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多篇

文思社 人氣:1.23W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多篇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一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徵: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二、調查的一般方法

步驟:明確調查目的、確定調查物件、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整理、撰寫調查報告

三、生物的分類

按照形態結構分: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環境分: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寵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範圍: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2、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

3、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水分、溫度等

【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探究的過程、對照實驗的設計

(2)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最常見的是捕食關係,還有競爭關係、合作關係

4、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P19的例子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溼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後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鬆土

5、生態系統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一片森林,一塊農田,一片草原,一個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個生態系統。

6、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

7、如果將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個環節中的所有生物分別稱重,在一般情況下數量做大的應該是生產者。

8、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動物是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細菌和真菌是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9、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

營養級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越高,有毒物質沿食物鏈積累(富集)。

10、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在一般情況下,生態系統中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自動調節能力有一定限度,超過則會遭到破壞。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

12、生態系統的型別: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

13、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注意DDT的例子(富集)課本26頁。

第二單元生物和細胞

一、顯微鏡的結構

鏡座:穩定鏡身;

鏡柱:支援鏡柱以上的部分;

鏡臂:握鏡的部位;

載物臺:放置玻片標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兩旁各有一個壓片夾,用於固定所觀察的物體。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圓孔,叫光圈。每個光圈都可以對準通光孔。用來調節光線的強弱。

反光鏡:可以轉動,使光線經過通光孔反射上來。其兩面是不同的:光強時使用平面鏡,光弱時使用凹面鏡。

鏡筒:上端裝目鏡,下端有轉換器,在轉換器上裝有物鏡,後方有準焦螺旋。

準焦螺旋:粗準焦螺旋:轉動時鏡筒升降的幅度大;細準焦螺旋。

轉動方向和升降方向的關係:順時針轉動準焦螺旋,鏡筒下降;反之則上升

二、顯微鏡的使用

1、觀察的物像與實際影象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數=物鏡倍數×目鏡倍數

3、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生物標本,應該薄而透明,光線能透過,才能觀察清楚。因此必須加工製成玻片標本。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二

有機物的生產者——綠色植物

1、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實驗。

2、光合作用:在自然條件下,綠色植物可以利用太陽提供的光能,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製造成澱粉等有機物,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藏在有機物裡,在這個過程中還放出氧氣,這個過程叫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澱粉)+氧氣

4、從根尖的結構模式圖上看,根尖分為: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

5、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礎。通過探究我們道,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條件是光照,場所是細胞內的葉綠體。從實質上看,光合作用包括了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方面是物質變化,把簡單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複雜的有機物,另一方面是能量變化,把光能吸收轉變為貯藏在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6、光合作用不僅為植物自身的生長髮育提供了營養物質,而且是人和動物的能量來源。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能量是動物和人類生命活動所必需的能量來源,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燃料裡的能量,也是直接或間接來自古代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貯藏的能量。另外,光合作用還保證了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7、根是植物體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而根毛是位於根尖成熟區的具有吸收功能的最重要的結構。根毛細胞內溶液濃度大於土壤溶液的濃度,土壤溶液裡的餓水分就會滲入到根毛細胞,再向表皮以內的細胞逐步滲入,最後進入導管。土壤裡的無機鹽也被植物吸收進入導管。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三

1、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生物的特徵:動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鯨呼氣時產生霧狀水柱,植物通過氣孔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進行呼吸);人出汗、撥出氣體和排尿,植物落葉:(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動物追獵物,含差草葉片合攏:(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植物產生種子,動物產卵、產崽:(生物能生長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3、有時因為調查的範圍很大,不可能逐個調查,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物件作為(樣本)。

4、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歸為(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三大類;也可以按照(生活環境)將生物劃分為(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還可以按照用(用途)將生物分為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5、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為標準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處。這個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氣圈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如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層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10、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和水),還有(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動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食物),植物需要的營養物質是(無機鹽)。

11、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細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四

能量和呼吸

1、呼吸作用

生物體通過吸收空氣中的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

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1)熱能,維持體溫

(2)化學能,儲存在ATP中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

新疆地區由於夏天白晝長,氣溫高,有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夜間,氣溫低呼吸作用不強,更有利於植物體內有機物的積累。所以,瓜果特別甜。

5、人體的呼吸系統: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肺: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氣體交換的場所。

每個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外面包繞著毛細血管,這種結構有利於氣體交換。

6、呼吸運動

(1)胸廓: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組成。

(2)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

(3)人體通過呼吸運動,使胸廓容積有規律地擴大與縮小,從而完成外界氣體與肺內氣體的

交換。

7、氣體交換

(1)氣體能夠交換是由於氣體的擴散作用。氣體都能從濃度大的地方向濃度小的地方擴散,直到兩邊的濃度相等為止。

(2)吸氣時,氧氣穿過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將氧帶到身體的組織細胞。組織細胞利用氧分解有機物,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穿過毛細血管壁,肺泡壁,進入肺泡,呼氣排出。

(3)肺活量是人體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標,說明一個人肺部的換氣能力,反映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五

心房與心室

區別:心室位於心臟的下面,心房位於心臟的上面。心室一般與動脈相連,心房一般與靜脈相連。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厚。血液迴圈路線的起點是心室,終點是心房。

聯絡:它們都有兩個腔,它們的壁都是有肌肉組織構成,心房與心室一起構成心臟;同一側的心房與心室之間有房室瓣,但又是相通的;心室和心房中的血液成份與其直接相連的血管裡的血液成份是一樣的。

動脈血和靜脈血

區別:動脈血是含氧多的血,顏色鮮紅;靜脈血是含氧少的血,顏色暗紅。心臟的左邊及與心臟左邊直接相連的血管流的是動脈血;相反則流靜脈血。

聯絡:動脈血與靜脈血可通過血液迴圈發生轉化。它們只與血液中含氧的多少有關。

體迴圈和肺迴圈

區別:體迴圈路線是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身體各處→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經過體迴圈血液由原來的動脈血變成了靜脈血;肺迴圈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肺靜脈→左心房,經過肺迴圈血液由原來的靜脈血變成了動脈血。

聯絡:體迴圈和肺迴圈是血液迴圈過程中血液流動的兩條路線,並無先後之分,是同時進行的,並在心臟處匯合。它們的起點都是心室,終點是心房。血液通過體迴圈和肺迴圈其成分都會發生相應的轉變。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六

1,生物質燃料發熱量大,發熱量在3900~4800千卡/kg左右,經炭化後的發熱量高達7000—8000千卡/kg。

2,生物質燃料純度高,不含其他不產生熱量的雜物,其含炭量75—85%,灰份3—6%,含水量1—3%

3,絕對不含煤矸石,石頭等不發熱反而耗熱的雜質,將直接為企業降低成本。

4,生物質燃料不含硫磷,不腐蝕鍋爐,可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企業將受益匪淺。

5,由於生物質燃料不含硫磷,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因而不會導致酸雨產生,不汙染大氣,不汙染環境。

6,生物質燃料清潔衛生,投料方便,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地改善了勞動環境,企業將減少用於勞動力方面的成本。

7,生物質燃料燃燒後灰碴極少,極大地減少堆放煤碴的場地,降低出碴費用。

8,生物質燃料燃燒後的灰燼是品位極高的優質有機鉀肥,可回收創利。

9,生物質燃料是大自然恩賜於我們的可再生的能源,它是響應中央號召,創造節約性社會,工業反哺農業的急先鋒。

總結:對世界各地的生態環境和植物型別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用植物或農作物中不能吃的部分生產高效生物燃料的可持續性。

七年級上冊生物重點知識點總結 篇七

1、十九世紀著名的進化論建立者是達爾文。

2、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乖哦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露西時代的古人類就能使用工具相當於自己四肢的延伸,捕獵和禦敵能力都大大增強。

4、東非時代的古人類,不僅能使用工具,還能製造簡單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

5、人類起源和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1)體形:從半直立行走到致力行走;

(2)使用工具:從不會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製造和使用簡單工具,直至製造和使用包括電腦在內的各種複雜的現代工具。

(3)著裝:從赤身裸體到懂得禦寒遮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