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時期群眾觀念以及黨群關係的再認識

文思社 人氣:3.08W

什麼要堅持群眾路線,這是我們黨的宗旨觀念決定的。所謂宗旨,就是最根本的價值觀。如果不能堅持群眾路線,我們黨就不能成為共產黨,這當然是不需要研究的道理。

對新時期群眾觀念以及黨群關係的再認識

我們說群眾路線教育,是站在黨內角度看問題,那麼我們不妨跳出這個角度,從歷史的、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問題,來對群眾觀點進行再認識。

第一,“群眾”這一稱謂客觀地看具有一定程度的歷史侷限性,容易造成思維定勢。

也就是說,當我們提到“群眾”這個概念時,在一定語境上,我們就把自己與“群眾”相脫離。

“群眾”這一概念古已有之,來源於封建社會。“群眾”兩個字,一個是“群”,一個是“眾”,這兩個字含義不同。“群”有一個“羊”字旁,本意指的是動物的集合,“眾”,三個“人”字,指的是人的集合,但被合併起來使用。古代還有個詞叫“牧民”,“牧”是放牧的“牧”,但不是指放牧的人,而是指對人民進行管理,像放牧一樣。還有“百姓”這個詞,是封建帝王對人民的稱謂。因此,事實上“群眾”這個稱謂與“牧民”、“百姓”一樣,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語境。這樣的稱謂從本質上看缺乏現代性,從意識形態上仍有舊制度的痕跡,容易造成稱謂主體的優越感,也就是說當我們稱呼“群眾”的時候,往往潛意識裡“群眾”和我們就是不平等的,因此這種思維定勢需要開拓。

第二,堅持群眾路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有一個官員面對記者提問說“你是為黨說話還是為群眾說話?”,這當然是錯誤的,但他的錯誤也在於他藏不住話,把潛意識說出來了,把黨與群眾分開來,甚至對立起來。但是,我們很多人確實還是有這種潛意識的,這其實也是舊思維定勢的遺留。

我們黨與群眾的關係往往被比作“魚水”關係和“舟水”關係。“魚水”關係,即魚要水來養,沒有水魚就會死;“舟水”關係,即“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但這兩種關係,不管是“魚”,還是“舟”,他們都是主體,“水”只是背景,是一種功能,沒有成為主體,而是為主體而存在的,因此這從一定程度上看也是不平等的。特別是“舟水”關係,船總是在水上的。因此,黨和群眾的關係除了是“魚水”關係、舟水”關係,更是“水水關係”。

也就是我們要有一個觀念,我們自己也是群眾,我們的黨員和幹部,都是群眾這個“汪洋大海”之水裡面的水分子,只有分工不同,沒有特殊性。我們人都穿衣服,不同的衣服給人不同的形象,但是全部脫了衣服,大家都一樣,誰都沒多一點沒少一點什麼,否則就是怪物。

我們的職務賦予我們各種各樣的角色,但在工作職務以外,大家也都是群眾。我們開私家車出去,在交警面前就是駕駛人,在稅務機關面前我們就是納稅人,在醫生面前我們可能是患者,在法官面前我們可能是訴訟當事人,沒有什麼區別。

我們開著私家車在路上違章了,交警攔下來要你交出駕照,這個時候不管是什麼局長,心裡肯定都是有些緊張的,擔心交警如何處理,因為交警只認你是違章的人,我們大概沒有任何時候比這個時候更有群眾的感覺,沒有任何時候比這時更體會到群眾路線的意義。也許我們在“勢力範圍”內交通違章的時候可以找找交警大隊,在自由裁量範圍內照顧照顧,但是我們開車到外地呢?

我們都還有七大姑八大姨,有各種各樣的事,要去行政服務中心和各個部門辦各種事、各種審批,孩子上學、批地建房什麼的,有的自己去辦,有的請我們代勞,我們也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總不可能事事找局長。

戴大蓋帽的生病要碰到拿手術刀的,拿手術刀的逛市場要碰到賣茶葉蛋的,賣茶葉蛋的擺攤要碰到戴大蓋帽的。其實各行各業都要有職業操守,都要有群眾觀念,否則都搞本位主義,就可能陷入“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社會就不能和諧。

因此,為什麼要堅持群眾路線,因為我們本來就來自群眾,本來就是群眾,這也是構建社會和諧,實現永續發展的需要。

第三,堅持群眾路線要求認識到“群眾”範疇的相對性。

我們一般談到群眾就是指體制外的人,黨員、幹部、公務員、國企從業人員以外的人。但是在體制內,我們也有領導幹部和一般幹部群眾的區別,一般幹部也是群眾,可是我們談到群眾路線時,往往把體制內的人當成一個整體,忽視了體制內也有不同群體,也有差異,也有群眾和不同的訴求。

比如現在講“八項規定”、“反四風”、反腐敗,主要是針對領導幹部,但是社會上往往盯住的是包括一般幹部群眾在內的體制內的所有人。相對領導幹部,一般工作人員待遇要低,機遇要少,他們也有訴求,但是往往被淹沒了。

有的幹部在一個單位可能一待就是二、三十年,工資不高,升遷無望,工作單調,產生消極倦怠情緒也就不奇怪。領導幹部的變動和交流制度現在比較規範了,但是一般幹部是不是也有各部門、各地方之間的交流制度?基本上沒有,所以產生兵僚主義也就不足為奇。很多群眾往往對兵僚主義比官僚主義更痛恨,很多領導也希望從制度上能突破。

還有,不只黨外有群眾,黨內也有群眾,所以江西省委曾發了一個檔案,要求黨內一律互稱同志,這是有貫徹群眾路線的用意的。我們開展群眾路線教育,也要注意黨內群眾的訴求。

第四,要與時俱進的發展群眾觀念。

與時俱進就是要順應全球化、現代化,乃至與世界進步潮流接軌。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重要講話中要求強化依法治國理念,強調法治思維,在此基礎上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近年來在很多體制內的官方場合強調“公眾”、“公民”的理念,比如在應急維穩領域,我們提的是“提升公眾安全感”而不是“提升群眾安全感”,這些都是訊號和趨向。

在新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群眾路線方面更具有開明開放的理念,這也體現了我們黨與時俱進的政黨品格。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群眾觀念再認識,從而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

TAG標籤:群眾 黨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