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規律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文思社 人氣:8.61K

找規律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一

《找規律》本單元研究簡單的搭配現象。日常生活裡經常會遇到與選配有關的實際問題,如服飾選配、飲食搭配、顏色搭配、路線選配、隊伍組配……讓學生研究一些常見的搭配現象,初步學會搭配與選擇的方法,體會選配的規律及計算,是發展數學思考的載體,也有益於學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本節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研究簡單的搭配現象。聯絡實際問題理解“選配”的含義,學習不重複、不遺漏地有序選配,探索計算選配方案總個數的方法。

本節課中我首先設定小明購買活動用具的情境,提出一個“可以有多少種選配方法”這個問題。一下子提出這個問題學生是有難度的,之前我設定了一個坡度:提問“可以怎樣選?”藉助這個問題讓學生理解什麼是“選配”。接著讓學生有目的的探討一共有多少種選配方法?此環節通過生與生的交流,讓學生明白不僅可以“先選木偶、再配帽子”,也可以“先選帽子、再配木偶”。這樣通過觀察、猜測、交流等多種學習活動,打開了學生的選配思路,激發動手選配的熱情,構建起對數學富有個性理解的過程。

接著是用圖形代替實物,連線表示選配,再次體會選配的過程,設計這個層次的活動是讓學生經歷從實物到圖形,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我們都知道,數學教學中的解決實際問題,其目的不侷限於問題的答案是什麼,教育價值更體現在獲得實際問題裡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這裡用圖形代替實物有取材方便、操作簡便等優勢,還有利於學生深入體會選配的含義,引導學生逐步構建數學模型。

然後是找尋兩種物體選配間的規律。學生髮現規律並不是很困難。因此在此環節中我有意設計了讓學生分兩組進行研究:一組研究2頂帽子,8個木偶的選配情況;一組研究4頂帽子,4個木偶的情況;研究了三組事例:2、3、6;2、8、16;4、4、16,這樣學生比較容易發現兩種物體個數與選配種數之間的關係。最後讓學生在得出兩種物體間搭配規律後進行驗證。

本節課中在這幾個環節讓學生去探索:

1、學生用學具擺一擺之前,教師給予學生比較明確的學習小提示:就是要不重複不遺漏地找出所有選配方法。因為要不重複不遺漏地找出所有選配方法,富有挑戰性,容易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規律的願望。

2、研究兩種物體的數量與選配方法的種數,這三種數量之間的關係這是本課的一個重點。或許有些學生在2、3、6的情況研究中能夠發現規律,但並不能僅僅從一個例子中得出規律,所以藉助這個例子,再研究2個例子,這樣讓學生在“找”中探究,讓學生在“找”中思辨,從而在頭腦中形成共識,悟出規律,讓規律在學生的探究中內化,建立解決這類問題的模型。

3、練習的設計,本節課的練習設計重點突出生活因素,創設生活情景,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與生活的關係。在最後設計了襯衫與領帶的搭配,讓學生從搭配的結果反向思考兩種不同事物數量的可能性。在這裡考慮到思考的難度,設計了一個坡度,分別說出3件襯衫可能的搭配方法,最後再說出選配方法的種數是12的可能性。

總觀本節課,我努力通過課本中的主題圖創設情景,為學生創設思考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在學生分工合作中,選一選,配一配,培養孩子有序、有規律的思考問題的方法,找出選配的種數與兩種物體數量間的關係,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髮現數學就在身邊。

一年級下冊數學找規律複習課的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5頁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事物中簡單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以及發現和欣賞數學規律美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具:例1情境圖的課件。

學具:正方形、長方形、圓、三角形等。

教學重點:理解規律的含義,掌握找規律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能夠表述發現的規律,並會運用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二、教學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先讓學生觀察一會兒並進行小組合作探究,彙報交流。

2、引導學生描述圖中的各種規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對規律的理解。

預設1:彩旗是按照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一面黃旗、一面紅旗這樣的順序重複排列的。

預設2:彩花是按照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一朵紅花、一朵紫花這樣的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

預設3:彩燈籠是按照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一盞紅燈籠、兩盞藍燈籠這樣的順序重複排列的。

預設4:跳舞的同學是按照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這樣的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

教師歸納總結:我們剛才找到的彩花、彩旗、彩燈籠,還有圍成跳舞的同學們,都是按照順序依次重複出現的,像這樣按照順序地重複排列就是有規律地排列。(板書:找,依次、重複出現)

3、按發現的規律在圖上圈一圈。

教師:同學們發現的規律可真不少!在我們上面找到的每一組規律中都有重複的部分。每組規律重複的部分一樣嗎?我們一起來圈一圈、找一找吧。

學生邊在圖上圈邊說,找出圖中重複的部分。之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圈的。

教師總結:像這樣按照順序一組一組地不斷重複出現的排列就是有規律的排列。準確地發現規律中重複的部分是找規律的關鍵,它能夠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規律。

4、想一想:這些小朋友為什麼要有規律地掛彩旗、彩花、彩燈籠的呢?

三、拓展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剛才我們都是在找規律,現在我們來擺規律。學生用學具擺出有規律的圖形。

3、老師用教具擺出有規律的圖形(先擺3個,讓學生觀察這3個圖形有什麼不同?接著擺,最後的3個讓學生上黑板擺)

4、塗一塗85頁做一做,請你先想一想自己打算按怎樣的規律塗色,再動筆塗一塗。

四、聯絡生活

同學們不但會找規律,還學會了擺規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規律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找找自己身邊有規律的事物。教師圖片展示。

五、知識延伸,創造規律

和父母一起尋找生活中的規律。

教學反思:

本課時讓學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觀圖形和事物的變化規律,還未抽象到數,所以我在課堂中結合了多媒體來輔助教學,讓學生能在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中找出事物的變化規律。這節課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造一種和諧愉悅的氣氛,讓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主動地去探求知識,發展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設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反映和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

1、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已有的認識水平和思維特點,關注知識的形成過程,積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2、在教學中就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他們建立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我以學生喜歡的“猜魔術”為引子,通過“找簡單的規律——畫規律——找生活中的規律——動手創造規律”等活動。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學生間相互合作的意識。

3、進行數學活動的教學。建構主義學者認為,學習是主體在對現實的特定操作過程中對自己的活動過程的性質作反省抽象而產生,學習數學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找一找、塗一塗、拼一拼、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規律。

4、數學學習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數學學習的本質是學生的再創造。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通過塗色,擺學具、活動,把知識進一步的拓展,從而讓學生再創造出不同規律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創新意識

5、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在教學中,我把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都紛紛舉出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通過找生活中的規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這節課,我和同學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愉快時刻盪漾在課堂上,創新,自主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找規律》教學反思 篇三

“找規律”就是讓學生從顏色、性別、形狀、數量上去找尋規律。我發現我在教學中還存在些問題:

1、教材中知識的內部聯絡把握得還不夠準確。

從活動“猜一猜”到活動“擺一擺”實際是經歷認識顏色規律到認識顏色和形狀規律的過程。還加入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規律排列。而我只重視了活動形式的多樣,多於規律的本質研究不過清晰,所以導致學生在語言的表述不夠準確;導致學生設計有規律的圖案時出錯,出現的問題也沒有及時處理,潛能生照顧也很少。

2、對於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考慮不夠全面。

數學學科的課堂同樣也肩負著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責任,在這堂課中,培養學生數學語言也是一個重點。數學語言的表達應該嚴謹、完整。可是我卻因為過多的關注活動的組織、調控,而忽略了對學生語言的訓練和培養。大部分的問題都是一對一的解決了,沒有讓更多的學生來說一說。

3、練習設計應該更突出層次性。

這一節課是找規律的第一課時,知識相對較容易,對於有些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可能存在吃不飽的現象,所以在練習設計上可以分層訓練,還應該設計一些較難的題目給能力強的學生探索發現規律,這樣才能真正的提高課堂的效率,以人為本教學。

TAG標籤:精品 反思 教學 多篇