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讀後感(精選多篇)

文思社 人氣:8.18K

第一篇:《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讀後感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讀後感(精選多篇)

這本書讓我讀得心驚肉跳,書中十餘位中學男孩、女孩對自己青春期性體驗的坦誠講述使我想到了很多……

我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期經歷,想到我的女兒正處於青春期,想到我一直在陪伴青春期的學生成長,卻沒有足夠重視他們迫切要解讀的青春期性話題,內心因此感到不安和內疚,我對孩子們的關心還遠遠不夠啊!

書中揭示了一個事實,越來越多的中學生在發生性關係,書中用十幾位孩子連滾帶爬的青春期成長經歷給父母、老師與青春期孩子以警示。我想到作為一個母親、一名老師要怎樣給青春期孩子以生命的本真關懷。

這是一本用心靈來寫,也是需要用心靈來讀的書,讀這一本書就是和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對話。每個孩子成長當中,都會面臨問題,出現困惑,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是孩子發展的兩條生命線,關係好,可以化險為夷;關係糟,必定雪上加霜。所以我希望所有的家長讀讀這本書,最好在孩子10歲前後讀;所有的老師讀讀這本書,特別是國中和高中老師,希望班主任在接班前讀;所有的青春期孩子讀一讀這本書,讓同齡人的性經歷啟示自己解開青春期關於性的好奇和困惑。青春期孩子處在情緒的浪尖上,心理很不穩定,需要更多關注和幫助,而教育和幫助的前提是瞭解他們。讀這本書,你會對他們瞭解更多。

“據記者對北京地安門附近幾個成人用品商品進行調查。有4成安全套賣給了看起來沒有結婚的人,其中6成以上是中學生,還包括一些其他物品,如圖書、音像製品等都被學生買走”。可見,孩子不會因為大人的迴避、漠視而放緩對性的探索,他們好奇,想嘗試,但沒有人告訴他(她)們發生的後果,所以幾乎每一個孩子事後都悔意重重,對被耽誤的學業和受傷害的身體隱隱作痛。

孩子們在經歷他們的生活,所有該發生的都會發生,他們需要直觀又感性的學習經驗,打破愛情神話,安全跨過成長中的每一步危險,而不必非要品嚐失敗,遍體鱗傷地長大,我們要因勢利導地幫助他們培養對愛和性的慎重思考的態度。

總之,既然存在著這樣一個事實,那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坦誠面對吧!

第二篇:讀《藏在書包裡的玫瑰》和《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有感

青春期需要性教育

讀《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 》和《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有感

最近老師介紹了兩本書給我們看,一本是《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 》,另一本就是《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先不講內容,首先說說對這兩本書的印象吧。如果老師不介紹,我應該不會看著兩本書。首先,《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 》這個書名就很文藝範,我不會想看;而《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我本人是有興趣看的,但是書名太直白,也就不好意思看。

現在看完後,覺得很感謝老師介紹這兩本書給我們看,她使我們重新認識了我們在青春期時就應該知道的知識,充實了我們的性教育。不僅使我們得到教育,也為以後我們教育小孩提出了警告和建議。

《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 》是一本描寫青春期少男少女們由於缺乏性知識,沒有接受很好的性教育的情況之下,懵懵懂懂的和自己的同學、朋友、網友等發生了性關係。由於沒有接受過性教育,他們不懂得避孕,往往造成不可避免的後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發生性關係的中學生當中,他們初次性交時100%不用安全套;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這個事實表明,基本上,他們的性知識這塊教育就像是一張白紙,學校教育沒有在上面留下痕跡,家長也不好意思在上面書寫。所以這張白紙就在學生自己的好奇和衝動下、在一些不良書籍和影片的影響下被畫得亂七八糟,最終在這張白紙留下了無盡痛苦和悔恨……一些少男少女永遠都無法擦去這些痕跡,變得自卑,不自重,終生後悔;一些則慢慢擦去,可是那痕跡卻永遠擦不掉。

在這本書中,除了青少年們自身的問題外,學校教育和家庭環境也有很大的問題。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資訊充斥著整個社會的各個角落。青少年從各種渠道如書籍、網路等得到的一些並不全面,甚至錯誤的知識。而學校教育卻遠遠落後,老師們在講授衛生課時遮遮掩掩,不清不楚;家長們有些不會教,只會罵,有些是不知道怎麼開口。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摸索。

看到這種情況,我不禁要為我以後教育小孩兒擔憂。所以老師還介紹我們看《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這真是一本好書,個人認為是每個父母必備的教育小孩的書籍之一。上面我說道在《 藏在書包裡的玫瑰 》這本書中有牽扯到父母不會教育的問題,看了這本書後基本可以解決了。

《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這本書講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如何為他們解釋涉及性器官等敏感內容的性教育問題。讓我瞭解到,原來小孩子也是會自慰的,大人應該正確的,健康的教育教孩子,從小抓起,不過分,不隱晦。個人認為書中提到的某些一些教育方法非常的好,例如在和孩子洗澡時所遇到的問題,幼稚園爭執問題等。但是其中的裸體教育我有些不贊同,即把成年人的裸體藝術品放在在家中讓小孩子從小就看,對其進行早期性教育。個人認為,這樣做太過了。就我的觀點而言,在孩子小的時候,在性教育這塊家長可以被動教育,就是在孩子問道,或是提到這個話題是就教育,不需要太主動過早教育,等孩子漸漸大了,就可以慢慢的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和孩子聊聊這方面的問題。而且,藝術品一般都比較完美,會影響孩子以後對異性的審美觀,會不自覺地以藝術品為模板。

總結這兩本書,不難看出,兩本書都明顯的在不同程度上突出了性教育

的重要性。所以人們不應該害怕性教育,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性教育,用正確的心態去學習健康的性教育,並以正確的態度教育我們的後輩。以減少和避免書中的種種不幸,是我們的下一代健康快樂的成長,健康快樂的享受美麗的、繽紛的、精彩的青春期。

第三篇:心理作業 評《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與《教育孩子一生的性教育》

現實,玫瑰也不香了

——評《藏在書包裡的玫瑰》與《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

第一次接觸《藏在書包裡的玫瑰》是在高一的時候,那時學校裡的小書報亭廉價清理舊書,我就把它淘了回來,而且連它的的續集也買了。本以為是浪漫小說,卻不料是性教育的訪談書。

當然,我不排斥這類書,早在國中,當班上的女生在看言情小說的時候,我捧著本渡邊淳一的《男人這東西》讀著津津有味。在很多人看來,我很早熟(思想上)。

所以看到這本書時,我沒想太多,就看了。

書中的例子在我看來並非不可理喻,當我借給同學看時,他們都覺得不可信。只有我明白,書中的現象在我的家鄉是很正常的。

書中所描述的那些故事並不完整,像是一段段的劇照加在一起的產物,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的經歷,很單面。書中每個人都自己的戀愛故事,當然都包含有性方面的成分。

可是我不喜歡這本書,因為書裡的內容太現實了,現實得難以接受。 在我看過的那些性教育書(渡邊淳一的比較多),無論它們的內容如何,都會解釋一下性與愛之間的關係,雖然露骨,但不會說完全把性與愛分割出來。而這本書,總是在強調由於身體上與好奇的因素而跟自己喜歡的人做愛。它完全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愛。

愛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男生之所以想佔有女生的肉體,除了佔有慾、新鮮感、好奇外,還有愛。男人愛你,就會想佔有你,而女人愛你,才會身體交給你。這當然也有一些男女生濫交純粹為了滿足自己的荷爾蒙。

無論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會強調它的目的,就是想學校加強性教育,可書出版了都已經過了這麼久,有學校增開性教育課嗎?沒有,一點也沒有。而大學裡的性教育課,也都是在說。更何況這兩本書是我在賣不出的書裡買回來的舊書,這更可以想象它所起的作用很少。

我們仍有女生認為孩子是屁股生的,仍有女生不知道陰道在哪,仍不知道世上原來有女性用的安全套。問題在哪?因為我們只是聽,缺少看。沒看過就不知道,沒親眼看到的話就根本不瞭解。無論書中特意加了性教育的知識,但其實不知道的人還是不知道,尤其是男女生性器官的模樣,無論書中怎麼描寫,我們還是不懂。

況且在中國這個國家,保守風氣絕對存在。國家總愛把電影裡的性愛部分刪得一點都不剩,甚至是對電影進行封殺,不管這部電影多麼出色。所以想在中國加強性教育,還是得等上一段時間。

我還記得自己從小就愛看電視臺是明珠臺和國際臺。這兩個電視臺的出色之處並不單純是電影很精彩,還在於它常播教育類的節目,性教育、衛生教育、細菌研究、動物世界、婚姻教育、孩子教育、婚外戀調查、人類起源,甚至是些更露骨的情色節目。可中國大陸是不敢這麼做的。我很小就看著這兩個電視臺長大,加上父母在我青春期的開明和與父母的交流(當然是關於性的),起碼我現在懂很多(國小6年紀前我是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沒有電視,所以我很無知,班裡的人知道的到我這都變成不懂的,還好的是我完全不感興趣,也就沒特意去探

討)。

性教育的作用並不能阻止性愛的提早發生,人的思想成熟了,觀念也就隨之改變。就像木美子,她從小也有接受母親傳輸給她的關於性的教育,可她還是很早就跟自己的男友發生關係,還把自己的的經歷寫成性愛日記,在網路上曾引起一時轟動。

我覺得性教育這種東西其實是父母的作用最大,父母教育得好,那就好了。 一講起該如何教育的問題,我就看了《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這本書。一看裡面的某些內容,果然覺得它講得好有影響,不過不是正面的,是負面的。

裡面都是理論的東西,一點都不實在。編書者似乎很厭惡中國的性教育狀況,所以寫得特誇張。一出生就有必要接受性教育嗎?不必要,孩子大腦還沒完全成熟,你講他也不懂,以後也會忘記。更過火的是夫妻之間對看裸體,這真的有必要嗎?這對中國的性教育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沒有,一點作用都沒有。這反倒會給自己的婚姻帶來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事想一下,男人對女人的身體不感興趣是在什麼時候?是自己性無能的時候,是陽痿的時候。如果一對夫婦對彼此的肉體都沒興趣,又不存在性無能問題,那他們的婚戀絕對破裂,因為男人只是對你沒興趣,可是對別的女人的身體還是會有興趣的。這在於男人重視的是新鮮感,女人重視安全感的問題。想男人對女人失去興趣,那就得這個女人沒了新鮮感,看多了,做愛做膩了。一對夫妻變成這樣種關係,那這段感情就此結束了。

所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這本書純粹在胡說八道,我看不下去,也就不看了。

總體來說,這些書的出版意義我們都明白。只是在同類書籍中,《藏在書包裡的玫瑰》還算可以,但《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教育》純粹是垃圾。

我看了這麼多這類書與資料片,從身邊得知了這麼多與“性”相關的知識,想告誡一下大家,對“性”別了解這麼多,瞭解過多,反而會影響對愛情的信任,甚至造成不信任愛侶的現象,以致花花公子與的出現。

越現實,就越難相信愛情,越容易逢場作戲,就對愛情失去應有的幻想與期盼。你的愛情玫瑰也就越不鮮豔。

太現實,玫瑰也不香了。

第四篇:《時間的玫瑰》讀後感

《時間的玫瑰》北島著 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時間的玫瑰》收集了北島2014至2014年間在《收穫》雜誌所撰“世紀金鍊”專欄裡的詩論。這些文字寫就於北島雲遊世界的旅程中。北島以純粹個人化的方式、用西方新批評派精讀文字的方法,評介了九位活躍於二十世紀詩歌黃金時代的詩人及其詩作和生平。這些詩人依次是:西班牙的洛爾迦、奧地利的特拉克爾、德語詩人里爾克和策蘭、瑞典的特朗斯特羅默、俄國詩人曼德爾施塔姆、帕斯捷爾納克、艾基和英國的狄蘭。北島對他們使用了“熱愛”二字。生活中我所識知的北島平靜安祥,有問必答,言行絕少誇張,即使必須控訴自己所遭遇的種種荒謬,音容亦淡定沉著,讓人遺忘了他詩人的角色。有此鋪墊,他的“熱愛”,令我肅然。

難得北島書寫其“熱愛”的筆意如此從容。字句清白得幾近透明。他藏在文字的深處。一如那個暮春裡立於北加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街頭,引領我們看他發現的風景。他左手一指,說這邊風景如何的好看;右手又一指,道出那遠處緩行的人從何處來,一路承受過什麼,如何寫過、愛過,又如何地慘淡起伏、病老暴死……他說得沉靜安然,卻因擁持了以真知把握真相的能力,那沉靜便顯出了比喧譁更強大的力量。

北島在書中對詩人們的作品所作出的詳盡解讀,我以為是對中國詩歌批評界、乃至文學批評界的一份特別貢獻。多年對西方文化的良性吸收、在美國大學裡常年用心教學的實踐成就了北島。他硬是坐得下來、沉得住氣,為讀者將那些詩作逐字逐句剖開、析解。我未必能獲得與北島一致的視界,然他所有論定,在他的理論體系裡因其自洽,從而獲得說服力。這樣的工作該不會比寫出一首優美的詩歌更難,但它需要何等艱苦的勞作!

他對所挑選為例的詩歌,同時提供不同時代譯者的詩譯,最後給出自己的譯作。北島的譯文相較同類應為最佳。一是因他有幸站到了前人的肩膀上,更重要的是源自他本身便是出色的詩者,再創造時,便有雙重法力。我猜想若有遺憾,北島大概會遺憾他未能識得更多它種語言文字。當一個人擁有了廣闊的環球視野,定會意識到外語確是溝通人類文明的有力武器。

穿插在詩歌解讀的字句間,北島為我們記述了每位詩人的生平,這使得《時間的玫瑰》的文字體式變得富厚而複雜,難以歸納界定。書中那些北島熱愛的詩人,大多一生歷經劫難,命運多舛。我原想此為北島選擇側重點之一。然北島告知,他之所以挑選這九位詩人,純粹是出於對他們詩歌的喜愛。很多關於他們生命的故事,還是在為寫作做功課期間,閱讀各種版本的詩人傳記時才得知的。這使我想到北島談論曼德爾施塔姆時所指說的:“一個有使命感的人是要多少受苦的,必然要與外在命運抗爭,並引導外在命運。”——如此的性格成就如此的詩歌;如此的性格導致如此的命運,果真成敗皆蕭何。北島的氣質該是與他們相通的,若莫如此,“熱愛”無可憑生。

第五篇:時間的玫瑰讀後感

《時間的玫瑰》讀後感

非常感謝老師這學期剛開始的時候給我們推薦的幾本書,這些書對我的啟發很大。以前是從來沒有讀過一本關於投資的書的,只是對股票有一點了解罷了,但斌的這本關於投資學的書,對我有很大的啟發,不僅教會了我如何看待價值投資,如何實現價值投資,更讓我學會了如何在今後的人生路上讓自己變的更加成熟。

雖然現在中國的股市很差,中國的大的投資環境很差,但是但斌從中獲取了很大的財富,他的理念就是:堅持價值投資。他被譽為“複製巴菲特最成功的中國人”,這本書中的一句話說的很對,巴菲特的偉大之處不在於他75歲的時候擁有了450億的財富,而在於他年輕的時候想明白了很多事情,然後用一生的歲月來堅守。偉大的投資家會隨著歲月而消失,但價值投資的理念會讓我們積累更多的財富。

堅持價值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去發現偉大的企業,書中的一個例子講的非常好,是有關匯豐銀行股票的。很多人都在這支股票獲利過,但是能夠一直持有、歷經歲月滄桑、繁榮蕭條並享受到巨大盈利的人非常少見。投資要想勝出,我們就必須思考,到底是什麼因素讓匯豐在這幾百年的滄桑歲月演變當中走得這麼遠,發展這麼大,這就要求我們要有長遠的眼光。

正如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一樣,他發現在打仗的士兵都在喝可口可樂,所以在認定這個企業的時候就堅持價值投資,一直持有,並從中獲得了很大的財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也同樣也發生在但斌身上,他投資的貴州茅臺,認定了這個企業市場的寬度和廣度,就堅持投資,

到現在也獲得了很大的財富。

從上面的兩個例子中就可以總結出了對於投資偉大企業的標準:一個好企業的市場寬度和廣度要足夠大。要能夠抵禦通貨膨脹,也就是說這企業的產品一定要能夠提價,如果提不了價,那麼投資可能會發生很大風險。還有,某種意義上的“不死企業”,這種企業能夠長期生存下去。另外要有足夠的淨利潤,最好是輕資產的。在但斌看來,選擇了好的企業,即使在熊市中一樣能賺錢。這一點在但斌投資貴州茅臺(請您支援:)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在2014年就大膽買入茅臺,現在已經獲得了十幾倍的收益。用同樣的方法,但斌投資的萬科,雲南白藥,招商銀行都有了很豐厚的回報。有位投資大師說:投資像種樹!要想樹長高長大,只能是天天澆水施肥,看它的根是否扎得深、扎得牢!而不是看著樹幹,只想著它長多高。

找到了好的企業我們所做的就是不斷的堅持,這在投資中也是很難做到的,我們一般人都想很快的在股市中獲利,但這種心態是不能賺很多的財富的,就像和尚打坐。打坐了十年二十年的成了高僧,但這世上又有幾個人能不斷的重複這件很枯燥的事情呢,所以這也就是我們很多人沒能夠做到價值投資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吧。

其實這些不論是做短線,還是堅持價值投資,其實只需要買上幾本基本的書就可以,其中起很大因素的就是我們自己的性格,心態,和之後的行動,這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當我們把所學的知識都全部忘記的時候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質。決定我們未來的人生路能走多遠的也就是我們身上的

這些品質。

當你醒來發現自己擁有和巴菲特一樣的財產是,你會怎麼做,我想我們每個普通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去花這筆錢,覺得自己已經是世界首富了,走路都可以橫著走。但巴菲特所說的是:上帝假借我的頭腦完成我應該完成的事情,榮耀是上帝的,財富是社會的。於是他又把財富交還給社會。只有這樣的人,上帝才可能把足夠多的財富交給他來管理。這就是我們普通的人很難獲得很多財富的原因吧。

每個投資者彼此的知識結構相差不多,差別只在於個人的性格。每個人所經歷的生活苦難和挫折,所受到的教育和教訓都將構成自己豐富的閱歷,這些閱歷最終會凝結到性格上,成為個人的財富。這些價值投資的理念很簡單的,但是想要去做到是很困難的。

知識不等於智慧,沒有誰比誰更聰明,決定博弈勝負的關鍵是我們的頭腦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在今後的日子裡,我會不斷地修煉自己,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

國金10-1 張晨暉

2014050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