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讀後感菁選多篇

文思社 人氣:1.61W

《父與子》讀後感菁選多篇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一

在網上無意看到父與子的讀後感,挺真實的,很喜歡,也喜歡這本書,每次回家都會再看一遍。可能正是因為看了這本書,改變了和爸爸的關係。父親大人,你明白的,我很愛你。我就是你的女兒+兒子。

人生的路上多了一個同伴,也多了一個摯友。父親從此再不孤獨,父子倆一同匆匆趕路,一同去走人生之路。這是一條或許曲折或許平坦的人生之路。當父親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是兒子,當兒子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自我的父親。兒子小時父親是他的呵護神,兒子大時父親是他的智囊和參謀;兒子小時是父親的開心果,兒子大時是父親的頂樑柱。

父親因為有了兒子,兒子因為有了父親可使兩人曲折的人生路程變得平坦,平坦的路程變得更加順暢,父親所以有了加力器,兒子有了航標燈。都說兒子是父親的未來期望,其實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父親因為有了兒子,而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望,沒有了後顧之憂,兒子因為有了自我的父親,對未來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揚起生活的風帆。父親是兒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兒子做事的參謀,也是兒子遠行的後方;兒子是父親的未來,自我未竟的事業就在兒子身上。兒子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兒子還小,父親需要兒子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為父親已老。兒子小的時候,眼中的父親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兒子長大了,眼中的父親總是那麼傳統,很保守。

等兒子快老時,才發現原先父親是那麼英明,自我有很多不如父親的地方。世俗的眼光總歸是世俗的眼光:三十歲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歲之後是看子敬父。父親有父親的優勢,有經驗,老道;兒子有兒子的優點,有朝氣,創新。父親的成功不必須是兒子的成功,而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成功,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個超過自我的兒子。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是在自我父親的陪伴下,走完自我的`前半生;而自我的後半生則是在自我的兒子陪伴子,這是一條永不間斷的人類繁衍的鏈條。

家族是這樣發展,民族是這樣振興,人類是這樣生息。兒子總是在父親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親總是在兒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後半生。當父親做成功了一件事,人們會說:“那是由於父親的經驗豐富,”當兒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們還會說“那是由於後生可畏,年輕有為”。如果父親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那是廉頗老矣。”如果兒子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還太年輕,不成熟所至。”

人生的旅途總是要伴隨著成熟和稚嫩、歡樂和懊惱、成功和失敗,之所以這樣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祕和豐富多彩。其實,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託人。兒子會為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為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兒子超過了自我。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二

在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裡,有一位慈祥、和藹、幽默的禿頭的大鬍子爸爸和一個調皮、聰明、可愛的留著刺蝟頭的淘氣兒子與一位美麗、和藹的媽媽。他們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一天中午,媽媽做好了一頓既豐富又營養的美味午餐,飯菜發出了一陣陣誘人的香味,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正在看電視的禿頭大鬍子爸爸被吸引住了。連忙關掉電視,跑到車吃飯桌前。大鬍子爸爸看見這豐富的午餐,不禁誇媽媽廚藝高、棒。正準備開飯時,卻不見兒子的身影。媽媽就叫大鬍子爸爸去找刺蝟頭的淘氣兒子吃飯。爸爸不敢違抗媽媽的命令,只好與美味午餐告別,去找兒子吃飯。他走到兒子的房間門前,看到兒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書。走到兒子身後,兒子沒有發現他,仍然在看書,他大聲的叫了兒子幾聲,兒子才聽到。“兒子,趕快去吃飯。”“知道了,我這就去。“兒子說。大鬍子爸爸想知道是什麼書讓兒子看得這麼入迷,就撿起書看了一會兒……媽媽與兒子正準備吃飯時,有發現少了大鬍子爸爸。於是,又叫兒子去喊大鬍子爸爸吃飯。淘氣兒子也很不情願的去喊大鬍子爸爸吃飯。他來到自己的房間門前,眼前的情景,讓他哭笑不得:爸爸雙手拖住腮幫,多而短的鬍子掛下來,一雙快活的`大眼睛左左右右不斷轉動著,圓鼓鼓的大肚皮緊貼著地面,兩條腿前後不斷的上下晃著……

這真是一對有趣的父與子,不管是從看書的事件看出,也不管是從不願去叫兒子或爸爸吃飯的事看出,都足以看到他們的有趣。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這樣。只有互相幫助,才會快樂,對方,快樂,我也快樂。多幫助別人,這樣別人才會幫助你。俗話說得好:一人樂,不如眾人樂。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三

《父與子》是一本一系列的漫畫書,書的大概內容是父親和兒子在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趣事。我一開始看時覺得有點幼稚,因為書裡邊都是隻有一幅幅圖畫,很少書面的文字,但是想想為什麼它會那麼出名,而且在那麼多國家廣為流傳呢?後來我決定再細心地去看和體會書中那些圖畫故事,慢慢地發覺雖然它的故事有點短,但是幽默、風趣,易懂,看了後也有點小感動,德國作家卜勞恩通過這本書把笑容帶給人們,同時也讓人們從書中的小故事中學會了感恩。

比如小故事《最後的一個蘋果》父子倆在摘蘋果,爸爸爬上樹準備把蘋果摘下來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來,接著父子倆想了很多的辦法,有一個是爸爸把一隻鞋子扔到樹上想把蘋果撞下來,結果蘋果沒扔中,鞋子卻掛在了樹枝上,當時我看就這裡就笑了,再看下去,沒想到父子倆氣急敗壞地走了,走了後蘋果卻又掉了下來。“哈哈哈”。這個故事可真搞笑!繼續翻下去,可真是一頁比一頁好看啊!每一幅幅小圖畫都勾勒出濃濃的父子情,作品中的故事雖然背景豐富多變,但調皮的爸爸和淘氣的兒子善良、樂觀、友愛的本性卻始終如一。

俗話說:“父愛如山,母愛如海”天下所有的爸爸對孩子的愛也絕不少於書本里面的父親。每一次看這本書,我都會想起我的爸爸,他平時很辛苦地工作賺錢養家供我和弟弟讀書,但是回到家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爸爸總是那麼有耐心地陪我們玩,陪我們學習和教導我們,讓我更懂得親人間應該要相互信賴、相互關愛、相互理解。所以,以後我一定要尊敬長輩、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大家一起看《父與子》吧,相信你也會喜歡的!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四

今天,我在書上看到了一組漫畫,漫畫上的內容是:傍晚,工作了一天的爸爸,肚子早已經餓的`咕咕叫了,還沒等媽媽炒完菜,就早早地端坐在餐桌前,媽媽把最後一道菜端上了餐桌,熱騰騰的飯菜直冒著香氣兒。爸爸指著兒子的座位不解地問:“兒子在幹啥?怎麼還不來吃飯?”媽媽指了指書房。

爸爸等了好一會兒,已經不耐煩了,於是大踏步地走向書房,推開門,原來兒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書呢,只見他兩腳在悠哉遊哉地搖晃,雙手託著腮幫,看樣子是著了迷!

爸爸怕嚇著兒子,就悄悄地走到兒子身邊,輕輕地對兒子說:“乖兒子,吃飯了。”兒子猛一回頭,發現是爸爸來叫自己吃飯。雖然心裡在埋怨:“嗨,這麼好的書,真掃興。”嘴上卻不好意思地說:“爸爸,您辛苦了,吃飯去。”一邊說著,一邊就往外走。爸爸覺得好奇怪:不愛看書的兒子什麼時候喜歡上書了?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呀?忍不住俯下身子來瞥一眼,不看不知道,一看,就被書中的情節吸引了······

兒子已經坐在飯桌旁了,此時,還不見爸爸的身影,他和媽媽都覺得奇怪:爸爸在幹啥?怎麼還不來吃飯?飯廳一片寧靜,只有飯菜的香味在飄來蕩去······

3分鐘,5分鐘,10分鐘過去了,兒子覺得很無聊,兩條腳不停地搖來晃去。飯菜也已經不再冒熱氣。媽媽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對兒子喊道:“去書房看看你爸爸在幹啥?”

兒子連忙向書房跑去,在門口就看見爸爸在正趴在地上如痴如醉地看書呢,只看見他兩腳在悠哉遊哉不停的搖晃,雙手還託著腮幫,看樣子是著了迷!兒子不禁暗自好笑: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啊!於是,悄悄地走到爸爸身旁,準備嚇唬一下爸爸·····

這漫畫是不是很有趣呢?它可是選自世界著名的漫畫集《父與子》,作者是德國的埃·奧·卜勞恩。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找來讀一讀。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五

這個夏天,我看了一本被稱為“德國幽默象徵”的書它就是《父與子》。

這本書的作者原名是埃瑞克·奧賽爾。後改用筆名卜勞恩。這本書講述了父親與兒子的幽默故事,其實都是卡勞恩的真實寫照。

父親是一個禿著頭,長著大鬍子,又十分愛孩子的父親,只是這些愛的方法有此特殊。比如《糟糕的作業》裡兒子不會寫家庭作業,父親幫他寫,結果事情敗露了,父親被老師k了一頓。

兒子則長著刺蝟頭,又十分的調皮,不過他還是很愛爸爸,他有時候也常常耍小聰明,但也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比如,有一天子回家發現家裡冒煙以為家裡著火了,就端了一桶水滅火,結果子剛倒完水,父就拿著雪茄出來說:“我只是在抽雪茄。”

這本無字卻能帶給我們歡樂的`書,也帶給我們一段感天動地的父子親情。

在漫畫《父與子》中,雖然父親和兒子的生活和平常人→←一樣,但是每一個平凡之處都充滿歡樂,包含溫情。

卜勞恩的漫畫熱愛生活,天性樂觀。《父與子》的幽默情節時時讓人忍俊不禁,父子的感情是美好的,掩卷深思,常常令人回味無窮。而且耐人尋味。

雖然父子倆性格有許多差異,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樂觀與愛。

比如: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兒子悄悄地把鋸拿走了,為了給父親一份祕密的聖誕禮物,不讓父親知道。還有在聖誕節,父親送給兒子禮物,兒子也送給父親禮物,父親抱起兒子哭起來,這就是父子之間濃厚的愛。他們之間除了愛,還有積極樂觀的精神。比如:兒子的雪人被別人推倒了,父親看見兒子哭了,想了一個有趣的辦法,自己假扮雪人,待那個人擁自己的時候,趁他不注意踢了那人一腳,父親和兒子都忍不住笑了,而且笑得變了個樣子,把那個人嚇了一大跳,帽子都掉了,還坐在了地上。

父子並不完美,肥胖的父親有很多缺點,偶爾會誤解兒子,有時還會耍家長威風,但他善良有童心,樂於助人,充滿正義和幽默,體貼孩子,在兒子受委屈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為兒子出氣。

比如:一次父子與一位男人坐在一起,首先把父親的帽子拿下來捅了個窟窿,父親心疼極了,只見那個人又把兒子的氣球用菸頭給觸破了,兒子受了委屈哭了起來,父親看不慣,直接往那個人的下巴狠狠打了一拳,然後父子又安心地看報,那個人邊走邊哭邊瞟父子倆一眼。兒子有著所有小孩共有的天性聰明善良,有時會調皮惡作劇。比如:一次父親在看報,兒子在後面用一個蹺板往上面放了一個蘋果,只見兒子一拍蹺板,正中靶心,打在了父親禿禿的頭上。

而且,這個漫畫還暗暗揭示著另外一樣東西――這個漫畫的作者叫埃奧·卜勞恩,在卜勞思生活的那個年代德國正處於納粹時代,那時德國報刊極力嚴格,內容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且它使人們在納粹恐怖的陰影下看到了一個明亮清澈的世界:沒有政治,也沒有戰爭,只有享受美好的生活。而且讓德國人民看到了曙光和光明。

無論在哪裡都要有快樂,快樂從容是一種幸福,所以每個家庭都要有溫馨與幸福!

《父與子》讀書心得 篇六

這個暑假,我讀了《父與子》這本書,雖然這本書沒有文字,只有圖片,但這本書還是那麼受歡迎。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心裡就想:這書沒文字就單單一些圖片,這簡直就不是書。可媽媽說這是這本書是好書,一定要買,沒辦法“母命難違”。回到家,我開始看起了這本書,書中的這位父親長著一大把鬍子,光禿禿的腦袋瓜兒下面長著一個與頭不相稱的肥大的身子,身上穿著一件百年不換的黑馬甲和一條腰身寬大的白褲子。一雙比圓圓的眼睛裡,張著兩隻比芝麻還要小的眼珠。只要看一眼這位長相滑稽的父親。我突然醒悟到,我之前的猜測是錯的,這是一本好書。因為這裡面的小故事,都是我們身邊的事兒,著作用有趣而滑稽的藝術把它給誇張化了!如:《引書如室》,傍晚,該吃晚飯了,父親、母親都坐在了飯桌前,可兒子哪兒去了?於是,母親便命令父親去找兒子!父親挺著大腹便便的肚皮,去找兒子。這時候,兒子可正趴在地上看有趣的小人書呢!看到父親的來臨,兒子彷彿接到了“聖旨”,馬上便走出了房間。咦?餐廳怎麼又缺了個人?哦,讓我數一數:媽媽,兒子,還少了誰呢?當然是正在書的前面趴著的父親啦。這時候的父親象一個老頑童,全然不顧妻兒正在餐桌前餓得“咕咕”叫,沉浸在小人兒書裡,看到精彩之處,還在地板上飛快地跺幾下腳呢!肥腸滿肚的肚子把屁股壓得撅得老高,拖著腮幫子的雙手,可真有趣。

在看這本書時,我會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也可以說出其中大概的內容,這就說明他可以看明白圖意。說到這,你們肯定會問,不是說這書沒文字,你是怎麼知道的。呢?是的,正因為這書沒文字,才讓我看著上的生動形象的畫面,發揮自己的想象,不僅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把他內在的語言轉述給別人聽,發展了語言思維,真是一舉兩得。書中很多故事都能使讀者在幽默的同時體會出更深層的寓意。使人明理。書中的《現實的教育》就是講了父親在看一本《教育不能體罰〉的書,可兒子卻在旁邊大喊大叫,被父親打了一頓;《恩將仇報》則敘述了父子從蟒蛇口中救下了豹,卻被豹所追趕;《獨創的魚網》描繪了父子倆發揮想象,用衣服編成網,捕了很多的魚;《袋鼠的友誼》就教育人們要和動物友好相處。

我要謝謝這位德國作家卜勞恩:“是你帶領著我們走進了幽默漫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