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文思社 人氣:5.97K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新版多篇】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一

從教30多年來,對資訊科技知識掌握的很少,在教學中很少運用網路蒐集材料,教學上運用的教育資源很狹窄,侷限於課本。通過這次教師網路研修,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什麼是微課程?什麼是微視訊?學會了在教學中怎樣運用微視訊,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等等。

專家在《運用微視訊,微課程改變學生學習方式》講座中首先講以往的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幾個方面問題和對問題的分析講解:

(一)、教學資源以書本為主,缺少多樣化生活資源。

學生接觸到的是手中的課本,我們的課程是開放的,我們是傳遞正能量的,學生應該接觸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他們應該瞭解到社會各層次的相關問題,更要關注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因為多樣化的生活資源可給學生多樣化的生活體驗。有利於今後踏上社會,來適應變化的社會。

(二)、教學目標以知識為主,缺少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方法和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落實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更多的落實在教師的日常教學的行為當中,我們既然要關注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就要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資訊,如果不給學生相應的資源,那怎麼能培養他們的能力。比方說要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我們就得給學生提供社會上一些典型的案例,有些案例是鮮活的,有利於學生的思維深層次。

(三)、教學方法以講授為主,缺少情景體驗與探究。

很多教師平時講課大多都以完成任務,講授為主。講授的內容學生聽過了,可是學生又能記住多少呢?可是如果學生伴隨著情景的體驗,加上社會實踐,以及探究活動的開展,學生參與活動當中,他們獲得的認知與我們講過的是完全不同的層次。

(四)、教學過程空洞說理多,缺少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學以講授為主,只能讓學生口頭會說,不能落實行動。

(五)、教學關注點以教為主,缺少對學生方式的指導。

教師以教為主,教師關注如何去講,如何去說道理,忽視學生不是容器。灌輸式的教學,對教師來講,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學生來講沒有落實品社課教人做人的目標。其次,專家又詳細講怎樣運用微視訊,微課程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策略。

通過這次網路學習,我要更加地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按《教師的職業道德》標準時時刻刻約束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合格的一名人民教師。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二

9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為期兩天的微課程設計製作培訓,聆聽了華東師範大學杜龍輝教授《生成性資源-微課程教學設計與製作》的報告。杜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幽默風趣的話語,精彩的案例,伴隨著不時傳來的陣陣掌聲,讓教師們經歷了一次頭腦風暴。下面我將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收穫:

關於“微課”,在學習之前對於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個概念。我主觀的從字面意思理解為:簡短的視訊課。學習之後我對微課有了全新的認識。

1、知道了什麼是微課?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線上視訊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線上教學視訊。

2、明白了微課的特點:“短小精悍”。“短”即視訊長度短,一般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5分鐘左右最好;“小”即主題小;“精”即設計、製作、講解要精良,不要囉囉嗦嗦的;“悍”即學習效果震撼、令人難忘。

3、微課教學克服了傳統教學無法實現因材施教的弊端,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程度好的可能看一遍就已經掌握了,就不需要再浪費時間了,可以把時間用到學習其他內容上;程度弱的學生可以反覆觀看微課,直到自己掌握為止。這樣就使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步調學習並隨時線上與同學互動。

4、瞭解了微課的幾種製作方法:用錄屏軟體、攝像工具、智慧筆或專用軟體錄製,也可以在錄播教室錄製或專業演播室製作等等錄製方法。其中比較常用、容易操作的微課製作方法有三種:PPT式微課、講課式微課、情景劇式微課。

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衝擊,真正領會到了微課程“微而精,小而奇,內容少,蘊意深,從小處入手,解決一個問題”的獨特魅力。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三

微課程這個術語並不是指為微型教學而開發的微內容,而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化成的、以線上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

微課堂針對中國小階段的學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解題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據調查發現,在網路課程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在10分鐘內。因此,為迎合學生的這一學習特點,佛山在全省乃至全國首創了“微課”模式,老師上傳的公開課再不是長達40分鐘的完整一節課,而是隻有5至8分鐘的精華內容,且在播放過程中可隨時暫停。據悉,在微課程講授完畢之後,還伴隨提供習題、測試等供學習者加固知識點。

按照課堂教學方法來分類。分別為講授類、問答類、啟發類、討論類、演示類、練習類、實驗類、表演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探究學習類。

微課型別可分為課前複習類、新課匯入類、知識理解類、練習鞏固類、小結拓展類。其它與教育教學相關的微課型別有:說課類、班會課類、實踐課類、活動類等。

未可堂尤其專注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分析學生地各種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四

在沒有繼續教育之前,作為一名農村的國小語文老師,對於微課是陌生的,更沒有運用過,而通過這次遠端教育的培訓,我學習到了以前從沒有接觸過的知識,雖然有的課第一次沒有聽懂,或者不熟悉,就一遍一遍地再聽,最終還是弄明白了,特別這些微課的學習,我印象特別深刻:

一、瞭解微課

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什麼是“微課程”,微課程指的是時間在10分鐘之內,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說清楚一個知識點,知識點不要過多過雜。

這對於我們經常在一線的老師,確實是一個挑戰,因為平時一節課都是四十鍾,而且內容也很多,只需要把重點的講清楚就行了,沒有設計過一個知識點的小課程。

而微課程恰恰把課本中的那些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做出來,讓學生進行重點的理解,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的質量。每一個微課程都短小精悍,知識點明確,且創意豐富,讓人看一遍就能記憶深刻,這對於國小生注意力短,上課愛分心,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在課堂。

二、熟悉微課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微課程是在實現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轉為學生的學習方式。微課程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選題、設計、拍攝、和製作,做到主題突出,指向明確,具有“短、小、精“的特點,讓學生能夠花最小的時間學到相關的知識。

通過這樣的微課程學習,讓學生有效增加學習的機會,滿足學習的需求,最大限度的自主學習,用移動學習終端隨時開展個性化的學習活動。從而為學生指點迷津,更重要的是它將單一的被動接受學習方式還原為豐富多彩的學習方式,使得課上的正式學習與課外的非正式學習,有機結合,連續統一,激勵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培養自方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生個性需要發揮到最大限度,從而為學生提供一種新型的學習自主方式。

三、嘗試微課

經過多次地看視訊,自己也想嘗試一下微課程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哪怕是失敗的,那樣也可以總結教訓,為下一次的嘗試提供一些經驗

我首先1、規劃微課內容。

a、分析學生、教材、重難點和易錯點。

b、設計內容結構、表述方式和視覺效果。

c、製作微課、後期加工、字幕、版權。

d、應用課前預習、課中輔導、課後總結

e、評價教學效果

2、製作微課a、時刻謹記您的微課程使用者是學生。

b、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c、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d、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內容。

製作是我這次行動的難點,因為以前大多隻是簡單的PPT課件,而這次製作過程中,如:標註關鍵字,用圖形符號……都不怎麼會,所以僅僅是一個製作就費大勁,然後時間也不是很準確,把握也不好。

雖然這次嘗試並不理想,但是我仍然很高興,因為通過這樣的學習,我學習了新的知識,接受了新的能力,領略了新時代的教學新方法,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一遍一遍地努力,也會做得更好,因為微課程的教學,不再是單純的課堂授課方式,而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廣泛,思維更開拓,

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我感受到了微課程的精彩,看到了微課程的發展趨勢,今後,要努力學習新的科學技術,讓這些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實踐。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五

微課,在百度搜索中得到的解釋是:指以視訊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1]“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訊(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練習測試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它們以一定的組織關係和呈現方式共同“營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因此,“微課”既有別於傳統單一資源型別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

“微課”的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教學視訊是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根據中國小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因此,相對於傳統的40或45分鐘的一節課的教學課例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較少:相對於較寬泛的傳統課堂,“微課”的問題聚集,主題突出,更適合教師的需要:“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如教學中重點、難點、疑點內容)的教學,或是反映課堂中某個教學環節、教學主題的教與學活動,相對於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複雜眾多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精簡,因此又可以稱為“微課堂”。

(3)資源容量較小:從大小上來說,“微課”視訊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視訊格式須是支援網路線上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師生可流暢地線上觀摩課例,檢視教案、課件等輔助資源;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下載儲存到終端裝置(如膝上型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泛在學習”,非常適合於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資源使用方便。“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它以教學視訊片段為主線“統整”教學設計(包括教案或學案)、課堂教學時使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和課件、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學生的反饋意見及學科專家的文字點評等相關教學資源,構成了一個主題鮮明、型別多樣、結構緊湊的“主題單元資源包”,營造了一個真實的“微教學資源環境”。這使得“微課”資源具有視訊教學案例的特徵。廣大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典型案例化的教與學情景中可易於實現“隱性知識”、“默會知識”等高階思維能力的學習並實現教學觀念、技能、風格的模仿、遷移和提升,從而迅速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生學業水平。

教是為學服務的,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該圍繞著學生的可持續學習服務。無論是什麼方式的學習,我個人認為:不但能傳授知識還能傳授方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有主動學習探究的慾望、能引發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學習(所謂的高階思維活動的學習)才是有效、有價值的。

翻轉課堂(invertedclassroom)的精髓在於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於老師是否願意改變,是否願意放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習慣?

「翻轉課堂」模式的科學之處,在於打破了教學領域一個長期存在的積習。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知識傳授的階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

改變教學模式,從單向的講授,改為透過在課堂上發問題與小組互動,啟動學生思考與討論所學,結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瞭解的正確率提高一倍。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習過程的第一步——“資訊傳遞”,並把這一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課堂上;但他們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內化”,傳統上都把這一過程,放在缺少幫助的課後環節中。結果本應用於師生互動、同伴協作和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一個人佔用來作知識傳授。

但很多事實證明,由於群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得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註定了是一種有缺陷的方法。由於新網路科技讓知識的傳授變得便捷和容易,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而把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到第二步了,換言之,就是把“吸收內化”這一重要的過程放在課堂時間。

課堂上,同伴間的互助教學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1倍。而翻轉課堂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個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碰到疑難時,學生容易因無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學習動機和成就感。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翻轉課堂可以迅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推動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心理建設,主辦者必須要先對相關的老師、學生、家長說明原因,並鼓勵他們嘗試用新方法來學習!

雖然只有一節課的培訓時間,有啟發也有思考,作為一個老師,我覺得無論是採用哪一種技術,教學設計是放在第一位的,也就是說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目標的設定、學生情況的瞭解、策略的選擇比技術的使用更重要,技術使用得再好,把握不住教學的本質的話,那也只是個花架子,只能去哄哄外行人,對學生學習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有了好的教學設計,恰當的技術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至於選擇哪種技術合適,我個人覺得不用太多,要操作方便、省時,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六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網路上各種軟體教學、英語教學、書法講座、教學公開課、自制教學短片等不同形式、內容的微視訊以星星之火之勢廣泛發展起來。我們把時間在十分鐘內、有明確教學目標、集中說明一個教學內容的視訊課程稱為微課。

微課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有教法精講、考點歸納,也有學習方法、經驗技能等方面的講解和展示。微課能夠通過視訊全面、真實地進行課前翻轉、課後鞏固教學,“10分鐘左右的時長符合當今網路時代資訊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因此,微課作為一種資訊科技與教學融合的手段被迅速推廣。以往大量的課堂實錄、教師講座等形式的視訊,整個教學過程被完整錄製,內容容量大,播放時間長,節目形式和傳播渠道比較單一,製作難度高,並不適合學生自主學習。而微課針對一個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節目時間短,教學內容明確,製作便捷,方便儲存到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多媒體移動終端裝置上觀看,符合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規律,不僅適合學生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也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微課的選題和教學設計

選題是微課製作最關鍵的一環,教師拍攝製作前要研究教學內容,針對某個教學重點、難點、易錯點、易混淆點進行錄製。微課切忌拍攝成一堂完整的課堂實錄,切忌課堂搬家。一節微課要用十分鐘以內的時間講透一個特定的知識點。

在設計和製作微課的時候,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學生為本,面向學生,為了學生學習”。每個微課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清晰,要有效解決具體的教學問題,注重情景化、趣味化、視覺化。微課可以根據課程的需要,突破教室的侷限,綜合使用各種展示工具、多媒體表現方式,在各種位置、場景下錄製,以靈活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微課製作的形式與技術要求

目前,微課製作的形式非常多,可以是教師進行情境性的內容講解或展示實驗教學過程;可以是教師在黑板上或紙上的板書,清晰醒目地展示某個運算推理過程;也可以是通過錄屏軟體錄製的螢幕操作或是語音講解和批註展示的PPT演示課件等形式。選擇用什麼微課表現形式取決於課程教學的需要。

現在微課製作技術門檻大大降低,可選擇的裝置也十分豐富,攝像機、數碼相機、攝像頭、手機甚至平板電腦都可以用來進行拍攝錄製。電腦螢幕上的操作可以使用錄屏軟體錄製。

微課的視訊質量對教學效果影響非常大,所以微課要求拍攝主體明確,背景整潔。視訊輸出解析度可以為320*240、640*480、720*576等大小,格式為MPG、MP4、FLV、MOV等,錄製解說時使用外接麥克風,音訊採用MP3、AAC格式,解說聲音巨集亮清楚,外部環境安靜無噪音。採用錄屏軟體截圖錄製時電腦分辯率為1024*768,顏色位數為16位。螢幕字型顏色搭配醒目。在保證聲音影象質量的前提下,儘量控制微課檔案大小,50M內為宜。

三、微課的錄製與後期編輯

1、攝像機拍攝

講授類、演示類的課程可以用攝像機拍攝。教師可以自己使用家用攝像機單機拍攝,將攝像機固定在三腳架上,確定好取景範圍後就可以拍攝。錄製過程中教師要自然放鬆,保持良好的教學儀表姿態,把鏡頭當作學生,注重目光交流。演示類的拍攝背景要簡潔,最好是白色或是淺色。後期剪輯時再插入教學課件等資料。錄製過程中教師如果出錯,把講錯的地方重講一遍,操作失誤的地方重做一遍,保持整個教學過程的流暢,後期剪輯的時候再進行加工整理。

為了追求更優良的視聽效果,提高錄製效率,也可請其他教師或攝製人員使用專業攝像機協助拍攝。採用多機位進行拍攝,教學中近景、板書等畫面拍攝,通過VGA口採集多媒體課件展示畫面一次性錄製合成。教師在製作前要和錄製人員多交流,準備表達教學意圖,確保教學內容完整記錄。注意音畫同步,錄音時使用領夾式無線專業話筒。

2、手機加白紙拍攝

複雜的教學過程需要多人合作採用攝像機拍攝,其實對於一些小場景的演示型微課,就可以使用簡單的拍攝工具拍攝製作,進一步提高教師自己製作微課的靈活性和便捷性。

可以採用手機加白紙拍攝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技術難度低,操作簡單,易於分享。首先選取一部在500萬畫素以上的手機或攝像頭。把手機支架固定在桌子邊緣,將手機固定到手機支架上。開啟手機拍攝功能,調整手機拍攝的取景範圍能覆蓋整張白紙,並保證紙面字跡清晰,教師準備好白紙上的書寫、繪圖、演示等操作後開始錄製。這樣的拍攝過程非常簡單方便實用。拍攝時保持白紙穩定,教師注意保持坐姿,頭部不要進入畫面,手部不要佩戴過多飾品。

3、電腦螢幕截圖錄製

對電腦螢幕截圖錄製適合於製作軟體操作類微課以及將PowerPoint簡報製作成微課。教師可以使用Camtasia Studio軟體進行電腦截圖操作的錄製。這款軟體提供了強大的螢幕錄影、視訊剪輯功能,在後期編輯時能夠新增字幕、標註,能自由裁剪,提供豐富的轉場效果,還能自由變焦,能放大區域性畫面,並跟隨滑鼠移動。

對於錄屏演示型的微課,儘量避免滑鼠游標的隨意移動,以免對學生造成學習干擾。錄製過程中,滑鼠的點選速度不能過快,要有適當停頓,在關鍵環節適當增加提示,便於學生跟上講解的進度。

其實,在實際錄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實踐操作過程的需要,靈活選擇攝像機或手機等拍攝工具,混合使用上述一種或者幾種製作方式製作微課。無論採用什麼工具、什麼方式,都必須保證錄音質量。最好使用錄音質量好的電容式麥克風。說話時將話筒放在離嘴遠一點靠下的位置,不要靠太近,避免把爆破音和嘶嘶聲都錄進來,影響教學效果。

四、微課的後期編輯製作

微課的後期編輯工作首先是糾錯。將攝像機、手機等拍攝好的視訊匯入電腦,使用會聲會影、Edius、Premier、Cooledit等音視訊編輯軟體。剪輯要符合視覺習慣和教學規律。檢查修改視訊中出現的拼寫或者語法錯誤,一定不能出現知識性、政策性錯誤;刪、減教學過程中的停頓與拖沓聲音與畫面,保證整節微課的教學內容緊湊有效。

其次是添彩。每節微課應該製作簡單的片頭,內容包含微課題目、作者、學校名稱、微課所屬學科、微課適用物件及教材版本、單元、知識點等資訊。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在微課中新增提示總結字幕和動畫效果,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編輯完成後,選擇合適的視訊格式進行視訊輸出。

五、結束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方式已初見成效,但還不成熟和完善。有的微課形式傳統單一,教學效果不明顯;有些教學內容沒有在10分鐘內講清講透,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製作成微課。這就要求教師能深刻理解教學的重點、難點,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與需求,重組教學內容,熟練運用各種教學工具與技巧,製作精良的微課。

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大力開展相關的培訓,讓教師切實掌握微課製作的方法與技術,加強微課的實踐與應用,注重宣傳推廣優秀的微課程。在微課的設計與製作上推廣團隊開發、體系開發、課題化開發的方式,進一步推動教學與資訊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動微課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七

最近,學校組織大家進行了兩次微課程的學習,《思維導圖》和《讀書策略》,通過學習,感覺真是受益匪淺。

首先感覺用思維導圖上數學課,耳目一新。它不僅能將各種零散的知識整理出對應的關鍵詞,抓住重點,融會貫通成為一個系統,清晰了知識結構,便於學生明白其中的邏輯關係。還能清晰體現一個問題的多個層面,以及每一個層面的不同表達形式,提高了學習效率,增進了理解和記憶。這樣學生不需被動地去設法記下每句話和閱讀一串串長長的句子,而是積極地對關鍵字進行加工、分析和整理。記住一幅圖畫比記住一長段文字快得多!同時又開發了學生的空間智慧。使學習充滿趣味。總體感覺:好玩、有用、又幫助理清了知識之間的聯絡。

其次,對指導學生閱讀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薰陶和啟迪。眾所周知,閱讀帶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能拓寬知識面,提高品德修養和思想情趣。良好的閱讀能力不但可以

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感,而且能讓國小生學會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從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進而豐富其情感體驗,發展他們健康的個性。因自身一直從事數學教學,雖熟知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但對其具體的方式方法的指導,知道的就微乎其微了。通過短暫的微課程學習,使我知道了如大人給予有效的好書指導、並通過圖書室、開展讀書會、觀賞原著電影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八

每一次的學習都是一次心靈的昇華!因此,我很珍惜這次到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習徐長青老師關於“微課程、翻轉課堂”的專題報告。在聽了兩節數學觀摩課及講座之後,我真的是感受頗深,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的無窮藝術魅力。現就這次學習談一談自己的點滴體會。

報告開始,徐老師先向我們闡述了什麼是微課?他用“全新的視角”、“深度的追問”、“破碎化處理”三個詞精準地詮釋出微課的特點。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究竟什麼是微課,徐老師又用五年級學生向我們進行了課例展示,一共展示了五節微課,雖然每一節課都微小短暫,但卻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特別是《手趣》一課,徐老師用學生熟悉的手指和植樹問題巧妙地結合起來,使這個一直令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再如《審題訓練》一節,徐老師用具體地題目,教學生如何審題,讓學生明白僅僅讀題是不夠的,要把眼前的文字放進腦子裡,也就是深度閱讀,這對學生將受益終生。除此之外,徐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理解》、微視課例、微課研究等。

徐老師用一個個生動形象地課例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是微課,讓原本對“微課程”完全沒有接觸過的我充分領略了微課的魅力。後來,徐老師又用“勾股定理”作為課例向我們講解了什麼是翻轉課堂,通俗的說就是把我們的假設證明出來。精彩地課例之後,徐老師又向我們做了關於“微課:讓我們改變”的講座。徐老師向我們講解了設計微課程的注意事項,並詳細地講解了如何設計微課程,最後,徐老師又針對微課的設計給我們提出了8條寶貴的建議,包括:

1、物件是學生,要時刻謹記;

2、一個微課程只說一個知識點;

3、儘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很簡單、很容易的東西;

5、給學生提示性資訊;

6、微課程是整個教學組織中的一個環節,要與其它教學活動配合;

7、微課程應有恰當的提問;

8、每一個微課程結束時要有一個簡短的總結,等等。每一條建議對我們來說都十分有用,需要在日後的應用中細細琢磨。

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師說的那句:“要時刻謹記你的物件是學生,要把陌生的知識放到熟悉的環境中去學習,把熟悉的知識放到陌生的環境中去運用。”是啊,我們講每一節課都要讓學生真正有所學,讓舊知識在新知識中提高優勢,新知識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應用,使學生樂學,愛學!

每一次外出學習對於我都是一種反思和激勵,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做到課前認真解讀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課後認真反思,堅持寫好教學後記;多看書學習,多做筆記,不斷提高自己教學業務水平。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九

通過這次網路培訓學習,讓我認識到微課程在我們教學活動中所起到的作用,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幫助。微課程課件的製作非常方便,它不需要昂貴的裝置,只要有數碼相機或觸屏手機,都能夠拍攝微課;微課程的題材非常的豐富,一個知識點就可以成為一段微課的內容;微課程的編輯製作也非常的簡單,編輯軟體非常的多,這些軟體的操作方法簡單易學,初學者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能夠學會並掌握它們。

“微課程”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程設計一般通過PPT、手寫板、手機錄音視訊、錄音等手段完成,由結構、畫面、文字、語言組成。

在培訓中提到了微課程設計中應注意方面和操作方法,以生動案例給我們剖析了微課程設計的操作流程與應注意事項。我感觸比較深的是微課程設計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提問策略促進學生思考”,這些多樣化的提問策略簡單易操作,效果明顯,而且每一個微課程結束都要有一個簡短總結,概括性強、針對性突出。在微課程設計中還要求不要輕易跳過教學步驟,即使是很容易、很簡單的內容,設計中要巧妙使用“暫停”,合理引領孩子的思維,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在微課程設計中師生可以同臺進行,實現真正的共同探究學習策略。

微課程引領教室變革。只有通過教室教學的結構性變革才能發揮微課的真正價值。傳統教室“先教後練”,即新課匯入、知識講解、佈置作業、課外練習的教學結構,要變革為“先學後教”的教學結構,即研討、練習、輔導,到佈置預習、預習指導、知識預習。微課就是用來支援學生的知識預習。教師要開發好微課程,首先要選取好教學內容,並把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次要進行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充滿趣味地進行學習;最後必須親自動手製作課程,藉助PPT、手寫板、微視訊、微音訊等資訊化手段來進行課程開發。

《微課程及教學應用》學習體會

通過對於微課的學習和體驗,我認為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方式,有很多重要意義:

1、微課是一種濃縮型課程,時間簡短,知識點明確,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自助餐”式的學習體驗。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課後複習,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學習某些知識難點或者技能,並且可以反覆學習,針對性強,靈活性強,充電時刻充足,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2、因為微課時間十分簡短,在10分鐘以內,並且主題明確,只有一個,可以使學生在這段時間裡把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不易分神。

3、網際網路發展是大趨勢,尤其是移動終端的快速崛起,網上學習、手機學習或許會成為日後的主流學習方式,而微課正是適應了這種改革趨勢,走在發展前沿。

4、微課程可以促成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學生們可以自定學習計劃,按照自己的步調來安排學習內容,自己搜尋,自主檢測,培養學生對於學習的元認知能力。

學習微課程心得體會 篇十

微課,教學改革中的新產物,以前我覺得微課由於時間太短學生學不了什麼。通過這些天網上課程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其中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這一課程的學習感觸很深,通過多次的學習,使我對微課程設計與應用有了更多更系統更深刻的認識和了解。經過幾天的研修學習,看了裡面的微課,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課”其實就是無生上課,它可以分:理論講授型,推理演算型,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技能訓練型,實驗操作型。上課就是教師根據事先設計的教案,在沒有學生的情況下面對聽課者上課。它在傳統的聽課、評課活動的基礎上增添了“說課”和“答辯”等環節。

微課雖然是無生上課,但上課的老師必須心中有學生,根據學生進行課程設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師的教學技巧和老師的教學素養。微課其實是老師與學生在心靈上交流、互動的教學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課,從而達到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