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楊善洲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4.72K

電影楊善洲的觀後感【精品多篇】

楊善洲觀後感600字範文 篇一

曾經,有這樣一位老人,為了使民眾走出貧窮,捨己為人,幾十年如一日,兩袖清風,清正廉潔。這位偉大而又平凡的老人,就是楊善洲。

楊善洲爺爺生前擔任保山地委書記,1988年退休後,為了兌現自己當初“為當地群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的承諾,退休後,主動放棄進省城安享晚年的機會。紮根大涼山,義務植樹造林,一干就是二十二年,建成面積5.6萬畝、價值三億元的林場,而且將林場無償移交給國家。2010年10月10日,楊尚洲爺爺因病去世,享年83歲。

雖然他去世了,可是他的精神卻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他是一個高尚的人,哪怕是老百姓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楊尚洲爺爺都一絲不苟為其解決,毫不馬虎行事,給老百姓一個公平,一個公正。他曾近說過“我們處理的任何小事都可能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能馬虎行事,不能傷了群眾的心。”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如此,做任何事都不能馬虎行事,要時刻為別人著想。這種高尚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他還是一個執著的人。為了植樹造林,綠化大涼山,造福大涼山人民,他不顧愛人勸說,執意在大涼山建設林場。經過多年鍥而不捨的努力,他成功造福了大涼山人民,使群眾脫離了貧窮,解決了諸多難題。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樣值得我們學習。

他更是一個清廉的人。每每登上工作崗位,他都衣著樸素,從不玉食錦衣。就連飲食也是粗茶淡飯。楊善洲爺爺提倡“少花錢,多辦事。”我覺得,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不能花的錢就不花,還要把錢花的有意義。

雖然楊善洲爺爺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和品質將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永椎不朽!

楊善洲觀後感1900字範文 篇二

每一次對楊善洲同志先進事蹟的學習,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電影《楊善洲》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比以往所有文字記錄更加鮮活的楊善洲,與其說這是對一位退休老幹部先進事蹟的深情刻畫,還不如說這是對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最真實寫照,影片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畫面,不得不讓人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潸然淚下的感動。

當我們大喊著為人民服務時,楊善洲早已身體力行,追趕在抗旱增產的田地裡;當我們高唱著為社會主義奮鬥終身時,楊善洲早已衝鋒陷陣,鏖戰在民生戰場的第一線;當我們嘻笑著為自己的尺寸之功邀功求賞時,楊善洲早已默然離去,隱身在滿目蒼翠的大山中。堅持、倔強、忍耐,給保山人民鑄造了一位心懷大愛的“草鞋書記”。我們無法想象,能夠這樣感天動地的,竟然是一位滿頭白髮的黑瘦老人,我們不能忘卻,影片中關於這位老人的很多記錄曾無數次引發了我們內心的震撼,穿透了我們的心靈。

鏡頭組合一:久逢大旱,楊善洲用50萬工程款打井抽水,雖未找來水源,但其行為感動上天,最終天降甘霖,峰迴路轉,百姓脫離苦海。

雖然最後突如其來的暴雨讓人覺得有些偶然,但是,當很多偶然堆疊在一起時就成了必然。楊善洲從未心存僥倖地以為上天會在短期內普降大雨,為了掀翻持續大旱這道坎,他事事親力親為,帶領當地百姓作出了很多努力,可惜這道坎實在是太大了,人的力量已然不能左右,正當他準備為百姓厚著臉皮向國家請求救濟糧時,天空卻突降暴雨,這場雨滋潤著龜裂的大地,清洗著百姓臉上的愁容,大旱這道坎轉瞬間不攻自破。

每個心中都有一個神,而楊善洲心中的神源自於人定勝天的信念,毫無疑問,這次正是這位“神”拯救了他,拯救了當地的百姓。

有時候,當我們付出了很多,覺得身心疲憊想要突然放棄的時候,只要再堅持一小會兒,興許我們將永遠不用去體會什麼是前功盡棄。

鏡頭組合二:二女兒結婚,由於要參加水稻的收割儀式,楊善洲差祕書送去搪瓷盆和床單被套作為賀禮,自己沒能親自到場給女兒祝賀,女兒無法理解阿爸的做法,繼而將賀禮退回。

“只要關乎老百姓,就是大事。”溫家寶總理這樣說。可是時下,我們的部分黨員幹部空喊了無數次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到頭來真正享受服務的卻是自己本人。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同海,人稱“許三多”的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解放軍原海軍副司令員王守業等等,國企、政府、軍隊,無一不代表著國家的形象,無一不代表著人民的利益,或許,與楊善洲相比,他們的條件很優越,優越的資金狀況,優越的人脈資源,優越的服務平臺,只是最終還是沒能兌現為人民服務的諾言。

鏡頭組合三:二女兒遠在外地教書,想調回家鄉的學校與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於是上山請自己的父親出面請人幫忙解決,作為父親的楊善洲嚴辭拒絕了,女兒很絕望的離去,只是最終,女兒依靠自己的努力考調回了家鄉。

這一幕讓作為人子的我們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親的冷漠,不理解父親的固執,但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變得不那麼重要。在楊善洲看來,女兒的請求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看得出來,面對至親的苦苦哀求,楊善洲在破舊的草屋裡徘徊、哀嘆,甚至坐立不安,內心掙扎片刻之後,在情感與章法之間,他選擇了後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他是好人,也是壞人,只是楊善洲的“壞”換來的是社會的公平公正,我們需要這樣的壞人。

鏡頭組合四:對於縣政府十萬元的獎勵,楊善洲以縣裡老百姓生活貧困為由婉拒了。對於市政府20萬元的獎勵,只留下了四萬元給妻子,其餘的投資給了老百姓。

看著楊善洲老書記對政府的贈予如此“揮霍”,不由得讓人思考我國一些官員貪腐問題。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國官員的腐敗問題根源是制度問題。只是,人類社會對制度的轉變到接納必須經過時間的考證,十年,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用產品的生命週期作比喻,產品的匯入期對應制度的出臺,成長期與成熟期對應制度的施行,衰退期對應制度的下架。最初的奴隸制到封建專制的易主是這樣,封建專制的消亡到社會主義制度的最終確立亦是如此,然而,這期間無一不是以人的建設來帶動制度的建設,沒有人的作用,制度即便有天衣無縫般的健全,那也只是一紙空文,總之,不能離開人這一社會主體來空談制度。迴歸社會本位,當下我們需要更多像楊善洲這樣的官員去引導、建立健全適合我們這個社會發展的制度。

由於電影時長的限制,一個多小時總時長的電影所表達出來的內容是有限的,電影中所表現的只是楊善洲書記先進事蹟的冰山一角,因此,我們不能停下學習的步伐,必須讓楊善洲同志的精神深入我們的內心。

和眾多英雄式的電影不同,影片最終以鄉親們去醫院深情探望楊善洲同志的故事情節收尾,而且在影片的最後通過航拍鬱鬱蔥蔥的萬畝山林來寓意大自然生命的力量和人類改造自然的不竭動力,最終並沒有用煽情的鏡頭、文字去記錄楊善洲同志逝世的瞬間,我想這也應該是導演的刻意安排,她大概是想給觀眾留下一個活著的楊善洲吧,因為廣大的平民觀眾希望他活著,永遠地活著。

楊善洲觀後感 篇三

單位組織我們觀看了電影《楊善州》,帶著尊敬的心境看完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許多,使我想到了大山上耐寒、耐乾旱,再差的環境也能適應的雪松。

楊善洲同志原先是雲南省保山市地委書記,他幾十年如一日,無論是在職期間還是退休以後,他始終把黨和群眾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前面,始終公而忘私、廉潔奉公。退休後,他主動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帶領家人和群眾紮根大亮山義務植樹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佔地面積約5.6萬畝的大亮山林場。2009年4月,他將價值超過3億元的大亮山林場經營管理權無償移交給國家。

我明白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的形象,老一輩革命先烈、許世友、焦裕祿和雷鋒等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敬的人。在影片開始時,楊善洲老爺爺說了一句話:“有些幹部只是吃群眾的飯,不給群眾辦實事,那不是白吃群眾的飯嗎”在雲南缺水的時候,他帶領著群眾和乾旱作鬥爭,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鬥、和地鬥、和那人見人怕的災難鬥,然而,他們奮鬥的行為感動了上天,旱災嚴重時,夜裡下了一場及時雨,他告訴大家說:“群眾們啊,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們!以後咱們要不靠天、不靠地,自我做自我的龍王。”經過努力,他們不但戰勝了災難,並且創造了糧食豐收。這需要多麼大的力量啊!在救災的時候,楊善洲把政府辦公樓工程停建了,為的就是給群眾留出寶貴的救災資金。在我眼裡,他比雷鋒還偉大。楊善洲老爺爺退休後,在施甸大亮山艱苦創業,義務植樹造林,把一個荒山改天換地改造成了一座樹木成蔭的綠山。一干就是22年,這需要多麼大的精神和耐力啊!在山上,他的女兒來找到他,想讓他找關係安排一個好工作,被他拒絕了,她憑著自我的努力,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就是他的大公無私、指導兒女靠自我奮鬥的人格魅力。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鬆高潔,待到雪化時。”這是我學過的一首讚美雪松的詩句,觀看過楊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蹟,我認為他就是那挺拔的青松,堅強勇敢,無私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