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推薦3篇)

文思社 人氣:1.71W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由本站的會員“esdot”投稿精心推薦,小編希望以下3篇範文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推薦3篇)

第1篇: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怎麼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範文格式參考。

__縣位於__省西部__區,湘西中部偏東,是國家貧困縣之一,也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庫的少數民族地區,全縣總面積1297 平方公里,共轄12個鄉鎮,總人口13。82萬人,婦女佔6。9萬人,農村人口11。8萬人,其中農村婦女5。34萬人,佔農村人口總數的45。2%,近年來,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和打工經濟蓬勃發展,農村出現“留守婦女”這樣一個特殊群體。據統計,目前我縣農村“留守婦女”佔農村家庭的70%以上。為了進一步瞭解農村留守婦女的生存狀況,9月下旬,縣婦聯對全縣農村“留守婦女”情況進行了調研,並對默戎鎮、古陽鎮共5個村的45名“留守婦女”進行抽樣調查。

一、基本情況

因為丈夫長期(通常在半年以上)外出打工,由婦女承擔著家庭中的生產勞動、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責任,成為家庭生產中的絕對主力,據調查,85%的男勞力主要集中在廣東、深圳、浙江等沿海地區打工,“留守婦女”平均年齡為42。7歲,留守婦女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平均佔家庭收入的33。6%,平均有1。7個老人需要贍養,每年用於子女的教育和培養費3000多元,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婦女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勞動強度大,身體健康受損;夫妻情感缺失,家庭功能失衡;安全感降低,人身及家庭財產受威脅。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勞動強度明顯加大,部分農婦力不從心。留守婦女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又要料理家庭事務,有的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勞動強度很大,嚴重損害身體健康。默戎鎮、古陽鎮大多數的留守婦女都需要承擔家裡的農業生產,45份調查問卷表明,靠留守婦女種地獲得的經濟收入平均佔家庭經濟收入的42。5%,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的婦女表示“一個人難以單獨承擔農活”,而那些身體不好的“留守婦女”,遇到的困難會更大。

二是文化程度低,現代農業程序受到影響。調查中,80%的農村留守婦女只有國中以下文化水平,對現在家庭購置的農業機械不能充分利用。男勞力外出後,留守婦女節由於文化水平低,很少懂得機械操作技術,致使家庭農業機械閒置浪費現象普遍存在。同時,文化水平的低下也造成她們難以接受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上,增加了她們的勞動量和勞動時間

三是精神壓力大,身心易受傷害。由於丈夫外出務工,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守著家中的一畝三分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一肩挑起全家的重擔,白天要下地幹活,晚上獨守空房,久而久之造成精神空虛。由於農村留守婦女長期承受精神上的壓力,容易產生失眠、焦慮,嚴重影響留守婦女的身心健康。

同時,留守婦女丈夫外出打工,長期的兩地分居再加上留守婦女沒有時間、也捨不得錢去打工地看丈夫,久而久導致情感疏遠。丈夫面對城市生活的誘惑、長期性的壓抑以及社會監督的弱化,容易使婚外情趁虛而入,第三者插足和婚姻破裂現象逐步增多;調查中,留守婦女中一些人遭遇了婚姻“紅燈”,打工婚姻離婚案呈上升趨勢,調查顯示,發生於該群體的離婚案件通常佔到離婚案件的60%到80%。 留守婦女為家庭做出了許多犧牲,當出現婚變時,由於對丈夫在外收入、生活情況不完全瞭解,她們往往無法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是養老、子女養育方面出現新問題。因為丈夫長期外出務工,家庭的養老、子女的養育的重擔全部落在留守婦女的身上。由於在生產方面的勞累,加之對丈夫的思念,婦女們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耐心地對待子女和老人們。,在子女的教育方面,全依賴學校和老師,致使家庭教育空白,孩子們也容易產生性格及行為上的不良現象,而在養老方面,情況也不佳,冷漠、老人現象呈現上升趨勢。

四是安全感降低,家庭財產受威脅。男性勞動力外出後,農村只剩下了老人、兒童和婦女,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帶來農村治安防範力量的減弱,使農村社會治安隱患增加,農村中針對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現象增多。

第2篇: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

猜你正在找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的怎麼寫?那麼就給你這篇範文參考。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和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使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為了改善生活,增加收入,這些佔勞動力(18歲—60歲)總數8%的已婚剩餘勞動力也都紛紛向城市轉移。這些轉移的已婚勞動力中男性佔98%,從而在農村就出現了一些留守婦女。這些留守婦女大多仍在農村從事農業,照顧老人和孩子。近期,xxx鄉婦聯通過召開村婦代會主任和部分留守婦女座談會,調查問卷,入戶走訪等方式對本地區留守婦女的婚姻家庭狀況進行了調查。

一、基本婚姻家庭狀況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這些留守婦女家庭只有50%是穩定的,婚姻是幸福和諧的,而這些家庭的夫妻年齡基本都是45歲以上;有40%的家庭是有矛盾的,夫妻之間是不和諧的;另有10%的家庭因此已破裂或處於破裂邊緣的。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在全鄉每年40個左右的離婚婦女中,留守婦女足足佔了一半。

二、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原因

(一)改革開放30多年來,西方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對人們思想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和影響。尤其大城市的環境極具誘惑力。一些外出打工的男性賺到錢後禁不住誘惑,其行為似乎印證了"飢寒起盜心,飽暖思淫慾"這句古話,直接導致家庭破。一些男性儘管還維持著原有家庭,但他已看不上那個只顧在家幹農活的"黃臉婆"。這種狀況導致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的在整個留守婦女中佔有33%。

(二)農村人受教育程度低,遇事缺乏理性思考,加上自身責任心不強,導致在外打工不是為家裡賺得補貼,而是隻顧自己享受或盲目搞投資,最終還欠下了外債,從而導致家庭不和諧乃至破裂。

(三)留守婦女自身思想守舊,生性多疑,對外出打工的丈夫缺乏信任。而外出打工的丈夫經過大城市的薰陶,視野開闊,思想開放,性格開朗大方,這些又是一些留守婦女眼裡所不能容忍的。無辜的丈夫又不能包容這一切,從而導致家庭矛盾重重。

三、留守婦女對婚姻家庭的心理狀態及期盼

(一)對於年齡偏大的留守婦女,她們比較關心的是丈夫在外所從事的工種、安全性、收入和生活狀況,並不擔心會發生影響家庭或破壞婚姻的問題。因為她們對自己多年來的婚姻家庭有信心,尤其她們確信年紀已漸成熟的孩子是維繫她們婚姻生活的牢固紐帶。她們當中多數所期待的是等孩子念高中或讀大學後,自己把家中的土地出租或轉讓他人,隨丈夫一起外出打工,少數年齡偏大的婦女仍願意留在農村務農。

(二)對於45歲以下的留守婦女儘管她們也關心丈夫在外邊的冷暖和安全,但她們更擔心年富力強的丈夫禁不住繽紛世界的誘惑。她們有的通過隨時打電話方式監督丈夫;有的想盡辦法阻止丈夫外出打工;而有的婦女則表現為無可奈何之狀,她們認為婚姻都是命中註定的事;另外也有個別留守婦女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丈夫的言行,在努力改變自己,加強自己與丈夫之間的溝通交流。

四、改善留守婦女婚姻家庭不穩定不和諧狀況的對策措施:

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為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加強和諧家庭建設,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採取綜合措施維護留守婦女健康和諧的婚姻家庭秩序。

(一)大力加強家庭榮辱觀教育,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通過有針對性的開展婚姻家庭榮辱觀教育,讓人人都樹立健康的婚姻家庭觀念,明白哪些是應該堅持的,哪些是應該摒棄的;清楚那些是健康的、美好的、高尚的;哪些是庸俗的、醜惡的、低階的。同時讓全社會的人都對那些追求醜惡生活方式的人投去鄙視的目光,讓她們無地自容。

(二)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意識和家庭責任意識。大力弘揚家庭美德、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同時各用工單位要創造條件,多組織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健康、文明向上的活動,緩解外出務工者心理壓力,引領他們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三)加強對婦女文化教育,培養留守婦女形成"聰慧時尚、自信堅韌"的時代精神。留守婦女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一般只具國中以下文化,而文化程度越高,處理家庭問題越富有理性。

(四)發展鄉鎮企業,增加當地就業機會,是剩餘勞動力離土不離鄉或充分做好"農田"文章,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的精品農業,引導農業向現代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方向發展,通過發展優勢產業減緩外出就業壓力。

(五)相關機構要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法律援助和保護。在處理留守婦女離婚案件中,涉及財產分割時要充分保護弱勢群體權益,多給予留守婦女在財產方面相應的補償。

第3篇: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

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的寫法與格式是什麼?請參考以下這篇範文。

前言: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農村現實生產生活中,千千萬萬的農村留守婦女承受著難以言盡的困苦和責任,主要表現是:一、勞動強度高。男人外出打工,農村只留下“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分別由“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和“九九”重陽節引申而來),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閒活幾乎都壓在了“留守婦女”肩上。二、精神負擔重。丈夫長年不在身邊,“留守婦女”們忍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負擔。一整年沒有性生活,過日子像“守活寡”;家裡冷冷清清,嗅不到一絲男人味,夜晚只有孤獨寂寞和蟲鳴蛙聲相伴;白天不敢和村裡的男人多說話,怕遭人閒言碎語;城裡是個花花世界,老公在外幹活能不能經受誘惑,萬一拋妻棄子,自己什麼都沒有了,提心吊膽也是常態。三、缺乏安全感由於丈夫不在,農村治安狀況又不好,“留守婦女”們普遍沒有安全感。

生理需求

從女人生理方面來看,正常的、有規律生理需求可以調和女性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促進激素的正常分泌。壓抑則使女性的身體機能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影響生理健康。生理上的不適,還影響了女性的心理健康。長期的壓抑容易使人產生抑鬱、焦慮、恐懼、懷疑等心理病變,使人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事情不負責任,容易衝動。

中國農業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目前全國有8700萬農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萬留守婦女。調查中發現,留守婦女隱諱地表達了她們的性壓抑問題,“她們長期處於性壓抑狀態,這也導致了連鎖的負面情緒。”69。8%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煩躁,50。6%的留守婦女經常感到焦慮,39。0%的婦女經常感到壓抑。

丈夫外出打工,與丈夫一同去打工,孩子沒人看管,怕荒廢了孩子未來和前程,在家管教孩子,伺俸公婆,又不能和丈夫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長期的性壓抑,讓她們煩躁而焦慮。她們就是這樣艱難地選擇著這種痛苦的生活,忍受著與分居的孤寂。繁重的體力勞動似乎還不難承受,讓她們更加難以忍受的是長期的性壓抑。

社會貢獻

留守婦女家庭頂樑柱

當前,農村傳統的家庭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青壯年男勞動力外出打工,留守婦女挑起了本應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的孝敬老人、撫養小孩等家庭重擔,家中所有粗活、重活、忙活、累活幾乎都壓在她們肩上。留守婦女已經由傳統家庭中的“半邊天”,一變成為現在家庭中的“頂樑柱”。

留守婦女塑造鄉風文明

樹立進步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睦友善的家庭倫理關係和鄉村鄰里關係,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標誌。大量男勞動力的外流,使留守婦女在角色定位上由原來的“主內”轉變為現在的既“主內”又“主外”,成為鄉村良好風氣的主要塑造者。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她們對內要營造家庭的和諧,對外要處理好與鄰里之間的關係。在促進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上,絕大多數留守婦女對等損家敗業的惡習有著本能的抵制,很多地方的留守婦女自發地組織禁賭協會、紅白喜事理事會等,破除舊習俗,倡導新風尚,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子女的撫養和教育上,她們付出更多的汗水、奉獻出更多的愛心,使那些留守兒童得到家庭的溫暖並受到教育。可以說,留守婦女的思想意識、道德觀念以及對鄰里關係和家庭關係的處理,直接影響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效。

留守婦女帶頭經濟建設

原來由男勞動力承擔的農活,現在基本上要依靠留守婦女去完成。男勞動力有的僅在糧食收種的時候才回來幫忙,有的甚至一年都難得回一次家。從土地的翻耕到播種、施肥、田間管理、收割等各個環節以及飼養牲畜、種植蔬菜等,都靠留守婦女操勞。有的留守婦女有了一定資本後,開始建住房、買店鋪、辦工廠、做生意。目前,不少留守婦女已成為獨立的生產者和商品經營者,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留守婦女村務管理生力軍

外出打工的青壯年男勞動力離家遠、工作忙,平時很少回村,對村裡的事務瞭解得越來越少,很難直接參與村務管理。村中重大事項的決策和“兩委”班子民主選舉等事務,一般都由家裡的留守婦女代為表決或投票。這樣,留守婦女就成了參與農村民主管理事務的實際主體。同時,隨著留守婦女逐漸走出家庭、走入社會,她們的視野已不再僅僅局 限於管理小家的層面上,而把目光投向了對村務的參與和管理,對落實村級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決策權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目前,農村婦女入黨的人數越來越多,在農村“兩委”選舉中婦女當選為班子成員的比例也越來越高。農村留守婦女正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本站的小編希望以上3篇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能夠幫到你,當然,你還可以點選這裡檢視更多農村留守婦女調研報告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