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學習心得

文思社 人氣:1.64W

第一篇:金融學學習心得

金融學學習心得

金融學學習心得

時光飛逝,轉眼又到了學期期末,到了該總結的時候了。回顧這短暫的兩個多月,自己對金融學課的認識,從一開始的渾然不知,經過逐漸的積累,到了現在,算是有了一些不甚深刻的心得體會。通過本學期的學習,我覺得收穫頗多,而這些收穫不僅限於書本上的文字,就像金融學這門學科本身的特點,我還從老師那裡,從金融學本身上學到了很多其他的東西。以下具體就三個方面淺談之:

part 1對本門課的認識

《金融學》是《貨幣銀行學》的再版,《貨幣銀行學》這個名稱較之《金融學》似乎更加容易讓人理解,而《金融學》則貌似更為高深,因此在一開始接觸到這門課的時候,我並不明白金融學到底是什麼,到底要求我們學什麼。不僅如此,我甚至對我的專業本身,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還處於模模糊糊的階段。還記得第一節金融學課,王老師在黑板上寫出finance這個英文單詞的時候,我心裡突然像點亮了一盞燈,像有一層薄膜被揭開一般,說不出的感覺,很妙。然後我便回翻了金融學教材的封面,看到了金融學的英文解釋:economics of money and finance,然後我得出了兩個結論,一、金融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二、金融學是研究money和finance的一門科學。 而finance就是資金的融通,通俗的說就是一切有關融資投資等的經濟活動,至此我才明白金融學是什麼,才明白我將要學習的是什麼。《金融學》這本教材分為5個部分,從貨幣——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到金融市場和中介——經濟活動的場所,到貨幣的創造機制——向巨集觀

的過渡,到巨集觀的均衡,國家的貨幣政策,是一個從小到大,由近及遠的思路。當這5個部分一一學習完畢之後我才發現,金融學不同於初級會計學、國家稅收、公司理財學等等學科,它與巨集觀經濟學有許多共通的地方,它不是一個技術性的學科,而更偏向於解釋社會上發生的種種經濟現象,目的是培養一名管理型、決策型的人才,而不僅只是一個提供資料的會計。於是這裡就說到金融學與本專業之間聯絡的問題了。

part 2金融學與本專業之間的聯絡

我們的專業是“財務管理”,並不是“會計學”。然而,很多同學(包括我在內),同學家長,社會上的各種人士,都對這兩個名詞之間的區別知之甚少。想當初填報專業時,媽媽曾說,這個專業就是出來當會計的。在分數不理想,對“會計”又不甚牴觸的情況下,也就稀裡糊塗地進入了這個專業,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第一次接觸財務管理和會計這兩者的區別是在開學典禮上,武書記(現在不清楚還是否是書記)曾說,財務管理和會計學的區別實際上就是時間段的不同,“會計”表示“過去”,“財務管理”表示的是“將來”。那時候只是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不是很理解這種說法。也是在金融學第一堂課上,王老師也寫出了accounting這個單詞,和finance一對比,顯然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如果說 “會計”就是“算賬的”,那麼“財務管理”則是“管錢的”,如果“會計”對應著公司的“總會計師”,那麼“財務管理”便對應著“財務總監”。而財務總監的工作就是協助決策層制定公司發展戰略,負責其職能領域內短期及長期

的公司財務決策和戰略,對公司中長期目標的達成產生重要影響。金融學分為投資學和公司金融兩個部分,而公司金融包含公司的治理,公司的兼併與收購等等方面,都是財務總監的分內之事。因此,財務管理這一專業,學習會計學是分析資料的基礎,而學習金融學等課目,才是幫助我們做決策的基礎。於是,金融學可以說是我們專業的最核心科目之一,而財務總監則是我們專業的同學畢業之後,所追求的最高職業目標之一。

part 3 就業和深造的想法

關於就業和深造的想法,不得不說,我至今都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清晰的,堅定的目標。因為我的興趣本不在此,這個想法雖然很幼稚,但的確令我十分困擾。經濟金融方面的職業曾經是我最不喜歡的,經過一年半的接觸,我也感受到了這類職業的魅力,找到了興趣,褪去了我的反感,但我卻仍然沒有找到我擅長的方向,沒有發現我心儀的職業,沒有找到一個既讓自己滿意,又能結合實際的理想。因此談起就業和深造的想法,我感到很頭疼。現階段來說,我想我自己並不適合考研,而我知道會計將會是我畢業之後的第一個飯碗,因此考取cpa是我要完成的第一步,畢業之後的初步想法是進入一家不錯的銀行工作,當然這個理想還有待完善,我想,我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當中,逐步的確定一個更具體更清晰的目標,儘快完成自己對未來的規劃。

第二篇:金融學學習心得體會

《金融學》課程感悟

2014級汽車工程系車輛x班xx

學完《金融學》這門課程。對金融學的大致範圍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其中包括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銀行、證券、投資、保險、期貨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範圍內。

學了大半學期的金融學,不能說對金融這方面掌握滲透,老師在課上所授予的也只是讓學生大致地瞭解。當初報這門課程主要是想多學一點關於炒股的知識,但是接觸了這門課程才知道,金融學包含的領域遠超這些。

對與中國的樓市,老師在課上也講了不少,下面就金融所涉及的領域結合網路上的一些資料對中國樓市普遍偏高的情況分析一下

一,炒房者推高樓價

最近的樓市行情來看,明顯是炒房者推高出貨

我國的房價無疑是被買上去的,但實際上是被一部分人買上去的。 相對於買不起房子的弱勢群體而言, 社會上存在著擁有兩套、三套甚至更多套房子的“優勢群體”, 自己拉高房價的購房者就是這一部分優勢群體。

1、 炒房團勝利大逃亡,從樓市上賺取大量利潤的資本,必然進入生活用品領域。炒作農產品什麼的。對通脹是個巨大的推動,而惡性通脹會造成社會動盪。這是政府絕對不能忍受的。

2、在人民幣對內不斷貶值的情況下,從樓市上賺取大量利潤的資本,在股市不能上漲的情況下,只剩下一個保值渠道了,那就是換成美元。因為

美元在不斷上漲啊。這樣必然消耗外匯儲備。在政府時時刻刻擔心熱錢流出的情況下,大量資本從人民幣流向美元會造成民間資本的示範作用,一旦形成潮流。形成人民幣兌換美元潮,那會要了銀行的小命。這是政府絕對不能容忍的。

為了防止斷供潮,為了防止通脹,為了防止資本流出。這才是此次樓市調控的真實用意。但調控後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必然減少,到時候通過物業稅彌補就行了。

目的就是將樓市獲利的資金給關起來。然後通過物業稅什麼的慢慢收割就行了。據最近訊息,房產稅,或者物業稅可能5月份很快就會出臺。

二、價格高漲,因為需求存在。

面對一路上揚的房價,幾乎所有鍼砭房地產業的經濟學者和所有期望房價芝麻開花節節高的開發商,在這一“需求決定價格”的經濟學原理上達成了共識。由於房價完全由供求決定, 我國的高房價只能說明一點, 和股市暴漲的原因一樣, 中國人太有錢了! 市場經濟下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標準的買方市場, 一個願賣,一個願買,是需求者,也只有需求者, 給了房地產商很大的利潤空間, 給了政府豐厚的土地出讓金, 是他們自己拉高了房價。

“一個城市的建設需要上百年時間。紐約和香港這些大都市都曾經經歷過整個城市成為一個大工地的飛速發展時代。如今,北京上海也進入了一個建築時代。這跟人的青春期一樣。”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潘石屹篤定地預測北京的未來。在他辦公室的落地窗外,拔地而起的密集高樓,似乎為

他的話做著註解。

華遠集團董事長任志強也認為城市化程序將支撐房地產市場需求。到2014年,我國需要將1.06億人口轉移為城鎮人口,而到2014年時,這一數字將達到3.25億。而若以人均20平米的住房面積計算,僅住宅屆時就需要65億平米以上。

但這兩位地產界的風雲人物所說的需求,更多屬於社會學範疇。原央行研究局研究員陸磊將這種需求稱之為“需求幻象”真正決定房地產需求的依據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居民的實際購買力。

2014年以來,住宅銷售額增長普遍地顯著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城鄉居民儲蓄餘額增長。在差距最小的2014年,住宅銷售額仍高於居民收入增長9.7個百分點;在差距最大的2014年,達到了45.5個百分點。

“目前房地產業的需求是一種泡沫式的,一種為了投機而進行著的需求。”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說。支撐著這種需求的資金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各類遊資,一是銀行貸款。

以重慶房地產市場為例。今年上半年,重慶市房地產的誘人利潤吸引了跨境資金紛至沓來。據人民銀行重慶營業管理部國際收支統計監測系統顯示,前6個月,從境外流入重慶房地產業的資金達1億2785萬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1.1倍。大量遊資的進入,使這座西南城市今年一季度房價的漲幅達到14.5%。

三、銀行貸款也助了房價一臂之力。

雖然121號檔案在資金上卡住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咽喉,但在個人房貸上沒有新的限制,這算是為房地產市場的長流不息網開一面。來自上海銀監局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個人住房貸款增加345.11億元,增幅達20%。 在土地不會貶值的預期下,大量銀行資金通過個人貸款形式進入房地產市場,推高房價。

四、房價節節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成本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大概有29萬畝土地是通過招拍掛成交的,它的價格是協議出讓價格的6~8倍。另一位學者得出了相同的觀點:土地購置價的上漲,是導致房價上漲的一個主要原因。他分析認為,土地價格每上升1個百分點,樓盤價格會上升0.78個百分點。這遠遠高出了信貸注入對房價推動的邊際效應

以上是我大致瞭解的房價過高的原因

金融學是一門很有趣的課程,現在金融人才需求旺盛,但是這個行業的門檻正在水漲船高。金融招聘會上,學歷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較好的金融機構,幾乎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名校畢業,甚至要海歸。

除了學歷要求之外,也需要越來越多的複合型人才。總之,在金融學的學習和考研的事情上,還是韓老先生的一句古話說的好,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只要考慮清楚,多加勤奮,自然成功。

第三篇:金融學學習心得

金融學學習心得

通過金融導論課程和老師的講解,我對金融有了一個更具體的認識,我深刻感覺到金融學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用處,是我們生活處處都會用到的知識。而且對金融專業也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另外,還對我國現在的金融狀況和經濟環境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

首先,我對貨幣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有較全面的理解和較深刻的認識簡單來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絡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貨幣出現以後形成的一個經濟範疇,它和信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實物借貸而專指貨幣資金的融通(狹義金融),人們除了通過借貸貨幣融通資金之外,還以發行股票的方式來融通資金。(2)信用指一切貨幣的借貸,金融(狹義)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人們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創造一個新的概念來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是為了概括一種新的經濟現象;信用與貨幣流通這兩個經濟過程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徵的是可以創造和消減貨幣的銀行信用,銀行信用被認為是金融的核心。

其次,近幾年來, 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學碩士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階市場,對於金融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業前景是很好的。

一、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進入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做金融官員,對於金融研究生而言應是首選。首先,中國金融學是立足於巨集觀經濟學,基於金融市場巨集觀調控,專業應用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較到位;其次,在行業管理部門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實踐機構至少能給箇中層以上的職位。其侷限在於:要進入這幾個行業主管部門難度較大,可能還需要背景依託,本科生想進較難,除非本人確實非常優秀。

二、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首先進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是畢業生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具備一定的銀行業從業經驗、專業背景,再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資銀行駐華機構的可能性會增大。很多同學起初就是投身於國有四大行中,在城市股份制商業銀行迅速發展起來之後,紛紛跳槽,併成為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商行的中堅力量,很多成為中層管理人員,少數成為高層領導。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靈活務實、不論資排輩的幹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為其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至今這種情況仍在延續。另外,雖然國有四大行有一些遺留的官僚積習,但其穩定的收入,較輕的壓力,較高的福利水平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對於女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建議對四大國有商行感興趣的朋友把專業方向集中在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國際金融、貨幣政策等方向上。

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如開發行、農發行亦是較佳選擇,但其工作性質類似公務員,金融業務並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飯的地方,對於個人職業生涯的益處相對於行業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來說還是較弱的,若想在金融領域成一時氣候最好不要選擇這樣的單位。不過目前這類單位的工資水平待遇等比商業銀行好,而這也成為吸引畢業生眼球的亮點所在。

四、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證券、信託、基金這三家均是靠風險管理吃飯的,存在行業系統風險因素,但一旺俱旺,賺錢相對較易,短期回報較高(風險亦大),且按真正的企業管理機制執行,如果想在專業方面有所發展,有所建樹,在這一行業做是極佳選擇,很多基金經理、投資銀行經理人員都年薪過百萬。難點是學歷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碩士學歷,相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其個人投資管理、金融運營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對這些行業有興趣,可以選擇證券投資、金融市場、金融工程專業方向,如果是學財務管理、法律碩士專業(本科是金融經濟)的,這也是不錯的選擇。最近信託業重新崛起,對於金融專業以及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又添一新的選擇,而其大投行的操作方略,又使其在人員使用上奉行精英路線,在投行業有一句話是“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利潤是不到百分之五的員工所創造的”。上述三家當下用人思路是積極挖角,在金融行業內人員流動性最強的當屬這三家。有志於風險管理、終日奔波、常年胃痛、居無定所的精英人才不妨選擇這個行業。當然,不能否認,這個行業給你的回報與投入相比還是成正比的。建議男同學選擇此行業,應該更有發展。

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類似於政策性銀行,目前其設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漸消退。金融租賃、擔保這個行業發展迅速,可以考慮進入,當然,如果有在銀行、證券的從業經歷,進入到這個行業中應該更有作為。

六、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保險公司可以參照對商業銀行的分析,做上數年,有保險營銷、風險管理經驗之後,在國內股份制保險機構迅速成長、外資保險機構進入的契機下,還是大有可為的。保險精算專業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財政審計部門等是養老的地方,穩定有餘,靈動不足,當然,希望獲得穩健回報的朋友不妨作為一個選擇來考慮。

七、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祕書處等。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亦可,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行,再要發展有立腳點。如果全程做過ipo籌備工作,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將更加有益,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要加強這方面的學習。

八、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一般來說,畢業生可以選擇出國留學和國內就業。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經濟學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是受到影響的。整體上看,畢業生進外資企業的難度加大了。國際貿易等與全球經濟走勢密切相關的專業學生就業受到較大影響,進出口行業有減少招聘人數的趨勢。但是,這次金融危機對本土企業的影響並不那麼明顯。2014年11月華南農業大學銀行、證券、保險、財會、營銷類專場招聘會,100家企業共設有120個攤位,提供崗位1000餘個,而入場學生有1.2萬左右。一些證券公司、保險公司逆市招人,進行人才儲備,當然他們所招收的人才肯定都是高素質人才,高學歷也是其中一個方面。

如果我們單個看經濟學相關專業的就業問題可能會顯得悲觀,但如果看整個就業大環境,經濟學科門類的就業率並不算差。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難題,而且這次金融危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對熱門和冷門專業的看法。不論現在的局勢如何,我們能做的就是無論牌面好壞,盡力打好手中的這一副牌。

對於理論經濟學畢業的研究生,由於具有基礎性,可靈活就業,可以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經濟諮詢單位、金融機構、高校、科研所等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等科研工作和經濟類專業教學工作,也有部分畢業生進入新聞、出版等部門。

對於應用經濟學畢業生,可針對自己專業方向的特點進行擇業。一般而言,國際貿易學專業主要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理論研究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和科研工作;金融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財政學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財政、稅務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統計學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進入經濟管理部門和各大公司進行統計分析和預算工作。

第四篇:國際金融學學習心得體會

國際金融學學習心得體會

什麼是匯率?什麼是套匯?什麼是期貨??這些問題,我們都可以從國際金融學中得到答案。國際金融,就是國家和地區之間由於經濟、政治、文化等聯絡而產生的貨幣資金的週轉和運動。國際金融學知識滲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當我們開啟電視機,翻開報紙或雜誌,我們都會看到許多有關國際金融的訊息,裡面應用到很多的相關術語,如:外匯、遠期交易、近期交易、套利等,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有關國際金融的知識,我們是很難從中獲得相關資訊的。然而,無論是個人還是一個經濟體,幾乎每天都需要同金融打交道,貨幣兌換、因此,學習國際金融,對我們來說就顯得很重要了。

雖然我是一個理科生,但我對國際金融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公選課剛開始選課時,我毫不猶豫地選修了國際金融學。儘管課程不多,但在老師認真與理論聯絡實際的講解下,我還是獲益良多,以下就是我個人的一些收穫和感悟。

首先,在課堂上,我學習和掌握了許多有關國際金融的知識。例如,什麼是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怎樣進行匯率的計算,怎樣進行套匯,什麼情況下可通過拋補套利以防止風險??所有的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當我從電視或報紙中看到有關金融交易的訊息時,我不再像以前一樣茫然所措,從而,我可以瞭解國家間的貨幣兌換和匯率利率等的變動,瞭解到各種國際金融資訊,充實了我經濟方面的知識,開闊我的視野。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金融知識儲備,當我要進行各種各樣的經濟活動時,不至於一無所知。

其次,在學習國際金融的過程中,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老師經常跟我們強調:國際金融是“活”的,需要我們靈活掌握,懂得分析,弄清其內在聯絡。老師上課時,並不像其他一些老師那樣,按照大熒幕上的ppt內容給我們念,他從不用多媒體教學,用它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自己總結出來的一套教學方法給我們授課,再加上旁徵博引,大大加深了我們學習國際金融的興趣,更易掌握這門課程,也讓我們有了更多獨立思考的空間,這對提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作用。獲得一種學習方法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往往比得到一些結論來得更為重要,這在國際金融課上已完全凸顯出來。

當然,我也很清楚,國際金融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涉及領域廣闊,我目前所接觸到的只是其很小一部分,畢竟上課的時間有限。但是,我並不會止步於此,我會繼續努力,通過上網或到圖書館學習相關知識,繼續在國際金融學這片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探索??

第五篇:貨幣金融學 學習心得金錢與信心

金錢與信心

統計0901 0909020145 趙預立

《金錢的故事》是根據弗格森的《貨幣崛起》改編的一部六集的紀錄片,告訴人們貨幣究竟怎樣影響到今天的社會,六集分別是貪婪的美夢,債券,泡沫經濟,風險對抗,房產安全以及中美經濟共生體。

在我看來,貨幣如今之所以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與人對其的信心有著密切聯絡。

們對它的信心,只要人人都相信手中的貨幣可以換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於是貨幣變成了一般等價物,貨幣應當反映人們願意支付的價值。四千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人就用土塊充當過貨幣的職能。隨著貨幣形式的發展,金銀成了貨幣的代名詞,正對應了那句真理: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然是貨幣。正是由於人們對於金銀貨幣的信心,借貸者出現了,又經過一系列改革變化,銀行的出現使借貸合法化了,世界上第一家銀行便是在義大利誕生的。這一集還提到正是貨幣流通如此繁榮才會有義大利的文藝復興。且不說這觀點是否完全正確,但是也可以從側面看出所有的文化現象都是離不開經濟基礎的。 其次是債券和股市的發展。人們對貨幣的信心使得貨幣承載著價值,在這樣的基礎上債券業和股市蓬勃發展了。當然,其中還有政治因素,但是不可否認,當人們對貨幣越有信心時,債券和股票就越值錢。

除了對貨幣抱以信心,人們還有著憂患意識:攢錢以備不時只需,這是最基本的金融動力。由於未來的不可知性,人們渴望在未來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所保障,尤其是歐洲金融史的跌宕起伏以及債券和股市在面對天災人禍時的不堪一擊讓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保險這一領域。伴隨著保險業的發展,由於人們對未來預期的不同,許多衍生品出現了,期權,期貨等。衍生品的出現使得金融市場更加豐富誘人。 英語國家的人對房產的痴迷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保險的原理。“大富翁”這一遊戲告訴人們擁有房產是明智之舉,那麼把錢借給擁有房產的人

就更是明智之舉。因為人跑了還可以把房子收回來,房子是最穩定的最保險的。房產所有權的發展開啟了金融史的新時代。以房產進行抵押貸款成了一種新的風尚,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吸引了眾多開發商用人民幣與它交換,這樣貨幣流向政府,土地流向社會。開發建設階段土地及逐步完工的房產被反覆評估增值,每增值一次,就會增加其作為抵押品的價值,這樣房地產流向銀行,貨幣流向社會,在貨幣乘數的作用下,銀行將越來越多的儲蓄存款變成了“以房地產為儲備的貨幣”,或者說是“房產券”,這是房地產的貨幣化。當房價下跌時,人們會發現自己的資產會變成負值,這就是房地產貨幣化的“海市蜃樓”。

正如前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做出的“非理性繁榮”的警告,股市證券市場所帶來的經濟繁榮是一種非理性的繁榮,因為這是基於一種從眾心理,畢竟,樹不會長到天上去。信心是經濟繁榮的保障,資金充裕才會有泡沫。

最後,我想引用《監守自盜》裡的一段話作為結尾:為什麼一個金融工程師的收入是一個真正工程師的4倍甚至於100倍?真正的工程師建造橋樑,金融工程師構築夢想,然而當這些夢想變成噩夢時,卻要由其他人來買單了。美國金融系統一直穩定而安全,但忽然一切都變了,金融業背叛了社會,腐蝕了我們的政治系統,使全世界經濟陷入危機。歷盡艱辛 我們度過了災難,從頭再來,但導致災難的人和機構仍在掌權,這種狀況亟待改變,他們會聲稱是我們需要他們,而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複雜而難以理解,他們會承諾這一切不會重演,他們卻還是會投入數十億去抵抗重組······這一切都不容易,但至少還有些東西,值得我們去奮鬥!

參考資料:《貨幣崛起》

《監守自盜》

TAG標籤:學習心得 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