二十卷,《別集》五卷(今本四卷);《奏議》十七卷,《政府論事》三卷(今本為《奏議》二卷);《尺牘》五卷(今本三卷);另有《文集補編》一卷。

篇8:范仲淹的故事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當年范仲淹貶到鄧州後,身體很不好,這時,他接到昔日好友滕宗諒從嶽州(今湖南嶽陽)的來信,要他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一篇記。范仲淹為了激勵遭到貶黜的朋友們,便一口答應了滕宗諒的請求,就在鄧州的花洲書院裡揮毫撰寫了著名的《岳陽樓記》。范仲淹用洗煉優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瀾壯闊的景色,並且借景抒情,勸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我的不幸遭遇而憂傷,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擺脫個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為人準則,是他憂國憂民思想的高度概括。從青年時代開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個有益於天下的人。為官數十載,他在朝廷犯顏直諫,不怕所以獲罪。他發動了慶曆新政,這一xx改革,觸及到北宋的xx、經濟、軍事制度的各個方面,雖然由於守舊勢力的反對,改革失改,但范仲淹主持的這次新政卻開創了北宋士大夫議政的風氣,傳播了改革思想,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他在地方上每到一地,興修水利,培養人才,保土安民,政績斐然,真正做到了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嚴謹,十分儉樸,平時居家不吃兩樣葷菜,妻子兒女的衣食只求溫飽,一向到晚年,都沒建造一座像樣的宅第,在死後入殮時,連件新衣服都沒有。然而他喜歡將自我的錢財送給別人,待人親熱敦厚,樂於替人家辦好事,當時的賢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導和薦拔下成長起來的。即使是鄉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離任時,百姓常常攔住傳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讓范仲淹繼續留任。

范仲淹的行動和思想,贏得身前身幾代人的敬仰。邠州和慶州的百姓,與歸附宋朝的羌族人民,都畫了他的肖像,給他立生祠,來紀念他,他噩耗傳到各地,人們深為嘆息,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為他建祠畫像,數百羌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器哀悼,齋戒了三天才散去。歷代仁人志士也紛紛以范仲淹這位北宋名臣為楷模,學習和效法。而今日,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閃耀著奮發向上的思想光輝,仍有著啟發和教育意義。

篇9: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與豆瓣湯

蘇州民間有一味家常菜——雪裡蕻豆瓣湯。這湯口味鮮美,經濟實惠。要想明白這道菜的由來,還得慢慢說來!

范仲淹與豆瓣湯大宋年間,范仲淹官居相位,由於權奸作祟,被貶到延安任總兵。

延安地處北宋與西夏的交界。兩國連年征戰,打仗合談,合談打仗,總是不得安寧。

延安終日黃沙滾滾,別說莊稼長不好,就連吃水都困難,何況還有敵人不斷騷擾。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時,隨身帶了四個大行囊,別人以為是總兵的四季衣裳,實際上范仲淹是個有心人,四個行囊中裝的是菜種、豆種、筆墨紙硯和書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邊發動士兵開荒種地,將他帶去的種子播種在黃土裡,一面苦練殺敵本領,將分散在山溝裡的農民聚居在一齊,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個時候建立起來的。

功夫不負苦心人,範大人身先士卒,經過兩年的努力,不僅僅邊防鞏固,人民生活也逐漸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這一年,正是牛羊肥壯穀子黃的時候,西夏國主給範大人送來一封書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寶塔,信上異常提出,到時自帶乾糧,決不打擾百姓。對於西夏國主前來拜訪,範大人求之不得,正好藉此機會與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歡迎。

西夏國主來延安作客時,全城張燈結綵,範大人親自出城迎接。

客人進了城,果然連茶水也不喝一口。範大人到城外番營回訪,看見帳篷內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還有一種大塊頭的青菜,詢問後才明白,那是西夏人最愛吃的雪裡蕻。

範大人與西夏國主閒談時,講起自我最愛吃蠶豆,說蠶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能夠種植了。青蠶豆鮮嫩味美,老蠶豆能夠炒熟吃,作菜作糧都能夠,西夏國主聽了當即要求看一看蠶豆是個什麼樣貌。

國主看了蠶豆,想吃蠶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說。範大人看透了對方的心思,當即叫手下人拿來一斗蠶豆瓣,笑著說:“大王愛吃雪裡蕻,本帥愛吃蠶豆,為了將你的愛好和我的愛好合為一好,何不將兩樣東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國主大喜:“蒙範大人不棄,敬請一試!”

範大人叫手下人用蠶豆瓣燒雪裡蕻,香味四溢。吃的時候,西夏國主大加稱讚:“妙極妙極,簡直能夠稱作天下第一菜了!”範大人說:“如此好菜,乃漢番兩家合二為一所得,故而味道鮮美絕倫!”西夏國主聽了高興地說:“這便是兩好合一好,漢家番家僅有和睦相處,才會有快活的日子呀!”

範大人鎮守延安多年,邊境太平無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稱臣。之後,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蘇州安度晚年,又將雪裡蕻的菜種帶了回來。如今江浙滬一帶農村,廣種蠶豆與雪裡蕻。人們吃著雪裡蕻豆瓣湯的時候,就會念起范仲淹。

篇10: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持節”自掏腰包

范仲淹在求學時,認識了一名劉姓同學。當時條件很差,每一天只煮兩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兩塊。劉同學家境好,總是把好吃的給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強填飽肚子,得以繼續學習。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年多。臨別那一刻,范仲淹暗暗發誓,將來如有出頭之日,必須要感激劉同學對他的恩情。

范仲淹“持節”自掏腰包在范仲淹當宰相後的不久,劉同學找到府上,說家裡發生了變故,需要范仲淹的幫忙。

多年未見,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歡敘舊,一邊喝酒一邊聊起過去的經歷。范仲淹說,幾十年未見老同學在哪裡高就?劉同學端起杯,一飲而盡,說,罷了罷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學,能夠謀個一官半職。他想憑著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應當不成問題。

誰知,范仲淹臉色一沉,說,劉兄家裡有幾個人,每年需要多少錢開支?劉同學回答,一百兩銀子足夠。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兩銀子,說,這些銀兩先給你救濟,如果後續有困難我會繼續給你供給幫忙。

范仲淹的銀子解了劉同學的燃眉之急,他還了外債,家裡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銀子用完後,他又找到了范仲淹,這次他直截了當地說,想經過他的關係做官。

范仲淹一口回絕,說如果家庭困難能夠再幫忙,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僅有經過科舉考試才能進入。劉同學離開時,埋怨地說,范仲淹一點不講交情,如果當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日的成功嗎?

范仲淹說到做到,再取出一千兩銀子給劉同學。直到最終,范仲淹也沒有給他一官半職,自掏腰包維護了清廉形象。

篇11: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的家風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xx家文學家,不僅僅自我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極其嚴格。范仲淹一生歷任高官,但範家一向清貧儉約家風純樸。

范仲淹的家風天聖三年,范仲淹任興化縣令,負責治理水患。許多前任都是簡單地修修堤壩應付而已,范仲淹卻親自去海邊,與當地居民商討良策。民工們開始修堤築壩時,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現場指揮。

有一次,白天剛修好的堤壩,晚上就被海浪衝毀。民工們怨聲載道,不肯再修壩,有的則偷偷溜掉。范仲淹來到施工現場,不僅僅勸勉民工們要同心同德將壩修好,還將自我的薪俸拿出來,為民工們改善生活。民工們深受感動,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輕財重義,子女們也深受影響。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曾派次子範純仁將一船五百斛的麥子運往姑蘇。

在丹陽停留時,範純仁偶遇文學家石曼卿,當時石曼卿家中連遭不幸,幾位親人相繼離世,他想安葬親人之後再回鄉,因為沒有盤纏而寸步難行。範純仁不加思索地將整船麥子送給了石曼卿,但石曼卿還是愁眉緊鎖,範純仁就問:“石先生若還有為難之事,不妨說來”。石曼卿眼裡含淚滿面羞愧地說:“兩個女兒已經找了婆家,奈何沒有嫁妝無法出門”。範純仁爽快地說:“石先生不必憂慮,只需將船隻賣掉,嫁妝也就有了”。石曼卿連連道謝,範純仁則兩手空空回了家。範家兄弟的善行,一向為百姓們所推崇。

范仲淹為政清廉,世稱范文正公,而他的言傳身教,也為子女們營造了良好的家風,從而有口皆碑代代相傳,為後世人所敬仰。

篇12: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小時候的故事

范仲淹就是這樣從小立志,劃粥而食的,靠著這種精神,范仲淹最終當上了宋代著名的xx家和文學家,寫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小時候是個平窮的孩子,他兩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為了生活,母親改嫁帶他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窮,沒有錢給范仲淹讀書,范仲淹就一個人來到一所寺院,一邊幹活,一邊苦讀。經常讀到夜深。有點兒困了,就用冷水洗臉。最讓他感到困難的就是每一天的飯菜,不要說好吃的飯菜,就連吃飽也很不容易。他每一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後,分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就用鹹菜來下肚子。

一天,一位同學來看望范仲淹,那位同學是官宦弟子,是家中很富有的。看見范仲淹生活那麼困難,學習卻那麼用功,心裡很是感動,回家告訴了父親,然後同學就叫父親去給范仲淹送好飯好菜。

過了幾天,那位同學又去看望范仲淹,發現給范仲淹的飯菜卻放在地上原地不動,都快發黴了。於是,那位同學就責怪道:“君子不吃小人送來的食物,你不吃這些食物,難道你瞧不起我?”范仲淹表示歉意,說:“我此刻吃粥已經吃習慣了,我怕吃了你的飯菜,吃不下這些稀粥了。”那位同學聽了范仲淹的話,對范仲淹更加欽佩了。

篇13: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xx家文學家,不僅僅自我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極其嚴格。范仲淹一生歷任高官,但範家一向清貧儉約家風純樸。

天聖三年,范仲淹任興化縣令,負責治理水患。許多前任都是簡單地修修堤壩應付而已,范仲淹卻親自去海邊,與當地居民商討良策。民工們開始修堤築壩時,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現場指揮。

有一次,白天剛修好的堤壩,晚上就被海浪衝毀。民工們怨聲載道,不肯再修壩,有的則偷偷溜掉。范仲淹來到施工現場,不僅僅勸勉民工們要同心同德將壩修好,還將自我的薪俸拿出來,為民工們改善生活。民工們深受感動,立即投入到緊張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輕財重義,子女們也深受影響。范仲淹任開封知府時,曾派次子範純仁將一船五百斛的.麥子運往姑蘇。

在丹陽停留時,範純仁偶遇文學家石曼卿,當時石曼卿家中連遭不幸,幾位親人相繼離世,他想安葬親人之後再回鄉,因為沒有盤纏而寸步難行。範純仁不加思索地將整船麥子送給了石曼卿,但石曼卿還是愁眉緊鎖,範純仁就問:“石先生若還有為難之事,不妨說來”。石曼卿眼裡含淚滿面羞愧地說:“兩個女兒已經找了婆家,奈何沒有嫁妝無法出門”。範純仁爽快地說:“石先生不必憂慮,只需將船隻賣掉,嫁妝也就有了”。石曼卿連連道謝,範純仁則兩手空空回了家。範家兄弟的善行,一向為百姓們所推崇。

范仲淹為政清廉,世稱范文正公,而他的言傳身教,也為子女們營造了良好的家風,從而有口皆碑代代相傳,為後世人所敬仰。

篇14:范仲淹的故事

孝水省親

范仲淹繼父朱文翰,字苑文,端拱二年中進士任平江府推官,不久京都召試館職,他便應試入館,授祕閣校理,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編校。宋真宗趙恆繼位後,朱文翰得到信任,升為戶部郎中。郎中為皇帝的侍衛和隨從,地位較高。朱文翰為人耿介剛直,敢於直言朝政,得罪了權貴高官,受到誹謗中傷,景德初年被貶出京城,任淄州長史。

母親先去淄州的秋谷口照料繼父,范仲淹仍在長山讀書。秋谷口簡稱秋口,位於今淄博市博山城東荊山之麓。那裡群山懷抱,孝水中流,泉水繞城,景色幽美。長山至秋口,相距百餘里,中間由孝水聯結起來。孝水,又稱籠水,俗稱孝婦河。孝水發源博山顏神鎮,北流經淄川入長山縣境,繞長山城南,魚子溝水匯入,經城西北呂家莊,向西流經原樑鄒縣城(今鄒平舊口)西北,與濟水匯合,東流入海。范仲淹隨母遷居長山以後,與孝水結下不解之緣。讀書餘暇,每每邀同學少年,到孝水玩耍戲水,好不暢快。孝婦河的傳說,聽父老鄉親講了一遍又一遍:

顏文姜自丈夫死後,侍奉婆母異常周到細心。她每一天到10裡之外的山泉挑一擔甜水,供婆母飲用。如此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無間寒暑,無怨無悔。這事感動了神靈,水缸處冒出一靈泉,甜水隨用隨長。文姜便用一個編織的籠子罩住泉眼,從此免除了她天天擔水之苦。久而久之,婆母產生疑惑,乘文姜外出,婆母發現了水缸旁的籠子,用力一掀,災難降臨,大水湧出,淹沒了房舍街巷,婆母也被淹死。文姜歸來,奪過婆母手中握著的籠子,向北一指,滔滔洪水北去,流成了一條河,這便是籠水,也就是孝婦河。孝婦河岸邊長大的人,誰不為顏文姜的孝道感動呢!

范仲淹異常孝順,母親的冷暖苦樂,時時掛在他心上。母親剛去秋口之時,他天天想念母親,寢食不安。一天,他請假要到秋口探望母親,教師與同窗擔心他路徑不熟悉。他說:這孝水不就是引路的嗎!他獨自一人沿著孝水河岸,溯流而上,走了一程又一程,過了一村又一村,大半天的光景,最終從孝水下游到了孝水上游岸邊的秋口。母子相見,淚流滿面。一段時間裡,他常常從長山步行百里到秋口省親,母親也常常順著孝水流去的方向張望。之後,繼父在秋口尋到一所學宮,把范仲淹接到秋口讀書。有時母親回長山朱家料理家務,時間稍長,范仲淹便又從秋口沿著孝水到長山探望母親。潺潺孝水,便成了連線范仲淹與母親的一條親情河。

范仲淹孝水省親的故事,感動了周圍的父老鄉親,人們讚不絕口,到處傳頌。范仲淹晚年知青州之時,他賑災救荒、掘井汲水、折錢納稅等惠民政績,感動了青州的父老鄉親。青州的藝人回憶起范仲淹孝水省親的往事,編寫了一段唱詞,唱詞中借用了初唐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改成“落霞與孤鶩齊飛,秋口至長山一百。”63歲的范仲淹聽罷唱詞,不禁潸然淚下。請君試問孝婦水,思緒與之誰短長!

篇15:范仲淹的故事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范仲淹未入學,母親和繼父就對他進行了良好的啟蒙教育,講述了許多古聖先賢如何立志、如何讀書、如何成就大事業的故事。每次他都認真聆聽,默記在心。聽後,他又總愛安靜地獨立思考。

商周時代,有國學、鄉學。秦漢以後,只重國學,鄉學多由民間自辦。州縣普遍興學,還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賢倡導的。范仲淹青少年時代,長山沒有官辦的縣學,有的只是富貴人家自辦的塾學,或民間籌辦的學宮。宋太宗至道年間(995-997年),母親便送范仲淹到長山城東南隅一所民辦學宮讀書。後人懷念他,金代泰和年間在范仲淹當年讀書之處創立懷範樓,元元貞元年(1295年)縣尹安惟洪修葺。這是後話。

范仲淹進長山學宮讀書後的一天中午,學宮旁邊一座廟宇前,湧滿了男女老幼許多人,說某某神顯靈了,人們虔誠地前來燒香磕頭,求籤問卦,神能夠斷吉凶禍福,能夠問前程未來。少年學子出於好奇,隨人流也進了廟宇。看到都在爭先恐後地求籤問卜,范仲淹鄭重地走到一個相士面前,抽出一簽,詢問道:“我將來能當宰相嗎?”相士回答說“不能”。周圍的人聽到這一問一答,不由得愣了,驚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問:“不能當宰相,做個良醫怎樣樣?”相士愣了,無言以對。旁邊一位老者十分歎賞這位貌不出眾卻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細詢問了范仲淹的情景。在范仲淹看來,“夫不能利澤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用吳曾轉述范仲淹的話來說:“能及大小生民者,固為相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醫,則未之有也”。在封建社會中,皇帝職位最高。除了皇帝,當屬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為民造福的,當屬宰相;在民間,最能為民造福的就是良醫。良相良醫,儘管職位高低不一樣,在為天下人造福方面卻是一致的。

很顯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發財之念,其意向鮮明地表達了利澤生民的思想。這個少年時代願為良相良醫的人,在經過數十年宦海生涯之後,暮年發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故事(十范公堤的由來

從漢朝起,鹽就是官府所專營。從唐至清,鹽賦收入佔國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鹽為朝廷的重要經濟命脈,可謂舉足輕重。古云:國家財富,鹽利為盛。淮鹽又佔全國鹽賦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泰州一帶,海水含鹽量高,海鹽產量一向為淮鹽之冠,西溪則被譽為“天下海鹽倉”。所以,北宋朝廷多派進士及第的京官來此任鹽官。西溪鹽倉監,相當於鹽務管理所所長,管轄東臺境內各個鹽場,職責相當重大。范仲淹在巡守鹽田鹽倉的同時,深入泰州、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連雲港)一帶,考察社情民意。煮海水煎鹽的鹽灶灶戶,在茫茫的數百里海灘上,星羅棋佈,柴草濃煙,遮天蔽日。鹽民生活很苦,盛夏酷暑,更是苦不堪言。明代鹽民詩人吳嘉紀《絕句》雲:“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烈日裡,偷閒一刻是乘涼。”如今,沿海四州的鹽民農戶愈加困難,泰州尤甚。那裡幾乎年年遭受海潮禍患。每年秋天,海潮氾濫,如遇大風,潮水咆哮怒吼,撲向海灘,沖毀鹽田鹽灶,沖毀莊稼農舍,甚至傷及人畜性命。潮水過後,糧田鹼化,米豆無收。百姓無以生計,被迫流落他鄉的已有三千餘戶。針對海潮侵襲,唐代曾修築了一條捍海堤堰,堤東產鹽,堤西種糧,防止了潮患,民眾生活安康自足。可歷經唐末及五代

戰亂,年久失修,原捍海堤堰多半頹壞,致使海潮重新肆虐氾濫。當地多數民眾,渴望復修捍海長堤。范仲淹經過深入考察,確認海潮氾濫是泰州一帶民眾的主要災難,再也按捺不住為民興利除弊的急切心境,決心越職言事,專程趕往泰州,找到淮南發運副使張綸,提出重修海堤、增置鹽田、改造農田、召回流民的提議方案。張綸十分欣賞這位敢言敢為的下屬范仲淹,當即表示支援。可重築海堤引起不一樣意見的爭論,持海堤易造成內澇觀點的一派人極力反對。張綸力排眾議雲:濤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護九而亡一,不亦可乎!他上書朝廷,並推薦范仲淹任興化縣令,全面負責修築海堤工程。工程浩大,涉及四州,民工四萬餘人,張綸又安排時任泰州軍事推官的滕宗諒參與協助指揮。

天聖元年(1023年),宋仁宗即位,范仲淹任興化縣令(正八品),總掌捍海堤工程,進取籌備工程啟動的有關事宜。從天聖二年至三年,范仲淹全力以赴投入海堤工程。頂嚴寒,冒酷暑,日夜奮戰在工地,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嚴格工程質量,關懷民工生活。工程進展順利,打下了堅固的基礎。不料,天有不測風雲,秋冬之交的一天,北風怒吼,寒流突至,雨雪冰雹混作。晚上,海潮陡漲,鋪天蓋地。數萬民工在百里大堤上無處可躲,許多民工四處奔逃,官員制止不住,也跟著亂跑。這時,協助指揮的滕宗諒臨危不懼,神色鎮定,曉之利害,果斷指揮,迅速穩定了局面,成為主帥范仲淹危難時刻的最有力助手。范仲淹暗自稱讚同年滕子京為“十分之才”,而“心愛焉”,結為終生莫逆之交。

風雪之夜,海潮捲走了慌忙中未來得及撤離的一百餘名民工,也沖毀了部分工程。原先的反對派一時甚囂塵上,流言謊稱死人上千,更有人上書請求罷修。朝廷立即派人下來調查,幸虧張綸從中解釋情景,辨明是非,可是否繼續修築仍舉棋不定。皇帝又詔令淮南轉運使胡令儀實地察訪,秉公議決是否復工。胡令儀曾在東臺擔任過縣令,十分清楚泰州海堤的重大作用。他親自徵詢范仲淹意見,范仲淹反覆陳述利弊,權衡得失,堅持復工修築海堤,不可半途而廢,不能因噎廢食。胡令儀十分贊成范仲淹的主張,向朝廷回報了范仲淹的益民苦心及功績,並提議必須復工。

天聖四年(1026年)八月,範母病逝,仲淹聞訊悲痛不已,立即赴南都睢陽奔喪。按北宋規定,官員為父母守喪(即“丁憂”)二十七個月。范仲淹此時仍惦念著海堤工程復工,又給張綸寫信,激勵張綸堅持把海堤工程完成。這位一向關心民瘼的張綸三次上書朝廷,自請知泰州府,負責海堤工程。張綸到任後,在天聖四年秋,帶領民工重新啟動築堤工程。天聖六年(1028年)七月,長達150餘里的捍海大堤,歷經曲折坎坷,最終修成了。

海堤的修復,解決了沿海各州縣百姓的海潮之患,保護了泰、海、通、楚四州數十萬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大面積的鹽場糧田,召回了流亡在外的三千多戶人家。從此,堤東產鹽,堤西種田,民眾安居樂業了,鹽稅與田賦收入也增加了,利國利民。張綸和胡令儀都因築堤有功而升遷。倡導築堤並在初始階段打基礎的是范仲淹,竭力奏請朝廷批准復工的是胡令儀,最終親臨指揮完工的是張綸,當地民眾在東臺建“三賢祠”,紀念他們。人們把主要功勞記在范仲淹身上,特稱捍海堤為“范公堤”,號稱“華夏第一堤”。

篇17:范仲淹的故事

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繼父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今山東鄒平縣長山鎮範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一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齏劃粥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我的樂趣。

之後至應天府學院讀書時,范仲淹十分珍惜嶄新的學習環境,晝夜不息地攻讀。留守的兒子將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觀駕的情景,回家告訴了家父。家父讓兒子帶上官府廚師做的飯菜送給范仲淹。過了幾天,留守的兒子去看范仲淹,發現他送的飯菜一點沒動,都發了黴。留守的兒子異常不悅地說:“我家大人聽說你生活清苦,特意讓我送來飯菜招待你,你竟然沒有吃,難道是玷汙了你,有過錯嗎?”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釋說:“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誼,讓我十分感動。但我長久吃粥已經成了習慣,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豐盛的美味佳餚,以後我怎樣能再安於吃粥呢?”留守的兒子聽罷,既感動,又驚訝:范仲淹所思所為,異乎尋常。

他讀書的時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沒有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裡感到昏昏欲睡,就用涼水澆在臉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向提醒自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篇18:范仲淹的故事

借讀醴泉寺

范仲淹從關中游學東歸長山之後,胸襟寬了,眼光高了,讀書求知的願望更強烈了。再到哪裡去讀書求學?哪裡有名師大儒呢?詢來問去,范仲淹最終做出了選擇。尋根溯源,要從五代說起。早在五代時期,鄒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篤於經學,後梁貞明年間登科,歷任國子博士、司業、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階文教職務。後唐時朝廷任命他為詳勘官,校勘雕印九經。歷經22年,最終完成一代偉業,周世宗褒揚他為“儒學之宗師”。顯德五年(958年),80歲的田敏告老還鄉。他身體異常健壯,耄耋(màodié)之年不須拄拐仗,徒步往來於街巷和山野小道,講學於長白山中,每一天親自為眾多學子講授經典,求學者紛至沓來。前後12年,田敏培養了一批飽學之士。一時間,鄒平學風大盛。與田敏同時,歷城人田誥在長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講學。所以,長白山一帶成為北宋初期講學成風儒學昌盛的地方。古時,許多佛寺的法師高僧幾乎都是飽學之士,有的是當地著名的儒學大師。地處長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內,當時聚集著一批頗具儒學造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遠近聞名的儒學大師。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讀的主意,先跟母親商議妥當後,整理了一下簡單的書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來。醴泉寺是濟東的大佛寺,唐朝時期日本僧人曾來此求法拜佛。相傳南朝宋齊之間,由莊嚴法師所創立。唐中宗時,寺僧仁萬重建。寺成之日,東山岩石間有泉水湧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賜名“醴泉寺”。范仲淹來醴泉寺,拜高僧為師,學習儒學經典,寄居寺內,故曰“借讀”。寺院住持高僧與范仲淹見面敘談後,深感這青年為人誠懇,求學心切,並且心志高遠,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這個儒學徒弟,給予學習及住宿的種種方便。初始,住持每一天單獨為范仲淹講授一個時辰,其餘時間由仲淹自學。自學中遇到的疑難,第二天請教師父。師父根據仲淹提出的問題,即題講解,並且進一步拓寬思路,深層探究。范仲淹暗自歎服,師父講得透徹。每次講授,都使范仲淹覺得心地敞亮,識見大增,一天一個新的境界。

篇19:范仲淹的故事

窖金捐寺

范仲淹在醴泉寺讀書的後期,年老多病的繼父,從平江刺史任上,解組歸鄉。回家不久,繼父辭世,家道沒落,母親一人支撐偌大的家,經常又異常困頓,操勞過度,心力交瘁。仲淹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但他想,必須要堅持學完寺院師父所教授的經學,儘量節衣縮食。

寺裡的師父發現范仲淹吃的愈來愈少,讀書卻愈加勤奮,幾近晝夜不息。師父既感動,又憐惜,每一天便留出四個餅子,送給范仲淹,囑咐他必須要吃,不能餓壞身體。范仲淹接過師父的餅子,連連稱謝。他深知,這餅子是師父的一片慈愛之心,也是師父的一片厚望。每次接到師父的.餅子,總捨不得吃,總是留待讀書累了,肚子餓了時再吃,於是便把餅子放在窗臺上。在師父的接濟下,范仲淹的生活大有改善,最終能夠堅持。有天他夜晚讀書,太專心致志,太聚精會神,周圍發生的一切,他渾然不知不覺。夜深了,室內燈火如豆,室外星火似螢。累了,乏了,渴了,餓了。仲淹驀然想起師父贈送的餅子。往窗臺一看,怎樣少了一個?第二天,依舊少了一個。起初,仲淹心裡嘀咕:難道因為我太窮,長期拖累師父,師父有些嫌棄,給的麵餅減少了。轉念一想,不可能!師父給我的一個也不少啊。又一天,麵餅放在窗臺上,他時時留意察看。到了傍晚,一隻白鼠悄悄地爬到窗臺上,偷食麵餅。他從座位上立即站起來,白鼠聽到聲響,便叼著吃剩的麵餅逃跑了。他快步追上去,白鼠已竄到房門外。他跑上去一看,白鼠嗖地一下,鑽進了門檻旁邊牆根的縫隙中。他掀開一個磚,確實有個鼠洞,比較深。端過油燈仔細照看,原先竟是一塊石板,象是下頭

有什麼東西藏著。他覺得蹊蹺,忙刨開上頭的覆土,露出一塊大石板,掀開石板一看,范仲淹驚呆了:竟是滿滿一窖白金!這不知是何朝何代何年何月何人何故為誰而窖藏?心神稍定後,范仲淹唯恐深夜驚動了僧人,洩了密,立即動手,掩埋如故,恢復原貌。范仲淹分文未取,守口如瓶,依然過著往日清貧的讀書生活。

白駒過隙,三十個春夏秋冬過去。歲次庚辰,康定元年(1040年)春天,范仲淹已年過半百,他以龍圖閣直學士,擔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某月某日,他正為防禦西夏進犯的種種軍務忙碌著,淄州鄒平縣醴泉寺的一位僧人奔赴延州,尋到了范仲淹。寒暄闊別,友情如故,師兄師弟相稱,好生快活!然而,細問得知:去年一場大火,醴泉寺化為灰燼,斷壁殘垣,甚是淒涼,眾多僧人,衣食無著,寄居他鄉,甚是可憐。師父已屆耄耋之年,仰天嘆息之餘,忽然憶起曾寄讀醴泉寺三年的范仲淹,此刻名滿天下,請求范仲淹伸出援手,捐些銀兩,興建寺廟。仲淹聽師兄和尚說罷詳情,痛心疾首之狀可見,至於如何籌措銀兩資助之事,卻不置一詞。范仲淹派屬下專人陪伴師兄,天天吃好玩好,熱情周到,並親自領師兄觀看了正在修築的城寨和兵卒方陣訓練。師兄身負重任,尚無著落,不禁心急如焚,哪有心再呆下去。幾次提出要走,仲淹總說“多住幾日”“不急”。師兄看到邊事緊急,范仲淹日夜操勞軍務,時間已過去一月,決意要走,范仲淹同意了。臨別,范仲淹交給師兄一封給師父的信,一再叮囑務必把信收好,交給師父。另外,將備好的路費交給師兄。資助建寺的事,一字不提。和尚師兄既失望,又迷惑不解,就這樣踏上了東

歸的漫漫長途。

和尚師兄回到醴泉寺,教師父一看空手而歸,僅有一封書信。他拆開書信,信上竟寫著窖金的一段往事。於是指使幾個和尚,按信中所說的地址方位,刨開來看個究竟。不到半個時辰,光天化日之下,真相大白,一窖白花花的銀子,呈此刻眼前,師父和僧徒又象當年范仲淹發現時一樣,驚呆了!繼而大家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醴泉寺有救了!這時,三十多年前他們熟悉的那位苦讀勤學的青年范仲淹,頓時高大起來,須仰視才見!其高風亮節,其浩然正氣,令人欽佩之至。

篇20:范仲淹的故事

事親為大(孝順父母是第一位,事業是第二位)

范仲淹考中進士,被授為廣德軍司理參軍,他決定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安排如何把母親接過來奉養。當時與范仲淹一齊赴舉的同窗勸他先去廣德赴任,然後再派人去接他母親。范仲淹說:“五年前,辭母離家的情景宛在目前,相約十年接母奉養的承諾猶在耳際。我要把喜訊儘快告訴自我日夜惦念的母親,我要讓母親儘快結束懸念遊子度日如年的煎熬。我與母親相約十年,此刻才五年,我怕母親不相信,我要親自回去接母親。”

回到千里之外的長山朱家,一見到面容憔悴、雙目深陷的母親,竟衰老得這麼厲害,范仲淹不禁肝腸寸斷,痛徹心脾。這時他的繼父朱文翰早已因病去世。告訴母親,他已考中進士,他已經做官,要接母親去應天府安家奉養。並且他不僅僅接母親去奉養,還將異姓的兄弟一齊結過去照顧。經過一番細心周到的安排,范仲淹與母親一行很快踏上了南歸之路。在應天府同學朋友的幫忙下,又經過一番周密的安排,最終把母親和一位朱氏兄弟安頓在寧陵新家。

天聖二年(1024年),范仲淹任興化縣令主持修復捍海堤堰,正當工程進展到艱難的關鍵時刻,得到母親病重的訊息。儘管公務纏身,但范仲淹還是妥善安排工程事宜後,親自回寧陵看望和照料風燭殘年的母親。哲人曾講,母子之情是世間最神聖的情感。天聖四年,母親在寧陵病逝,范仲淹悲痛欲絕,立即辭官為母親守孝三年。范仲淹將母親先葬在了寧陵。

天聖九年(1031年),范仲淹經過縝密思考與安排,決定遷葬母親,並上書皇帝,乞將磨勘轉官恩澤移贈考妣,狀雲:

今為遷奉在邇,未曾封贈父母。竊念臣在襁褓之中,已丁何怙,鞠養在母,慈愛過人。恤臣幼孤,憫臣多病,夜扣星象,食斷葷茹,逾二十載,至於其終。又臣遊學之初,違離者久,率常殞泣,幾至喪明。而臣仕未及榮,親已不待,既育之恩則重,罔極之報曾無,夙夜永懷,死生何及……乞移贈考妣……

這篇奏狀,字字句句,動情隕淚,道出了范仲淹這位孝子的至誠至愛,令人感佩。

范仲淹認為他一生最遺憾的事就是母親過世太早。母親在世,他當官十餘年,升遷很慢,官位低,俸祿少,生活過得不寬裕。之後他出將入相,俸祿高了,母親卻永遠離開了他。真個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之後他給自我孩子信中說:“吾貧時,與汝母養吾親,汝母躬執爨,而吾親甘旨未嘗充也。”意思是說,在他貧窮時,他與妻子侍奉母親,妻子親自掌廚,母親常常是粗茶淡飯。

百善孝為先,仁以孝為本。范仲淹以孝立身,才使他具有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為天下生民謀福祉,兢兢業業,終其一生。

篇21:范仲淹的故事

孤兒寡母船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時,有個孫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間,他的孩子很小,家裡貧困沒有錢,回不了家鄉。范仲淹拿出自我的俸祿,替他們準備船隻,並且派部下送他們回鄉。臨走之前,又寫了一首詩,交待說:路上如有關卡盤查,把這首詩拿給他看。詩中寫道:“十口相依走河川,來時暖熱去悽然,關津不必問姓氏,此是孤兒寡母船。”(這一家十口相依為命,乘船過河,他們來時暖熱,去時淒涼悲哀,關口不必問姓名,這是孤兒寡母所乘的船。)因為范仲淹的幫忙,孫家一家老小順利回到了家鄉。

篇22:范仲淹的故事

風水寶地不自享,捐辦學堂植人才

當時蘇州有座著名風水寶地——南園,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蘇州本地人,於是許多人勸他把南園買下來做公館,以利後代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說,一家人發富貴範圍太小,於是他買下南園辦了"蘇州書院",培養出不少人才。他死後,兒子範純仁依然又做了宰相,並且世世代代人才輩出。80年代《xxxx》海外版登載,僑居世界各地的範氏子孫一百餘人在臺北集會,紀念范文正公誕辰一千年。印光大師說,範氏家族興盛將近千年,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最好證明。也說明與風水無關,因為風水是有形的,滄海桑田,風水怎能堅持不變呢?因果就不一樣,縱經百千劫仍起作用。

篇23:范仲淹的故事

有關風水

范仲淹,年青時貧窮,之後做了官。他很孝順,請風水家看母親的墓地,風水家說他母親的墳是"絕地",他家會斷絕後嗣,勸他遷移。他說既然是絕地,也不應別人去受;如果我該絕後,遷墳有什麼用?結果沒有遷墳。

篇24:范仲淹的故事

廣置義田

范仲淹之後作了宰相,把自我的俸祿全部拿出來購置義田,贍養一個家族幾百戶的貧寒之家。他的幾個兒子請求他買一所園宅,他說:“京城裡的大官園林很多,主人也不能經常去遊園,誰會不准我去遊他們的園林?何必要自我有花園才能享樂呢?”

篇25:范仲淹的故事

初任廣德

范仲淹任的第一個官職是廣德軍司理參軍。廣德,今安徽省廣德縣。宋時軍為行政單位,略同於下等州。廣德軍屬江南東路,隸廣德、建平兩縣。司理參軍是在軍節度使屬下專門負責犯人申訴和稽核案件的從九品官員。同等的官設有錄事參軍、戶曹參軍、司理參軍。官小,俸祿較薄。

范仲淹筮仕廣德,為生民造福的夙願最終有了施展的機會。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他的職責是審理案件,首先認真閱讀全部案卷,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凡有疑點的案件,反覆地核對案卷,審慎地思考分析。根據案情疑點,實地考察訪問,尋找各種線索,探究實情。為了弄清事實真相,他不辭辛苦,不畏山高路險,走訪村鎮街巷,請教各色人等。經過廣泛深入的實地調查,范仲淹掌握了很多的第一手證據資料。然後,他又親自對在押的犯人認真詢問,仔細辨析其口供的真偽。獄卒與犯人之間的一些糾葛細節,他也絕不放過。凡發現案情有可疑者,堅持重新審理;凡發現冤案,他要求太守予以平反糾正。為此,他常與太守的意見相左。太守每每自以為是,以權勢壓人,輕則出言不遜,重則大發雷霆,斥責威脅。但范仲淹剛正不阿,與之針鋒相對,據理力爭,寸步不讓。每次都爭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太守對范仲淹決斷公正、執法如山的一腔正氣,也無可奈何。內心深處,也不無畏懼。范仲淹回到住處,便將與太守辯論的不一樣意見寫在一面很大的屏風牆上,以便時時省察考究。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兩易春秋,到他離任的時候,偌大的一面屏風之上,密密麻麻全寫滿了字。看到這屏風的人,聽說這事的人,無不為之動容,無不為之感動!可是,

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調離廣德時,竟然連路費都沒有,只得將自我僅有的財產——一匹馬賣掉,徒步而赴任,相沿成習的“走立刻任”,真的變成了一句空言。范仲淹走後,獄吏修建懷範亭,以示懷念。范仲淹去世後二十年,詩人孫覺知廣德軍,寫詩追記了這段往事,刻於亭中。又過了69年,洪興祖知廣德軍,訪求範公遺像,繪而置於學宮,並聘請汪藻撰寫了範公祠堂記。汪藻追記範公這段往事後,無限感慨地寫道:“非明於所養者,能如是乎?”要不是明白自我是百姓所養育,怎樣能夠做到這樣呢?

范仲淹功在廣德的第二件大事是:興學育人。初到廣德,他了解到廣德學宮極為缺乏,廣德子弟求學的風氣極為淡薄。他感到十分焦慮,要改變一方水土的落後面貌,就要興學辦教育,使民眾知書達理,出現更多的人才。范仲淹在公務之暇,首先在廣德城尋到一處房舍,動員一些子弟來讀書,他親自講課授徒。來學習的子弟,觀念迅速轉變,有了新的人生追求。沒多久,來學習的子弟越來越多。范仲淹又主持籌措資金,興建了廣德學宮,並訪求到三位飽學的名士,聘為講師,在廣德興起了教學育人的洙泗之風。從此之後,廣德人進士及第者相繼出現。

范仲淹功在廣德的第三件事是:留下了一通珍貴的石刻和一首歌頌廣德自然風光的詩篇。廣德人說,石龍山的長樂洞,早在兩漢時期,就是人們的遊覽勝地,又稱“廣德埋藏”。范仲淹到廣德的第二年,即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冬天,他邀約廣德友朋數人,專程去遊覽長樂洞。該洞迂迴曲折,深邃莫測,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中的鐘乳石,千姿百態,神功造化。范仲淹一行藉助火把照明,觀賞洞內神奇壯觀的景色,禁不住驚歎叫絕,真乃人間仙境。出洞後,范仲淹激動不已,欣然命筆,題寫了“跫然巖”三個雄渾有力的大字。跫(qiong窮)然者,腳步聲也。在幽靜的洞穴內,人的腳步聲顯得異常清晰有力,大有空谷足音之感。不久,同去的廣德友朋將題詞刻在洞內石壁上,上款是“大中祥符丙辰仲冬”,落款是“宋進士朱說”。這件事,范仲淹離開以後,無人提及,之後的《廣德州志》沒有記載過。明代馮夢龍儘管把“廣德埋藏”與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為“天下四絕”,大抵因為“朱說”的名字太生疏,無人知曉“朱說”就是范仲淹,所以也沒有文字涉及。往事越千年,直到1986年廣德人發展旅遊業,開發太極洞(即長樂洞),才第一次發現范仲淹的題詞石刻,成了太極洞景區內人們爭相觀賞的一大景觀。這可真是廣德埋藏

千年的珍寶啊!

篇26:范仲淹的故事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思想家、xx家、軍事家、文學家。年少時家貧但十分好學,對天下有自我的抱負追求,常常勉勵自我:“讀書人應當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在樂。

范仲淹在二十多歲離開家,來到應天府書院苦讀學習。五年之後考取了進士。做官之後,范仲淹一向在低職位上徘徊,沒有權力參與國家大事,自我的才華始終無法得到展示。在三十四歲時,他向上級毛遂自薦,以圖大展巨集圖。鹽水治水的成功證明了范仲淹的才華,這一舉動深得百姓的好評。

在位期間,范仲淹大膽直言,抨擊時弊,幾度遭到了貶職。出任祕閣校理,幾次批評章獻太后垂簾聽政的弊端,所以被貶為通判。等章太后去世後,范仲淹任左司諫,因批評仁宗荒地廢除皇后被貶到睦州。在任國子監時因批評宰相呂夷簡用人不當,再次被貶。

任職期間范仲淹還經過自我的才幹修復了同西夏的關係,使得邊關外無一失。由於在邊關抵禦外來侵略立下的汗馬功勞,范仲淹被提升為參知政事,這個升遷為他實現自我的改革夢想創造了條件。

范仲淹提出了著名的《答手詔條陳十事》的改革方案,但沒到一年,就慘遭夭折。原因是改革出動了保守派官僚的自身利益,在奸臣和宦官勾結下,改革以失敗而告知。范仲淹也所以被罷免參加政事。

范仲淹六十三歲,疾病纏身,向朝廷請求到潁州任職。可是在徐州中途,因病加重,與世長辭。

范仲淹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經典的文章,最著名的就是名篇《岳陽樓記》。

篇27:范仲淹的故事

莫莫莫觀音堂

此刻蘇州的西園戒幢律寺有一個堂,那個堂歷史上就是范仲淹拿出他自我的俸祿來建的。

范仲淹在蘇州做刺史的時候,他的母親死了,死了以後就託夢給他,說:“此刻在鬼道之中,沒有自由,很苦,要請兒子幫她到西園寺請一些法師們來誦《金剛經》。”

范仲淹夢醒以後,他很孝順,就很急,很早就跑到西園寺去了,去到客堂請求知客師幫他安排幾位法師,幫他母親誦《金剛經》來回向免離惡道之苦,寺院就安排了七位法師幫他母親誦《金剛經》。誦到上午十點鐘了,差不多要上供了,大寮裡面一位做飯的法師,他就端了供飯供菜,端過來獻在供桌上。擺好以後,他拿著盤子準備走,看到大家在誦《金剛經》,那位法師站在旁邊看了一段就走了,因為廚房裡面還有事。

當天晚上就有感應,范仲淹夢到他的母親現一個天人相(前面是鬼相)來跟他說:“兒子,你到西園寺這次安排誦《金剛經》十分好,很有感應,母親也所以而超度出來,已經得生天道。並且因為你的孝順心、至誠心,感得觀世音菩薩現身為我誦了半卷《金剛經》,所以超度得很快。”做到那裡夢就醒了,范仲淹立刻就起來禮拜觀世音菩薩。

第二天一清早又趕去西園寺,一去到以後就跟知客師說:“知客師,能不能夠麻煩你把昨日幫我們家裡誦經的那些法師們都請到客堂來,我要感激他們!”

知客師就很高興,把那些法師們都請過來,范仲淹立刻就站起來說:“感激諸位法師!可是弟子想請問一下,昨日是哪一位法師幫我母親誦《金剛經》只誦了半卷?”

法師們你看我,我看你,都很害怕說:“沒有啊,你是地方的最高長官,我們幫你家裡誦經是最用功,最清淨的,絕對不敢只誦半部,我們都是誦完整的,沒有說誦半部的。”

剛好廚房裡面做飯的那位師父走過來了,他就答了一句,說:“哦,昨日那是我,我去送供飯、供菜,看到大家在誦《金剛經》,我站在旁邊就看了半卷,廚房裡還有事,還要燒火,我就先走了。”

范仲淹就明白這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立刻跪下去大拜,那位法師一邊搖頭,一邊說:“莫、莫、莫!”然後騰空而去。所以觀世音菩薩他以往示現為很普通的法師,乃至於在廚房裡面燒火。范仲淹他就十分歡喜,把他自我做官的俸祿捐獻出來,就請西園戒幢律寺幫他專門建了一個堂,叫做莫莫觀音堂。

篇28:范仲淹的故事

舍宅為寺

范仲淹晚年又將自我舍宅改為天平寺,延請浮山遠禪師來住持。

篇29:范仲淹的故事

父子同心

範純仁也確確實實沒有辜負他父親的期望,因為有一次范仲淹跟他的孩子講,我那裡有五百斗的麥子,就叫範純仁從京城幫父親把它運回江蘇老家。結果在中途當中,剛好遇到了他父親的老朋友,父親的故友,他父親的故友就把他的家庭狀況告訴了範純仁。他的父親的朋友家裡面,父母去世了,沒有錢安葬,然後還有女兒都還沒有嫁出去,生活狀況比較窘困。範純仁聽完了,立刻就把五百斗的麥子賣掉,把這些錢就拿給他這位長輩。結果錢還不夠。幫人要怎麼樣?送佛要送上西天,幫人要幫到底。所以,他當場把這個運麥子的船也賣了,錢才夠。

結果範純仁處理完之後,就回京城見他父親,跟父親坐下來,他就開始跟父親報告,報告他在途中遇到了他的父親的故友。就講到他最終決定把五百鬥麥子賣了去幫忙他,然後他就說:可是錢還不夠。范仲淹就抬起頭來跟他兒子說:那你就把船也賣了!結果他兒子說:爸爸,我已經把它賣了。所以父子同心,家道能夠長久不衰,範家純是一顆仁厚之心,吃虧了嗎?沒吃虧,得了大福。

他的幾位公子共用一件好的衣服,外出時輪流穿著。范仲淹出將入相數十年,所得俸祿全部用來佈施賙濟別人,所以死的時候連喪葬費都不夠,而他的四個兒子都做到公卿的官位,個個能繼承父志,舍財救濟他人,所以範家的曾孫輩也極為發達。

篇30:范仲淹的故事

發米賑災

宋朝的範純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慶州的時候,有一年鬧饑荒,餓莩滿路。範純仁請發常平的大米,救濟災民。郡官認為必須上奏才能夠發米。範純仁說: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發,濟什麼事。你們不必擔憂,有罪我來擔代。於是當天發米賑災,救活了無數災民。之後範純仁官拜宰相。

【小編簡評】

范仲淹的故事 優選30篇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尋更多其他范仲淹的故事範文。

【網友評價】

作者的才華讓我吃驚。

TAG標籤: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