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1.06W

語文教學論文【精品多篇】

語文教學論文 篇一

一、在情境教學中培養,加強學生的就業意識

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模擬特定的職業場景,培養學生的就業意識。如我在講授《應聘》時,就模擬了招聘會的場景。我將學生分成了六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推選一位同學作為應聘者進行應聘。每個小組都要根據自己的專業,課前準備幾個應聘時需回答的問題,在應聘者進行應聘時進行提問,最後由學生決定錄用其中某位應聘者。整個過程中,學生可從應聘者的服飾、言行舉止、個人專業素質上去判斷應聘時怎樣做才是最突出的,從而加強學生的就業意識。

二、在文字閱讀教學中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離不開閱讀。通過對一篇篇文辭優美的文章的閱讀,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此外,語文文字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也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如在講授《芝麻官餐館》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形成“職業不分高低貴賤”的擇業觀,讓他們認識到只要踏實做事、認真做人,就是一個高尚的公民;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麵》時,通過閱讀,教師可培養他們在逆境中直面困難、頑強不屈、積極奮鬥的思想情操;學習《列車上的偶然相遇》時,通過對父親執著、認真的人生態度的感知,讓學生懂得了成功決不是偶然的,要執著、認真地對待工作,進而使學生了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學習《人格是最高的學位》時,通過深入閱讀,學生領悟了卡薩爾斯、季羨林、冰心的人格魅力,明白在了整個職業生涯中,人格美才是永恆的,使學生形成了積極、健康的人格;學習《一張診斷書》時,通過對細節描寫的把握,讓學生體會林巧稚的人道主義精神及令人敬畏的敬業精神。總之,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就業為導向,挖掘不同文字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使他們在未來面臨就業時調整好心態,做出正確的選擇。

三、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培養,奠定學生的就業基礎

許多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較薄弱、口頭表達能力欠佳,而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就業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一)開口朗讀課文,幫助學生找到語感

教師可先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字、詞、句、篇的讀法,在實際教學中以齊讀、範讀、跟讀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從而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朗讀的抑揚頓挫,體會到文章的韻味,提高朗讀興趣。然後,在此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課前三分鐘,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可試著在課前的三分鐘時間裡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第一學期:不規定主題,讓學生自由發揮。如可以進行自我介紹,介紹家鄉美景、美人、美事,可以講故事,談談自己看到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後的讀後感;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專業學習的心得體會等。第二學期:規定某一特定主題,讓學生髮表看法、意見,並進行演講。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的膽量,還能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在應用文教學中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不管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大多都離不開應用文的寫作,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應用文寫作教學,使其為學生的專業課服務。如在教授拓展模組中的《會議紀要》時,教師可讓學生開完會後,寫一份活動會議紀要,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教授基礎模組下冊重點《計劃》、拓展模組中的《總結》時,教師可讓學生各寫一份工作學習計劃或總結;在教授基礎模組上冊《自我介紹》時,教師可讓學生在班級中作自我介紹,或者設想:假如你去應聘,你將如何推銷自己?假如你第一天上班,又應怎樣向新領導和新同事介紹自己?通過這些方法,就能讓學生掌握應用文的寫作要求,為將來就業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總之,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是中職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聯絡學生的實際,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努力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 篇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對於國小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夠採取科學的策略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與綜合能力。基於這樣的目標,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國小語文教師擺脫應試教育的理念,用創新的思路來組織作文教學,讓學生樂於表達,同時注重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在寫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讓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與寫作思維得到提升。那麼我將針對國小語文作文教學,淺談創新教學的思路。

一、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誕生了多種教學思想,其中,情境教學法就是廣大教師值得采納的一種主流思想,其旨在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感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這樣的教學方法相比填鴨式教學更具有感情色彩,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思考與感悟。例如在完成《龜兔賽跑》的學習後,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談一談學習之後的感悟,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層的感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直接還原龜兔賽跑的故事,同時要利用具有情感的語言讓學生進入到情境中,使學生感覺龜兔賽跑的故事就直接發生在眼前。這時教師一步步地對故事的內涵進行透徹講析,讓學生了解到這一則故事背後的寓意,隨後讓學生在自由時間裡進行思考與討論,深化對故事的領悟,最後再用文字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創設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將情境教學法得以落實,改變了傳統機械的教學模式,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

寫作並不是只能在課堂上完成的學習任務,它滲透在學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師要培養學生寫作的習慣,讓學生將寫作作為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愛上寫作。對此,教師可以將日記式教學有意識地運用在學習中,讓學生養成寫作的習慣。比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日記不限於內容與字數,只需要記錄好當天發生的事情以及其中的感悟,做到真情實感、有感而發。再者,教師還可以將日記與週記的形式有效地結合起來,將日記與週記成為學生總結自我,練習文字運用功力的平臺。這樣一來,教師一方面將學習的平臺擴充套件到學生的生活中,實現生活式教學,讓學生完成生活總結與感悟,另一方面,簡單的練習方式讓學生愛上了文字表達,培養了寫作的習慣,克服了作文學習的困難。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寫作習慣,從而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寫作練習,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在對國小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創新的過程中,教師不妨考慮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可能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教學為例,這是海倫凱勒的經典作品,對國小生思維的養成有著積極的意義,恰好在寫作教學中有一章便是要求學生以“假如……”為題展開想象,寫一篇文章,於是教師可以將二者進行融合式教學,在完成文章的基礎教學之後,要讓學生進行深層的討論,理解文章的內涵與情感,教師再將教學重點過渡到寫作當中,學生就要想假如自己只有三天光明,會做一些什麼呢,在想象中思考,更是對人生的一種感悟,最後再利用文字表達出來,使情感得到昇華。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二者有機結合,獲取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使作文教學煥發新的活力。

四、有效實施感悟式教學

具有情感的文章才算是真正的好文章,在當前的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逐漸將教學重點從技法傳授轉移到情感感悟上來,讓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基於這樣的目標,教師要有效地實施感悟式教學,讓學生針對客觀事實進行感悟,將自己的觀點與情感融入文章。比如每年的三月五日是學雷鋒日,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完成各種實踐活動,如可以帶領學生走上街頭幫助環衛工人維護城市清潔,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慰問老人。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感悟其中的經歷,然後用文字將過程記錄起來,再一次地進行思考與感悟,從而從活動中獲得啟發,在字裡行間流露自己的情感,更深刻地感悟這樣的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寫出的文章具有真情實感,並且使學生的人格素質得到顯著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感悟式教學有效落實,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對國小語文作文教學進行創新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取得理想學習效果的必要保障,可以說,要培養好學生的文學素養與綜合能力,離不開具有創新性的國小語文作文教學。那麼在今後的教學中,國小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對作文教學進行創新的重要性,選擇科學的教學策略,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建立良好的教學氛圍,聯絡日常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學會表達真摯的思想情感,提升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夏蕾。論當今國學教育的系統化及其在中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應用,2014(8):97-99.

[2]王超傑。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D]。西北師範大學,2012.

語文教學論文 篇三

摘要:時下提倡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不斷湧入,作文教學更注重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低年級的寫話教學為孩子的寫作奠定了基礎,是國小生寫作習慣和興趣的養成階段。針對當前國小生寫話時的不良現狀,教師要從“以生為本、關注發展”的角度分析低年級寫話指導的優化策略。只有給孩子的寫作心靈開闢一片絢爛的天空,使孩子在寫作時釋放心靈、馳騁想象、噴發情感、展示個性,這樣的寫話教學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不教而教。

關鍵詞:低年級寫話;興趣;優化

一、識得廬山真面目———低年級寫話現狀的探究與分析《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低年級寫話的建議是:貼近學生實際,易於動筆,樂於表達,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低年級寫話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和興趣。而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的寫話主要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其一:無話可寫或無從入筆,學生寫話興趣不濃;其二:所寫的內容空洞、缺少想象。造成這樣的根源在於我們的一些寫話教學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這樣的現象不得不引發了我的一些思索。

1、現象一:“無米之炊”的困境

“無米之炊”彷彿成了作文“永遠的痛”。平時,與學生們隨意交談的時候,他們的語言活潑,富於幻想,富有朝氣,充滿童真,說起事情來充滿童趣,可一到寫話的時候,我們常能聽到學生無奈的嘆息或無力的反抗:老師,沒什麼可寫的?

造成“無米之炊”的困境就在於他們平時對生活的觀察很少,不細緻,即使碰到精彩、豐富的生活題材,加上辨別、認識事物的能力弱,這些精彩的片段就像過眼煙雲,在學生眼皮底下溜走了。再說他們的生活空間也極其狹小。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家長都把知識學習當做了學生唯一的生活,繁重的課業負擔,隔絕了孩子豐富的生活,長此以往,孩子就失去了對生活的體驗與感悟,他們沒有了“偷採白蓮”的竊喜,沒有了“臥剝蓮蓬”的灑脫,聽不到“蛙聲一片”,看不見“露似珍珠”……單調的生活,怎能誘發孩子原始的衝動與靈性?這樣,作文就成了“無米之炊”。

2、現象二:“無暇童情”的缺失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非常純真的,他們所寫的話也是非常富有童趣的,也許他們心中的小魚會做夢,螢火蟲可以有煩惱,雪花可以有翅膀,小泡泡可以在天上自由玩耍……但在我們的一些寫話教學中,教師特別刻意追求語言的真實性,卻扼殺了孩子文章中的這些童趣、童真。孩子在教師多次的否定下,就只會模仿著大人的口吻寫一些符合老師口味的“好文章”。這樣的文章嚴重缺乏了孩子的童真、童趣,不僅影響了兒童的作文能力,還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二、淡妝濃抹總相宜———低年級寫話教學的優化策略

針對當前寫話教學存在的種種現狀,我對《新課程標準》下的國小低年級寫話教學進行了探索與實踐,用“以生為本、關注發展”的眼光,結合低年級學生以表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從“提高寫話興趣、積累語言厚積薄發、豐富寫話形式、優化評價”等方面提出了寫話的優化策略,給孩子的寫作心靈開闢一片絢爛的天空,使孩子在寫作時釋放心靈、馳騁想象、噴發情感、展示個性,這樣的寫話教學,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以生為本,不教而教。

1、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圍繞一個“情”,厚積而薄發

寫話是厚積而薄發的創造性活動,積累的東西多了,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1)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真情流露時多積累。“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從生活中學,我們的孩子才能成為可發展的學習者。記得一年級時,美術老師讓孩子畫太陽。下課了,孩子還意猶未盡,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於是我抓住身邊的這個契機,馬上讓孩子寫寫自己在美術課上畫的太陽。一個孩子這樣描寫:“我畫了一個火辣辣的太陽,太陽的裡面是紅紅的,外面是金黃的。太陽熱得直冒汗,他用毛巾擦汗,還用扇子止熱。小朋友們也很熱……”是啊,生活是真實的,但生活更需要想象,每個孩子都是一部內容豐富的書,教師要創造條件,豐富學生的情感,讓學生體驗生活、感受生活,發現生活之樂、生活之味,讓學生妙筆生花。同時,我們要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指導學生不斷積累生活素材,使學生擁有取之不盡的寫話的“源頭活水”,才能讓他們寫出的文章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

(2)課外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情趣濃郁時多積累。閱讀可豐富學生的內在積累。因此,教師應從低年級就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做好指導。教師可給學生介紹一些故事性較強的童話寓言、繪本等,也可給學生推薦一些好書,並定期進行讀書交流會,有意識地鼓勵學生在寫話中運用。這樣,學生不但受到情感的薰陶,也豐富了自身的語言積累。

2、此情此趣豈不美,切勿將它輕拋棄———講究一個“評”,體驗成功

教師肯定的鼓勵性的評語,往往能喚起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低年級的學生更在意老師的評價,一句讚揚,一句鼓勵,會讓他們心花怒放,信心大增。因此,只要學生言之有物,有閃光點,哪怕就一個詞語寫得好,我便會給他們打上大大的五角星,寫得越好,五角星越多,學生寫得優美的詞句我還會用大波浪標出,學生看了都激動不已。同時,我還會讓學生自己把好作品讀出來,一到這裡他們就特別激動。另外,我在班級中專門開設了“妙筆生花”專欄來張貼學生的優秀作品,這對學生無疑是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的。

寫作是快樂的,而這份快樂應該源於教師創造良好的氛圍。兒童是天生的“語言學家”和“浪漫主義”作家,那就讓我們攜手給孩子一片絢麗的天空,放手讓他們用筆去抒寫自己多彩的童年吧!

語文教學論文 篇四

在我國當前的語文日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可避免的問題,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來自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有些是歸屬於教學目標的問題:定位不明確,與語文教學的本質相背離,把語文課堂錯當思想品德課;有些是歸屬於教學內容的問題: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脫離,學生對於學習語文知識缺乏興趣;有些則歸屬於教學方法方面:教法不講究探究,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面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改善。

一、教學目標的開放性

我國目前的課程標準,主要強調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這種實現不僅包括讓學生掌握具體的語文字詞句篇以及聽說讀寫的能力,還包括使學生們通過學習語文知識,在將來更好地生活,使自己更好地發展下去。所以,國小語文教學應該向學生的生活開放,做到生活處處有語文。讓學生在課堂上積累語文經驗,把這些具體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價值。

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

將語文的教學內容侷限在書本上是遠遠不夠的,語文教材中文章和文章之間缺少一定的聯絡,沒有為學生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系統。除此之外,國小語文教學一直採用傳統的課文,它們的時代背景、語言環境以及價值觀已經不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產生連結,這些文章雖然具有很強的文學史價值,但是其文學價值和語言上的價值對於學生來說已經不那麼明顯了。如果教師一直將國小語文的教學內容限制在課本範圍內,就會使國小語文教學走入死衚衕。可以將學生的閱讀面擴大,將更好的、源自生活的文字新增到學生的閱讀中,教師要將那些具有典型意義的文字種類推薦給學生。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語文活動,使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中熟練運用自己的語文能力,語文活動可以強調語文的綜合性,在實際訓練中,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

三、教學方式的開放性

我國國小語文教學現在上課的主要方式就是對學生進行文章的講解,對於學生閱讀的要求不具有針對性,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意圖。單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學習課文的過程並不是一個單純的認識作者的過程。學生作為教育活動的主體,在進行閱讀時,應該將其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對文章進行批判性的閱讀。因為每個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審美體驗以及個性和興趣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所以在國小語文的實際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對教學的方式進行改變,使其具有開放性,要為每個學生對於課文的理解都留出充分的空間,允許學生表達自己對於課文的看法。

四、教學評估的開放性

我國當前的語文測試以標準化測試為主,這種方式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讓學生處於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教師就應該採用更加具有彈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的客觀評價。語文的教學存在著模糊性,對於同一篇文章可能就會引發出很多不同的理解,對於同一篇作文可能就會產生很多的評價。所以,在對學生展開基本的字詞的考察之餘,在閱讀和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不應該用比較標準的答案對學生進行約束,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發揮空間。除此之外,也不應該把教師的評價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應該將教師的評價和學生的評價進行結合。教師應該深知對學生進行評價並不是給學生一個定性的評判,而是讓他們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和其他學生存在的差距,從而能在老師的具體幫助下,提高自己語文的綜合能力。

在國小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所產生的理解差異給予重視,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國小語文教師應該對自己職業的特點有很好的掌握,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價值,提高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可以自覺主動地參加到學習語文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來。教師要積極開展各種各樣的語言活動,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地調動起來,使學生在課程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這樣也會在另一個程度上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要時常鼓勵學生多閱讀,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籍,讓學生在實際的閱讀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整體能力,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書寫能力和交際能力,使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科的強大魅力,將更多的人文色彩充分地展現出來。

五、結束語

我們發現,要完成開放式的語文教學,對於國小語文教學與學生主體發展進行探索,這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必須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打破傳統的教育觀念對於國小語文教學的束縛。

語文教學論文 篇五

【摘要】培智生由於生理上的缺陷,使他們不能同正常孩子一樣進行常規的。語文學習。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培智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和加強我國當前培智生在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以期不斷提高培智生語文學習的成效,從而使他們更好的在當前社會中工作和生活。

【關鍵詞】培智生 語文識字教學 有效性 措施

培智生主要指的是那些智力有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的智力水平普遍在國小低年級階段。由於培智生的大腦發育缺陷,使得他們的感知思維能力相對較差,在交往和語言方面的能力水平明顯落後於正常學生,大部分培智生存在語言發展障礙。發音不準、詞彙貧乏、詞不達意、口語表達差等問題直接影響到這些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適應和交往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培智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如何提高和加強我國當前培智生在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以期不斷提高培智生語文學習的成效,從而使他們更好的在當前社會中工作和生活。

一、加強現代資訊科技的運用

1、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興趣就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培智生由於生理髮育的缺陷性,使得興趣在他們識字學習中所起到的作用更加的突出和明顯。在培智語文識字課堂教學中,提高培智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識字的興趣是開展培智識字教學的第一步。現代多媒體資訊科技能夠利用動畫、影象、聲音等資訊對文字進行恰當、巧妙的處理,能夠迅速的引起培智生的注意,讓學生迅速的進入到識字課程中教學情境當中,並在情感上同教學產生共鳴,從而激發了培智生對文字學習的濃厚興趣,進而提高了培智語文識字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成果。

2、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智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對事物缺乏一定的想象力,這也為語文識字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阻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現代多媒體綜合資訊科技,將刻板、枯燥的文字內容以圖片、聲音、動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給學生以聽覺和視覺上的巨大刺激,從而讓培智生更好的記住文字內容。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公雞》一文時,語文教師可以先播放相應的動畫片,然後讓學生總結動畫片中所講的故事內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很容易被動畫片中豐富的構圖、鮮豔的色彩、美麗的意境所吸引,讓培智生能夠邊聽邊看邊學。這種將靜態的文字轉變為生動、新穎的視聽形象的教學方法,能夠給培智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有效的提高語文識字教學的成效。

3、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提高學生的說寫能力。語文文字的說寫之中是常規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問題,而對於培智生來說,這一問題更是難上加難。培智語文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通暢的說和寫字。因此,在識字課堂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播放教學軟體、光碟、磁帶等,為學生創設一個說寫情景,在文字的說與寫之間架起橋樑,從而訓練培智學生在文字上的讀寫能力,進而提高語文識字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成果。

二、加強童謠的運用

1、利用童謠提高培智生對字形的記憶。針對培智生在抽象思維方面的能力較差特點,可以圍繞“趣”來構建相應的識字教學組織形式。即在童謠中,將抽象的文字字形形象化、生動化,營造一種愉快、輕鬆的識字氛圍。例如,在學習“京”字時,可以將其轉變成“一點又一橫長,口字擺中間。娃娃去北京,北京真漂亮”的小童謠。從而使培智學生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的記憶文字的字形。

2、利用童謠提高培智生對漢字差異的分辨。漢字的變換複雜、內涵豐富。在眾多的漢字當中,字形相近的文字非常多,少一捺、多一撇或者少一點、多一點都會將這一漢字變為新的漢字。這種複雜的變化對培智學生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編制一些童謠,讓培智學生更加明確的區分字形相近的漢字,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例如,在分辨“禾”和“木”以及“鳥”和“兔”的區別時,可以通過下面的童謠進行區分,即“禾木相差只一撇,千萬不要弄混淆”“ 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一點趴”。這些童謠在增加漢字學習趣味性的同時,也加深了培智學生對文字的印象,從而有效地加強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成效。

3、利用童謠提高培智生對字義的理解。在培智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啟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童謠的運用,加深學生對文字字義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例如,可以通過一些猜字童謠,使學生更加了解漢字的字義和來源,從而使學生在理解字義的同時,也鍛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結語

培智生由於自身生理的特殊性,使得他們在語文識字上的教學模式註定有別於正常孩子的語文學習。因此,培智語文教師要根據培智生的特點,積極地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多手段的激發培智生在語文識字教學中的興趣,增強他們對文字的注意和印象,從而有效的提高培智生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和成果,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和融入到社會生活當中去。

參考文獻:

[1]康豔玲。讓童謠在培智語文識字教學中綻放光彩[J]。才智。20xx.

[2]蔡雪霞。建立和諧靈動的培智語文課堂[J]。特殊教育。20xx.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 篇六

摘要:

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就課內外閱讀教學探究,探討閱讀習慣的養成教育。

關鍵詞:

閱讀 課外課堂 主體作用

斯普朗格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向學生傳授已知的東西,而是要將學生的創造力誘發出來”。縱觀多年閱讀教學,比對大學聯考學生解題現狀,兩者沒較好銜接,失分較多,這引起我的教學反思。閱讀是什麼?“讀”是種閱讀活動,由“讀者、作者、作品”三者構成的“三邊”活動。作者潛藏作品中,讀者與作者通過作品發生心靈碰撞和情感交流。閱讀教學卻教師講代替學生讀。嚴重背離閱讀的本意。其次,受條件限制,以教材、教參為中心,教參牽著鼻子走,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課堂閱讀教學不是引導學生自己閱讀、感悟、整體把握,學生學到的東西有限。第三,教學過程中,不引導學生讀書,感悟,發現,把“有創意”的教學手段搬進課堂,讓學生“活躍”,如同桌、小組討論,猛看熱鬧非凡,美其名曰“閱讀教學創新”,實效是學生討論、收穫了什麼?第四,學生生活、閱讀積澱太淺。語文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閱讀源於社會生活,用於社會生活,一旦離開社會生活,也就喪失了生命力。語文閱讀教學往往遠離現實,學生固定在教室裡,框定在教材裡,缺乏必要的生活積累。課堂上的閱讀被教師的繁瑣分析和提問佔有,多數學生除課本,幾乎無課外閱讀。

任何能力都是學習主體“悟”後“練”出的,絕非“講”或“聽”出的,缺少閱讀的語文閱讀教學付出太多,收穫很少。怎麼改進呢?

我想首先是課外閱讀教學。語文學習是長期積累的過程。“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累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充滿靈性。這就要創設情境,培養興趣。興趣是產生學習動力、激發主體意識的前提。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徵和認識規律,挖掘教材自身樂趣;善於啟發利用學生好奇心、求知慾,精心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所以,高一應抓興趣,讓學生變自主閱讀為主動閱讀。敢放手,多給閱讀時間,尊重學生原始閱讀。即從學生主體發展的內在需要出發,對學生的閱讀範圍、角度和思路等少干涉,甚至不干涉,由著學生“性子”選擇閱讀物件。只要內容不暴力、淫穢、反動。這種個性興趣探究性閱讀,目的是錘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閱讀習慣和方法,為深入自覺學習語文錘鍊基本功。當然,由著“性子”閱讀,並非放任自流。閱讀進度,專題選定等都要精心策劃,適合的時代著作,流行佳作,要及時推薦,以免學生不擇而食。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的習慣:要求不解字詞隨時翻閱,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閱讀。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我要求的是學生做少許讀書筆記,可以對作者、人物、片段寫點自己的看法,體悟,也可當練筆(週記)交,甚至可作為演講內容向同學推薦。

新課改最終面對大學聯考,所以光靠個性閱讀是不夠的,還須建立閱讀層次序列。所以高二的指示閱讀範圍很必要。藉助高一個性閱讀形成的習慣方法,促成學生閱讀自覺;讓學生視線收縮到老師指示的體裁上,並要求把興趣愛好閱讀經驗加以運用;引導學生基本定型各類文體的閱讀技法,儘量使其參差不齊的感悟、認識能力趨於統一。高二課外閱讀教學教師應參與做好指導工作。

餘秋雨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的生命早已飄散的訊號傳遞給你,使你馳騁古今,經天緯地。”教師應想方設法讓學生廣泛閱讀,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書籍“資源共享”;舉辦朗誦會、讀書競賽等促進多讀;充分利用牆報、校報定期刊出學生作品,互相傳閱,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

其次是課堂閱讀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初始化閱讀。在學生沒接觸文字時,不設計教學活動,在接觸文字獲得原始體驗後,教師通過各種活動了解、矯正、引申原始體驗,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原始體驗基礎上生成、引導、訓練。這樣才符合學情,真正使語文素養得以提升。如何發揮主導作用呢?

一、精心設計活動。

結合課文和學生特點,既生動有趣又高效藝術地將文字學習轉化為一個個活動,體現學生主體,課堂教學易於生成,鍛鍊綜合能力,而教師對活動的設計、調控、引導也彰顯其主體地位。需強調的是,語文學習活動設計必須合乎實際,有提高語文素養的實效。

二、促進溝通。

閱讀教學主要要素——教師、學生、文字之間有多重對話:生本對話的深層次推進離不開教師的藝術介入,生生對話的有效展開離不開教師的藝術引導。學生和文字、學生和學生的對話能否促進動態的生成最能顯示教師的調控藝術。另外,在學生忽視、曲解或難以深入理解的地方,教師要適時點撥,發揮主導作用。

參與對話過程中,教師當講則講,當導則導,當練則練。立足“高效、實效”。在課堂教學之前,思考學生要有何提高,何種教學形式最有利。課後反思學生所獲幾多,是否發揮促進學生髮展。課堂教學應也必須是生成和預設、習得和學得、探究和接受、自主和引導的、過程和結果的統一。

三、指導語文學法。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研究學法比教師研究教法更重要。語文能力主要是習得和學得的,要引導學生研究如何學,探討科學的學習規律和方法。具體引導學生探索適合的聽課方法、討論方法、具體閱讀方法等。使教與學形成合力,更好促進學生髮展。特別高三針對大學聯考,要學生用錘鍊的探究性閱讀本領,進行探究性閱讀訓練。在大學聯考閱讀答題中,必須要學生依題意答題,進行探究閱讀,總結解題“程式”、思路,使答題逐步科學化、規範化。

四、延伸課堂。

語文課應無條件地擴充套件和延伸,以培養語感,增加積累。閱讀教學要結合課文有意識地開拓閱讀教學新空間,激發廣泛閱讀興趣,糅合歷史、人文、科學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出課堂。把課堂變成思維的碰撞所,每節課上成問題課,激發學生在教師指導、學生嘗試、合作、探究中發現問題。使課堂教學自然就延展到課外。比如新課標人教版高中教材編有名著導讀,課文後附相關連結就是一個較好的拓展線索。學生獲得大容量的“庫存”,必能啟發心智,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培養文字的敏感。

語文是有生命的,閱讀更是充滿靈性的。人生的學習工作中,閱讀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是教學生以語言為工具,自由、廣泛地吸取思想,擴充知識,接受人類的認識成果。作為語文老師,唯有不斷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養,豐富自身底蘊,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新方法,才能做好學生的領路人。

參考文獻:

[1]《高中語文閱讀題型技巧點撥》

[2]《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新審視》陳維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