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

文思社 人氣:1.6W

第1篇: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

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

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讀到開頭,還以為讀到了盜版的,那武俠小說著實感到出線,興趣一下上來,認真品讀了這篇小說。

《鮮血梅花》講述了武林高手阮進武的兒子遵母遺囑,尋找殺父仇人為父報仇的故事。

整篇文章都散發著一種無望而迷茫的氣息。在最開始,阮進武的妻子將他生前的仇敵羅列出後結果是一片茫然。阮海闊不僅沒有絲毫武功,而且身體羸弱,讓他去復仇,本就是沒有可能的事。他途中遇到了胭脂女,黑針大俠,甚至遇到了母親認為的`殺父仇人白雨瀟,但由於他的迷茫與沒有目標的找尋,錯失了問清真相的機會。最後終於找到了另一位殺父仇人青雲道長,因為他先問了胭、黑二人的問題,又錯失了問清真相的機會。無奈中,他又回頭尋找白雨瀟。經歷千辛萬苦,他再一次找到了白雨瀟,並得知真正的殺父仇人正是胭、黑二人讓他像青雲道長詢問去向的人,那二人已讓胭、黑二人殺死。

結局就是這麼的出人意料,阮海闊沒有多大的能耐,一直在那茫然的路上奔波,最後雖不是他親自殺死殺父仇人,但殺父仇人也是被被他幫助的人除掉。這個結局又是情理之中的。阮海闊雖然沒有能耐,但他有一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母親自焚讓他知道自己多麼期盼他能夠報仇雪恨,於是他堅定地上路,不在乎自己身體的羸弱,一路向前,在十字路口前,他不左轉不右轉,徑直向前走去。他又是善良的,在復仇路上,他沒有被仇恨矇蔽,生成一雙猩紅的眼睛,反而樂於助人,一路記著胭脂女與黑針大俠的問題。在青雲道長面前,他沒有先問自己的問題,而是將胭、黑二人的問題問出。這使他錯失了知道真相的機會,卻也在冥冥中為自己復仇創造了機會。

全文都透露著茫然,但其中所表現的堅持與善良最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像阮海闊一樣,就算自己是不起眼的菜鳥,也要拿出打不死的小強的氣勢,知道了自己要幹什麼後,就不退縮地向前,勝利,一定會在不經意間來到我們身邊!

第2篇: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

本站的餘華《鮮血梅花》讀後感範文很有深度,希望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反叛與顛覆:淺析餘華《鮮血梅花》的主體意識

【摘要】餘華的《鮮血梅花》通常被看作是對武俠小說的戲擬,其以武俠為背景,但卻是對傳統的武俠小說的一種顛覆和反叛,屬於先鋒小說的範疇。餘華改寫”了傳統武俠的“復仇”主題和“成長”模式,從內容題旨、情節模式等方面,對傳統的敘述模式和規範進行了顛覆和消解。形式上的反叛為其“先鋒式武俠小說”的主體意識的敘述做了最充分的鋪墊。 【關鍵詞】傳統武俠 “先鋒式武俠” 復仇 反叛與顛覆 主體意識

《鮮血梅花》是餘華短片小說中的優秀代表,屬於先鋒銷售的範疇。其講述了主人公阮海闊身負梅花劍為父報仇的故事。小說雖沿用陳陳相因的武俠程式,但徹底顛覆了武俠小說慣有的文類特徵。作者通過對傳統武俠小說的敘事結構的顛覆和復仇使命的淡化與消解,呈現出一個隱匿的故事背景下荒誕的尋找和錯失的復仇人生。他途中因緣際遇幫助了胭脂女和黑針大俠,多年後得知這兩人已將自己的仇人殺死,於是自己再無仇可報。全文敘述了主人公理想的必然破滅的過程,這也是《鮮血梅花》對傳統武俠小說的絕對顛覆和反叛。是一種“先鋒式的武俠小說”,表現了其特殊的主體意識。 一.小說背景:隱匿的世界

《鮮血梅花》是一部武俠小說,但小說卻沒有明確的歷史背景,作者借用武俠題材卻沒有復原歷史本身。在小說中一切都被簡單化,既既沒有太多的社會背景和黃靜的構築,也沒有太多的人物心理描寫,呈現出一個誇張性的近乎空白的背景。與傳統的武俠小說巨集大而細緻的的歷史背景相比,《鮮血梅花》幾乎是一個隱匿的世界,歷史時間和空間地點的模糊使得對江湖世界的描繪成為對歷史的重新敘述和任意虛構。作者虛構了一個與現實有遙遠距離的歷史時空,藉助虛幻的江湖世界,敘述了被剝奪了歷史性的人物在宿命的復仇人生中漫無目的地漂移。

阮海闊母子似乎生活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十五年的隱匿生活在阮海闊二十歲的時候被他的母親畫上了句號。我們無從知道他們的生活環境也沒有辦法瞭解阮海闊的內心世界。故事的背景設定甚至顯得蒼白無力。餘華曾明確的表示,“我並不認為人物在作品中享有的地位比河流、陽光、樹葉、街道和房屋來得重要。我認為人物河流、陽光一樣,在作品只能夠都只是道具而已。”這種對傳統武俠小說的反叛也是餘華對真實的質疑,以至在《鮮血梅花》的背景設定上構築了一個隱匿的世界。 二.對傳統武俠小說的敘事結構的否定

1、情節設定:

傳統的武俠小說中,精彩絕倫的往往是跌宕起伏的情節,而相比之下《鮮血梅花》的情節卻平淡地多。在最應當張揚刀光劍影、愛恨情仇的武俠小說中,餘華卻將江湖世界寫得浪漫而寧靜,主人公始終處在漫無目的的美好漂泊之中。阮海闊與胭脂女、黑針大俠、青雲道長等武林高手的偶遇,也充滿了浪漫的色彩,沒有驚險緊張的對決,只有寥寥幾語的對話。甚至於阮海闊走進的江湖,也只是“一輪紅日在遙遠的天空裡漂浮而出,無比空虛的藍色籠罩著他的視野。置身其下,使他感到自己像一隻灰黑的麻雀獨自前飛”。“他像是飄在大地上的風一樣,隨意地往前行走。他經過的無數村莊與集鎮,儘管有著百般姿態,然而它們以同樣的顏色的樹木,同樣形狀的房屋組成,同樣的街道上走著同樣的人。因此阮海闊一旦走入某個村莊或集鎮,就如同走入了一種回憶”。

作者用一種近乎荒誕的反方式來設定全文的故事情節。一般以復仇為主題的武俠小說會有這樣的情節線索:父親被殺——兒子成長(曲折)——兒子手刃仇人。但《鮮血梅花》的主人公卻一直在尋找殺父仇人的過程中停滯不前,最終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藉助別人的手完成了復仇的任務,而自己卻直到最後才明白殺父仇人已死。簡單說來,就是:父親被殺——兒子尋找仇人(平淡)——仇人已死。

2、人物形象設定:主人公阮海闊不是一個俠客的形象,他既“沒有半點武藝”,又“虛弱不堪”,“臉上絲毫沒有阮進武的威武自信”,甚至連武俠背景中的復仇敘述——本該刻骨銘心、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也不能激起他對仇人的仇恨。這與一般武俠小說中那執意復仇的俠客形象是迥然有別的。

而餘華選取的胭脂女和黑針大俠兩個形象,本身就不在突出他們是俠客。一個使毒,一個用暗器,都為大俠所不齒。在塑造胭脂女和黑針大俠形象時採取了輕描淡寫的藝術策略,他賦予人物的只是一個模糊的江湖人士的身影,並將他們的復仇過程退入背景,通過白雨瀟之口一筆帶過,而將阮海闊的漂泊漫遊推上了小說文字的前臺。這種書寫方式無疑使胭脂女和黑針大俠失去了展示他們武功的機會,從而使人物的豪俠氣質隨著復仇情節的淡化而呈現出虛弱的態勢。

《鮮血梅花》以解構主義敘事手法顛覆了傳統的武俠小說。從表面看,這是對武俠世界的逃離,實際上更是對現實生活的還原。相對傳統武俠小說在還原歷史背景和任務的敘事,單純的描寫俠者大者,《鮮血梅花》做出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作者以阮海闊主體性的缺失來隱喻現代人的生存困境。缺乏精神主導的現代人只是一味遵循命運的安排,憑藉本能去行動,傳達了現代人的宿命意識及虛無主義觀念。

三、復仇的淡化與消解

作為以復仇為全文線索的武俠小說,復仇意識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鮮血梅花》中,復仇的命題被作者消解殆盡。阮海闊被母親含辛茹苦的撫養成人,但卻沒有預想的那樣拜師學藝然後武功大成後為父報仇。阮海闊漫無目的的漫遊,從最初的復仇成為了“尋人”,在遇到白雨瀟時,他因為白雨瀟的名字“開始在他的漫遊裡漸漸消散”而錯失了好機會。在遇到青雲道長時,又因為他的“好心”而在一次錯失機會。阮海闊與胭脂女、黑針大俠、青雲道長等武林高手的偶遇,也充滿了浪漫的色彩,沒有驚險緊張的對決,只有寥寥幾語的對話。甚至於阮海闊走進的江湖,也只是“一輪紅日在遙遠的天空裡漂浮而出,無比空虛的藍色籠罩著他的視野。置身其下,使他感到自己像一隻灰黑的麻雀獨自前飛”。“他像是飄在大地上的風一樣,隨意地往前行走。他經過的無數村莊與集鎮,儘管有著百般姿態,然而它們以同樣的顏色的樹木,同樣形狀的房屋組成,同樣的街道上走著同樣的人。因此阮海闊一旦走入某個村莊或集鎮,就如同走入了一種回憶”。梅花劍與阮海闊互為映象,梅花劍的鏽蝕象徵著復仇命題的消隱,也象徵遮阮海闊精神和肉體的雙重閹割和理想的失落。

“尋找”覆蓋了復仇,成為敘述的主要指向,象徵著對人生寄託與生命意義的追尋。他於偶然和無意間遭遇的胭脂女、黑針大俠、白雨瀟、青雲道長,每個人都問他類似的問題“你將去何處?”(或“你是誰?”、“你在找什麼人?”“你為何離家?”)每個人都會帶給阮海闊心中的“尋父母”企望,促其成長,每個人都與他擦肩而過,留給他下一個使命。這是永恆的人生疑惑和生命程序。

《鮮血梅花》中卻基本看不到江湖的影子。相反,作者用了大量筆墨來描寫主人公的心理及精神狀態,以及他的尋找旅途。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寫阮海闊揹著梅花劍,按照母親的話去尋找青雲道長和白雨瀟。在他找尋的路途中,沒有高人來教導阮海闊武功,更沒有什麼奇遇等著阮海闊去經歷。他只是一個沒有任何武功的少年,揹著一把傳說中的寶劍,漫無目的地尋找著兩個除了名字之外什麼都不清楚的人。他走在路上,只是為了漫遊而漫遊,遇到了十字路口便選一條路走下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過程,其實正是現實中的人生。阮海闊漫無目的行走,也就是現代人在人生之路上迷茫與困惑的寫照。人們整天地奔忙,卻不知為何而忙;整天工作,卻有著心靈的空虛。若是說沒有目標,人們追逐的卻又都是一樣的功名利祿。就像阮海闊,他只知道他 要找人,便在路上一直走了下去,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有不停的腳步。這種不停的漫遊就像是一個奇怪的夢魘不斷地困擾著你,所有的方向都是模糊的,你只能憑藉自己的直覺在十字路口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這選擇也許會讓你在陷阱裡做困獸之鬥,也許會讓你從美好的景緻前移步走開,但你必須沿著一條路走下去。就像阮海闊在小說中“十字路口”這一情節中所經歷的,他在心裡選擇的是前方的群山,但他的腳步卻把他帶向了右方的荒涼大道:“當他完成了對十字路口的選擇以後很久,他才驀然發現自己已經遠離了那落日照耀下的群山。”這樣似是而非的結果’,折射出現實與心靈、與理想的矛盾。遠方的群山可以說是心中完美的目標,但當你認為自己正向著目標前進的時候,往往你已經錯過了正確的路途。“十字路口”所隱喻的正是無處不在的人生抉擇,面對虛無的道路,人們只能依賴自己的直覺,但其實直覺才是最不可靠的東西。

人生就像一個迷宮,《鮮血梅花》中阮海闊在復仇中尋找,又在尋找中錯失,主人公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悲劇性的人生,原本是自己的使命的復仇卻在尋找中消解,而錯失了尋找的機會,最終得知殺父仇人已經被人所殺,結局似乎突兀的荒誕,而這確實真實生活的寫照。近乎絕望的人生中尋找希望,這才是人生活著的過程,現實是不可逃避的,無論人生的選擇是怎樣的,最重要的是要真實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