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文思社 人氣:2.57W

第一篇: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一、生態環境基本情況

1、全鎮轄37個行政村、2個代管村、3個居委會、55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2137戶,總人口5126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約為7‰。目前所有村都已通公路,已被通訊覆蓋。現有田土面積8.6萬餘畝,2014年糧食總產量35678噸,人均產糧月1400斤,2014年人均總收入10000餘元,人均純收入3893元。

2、生態資源基本情況。鎮現有山林面積46萬畝,其中蘆頭林場、連雲林場、獻鍾森工林場、森工林場、獻鍾苗圃佔25萬畝。森林覆蓋率為66.5,楠竹1200萬多株,立木蓄積35萬多立方米。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竹木儲量充足,辜、徐、蘆、灶四洞,綿延百里的等國有林場以及20多個村辦林場的杉木林基地成為的綠色寶庫,其中蘆頭林場是市最大的國有林場。同時,人民歷來就有靠山吃山的習俗,生態和環保意識較強,在生態建設和生態保護方面歷來相當重視。

二、生態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工作情況和思路措施

1、發展思路和特點。“生態立鎮”是鎮長期以來的戰略定位,也是促進其旅遊業長足發展的必然途徑。近年來,鎮緊密圍繞縣委、政府“基礎先行、工業主導、旅遊活縣、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以“興旺大旅遊、推動大發展,建設有活力、有實力、有魅力”的為戰略目標,把保護和利用生態資源進行有機結合,大力推動生態旅遊產業的發展,以旅遊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近幾年相繼開發了連雲峽谷漂流、麗江漂流、純溪小鎮、沱龍峽漂流等一批生態旅遊專案,創立了“一鎮三漂”的品牌,享譽省內外。2014年,鎮榮膺“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稱號。今年,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建設“美麗”的目標,要求全鎮上下樹立長遠眼光,樹立憂患意識,抓緊抓好抓實生態文明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改善,以實際行動配合“全國生態縣”的建立。。

2、生態文明有新共識。一方面加大植樹造林力度。今年完成造林5000畝以上;各村要把境內水泥路作村級主幹公路看待,確保村道沿線有樹有綠化,鼓勵村民在屋前屋後進行綠化。另一方面加強生態保護力度。抓好節能減排,引導工礦企業走生態可持續發展之路,倡導機關部門單位各村大興節能之風;嚴格落實採伐指標限額和公示制度,今年要禁伐闊葉林;森林防火要時時抓、人人抓,健全村級護林員制度,加大宣傳和巡查力度;任何村組禁採麻石,對河道採砂加強監督管理;嚴厲打擊亂採濫挖、亂砍亂伐、破壞耕地林地、放火燒山等破壞生態文明的行為。

3、環境衛生有新舉措。走行政推動、全民參與的道路。一是以宣教提意識。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宣傳教育力度,採取宣傳車、廣播、倡議書、橫幅、標語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各中國小校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各廠礦企業單位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以迅猛的輿論攻勢,造就全民重視環境衛生的濃厚氛圍,提高群眾自我約束的意識。二是以制度促轉變。各村要嚴格按照村級目標管理考核細則抓好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村上要抓到組,組上要抓到戶;各村要制訂整治環境衛生的村規民約,倡導垃圾不出戶、不出村,垃圾分戶處理、分戶解決;各村可根據各自實際情況,試行家戶籌錢成立村級環衛基金,用以聘請專門保潔員和補貼垃圾回收專員。三是以考核強督促。成立環境衛生整治辦,對各村環境衛生實行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講評、一年一獎懲的制度,確保環境衛生天天抓、經常抓、不反彈、不放鬆;根據每月的考核結果對合格村插紅旗,對不合格村插黃旗;根據每個季度的考核結果進行通報,村幹部將在大會上進行講評;根據年度的考核總分,嚴格落實獎先進罰後進的制度;繼續實施每位村幹部負責一段路面衛生監管的方案,確保責任追究到人。

4、把生態環境和城鄉一體化有機結合。城鎮開發方面:依靠生態資源優勢發展旅遊,依靠旅遊經濟的繁榮促進城鎮繁榮,同時以城鎮規模的不斷擴大、城鎮功能的日益完善來提高旅遊發展承載能力,合力打造特色旅遊景觀鎮品牌。繼續推進集鎮的開發建設,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集鎮管理,力爭把大道沿線儲備100畝土地列入規劃。重點開發獻鍾集鎮,全力打造旅遊產品和遊客集散中心。根據總體規劃向西拓寬獻鍾集鎮範圍,大力引進各行各業商家到落戶,力爭以旅遊流動人口和過往商客促進商業繁榮,以商業繁榮促進第三產業發展,著力把獻鍾集鎮建成住宿餐飲、休閒購物、娛樂觀光等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城鄉規劃方面:以科學可持續的戰略眼光進行發展規劃,提升國家特色景觀旅遊名鎮的總體形象。提高科學規劃水平,促進村級合理規劃發展,堅決禁止土地非法買賣,堅決遏制農村無規劃建房、佔用耕地建房的現象。村級公路改造嚴格按照交通部門的規劃和程式實施,嚴格控制,沒有列入計劃的一律不能開工,上級不予解決資金。

三、生態建設的一些制約因素

一是大多數青壯勞力進城務工,導致植樹造林缺乏必要的行為能力,從而影響了生態建設的力度。

二是少數群眾和工礦企業在影響生態環保方面的一些陋習做法短時間難以扭轉。如少數群眾利慾薰心,偷盜亂髮森林資源或隨意野外用火、亂丟垃圾。再如少數工礦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捨不得投入,從而造成生態破壞;或以犧牲生態資源、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牟取利益。

三是生態建設的各項政策相對太少,用於進行大手筆生態建設的資金嚴重缺乏,影響了生態建設的進度。如植樹造林的成本,上級撥付資金不夠,直接影響了造林質量和規模。

四、對生態環境建設工作的幾點建議

1、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讓生態文明意識成為各行各業以及群眾的主流意識,做到生態建立人人知、人人積極參與。

2、加大鼓勵引導的力度,採取資金獎勵等實質方式鼓勵引導群眾植樹造林,提高造林的補貼。

3、加大生態環境執法力度,嚴格落實採伐計劃,切實做到採伐跡地及時補種,對違反規定者予以嚴厲處罰。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企業,嚴厲打擊失火燒山的事主。

4、加大生態環境工作的資金投入。綠色生態已成為國際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潮流。應逐漸加大對生態環境建設的財政投入,切實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進度和力度。

第二篇:長江三峽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一、概述

依據國務院批准實施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汙染防治規劃(~)》,將三峽庫區分為庫區、三峽庫區影響區(簡稱影響區)、三峽庫區上游地區(簡稱上游區)。

長江三峽庫區重慶部分的庫區區縣(市)有江津市、渝北區、巴南區、長壽區、涪陵區、武隆縣、豐都縣、石柱縣、忠縣、萬州區、開縣、雲陽縣、奉節縣、

巫山縣、巫溪縣等15個區縣(市)和主城區(包括渝中區、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北碚區等7區)。影響區有合川、永川、璧山、銅梁、潼南、大足、榮昌、綦江、萬盛、南川、梁平、墊江、彭水、雙橋、黔江等15個區縣。上游區有酉陽、秀山、城口3個縣。本報告研究的三峽庫區範圍包含重慶市轄區內的庫區、影響區、上游區。

(一)自然地理概況

1、地質地貌

三峽地區地處我國地勢第二階梯的東緣,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荊山、巫山、大婁山、武陵山等山脈組成。總體地勢西高東低,三峽隆起與江漢坳陷高差懸殊,對照鮮明。庫區最高峰雲盤嶺為2796.8米,向東南降到1000~800米,中部平行嶺谷區1200~200米,形成以中低山為主的山丘地貌。受巖性的影響,庫區有較大面積的發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類石灰土(鈣質土)。庫區內河谷平壩約佔總面積的4.3%,丘陵佔21.7%,山地佔74%。三峽庫區海拔1200米以下丘陵表層多為侏羅紀、白堊紀紫色砂岩、頁岩和泥岩。紅色砂頁岩面積約佔52%,其它為花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風化易受侵蝕的型別。

2、氣候

三峽地區的氣候屬亞熱帶溼潤季風區,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水熱條件良好。河谷低海拔地區年平均氣溫18℃左右,山區高海拔地區約17℃,無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在東部、中部沿長江兩岸廣大地區為1000~1200mm,東南部、東北部為1200~1500mm;平均日照時數980~158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

3、水資源

三峽庫區重慶段流域水資源豐富,境內各類水資源總計4624.42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資源量511.44億立方米,地下水水資源131.66億立方米,入境水資源量3981.32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1682立方米,畝均水資源量2014立方米,為全國平均值的63.9%。

區域內江河縱橫,水系發達,均屬長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漢江、酉水注入北河匯入沅江(入洞庭湖)、瀨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餘均在市境內匯入長江。總計有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河流約374條。其中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約167條,流域面積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2條,流域面積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條,流域面積10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條,流域面積大於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條。

4、土壤

三峽庫區土壤共有7個土類16個亞類。主要土壤型別有黃壤、山地黃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型別中,紫色土佔土地面積47.8%,富含磷、鉀元素,鬆軟易耕,適宜多種作物,目前是庫區重要柑橘產區;石灰土佔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積分佈;黃壤、黃棕壤佔16.3%,是庫區基本水平地帶性土壤,分佈於高程6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區,土壤自然肥力較高。耕地多分佈在長江干支流兩岸,大部分是坡耕地和梯田。

5、植被與生物多樣性

三峽庫區森林植被型別豐富,屬於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自然植被具有垂直分帶的特點。海拔1300米以下為常綠闊葉林帶,1300—米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2200米以上為亞高山針葉林帶,灌叢分佈於淹沒區至2200米之間的地帶。目前,在庫區已找不到能代表該區域的完整植被型別,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極高。

三峽庫區的國家保護植物是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和寶貴的歷史遺產。通過陸生植物本底調查,三峽庫區的維管束植物有6088種,約佔全國植物總數的20%;其中種子植物佔全國種子植物總數的22%;三峽庫區分佈的中國特有屬共有66屬。目前,三峽庫區列入國家保護植物名錄的物種有150種,珍稀瀕危植物有51種,其中瀕危種8種,稀有種19種,漸危種24種,佔全國總數(388種)的13.1%,這一區域是珍稀瀕危植物的一個多度中心。

三峽庫區範圍內有哺乳類動物102種,國家ⅱ級保護物種5種(金絲猴、雲豹、豹、虎、金貓),國家ⅱ級保護物種有獼猴、藏酋猴、禿鷲、虎紋蛙、穿山甲、黑熊、豺、黃喉貂等42種,省級保護物種20種。在水位淹沒線附近地區受水庫蓄水影響的物種有:鴛鴦、獼猴、水獺、鬣羚(蘇門羚)、紅腹錦雞(區域性)共計5種,均屬於國家ⅱ級保護動物。

虎、金錢豹、雲豹、金貓在庫區可以認為已經處於野外滅絕或接近野外滅絕的境地。

(二)經濟社會概況

重慶市總人口3130.1萬人,其中庫區1922.48萬人,影響區1049.49萬人,上游區157.80萬人。重慶市全年實現gdp2250.56億元,一、二、三產業之比為15.0:43.4:41.6。城市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215元。12個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和8個市定貧困縣主要分佈於庫區和影響區的大巴山區、武陵山區,其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元;其中,特困村有2800多個,絕對貧困人口有82萬人,相對貧困人口211萬,特別是位於海拔1000米以上居民的生存條件相當困難。到底,庫區共搬遷安置移民691034人,其中城鎮居民447868人,農民移民243166人,其中省外安置93621人。

二、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工作進展情況

近年來,國家和庫區各級政府大力推進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移民外遷安置力度。自起,我市外遷12.16萬農村移民,繼續外遷2.34萬人。外遷移民已佔三峽庫區全部農村移民的41%,減輕了庫區的土地負荷和人口壓力,有利於防止亂墾濫伐和水土流失。

二是結合移民搬遷安置治理水土流失。國發[1998]36號檔案下發後,三峽庫區停止了開墾荒地,對已開墾改造的25度以上的荒地和低產地,已逐步推行退耕還林還草。~,全市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1076萬畝。直轄以來,三峽庫區先後實施了長江上游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和國債水土保持專案,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617km2。積極推進農村能源建設、高效生態農業建設、天然林草原恢復和生態建設工程。引導就地後靠的移民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結合退耕還林,發展柑橘種植和草食畜牧業。,三峽庫區已累計建設農村沼氣池6.9萬戶、節柴灶3.6萬戶,減輕了居民生產生活對於植被破壞的壓力。

三是加大了工業汙染的防治力度。結合企業搬遷調整,取締、關閉和淘汰技術落後、浪費資源、汙染環境及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位於175米水位線以下的1397家工礦企業中,關閉了802家,通過結構調整、組合搬遷等方式遷建389家。近兩年,投入近20億元資金對工業汙染進行治理,全市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明顯提高。納入《規劃》的65個重點工業汙染治理專案中,已有28個完成了治理或關停並轉任務,其餘37個專案將於全面實現治理達標排放。加強建設專案環境管理,否決了一批對庫區水環境有影響的專案。加強對工業汙染源的規範化管理,全面推行汙染物總量控制和申報登記及許可證制度。

四是結合移民搬遷加快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慶庫區納入地質災害二期治理規劃的崩滑體129處,已完成治理119處,正在治理8處;庫岸防護52段,已完成35段,正在防護15段;完成20多個滑坡治理的前期工作,已經或正在治理的高切坡工程1265處。截止4月底,重慶市已完成二期地質災害治理專案155個。三峽庫區建立了地質災害監測系統,設立了108處專業監測點和962個群防群測點。切實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預警搶險工作,制定落實防災預案,建立汛期地災排查、險情巡查制度、災情速報制度以及應急處置機制。

五是加快了以水汙染防治為重點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解決三峽庫區城市生活汙染問題。“十五”期間,三峽庫區重慶部分規劃建設67座汙水處理廠、55座垃圾處理場、4座危險廢棄物處理場,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汙水221萬噸、生活垃圾8640噸、危險廢棄物1480噸,規劃總投資94.81億元。目前,我市已有17座汙水處理廠和13座垃圾處理場建成投入執行,其處理能力分別為現有汙水產生量的60%和現有垃圾產生量的80%左右。13個區縣正在抓緊建設未建成的汙水管網和垃圾收運系統。底,可基本建成汙水管網,汙水收集處理率可達到實際產生量的80%以上;垃圾收運系統全部完工後,垃圾收集處理率可達到實際產生量的95%以上。

六是結合移民搬遷安置完成庫底清理任務和清漂工作。對139米蓄水位淹沒的庫底區域進行了全面清理,共清理固體廢物411萬噸,清理一般汙染源8.8萬多處、傳染性源1200餘處、墳墓2.5萬座,成片林4.5萬畝,零星林木260餘萬株,建構築物1270萬平方米;配套建設了危險廢物中轉場6座,垃圾填埋處理場8座,一般工業廢物填埋場3個。對三峽庫區移民安置地的飲用水源水質、大氣、環境質量和聲環境質量等進行了監測,完成了相關的移民環保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三峽工程蓄水期間,加強了對水體江面漂浮物打撈和水質監測工作,共清撈漂浮物6萬多噸。

七是積極推動次級河流和船舶汙染治理。我市有21條次級河流列入整治規劃,“十五”期間,對7條次級河流汙染進行了綜合治理,其餘次級河流綜合整治工程進入前期準備工作階段。,我市完成了船舶汙染分散治理示範工程。目前,已完成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和化學危險品船舶洗艙基地工程的專案可研報告和船舶單船一體化治理方案。

八是加強了庫區及影響區、上游區的生態環境建設。啟動實施“山水園林城市”和“青山綠水”兩大戰略工程。,全市森林資源管護3677萬畝,完成造林531萬畝,封山育林6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為27%,較直轄前提高7個百分點。高度重視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開展造林綠化和基本農田建設。建設範圍涉及22個區縣182個鄉鎮,總面積269.4萬畝,工程區總人口152.9萬人。造林綠化總規模為70.2萬畝,基本農田建設面積62.2萬畝。工程規劃建設期為~,工程總投資為7.69億元。繼續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和保護。截止,全市自然保護區達到48個,總面積8290km2,佔幅員面積10.07%。通過各種措施保護有典型意義的森林、草地、溼地等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生物、自然遺蹟等,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加大,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良性迴圈得到了保證。已完成庫區珍稀植物30種、主要優勢植物73種的遷地儲存,初步建成重慶市及三峽庫區珍稀瀕危動植物搶救、繁育及遷地保護中心。加強生態環境監測,主要包括水質、水文、泥沙、汙染源、局地氣候、農業生態、河口生態、土壤環境、陸生動植物、人群健康、魚類與水生生物、山地災害等11個子系統。

三、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現狀評價

,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對全國31個區域作了可持續發展能力調查,重慶市可持續發展整體水平排在第24位;其中,環境容量能力建設水平為50.7、排放程度指數為34.56、大氣汙染指數為18.45;區域環境水平26.51排在第22位,環境支援系統排在29位。

有關資料表明,重慶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成本指數為32.97,其中自然成本為40.11,經濟成本為29.96,社會成本31.85。相對於全國其他地區,我市的經濟成本較低,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較高(經濟成本排名20位、自然成本排名22位、社會成本排名24位)。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的經濟成本都高於自然和社會成本,這說明重慶市經濟發展對環境和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一部分經濟成本轉化為自然成本和社會成本,以自然和環境消耗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發展。

(一)水環境質量狀況

,對長江、嘉陵江和烏江(以下簡稱“三江”)27個斷面進行了水質監測,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i類水質標準統計:在監測的34個專案中有糞大腸菌群、總磷、石油類、化學需氧量和氮氨等5個專案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除糞大腸菌群指標普遍超標外(斷面超標率為95.7%),其餘4個超標專案在個別斷面出現超標。全年“三江”水質屬於ⅰ類、ⅱ類和iii類的斷面分別有3個、6個和18個,分別佔監測斷面的11.1%、22.2%和66.7%。

長江17個斷面水質屬於ⅱ類和iii類的斷面分別有3個和14個,分別佔17.6%和82.4%;嘉陵江4個斷面ⅱ類和iii類的斷面分別為1個和3個;烏江的6個斷面中,有1個斷面為iii類,其餘斷面水質為ⅰ~ⅱ類。與相比,“三江”水質保持穩定,斷面水質滿足iii類標準。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質斷面超過iii類,主城區、涪陵區、萬州區等城市江段已形成岸邊汙染帶。

,對71條次級河流178個斷面進行了監測,有55條河流127個斷面19個專案出現超標,主要超標專案有糞大腸菌群、石油類、化學需氧量、氮氨、總磷、生化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等。178個斷面中,水質屬ⅰ類、ⅱ類、iii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的斷面分別佔監測斷面總數的2.8%、14.6%、25.8%、19.7%、10.1%和7.0%,其中58.4%的斷面不滿足水域功能。與相比,次級河流水質有所下降,水質滿足iii類的斷面和滿足水域功能的斷面比例分別下降了4.8個百分點和3.4百分點。

三峽庫區二期蓄水前、蓄水期間、蓄水後(5~9月)對長江、嘉陵江、烏江的6個重點斷面進行的同步監測表明,糞大腸菌群超標普遍,石油類和總磷偶爾出現超標,重點斷面的水質保持穩定;對長江干流14個斷面、支流嘉陵江、烏江、大寧河、澎溪河6個斷面水質進行的加密監測表明,20個斷面中糞大腸菌群超標普遍,石油類、總磷、化學需氧量和氮氨4個指標在個別斷面偶爾出現超標,20個斷面的水質變化不大。

1至7月,在長江、嘉陵江、烏江27個監測斷面中,水質為ⅰ類、ⅱ類、iii類的斷面分別有3個、11個、13個,分別佔11.1%、40.7%、48.1%;在70條次級河流的170個水質斷面中,水質為ⅰ類、ⅱ類、iii類、ⅳ類、ⅴ類和劣ⅴ類的斷面分別為4.7%、18.2%、20.6%、21.2%、8.2%、27.1%,其中56.5%的斷面不能滿足水域功能標準。

大中型水庫的水質總體趨於惡化。~,對市域內庫容量大於1000萬m3的35座水庫水質狀況的調查結果表明:有22座水庫水質達到富營養化水平,佔調查水庫的62.8%,重度、中度、輕度富營養的水庫分別為5座、10座、7座。部分割槽縣水庫的水質絕大多數不滿足水域功能標準。據沙坪壩區23座水庫的調查,水質達到iii類2座、ⅳ類2座、ⅴ類及劣ⅴ類共19座,僅有1座水庫的水質能夠達到水域功能要求,其餘22座水庫都不能滿足水域功能要求。

(二)土壤侵蝕現狀

根據重慶市水土流失遙感調查資料,庫區、影響區及上游區水土流失面積總計52130.27km2,佔全市幅員面積63.26%。各種強度的水土流失(見表1),其中中度土壤侵蝕比重最大,佔幅員面積30.68%和12.30%。

表1重慶市土壤侵蝕評價

採用《生態功能區劃暫行規程》評價方法進行土壤侵蝕敏感性分析,輕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面積約佔84%,見表2。

表2土壤侵蝕敏感性評價

各區縣水土流失的面積佔幅員面積的比例差異較大,如萬州區、榮昌縣約80%。水土流失主要在高程300~800米的丘陵、低山地區紫色土及紫色巖母質發育的土壤分佈區域。強度侵蝕主要分佈於渝西地區潼南、合川、江津及三峽庫區長壽、涪陵、豐都、萬州、雲陽、奉節等地的低山丘陵區;酉陽、彭水、黔江等區縣黃壤、黃棕壤分佈區強度侵蝕也十分明顯。

從水土流失趨勢看,水土流失面積有逐漸擴大的趨勢(表3)。與1987年遙感調查比較,調查的水土流失面積增加3.8%,但在流失強度有所下降,平均土流失強度由46.2噸/km2/年下降為42.6噸/km2/年。

表3水土流失變化歷史對比單位:km2、%

另據最新調查顯示,重慶庫區水土流失面積總計達25786km2,佔庫區幅員面積55.86%。年均土壤侵蝕總量達9710萬噸。

(三)石漠化敏感性評價

按《生態功能區劃暫行規程》的劃分標準進行劃分。重慶市石漠化敏感性共分為5級,各級別分佈面積見表4。重慶市石漠化敏感區分佈範圍與轄區石灰岩山地的分佈範圍基本一致,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敏感主要分佈在渝東南酉陽、秀山、黔江、彭水、武隆、南川、巫山、巫溪、城口、奉節等縣,高度敏感區主要分佈渝東北部的城口、巫溪、巫山和開縣境內。這些區域地形起伏,坡度陡峻,植被覆蓋度小,土層薄,有些地區已經存在大量的裸露石灰岩,因此,石漠化敏感性較高。渝西低山丘陵區和渝中平行嶺谷區絕大部分地區為中性和酸性巖類,地面坡度相對較緩,石漠化敏感性較小,但平行嶺谷區相對高差較大,坡度較陡的石灰岩地段,石漠化敏感程度仍較高。

表4重慶市石漠化敏感性分級

(四)土壤汙染評價

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重慶市土壤酸化現象不普遍,僅區域性地區紫色土發生酸化。據—研究成果,與20年前相比,農用地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有所減少,而酸性和強酸性紫色土有所增加,特別是強酸性的紫色土由原來的15.4%上升至現在的25.4%,土壤ph值下降,交換性酸和交換性鋁上升,土壤酸化面積和酸化程度呈日趨嚴重的趨勢。參照土壤環境質量國家ⅱ級標準,對影響區萬盛、綦江、大足、永川、忠縣、武隆和庫區145米水位淹沒區的巫山、雲陽、萬州、忠縣、開縣及豐都等13個區縣土壤進行評價,評價引數選定為銅、鉛、鋅、鎘、鎳、鉻、汞、砷等八項,評價方法用單項汙染指數和均值綜合汙染指數法。評價結果表明(表5),監測的13個區縣土壤綜合汙染指數(p)都很小(p<0.5),土壤均為未受汙染。

從各區縣單項汙染指數看,武隆縣土壤中鎘的單項汙染指數(pi)大於1,表明武隆縣土壤受到鎘不同程度的汙染,此外,忠縣、萬盛、永川、豐都個別測點的鎘或汞(pi)值大於1。其餘各區縣土壤單項汙染指數(pi)值均小於1,土壤未受到汙染。

表5重慶市土壤質量監測結果評價

(五)植被型別及演變趨勢

重慶市主要自然植被型別豐富,分佈著從亞熱帶到溫帶各種植被型別,主要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暖性針葉林和溫帶暗針葉林等五個。在淺丘谷地和丘坡還分佈著多種竹林,從丘陵到中山廣泛分佈著各類灌叢。在海拔1800米以下較乾旱的一些地帶分佈著亞熱帶草坡,在1800米以上的地段還分佈著草甸。這些植被型別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物種密集程度最高,生態效益最顯著,是本市境內最珍貴的地帶性植被。但這一植被型別以及其它植被型別,經過幾千年來人為活動的強烈和反覆影響,原始植被破壞十分嚴重,低海拔區,已很難找到完整的自然植被型別,僅殘存面積極小的,且受人類活動影響的植物群落片斷,原始自然植被型別只有在中山山地才能見到。目前該區域內大片分佈的是人工種植的馬尾松、柏木等純林以及各類灌叢或草叢,農業植被亦佔有重要的地位。

隨著人口的增長,人類為生存和發展爭奪空間,森林、草地植被遭到破壞,不少物種的棲息地萎縮,加之臨近農田長期大量施用農藥以及大量汙染物向環境中排放,導致更多物種逐漸處於瀕危狀態甚至消失絕跡,如華南虎、林麝、豹貓等已難見蹤跡,一些經濟價值很高的物種如黃檗、厚朴、杜仲、天麻等也逐漸枯竭。

,三峽工程開始蓄水發電,庫區將被淹沒以及受移民遷建活動影響較大的物種遷地保護工作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大量瀕危物種、漸危物種仍處於易遭受人類活動干預的狀態。庫區特有植物中受三峽工程影響最大的有兩種:疏花水柏枝(全淹)和荷葉鐵線蕨(部分淹沒)。三峽工程建成後,庫區水位變化必將引起一定範圍內的溫度、溼度條件的改變使庫區特有的珍稀物種將受到威脅,甚至相當部分陸生植物物種被淹沒。

四、三峽庫區主要環境問題及原因分析

依據長江三峽工程論證生態與環境專家組的結論,三峽工程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其有利影響一是防洪,可使長江中下游地區免受毀滅性洪水災害的威脅,保護2300萬畝良田和1500萬人民群眾;二是發電,三峽工程發電機組全部執行後,每年可替代4000萬噸原煤的火力發電。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根據影響的性質和程度可分為以下幾類:一是不可逆轉的影響:水庫蓄水後將淹沒約40萬畝耕地,庫區的人地矛盾會進一步加劇。二是影響嚴重或較大,但採取措施後可以減輕的影響:水庫淹沒、城鎮遷建、移民過程中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對白暨豚等珍稀物種資源的影響;對上游庫尾洪澇災害的影響,滑坡及誘發的地質災害等。三是影響較小,採取措施可減少危害的影響:對區域性氣候和一些水文因素的影響;對陸生動物和植物的影響;對水汙染的影響等,如果不採取有效治理措施,將是三峽水庫乃至長江的潛在危害。

(一)主要問題

1、水環境質量不容樂觀

三峽工程139米水位蓄水以後,由於水文、河道等發生變化,水流速度減緩,自淨能力下降,水環境容量降低,庫區水環境質量壓力增大,部分支流水環境質量有下降趨勢,次級河流不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的監測斷面比上升了3.4個百分點,巫山縣大寧河、神女溪、奉節縣梅溪河等回水段出現富營養化跡象。流動船舶、危險廢物汙染以及中小城鎮、鄉鎮企業等問題日漸突出,庫區江面漂浮物清撈工作任務繁重。農村面源汙染和畜禽、水產養殖加重了次級河流汙染,已嚴重威脅當地群眾的飲水安金。

,在全市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水汙染物排放總量也隨之增加。與比較,全市廢水排放總量增長6.06%,廢水中cod排放總量增長4.07%,氨氮排放總量增長3.54%。

按照國務院批准實施的《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汙染防治規劃》要求,到三峽庫區水質基本達到ⅱ類水域標準。“十五”期擬建的庫區沿江重點小城鎮29個汙水處理專案、25個垃圾處理專案,7條次級河流汙染綜合治理工程,4個危險廢物處置專案和2項船舶汙染治理專案尚未動工建設;“十一五”期擬新建的81個汙水處理專案、80個垃圾處理專案、14條次級河流汙染綜合治理工程,擬擴建的15座汙水處理廠、2座垃圾處理場專案還需要做大量專案前期工作。目前,規劃專案中,除城鎮汙水及垃圾處理專案進展較好以外,次級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船舶汙染治理、工業汙染防治、危險廢物處置和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等專案普遍進展緩慢。

2、區域環境形勢嚴峻

重慶市的區域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城市佈局、功能分割槽、產業和能源結構存在明顯缺陷,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較差,城市汙染向鄉村蔓延。三峽庫區人多地少矛盾突出,土地墾殖強度大,沿岸“大字報”田和裸荒現象突出;岩溶地區植被破壞嚴重,石漠化現象日趨突出;三峽水庫周邊森林覆蓋率較低,沿江景觀視覺效果差。

三峽庫區屬於水土流失強度侵蝕區,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有發生。三峽庫區水土流失依然嚴重,佔幅員面積比例高達62.3%。遙感資料顯示,水土流失佔幅員面積≥50%的區縣主要分佈於庫區,如開縣67.32%、忠縣67.13%、奉節縣62.68%、武隆縣62.01%、豐都縣61.1%、涪陵區60.27%、石柱縣59.75%、渝北區57.33%、九龍坡區55.98%、巴南區55.97%、萬州區53.15%、大渡口區52.16%、江北區51.76%、巫溪縣50.78%、雲陽縣50.44%、巫山縣50%等16個。目前,庫區和全市每年進入長江的泥沙分別約5340萬噸和1.4億噸,考慮長江上游區年輸沙量約4億噸,直接對三峽工程構成嚴重威脅。而且,隨之帶入的大量氮、磷、鉀物質成為庫區水質富營養化的嚴重隱患。

3、地質災害量大面廣,防治形勢緊迫

三峽庫區有的地段是峽谷型山區,是我國地質災害的常發地區。主要有三類:一類是崩塌滑坡體,二類是塌岸,三類是高邊坡。在三峽庫區的長江河谷兩岸,50~5000萬m3的崩塌、滑坡共計有214個,滑坡、崩塌總體積為13.5億m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大災害發生時,帶來大量的泥沙石,這是三峽庫區產沙的主要來源。1999年,長江三峽及周圍地區共發生76次各種地質災害,重慶市的巫山、巫溪、奉節、雲陽、萬州、忠縣、石柱、豐都、涪陵、長壽、武隆等14個縣區(市)內,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420處,造成嚴重損失的60處。地質災害造成較嚴重的人員傷亡,其中重慶轄區致死10人,重傷500餘人。全庫區地質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億多元。

三峽庫區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是全國最嚴重的地區之一,給主要城鎮、交通幹線、三峽庫壩穩定和三峽移民遷建工程造成極大威脅,嚴重製約了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139米水位蓄水和三、四期移民任務展開,防治任務更加繁重。根據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重慶庫區三期需治理的崩滑體255處、搬遷避讓263處、監測預警1629處;需採取工程措施防護的庫岸341段143km、搬遷避讓29段20.2km、監測預警76段34.9km;已形成的高切坡2296處、坡面積515.08萬m2。

4、庫區船舶汙染治理亟待加強

三峽庫區船舶平均流量10萬艘/年,在重慶市境內航行和停泊的各類船舶約3萬艘,這些船舶每年產生固體垃圾4.9萬噸,生活汙水約1800萬噸,含油廢水約100多萬噸,對三峽水庫水質影響較大。目前,國家和地方都未頒佈具有可操作性的船舶汙染治理規定,船舶汙水治理標準還是執行1983年的《船舶汙染物排放標準》(gb3552—83),僅限於“含有糞、尿及船舶醫務室排出的汙水”。船舶汙染防治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尤其對過境的外地船舶汙染的控制缺乏有效手段;對船舶汙染治理缺乏經濟政策的支援,國家規劃已明確的船舶汙染整治工程資金還未落實,規劃專案難以全面啟動。

5、固體廢物產生量較大,三四期庫底清理任務繁重

,全市環境統計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1336萬噸,產生量較大的廢物有煤矸石、其他廢物、爐渣、粉煤灰等。全市工業企業固體廢物排放量為142萬噸,佔產生量的10.6%;處置量為74噸,佔產生量的5.5%;貯存量為232萬噸,佔產生量的17.4%。重慶市工業企業固體廢物特別是沿江企業的固體廢物,總體上仍處於隨意堆存狀態,經雨水沖刷汙染水資源。重慶市主城區現有四個垃圾填埋場,由於填埋容量所剩不多,環境狀況嚴重不符合衛生填埋要求。目前現有的垃圾場幾乎均為超負荷執行,庫容量小。

我市組織專門技術力量,對需要開展三、四期庫底固體清理工作的21個區縣(自治縣、市)屬於庫底清理範圍的生活垃圾、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廢放射源的增加、減少、遺漏部分進行的核查表明,需清理生活垃圾339.64萬噸,需清運165.8萬噸,就地處置173.96萬噸;一般工業固廢332.72萬噸,需清運19.26萬噸,就地處置313.46萬噸;危險廢物53.08萬噸(不包括民豐農化的含鉻廢物),需全部安全處置;廢放射源1枚。三、四期庫底固廢清理量遠遠大於二期的清理量,危險廢物清理量是二期清理量的34倍,初步測算需清理資金約4.63億元。由於三、四期固廢清理工作量大、時間緊、任務重,所需資金遠遠超出原規劃預留數。

6、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問題日益凸現

根據重慶市自然保護區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評價結果,在現有的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1個優秀、1個合格、1個基本合格;在現有的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中3個基本合格、5個不合格。近年來,作為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我市自然保護區建設發展迅速,但是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不順,新建自然保護區質量不高,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的現象比較普遍,開發力度較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受到威脅。,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區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護工作尚未有實質性的進展,大量瀕危物種、漸危物種仍處於易遭受人類活動干預的狀態。

目前,我市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生態系統退化。全市自然生態系統趨於萎縮,海拔1000m以下天然植被的大多消失,結構與功能衰退;河流徑流量減少,季節性加劇,水環境質量下降,各種水利設施導致河流減脫水,使水生環境衰退,河流生物多樣性降低;土壤汙染,耕地地力與調節能力下降;城鎮生態系統環境質量下降,汙染加劇。二是物種瀕危。大型獸類個體數量減少,生存能力退化;鳥類和魚類種類與種群數量急劇減少;低海拔稀有植物物種種群數量減少。三是遺傳資源喪失。種植結構的單一化導致鄉土農業遺傳資源大量損失。四是對生物資源的非理性索取。過渡採集(野生觀賞植物、野生中藥材)、漁獵(江河魚類過渡捕撈、偷獵)導致對對生物資源的非理性索取,使得大量生物物種喪失。四是保護工作存在誤區。重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尤其是森林生物多樣性保護,輕河流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視可見的地表生物多樣性保護,輕視不可見的處於黑暗介面的地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如在實際工作中,對土壤的破壞和在河流整治中的清除沉積物(全面清淤)及河岸硬化等不良措施,對土壤生物多樣性、水體沉積物多樣性產生負面影響;重視自然區域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輕視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當前,重慶市面臨的生物安全問題已日益凸現。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和中國科學院公佈的首批危害嚴重的16種外來入侵生物中,我市已經出現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毒麥、鳳眼蓮、假高梁、非洲大蝸牛、牛蛙、福壽螺等8種。國家林業局公佈的22種林業有害植物中,我市已經出現藜、黃香草木樨、白花草木樨、冬葵、車前草、蒼耳、黃花蒿、狗尾草、鬆寄生、桑寄生等10種。另外,還出現了雖不在名單上卻有可能產生危害的36種外來生物。如果不加強監督管理,外來物種入侵可能成為影響庫區環境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

根據世界銀行1997年4月的報告《碧水藍天—21世紀的中國環境》中對中國大氣和水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的評估結論:“保守估計,用支付意願法估算中國大氣和水汙染損失的值約佔gdp的8%”,這差不多與我國年均gdp增長值相當。據此估算重慶市環境汙染的損失,按gdp值約為億計,重慶市環境汙染的損失達160億元/年。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損失尚未計算在內。如採石場對環境的破壞:主城區範圍內567家採(碎)石場、礦山佔地約10平方公里,按3000畝採石礦山進行排危整平需要資金3億元人民幣計算,對市內所有礦山進行生態恢復需要40億元人民幣,佔全市gdp的2.29%;還有三峽工程蓄水淹沒溼地造成生態破壞帶來的經濟損失、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建設帶來的生態破壞經濟損失以及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和外來有害生物入侵所帶來的損失等,這些損失加起來超過了財政收入。

(三)原因分析

目前,三峽庫區的環境汙染嚴重、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酸雨危害範圍還在擴充套件,空氣質量尚未根本好轉,江河湖庫水質不同程度下降。儘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狀況,改善環境質量已成為我市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的因素除特殊自然條件外,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主要因素如下:

1、對環境問題缺乏科學認識

長期以來,有一些部門和領導幹部,對可持續發展缺乏科學認識,在處理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上,往往重資源開發輕生態保護。一些地區出現將治理環境汙染和生態恢復建設等支出費用計算在gdp內的虛假現象,因此出現環境越惡化,gdp增長率越高的不正常現象。

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有著密切聯絡,尤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在經濟效益與環境成本之間往往失去平衡。如有關部門在編制三峽庫區水產養殖發展規劃中,重點關注的是漁業產量,而對於在三峽水庫開展投餌性網箱養殖和非投餌性網箱養殖各1200畝帶來的水汙染問題考慮不夠。庫區扶貧開發目標與生態環境目標缺乏有機銜接,貧困區大多也是生態脆弱區,在一些地方扶貧開發的同時又造成比較嚴重的生態破壞。資料表明,庫區及影響區居住在生態脆弱區的貧困人口近36萬人(),如果忽視扶貧工程帶來負面效應,必將對庫區生態環境造成新的汙染和破壞。

對環境保護問題的認識簡單化,如將生態保護等同於植樹,強調森林覆蓋率達到45%,就能削減80%的泥沙進入三峽水庫,建成三峽工程的生態屏障,忽略了生態系統的及其功能的複雜性、多樣性;不切實際地提出庫區生態建設5年初見成效、大見成效的目標,低估了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建設的長期性、艱鉅性。

對生物多樣性價值、對短期行為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對生物多樣性的維護與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等認識的不夠,是導致區域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的重要因素。對外來物種危害的認識仍然侷限於病蟲害和雜草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沒有認識到或者不重視外來物種對改變和破壞自然生態系統及對本地生態安全的影響。一是在許多自然植被的恢復過程中,有意或無意地大規模引進外來物種,造成本地豐富而特有的生物多樣性喪失,而且很難恢復;在退耕還林工作中,大面積種植外來物種,在不適宜的地區種植經濟樹種;在控制水土流失和退耕還草工作中,主要依靠從國外進口草種,卻對本地有關草種十分缺少培育、研究和利用。二是在城市周圍植被恢復或綠化中,大量使用外來物種,缺乏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常常造成徹底改變本地生態系統和景觀的狀況,這包括大量綠化樹種、觀賞花卉以及草坪業。三是盲目引進物種,只考慮經濟效益,而在引種前幾乎沒有或缺乏對引進物種潛在危害(特別是對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的評估,缺乏對當地自然生態系統影響的研究和長期監測。

2、缺乏統一有效的管理

環境問題涉及到很多行業和領域,而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完整的有機系統,目前的資源管理體系沒有統一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有效的市場激勵機制,難以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例一,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和水資源管理存在“九龍治水”現象,它涉及環保、水利、市政、建設、林業、移民、農業、國土、港監、計劃及相關工業部門,這種局面是我國行政縱向分割管理的縮影。例二,有關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地方立法滯後;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管理機制和補償機制不健全。例三,目前仍未對外來物種在我市的分佈及危害展開大面積普查。部分割槽縣農業局雖然已經計劃展開調查,但由於耗資太大,遲遲得不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和支援。

據研究,後發國家(地區)與先發國家(地區)在制度、組織方面存在異質性,使後發國家(地區)的制度、法律、規範、指令、條例等都成了一種軟約束,轉軌國家特有的權利觀、人情觀區別於已開發國家的權利制約觀和契約觀,這往往使一些制度軟化,環境政策得不到有效的實施。法律法規的權威性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基本前提,政府不僅通過運用行政、法律、經濟、財政等巨集觀調控手段,保障可持續發展,還負責環境法規的管理和執行。重慶市作為西部重鎮,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及可持續發展所必須的制度基礎十分薄弱,不僅不能和西方已開發國家相比,也趕不上東部省區。制度上的缺失和機制上的不協調是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其具體表現如下:

首先,將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分割,區域生態系統的保護與建設分散到各相關部門。如環保部門編制水汙染防治規劃,國土部門在編制地質災害治理,發改委負責編制生態建設規劃,林業部門負責編制三峽周邊綠化帶建設規劃並分別組織實施,各規劃之間缺乏有機聯絡,對三峽庫區環境保護缺乏統籌規劃。

其次,環保工作趨向於政績化,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利益作祟。解決環境問題一般是多方面配合的結果,在行政分割管理的背景下,環保的責任目標往往是各部門偏重於突出自身的貢獻,出現較為普遍的工作取向,即重工程措施,輕管理監督;重外觀形象,輕漸變隱患;重自身的“貢獻”,輕各方的協作,形成各個部門的工作目標都有可觀的進展,而環境質量的改善並不明顯。當區域經濟發展、“維持生計”、部門利益與環境保護髮生矛盾時,往往以犧牲後者為代價,追求狹隘的經濟效益和部門利益,奉行地方保護主義。

再次,偏重技術手段的作用,忽視自然規律的影響。例如,在實際工作中,對庫區的水熱條件缺乏充分考慮,導致一些地方因大規模植樹造林帶來了一定的生態破壞,人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並影響生物多樣性。又如,在次級河流治理工程中,往往著重整修河道堤岸,其固化措施影響汙染物的自然降解作用。

3、環保能力建設和投入機制不適應生態環保和建設的需要

雖然,環境保護、水利、衛生等部門先後建立了各自的監測體系,但是各自為政,缺乏對三峽庫區水、土、生物、疫病等的全方位監測預警系統,對於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狀況難以全面監測。目前,三峽庫區的環境監測能力不足,取樣手段、儀器裝備、實驗室建設、資料傳輸等十分落後,這種現狀已不適應管理和決策的需要。三峽工程蓄水至139米後,對庫區幹流和入江支流水文水力學特徵及水體自淨能力、水環境容量變化情況的調查研究還相當薄弱,缺乏相應的對策措施。

由於地方財政性配套資金、社會資金、信貸資金、國外資金投入量較少,沒有建立起自然資源有償使用機制、生態效益檢測機制、生態建設專案的市場化運營機制,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環境經濟政策和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因此,不適應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需要。

4、面臨人口基數大和密度高的壓力

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重慶市總人口3051.28萬。目前,三峽庫區重慶市的人口密度為391人/km2,處於西部地區首位,而人均土地面積為0.447hm2,比全國人均水平少46.1%;人均佔有地0.063hm2,比全國人均水平低21.1%。這種狀況引起居住用地、糧食、燃料、用材等生活必需品的緊張,迫於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強烈的現代化需求,人們展開了密集的開發活動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高物耗、高汙染型的產業發展狀態。特別是隨著三峽工程淹沒耕地和城鎮、企業搬遷佔用耕地以及生態退耕,人地矛盾更加尖銳,經濟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使我市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兩難困境。

由於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三峽庫區必然出現坡耕地多、墾殖率高的情況。在庫區128.93萬公頃耕地面積中,15度以上坡耕地約佔60%。其中,萬州區、豐都縣十分突出,僅25度以上的坡耕地分別達到40.96%、35.4%。從總體上看,在該區域內,25度以上的坡耕地隨著海拔的上升而顯著增加。農村居民一方面在現有耕地上精耕細作,提高單產;另一方面毀林開荒,擴大耕地面積,廣種薄收,使墾殖率達到43.7%。庫區部分地區生產力水平低,生產方式落後,如順坡種植、重用輕養、耕作粗放等,造成庫區“一年種、二年荒、三年土壤全衝光”的局面,並導致人口增加—環境惡化—經濟貧窮的惡性迴圈。

5、三峽工程及新開發建設專案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三峽工程建成後,壩前正常蓄水位達175米時,重慶庫區淹沒線下有耕園地33.28萬畝,其中耕地22.98萬畝,這些都是寶貴的耕地資源。被淹沒的耕地一般都是有機質含量高、生產力高的一級耕地,庫區每年將直接減少糧食10萬噸。每年隨泥沙帶入16萬噸氮、磷、鉀物質,對庫區水質構成富營養化隱患。此外,還有大量柑桔園被淹沒,隨著糧食和柑桔種植線的上移,必然加大種植坡度,使坡耕地更成為水土流失的主要來源地。

對於庫區大量新開發的建設工程專案,由於各種原因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一些地區陡坡開荒、濫伐林木現象未能得到有效制止。在山區建設和移民遷建工程的開採、基建的作業過程中,如交通、城建、礦業、工業建設、水電等工程專案建設中,往往忽視生態保護措施,隨意棄置廢土、廢石礦渣和尾沙,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據不完全統計,近來,因開發建設專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每年達100km2左右。一些區域性地區還有破壞大於治理的趨勢,致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劇。岩溶地區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嚴重,石漠化現象日趨突出。

6、產業和能源結構不合理對資源環境造成生態壓力

(1)產業內部結構不夠合理。長期以來,我市以重化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在工業中所佔比重相對過大,輕工業所佔比重較低。重工業是高耗能高汙染產業,這就意味著對資源的需求量大,對環境的生態壓力持續增加。

(2)沒有形成有機工業生態鏈,社會生產系統呈開環型。目前,我市大多數企業不能將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和產品使用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重新投入生產和消費,造成資源耗費過快,環境負擔加重。資源稅費如水資源費偏低,影響了水資源回收利用。據1998年對全市115家企業的一項調查,多數企業尤其是沿江有自備水廠的企業都未實行廢水清汙分流,水重複利用率在50%以下,水費佔生產成本的比例大多數在0.5%以下,回用或處理廢水的成本比直接抽水成本高,導致我市萬元產值取水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27.88m3,廢水排放量居高不下。

(3)環保產業發展滯後。我市有環保相關企業上千家,其中通過iso9000認證的只有25家。環保產業研發力量弱,創新能力低,應用於生產的資源綜合利用、潔淨產品生產企業只佔有極少份額,環保研發設計能力有待進一步培育和挖掘。

(4)經濟效率低下。我市的萬元gdp能耗高,,平均每萬元gdp消耗能源1.69噸標準煤,而同期全國萬元gdp能耗僅為1.375噸標煤。多消耗的能源變成了廢物,加重了環境汙染。產值的高能耗造成對資源的過量需求和對環境的生態壓力。據估算,我市能源利用率若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每年可減少300萬噸標準煤的消耗,這將使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極大地改善;我市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若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就可減少約10多萬噸廢棄物的排放。我市能源消費結構也不合理,煤炭消費比重佔65%左右,天然氣、電力等清潔優質能源消費比例偏低。一次能源的加工轉換率較低,電力用煤在全市煤炭消費總量中只佔26.7%,煤炭直接用於終端消費比例過高,造成環境汙染嚴重。

7、資金和技術的制約

環境友好技術是發展迴圈經濟和保持可持續發展的載體,資金投入的增長及其在區際間流動對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由於區位條件的影響,海外大量資金流入東部地區,國家投資重點向東部傾斜,西部地區自我積累能力差,我市所在的西部地區資金投入增長率遠不如京、津、滬和東部沿海地區。僅據1991~1997年統計,西部資金投入增長比東部地區低15%。雖然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對西部地區的投資有所增長,但西部地區仍然沒有擺脫被動局面。

此外,由於r&d經費投入少,人才流失嚴重,我市科技發展落後,對環境友好技術的應用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方面的政策、財政、稅收等支援力度不夠,使有利於資源迴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得不到及時的開發利用和推廣。

五、三峽庫區環境變化趨勢預測

隨著實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大力推進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三峽庫區的人口和產業將由相對分散狀態逐步向城鎮聚集,這有利於實施生態移民,可以緩解生態脆弱區域農村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對環境的破壞;有利於汙染物集中處置,降低汙染物治理成本;城鎮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可以為環境保護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援。另一方面,汙染物排放總量也將伴隨著經濟總量的增大而增加,人口和產業的格局將發生變化,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必將對庫區生態環境帶來持續的更大的壓力。

到2014年,全市城鎮化率將達到65%,城鎮人口將達到2338萬人,比增加約1100萬人。按照全市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態勢,城鎮人口大量聚集將直接導致生活汙染物集中排放的快速增長。據測算(見表6),到2014年,全市城鎮人口生活汙水年產生量、cod、總磷較分別增加385%、423%、380%,生活垃圾年產生量將增加356%。

表6到2014年城鎮生活汙染物產生量預測

隨著經濟總量增大,汙染物的排放量呈增大趨勢。依據全市億元gdp汙染物平均排放量估算(見表7),實現預期的經濟目標將伴隨汙染物排放量的大幅增長,到2014年各項主要汙染物較將增加4倍左右。如果不加強城市環境整治,城鎮化可能加劇環境質量惡化。

表7到2014年汙染物排放趨勢估計(單位:萬噸/億元gdp)

注:每億元gdp排放so2、粉塵、煙塵、工業廢水、工業cod、工業固體廢物分別為325.41噸、325.41噸、62.92噸、464141噸、63.15噸、961.44噸。

按照上述分析,未來影響重慶市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如下:

(一)保持水環境質量的潛在壓力大

全面實施《重慶市三峽庫區水汙染防治規劃(—)》後,到2014年,全市小城鎮將達到730個,將有629個小城鎮的生活汙染難以實現集中處理。考慮到三峽庫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當地居民經濟承受能力較低,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建成的汙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執行費問題,一旦這些環保設施運轉不正常,三峽庫區影響區及匯水區城鎮的生活汙染可能加劇,尤其是位於影響區的渝西地區,次級河流汙染有進一步加重的趨勢,水資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隨著三峽工程蓄水發電帶來的水文條件變化,三峽水庫將出現許多滯水區域和河灣,部分城鎮人口聚集所排放的生活汙染物將通過次級河流進入庫區滯水區和河灣,這些滯水區和河灣有產生富營養化的危險。此外,由於庫區和影響區的渝西地區將加快發展水產養殖業,這對三峽水庫和次級河流的水質也將構成威脅。

(二)面源汙染加重

到2014年,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將達到km2,較新增1300km2,而且城市面積的擴大將佔用大量良田,導致耕地數量減少,人地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因此,在保障糧食供應自給自足的前提下,農業複種指數將居高不下,單位面積農藥、化肥的使用量可能增大,農業面源汙染會加重。

隨著農村勞動力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圍繞實施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和百個經濟強鎮工程,將形成一批優勢農業產業帶。在養殖業產業帶建設中,如山羊、生豬、長毛兔等基地建設,如果缺乏科學引導,將會因飼料需求問題,加大對植被的破壞。隨著農產品價格波動,尤其是肉類產品的價格上揚,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區(場)將會迅速發展,其汙染物排放總量及其汙染後果可能更加嚴重。

(三)消落區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三峽工程蓄水後,庫區水體自淨能力、水環境容量以及生態環境狀況等將發生很大變化。當蓄水至175米以後,水庫兩岸將在145~175米之間形成高程差為30米、以半年為週期的約290平方公里的消落區。受滯流緩流、表面沉積汙染以及水庫水位漲落掏蝕等影響,其生態環境將受到嚴重破壞,汙染加重,水土流失加劇,地質災害頻繁。消落區生態環境的演變將誘導生物物種的變異交替,出現有害物種、物種變種、變異或病原體沿消落帶遷移,將嚴重影響人畜健康和水生生物生長。在三峽庫區的消落區將出現病原體生物繁殖、泥沙淤積等新的生態環境問題。

(四)生態破壞壓力增大

三峽庫區除都市圈外的工業化水平總體規模小、基礎薄弱,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和鄉鎮企業成為必然趨勢。因此,在一定時期內,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汙染重的產業將依然存在,甚至有加速發展之勢。市域內蘊藏的煤、鎂、錳、鉛、鋅、汞、重晶石、石灰石、硫鐵礦、鋁土礦、碳酸鍶礦等礦產資源多分佈在影響區的彭水、南川、萬盛及上游區的城口、酉陽、秀山等經濟欠發展地區。除煤炭資源以外,大部分有色金屬資源尚未大規模開採。一旦大規模開採這些礦產資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也將不可避免。由於我市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未來較長時期內,建材、冶金、醫藥、化工、食品等工業將成為庫區的支柱產業,因此,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將成為我市長期的艱鉅的任務。

(五)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面臨極大威脅

跨區域的大氣汙染和三峽水庫蓄水後所引起的對氣候、流域生態環境的巨大改變,將使全市生物多樣性遭受極大的損害。河流是區域生態的基礎元素,各種水利工程(包括三峽工程)對河流的干擾很大,生物多樣性會發生哪些變化,尚不清楚,急需研究。城市化(生活垃圾、汙水)、工業化(廢氣、工業汙水和廢料)、開礦與農墾(植被破壞,水土流失)、農藥與化肥施用(土壤和水體汙染)、無序的旅遊開發(破壞和減少動物棲息地,垃圾、廢水)、大型工程的負面影響(如河流水利工程、高速公路建設等)等,都將導致區域性地區環境破壞,從而危及全市生物多樣性。

外來生物入侵給重慶市生態安全帶來的影響將是多方面的,一是外來入侵物種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生物汙染,大部分外來物種成功入侵後大爆發,難以控制其生長,將造成嚴重的生物汙染,對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二是外來入侵物種通過壓制或排擠本地物種,形成單優勢種群,危及本地物種的生態,最終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三是生物入侵導致生態害災頻繁爆發,對農林業造成嚴重損害。

六、加強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庫區環保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三峽庫區幅員面積大、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城鄉之間、區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不協調的矛盾較為突出,尤其是百萬移民、百萬扶貧和生態環境三大難題交織在一起,統籌發展的任務十分艱鉅。三峽庫區面臨保護環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雙重壓力,由於歷史、人口、資源、發展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庫區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狀況還相當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遏止。因此,要充分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緊迫性、長期性、艱鉅性,增強生態環境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感,站在全域性和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將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和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用科學發展觀統攬三峽庫區移民遷建、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

1、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發展規劃上。在規劃理念上,突出以人為本,促進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努力構建迴圈經濟發展模式;在發展目標上,充分反映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體要求;在規劃內容上,從環境現狀、環境容量、區域經濟、產業發展要求,明確生態環境規劃的內容。統籌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城鎮規劃區、城鄉結合部、農村區域的生態環境關係,切實體現“五個統籌”的指導思想,有效地控制環境汙染,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建設生態型小康社會,實現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

2、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工作指導上。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抓產業發展,把確保庫區水質不受汙染放在第一位置,將庫區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同步規劃、同步實施,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堅決杜絕在加快產業發展中產生新的汙染源和誘發新的地質災害。在加快庫區產業發展中,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既要加強對資源的保護,防止出現過度開發,又要做到物盡其用,把資源優勢儘快轉化為產業優勢。努力把經濟增長速度與經濟執行質量、當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統一起來。

3、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政策措施上。財政、稅收、投資、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向有利於移民遷建任務的完成、有利於庫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傾斜,切實解決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等問題。從庫區工作的實際出發,建立和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評價體系、考核機制和督查制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客觀判斷環境汙染現狀,對建設專案可能造成的環境危害進行超前性預測評價。切實用嚴格過硬的制度和機制確保科學發展觀在完成庫區移民遷建、經濟社會發展和重慶環境保護這三項歷史性任務過程中得到真正貫徹落實。

(二)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幾個關係

首先,處理好環境安全與糧食安全關係。在確定退耕還林規模時,糧食安全保障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不考慮糧食外調的前提下,人口密度可作為基本衡量指標。有關研究表明,若退耕區人口密度低於150人/km2,滿足生存水平(400kg糧/人)、溫飽水平(500kg糧/人)和小康水平(600kg糧/人)的糧食最低需求分別為60t/km2、75t/km2、90t/km2,保障其糧食安全的單位土地面積(每平方公里)的基本農田面積(產量按7500kg/hm2計)僅為8、10、12公頃,耕地比例應基本達到8%、10%、12%,退耕規模應有較大的彈性,退耕後林草地面積可達70~80%,對於人口稀少的邊遠山區開展退耕還林、還草的生態環境建設十分有利;若退耕區人口密度為300人/km2,滿足上述三級生活標準所需的糧食最低保障分別為120t/km2、150t/km2、180t/km2,其基本農田面積應維持在16、20、24公頃,相應耕地所佔比例為16%、20%、24%,除去其他土地利用型別面積(居民點、工礦城鎮用地、交通佔地等)約佔15~20%,退耕規模有限,退耕林草地所佔面積不應超過50%;若退耕區人口密度為500人/km2,滿足上述三級生活標準所需的糧食最低保障分別為200t/km2、250t/km2、300t/km2,其基本農田面積應維持在26.7、33.4、40.1公頃,相應耕地所佔比列為26.7%、33.4%、40.1%,除去其他土地利用型別面積(居民點、工礦城鎮用地、交通佔地等)約佔15~20%,退耕規模受到嚴重限制,退耕林草地所佔面積不應超過40%。

三峽庫區坡耕地面積大、土壤侵蝕敏感,水土保持既重要又迫切,三峽工程建設與執行需要擴大退耕還林規模,但三峽庫區人口密度大,平均390人/km2,部分地區如萬州、長壽、墊江等地達500人/km2,加之三峽水庫蓄水後耕地淹沒和移民遷建佔地,三峽庫區退耕還林面臨生態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的兩難,其退耕還林規模不應盲目擴大,而全市現在制定的退耕還林規模,即退耕後森林覆蓋率達45%是值得商榷的。若未來退耕還林、還草要達到45%的森林覆蓋率,對於保障三峽工程的安全是有利的,但必須加大庫區移民外遷的力度。同時,鑑於各地政府為進一步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壓縮種植業比重,爭取更多的國家補貼,可能申請更多的退耕面積,盲目擴大退耕還林規模,不僅無法保障糧食基本供給,而且不利於當地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退耕還林的規模應根據自然條件、生態功能定位並考慮糧食安全保障來確定。

其次,正確處理當地居民利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係。退耕還林的主體植物—喬木苗期生長緩慢,而且栽種較稀(多為46m的株距),坡地覆蓋較差,退耕地反而成為新的水土流失源。據觀測,15°的坡耕地退耕初期土壤侵蝕強度比常規種植高30~50%,每年新增泥沙500t/km2。退耕後農民未來生存與發展的問題突出。坡耕地尤其是緩坡耕地(20°以下)退耕後,農民除每年得到政府退耕補貼(每畝50元,100kg糧)外,尚未形成脫離土地經營的穩定的經濟來源,個別地區政府補償款發到農戶手中,已打折扣,甚至拿不到任何補償。農民退耕後的經濟狀況未得到改善甚至惡化,同時退耕后土地資源減少,而未來經濟發展或農業結構調整缺乏足夠的土地資源,農民增收和農村全面小康的道路任重道遠,而且農村毀林種植經濟作物的現象時有發生。

第三,正確處理工程措施與遵循自然規律的關係。所有的工程措施必須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目前,環境保護工程普遍存在一刀切的現象,如大部分地區退耕還林地樹種單一、結構簡單,馬尾松林、純柏林所佔比重較大,蟲害嚴重,林下植被稀疏,水土保持作用受到限制,生態功能脆弱,未來可能演替成為綠色沙漠。在退耕還林工作中應當充分利用庫區良好的水熱條件,一般荒坡宜加強管理,主要依靠自然更新恢復植被,在人口密度大、基礎設施建設影響大重的區域,採用人工恢復。在實施《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汙染防治規劃》過程中,在確定移民遷建城鎮汙水處理廠的建設方案時,小城鎮汙水處理廠的處理方案與城市汙水處理集中處理的方式相似,土地處理、溼地處理、其他生物技術等執行成本較低的技術被忽略,可能引起建設投資和處理成本超過城鎮政府和居民的經濟承受水平,影響到汙水處理設施的正常執行。建議各地依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採用不同處理技術,降低設施建設及執行成本。

(三)打破部門分割管理的格局,科學規劃全面實施

“十一五”期間,三峽工程建設將全面竣工,水庫上升至175米,將出現消落區生態環境問題,三峽庫區環境安全的重要性將日益顯現,庫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將十分繁重。市級有關部門應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國家已經批准實施的水汙染防治規劃、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生態建設規劃等確定的目標任務。鑑於三峽庫區的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按照國務院頒佈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要求,建立覆蓋庫區及影響區的國家級三峽庫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進一步從庫區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全面規劃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涉及的水汙染防治、水土流失治理、生態多樣性保護、扶貧開發、農村能源建設、漁業發展、旅遊開發、移民安置、遷建城鎮建設、庫周綠化帶建設等問題,建立市級環境問題聯絡會議制度,統籌協調解決環境問題,建議由發改委牽頭,進行全面、科學規劃,理清思路,統籌協調,積極爭取國家對三峽庫區環境保護的投入,並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分別組織實施。

(四)加強工程建設專案監督管理,完善環保實績考核評估制度

“十五”期間,在政策、資金等多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援。僅《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汙染防治規劃》中重慶專案的投資就達213億元,約佔規劃總投資80%。一些專案建設的“形象工程”特色十分明顯,弱化了環境效益,因此建議加強國家投資專案全過程管理和監控。一是從專案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評價、設計方案、招投標、施工進度、工程質量以及竣工驗收等全過程進行監督,加強專案建設資金管理,提高專案的投資效益。二是建立重大工程專案建設的後評估制度,尤其要全面評價基礎設施建設、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地質災害等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工程專案完成的實際情況及其帶來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將評估結果納入區縣黨委、政府及市級部門一把手的環境保護實績考核內容。在重視gdp增長指標的同時,加強對於經濟效率以及單位gdp的資源利用、資源的迴圈利用水平、汙染排放量等指標的考核,將迴圈經濟發展指標納入經濟發展的考核體系,認真研究和進行“綠色gdp”核算,綜合評價三峽庫區可持續發展的狀況。三是加強工程專案建設的審計,杜絕挪用環保資金的行為,一旦查出違規違紀現象應從嚴查處,並追究專案審批、建設、評估等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加強環保能力建設,建立應急預警體系

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能力建設,加大投入力度,重點加強監測裝備、重點汙染源的線上監控裝置、資料傳輸網路等投入。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特別要加大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的變化規律及對策研究、消落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長江流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以及流域環境管理體制創新等研究的支援力度,為今後的庫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尤其要針對保障三峽庫區的環境安全,整合資源,儘快建立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綜合監測預警體系,建立針對汙染事故、洪水、地質災害、泥沙等預警體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三峽水庫的安全執行。

(六)制定優惠政策,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建設

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工作,但是受人口、資源、環境、發展方式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三峽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任務重、難度大,一些困難和問題僅靠重慶市自身努力已經無法解決,需要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援,繼續將我市納入全國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區域。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庫區生態建設專案按照同等優先原則,在規劃佈局、專案安排、資金投入、利用外資、信貸、政策措施等方面,繼續給予大力支援和優先安排。

1、加大三峽庫區水汙染防治力度

一是加快《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汙染防治規劃》的實施進度,加大對庫區次級河流綜合整治、工業汙染源治理、小城鎮生活汙染治理等專案的支援力度。加大農村面源汙染治理的資金投入。儘快啟動三峽水庫消落區生態保護整治專項工程,確保三峽工程安全執行和長江流域生態安全。

二是完善城鎮汙水、垃圾處理收費政策,在積極爭取國家投資補助的同時,積極推進汙水、垃圾處理專案建設和運營市場化、產業化改革。按保本微利的原則,按照標準全面足額開徵汙水、垃圾處理費,強化徵收措施,實現建設和運營的良性迴圈。對貧困區縣垃圾處理場執行費用缺口問題,要研究政府補貼方式,解決資金來源。

三是加強庫區船舶汙染治理。建議國家儘快完成船舶汙染防治的立法,修訂船舶汙染物排放標準,制定過境船舶汙染防治、船舶汙染防治方案。明確各省市、相關部門船舶汙染防治的職責和任務,明確治理標準和時限,對長江流域尤其是三峽庫區及其上游的船舶汙染進行統一規劃和控制。加大船舶汙染防治投資力度,實行經濟政策的支援和鼓勵。從國債資金中,落實船舶生活汙水單船治理工程、船舶廢棄物接收工程、船舶生活汙水集汙治理工程和化學危險品船舶洗艙基地工程的資金,確保完成治理任務。

四是科學引導農業養殖業的汙染治理。鑑於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特殊性,建議國家出臺優惠政策對於規模化養殖企業的汙染治理進行適當補貼,引導畜禽規模化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於專業化養殖鄉鎮或村,在發展養殖專業戶的同時應當建設糞便集中處理設施,並實行汙染治理市場化,其建設費用由政府財政進行補貼,執行費用按照“誰汙染誰負費”的原則,由養殖戶承擔;水產養殖專業戶,應當繳納排汙費,統一用於水庫汙染治理。

五是考慮到三峽庫區產業空虛化的實際情況,發展庫區特色工業及相關產業對於解決就業以及維護三峽庫區的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建議國家對庫區關遷並轉的工業企業、工業汙染治理專案、生態經濟專案給予適當補貼。

六是加快推進三、四期庫底清理工作。對我市三、四期庫底清理的實物量進行復核,落實相關清理資金。從開始,分步實施庫底清理工作,提前撥付部分資金用於三、四期庫底固廢的鑑別和清理工作。從國家掌握的移民預備費中撥付資金,對二期清庫貯存在6箇中轉場的1.55萬噸危險廢物進行最終處置,以確保三峽庫區水體安全。

2、儘快落實三峽水庫管理經費

由於水庫管理涉及面廣,工作任務重,三峽庫區經濟落後,自行解決水庫管理所需經費確有困難。根據國辦發[]32號文和財政部、電力工業部[1981]電財字56號文的精神,建議將庫區整個維護資金(每度電1釐錢)按淹沒實物指標比例,切塊分配給湖北省及重慶市,專項用於水庫管理以及因水庫執行而造成的庫區移民生產生活困難補助、水庫防護工程維護、庫區移民人畜飲水、提水灌溉工程、交通設施維護及相應的生態與環境保護工程。

3、完善城鎮化戰略及生態移民政策

通過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力度,可以明顯緩解人地矛盾,可以在空間上調整人口布局,減輕生態脆弱區域的環境壓力。近年來,三峽庫區向經濟發達地區輸出了大量勞動力。例如統計資料表明,忠縣向省外轉移勞動力人數達20.15萬人,但同時撂荒耕地就達7.9萬畝。建議在實施城鎮化程序中,要切實創造有利於農村勞動力流動的體制環境和社會保障體系。要加強農民工就業素質培訓,增強就業技能,鼓勵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成為城鎮居民。將撂荒的坡耕地參照退耕還林政策予以補償,調動社會公眾參與退耕還林工作的積極性,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參照三峽庫區淹沒區移民搬遷政策進行補助,激勵居住在自然條件惡劣、經濟貧困的居民進入城鎮定居或加強生態移民新村建設。

4、建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執行機制

一是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逐步建設多元化投資主體,建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長期穩定的投入機制,鼓勵境外資本、民營企業和各種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保和建設的專案市場。二是建立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補償補助機制,建議由中央或長江中下游受益地區對庫區給予適當的補償補助,促進庫區經濟發展,加大上游地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力度。三是建立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如參照沿海省區的做法,儘快在重慶庫區優先啟動實施森林、礦山恢復、水汙染治理等生態效益補償基金制度,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生態建設的積極性。四是推行市政公用環保設施建設的市場化,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參與設施建設經營,放開設施經營市場,培育適度競爭的市政公用環保事業市場體系,走專業化、企業化經營之路。

5、引導生態產業及生態示範區建設,發展迴圈經濟

在立項審批、爭取國家相關資金支援、貸款等方面,優先支援三峽庫區無汙染的發展專案、生態示範工程專案、農村能源建設專案。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集中養殖區域的汙染治理,對於處理養殖企業或養殖區畜禽糞便的企業或者實施糞便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的生態農業專案、有機食品發展專案給予政策性補助。

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的可持續發展,實施一批清潔能源、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專案和工業汙染治理重大工程,建立一批迴圈經濟型企業和生態工業園區,建立迴圈生態工業鏈,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共贏發展。推廣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清潔生產,貫徹“汙染預防”和“持續改進”的環境理念。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建立廢水“零排放”企業。在有條件的大型企業,引進關鍵連結技術,通過能源、水的梯級利用和廢物的迴圈利用,形成工業生態鏈網。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淘汰、關閉浪費能源資源、汙染環境的落後工藝、裝置,用清潔生產技術改造能耗高、汙染重的傳統產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型企業。以化工、建材、冶金等行業為重點,通過實施清潔生產,削減廢水30%~40%,削減廢水中cod30%左右。以冶金、電力、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大力開展廢水迴圈利用,實現廢水資源化。

大力提升環保基礎設施水平,開發資源再生利用系統。對環境而言,汙染物的處理並非最終目的,資源充分利用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我市水資源豐富但分佈不均,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是我市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瓶頸。因此,大力提倡中水回用是節約水資源的一個重要舉措。建議對現有的汙水處理系統採取增加深度處理工序,提高處理等級和增設專用管道等措施,變尾水為中水,用於綠化灌溉、環衛沖洗以及一些企業的低等級用水。在一些用水量大、廢水性質近似的企業密集區域,設定專門的汙水處理廠,採取針對性的方法進行特殊處理,並返回給企業重複使用。

6、大力加強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

一是國家有關部門儘快編制和審批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規劃,儘快下達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專項資金,及早啟動試點工作,推進工程順利實施。二是適當增加我市基本農田建設規模,提高建設標準。水庫周邊地區山高坡陡,土質較為貧瘠,坡耕地改造難度大、任務重、單位造價較高。目前國家編制的《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工程規劃》中,基本農田建設標準為600元/畝,我們認為該標準與山區坡耕地改造有一定差距,建議國家適當調整基本農田建設標準,提高到1000元/畝。三是支援發展生態經濟林。建議在庫周綠化帶建設的退耕還林工程中,不要嚴格限制生態林、經濟林20%和80%的比例,支援發展生態經濟兼用林,結合退耕還林在生態適宜地區種植柑橘等經果林,有助於解決退耕還林8年之後農民的生計問題。四是增加我市退耕還林任務。我市有25度以上坡耕地625萬畝,規劃全部退耕還林。底已退耕256萬畝,還有369萬畝需要退耕還林,建議國家在年度計劃安排上加大我市退耕還林的任務計劃。五是支援農村沼氣建設。建議在農村沼氣建設專項工程中優先安排庫區專案。農村沼氣建設作為綠化帶建設的配套工程,能有效替代工程區農村現用主要燃料—柴火,大大降低工程區森林消耗量,更有效保護好水庫周邊森林資源。六是提高部分生態建設專案補助標準。由於三峽庫區林農交錯,人口稠密,國家規劃管護森林資源5700畝/萬元.人標準與三峽庫區實際情況有較大差距,加之近年來新增森林面積較大,新增森林因管護費不足也難以落實管護責任,建議將補助標準調整為畝/萬元.人,同時將新增森林面積納入國家補助範疇。

7、儘快實施三期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按三峽庫區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單價測算,重慶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共需投資6.99億元。據悉,國家有關部門對已經和正在治理的高切坡,只同意解決治理經費的50%。為使地質災害防治與三期移民搬遷安置進度相銜接,建議儘快審批三期地災防治規劃並組織實施。由於已經和正在治理的高切坡經費均佔用了移民資金或使用銀行貸款,建議對各區縣這些高切坡治理專案全部納入規劃並安排相應的治理經費。

8、大力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防範

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安全防範是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新任務。

在全市生物多樣性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生物多樣性區劃,劃分優先保護區域,實施分割槽保護對策。根據自然環境狀況、生物多樣性賦存特點、保護與利用方向等,可劃分為七個生物多樣性區域:各級自然保護區、三峽庫區環庫及周邊天然林區、渝東北山地生物多樣性維育區、渝東南岩溶景觀生物多樣性保護區、主要次級河流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都市圈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渝西丘陵農業生物多樣性維護區。一是加強就地保護,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以各級自然保護區為主,形成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中心、遺傳種質資源儲存基地互補的自然保護網路。二是遷地保護,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分階段搶救保護三峽庫區156米和175米淹沒線以下的珍稀瀕危植物,制定具體可行的搶救規劃,確保在三峽工程175米蓄水前把全部珍稀植物搶救出來。建立三峽庫區珍稀瀕危動植物搶救、繁育及遷地保護基地,發揮生物遷地保護對瀕危與特有物種的搶救功能。

關於外來入侵物種防範及生物安全建設。首先摸清家底,建立防範外來生物入侵的資料庫和資訊系統,重點調查危害或影響當前重慶市域內生物安全的型別與特徵(包括影響規模、程度、趨勢等),充分評估引進物種對當地環境的影響,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二是建立部門聯絡會議制度,實行部門分工負責。對已發生危害的地區,做到減輕危害,控制傳播;對零星發生的地區,做到有效控制,逐步剷除;對初次傳入地區,必須採取強制措施,將其消滅;對尚未發生侵染地區,加強預防。三是謹慎引種,控制外來生物的有意引進。四是強化檢疫,從國家生物安全的角度,加強邊界檢疫和控制,依法攔截和阻止有害物種的引入。五是完善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安全的法規,制訂技術標準和規範,建立生物安全管理機構與風險評估、風險管理制度,並加強物種引進的執法監督工作。

第三篇:2014年12月南昌分行關於江西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情況調研的反饋報告

南昌分行關於江西金融生態環境

建設情況調研的反饋報告

一、主要調研情況反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以及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的重視和支援下,我省在優化社會信用環境、法制環境,維護金融債權工作方面取得卓越成效。得益於江西省良好的金融環境,我行入贛三年來累計發放貸款萬元,未形成過一筆不良貸款,未發生過一筆金融債權案件。

江西省的行政服務環境近年來也得到持續優化,江西省政府本年初新發文《關於進一步建設良好金融生態環境的若干試行意見》(贛府發?2014?13號)將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納入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出臺優惠政策吸引金融機構落戶江西,大力支援金融事業發展,全面加強信用體系建設,著力打造一流金融生態環境。

江西省中介服務環境也總體向好,目前江西省資產評估業務完全市場化,服務較為規範,效率較高。抵押登記方面,物權法頒佈後,南昌市房管局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如按物權法規定增加了預抵押登記、收費按件收取,極大降低了企業登記成本,也就間接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南昌市房管局的工作值得肯定。

我行認為部分城市的國土資源局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工作應依據物權法進行一些改進。目前,土地抵押部門接受土地抵押登記要求抵押人和抵押權人必須簽訂其制定格式印製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該抵押合同主要是就抵押登記事項進行約定,部分條款與銀行提供的抵押合同有明顯衝突,比如《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的第六條規定了土地抵押期限,抵押登記部門一般要求只能填寫為抵押期限壹年。如此,抵押登記部門實質上不認可一年以上的最高額抵押登記的辦理。要求抵押雙方每年需續辦抵押登記,而續辦抵押登記前提又是解除原來抵押登記,在一年期最高額抵押情況下,如果貸款未結清,將使銀行貸款的抵押權在登出期間懸空,如果此間出現法院查封情況,對銀行將造成極大不利,銀行貸款很可能喪失優先權。另外,國土局抵押登記部門還會在出具的土地他項權證上備註“土地抵押貸款期限”,其往往也只填寫一年的期限,並要求期限屆滿必須辦理再登記,而實際情況是房地產專案貸款期限等一般都在2-3年以上。

信用擔保方面,我省成立了政策性和商業性雙重性質的法人擔保機構江西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的成立,是促進江西金融服務環境的重大舉措。能夠為符合條件的企業和擔保機構提供最及時、最有力、最優質的服務,有效解決當前江西眾多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我行與該公司

有著良好的擔保合作關係。

產權交易市場方面,江西省成立有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江西省產權交易所為各類出資人從事產權交易、企業購併、資產重組等提供資訊釋出、交易稽核與鑑證及相關配套服務。我行在股權質押貸款方面與其展開過合作。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試點省和先行省,我省在整合全省72家縣級林權交易所的基礎上組建了區域性林權交易所--南方林權交易所,旨在搭建涵蓋省內、輻射周邊省市的區域性林權交易市場。該所主要職能是全省林業產權交易市場的整合、建設、運營和指導管理,規範和指導林權、林業企業股權、林業科技成果(專案)、大宗林產品轉讓的服務,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森林保險、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業法律法規和政策諮詢等服務。我行擬在林業、林地等林權抵押貸款方面與其展開合作。

二、進一步優化我省金融生態環境的政策建議

1、綜上,建議部分城市國土資源局不再要求籤訂其印製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合同》;不再在土地他項權證上備註“土地抵押貸款期限”;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登記按件收取費用。

2、建議省委、省政府、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以完善徵信建設為切入點,全面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大不守信懲戒力度,打造信用江西。建

議依託中國人民銀行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信用資訊基礎資料庫,逐步歸集工商、稅務、質監、法院、公安、環保、電信和資訊中心等部門擁有的企業和個人信用資訊,以進一步完善企業個人信用資訊資料庫建設,制定出統一的信用體系、規範標準和查詢體系,儘快實現信用資訊的共享。與此同時,加大對不守信企業和個人的制裁力度,通過建立違約失信“黑名單”制度加強對貸款企業的監督,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實行聯合制裁,發揮政府監管部門、金融機構、用人單位和公共事業單位的聯動作用,對失信企業和個人依法進行信用公示、警示、限制消費、限制市場準入、降低信用等級等懲戒,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提高失信成本,逐步規範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環境。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第四篇:生態市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

這是一篇關於調研報告的範文,可以提供大家借鑑!

為進一步瞭解我市生態市建設現狀,總結成績和經驗,揭示問題和矛盾,分析制約因素,研究思路及對策,確保2014年建成生態市目標的實現,根據市政協的統一安排,我們第二調研組在市政協領導的帶領下,於三、四月份重點對我市丁堰、桃園、如城、搬經、高明、江安等鎮的生態市建設工作進行了視察調研,並考察學習了山東省榮成市的生態市建設情況。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生態市建設現狀

(一)工作凸顯亮點

1. 謀劃及時,規劃到位

早在,我市即開始著手謀劃生態市建設的相關工作。市環保局成立了生態市建設辦公室,組織開展了生態市建設專題調研,形成了可行性報告。市政府委託蘇州科技學院編制了《如皋市生態市建設規劃》。《規劃》圍繞建成生態市的近、遠期目標,明確了我市四大生態功能板塊和六大生態建設主要領域,提出了32項重點工程,工程總投資達182.6億元。在此基礎上,各鎮結合自身實際,先後對鎮環境保護規劃進行了修編,並出臺了生態保護子規劃。如丁堰鎮邀請南京師範大學編制的《丁堰鎮生態工業園規劃》就具有很強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行性。

2. 組織完備,政策完善

自建立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市政府將生態市建設列入市“六城同創”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設生態市建立辦公室和相應的工作班子。於此相應,各鎮各責任部門也都建立了相應的領導組和工作組,我們視察調研的幾個鎮都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有關部門配合抓,建立村(社群)班子具體抓的建立工作格局。上下聯通、職責分明、政令暢通、相互協調的生態市建設組織網路在我市很快建立。

為有效推進生態市建設,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於落實環保優先,建設生態如皋的決定》,市人大專門作出了《關於落實環保優先加快建設國家級生態市的決議》,將生態市建設列入了法制化軌道。與此同時,市政府還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性政策措施,如《關於節能減排工作實施意見》、《鎮級汙水處理廠建設工程以獎代補實施細則》、《如皋市基層綠色建立考核獎勵辦法》、《如皋市鎮級汙水處理廠管網建設以獎代補辦法》等。

3. 部署周密,宣傳得力

自建立工作啟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全市生態市建立工作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通過各種形式進行不間斷的宣傳造勢。各鎮如桃園、丁堰、高明、江安等紛紛利用廣播、過街橫幅、宣傳櫥窗和舉辦專題活動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全市上下形成了濃烈的生態市建立氛圍。

4.責任明確,監管有效

我市將每項生態市建設指標、重點工程按責任部門和時間結點進行了細化分解,制定了相應的考核辦法。市政府將生態市建設任務列入了環保目標責任狀。市紀檢監察、市“六城同創”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對生態市建設重點工作進行督查。各鎮在建立過程中也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了不同的督查方式。江安鎮成立了老幹部專項督查抽樣組,對該鎮的綠化造林工作進行專題督查。桃園鎮整合城管、衛生、工商、環保、安全、建管等各個方面力量,對各項建立工作實行定期聯合督查和管理。這些做法對鞏固建立成果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二) 建立初顯成效

1.抓住“水”字做文章,兩大工程成效顯著

一是水環境綜合整治成績優異。截止去年3月,我市境內3000多條各級河道全部得到整治,提前兩年完成了“十一五”河道整治任務,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省市考核驗收。在高明鎮曉莊村、江安鎮聯絡村等地出現的一批“底清、面潔、線暢、坡綠、岸淨”的河道成為全市乃至全省河道整治的樣板。

二是以水為重點的鎮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經過兩年的努力,目前全市已有14個鎮建成汙水處理廠並進入排程或試執行階段,全市鎮級汙水處理廠規模在1500-5000噸之間。其中搬經鎮汙水處理廠採用國內領先的全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妥善處理淨化過程中產生的柵渣垃圾、沉沙及汙泥等汙染物,有效避免了二次汙染的出現,真正達到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要求。

2.緊扣“農”字下功夫,生態“三農” 初具規模

一是田園整潔,農業生產環境優化,農副產品質量提高。在生態市和生態農業市等建立工作的推動下,結合新農村建設,我市著力推進高效農業、生態農業和無公害農業等農業現代化建設工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先後建成省級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基地87個,面積83.62萬畝,佔可食用農產品面積的62.8%;已獲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36個,a級以上綠色食品38個,有機食品5個。建成花木生產基地20萬畝。位於如城鎮顧莊生態園內的蘭花園、蝴蝶蘭園、錢長草坪、花木大世界等花木生產基地已成為我市生態旅遊中的亮點。生態農業的建設,使全市農業生產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達標率達到99.68%。

僅我市就新增大中型秸稈還田機械220多臺(套)、小型秸稈還田機械1200多臺(套),設立秸稈收購點36個,完成秸稈機械化還田50多萬畝,約佔稻麥面積的35%,秸稈綜合利用率已接近90%。去年5月,南通市政府在我市丁堰鎮召開了南通市秸稈機械化還田及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推進會,會上演示的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的最新成果得到了省農機局及南通市政府

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是家園美潔,農村生態環境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目前全市農村完成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5萬座,“衛廁率”達到83.03%。建成“一池三改”戶用沼氣池4500多隻。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99%。農村村鎮綠化率達到31.55%。與此同時,全市各鎮(區)建設了垃圾中轉站25座。“戶收集、 村集中、鎮運轉、市處理”的收集處理機制及其長效管理機制正全面啟動並不斷完善。

到目前為止,全市已有桃園、長江、丁堰和高明等4鎮通過全國環境優美鎮省級考核驗收並已向國家環保部推薦,8個村(居)建成省級生態村,3個社群建成省級綠色社群,54個村獲得南通市級生態村稱號。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

(一)、環境優美鎮建立有待進一步推進

1.建立任務任重道遠。“80%的鄉鎮達到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準並獲得正式命名”是建成生態市的基本條件之一。根據這一要求,我市必須有16個鎮建成國家環境優美鎮,而目前我市只有桃園等4個鎮已經通過省級考核,還沒有一個鎮獲得國家正式命名。

2.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凸顯。一是農村水體汙染不容忽視。部分鄉鎮工業園區汙水集中治理設施滯後,少數企業偷、漏排汙現象仍時有發生,汙染水體環境;農藥化肥過量使用等構成農業面源汙染的重要源頭;此外部分村民環保意識淡薄,將生活垃圾及汙水隨意傾倒,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農村水體造成了汙染。二是農村生活垃圾“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無害化處理率還較低。雖然目前市垃圾發電廠已建成投運,各鎮也都興建了垃圾中轉站,配備了垃圾收集轉運裝置和保潔人員,但真正將生活垃圾全數收集、全數運至垃圾發電廠處置的鎮還不多,有的鎮仍然將收集到的生活垃圾就地就近填埋,其遠離鎮區的村組生活垃圾收集率和無害化處理率則更低。三是畜禽養殖汙染及秸稈焚燒現象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規模畜禽養殖的佈局還不夠合理,針對畜禽散養戶的戶用沼氣工程尚未成型,夏秋季節的秸稈焚燒現象在部分鎮仍較嚴重。

3.部分鎮鎮區佈局欠合理,鎮郊及村莊環境欠整潔。按照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準,環境優美鄉鎮必須有合理的功能分割槽佈局。但我市部分鎮在鎮區建設尤其是農民集中居住區建設上,缺乏科學規劃,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居住區地點分散,建設緩慢,既損害了群眾利益,也對鎮容鎮貌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此外,鎮郊及村莊環境仍熱存在髒亂差現象。如部分鎮第一批改廁工作效果不佳,群眾意見較大;少數鎮整治過的河道又出現了坍塌及綠化帶遭破壞現象,廢棄農膜等“白色汙染物”在某些村居的田間地頭仍隨處可見。

4.農村清潔能源利用技術滯後,管理欠缺,普及率不高。我市各鎮在人畜糞便資源化利用及秸稈綜合利用等方面雖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還有不少方面有待改進,如大部分鎮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建立起專職的能源管理機構。沼氣後繼管理服務網路不健全,沼氣及其副產品的綜合利用,秸稈的深度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科研技術都還停留在較低的層次,急需提高。大多數鄉鎮的清潔能源利用還停留在點的層面,未能形成規模。

5.不少鎮環境保護氛圍不夠濃厚,部分群眾對環境狀況的滿意度還不高。按照全國環境優美鄉鎮考核標準要求,鄉鎮及其所轄街道和各村均要有環保宣傳的標語或櫥窗,主要街道每公里不少於1個。群眾對環境狀況的滿意率不得低於90%。我市多數鎮均未達到此項要求。部分化工企業密集的鎮,群眾對環境狀況的意見較大,因排汙問題造成的糾紛時有發生。

6.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資金不足,長效管理難度加大。環境整治需要大量人力、財力,將管護機制常規化亦需要不少的資金。資金問題一直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及其長效管理的最大制約因素,特別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各鎮財政收入難度進一步加大,這勢必給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及其長效管理帶來更大的難度。

(二)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1.與生態市建設新標準差距較大。,國家環保部公佈的生態市新標準將“城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由原來的60%提高到了80%,而目前我市城鎮生活汙水處理率平均還不到40%.

2.城鄉生活汙水集中處理水平相差懸殊。到目前為止,我市市區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已經達標,而鎮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還不到10%。儘管我市已有15個鎮建成了汙水處理廠,但截至目前,真正形成生化汙水處理能力的微乎其微。

3.鎮區汙水管網建設嚴重滯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部分鎮汙水管網的鋪設正在進行,但進展緩慢,甚至尚未開工;二是同一鎮不同村(社群)汙水管網之間,各鎮汙水管網之間,鎮區汙水管網與城市汙水總管網系統之間缺乏有機聯絡,尚未形成整體聯動機制。其中第二個方面的問題在我市顧莊生態園建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已成為制約顧莊社群建立國家級生態村的瓶頸之一。

(三)生態建設亮點有待進一步包裝、提升

1.生態旅遊景點,缺乏管理,層次較低。內外城河風光帶、顧莊生態園等既是我市生態市建設的亮點,又是我市發展生態旅遊的重要景點。但由於相關部門缺乏科學的策劃及有效的管理,這些資源均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位於內外城河風光帶中的文昌閣,本是一處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的特色景觀,現卻成為餐飲業經營場所,與周圍景區環境極不協調。顧莊生態園的開發雖規劃完備,但實施進展不快,且園區內花木品種混雜、結構混亂、交通擁擠、競爭無序,整體形象亟待提升。

2.各鎮環境綜合整治的長效管理仍需加強。在建立全國環境優美鎮過程中,我市各鎮的鎮容鎮貌均得到了顯著改善,圍繞環境整治的各項長效管理體制也已初步建立,但長效管理的實績仍有待進一步提高。多數鎮建立的專職保潔隊伍人數雖多,但缺乏培訓,素質不高;某些已通過省級驗收的鎮,鎮容鎮貌仍存在死角;不少鎮村的垃圾房、公廁等環保基礎設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3.生態建設亮點仍需積極培育。客觀地說,我市目前生態市建設亮點還不多,現有亮點也還不夠靚,要想培育出一批像城市汙水處理廠、中國腸衣城那樣有層次、有特色、有現場、有資料、有推廣價值的典型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四)已有建立成果有待進一步鞏固

1.相關指數排名競爭激烈。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數連續三年在全省排名前10位是建成生態市的五項基本條件之一。目前全省各地都普遍啟動了生態市(縣)建立。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我市並沒有明顯的環境優勢,主要環境要素的環境質量也不盡如人意。要使該項指標連續三年在全省排名前10位任重道遠。

2.部分指標極易倒退。在我市已達標的13項指標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稍有疏忽就很有可能出現倒退。如環境質量類指標、環境突發事件等。

3.軟體資料不夠完善。目前全市各鎮及市級機關各相關部門均將建立的重點放在了硬環境的建設上,對已有軟體材料的收集、整理則相對滯後。尤其是某些鎮缺乏完整的材料準備、收集、管理機制,疲於應付,一稿多用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對我市生態市建設資料的積累是極其不利的。

三、榮成市經驗

榮成市被授予國家生態市榮譽稱號。該市生態市建設中的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值得我市學習和借鑑。

(一)明確責任,廣泛發動,形成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1.完善機制,科學考核。在生態市建設中,榮成市各鎮(區)和相關部門都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制訂了建設計劃、目標任務和行動方案。市政府按照生態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與考核評價制度,把它納入重大事項督查範圍,列入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對各鎮(區)、各部門生態市建設進展情況進行動態評估,科學分析和評價階段性工作成效,不斷提高生態市建設水平。

2.深入發動,全民參與。自啟動建立以來,榮成市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對生態市建設的重大意義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舉行了“建設生態市萬人百米長卷簽字”及生態市建設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基層舉辦村幹部生態市建設知識培訓班8期,利用農村香期發放材料3萬多份。在鎮區主要街道、公園、居民小區等場所製作了固定性標語,增設了宣傳櫥窗,通過宣傳形成了全民參與生態市建設的良好氛圍。

(二)全面開展,強勢推進,不斷提高生態建設水平

1.大力建設環保基礎設施。在汙水處理工程建設上,榮成市投資1億多元建設了日處理能力2萬噸、一級生化處理與蘆葦溼地處理相結合的城市汙水集中處理廠。市區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2.81%。大型企業也採用不同的方式建設了各自的汙水集中處理廠。 在垃圾無害化處理方面,建設了有效填埋面積7.6萬平方米、使用年限10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垃圾無害化衛生填埋、滲濾液集中處理均達到了規範化要求。

2.持續改善新農村生態環境。一是加強農村環境建設。該市依據統籌沿海與內陸、城鎮與農村、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思路,構築了輻射全市的新農村建設總體框架。主幹街道硬化村莊比例達到65%,新建農村新型住宅30萬平方米,建沼氣5000多戶。另一方面抓好農村汙染防治。創立了“測土、配方、供肥和施肥技術指導”一條龍式的科學施肥模式,全市測土施肥面積達86萬畝,降低化肥使用量30—40%。同時,在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上,該市先後建成了市農業良種場中型沼氣工程、嘉盛乳業秸稈青貯養殖工程等示範專案,推廣養殖—沼氣—種植等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實用技術和生態養殖模式,有效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3.全面開展“綠色榮成”建設。榮成市始終把造林綠化作為改善生態的重要工作來抓,構築沿海防護林聯網補帶工程、農田公路林網建設、山區退耕還林建設的“一帶二網三區”生態屏障工程。每年都實施城市園林綠化和環境美化工程。廣泛開展綠色學校和綠色社群建立活動,城區綠化總面積1326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7.2%,人均綠地面積25.5平方米。

(三)立足長遠,科學發展,努力提高生態經濟質量

在生態市建設中,榮成市積極引入生態經濟理念,走人與自然和諧之路,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發展質量。

1.優先發展生態農業。在生態農業建設方面,該市制訂了《綠色農業示範區建設規劃》,以基地為示範帶動,開發生產優質糧油、特種水產、特種果蔬;以專案為載體,推廣多種生態種植技術;以企業為龍頭,帶動基地與農民延長產業鏈條;以特色優質產品為主體,形成規模化生產;以綠色產品認證和市場安全准入為標準,推動無公害產品生產和農業標準化建設。

2.重點發展生態旅遊業。榮成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圍繞打造特色旅遊業,該市牢固樹立“生態+文化”的理念, 依託特色旅遊景點,吸納各類社會資本,精心打造了以秦漢歷史文化、中日韓友好交流文化為主題的尋根朝拜遊;以休閒度假、觀光遊樂為主題的濱海生態遊,構築起了“點線面”齊頭並進的“一帶四區九單元”的旅遊產業格局,旅遊綜合收入近50億元。

四、對策及建議

針對我市生態市建設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難,學習、借鑑山東榮成市生態建設的成功經驗,對我市今後生態市建設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多管齊下、夯實基礎,充實建立財力

1.拓寬環保資金投入渠道。一是用好中央擴大內需的各項政策,切實加大財政投入,大力扶持我市環保設施、生態保護等基礎性、公益性的建設專案。建議市政府設立以下三項資金①生態市建設引導資金,市財政每年安排資金,重點支援具有示範性作用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專案,如鎮汙水處理廠等;②農村環境保護專項資金,重點支援農村生活汙水和垃圾處理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③生態市建立獎勵資金,用於獎勵在生態市建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二是積極開拓市場,引導社會資本投資。進一步完善“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的投入機制,根據“汙染者付費、治汙者受益”的原則,引導和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進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領域。對鎮汙水處理廠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市政府應出臺有關行政性收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三是化“危”為“機”,加大金融支援力度。對市內重大環保公益專案和有能力償還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專案,提供銀行貸款、信託、收費權質押貸款、資產票據化等多樣化的金融產品,拓寬環保融資渠道。

2.建立以區域協調為目的的生態補償機制。建議市政府引入“重點經濟區”和“重點生態區”的概念,將三大主體功能區及經濟實力較強的一些鎮定位為“重點經濟區”,將一些經濟基礎相對薄弱且以農為主的鎮列為“重點生態區”,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互惠、互補關係,即:重點生態區為重點經濟區提供生態服務,重點經濟區為重點生態區提供經濟補償。以類似於財政轉移支付的方式,以區域互補、協調為目的對重點生態區進行生態效益補償,實現市內建立資金的合理有效配置。

3.努力提高生態經濟質量。建議市政府積極引入生態經濟的理念,將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為我市生態建設帶來更充足的資金。一是科學發展生態工業。按照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要求,大力培植船舶及配套設施、汽車及零部件和食品精深加工等產業,鼓勵發展產品附加值高、帶動能力強、資源利用率高、環境影響小甚至無汙染的專案,加快產業集聚,放大優勢效應;二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建議市政府參照山東榮成經驗,制定《如皋市綠色農業示範區建設規劃》,以基地為示範,開發生產優質油米、蠶桑、生豬、水產及花木;以專案為載體,推廣多種生態種植技術;以特色優質產品為主體,形成規模生產;以綠色產品認證和市場安全准入為標準,推動無公害產品生產和農業標準化建設。三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我市地域優勢明顯,歷史文化悠久,旅遊資源豐富,建議市政府按照“政府主導規劃、企業投資開發、市場模式運作”的原則,依託特色旅遊景點,精心打造好以長壽文化、江海風情為主題的如皋民俗遊,以盆景藝術、花木觀賞為主題的如皋生態遊等旅遊路線。儘快構築起我市大文化、大生態的旅遊產業格局。

(二)、創新科技、完善服務,提升清潔能源建設水平

1.科學規劃,加強對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的有序引導。市政府要把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切實納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和鄉村規劃之中。各鎮在制定鎮級規劃時,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把農村清潔能源建設納入總體規劃,加大推廣力度,適宜發展戶用沼氣的地方,要按照“一池三改”的要求,搞好規劃;適合發展沼氣工程和秸稈氣化的地方,要搞好工程選址和管道設計,使農村能源建設與新農村建設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發揮效益。

2.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新技術的研究與示範。目前我市農村清潔能源建設及應用技術還處於普及過程之中,迫切需要提高技術水平,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技術的引進與研發。建議市級財政設立研發農村清潔能源新技術的專項資金,主動與相關科研院所合作,開展新技術的研究,重點研發與我市農村實際相符的高效沼氣發酵工藝,提高產氣率和去除率,開展深層次開發和利用生物質能的技術攻關,發展迴圈農業。此外,建議具備條件的鎮加快秸稈沼氣、沼氣集中供氣和聯戶供氣等新技術的推廣和規模化發展。

3.提高管理與服務水平,促進農村清潔能源持續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建設集農業生產、工程建築、管理服務為一體,建設是基礎,管理和服務是關鍵。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及各鎮在農村清潔能源建設過程中,注重沼氣、沼液、沼渣的綜合利用,把農村沼氣建設與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測土配方施肥、基地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結合起來,通過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的“豬——沼——糧(菜)”等生態農業模式,形成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的迴圈農業新格局,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同時,建議市級相關職能部門除了穩定和充實農業部門的能源環保隊伍、建立延伸到鄉鎮的服務網路之外,還要加強對農村清潔能源工程使用的管理與維護,強化後續管理,保證專案效益的長期發揮。逐步實現產業化發展、市場化經營、物業化管理和社會化服務的要求。

(三)緊扣重點、強勢推進,加快全國環境優美鎮建立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營造建立全國環境優美鎮的濃烈氛圍。全國環境優美鎮的建立,離不開廣大農民的參與。市相關職能部門及各鎮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充分藉助網路、數字電視、廣播及報紙等媒體平臺,採取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培養他們的公益、環保意識,引領他們破除不利於生態保護的各種陳規陋習。同時相關職能部門還要加強輿論監督,鼓勵農民群眾參與揭露破壞生態的違法行為,完善舉報獎勵等制度,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保護生態環境,投入我市生態市建設的積極性。

2.完善規劃,分步實施,提高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水平。我市部分鎮環境優美鎮建立難度大,鎮區及村居環境較差,與其規劃不到位有很大關係,建議各鎮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項規劃,修訂時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農村環境汙染治理和農村廢棄物資源化、農業生產清潔化、村莊發展生態化等內容納入規劃之中,努力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二是完善農民集中居住區的選址及基礎設施規劃。選址既要有利生態環境的保護又要顧及到群眾的切身利益。新規劃的集中區必須要有統一的生活汙水管網和處理系統,並按居住人口密度建設三類以上公廁;三是市級相關職能部門要會同各鎮制定並啟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在對我市農村環境現存問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結合各鎮具體情況,制定定位較高、編制詳細、科學可行的“一村一策”環境綜合整治計劃,使目前仍較為嚴重的水體汙染、垃圾汙染、土壤汙染等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3.源頭控制、嚴格監測,切實抓好農村汙染防治。一是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將農業面源汙染降到最低。農業部門要在建成農業生態市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的推廣工作,積極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藥,推廣病蟲草害綜合防治和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努力實現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生產技術生態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生產產品無害化;二是進一步提高畜禽養殖業集約化、工廠化水平,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監測,鼓勵新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加強水產養殖業汙染防治;三是嚴格鄉鎮工業企業達標排放,規範農村生活汙水集中處理。各鎮要嚴把招商關,堅持招管並重,在建設工業園區時要及時完善園區排汙管網等環境基礎設施,實現汙水集中排放、集中治理、迴圈利用。四是建立環境保護資訊平臺。市相關職能部門應以知曉度較高的方式,及時公示規劃環評的又有關資訊,並依照國家環保部制定的《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4.加強領導、完善機制,確保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一是加強領導,完善考核。推行領導幹部任期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加強對垃圾集中收集率、林木覆蓋率、綠地率、地表水質量等評價指標的考核,把衛生城市、環保模範城市考評工作延伸並落實到農村,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可靠的領導和組織保障;二是夯實基礎,重心下移。建立生態市,基礎在基層,建議進一步加強鎮環保隊伍建設,賦予基層環保機構相應的職責和許可權,為鎮環保機構配備必要的監測、監察和應急處置裝置,改善工作條件,使鎮環保工作職責能夠落到實處;三是加大典型培育力度。以建立全國環境優美鎮活動為載體,抓緊再建一批生態示範鎮、示範村,讓點上的經驗之花在面上結出豐碩果實。

(四)完善制度、長效管理,鞏固提升建立成果

1.健全建立組織機構、落實建立責任。生態市建立是一項跨鎮區、跨部門、跨行業的複雜的系統工程,不是哪一個部門能單獨承擔的。目前我市雖已在市、鎮兩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生態市建設組織網路。但在村、社群等生態市建立工作的第一線還缺乏相對健全的組織系統。建議各鎮在所轄村或社群內設立專門的建立小組,安排專人負責建立工作的推進及建立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同時,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細化重點專案建設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儘快形成市、鎮、村(社群),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2.強化公眾參與,完善長效管理。市政府要進一步暢通和拓寬公眾參與渠道、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接受社會和公眾監督。對涉及公眾生態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工程建設,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大力推廣企業環境行為資訊公開、義務環保監督員等公眾參與渠道。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在生態市建設中的作用,發展壯大環境保護志願者隊伍,引導和組織更多的公眾參與生態市建設。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鎮、村一級各生態建設專案的長效管理機制。強化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監督,確保已有建立成果得到有效的鞏固。

3.以點帶面,培育更多生態亮點。市建立部門要在這一面加大推進力度。環保、建設、農林、衛生、水務及行政執法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能,重點在汙染治理、汙水集中處理工程、城市綠化、生態農業、規模畜禽養殖糞便綜合利用、河道長效管理、垃圾無害化處理上,力爭培育一批有層次、有特色、有現場、有資料、有實質內容、有推廣價值的新典型、新亮點

第五篇:生態環境調研報告

生態環境調研報告

一、調查原因:

進幾年來,隨著大量礦業的開採,汙染廢水的排放和水土資源的破壞,導致了人們生活失去了協調。由其是煤礦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氟使人們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因此為了使家鄉人民擺脫氟病毒,特對貴州織金黑土鄉作一份調研報告。

二 、調查目的:

為了傳承中華民族美德,巨集揚“春晦使者”精神,使之服務於社會,反哺於家鄉,幾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家鄉的變化是日異月新,雖然得到了發展,但生態環境卻遭到破壞。大量煤礦的開採,水土汙染的制理趣之於弱化,因此水的含氟量交高;不但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還破壞了人們的生命體系代謝,危害生命安全。大量的氟中毒、氟斑牙、畸形兒童,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因此特為家鄉作了一份分析報告,做到反哺於民,為人民服務。

三、調查方式及成果:

(1)調查方式,通過實地調查和訪問的方式,瞭解到當地煤礦儲藏量豐富,交通便利,在此有利的條件下,大量煤礦合理開採卻不合理制理,導致水汙染嚴重,生態土壤平衡失調,嚴重地危害了田間農作物的生長及水源問題,經過科學合理的資料統計,幾年來家鄉的發展雖有很大的進步,但人們的患病率在不斷的提升,呈上升趨勢。各種不同型別的病症也在增加。

(2)調查成果,經過與村委員會的配合和實地堪察,瞭解到危害人們生命安全的主要元素是氟,屬稀有氣體在水中的一種產物,浸在水源中。雖然中毒者發病率高,汙染源易於擴散,但在村委和眾多希望水理的幫助下,逐漸形成了實施的新修水理放案和調查儀器預備階段的統一,使方案的實施有了初步的形成,同時也得到了人們的配合,解決了許多必要的問題。

四、調查資料及原理的分析:

(1)調查資料整理,經過走訪與實地勘察得出,氟斑的得病率為95.5%,由氟中毒而導致的其他發病率為23.53%,處於不受氟侵擾的人基本很少,還有許多由於儀器不精確,得出的資料不是太科學,得到的資料可根據偏差的大小調整,總體上抓主要矛盾。進行氟中毒的深一步研究。

(2)中毒與侵害原理分析,氟屬於稀有氣體元素,符號為f,原子數為9,是鹵族元素之一,呈淡黃,一般情況下,氟可奪取牙齒中的碳元素,導致牙齒呈淡黃色,出現凹凸不平的跡象,中毒較深者還可導致畸形身軀,且不利於兒童身體的發育。

五、調查總結:

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研究,雖得出一張實地調查表,但卻出現諸多問題,調查的目的在於保證今後方案的實施,在於調節可支配與不可支配之間的關係。

一、調查出現問題,

(1)在許多水勢較湍急的地方無法靠近,很難得出氟對土地資源的侵害程度。

(2)在調查的過程中,宣傳力道不足,走訪過程中與鄉親們的溝通不是太順暢。

(3)出訪或是勘察,儀器裝備不是太精確,勘察裝置差,拍攝資料分析欠缺。

(4)調查期限短,時間較少,準備不充分。相關參考資料缺發研究不透。

(5)無團隊合作,缺少交流與討論環節,導致許多結論片面。

(6)天氣地理因素的影響。

(二)、調查中問題因素的解決,

(1)在今後的相關調查中,注意充分準備資料,多著實地調查,提高調查水平。

(2)多功能地運用相關專業解釋出現的問題,多向調研老師請教。

(3)儘量以團隊的形式外出調查,完善得出結論的合理化與規範化。

六、調查方案的合理及今後實施的意義:

在諸多資料中儘量以此方案為標準,儘量完善計劃多與當地部門聯絡,儘量取得他們支援,得出相應的結論,爭取做到實地實查,方案合理。爭取為家鄉人民獻出一份綿薄之力,使人們擺脫病魔的折磨。希望村委與當地部門能興修水利,讓人們擺脫水汙染,此方案有利於實地調查和研究。經過逐步實施,可形成完整統一的規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