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師培訓個人心得收穫與成長

文思社 人氣:1.98W

彷彿昨日我還是一名考生,揣著忐忑的心踏進考場,一晃眼大半年過去,成為一名新教師的我已經能鎮定自若地站在三尺講臺上,和學生們一起探尋語文的無窮魅力。這期間,有過彷徨,有過苦悶,有過爆發,也有過後悔,那些日子感覺漫長到度日如年也不誇張。現在回過頭來想想,感謝前輩老師的耐心指導,感謝同事朋友的真摯關切,更要感謝縣教育專家們對我們培訓引導,“若江海之浸,膏澤之潤”,讓我每每困頓時豁然開朗。下面結合個人自身經歷談談幾個月來培訓的最大收穫與成長。

新教師培訓個人心得收穫與成長

一、教育根本——立德樹人

俗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而教師大計,師德為其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要求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提升新時代教師素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任務,號召我們廣大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幼時,最初的夢想便是成為一名老師。老師代表著神聖權威,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成為模範去學習。漸漸長大,這個夢想開始被模糊、被遺忘,甚至大學選擇師範這個專業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不是因為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失去了興趣,只是因為潛意識裡我覺得自己離教師這個光輝的形象相距太遠,性格的內向不善表達、意志的遊離不堅定、思想的幼稚不成熟等等不足實在讓我沒有勇氣去澆灌“未來的花朵們”,我怕誤人子弟。而現在,把教師當做一生職業的決定,我是經過一番慎重的思考的。也許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我最先要做到的就是相信自己和改變自己。還好,我做到了!從教幾個月以來,學校帶領我們學習了李局長在新時代全縣師德師風專題建設推進會上的講話精神和《如東縣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準則》、《新時代中國小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一系列檔案要求,參加大大小小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師德師風”四個字一直在耳邊迴盪,它使我的思想意志更加堅定,使我的師德防線更加牢固,使我的目標追求更加執著。接下來的教師生涯裡,爭做一名優秀的“四有”教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

二、教學要求——返璞歸真

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樹人。師德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它是我們成為一名合格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而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韓愈的《師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就已明確教師的這一主要工作。

一開始,我所誤解的教書育人就是“授業解惑”。大四時,我在一個鄉鎮國中頂崗實習了一學期,課上我努力把課前備好的及自己理解的知識點教給他們,課後我也找學習困難的學生溝通交流,可是一學期下來學生進步甚微,厭學的學生喜歡我卻照樣不喜歡學習。真正成為教師之初,我開始意識到原先的問題——過度重視知識的灌輸而忽略學生的主動學習,也就是課程標準所強調的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於是課堂上我開始研究如何多層次的讓學生參與進來,多種朗讀方式、多種討論方式、多種回答問題方式等等,學生是“動”起來了,討論回答似乎都很火烈,隨之而來的問題又出現了:課堂45分鐘學習內容太少,課程進度嚴重拖沓;討論前缺少獨立反思,直接進入小組討論;討論時很熱烈,回答卻不積極或是回答內容偏離無關······後來,聽了朱喚民老師的《著力“真學” 精準施教》講座,我才真正明白問題源頭——過度重視學習方式的多樣化而忽略引導學生進入真實的學習狀態,沒有在寬鬆自由的學習氛圍下,使學生最大化碰撞學習智慧、突破學習困惑。接下來我需要更加努力地研究學生、備好教材和設計好課堂環節,每節課反思是否達到“六真”——自主先學是“真”學習、課堂展示是“真”交流、小組合作是“真”互助、質疑問題是“真”問題、教師講授是“真”需要、當堂反饋是“真”訓練。

三、師生目標——共生樂享

我是從袁炳飛老師《成長:走向共生與樂享》講座中,接觸到 “共生”、“樂享” 這兩個新鮮的詞。在學校這個小環境下,主要存在三種相互關係——學生與學生的關係、老師與老師的關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沒有一個人是單獨存在的,我們處於一個共生圈。如何使得我們的共生達到樂享(最理想化)——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共生共榮呢?

在學生與學生的共生圈中,我們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同桌互動、小組合作等活動引導學生形成互利關係,及時有效地查漏補缺,共同進步;通過建立多元評價、獎懲機制等引導學生形成競爭關係,調動學習積極性,相互提升。在教師與教師的共生圈中,作為新教師,我自覺目前更多的還是一名追隨者,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的我還需要多去請教前輩教師的意見,多聽聽經驗豐富的老師的課堂,結合自身教學形式,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做一名與之齊驅的同行者。未來的幾年裡,我希望能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改進,做一名優秀的領跑者。在師生共生圈中,我們要和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這就需要我們懷以仁愛之心,充分研究學生,多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設計課堂,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在相互學習中,師生共同享有高峰體驗!

TAG標籤:培訓 成長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