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社工經驗做法”學習體會

文思社 人氣:3.11W

我參加了對蘇州、杭州對社群建設考察學習活動。個人感觸頗深的是蘇州的姑蘇區。姑蘇區以街道社群體制機制改革為契機,通過“共治、善治”開闢了社群治理的新路子,使基層治理與社群居民融為一體,在紮實推進社群治理與服務現代化程序中形成了鮮活的“姑蘇樣本”以下是幾點感悟:

“全科社工經驗做法”學習體會

1.機構設定更加合理。聯合工作站與社群獨立設定,聯合工作站承擔所有社群政府審批事項,一般由6名全科社工組成,集約化的辦公保證的服務的準確、全面、高效;居委會承擔所有政府審批事項以外的工作內容,一般由15-18名工作人員組成,不必設定視窗,工作人員基本都在出來流動中處理群眾事務,零距離貼近群眾服務,這樣還避免了站居不分,很多工作交叉重疊在一起的現象。這種做法有效整合了社群公共資源,同時也充分釋放人力、激發活力,促進了公共服務效能的提升和社群自治功能的迴歸。

2.服務更加科學高效。構建了“網際網路+全科社工”的服務形式實現社群治理以及社群和網格資訊“一次採集、多方共享”。聯合工作站設定專門的區域負責資訊採集工作,建立社群大資料,服務社群,最大程度上避免了重複工作。

3. 服務更加精準便民。“全科社工”受理業務區分即辦件、承諾件,杜絕來訪居民“等待、再來、折騰”等現象,達到“居民手續齊全的業務即來即辦、即辦即走”的便民服務標準。

4.社工考核機制更加完善。對社工進行分級管理,對應著不同的崗位和薪資待遇,讓社工有“奔頭”,避免了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的“大鍋飯”現象。

5. 社會組織參與社群建設動力更加充足。姑蘇區的三級孵化網路激發了社會組織參與社群建設的活力,通過社會組織的參與,不斷豐富著社群服務的內涵。

6.意見和建議:一是落實社群人員配置,按照不少於每300戶一名社工的的標準配齊配強社工隊伍。二是建立完善社工考核機制、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