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

文思社 人氣:9.36K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1

在如今的時間節點上,中國倡導工匠精神,甚至工匠精神成為國家級的議題,是基於兩個大背景,一是中國製造需要升級,二是中國消費正在升級。

首先,中國製造必須要升級,那就必須擺脫之前利用人口紅利開展的勞動力密集、附加值低的低端加工業。從“中國加工”到中國製造,再到中國創造,實現脫胎換骨的改造,不能夠再走大批量生產、附加值低的經濟發展道路,不能再生產粗枝大葉、跑冒滴漏的低端產品,必須依賴“工匠精神”,對產品品質、外觀設計、使用者體驗精益求精,實現中國製造的換擋升級。

其次,中國的消費正在升級。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壯大,中國消費者對於消費提出更多的升級要求、多樣化要求,不再滿足於之前大批量生產、低質量標準的“大路貨”,希望能夠滿足自己的個性化的需求。所以,才需要有工匠的精神,對產品品質、設計、功能全面提升,以全面迴應中國消費者的個性化、多樣性需要。之前熱議的“日本馬桶蓋”就是一箇中國消費升級的標誌性產品。

總之,中國製造升級、消費升級是“工匠精神”的前提。

而如今,在公共輿論平臺上,很多時候“工匠精神”被脫離了先進製造業的大背景,不談“工”,只談“匠”。結果,很多時候“工匠精神”被偷換成“手工製造”、逆工業化,一些落後的生產工藝,乃至三無產品、黑作坊,居然搖身一變,開始標榜自己的“工匠精神”,甚至連“祖傳貼膜”這樣的低端手工業也掛起了“工匠精神”的羊頭。

是的,“工匠精神”被寫入了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上的政府的工作報告。但是,政府的工作報告到底是怎麼說的?——“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顯然,“工匠精神”的載體是企業;“工匠精神”的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定製化、個性化的升級需求,而其大語境則是:“中國製造”、生產流程、使用者體驗的全面進步,而不是對手工業、小作坊的退化。

所以,不要將“工匠精神”庸俗化,把一切從事手工勞動的都冠以“工匠精神”之名,甚至把低端的手工業、小作坊都說成“工匠精神”,否則,只能與國家提倡的、基於現代先進製造業的“工匠精神”南轅北轍。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

第一、什麼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三個詞,十二個字,數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沒有盡頭的事。這就是我認為的工匠精神。 第二、工匠精神的發展 從古至今,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之國、匠品出口國、匠人之國!不謙虛地講,中國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輝煌史。 今天的中國,不僅能在高尖端科技實現領先,華為、聯想、海爾、格力等中國企業也在其領域內位於世界前沿。這些成就的取得,同樣是現代中國人專注走心、追求極致工匠精神的體現。 時下提到工匠精神,許多人都再說德國、日本。這正如兩千多年前,世界痴迷於追逐中國製造的產品一樣,人們對於匠品價值的認可從未改變。德國、日本的製造都經歷過學習他國技術、仿造假冒、不斷升級、直到實現自主創新的過程。

德國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兒。1871年,德國製造還處在假貨和仿冒橫行時代。當時英國人規定從德國進口的商品必須標註“德國製造”,以此區分劣質的德國貨和優質的英國貨。

知恥而後勇,德國從此開始了精工製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時間,德國人持續不斷地在各個行業,堅持和傳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終於使德國製造成為世界上高品質的代名詞。 日本的工業製造是從學習歐美國家的技術、仿造開始的。1950年,日本還只能生產廉價而簡單的商品。此後的20年,將傳統的工匠精神傳承於規模化製造,極大提升了日本製造的品質。1955年設立“人間國寶”制度,用以保護匠人和小型企業,並在全社會持續倡導工匠精神。

中國有20xx多年的工匠精神傳承史,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工匠精神沒有在近代全面的傳承。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也使商業倫理問題突顯,部分企業為了獲取短期利益缺少商業道德,假冒偽劣、粗製濫造還時有發生。 只要擁有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願望,每個人都是匠人。在崗位上堅守本分、不斷進取、努力專研,支援民族工業發展、尊重每一位匠人都是在傳承工匠精神。

第三、企業為什麼需要工匠精神?

就目前的大環境下,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2019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結果是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說到工匠精神,我第一個總能想到瑞士手錶。百達裴麗、朗格、勞力士、江詩丹頓這些頂級豪表,全都產自瑞士。一塊手錶價值千萬,卻有讓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機械錶殼裡,能有744個零件,最小的細如毫髮。一個頂級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製造出一塊。這樣的一絲不苟,讓瑞士手錶成功地從日用品變身奢侈品,百年不衰。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應在於每一個人得身上和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第四,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日本最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稻和盛夫的經典自述,他說,“當你把一個產品完全當做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製成率的啟示。”

最後,希望大家把博實扛在肩上,產品放在心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祝福博實早日實現自己的企業願景!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3

付守永先生在序中就寫到"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麼精神支援呢?",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執著,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力量。正如小野二郎說的,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祕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而這就是工匠精神最純真的呈現。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曾經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我們為什麼工作?用什麼態度去工作?到底值不值得用心付出自己的努力?在迷茫的時候又會想:反正幹多幹少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在城市生活節奏較快,沒時間處理感情,只好非誠勿擾;沒時間旅遊,只好走馬觀花;沒時間學習,只好報速成班,過著"快餐式生活",當生活只求速度不求內涵時候,原本美好的東西都變味了,反映在工作態度上,就是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機心。想想,生存不易,我們只能慢慢來,一步步腳踏實地,用雙手和智慧去創造財富。那麼如何在工作中實踐這種精神呢?

樹立"不為金錢論"的工作觀

很多人都想得很簡單:工作就是為了養家活口,圖生存。當然這是基礎的,但如果一味變成為"為了賺錢而工作"就無法體會工作的樂趣和成功喜悅,無法獲得更多的提升,成為一個"上班奴"。俗話說的好: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讓賺錢的目標與自己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有夢想才會有動力,也不至於虛度光陰。在工作過程中還要解決好"心"的問題。高爾基曾說,"工作是快樂時,人生便是幸福;工作是義務時,人生便是苦役"。在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有時候我們會受到挫折,讓我們體會"進退"的深意,有時候有貴人相助,助我們錦上添花,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要從容去面對。

樹立"先做人後做事"的理念觀

工匠之道就是把理想變成價值的思維法則,成敗在一念之間,從改變念頭開始。五大正念中首要為先做人,後做事,用小約翰拼圖的故事,一語雙關:"人對了,世界就對了"。歲月悠悠,人要實實在在地做成幾件事情並不容易,堂堂正正做好一個人更不容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要善於把"會做人"和"能做事"有機的統一起來。

而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最重要的要改變書中寫到的三種思維方式:交差思維、差不多思維和走捷徑思維。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是有名的"差不多"先生,從歷史上看,我們的中庸文化、糊塗文化,導致人們以"差不多"為標準,以"難得糊塗"為明智。從現實看,"差不多"先生背後,是缺乏一種對他人、對客戶、對工作的一種基本的責任心。從專業上看,"差不多"先生的出現,也跟他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眼見經歷有關,很多事情,做的貌似差不多,是因為他不知道還有更好更高的標準,也就是跟他的能力有關。同樣交差和走捷徑思維,阻礙了自己進步的機會,對職業成長是很不好的。

樹立"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完美觀

時下,社會上一些人對工匠嗤之以鼻,認為工匠是傻子。他們覺得把工作做完就行了,精益求精做什麼?幹嘛非要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幹嘛非要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也有一些人雖然敬佩工匠,但理念信念淡化,不願付出勞動;但更有一部分人,憑著內心的信仰與追求,身體力行學習大國工匠,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創造更大價值。就像央視新聞推出的《大國工匠》系列,講述不同崗位勞動者用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群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這是一種值得社會尊重的職業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最稀缺的品質。

作為這個創新時代的年輕員工,雖然人的能力有大小,機遇各不相同,但只要人人願意在某一個領域日日潛心鑽研,都能成為受人敬重和熱愛的大國工匠,都能為自己的人生添色加彩。因此,要把工作當做一種修行,一種信仰,就像京瓷創始人滔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一樣,在工作中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工作當成事業,拋棄雜念,棄焦去躁;把工作當做是磨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橋樑;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來度過,對待任何事情都認認真真,精益求精,不留遺憾。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4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經濟正擺脫低端競爭格局,中國製造正在向中高階邁進,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亟待補上的“精神之鈣”,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意。

工匠精神確實重要,而且遠遠不止製造業需要工匠精神。對於一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向上向善的態勢。這種態勢並非憑空而來,與社會的“主德” 有著很大關係。工匠精神體現的精益求精的價值內涵,正是一個社會最值得提倡的“主德”之一,它對於激發整個社會向上向善的態勢,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從這一意義上講,各行各業都需要弘揚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體現在工匠身上的,兩者之間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關係。在看到工匠精神蔚然成風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當前存在把工匠和精神割裂開來的跡象。具體地講,現在普遍認為工匠精神重要,但工匠們還沒有普遍地實現有尊嚴的勞動,拿到有尊嚴的收入。

當我們感慨好的技術工人一“工”難求時,對應的一個現實,卻是技術工人說起來重要,對待起來次要。在一個單位,一個普通工匠基本上在收入和發展上沒有前途。由此體現在職業設計上,幾乎很少有人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優先定位於一個優秀的工匠。而體現在求學設計中,職業學校和普通高校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當我們講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時,這絕不是空洞的口號,應該有實在的支撐,更應該指向具體的人。這裡的勞動者,是指向所有勞動者,包括勞心者、勞力者。而從現實來看,更應該讓普通勞動者感受到勞動的尊嚴和價值,讓他們有發展的前途和空間。只有讓普通工匠有尊嚴地勞動,讓他們喜歡和願意做一名優秀的工匠,他們身上的工匠精神才會成為有源之水。

不要把工匠與精神割裂開來,更不要對立起來。我們還從來沒有看到一個社會,可以只重視工匠精神而不重視工匠的。現在很多人都在感慨德國的工匠精神,需要正視的是,在德國,做一名工匠也是很光榮的,不僅社會沒有歧視,而且從制度上保證了工匠有上升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講,在這個多元的社會,三百六十行,應該行行都有人喜歡才對。如果人人都想升官發財當明星,而沒有人想當工匠,那麼這不是一個健康社會,工匠精神也會成為無本之木。讓有志於當工匠的人當工匠,讓工匠也能享受到尊嚴勞動,也能有一個好的上升通道,這樣工匠精神才能活起來。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5

親愛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很榮幸在這裡代表學報部做“弘揚工匠精神爭做有為教師”為主題的演講。

工匠精神是一種品格,一種操守,教師是師德的建設者,共同承擔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使命。教師不僅要具備刻苦進取、專一從教的育人精神,更應承擔起弘揚中華匠心的偉大歷史責任。

我認為工匠精神是可以用四個詞語來概括和體現: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堅持。

敬業:首先我們應該愛自己的工作,這樣才能享受我們工作,才能像工匠一樣做出高品質的藝術品。教師是一個“平凡”的工作,如果確定做這個職業,就必須放平心態,拒絕浮躁,我們必須要有一定的信念和信仰。

專業:工匠首先是專業的,他必須有精湛的技藝,而作為老師的我們也同樣應該如此:我們必須具備專業的教學技能和精湛的專業知識。

精益求精是學生管理的態度: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幫特殊的學生,他們在國中是不被重視的,在學習和生活習慣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在管理上做到細緻和高要求,這樣才能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和社會價值觀。

堅持:工匠精神的另一個體現就是堅持,堅持把一件事做完,堅持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工匠做一件藝術品也許要幾十年才獲得成功,尤其在這種“快經濟”時代,有時候人們只注重眼前的東西而忽略了一些根本,對於教師這個特殊職業而言,我們更需要求真務實工作態度,堅持自己內心的那份純真。做這份職業我們要堅持,培養學生我們也要堅持和耐心,因為這是一個長遠的事業。堅持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堅持對學生期望,堅持用自己的工匠精神去感染學生,那麼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學生。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6

工作是一種修行,世間只有必然性沒有偶然性!

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製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製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裡,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製造的一絲不苟、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錶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入殮師就是殯儀館裡的葬儀師)裡。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

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之術|用的方法,創造價值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錶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並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脫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裡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著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這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工匠精神與群眾個人發展”。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意味著機械重複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著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著一個群眾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

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看過一則報道,說的是: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此刻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異於常人的成就,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取得這種成就的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一個群眾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一個群眾將會怎樣作為你所在的群眾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這天我以我所在的'群眾為榮,明天群眾以我為榮”,“我是這個群眾中的一員,我就應對我的群眾負責”。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就應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執著、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用心的應對學習,將學習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當中,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捷徑了,承擔職責,把自己當下的做好,捷徑可能就來了。所以請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一個熱愛群眾的成員。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8

在一個3000平方米大的現代化數控車床廠房裡,中國商飛大飛機制造首席鉗工胡雙錢所在的角落,並不起眼。

這像一個隱喻:在我們這個人口超過13億人的偌大國度裡,胡雙錢和他的鉗工同行們,顯得寡言少語,也幾乎得不到太多的關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勞動節期間,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大國工匠》在介紹胡雙錢們時,仍有一些網友驚歎,“原來還有這樣一群人的存在”。

《大國工匠》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節目播出之後,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截至5月7日,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 3560萬次。人們發現,包括胡雙錢在內的工匠們,之所以走入鏡頭,並非他們有多麼高的學歷、收入,而是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鑽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製造”。

近日,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副製片人、《大國工匠》節目製片人嶽群說,這樣的工匠精神,在當下浮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正如一位網友的評論所言:“當看見哈雷戴維森工廠的裝配工自豪地對兒子說,‘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車裡就有我的簽名’的時候,我想,我們的中國工匠也應該有這種榮譽感,社會需要給予技術人才更多尊重與重視。”

胡雙錢: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高階技師

可以不是官員也不是負責人但必須有別人難以替代的技術

提到優質製造,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瑞士、德國、日本等國家的製造業,以及這些國家裡控制誤差不超毫秒的鐘表匠,僅擰各種螺絲就要學習幾個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壽司都要捏成極致藝術品的手藝人。而經這些工匠之手製造出來的產品,也無一例外地打上了隱形的高品質標籤。

那麼,中國呢?“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我們難道就沒有這種工匠精神,還是說社會的浮躁,讓我們忽視了這種精神的存在?”嶽群說。

這也成了《大國工匠》製作的初衷。選題確定後,拍攝物件的尋找是一道難關:要在種類繁多的工種與數量龐大的技術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國水平與中國製造實力的工匠,並非易事。

更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在諸多單位推薦的工匠名單中,不乏一些大工程專案的指揮官、負責人,但製作團隊卻堅持一點,尋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擁有頂尖技術的一線技術工人,他們可以不是官員也不是負責人,但無一例外都要有別人難以替代的技術水準。”

胡雙錢就是其中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製造中國大飛機團隊裡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xx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

嶽群至今記得,在節目中,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100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當於人頭髮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緻程式設計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那時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鑽床。

僅用了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再一次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9

親愛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下午好!很榮幸在那裡做大國工匠的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傳工匠精神,做魯泰工匠。

透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瞭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並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每次當我看完大國工匠的宣傳片後,我就一次次的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工人,才是大國工匠。必須是高階科技嗎必須是獨一無二嗎必須是奢華卓越嗎都不是!

那大國工匠都是什麼樣的工人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鑽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我們在工作中也是一樣,有時候我們忙,我們會累,我們會煩,我們會厭倦,可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大國工匠們他們難道不累嗎難道不厭倦嗎胡雙錢守著臺虎鉗就

是二十年,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周東紅守著又冷又潮溼的撈紙池就是十幾年,鏨刻大師孟劍鋒師傅在研究新工藝的時候,失敗一次又一次,他們並不是不累,並不是不厭倦,而是有工匠精神在支撐著他們,當他們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成就感和榮譽感襲來,所有的疲倦都不值一提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平凡永遠是人生的常態。但平凡能孕育偉大,平凡的工作成就崇高的事業,平凡的崗位鑄就人生的輝煌。在工作中我們要以恪盡職守的意識、熱情服務的態度、嚴於律己的精神,時刻發揚開拓創新、用心進取的工匠精神,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就必須也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在平凡崗位上演繹精彩的人生!就必須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魯泰工匠!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弘揚工匠精神演講稿10

精益求精,爭做職中追夢人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

大家好 !

我是來自xx計算機2班的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精益求精,爭做職中追夢人》。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兒打電話給一位布魯斯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工?"

布魯斯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兒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花叢中的雜草。"

布魯斯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就做得很好了。"

男孩兒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

布魯斯太太說:"我請的割草工也已做得非常出色,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兒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布魯斯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樣的電話?"

男孩兒說:"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自己要多問自己"我做得怎樣,別人滿意嗎?",這就是一種責任。

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優秀和完美,只有追求完美,精益求精,才能鑄就美麗人生。

看《大國工匠》,讓我受益匪淺。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歎為觀止,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不出現一絲漏洞,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等等。

他們畢生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專注和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們傳承和鑽研職業的技能。他們是國寶級的頂尖技工,他們是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他們用無可挑剔的技能書寫者人生的平凡與不平凡,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時代為社會奉獻著人生。

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築夢憑的是傳承和鑽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我雖然不是製造業專業,而是計算機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知識。計算機不難,但學精不易,專業老師對我也非常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辛苦的,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種技巧,聽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讚揚,便會非常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雕琢的。用時間用心去練習,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

論語有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明確的概括了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素。其精髓是耐心專注,精業敬業,用心幹活,注重細節,保質保量,勇爭第一。

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是誠實,不弄虛作假,在當今社會心態下,必須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認真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質精品。

同學們,讓我們以大國工匠為榜樣,敬業奉獻專注職業,磨礪素養,爭做職中追夢人。

TAG標籤:演講稿 弘揚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