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文思社 人氣:2.26W

建立工作調研報告多篇

【第1篇】關於民族團結示範縣建立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縣人大常委會:

根據《xx縣人大常委會2022年監督工作計劃》,經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和相關單位人員成立調研組,開展xx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於2022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深入江西坡、龍吟等7個鄉鎮(街道辦),細寨、紅寨等4個村(社群),民宗局、建立辦等11個黨政機關,高棉中學等4所學校和青山清真寺開展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建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情況

xx縣位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國土面積1453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街道)90個村(社群),總人口34萬人,其中漢族24萬人,佔71%,少數民族10萬人,佔29%。人口超過7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3.28萬人;苗族3.29萬人;回族7800人;黎族1.90萬人;彝族1.14萬人等。

中國共產黨xx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根據州委辦字(2022)165號檔案,及時研究制定印發《xx縣2022—20xx年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活動實施方案》,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xx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總體上與州委、州政府安排同步,堅持“一年強基礎,兩年創示範,三年鞏固提高”。

2022年,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啟動後,全縣各級各部門迅速開展集中宣傳學習教育活動。12月30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建立工作推進會,縣政府與各鄉鎮(街道)、縣直各部門簽訂了“xx縣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責任狀》,全面安排部署建立工作。

2022年2月16日,縣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專題會議”,再安排、再部署建立工作。2022年7月7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建立工作促進會”,掀起了建立工作高潮。一是利用“民族團結宣傳月”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二是向廣大群眾發放宣傳手冊5000餘份,發放宣傳圍裙5000餘條,發放宣傳手袋5000餘個;三是開闢民族團結宣傳欄58個,安置燈箱廣告宣傳200個,製作大型宣傳拱門1個,懸掛大型宣傳橫幅95幅;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宣傳、製作宣傳片在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五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進機關、進鄉鎮(街道)、進村(社群)、進企事業單位、進學校、進軍警、進宗教場所“七進”示範活動;六是開展建立工作的督查督導。抽調縣委、政府督查室和民建辦人員組成三個督查組對全縣104個簽訂責任狀的建立單位開展督查督導,對建立工作現場評分,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通過督查推進了建立工作。

通過一年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民生保障特別是扶貧工作有了新進展,社會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得到全面發展。

(一)不斷夯實基礎,助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跨越發展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作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專案建設,切實做好國家省、州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專案,加大專案資金配套力度,不斷夯實基礎,兩年來,僅民宗口共爭取到上級民族事務部門專案資金462萬元,縣級財政配套195萬元,整合縣級部門其它資金500萬元,截止2022年11月底,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43.5萬元,具體實施了 34個建設專案,同時整合一批與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專案,極大地改善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跨越發展的基礎。

(二)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兩年來,xx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出臺“五大”特色產業扶持政策,持之以恆培育特色產業,成立各種以產業分類的專業合作社、協會等服務組織,引進龍頭企業,推動烤煙、茶葉、生態畜牧養殖、核桃、芭蕉芋等五大產業以及中藥材、果蔬、鄉村旅遊等產業朝著規模化、生態化、產業化發展,產業培育取得新突破,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一批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如:巨集鑫茶業、現代生態養豬、欣欣生物白及產業、新大德信兔業、布依茶葉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促進了產業發展,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區群眾增收脫貧的步伐。

(三)全面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

縣委、縣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牢記“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工作政策。一是重視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少數民族幹部在培養和使用方面力度不斷加大,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骨幹作用,少數民族學生在升學就業中得到政策優惠,各族群眾充分享受了民族政策帶來的紅利;二是重視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優先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得到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加快,整個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在教育、醫療、出行、社會養老等更寬更廣的領域為各族群眾謀到更多福祉,縮小了差距;三是各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全縣宗教和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園

我縣享有“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苗族第一鎮”、“中國茶文化之鄉”的美譽,優秀民族文化積澱深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滋養著xx一方水土、一方人民,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投入、著力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為開展各族群眾文化提供了舞臺。世界茶源文化廣場、南山步道、國際自行車賽道、清真寺、鄉鎮文化站、村(社群)書屋、布依小打音樂隊、苗族多聲部合唱團、蘆笙舞、彝族阿妹戚託、海馬舞、火把舞等發揮了重要的文化宣傳陣地作用,著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省、州級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及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截止2022年底,我縣有1項國家級非遺專案8項省、州級非遺專案,培養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重點打造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文化和茶文化。重點支援“八月八”、“三月三”、“同心節”、“開齋節”等節慶活動。加快崧巋寺、九峰寺等文物申報和搶救性修繕保護工作。注重語言文化、民間傳統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我縣集地理風情和民族風情相融會的多元文化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民族團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步進“七進”活動,營造民族團結氛圍

在民族團結示範建立工作中,我縣按照“全覆蓋、常態化、抓規範、出典型”的目標,細化建立指標,以“制定一個建立工作方案、成立一個建立工作領導小組、一年至少召開一次研究民族工作會議、一年至少開展一次民族團結建立活動、製作一塊民族團結宣傳欄和標語、健全一套民族工作檔案和民族團結與單位職能相結合、與單位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六個一、兩結合”為建立載體,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州率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七進”活動全覆蓋工作。在建立活動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領導,縣委、政府督查室和縣建立辦強化督查和指導,各建立單位認真落實建立主體責任,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促進了部門工作創新發展。湧現出了文體廣電旅遊局、高棉中學、南湖民族國小、龍吟鎮政府、江西坡鎮政府、才華手袋廠、青山清真寺、細寨村、聯盟村、公安局等一大批建立示範典型,達到了以政策宣傳教育人、以建立活動凝聚人、以模範典型帶動人的目標,鞏固和發展了我縣各族群眾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

二、建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仍然繁重,建立工作力度仍需加強。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任務較重的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地處與外縣結合的山區、半山區,自然條件較差、自身底子薄、基礎設施滯後,建設的任務依然較為繁重,原來實施過的一些專案投資小、投資散、建設時間跨度大、上級配套資金不到位、專案整合難度大,專案實施後發展環境雖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離群眾加快脫貧步伐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二)部分單位和領導幹部對民族團結示範區建立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多數幹部忽視了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縣份、是一個民族自治州的大背景,在主觀上都認為我們不是民族工作重點縣、自己單位不是民族工作部門,自己的工作與民族工作聯絡少、交叉少,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工作的重要意義、對建立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主動參與建立意識不強,再加上沒有專門的建立工作經費,要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工作還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三)壯大特色產業任重道遠。我縣現有的一些特色產業基地小、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產量小、產值低、產業弱、企業少,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不可估計的市場風險較大,我縣這些小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不足,要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之路任重道遠。

(四)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保護好優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優秀民族文化來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民風民俗、文物建築等一些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亟待深度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

三、建立工作的建議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重要性的再認識,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引導全縣各級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民族觀,認真貫徹落實好“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各級要加大對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作要求的宣傳力度,在全縣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設的大格局、大環境,進一步增強各級幹部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充分發揮好各族幹部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主人翁精神,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信念,建立建立活動的長效機制,持續有力的推進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二)要把精準扶貧工作與示範區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推進、共同落實。當前正在實施的脫貧攻堅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目標要求一脈相承,在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下,所涉及民族團結示範建設內容的區域要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思想、建立目標要求整合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國共產黨同謀劃、共同落實,讓各族群眾成為建立民族團結示範和脫貧攻堅的主力軍,趁勢而上,加快步伐,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設任務。

(三)要繼續依託專案,增強發展後勁。民族團結示範縣建設主陣地總體基礎設施條件依然較差,發展後勁依然不足,要繼續以專案為抓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專案強基礎,加大整合精準扶貧、美麗鄉村、整鄉整村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民族文化搶救保護、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村(社群)、特色村寨建設、路網、水網、電網、資訊網等專案,在頂層設計上做好專案組合文章,紮實抓好專案建設,切實增強發展後勁。

(四)要依託金融扶貧,突破產業發展瓶勁。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藉助外力,激發內生動力,依託金融扶貧,重點在特色種養殖業、土地流轉、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業等方面扶持發展一批發展後勁強、帶動致富效果明顯的特色產業。同時各級政府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好發展中的困難,在融資過程中、信貸扶貧支援中公正公平的調節金融方與企業方的關係,不僅在大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援,而且在落細落小方面做實做細,不斷壯大產業基地,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建議設立小微企業幫扶基金,並籌融資500萬元——1000萬元,對區域內具有市場前景好、能帶動群眾增收的小微企業進行點對點的幫扶,促進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五)要繼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七進”建立活動全覆蓋工作。繼續動員全社會各方力量不斷探索和拓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深入持久的開展好“七進”建立活動,讓“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等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深入人心,不斷強化全縣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意識,繼續鞏固發展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各項工作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第2篇】關於民族團結示範縣建立工作情況調研報告範文

縣人大常委會:

根據《xx縣人大常委會2017年監督工作計劃》,經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研究決定,組織部分人大代表和相關單位人員成立調研組,開展xx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專題調研活動。調研組於2017年11月14日至12月1日,深入江西坡、龍吟等7個鄉鎮(街道辦),細寨、紅寨等4個村(社群),民宗局、建立辦等11個黨政機關,高棉中學等4所學校和青山清真寺開展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建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情況

xx縣位於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部,國土面積1453平方公里,轄12個鄉鎮(街道)90個村(社群),總人口34萬人,其中漢族24萬人,佔71%,少數民族10萬人,佔29%。人口超過7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3.28萬人;苗族3.29萬人;回族7800人;黎族1.90萬人;彝族1.14萬人等。

中國共產黨xx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根據州委辦字(2017)165號檔案,及時研究制定印發《xx縣2017—20xx年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活動實施方案》,成立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xx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工作總體上與州委、州政府安排同步,堅持“一年強基礎,兩年創示範,三年鞏固提高”。

2017年,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啟動後,全縣各級各部門迅速開展集中宣傳學習教育活動。12月30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建立工作推進會,縣政府與各鄉鎮(街道)、縣直各部門簽訂了“xx縣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責任狀》,全面安排部署建立工作。

2017年2月16日,縣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專題會議”,再安排、再部署建立工作。2017年7月7日,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建立工作促進會”,掀起了建立工作高潮。一是利用“民族團結宣傳月”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二是向廣大群眾發放宣傳手冊5000餘份,發放宣傳圍裙5000餘條,發放宣傳手袋5000餘個;三是開闢民族團結宣傳欄58個,安置燈箱廣告宣傳200個,製作大型宣傳拱門1個,懸掛大型宣傳橫幅95幅;四是利用新聞媒體宣傳、製作宣傳片在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五是開展民族團結進步進機關、進鄉鎮(街道)、進村(社群)、進企事業單位、進學校、進軍警、進宗教場所“七進”示範活動;六是開展建立工作的督查督導。抽調縣委、政府督查室和民建辦人員組成三個督查組對全縣104個簽訂責任狀的建立單位開展督查督導,對建立工作現場評分,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通過督查推進了建立工作。

通過一年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民生保障特別是扶貧工作有了新進展,社會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得到全面發展。

(一)不斷夯實基礎,助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跨越發展

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作啟動以來,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專案建設,切實做好國家省、州扶持少數民族地區專案,加大專案資金配套力度,不斷夯實基礎,兩年來,僅民宗口共爭取到上級民族事務部門專案資金462萬元,縣級財政配套195萬元,整合縣級部門其它資金500萬元,截止2017年11月底,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43.5萬元,具體實施了 34個建設專案,同時整合一批與各族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專案,極大地改善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基礎設施條件,夯實了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跨越發展的基礎。

(二)大力培育特色產業,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兩年來,xx縣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出臺“五大”特色產業扶持政策,持之以恆培育特色產業,成立各種以產業分類的專業合作社、協會等服務組織,引進龍頭企業,推動烤煙、茶葉、生態畜牧養殖、核桃、芭蕉芋等五大產業以及中藥材、果蔬、鄉村旅遊等產業朝著規模化、生態化、產業化發展,產業培育取得新突破,特色產業逐步形成,一批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如:巨集鑫茶業、現代生態養豬、欣欣生物白及產業、新大德信兔業、布依茶葉合作社等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不僅促進了產業發展,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區群眾增收脫貧的步伐。

(三)全面落實民族政策,促進民族團結

縣委、縣政府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牢記“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工作政策。一是重視少數民族人才隊伍建設,少數民族幹部在培養和使用方面力度不斷加大,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才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骨幹作用,少數民族學生在升學就業中得到政策優惠,各族群眾充分享受了民族政策帶來的紅利;二是重視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優先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得到改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建設步伐加快,整個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各級黨委、政府在教育、醫療、出行、社會養老等更寬更廣的領域為各族群眾謀到更多福祉,縮小了差距;三是各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障,全縣宗教和順、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四)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共建民族精神家園

我縣享有“中國古茶樹之鄉”、“中國苗族第一鎮”、“中國茶文化之鄉”的美譽,優秀民族文化積澱深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滋養著xx一方水土、一方人民,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投入、著力加強文化陣地建設,為開展各族群眾文化提供了舞臺。世界茶源文化廣場、南山步道、國際自行車賽道、清真寺、鄉鎮文化站、村(社群)書屋、布依小打音樂隊、苗族多聲部合唱團、蘆笙舞、彝族阿妹戚託、海馬舞、火把舞等發揮了重要的文化宣傳陣地作用,著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工作,積極申報國家、省、州級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及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截止2017年底,我縣有1項國家級非遺專案8項省、州級非遺專案,培養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州級、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重點打造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文化和茶文化。重點支援“八月八”、“三月三”、“同心節”、“開齋節”等節慶活動。加快崧巋寺、九峰寺等文物申報和搶救性修繕保護工作。注重語言文化、民間傳統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的傳承創新發展,我縣集地理風情和民族風情相融會的多元文化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民族團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深入開展民族團結步進“七進”活動,營造民族團結氛圍

在民族團結示範建立工作中,我縣按照“全覆蓋、常態化、抓規範、出典型”的目標,細化建立指標,以“制定一個建立工作方案、成立一個建立工作領導小組、一年至少召開一次研究民族工作會議、一年至少開展一次民族團結建立活動、製作一塊民族團結宣傳欄和標語、健全一套民族工作檔案和民族團結與單位職能相結合、與單位文化建設相結合”的“六個一、兩結合”為建立載體,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全州率先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建立“七進”活動全覆蓋工作。在建立活動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領導,縣委、政府督查室和縣建立辦強化督查和指導,各建立單位認真落實建立主體責任,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工作促進了部門工作創新發展。湧現出了文體廣電旅遊局、高棉中學、南湖民族國小、龍吟鎮政府、江西坡鎮政府、才華手袋廠、青山清真寺、細寨村、聯盟村、公安局等一大批建立示範典型,達到了以政策宣傳教育人、以建立活動凝聚人、以模範典型帶動人的目標,鞏固和發展了我縣各族群眾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發展的大好局面。

二、建立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基礎設施建設任務仍然繁重,建立工作力度仍需加強。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任務較重的少數民族地區大多地處與外縣結合的山區、半山區,自然條件較差、自身底子薄、基礎設施滯後,建設的任務依然較為繁重,原來實施過的一些專案投資小、投資散、建設時間跨度大、上級配套資金不到位、專案整合難度大,專案實施後發展環境雖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離群眾加快脫貧步伐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差距。

(二)部分單位和領導幹部對民族團結示範區建立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多數幹部忽視了我們是一個多民族的縣份、是一個民族自治州的大背景,在主觀上都認為我們不是民族工作重點縣、自己單位不是民族工作部門,自己的工作與民族工作聯絡少、交叉少,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工作的重要意義、對建立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主動參與建立意識不強,再加上沒有專門的建立工作經費,要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工作還需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三)壯大特色產業任重道遠。我縣現有的一些特色產業基地小、產業發展起步較晚,產量小、產值低、產業弱、企業少,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特別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下,不可估計的市場風險較大,我縣這些小企業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不足,要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產業之路任重道遠。

(四)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保護好優秀民族文化,充分利用優秀民族文化來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民風民俗、文物建築等一些優秀民族傳統文化亟待深度挖掘整理、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

三、建立工作的建議

(一)要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縣建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對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工作重要性的再認識,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積極引導全縣各級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民族觀,認真貫徹落實好“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政策。各級要加大對民族政策、民族理論、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工作要求的宣傳力度,在全縣營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設的大格局、大環境,進一步增強各級幹部做好民族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充分發揮好各族幹部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主人翁精神,進一步增強“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信念,建立建立活動的長效機制,持續有力的推進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

(二)要把精準扶貧工作與示範區建設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共同推進、共同落實。當前正在實施的脫貧攻堅工作與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目標要求一脈相承,在脫貧攻堅總攬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下,所涉及民族團結示範建設內容的區域要把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立思想、建立目標要求整合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國共產黨同謀劃、共同落實,讓各族群眾成為建立民族團結示範和脫貧攻堅的主力軍,趁勢而上,加快步伐,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建設任務。

(三)要繼續依託專案,增強發展後勁。民族團結示範縣建設主陣地總體基礎設施條件依然較差,發展後勁依然不足,要繼續以專案為抓手,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專案強基礎,加大整合精準扶貧、美麗鄉村、整鄉整村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民族文化搶救保護、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村(社群)、特色村寨建設、路網、水網、電網、資訊網等專案,在頂層設計上做好專案組合文章,紮實抓好專案建設,切實增強發展後勁。

(四)要依託金融扶貧,突破產業發展瓶勁。要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藉助外力,激發內生動力,依託金融扶貧,重點在特色種養殖業、土地流轉、生態農業、鄉村旅遊業等方面扶持發展一批發展後勁強、帶動致富效果明顯的特色產業。同時各級政府要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好發展中的困難,在融資過程中、信貸扶貧支援中公正公平的調節金融方與企業方的關係,不僅在大政策層面上給予支援,而且在落細落小方面做實做細,不斷壯大產業基地,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建議設立小微企業幫扶基金,並籌融資500萬元——1000萬元,對區域內具有市場前景好、能帶動群眾增收的小微企業進行點對點的幫扶,促進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五)要繼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七進”建立活動全覆蓋工作。繼續動員全社會各方力量不斷探索和拓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深入持久的開展好“七進”建立活動,讓“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等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深入人心,不斷強化全縣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意識,繼續鞏固發展我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立各項工作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第3篇】全區文明建立工作調研報告

為切實抓好全區文明建立工作,促進我區三個文明建設和諧發展,為實現富民強區和“兩個率先”提供良好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援。XX年12月中旬,區文明辦在全區開展了文明建立初評調研工作。在85個區級文明單位、24個區級文明村、10個區級文明社群和4個區級文明鎮建立申報單位中按15%的比例進行初評調研。通過聽取建立工作彙報、查看臺帳、實地考察等方法調研了春江村等18個各型別的建立單位,全面客觀地檢驗了文明建立工作成績,查找了存在的問題,加強了對各類文明單位建立工作的分類指導,保證了文明單位的建立質量,進一步推動了我區文明建立工作的深入開展。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總體情況

1、領導重視。各文明單位能進一步完善文明建立工作,圍繞工作中心,加強建立領導、健全工作網路、加大建立投入,並針對薄弱環節,加大工作力度,落實工作措施,提升建立工作水平。

2、機制健全。領導機制和各項工作機制健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呈現出“啟動早、措施實、氛圍濃、效果好”的特點。通過健全組織、優化服務,為文明建立提供有力保障。

3、創新工作載體。能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開展文明建立活動。如孟河鎮九龍村的“文明戶評選”、薛家鎮新晨村的大學生村官和社群志願者服務隊、三井藻江社群和河海天安社群的共建活動、新區實驗中學、區檢察院、高巨集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單位的活動。

4、不斷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文明建立活動成為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載體。在推進文明建立工作過程中,針對一些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問題,做好宣傳發動和說服解釋工作,為群眾辦實事、謀利益,獲得了基層群眾的擁護和支援。

二、存在問題

1、少數單位缺乏有效的建立行動。“重口頭、輕行動”,反映出少數單位的文明建立意識不強。一些單位的臺帳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規範,臺帳一般,甚至很少。

2、基礎設施建設還存在一定差距。受經濟發展影響,一些建立單位的有效投入還不足,未形成逐年增長的投入機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對文明建立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建議設想

1、社群各項建立內容繁多,建議將“文明社群”和“星級社群”評比整合。文明社群作為最高榮譽,在“星級社群”中通過評比的內容可以不再重複檢查,相關臺帳僅體現記錄功能。

2、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變“領導要建立”為“群眾要建立”。進一步發揮服務功能,提高群眾對文明建立的知曉率、支援率和滿意率。在考核標準中,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結合。日常管理、理論學習、宣傳工作、文明建立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基層群眾對文明建立工作的知曉度、滿意度、支援度進行定性分析,兩項進行加權考核,基層群眾的定性分析加權比重要達到60%以上。建立過程中,社群重在服務、安全和秩序;行政村重在硬體投入、生活保障;行政村向社群過渡過程中,要抓服務和就業需要,增加失地農民培訓,強化就業指導;企業重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凝聚人心;機關事業單位重在提高工作效率,樹立良好形象。

3、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差異,要拓展增收渠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力不足,直接影響了對文明建立工作的有效投入,特別是硬體設施的相對滯後嚴重影響了文明建立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號召力。一要改變傳統的發展觀念,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低水平重複建設的、存在環境汙染、安全隱患的企業不能投入建設。二要改變“等靠要”的精神狀態。主要依靠上級主管部門撥款,只靠“輸血”而不提高自身“造血”功能,這樣的領導班子需要更新觀念,發揮主觀能動性。三要積極嘗試改革創新。有條件的村可以進行股份制改革;也可以將資金盤活,將一定的資金用於投資風險低、回報較穩定的專案,如標準化廠房、商鋪店面等,擴大村級經濟來源。

4、進一步健全機制。一是調研機制。加強調研力度,通過調研促進建立的深入,通過督促提高建立的實效;二是建立激勵機制。要根據考核情況,對文明建立工作落實好的單位予以表彰;對考核不合格者,要給予黃牌警告;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三是建立工作聯絡機制。密切與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聯絡,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新聞記者進行專項調研,通過座談會、通氣會、協調會等形式,及時反饋基層文明建立工作動態,獲得更多的合力支援。

TAG標籤:調研 多篇 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