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文思社 人氣:1.98W

高三語文試題及答案【新版多篇】

高三語文練習篇一

1.(2017·山東省德州教研室考前試題)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蹊蹺/僥倖 詆譭/胼手胝足 焚膏繼晷/咎由自取

B.慳吝/鏗鏘 忝列/增光添彩 負隅頑抗/喁喁不休

C.邂逅/解數 喟然/涇渭分明 椎心泣血/錐處囊中

D.皴裂/疏浚 瀆職/買櫝還珠 管窺蠡測/毋庸置喙

解析 B.“隅”“喁”音同。C.“邂”“解”音同。D.“瀆”“櫝”音同。

答案 A

2.(2017·山東省濟寧市聯考)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

A.尺牘 插座 攻城掠地 湮沒無聞

B.喋血 文身 披沙揀金 形跡可疑

C.影碟 膨脹 胸無城府 銳不可擋

D.馬甲 版畫 歡呼鵲躍 拾人牙慧

解析 A.掠—略。C.擋—當。D.鵲—雀。

答案 B

3.(2017·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大學聯考考前模擬)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

A.蘆山地震,龍門鄉五星村九組的幾十名群眾被困在山上,危如累卵。 ....

B.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世界主要國家都在搶佔經濟、科技發展的制高點。我們必須因。勢利導,奮起直追,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走在前面。 ...

C.記者以成都二環路即將全面通車為契機,借一群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傳遞出成都市。

民對改善城市交通狀況的熱望。

D.國家話劇院重新排演《四世同堂》,將這一經典話劇奉獻給觀眾的同時,也為幾位正處於上升期的年輕演員提供了更多走過場的演出機會。 ...

解析 A.危如累卵: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多形容房屋等事物。此處指生命的危險,應用“危在旦夕”。C.“一群”“芸芸眾生”重複,芸芸眾生,佛家語,指一切生靈。D.“走過場”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幹。不合語境。

答案 B

4.(2017·廣東省珠海市5月綜合試題)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恢復五一長假的受益面幾乎是中國全社會,它能給民眾帶來一份“驚喜”,而這樣的“驚喜”對中國今日恰逢其時。

B.切實保障並不斷改善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進一步提高國民的幸福指數,實現長治久安的目標。

C.中華全國總工會緊急下撥200萬元救災款,用於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境內地震災區職工的生產、生活困難。

D.據中央氣象臺預測,近日,隨著冷空氣再次到來和雨水的出現,西北和華北的大部地區升溫被遏制,氣溫開始回落。

解析 A.語序不當,應為“對今日中國恰逢其時”。C.成分殘缺,缺謂語,“用於解決„„生產、生活困難”。D.表意不明,“西北和華北的大部地區”有歧義。

答案 B

5.(2017·山西省第四次四校聯考)5月12日是母親節,請以“母愛”為話題仿寫兩句話。 父愛是一座山峰,讓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風霜雨雪也沉著堅定; 父愛是一片大海,讓你的靈魂即使遇到電閃雷鳴依然仁厚寬容。

答案 示例:母愛是一縷陽光,讓你的心靈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溫暖如春; 母愛是一泓清泉,讓你的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依然純潔明淨。

6.(2017·廣東省湛江一中5月大學聯考模擬)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號。如微博、微信、微小說,以及最近廣受歡迎的微電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網際網路上,讓中國悄然進入“微時代”。

面對越來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樂觀態度,也有人持相反觀點。請表明你的觀點,並說明理由。(60字左右)

答案 觀點一,樂觀態度,“微”事物帶給人們很多便利,適合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微”事物蘊涵豐富,滿足人們對資訊的需求。

觀點二,悲觀態度,“微”事物的出現是人心浮躁的表現,是一種退化,社會的退步;“微”事物永遠取代不了經典的作品,每日關注“微”事物,沉溺於刷屏,看微博,浪費很多時間。

觀點三,“微”事物既反映了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也表現了社會浮躁的一面,我們應理性看待,既關注,但也不能沉溺其中,畢竟,它代替不了經典。

(2017·河北省石家莊市保溫練習)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7~8題。

隴 頭 吟 王維

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注 ①“太白”指太白星,在古人眼中太白為主征戰殺伐之星。②“典屬國”指掌管歸附的少數民族事務的官,品階不高。

7.簡要概括此詩典型人物的三個典型生活場景,並簡要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 答案 長安少年戍樓看星、隴上行人月夜吹笛、關西老將駐馬流淚。三個生活場景是邊關戰士一生歷程的縮影:少年渴望建功立業、青年在笛聲中吞嚥痛苦、老年沉淪邊疆掌管少數民族事務。

8.這首詩是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答案 ①用對比手法(反襯)。開篇長安少年戍樓看星,寫出其雄心滿情,渴望效命邊關、建功立業之豪情,格調昂揚;隴上行人月夜吹笛、關西老將駐馬流淚,寫出人物之艱苦悲傷、憂愁滿懷,與上文構成轉折,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寫更鮮明抒發了對邊地生活艱辛而朝廷賞罰不公的慨嘆,言近旨遠,發人深省。(分析對比,也可以是“麾下偏裨萬戶侯”與“駐馬聽之雙淚流”的關西老將形成鮮明對比,副將封侯,身經百戰的老將卻依然沉淪邊關,突出了對朝廷賞罰不公的感慨。)

②用了用典(類比)的手法。尾聯用了蘇武的典故,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多年,以致符節上的旄繐都落盡了,如此盡忠報國,也不過做了個典屬國那樣的小官。尾聯看似安慰關西老將,實際上將蘇武與關西老將類比,說明朝廷不公,功臣得不到封賞古來如此。從而深化了詩的主題。

9.(2014·池州一中第一次月考)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甲、乙兩題任選一題。 甲:

早歲那知世事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乙:

(1)________________,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 (2)結廬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飲酒》) (3)位卑則足羞,________________。(韓愈《師說》) (4)潦水盡而寒潭清,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閣序》) (5)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_____。(蘇軾《赤壁賦》) (6)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

答案 甲: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 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

乙:(1)無絲竹之亂耳 (2)而無車馬喧 (3)官盛則近諛 (4)煙光凝而暮山紫 (5)羨長江之無窮 (6)雕欄玉砌應猶在

高三語文重要複習知識點 篇二

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 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繞)‎

8、。‎要項伯 (“要”‎通“邀”,邀請)‎

9、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隔‎閡、嫌怨)

‎ 10. 不敢‎倍德 (“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

11‎。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1‎

12、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1

13、距‎關,毋內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通“納”,接納)‎

高三年級語文複習方法推薦 篇三

理清知識系統。這有利於同學們明確複習的目標,從而形成知識網路,並在答題時更好的尋找解題依據。

語文知識的大系統包括語音知識系統、詞及短語系統、單複句知識系統、修辭知識系統、標點知識系統、現代文體知識系統、寫作知識系統和文言文知識系統等。

而小系統就是每一個語文知識點的性質、分類、意義或用法。第一輪複習時要有意地將所複習的知識點和其所屬的知識系統聯絡起來。

要注重利用教材。因為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教材中的主幹就是大學聯考考查的核心。像一些文言文、詩歌、文學常識等就是完全考查教材中的內容。而對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培養。

要明確語文學科的特點,調整心態。語文不同於其他學科,成績的提高需要長時間的堅持。這就要求學生要調整好學習的心態,不能因為短期內成績沒有提高而放棄。只要根據老師的要求,學習時多加些細心和耐心,成績的提高就會指日可待。

語文考試內容分為閱讀和表達兩個部分。閱讀部分包括現代文閱讀和古詩文閱讀,表達部分包括語言文字應用和寫作。

要根據不同的題型做專項訓練,這種訓練更加有針對性,可以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更牢固的掌握這一知識點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然後再進行整合練習,這樣做會事半功倍。

總之,第一輪複習需要同學們投入大量的時間,不斷積累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相信同學們只有更加耐心、細心的瞭解教材,大量訓練,勤于思考總結,才能更快的提高成績,併為後面的幾輪複習打好基礎。

高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篇四

有些同學語文學得並不馬虎,但成績卻不理想,而有些同學語文學得並不怎麼努力,成績卻很好。這讓很多同學感到很困惑,究竟怎樣才能學好語文呢?我個人以為語文要通過多種途徑去學習,而不能只靠課堂上老師的講解,不能只靠課本上的幾遍文章。

第一、要多看書,這是每個同學都有的體會。通過看一些文學名著,或是報刊雜誌,可以培養語感,還能學到不少文學常識,以及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現在的語文考試,閱讀佔了相當大的比例,不僅有文言文閱讀,還有科技文、現代文閱讀。要想在課堂上把所有這些能力統統培養起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靠課外的努力。我比較喜歡看《美文》、《小說月報》等雜誌,如果怕浪費錢,我們可以登陸一些好的網站看免費的文章,其中的“美文賞析”一欄每天更新,時下的美文都可以在國家教育線上網站上及時看到。在這裡我可以經常看到一些內涵豐厚的文章,使自己也變得愛思考起來,尤其在寫作時,我更是常常受到它的啟發。

第二、勤翻字典也是一種好辦法。例如,做拼音題時,就翻翻《新華字典》,把自己以前讀得不準確的字記在一個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較深。做詞語用法的題目時,就翻《現代漢語詞典》或《成語詞典》。不要侷限在要查的那個詞上,能把前後的詞都看一下,既能通過比較加深印象,又能學到不少新詞。這個工作能每天都做,每天記幾個,積少成多。

第三、在寫作方面,除了多看書看報外,同學們每天寫日記,寫日記是平時鍛鍊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久而久之,寫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日記不只可以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很多事情,不至於考試的時候沒有事情可寫。喜歡聽歌的同學可以記些寫得好的歌詞,考試的時候用一下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常記常用,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

第四、勤於利用網路資源。近年來,網路飛速發展,時至今日網路已經成為我們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這不僅是因為網上有海量的資源,更重要的是我們通過網路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語文老師。一個語文老師一個教學風格,很可能另一個老師會對你語文成績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尤其是會來到我們面前。

語文成績的提高重在平時的積累,一定要踏踏實實地把功夫練到家高中政治,大學聯考的時候才能考出好的成績。同學們千萬不能侷限在課本上,要在課下通過多種途徑,尤其要善於利用優質的網路資源去學習,這樣才能在大學聯考時取得優異成績。

高三語文必背知識點 篇五

成語

1、開柙出虎: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

2、虎兕出柙:虎、兕從木籠中逃出。比喻惡人逃脫,主管者應負責任。

3、既來之,則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後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裡安下必來。

4、分崩離析: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5、禍起蕭牆:指禍亂髮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別人有同樣的缺點錯誤,只是程度上輕一些,卻毫無自知之明地去譏笑別人。

7、餓殍(piǎo)遍野:餓死的人到處都是。

8、豁然開朗:從黑暗狹窄變得寬敞明亮。比喻突然領悟了一個道理。

9、淺嘗輒止:略微嘗試一下就停下來。指不深入鑽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11、堅忍不拔:形容在艱苦困難的情況下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12、永垂不朽:指光輝的事蹟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13、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14、義憤填膺(yīnɡ):發於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處,和往常一樣,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

16、心急如焚:心裡急得象著了火一樣。形容非常著急。

17、息息相關:呼吸也相互關聯。形容彼此的關係非常密切。

18、無濟於事:對事情沒有什麼幫助或益處。比喻不解決問題。

19、搖搖欲墜:形容十分危險,很快就要掉下來,或不穩固,很快就要垮臺。

20、不言而喻:不用說話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顯。

古今異義

①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西河:黃河以西。)

②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在這時)

③山東豪俊遂並起(山東: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今指山東省。)三、一詞多義

1、固

①據崤函之固(險固,堅固,特指地勢險要,城郭堅固,形容詞用作名詞)

②君臣固守以窺周室(牢固,頑強,形容詞)

③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固守的據點,屏障,名詞)

2、因

①因遺策(沿襲,動詞)

②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③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3、亡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損失,動詞)

②追亡逐北(逃亡,動詞;此用作名詞,指逃亡的軍隊)

③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這裡是使動用法,使……滅亡)

4、制

①吳起……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服,動詞)

③履而制六合(統治、控制,動詞)

5、兵

①……趙奢之倫制其兵/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兵器,名詞)

6、策

①蒙故業,因遺策(策略、計策,名詞)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馬鞭子,名詞)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納,動詞)

②致萬乘之勢(達到、獲得,動詞)

8、之

①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②……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④聚之咸陽(代“天下之兵”,代詞)

9、及

①非及向時之士(比得上,動詞)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詞)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築長城而守藩籬(在北方,方位名詞作狀語)

②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動詞作名詞)

11、度

①內立法度(制度,名詞)

②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量長短)

文言虛詞

之:

(1)助詞,的。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其翼若垂天之雲(助詞,的)

(2)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鵬之徙於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積也不厚

(3)代詞,它。而莫之夭閼者

(4)代詞,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指宋榮子)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詞,這些。之二蟲又何知

(6)動詞,到,往。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而:

(1)連詞,表修飾。怒而飛/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決起而飛

(2)連詞,錶轉折。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3)連詞,表並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4)連詞,表承接。而控於地而已矣

則:

(1)連詞,就。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2)連詞,或者。時則不至

(3)連詞,那麼。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以:

(1)介詞,把。以五百歲為春

(2)介詞,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詞,憑。奚以知其然也

且:

(1)連詞,而且。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2)副詞,還。彼且惡乎待哉

(3)副詞,將要。且適南冥也

於:

(1)介詞,對於。彼其於世/彼其於世

(2)介詞,在。覆杯水於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選擇問句中,或許……或說得過去,是……還是……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2)代詞,它的。其名為鵬

(3)代詞,它。其負大舟也無力(指水)

師說(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一詞多義

(1)師

1、古之學者必有師(名詞,老師)

2、吾師道也(動詞,學習)

3、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4、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從師)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名詞,有專門技藝的人)

6、十年春,齊師伐我(名詞,軍隊)

(2)傳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動詞,流傳)

2、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動詞,傳授)

3、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名詞,古代解釋經書的書)

4、朔氣傳金柝(動詞,傳遞,傳送)

5、舍相如廣成傳舍(名詞,客舍)

(3)其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表領屬關係,他(它)的,他(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代詞,他,他們)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表遠指,那)

4、其皆出於此乎(副詞,表推測、估計語氣,大概,或許)

5、其可怪也歟(副詞,表反詰語氣,難道,真的)

6、傳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詞,前指老師的;後指學生的)

7、其出人也遠矣(代詞,指聖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4)於

1、其皆出於此乎(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從)

2、拜送書於庭(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處所,在)

3、學於餘(恥學於師)(介詞,表動作行為的趨向,向)

4、於其身也(介詞,表動作行為的物件,對,對於)

5、師不必賢於弟子(介詞,表比較,比)

6、不拘於時(介詞,表被動,被)

(5)之

1、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助詞,的)

2、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4、句讀之不知(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類,這些)

6、輟耕之壟上(動詞 ww ,到,往)

7、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8、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結構助詞。取消獨立性)

9、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代“六藝經傳”)

10、君將哀而生之乎(代詞,我)

11、蚓無爪牙之利(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12、吾欲之南海(動詞,到、往)

作文板塊 篇六

1.10個哲句;

2.10個時鮮素材;

3.30篇優秀大學聯考作文熟讀;

4.1-3個偏愛結構(先定文體,寫什麼就像什麼);

5、做好審題、提綱訓練

圖文轉換答題方法

表文轉換題解題思路

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審題時,要注意表頭和表腳的文字,弄清說明物件和比較角度;還有題幹中句式要求和字數限制,有的題目還限定了以某個具體物件作為答案的主語。

2、仔細分析圖表,全面準確捕捉資訊。

如找出比較物件、比較角度、專案、各種資料及其變化特點。

3、依據題幹要求,規範答題。

答題技巧:

①對圖表基本內容進行概述:要忠實於圖表,不要想象或虛構,主語一般是題目的調查物件,謂語部分概括主要資料的變化。一般用主謂句陳述。

②第二問一般問從該圖中得出什麼觀點或結論。答題要思考比較數字後得出的結果+調查的目的或調查得出的結果所蘊含的意義。答案用語不能離開調查的物件、目的,可優先選用題幹(表題)中的詞語。

注意事項:

1、注意題目中的標誌性詞語:資訊推斷題題幹中往往有“該圖表明(說明、證明)了”“用一句話概括為”“所揭示的問題是”“從中可以看出(得出)”等標誌性詞語。記得留意題目中的調查主體,調查目的。

2、注意在表達中不能出現語病,特別是反映事物變化規律的詞要準確。如表程度範圍的“近一半(約50%)”“大部分(比例約在55%—70%)”“絕大多數(比例佔70%以上)”“約幾成”等。

3、複核答案,看是否遺漏、多餘、誤推等。

徽標類解題思路

巨集觀把握會徽(行業性圖示)的外形特點,注間中英文大小寫和變體,以及涉及的時間、事物等。

2、說明(介紹)畫面要按順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

3、注意由表及裡,分析其內涵和寓意,對圖示的創意(含義)說要聯絡具體物件作出合理解釋。

4、採用規範的說明語言:準確、簡明、平實、清晰。不能隨意想象,要扣住圖中的資訊點來聯想。

5、力求避免遺漏說明內容,要認真觀察圖的組成部分,並落實好。

畫文轉換解題思路

答題步驟:

第一步:審讀畫面,觀察畫面的構成要素。

審讀漫畫的過程就是對漫畫中人、景、物等資訊點的認知過程,是對畫面資訊的初步感知階段。

第二步:合理想象,豐富畫面資訊。

想象補充畫面資訊主要是藉助漫畫提供的情境,豐富畫面內容,是對畫面資訊的深入感知過程。

第三步:類比聯想,探究畫面寓意。

類比聯想是在審讀、想象的基礎上,將畫面資訊跟現實生活相聯絡,深入揣摩作者的創作意圖,在類比中明曉漫畫寓意的過程。

記敘類漫畫可從人、事兩方面進行聯想時,對人物應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表情神態、穿著打扮及人物間的關係;對事情應注意時間、地點、前因後果及發展趨勢。寓意類漫畫是以自然現象或景物作為創作素材的,它往往是影射社會生活中的某類人或某一現象。對這類漫畫,應跟現實生活作合理的類比聯想,注意畫面形象的類比象徵義。

答題技巧:

①概括主題的方法

概括畫面的主題,先要認真細緻的觀察分析畫面的內容,找出其諷刺或頌揚的物件或行為(有標題的,一般多是標題),然後挖掘隱含資訊,進一步提煉概括畫面所揭示的主題。通常要採取聯想的方法,由物及人,彰顯意義。

②擬加標題的技巧

標題是漫畫的眉目,它有暗揭示漫畫寓意或揭示諷刺物件的作用。擬定標題先要弄清漫畫諷刺的主體和漫畫的主題,然後圍繞諷刺的主體或主題擬加標題。擬題可直接以諷刺或頌揚的主體命名,也可扣住漫畫的主題命名。

③描述畫面的原則

描述畫面,具體說就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介紹畫面的內容。描述時要貫徹以下原則:注意物件,留意方位,按照順序,採用恰當的表達方式。

④綜合考查題的答題要領

此種題型是將圖文轉換與編擬公益廣告語結合起來,綜合考查語言表達簡明得體的能力,其答案必須涉及畫面的內容、主題和公益廣告三個方面。做這種題型,要注意考查的角度和要求,可在理解畫意的基礎上,緊扣畫面內容作答。

名句名篇默寫加強背誦,迴歸教材。

古代詩歌鑑賞

1、詩歌鑑賞,要“讀懂”上多下功夫。不少同學為什麼讀不懂,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詩家語”(篇章結構、句子順序、詞語組合)≠小說≠散文:跳躍,省略(不像小說、散文那樣講究語法和表述的連貫性、邏輯性),它為我們的閱讀過程設定了重重障礙。平時,我們說吃飯,就開始吃飯,說睡覺,就開始睡覺,大多數時候,我們依賴一種“常備反應”去接受資訊,是一種簡單思維。讀懂,最重要的是能夠聯想、想象,合情合理地補充省略的、未直接說出的話語含義;注意句子之間的種。種聯絡。

2、情感題答題規範

高三語文課件 篇七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瞭解作者、整體感知詩的寓意;

2、思想教育目標:瞭解李白的放達;

3、能力培養目標:結合詩歌內容講解誦讀要求。

教學重點:

誦讀。

教學難點:

誦讀要求。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範讀全詩

二、誦讀提示

1、“噫籲唏……難於上青天。”

這兩句統攝全詩,奠定了詩的詠歎基調,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讀得很有聲勢。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詩人在仰望蜀道時情不自已,脫口而出,也顯示了感嘆的強烈。“噫籲唏”是驚異之辭。“危”“高”,同義重出,極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長音。“蜀道之難”,可讀得平緩,略作停頓後,再用升調讀“難於上青天”五字,如此則全詩主旨自明。

2、“蠶叢及魚鳧……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這一層寫蜀道來歷,當用敘述調讀。“蠶叢”四句說秦蜀兩地長期隔絕,無路可通;“西當”兩句說“太白鳥道”,意即無人能攀越——這些,都是為下文作鋪墊的,應當讀得輕而平緩。最後兩句為正意所在,應著意加以渲染,如同親眼見到那怵目驚心的場面,表明蜀道的開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

這一層緊承上文,寫蜀道的高峻、含雖有道而人難行之意,當用詠歎凋誦讀。“上有”二句從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讀得慢些,使聽者產生視線移動的感覺,重音要落在“六龍回日”“衝波逆折”二語上。“黃鶴”二句,有徒喚奈何之情,讀後可稍作停頓,為下文蓄勢。最後四句近似特寫,專敘人在青泥嶺上行走的情形,讀時須有身歷其境的設想,“百步九折”“捫參歷井”二語可重讀,速度不宜快,至“仰脅息”作一頓,再讀末句並作較長停頓。

4、“問君西遊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

詩題下未註明送何人入蜀,所以這裡的“問君”無妨假定實有其人,可以讀得親切一些。將行而問“何時還”,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落在“不可攀”三字上,當用勸說的語氣讀。以下四句借鳥聲渲染旅途中悲涼悽清的氛圍,讀時要放低聲調,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山”徐徐而上。然後用感嘆的語調讀主旨句,至“凋朱顏”略作一頓,以示意猶未盡。

5、“連峰去天不盈尺……胡為乎來哉!”

仍是說不可行,但內容加深了一層,因為說的是蜀道的險惡。前四句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讀時須設想這是旅遊者攀援於“連峰”“絕壁”之上,置身於“飛湍瀑流”之間,要使聽者感到驚心動魄。讀後可作稍長停頓,再用“其險也如此”緩緩收住。末句是詩人借用蜀人的口氣,對歷險而來的遊者深表嘆息——“胡為乎來哉”不是詢問,當用降調讀,暗含“何苦而來”之意。

6、“劍閣嶺煉而崔嵬……化為狼與豺。”

讀第一句當突然振起,以再現劍閣的險要景象。“一夫”兩句應該得頓挫有力,表明劍閣有易守難攻的特點。但重點是最後兩句,這是告誡西遊的人:劍閣既為蜀之門戶,形勢又如此險要,自然易生軍事叛亂,決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不如早還家。”

開頭四句直承上文,寫蜀地軍事叛亂中的殘酷景象。全用四字句,節奏短而有力,讀時當兩字一頓,有慘絕人寰之意。稍作停頓後,改用誠懇勸說語氣讀最後兩句。

8、“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這是全詩的結束語。主旨句第三次出現,要讀得緩慢些,有深沉的慨嘆意。“側身西望”後稍作停頓,再用漸慢漸弱的聲調讀“長諮嗟”三字,若有餘音,以發人深思。

三、整體感知

《蜀道難》是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舊題,內容多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本篇詩人襲用樂府古題而推陳出新,以豐富的想像、奔放的語言、雄健的筆調生動地描繪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麗驚險的山川景色。既寫了蜀道的艱難,又寫了人生旅程的艱難,並寄予了對國事的憂慮和擔心。全詩以強烈的詠歎憑空起事,繼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傳說和高危險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躍式的詩歌情感結構,給人以奔騰迴旋的動感;流走於其中的氣吞山河的巨集偉氣魄,給人以滌盪心靈的強烈震撼。全詩氣勢磅礴,風格豪放,汪洋捭闔,變幻莫測,處處險中見奇,展現了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能和豐富的想像力。

詩的開首4句是全篇的總綱,以後按蜀道的由來、歷史,蜀道沿途各處高峻、陰森、險惡和動盪不定的社會情況等內容次第寫來,鏡頭一組比一組驚心動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詩中反覆疊現吟唱,作者以酣暢淋漓的筆墨,創造出了一個神奇驚險、雄健開闊的高遠境界,使全詩的情感始終處於高昂、澎湃之中,迴旋激盪,餘韻悠長。

第二課時

一、學生讀詩

二、鑑賞要點

先說章法。

詩人創造性地繼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見的復沓形式(又稱反覆),主旨句凡三見:開頭、中間、結尾各出現一次。這並非簡單的重複,因為它每出現一次都給讀者帶來新的啟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貫穿始終、內容層層深入的格局,使人產生一嘆之不足而至於再,再嘆之不足而至於三的感受。

再說氣象。

讀這首詩,如從畫廊經過一般,一幅幅動人的畫面接連不斷地出現在你的眼前,它們那闊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氣勢,使你怵目驚心,歎為觀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在詩人的想像中,他彷彿將秦蜀之間重山疊嶺千里不絕的圖景一望無餘。如此雄奇的地貌,真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16個字就將民間傳說中關於五丁開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現了出來,使我們彷彿聽到了五丁拽蛇時的大聲呼喊以及隨後一聲使山河改觀的巨響,也彷彿看到無數勇敢的人在高山上開闢道路、架設棧道的情形,不禁要讚歎神力和人工的偉大!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這是詩人想像自己在蜀道中的所見:當仰望眼前的峰時,他看見六條龍拉著的太陽車被擋住,不得不繞道而行;再俯視下面,只見波濤洶湧的急流為大山所阻而激起無數的漩渦——這幅畫又是多麼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這是詩人設想自己沿著盤山道攀登青泥嶺的情形。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這是寫登上頂峰以後的情形。——這很像一組搖鏡頭,而有趣的是後一幅:詩人從星星中間穿過,有時還好奇地觸控它們,看看是個什麼樣子。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這是詩人設想遊者在途中所見到的景物。畫面是悽清的:鳥鳴,使山林顯得更加幽靜,像原始森林一樣荒寂無人。跟此前的畫面相比,色調是變了,也表現了蜀道景物的多樣,但氣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是一幅極其驚險的畫面,與上文著重寫蜀道之高不同。連峰絕壁,砯崖轉石,都會危及遊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聞而心驚,故下文雲“其險也如此”。

如此多的畫面此隱彼現,其境界之闊大,自不待言;且無論寫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巨集偉,確非他人之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之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最後說說這首詩的基調。

這首詩以主旨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貫穿始終,已經顯示了它的詠歎基調。統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二嘆蜀道之險,三嘆蜀中戰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這是嘆蜀道之高,因為黃鶴之飛至高,猿猱動作最靈,二者皆不得過,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是嘆蜀道之險,用勸遊者的口吻寫出,意味尤為深長。又如“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 殺 人如麻”,這是嘆蜀中戰禍之烈,詩人用具體描寫方式,再現了“爭地以戰,殺 人盈野;爭城以戰,殺 人盈城”(《孟子•離婁上》)的圖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亮點綜述

1、詩人是怎樣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的?

神話傳說: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蜀道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於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嘆、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悽(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誇張:“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極言山峰之高,絕壁之險,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李白正是以變幻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

2、“連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轉石萬壑雷”這幾句描寫好在哪裡?

詩人先托出山勢的高險,然後由靜而動,寫出水石激盪,山谷轟鳴的驚險場景,好像一串電影鏡頭:開始是山巒起伏,連峰接天的遠景圖畫;接著平緩地推出枯鬆倒掛絕壁的特寫;而後,跟蹤而來的是一組快鏡頭:飛湍、瀑流、懸崖、轉石,配合著萬壑雷鳴的音響,飛快地從眼前閃過,驚險萬狀,目不暇接,從而造成一種勢若排山倒海的強烈藝術效果,使蜀道之難的描寫,簡直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說上面山勢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麼此處山川的險要更令人驚心動魄了。

3、“蜀道難”這樣一個難以表述的事物,李白為什麼描繪得如此動人?

李白之所以描繪得如此動人,還在於他融貫其間的浪漫主義激情。詩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對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觀賞,而是熱情地讚歎,藉以抒發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飛流驚湍,奇峰險壑,賦予了詩人的情感氣質,因而才呈現出飛動的靈魂和瑰偉的姿態。詩人善於把想像、誇張和神話傳說融為一體寫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則曰:“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狀道之險阻,則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詩人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像,創造出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讓我們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看到詩人那“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難》作品簡短單薄,李白對這一樂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他運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參差錯落,長短不齊的句式,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韻腳也不斷變化,適合表現自由不羈的氣魄,描寫蜀中險要環境,一連三換韻腳,極盡變化之能事。這對他表現豐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現實的浪漫主義精神也起到了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全詩最後一段寫劍閣,對天寶初年的唐朝社會有什麼現實意義?

探究學習:在風雲變幻,險象叢生的驚險氛圍中,最後寫到了蜀中要塞劍閣。在大劍山和小劍山之間有一條30里長的棧道,群峰如劍,連山聳立,削壁中斷如門,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歷在此割據稱王者不乏其人。詩人從劍閣的險要引出對政治形勢的描寫。他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中“形勝之地,匪親勿居”的語句,目的在於勸人引以為鑑戒,警惕戰亂的發生,並聯系當時的社會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殺 人如麻”,這既是描寫蜀道猛獸,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雙關語句,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為詩篇增加了現實的內涵、深厚的意蘊。

附:練習答案要點:

一、這些詩句都彷彿是詩人在熾烈感情的驅動下,不能自已,脫口而出,生動地表現了詩人奔放豪邁的風格。

二、李白善於從民歌中吸取養料。這首詩中“一詠三嘆”的寫法,明顯地是對《詩經》中復沓形式的繼承,同時又有很大的發展。

三、1、分三層:第一層敘述蜀國長期閉塞的狀況、已寓高山阻隔之意,“四萬八千歲”為誇張敘述;第二層描述秦蜀之間重山疊嶺的地貌,“有鳥道”寓無人行之意。第三層敘述蜀道來由。第二問:表現人和自然間的鬥爭以及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強烈願望,讚揚了神力和開路者的勇力。

2、此題涉及點面結合的寫法和誇張的運用,也表現了詩人想象的豐富和奇特。①“上有”四句寫的是“面”即蜀道的整體形象;“青泥”四句寫的是“點”,即青泥嶺的情況,這是點面結合。②“六龍回日”“們參歷井”是詩人的想像。

3、此題涉及細節的運用和誇張寫法。“但見”四句渲染了悽清的氣氛;“連峰”四句渲染了驚險的氣氛。

4、劍閣為蜀之門戶,寫劍閣,正如胡震亨所說,是為了“著其戒”。此題涉及詩的寓意,應當聯絡全篇內容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使學生對這一段內容獲得正確的認識。在思想比較活躍的教學班上,也可稍帶說說某些錯誤的解釋,讓學生經過反覆思考作出自己的結論。

高三語文複習方法 篇八

1、學習語文要善於聯想,總結。學習語文要做到“八方聯絡,魚翔潛底”,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一首詩的最後結尾一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時,我們就要想起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最後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效。另外我們還要善於總結做題規律。

2、掌握一些語文術語和積累一些做題方法。如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修辭方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排比等,說明方法包括: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雖然有些本質是相同的,但術語的說法不同。舉個例子:比喻在修辭方法裡叫比喻,在說明方法裡叫打比方,在說明方法裡叫比喻論證。千萬不能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