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格言【經典多篇】

文思社 人氣:2.34W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經典多篇】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篇一

1、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5、輕諾必寡信。――《老子》

6、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7、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8、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0、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篇二

1.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輕諾必寡信。——《老子》第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乎?——《論語學而》

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11.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12.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1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1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1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16.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1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1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19.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2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21.見善則遷(學),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22.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2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2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2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2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2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2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2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3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論語集註>卷一》

中華傳統美德格言 篇三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2、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3、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卜居》

7、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8、將出牽衣送,未歸倚閣望。——黃遵憲

9、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0、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1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6、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報答,也是對人類勞動的尊重。——佚名

1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18、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1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0、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第二》

21、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人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莊子

2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23、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24、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第四》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27、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28、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

29、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30、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