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的彙報發言

文思社 人氣:1.99W

在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的彙報發言

在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上的彙報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為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區民政局積極推動設施建設均衡化、鏈式養老專業化、服務管理智慧化、公益助老品牌化,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彙報如下:

優化硬體配套,推動設施建設均衡化。圍繞老年人“周邊、身邊、床邊”抓服務設施建設,打造更適老的環境。一是強化公建配套。全面落實養老服務設施分割槽分級規劃建設要求,新建住宅小區按每百戶不少於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益性養老服務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區採取政府回購、租賃等形式,按每百戶不少於20平方米的標準進行調劑。二是強化設施覆蓋。標準化建設16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177個居家養老服務站。在此基礎上,建成7個集日間照料、短期託養、康復保健等服務於一體的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今年年底前將實現街道全覆蓋。三是強化機構建設。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養老機構,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為備案的養老機構購買綜合責任險和食品安全險。目前,全區養老機構有38家,其中民辦養老機構33家,養老床位總數為6765張,其中護理型床位5302張,佔78%。

整合多方資源,推動鏈式養老專業化。區財政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引入機構專業力量承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和運營街道、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打造“機構+社群+居家”的鏈式養老服務模式。一是融機構,強鏈補鏈。引導陽光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養老機構向居家老年人開展延伸服務,覆蓋服務站點140餘個。二是融服務,織密網路。鼓勵第三方機構為3.5萬多名政府購買服務物件以及其他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9大類、32個子專案的服務,共惠及20餘萬老年人。三是融醫養,健康發展。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為重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管理、家庭病床服務。轄區內床位數在100張以上的養老機構全部內設醫務室,100張床位以下的均與就近綜合性醫院或社群衛生醫療機構簽訂醫療服務合同。

堅持技術賦能,推動服務管理智慧化。累計投入1500萬元,搭建“濠享福”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一是線上服務方便快捷。開通24小時服務熱線,服務全區老年人,平均每年流轉線下服務80萬餘次。二是雲端守護實時線上。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連線智慧手環、智慧門磁、智慧定位、可燃氣體監測器等終端裝置,為全區70歲及以上獨居老年人、80歲及以上空巢老年人、阿爾茲海默症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提供緊急呼救、軌跡定位、健康管理、遠端監測、安全預警等服務。三是科技賦能監管精準。增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視訊監控和為老服務一體機等終端裝置,將全區38家養老機構監控攝像頭接入平臺,實現養老服務全流程、全方位、全鏈條監管。

激發社會活力,推動公益助老品牌化。鼓勵和動員各類社會力量投入到為老服務中來,打造特色服務品牌。一是培育為老服務組織。開展社會組織“百團大建”、“千團服務萬家”系列活動,培育了新城橋街道僑友藝術團等500多個為老服務組織。二是打造品牌服務專案。投入1000餘萬元,組織開展“社群公益助力計劃”等公益創投活動,引導為老服務組織開展愛心敲門、日常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務,惠及各類困難老年人3萬餘人次,湧現了“黃手環”認知症干預計劃、“聯民送溫暖——關愛失獨老人家庭”等品牌專案。三是激發志願服務活力。出臺《志願者星級評定及嘉許辦法》,實行公職人員志願服務計時制,發動社群黨員、小區物業工作者等人群廣泛參與為老志願服務。

彙報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