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文思社 人氣:4.57K
語文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就那麼幾十分鐘的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文藝學有一句經典:“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育學也可以套用這句話:一千個老師心目中也有一千個課堂的樣子。

語文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新教育發起人、當代教育名家朱永新先生認為課堂應該是這個樣子:“六緯度三境界”,即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延展度、練習度。第一重境界是講效率、保底線;第二重境界是講對話、重品質;第三重境界是講個性,求境界。

新基礎教育發起人、華東師範大學葉瀾教授認為課堂應該是這個樣子:“五實”,即有意義,紮實;有效率,充實;生成性,豐實;常態性,平實;有待完善,真實。更有很多一線教師,也說出了他們心目中的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

誠然,專家和一線教師的看法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應該成為我們今後課堂教學的方向和目標。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想說說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子。我以為,語文課堂除了應該有“語文味”外,還應該呈現這四個字:實、活、新、趣的特點。

先說“實”。語文課堂要實,這是沒有疑義的。國小語文名師賈志敏老師認為這個“實”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上,即真實、樸實和紮實。真實是教學的本色,樸實則體現教師的教風,紮實能讓教學目標落到實處。我深以為然。就課堂而言,我以為這“三實”可以這樣落地:

一是學習目標的制定要樸實。課堂學習目標應該具體而明確,語言表述也應該樸實無華,讓學生一眼看過來即知曉。切忌不顧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泛泛而談,大而無當。課堂學習目標體現樸實、精緻和準確的特點,教學過程中師生都有了方向。

二是落實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要紮實。語文教學首要的問題是落實好字、詞、句、段、篇等內容,練就聽、說、讀、寫、思等能力,因此,課堂上,要紮實落實學習內容,該掌握的字詞要反覆練習,直至學生掌握為止;該背誦的文段、文章要反覆朗讀,直至能背誦為好。切不可給人“花拳繡腿”、“雨過地皮不溼”的感覺;切不可出現貪多求全、只看重場面熱鬧的狀況。

三是師生情感的傳遞要真實。要讓真教育的發生,課堂上教師就必須“目中有人”,一要堅守兒童立場,把學生看成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長中的生命個體,尊重他們之間差異;二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親親的教育場景,讓學生在歡快、愉快、輕鬆的氛圍中學習。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教育,不是單純的冷冰冰的知識派送,而是有溫度的情感交融與傳遞,師生間心有靈犀,就能綻放出“不教而教”的精彩。

次說“活”。語文課堂要活:

一是啟用師生的生命張力,學習過程體現學生主體。讓課堂“活”起來,目的在於使學生和教師都能把課堂看作是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歷程,建構起豐富的精神生活,享受生命成長的歡樂。“活”,表面上是課程的內容鮮活、形式靈活,實質上是師生雙方的知識、經驗、能力、情感被啟用。“活”意味著師生雙方潛能的開發、精神的喚醒、內心的敞亮、個性的張顯和主體性的弘揚,意味著師生雙方經驗的共享、視界的融合與精神的感召。要達到這些目標,要看教師是否讓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在參與過程中是否表現出強烈的興趣與需要,思維是否活躍;在參與過程中是否體驗到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展。

二是復活文字中的人和事,關注學生課堂中的生成智慧。語文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作品,“文學是人學”。每篇文章或有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或有寄情於風物的豐富感情。課前教師要熟悉好教材,體會出文字中人物的性格與情感,課堂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精讀細品,復活出文本中的人和事。同時,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個性化解讀,知人論世,見仁見智。並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相互碰撞生成出的智慧火花。

再說“新”。語文課堂上的新,可以理解為教師教學理念要新,能夠體現課程標準的理念;重構教學內容有創意、效果好;教學設計、教學資源的運用、教學策略、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的選擇運用等方面都有個人獨到的創意,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努力表現出個人教學風格及教學特色。我這裡主要從兩個角度說說:

一是對教材的理解有新意。面對同樣的教材,為什麼有的老師的課堂味同嚼蠟,而有的老師的課堂卻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這個差距主要體現在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上,如果老師的備課僅僅停留在照搬已有的教案,那他的課堂肯定是缺乏新意與活力的;如果老師認真細緻鑽研教材,從教材中讀出自己,通過深層思考能夠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那他的課堂一定是有特色、有創造力的。當代中國小語文領域的名師的課堂往往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我體會,他們新就新在有深厚的文字、文學、文化功底,能夠站在一般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來審讀教材與處理教材。

二是教學設計有創新。教學設計要有創新,必須依賴於對教材有獨到的理解。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調動、激發學生積極地思考,自主地探究,大膽地質疑,踴躍地表達。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是其中最為核心的內容。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轉化,教師必須關注學生的心靈世界和獨特需要,關注學生終身學習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關注學生心性的涵養和精神的豐富。只有堅持學為主體、以學定教的原則,才能找到適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個性和活力,促使學生多樣化發展。

後說“趣”。古語云:天下第一等好事是讀書!既是這般好事,那自然要讀得輕鬆愉快,才能夠將這書持續讀下去,要持續下去必得讓讀書變成是有趣的事。怎樣讓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呢?

一是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水平和興趣點。課堂上,成熟的教師從匯入開始,就能夠從學生的知識水平出發,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尋找教材與學生生活的關聯點,讓學生保有濃厚的興趣,帶著愉悅的心情和滿滿的期待進入文字,在用心的品讀、鑑賞中獲得美的享受和體驗。

二是教師的語言要幽默風趣。教師怎樣傳遞資訊,詮釋文字,怎樣激發興趣,引人入勝,都與他的語言息息相關。課堂上常見到這樣的情況:有的教師的語言風趣幽默、情趣橫生,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興趣盎然,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有的教師平板乏味,課堂沉悶窒息,學生或昏昏欲睡,或東張西往只等那下課鈴響。課堂效果的好壞雖然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教師的語言修養,運用語言的藝術,往往起特別重要的作用。

民諺雲“語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東西”。於漪老師說,教師的語言應該有磁性的魔力,對學生有吸引力,能夠牢牢吸住學生的思維,啟發他們動腦動心,在求知的海洋中搏浪前進。可見,教師的語言對教育教學的多麼重要,而語言的修煉是教師一輩子的事。

課堂教學的樣子沒有絕對的標準和固定的模式,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能夠在課堂上落實這“實、活、新、趣”四字,一定是一位優秀的教師。

TAG標籤: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