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孤獨者讀後感多篇

文思社 人氣:7.73K

大學生孤獨者讀後感多篇

《孤獨者》是一個獨戰多數的孤獨者的悲劇。魏連殳常說“家庭應該破壞”,樂於接待失業、失意的人,認為孩子總是好的,將老屋無限期地租給女工住,愛發沒有顧忌的議論,可見不乏進化論、人道主義、個性主義的思想及民主、自由的新觀念。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孤獨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孤獨者讀後感1

魏連殳在世俗人的眼裡是一個不被理解的人,是孤獨的。就連自己的本家看來,他彷彿也是一個外國人一般。他的行為:所學的明明是動物學,卻去做歷史教員;對人愛理不理,卻常喜歡管別人的閒事;不重視家庭,卻極孝順祖母。。。。。。在別人眼裡是古怪的。以至於在他祖母的葬禮上,他們都要嚴陣以待的對付他。因為他是“吃洋教”的新黨,向來就不講什麼道理。他這樣的命運其實是當時五四時期啟蒙者的普遍命運——不被世人理解。所以他只能在祖母的葬禮上,用嚎啕大哭來哀悼自己的祖母,哀悼像他自己一樣不被理解的孤獨者。這哭聲裡透著淒涼,悲哀,無奈,憤怒。

其實他早已看明白了,像他這樣的人,是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的人。所以他對別人總是冷冷的,淡淡的,因為他對著個世界是有些絕望的。然而,他又不是徹底地絕望。他把希望寄託在孩子們的身上,就算是看到房東又髒又醜的孩子時,他的眼裡也會出現平時少見的歡喜。在他看來,孩子是天真的,是沒有大人身上的陋習的,是中國的希望。

但最後,他的這一點希望也隨之破滅了。

接踵而來的失業,讓他不得不開始逐漸向現實低頭,甚至願意去幹“鈔寫”這樣的活,此時的他還想活下去,為自己活下去。但是生活的殘酷,卻不給他機會,使他連寫信的郵票都買不起。

他一點點的被逼是“死”了,終究向現實低了頭,得了一個杜師長顧問的職位。一個在別人眼裡是前途無量的職位。但他知道此時自己已經死了,在別人眼裡所謂的成功,在他看來他是徹底地失敗了。活著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風光的背後有著無奈和悲傷。

其實魏連殳就是五四時期啟蒙者的縮影,他們懷著滿腔的熱情與夢想想改造這個社會。卻不被人理解。是一些在心靈上和生活中的孤獨者,世人眼中的異類。後來很多人不得不向現實屈服,過上世人眼裡的“上層生活”但他們的內心仍舊是不如意的,煎熬的,

正如魏連殳一樣,他用今天買進,明天賣出,弄破來表達他的不滿,所以最後他死了反倒是解脫了,讓他顯得十分的平靜,用含著冰冷的微笑,來嘲笑自己,嘲笑這個社會。

但魯迅先生並不是絕望的。文章的結尾用“濃雲已經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著冷靜的光輝’s說明他還是感覺到有些希望的。

孤獨者讀後感2

人難免孤獨的。我一直認為孤獨者也有不同,有的人站在了時間和時代的前列,一覽眾山小,感到了孤獨;有的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也感到了無望的孤獨。在眾人認為連殳被社會殺死了的時候,我反思。時代環境固然惡劣,難免有人彷徨,但覺不至於死啊!連殳是被自己的無望殺死了,許多時候,許多方面他可以站在時代前列,但是他的內心並不夠堅強。當他放棄了自己的操守和堅持,為五斗米折腰時,內心是痛苦的,一種絕望的痛苦,連對自己的身體都不再愛惜。

然而,為什麼要絕望呢?歷史的車輪會因你的絕望而停頓麼?有幾個可以稱得上成功人士的人,背後沒有傷心故事?成功的背後支撐的甚至是屈辱啊!這或許有些讓人感到冷。我是極其厭惡自殺的人的,連死的心都有,為什麼沒有活的勇氣?寧可滿懷信心戰鬥而死,也不要無望悲哀而亡。我想,鴻鵠總是懂得愛惜自己的羽毛的。不能飛時,就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孤獨者讀後感3

詩意地說,孤獨是一種遠離人間冰冷的美麗;哲理地說,孤獨是一種人生旅途上美侖美奐的境界。但現實中的孤獨大多數時候以痛苦、無奈為伴,並無美麗或者美輪美奐的感覺。身處各個時代的人們,都需面對“孤獨”這一心境。有人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孤獨;有人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孤獨;有人不能得到親朋好友之愛,感到孤獨……魯迅《孤獨者》中的主人公魏連殳基本性格特徵就是“孤獨”,其處境和精神的孤獨同當時社會不協調。一種“我心傷悲,莫知我哀”的糾結。

魏連殳作為寒石山唯一出外遊學的學生,“人們提起他的名字,都說他很有些古怪”,從村人看來他是“異樣”之人。新思潮的影響使他成為舊勢力的堅決叛逆者,舊習俗的孤獨異路人。他的議論“往往頗奇警”,身邊也常聚集一些時常自命為“不幸的青年”或是“零餘者”,因此便不幸的被那個社會視為“異類”。為自己的信念,他也曾願意“為此求乞,為此凍餒,為此寂寞,為此辛苦”。然而他的思想言行終為社會所不容,為人們所不解。之後他受人排斥於流言中失業。最終被迫投靠有權有勢的杜師長,不得已“躬行我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他為五斗米折腰,其內心是一種絕望的痛苦,那刻他的靈魂死了。忍讓退縮以至於走進自己先前所憎惡的泥坑,顯示了當時知識分子雖然許多方面可以站在時代前沿,但內心懦弱與自卑的一面。再之後,他“含著冰冷的微笑”在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死去了。魏連殳選擇在外表喧囂繁華的生活假象中走向終結。魯迅為這世界增加了一種經典而又永恆的哭聲:“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一個徹底的孤獨者形象,淒厲哭聲勾勒後人對那個時代知識分子深深的同情與悲哀……反思魏連殳的“孤獨”,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孤獨?開始站在時代前沿,一覽眾山小,感到異類的孤獨,後又被歷史的車輪碾壓遺棄,感到絕望的孤獨。這是孤獨者極端的異類感和絕望感。

“孤獨”這個詞在當前忙碌社會並不罕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常用詞。人們之間說出親切的話,做出親切的笑臉,卻可能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之間的“社交禮儀”。

人們之間相互冷淡,用愛構築的溝通之橋被現實的功利之心腐蝕,孤獨似乎變成一種時髦。事物一旦變成時尚,就易迅速被解構。於是孤獨就走向它的反面,成為矯情的孤獨,變成對孤獨的調侃。

當前社會,為利而奔波的忙人,在繁華之後的蒼涼,紛擾過後的空虛中產生莫名的孤獨感。在魯迅先生的《孤獨者》面前,這是一種現代社會為利而忙的孤獨版本。輕聲地問自己--孤獨嗎?孤獨,一種心靈的搏鬥,一種心靈的拷問。對前方之路的迷惘,不啻是水中月,鏡中花。似在樹林中迷失了方向,焦急地尋找能領我們回去的羊腸小道。最後找累了,索性咬緊牙,於密林中穿行,踏著糟爛的枯樹枝和沼地上溜滑的草墩。內心堅信:最終總會走出一條路來。

孤獨者讀後感4

我所讀的《孤獨者》是被選入《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節選,選文節選自《孤獨者》的第一、四、五節。第一節講訴了“我”與魏連殳的相識,以及魏連殳的種種“古怪”。第一節中塑造了第一個孤獨者——魏連殳的祖母的形象,“聽說她先前也曾經吃過許多苦,現在可是安樂了。但因為他沒有家小,家中究竟非常寂寞……”從此處可看出魏連殳的祖母是一個人居住多年,而且也不常與人交往,至少在精神和肉體上是一個孤獨者。“山村僻陋,這些事便算大家都要打聽的大新聞,第二天便轟傳她病勢已經極重,專差也出發了;可是到四更天竟嚥了氣,最後的話,是:‘為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寒石山的村民竟要等到她的病勢極重,才派專差去叫連殳,由此可見,她的孤獨並非一般,而她最後的話“‘為什麼不肯給我會一會連殳的呢?……”也帶著些對那些村民的譴責,“為什麼不肯”,帶著些怨恨,也夾雜些無奈,她親手造成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

第一節的第二段中講到“一領薪水卻一定立即寄給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從此處可以看出魏連殳對祖母的孝順,或者說,在世人眼中,他是個孤獨者,可是他還有祖母可以依偎,此時的他並非十分孤獨,無論是精神抑或是肉體上,制止他祖母的去世,才給了他沉重的打擊,他的精神是與其祖母相承傳的,祖母的去世,無疑是告訴他一個事實——他,現在是一個孤獨者,文中的“他們就姓魏,是連殳的本家。但他們卻更不明白他,彷彿將他當作一個外國人看待,說是“同我們都異樣的”。

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作為先覺者的魏連殳,是不被社會上的庸眾所容,在精神和肉體上均孤獨無依的孤獨者形象。魏連殳回到家,“一進門,向他祖母的靈前只是彎了一彎腰”,直至後來,族人商議祖母的後事,他只是簡單的回答道——“都可以的”,然後他靜靜地給祖母穿衣,井井有條,只是默默地,遇見怎麼挑剔怎麼改,神色也不動,在葬禮上,“連殳就始終沒有落過一滴淚,只坐在草荐上,兩眼在黑氣裡閃閃的發光”,“但連殳卻還坐在草荐上沉思”……如此種種,“暴風雨前的平靜”,都為之後的“暴雨”坐下了鋪墊,“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此時的魏連殳怕是真正的孤獨了吧!選文的第四節講訴了,在一個下雪之夜,“我”收到了魏連殳的來信。第四節中有兩處連殳說到了“我都可以的”,給我的感覺就是他在努裡奮鬥卻什麼收穫都沒有之後,歸於無力,很無奈的一種說法,對現實生活或是說對一些庸眾的無力的反駁,對一切都無所謂了。“我已經躬行我以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首先要說明的是魏連殳在被現實徹底擊敗以後,不再為愛他的人而活,而是以表面上的敷衍於現存體制而復仇與他的敵人,付出了戕害自己身體以及靈魂的代價。因此也就可以理解連殳所說的“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相同手法的還有“我現在已經‘好’了”,都運用了反語,表達了連殳此刻的孤獨和無比的諷刺……隨後的第五節中,“我”在陽山呆不下去了,輾轉大半年回到S城,去拜訪魏連殳。

文中第二段首尾都提到了:“一切是死一般靜,死的人和活的人。”,與臧克家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惋惜了先覺者魏連殳的死,又痛恨於活著的庸眾。第三段中:“大良們的祖母談的可高興了,說話滔滔的泉水似的湧出……”,在連殳的葬禮上,大良們的祖母仍談得如此高興,不可以說不是一種悲哀,先覺者的去世,對這些庸眾來說不過是少了一個茶餘飯後可談論的話題而已,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真誠的關切,是如此的諷刺。“到入棺,是連殳很不妥帖的躺著……”中的“很不妥帖”也是對魏連殳的諷刺,作為先覺者、孤獨者的他,連死後都是如此的不安穩、很不妥帖的躺著,也寫出了他的孤獨,正是因為沒有親人,少了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關切,所以他才會以如此的姿勢入棺、長眠……“三個親人扶著棺沿哭了一場,止住拭淚”“口角上彷彿含著冰冷的微笑,冷笑著著可笑的死屍”連殳的一生都是如此的孤獨與悲劇,連最終圍繞著他冰冷的微笑的死屍的,依然是那些庸眾以及那些並不理解者的虛假的哭泣,除了“我”。最後要講到的就是第三個孤獨者——“我”,“我”是一個處處與魏連殳遭遇相似,一樣受時代新潮流的影響試圖改革、反抗舊社會、反抗庸眾,而不被社會所容的知識分子、先覺者的形象。

魏連殳在祖母的葬禮上出人意料的哭,就如“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而在送別魏連殳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著的“我”,耳邊響著的正是“長嗷,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裡夾雜著憤怒和悲哀。”這暗示著什麼呢?或者說魯迅如此寫作的原因是什麼呢?或許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我”就是魏連殳,甚至可以說“我”和魏連殳都是魯迅的不同側面的所幻化出來的,各自表達著魯迅的不同思想,傳承者異樣的態度。當時的魯迅,由於對現實狀況的思考與探索,內心世界充滿苦悶、孤寂而又渴望衝破這種桎梏尋求希望,從而陷入迷惘、困惑、虛空的孤獨的世界中。文章最後一句寫到:“我的心地就輕鬆起來,坦然的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在祖母和魏連殳都走了以後,“我”還要繼續在“潮溼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繼續反抗絕望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魯迅在四面受敵,“寂寞新文苑,平安舊戰場,兩間餘一卒,荷戟獨彷徨”的情況下的一種態度,“心的就輕鬆起來”是否可以理解為此時魯迅已找到一種解決當時現狀的方法?或是當時的他也僅僅是自我安慰中?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他都會繼續反抗……

《孤獨者》是魯迅在一特定社會環境——“五四”落潮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所創作的。在我看來,文中的孤獨者,無論是魏連殳的祖母、魏連殳、亦或是“我”,都是典型的悲劇人物,在他們身上無不充斥著諷刺,在力圖改造強大飛舊勢力的這條道路上,他們儘自己的一切努力,甚至於獻出生命,只為了一個目的。但“孤獨”卻時刻徘徊、充斥在他們身邊,使他們倍感彷徨與無奈,最終以死亡的悲劇收場。在文章中,我們能感覺到透徹心扉的寒冷感,“寒石山”、“冷靜的月光”、“冰冷的死屍”、“人與人之間的虛偽”、“潮溼的石路”,形成了整篇小說透骨的冷……

孤獨者讀後感5

首先來說一下,何為“孤獨”?“孤獨”是時下較為流行的詞語之一,這如現在正在流行的“給力”二字一樣。很多同學都喜歡把“孤獨”放在嘴邊。已沒有人陪了,就說自己孤獨,一看旁邊有個帥哥獨自經過,就說他酷,說他孤獨。漸漸地,“孤獨”似乎成為了時下年輕人心中“fashion”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那麼一個人,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的時候,你還是不是一個孤獨者?問題就在這裡,真正的孤獨者,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嗎?如果大家都知道你很孤獨,說明大家都很理解你,說明你並不孤獨。從本質上講,如果一個人真的很孤獨的話,那麼大家並不理解他,甚至並不知道他是個孤獨的人,大家可能認為他很隨和、很幽默、真逗,那麼容易和人溝通,那麼善解人意??恰恰在這樣的人中,可能存在著真正的孤獨者,我們大家都認為理解他了,其實我們根本就不懂,或者說我們懂了一半,懂到某個層次,再往前就不懂了,這樣的人才是孤獨者。

真正的孤獨是別人真的不知道你,你心裡面洶湧著一種波濤,這種波濤別人不知道,甚至你的愛人,你的親人都不理解你,這才叫“孤獨”。正如上課時一個同學說的一樣:“真正的孤獨,是一種精神上的孤獨,是難以找到共鳴的孤獨。”《孤獨者》基調是陰暗的,魏連殳是魯迅本人的投射。像匹荒野上的頭狼,黑色的孤獨充斥著。而魏連殳的妥協是徹底的,由於現實所迫,當了軍官的師爺,從而發達了,但是他卻說自己是“真的失敗了”,因為放棄了自己先前信仰的一切,轉而去做自己反對過的一切事,原因只是他要“活”,這是個哈姆雷特式的命題,生存還是死亡,魏連殳選擇了苟且偷生,但是他的偷生卻是一種自殺性質的,發達後他故意糟蹋自己的身體,以驅遣自己的不平。

這反映了魯迅的自我矛盾。其實《孤獨者》可以算得上是魯迅文集中較為反抗型的作品之一。魏連殳五一是孤獨者中最為清醒的一個,她的掙扎是最驚心動魄的,她的復仇是最殘忍的。她早年失怙失恃,與謫居的祖母相依為命。在愚昧保守孤獨的環境中長大。不幸的人生遭際和環境造就他孤獨性格的基調。在她心目中,只有孩子是“天真”的,並視之為中國的希望。他對於舊文化和生存於其中的環境的激烈的“無念顧忌”的攻擊,都鮮明地體現了她作為叛徒這的反叛態度。二終於在生活的逼迫下,放棄了了自己原來的理想和價值觀。從舊勢力的生活叛逆中迴歸到舊的營壘。生活的優越並不能避免內心的混亂。她的心靈永難平衡。不得不靠酗酒麻醉自己,以報復別人的方式報復自己。魏連殳似乎就是這樣一個殘毒的復仇者。當他在祖母的葬禮上出現時就是一個絕對的孤獨者,她隨便他們如何擺佈“都可以”。她驚心動魄地“兀坐著號哭”,“鐵塔似地動也不動”,這對看客們就是冷酷的復仇,是他們“這得無趣地散開”。他向原視為希望的孩子報復,對自己的生命也只是看做一種可以破壞的工具甚至必須破壞的物件。魏連殳死了,與其說死於生理的“病”,倒不如說死於心裡的“病”——自我心靈痛苦,人格分裂的痛苦折磨。

他是痛苦的由反抗而至淪落的孤獨的知識者。讀魯迅小說中的人物,往往可以聯想到魯迅此時此刻的內心寫照。而在“孤獨者”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彷徨,孤獨的魯迅。“五四”落潮後“因為成了遊勇,布不成陣了”二產生“新戰友在哪裡呢”的苦悶彷徨。但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卒”,她仍然“獨自彷徨”,尋找新的戰友和新的出路。在魏連殳身上所體現的濃重的苦悶孤獨趕,也正折射著魯迅瓷器的心靈和思考。我一直在嘴邊掛著“孤獨”二字,認為沒人陪我一起上課,沒人陪我吃飯,甚至是一個人呆在寢室,我都覺得是孤獨。但從沒有想過,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類看似熱鬧,內心深處卻找不到共鳴,找不到知音的人。之於他們,之於魏連殳,更之於魯迅,我的孤獨似乎確實如此的微不足道。有的人說:“只有偉大的孤獨才能造就偉大的人格。”正如我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一段話寫到的:“真理的創造者,永遠是孤獨者,失敗時,他孤獨,勝利時,他同樣孤獨。他永遠凝視那最遠最遠的,向那最難於解答的問題挑戰。在這種境界,任何現實的勝利對他都是負擔,其實他太深切地追求新的勝利了,以致每一個勝利才變成紅熟的蘋果,旋又被他精神運動的大風暴搖落,墜入泥土,漸漸腐爛。

於是,他又抬頭,找那更新的蘋果。”我想可能正是因為魯迅的這份孤獨,讓他在逆境中尋找新戰友,尋找新出路的那種孤獨,才造就了她他寫出瞭如此偉大,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使我們能在他文章的字裡行間思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